日本最主要什麼思維
Ⅰ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人的腦洞大大到什麼程度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人的腦洞大?大到什麼程度?
日本人腦洞大大部分原因其實還是歸結於他們的二次元文化,這里比如說他們的動漫在國際上是很有地位的,而且街道上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二次元文化以及cos文化,這里其實不難理解。
至於腦洞大這種說法,其實不難看出,我個人是覺得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日本人做不到的,這些真的是大大小小可以從很多地方看出來,腦洞是真的大。
Ⅱ 日本人的思維方式
1.經濟和效率,用最小資源創造最大的利益,從日本車的用料和省油就看出了
2.認真和忠誠,勤奮
3.敬佩強大的敵人,如戰後的美國蘇聯
Ⅲ 日本人的邏輯思維為什麼那麼強
古語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當談及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時,總帶有那麼一些神秘的色彩。在評價他們的時候,我們很難用一套固定的詞語來描述,更難用一套固有的邏輯來推理他們思想和行動。
但現實的迫切需要是我們需要了解日本,更需要了解日本人。知曉他們的所思所想以及由此而發的行動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對日本更全面的認知,處於日本周邊的國家才能取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說起日本人,大多數人想起的莫過於日本人的彬彬有禮。了解日本人首先從日本人的這些行為習慣入手,由行為習慣再進一步解析日本人的思想。日本人在鞠躬並伸出右手的時候總會用左手攬著自己的衣服,這一行為是日本人思想構成中彼此原型的突出表現。
在日本人的意識中,你我他是處於「我們」的小圈子之中的,「我」在「我們」的圈子中才得到最大程度的展露。你們、我們、他們則是日本人「我」之外的第二層圈子,「我」在這個圈子中以「我們」的地位自居,「我」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我」。
很顯然在第二個圈子中「我」雖然展露的不如第一個圈子裡的多,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有了從屬,「我」在「我們」中通過「你們」和「他們」得到了承認。「我」是通過集體層面間得到了關系的確認,其次是個體層面間得到關系的確認。
在個體層面的關系確認中,「我們」之中每一個人的反應使「我」的存在的到了回應,映照出了我的存在,別人的表現即是「我」之於外在世界的輪廓,即「我」是「我們」中「他」的影子。所以「我們」中每一個人的反應就是「我」之存在的根據,他人的反應就是自己行為的痕跡,也就是「我」存在的痕跡。
就像受傷的大雁在雁群中展開翅膀就不會墜落一樣,日本人在集體的大轉輪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自己反而顯得無關緊要了。此時你出於集體之中並按照集體的規則行動,集體空缺出來的位置就會幫助你記住這空缺就是你。
與此相關的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就是在考慮「我」的利益時從「我們」的角度出發,我們能從「你們」或「他們」那裡得到什麼好處,「我們」得到了好處,「我」才能得到好處,更關鍵的是「我們」是「我」存在的前提條件,而非「我」是「我們」存在的前提條件。
順序相反但卻會有巨大的差異,前者中「我」是集體的,後者中強調「我」是集體的一份子,後者中的「我」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我」依然有獨立意識,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後者中「我」可以受到這獨立意識的作用脫離出集體。
這也就解釋了日本人為什麼很少說「我」,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日本人對「我們」有了高度的依賴性,甚至沒有「我們」,「我」就無法獨立存在。
「我們」向「我」的集約化發展,「我們」之間沒有「我」,「我們」才是「我」。以此度彼和以彼度此的區別,出發點不同,作用的最終受益對象不同。我的意識消失在我們之中。就像日本人在處理國際關系的時候的語調,日本國似乎變成了一個人。日本在全球謀求夥伴的認同,不管對方接受與否,日本都把世界各國區分地十分清楚。
日本是主動的,就像他們總是說的那樣,一切都在計劃之中。日本想將世界各國列入他的等級制度體系之內,認為這是最好的體系,日本認為世界是一極的,然而現實情況是世界是多級的。就像日本人對待善惡的態度一樣,世界存在多種制度體系,彼此有交集,但卻又相互獨立。
在日本人的思想中,「你們」之所以能與「我們」對等稱呼,是因為「你們」與「我們」有共性,即在「你們」中可以發現「我們」的一些性質,「我們」通過「你們」可以更好的發現「我們」優秀的地方,和「你們」在一起「我們」才得以存在,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日本人善於在不同的群體中將共性加以提取,提取後加以比較和鑒別,並最終發現他們認為有價值並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最後將學到的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和人際關系處理中去。
「你和我」較之於「他和我」關系更加親密,「你們和我們」較之於「他們和我們」亦是如此。同樣之前的那套邏輯在此也是適應的。「你」通過「我們」或「他們」在「你們」中得到了承認,「他」通過「你們」或「我們」在「他們」中得到了承認。
這樣的邏輯被每一個日本人所運用,而且每一個日本人也被這一套邏輯左右。
做好分內之事,世界不會有負於我。不驚慌不害怕,與自然融為一體,自然即是我,我亦是自然。
這也就解釋了日本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自然也是「我」之存在的根據,也有「我」之存在的痕跡。與自然融為一體,自然能知曉「我」的存在,「我」亦能知曉自然的存在,相互知曉就不會害怕,更融洽的和自然生活在一起。
這也類似於我國古代先賢追求的天人合一,順天時,應四季,也是日本人生活中所遵循的規則之一。
等級制度體系的秩序向個人關系處理過渡。日本人總是這樣對上級畢恭畢敬,轉而對待下級嚴格苛刻,在不同的階級的人面前,每一個日本人都會展現不同的「我」,「對上級的我」、「對下級的我」、「對家人的我」、「對我的我」等等。
可以看出日本人把等級制度體系幾乎照搬過來用在對這諸多個「我」的關系處理上。
通過把「我」解質為許多個性格迥異的「我」,用以處理與不同階層的人之間的關系,因為需要所以表現,因為使用所以明顯。日本人把這些性格解質後填充進自己的等級模型,就像規格不一樣的零件一樣,需要什麼樣的「我」就把這樣的「我」表現出來。
將自己在不同情景下分開並將這一情景下的自己發揮到極致,享樂的自己和勤勞的自己,每一個自己都需要培養,有的屬於團體,有的屬於自己。
追求極致和完美是日本人天性中就存有的品質,按照他們的想法,將每一個自己發揮到極致也是對自己的最大限度的肯定。
每一個發揮到極致的自己之性質並不一定超出他人多少,但讓自己與生俱來的某些品質顯現出來並加以鍛煉,是對自己所處位置的重視,也就是使自己符合等級制度體系的要求,在這之前需要挖掘那個能在等級制度體系中做出最大的貢獻「我」,即對他人「適才適用」,對自己「適才極用」。
這也為日本能夠發現和產生天才提供了制度性的框架。
日本人善於也樂於自我剖析,他們對自己剖析的深度令人震撼。但震撼過後是對他們行為的思考,日本人這種自我剖析正應了古希臘先賢的一句話,即「發現你自己」。
日本人就是這樣發現著自己,發現適合等級制度體系的自己,發現適合與家人相處的自己,發現適合養花的自己,發現適合建造庭園的自己等等。
每一個自己加起來就類似於葫蘆娃里的「葫蘆小金剛」,可以噴水,可以吐火,可以被刀砍,可以隱身,可以聽萬里,可以觀五嶽等等。將這許多個自己發現之後進行鍛煉,在不同的時候將不同的自己發揮到極致。
可以說日本人的人格構成中普遍的多重人格,而這些人格中的主人格就是符合集體的那個人格,由這一個主人格控制並協調其他人格。
調解人格關系中鍛煉了管理能力,將每一種人格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投射到現實人才管理中的適才適用。懂得如何調動一種人格,也就意味著他們懂得如何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
你是這樣想的,我了解,你需要什麼,我了解,你表達什麼,我了解。他們善於揣摩別人的心,但他們又很放心自己的心被別人揣摩,就在這種非實質性接觸中,「我們」中的「我」不管是在心中,還是在現實中,變得更加的親密。
但與互相滲入的不同,他們強調適得其所,如果把中國的人際關系比作榫卯結構,那日本的人際關系就是金字塔形狀的堆疊結構,共同所用於他們的重力就是那一個又一個的主人格,即屬於集體的人格。
像可以更換筆頭的鉛筆一樣,標准化單位的日本人適宜於承受單位的更新,進而保持整體耐沖擊的能力。由於每一個單位的規范相同,承受范圍受損時後續補充單位可以做到很好的銜接,保持整體的前進動力和後續供給。
日本人通過外部的反應確認自己的存在,而不是直接通過自己對外部的影響來確認自己的存在,也就是他們考慮怎樣反應,而不是考慮外部怎樣承受。在「我們」內部是通過「影子」來找自己,在「我們」外部是通過「鏡子」找自己。
所以他們勇於向前,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自己在外部的損耗正是「我」代替「我們」發揮作用,這些損耗完全可以看做是由鏡子反射過來的光。當有人擋住了他們的「影子」或擋住了他們的「鏡子」的時候,便會怒不可遏。
但日本人確認自己的過程中少了一環,通過「照相機」確認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自己在他人眼中最真實的存在,沒有觀察個體的意識所影響的那個「我」。就像我們照鏡子,鏡子中的像和照相機中的像是左右對調的,而且觀察個體的右腦會對鏡子中的像進行美化。
鏡子中的「我」和照相機中的「我」是不一樣的,需要加以明確的辨析。像鏡子中的「我」一樣,「我」的變化受「我」還有「我」之於「我們」的意識的影響,固而「我」之不同。觀察個體通過他人的視角來看自己依然受到自己意識的作用,日本人更是如此,而且他們認為這種觀察方式得到的像是最真實的,但這僅僅是對於觀察體而言是最真實的存在。
很顯然,我們很難在人群中找到「照相機」,但可以用兩塊「鏡子」來確認自己的存在,即把對調的像又對調回來。應用到現實中就是通過「我」對「你」施加作用後「他」對「你」的觀察來確認自己的存在。
但這個「他」必須是一面「鏡子」,且必須是另外一面「鏡子」。即「他」必須最小限度的與「你」和「我」產生聯系,且在用「他」來觀察「你」的時候不能對「他」有任何形式的利益輸送,「他」必須保持「他」之為「鏡子」的性質。
日本人的從屬關系中是有由上而下的,而不是從「我」由下而上的追溯的「我們」,「我」首先屬於「我們」,其次才屬於我。
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在做事時,貫徹由上而下的方針使「我」有了較強使命感,即這是我們的行動。而非從由下而上的執行命令使「我」有了較強的權力感,即這是我的行動。
前者中的主體在對下的時候有「上」的意識和「下」的意識,即「我」處於上下之間,後者則只有「下」的意識,既「我」處於權力金字塔的頂端。
「我」在等級分明的「我們」中有了歸屬產生的安全感,即「我」在「我們」的行動中是有所依仗和憑借的,「我」之於「我們」的從屬關系就是「我」最大的資本。
日本古代多人插秧勞作的連帶機制培養了強烈的集體意識,形成了真正實質性的命運共同體。
大多數日本人脫離集體後找不到自己的存在,而且這種從集體脫離後的迷失感十分強烈,強烈到可以讓一個日本人喪失掉對現實世界的感受,故而他們害怕脫離集體獨自生活,只有在集體中才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才知曉自己的存在。
在日本人當中很多時候不同團體的個體被問及到個人問題時,個人通常用集體指示代詞回答,而不用個人的稱謂,即通常用「我們」來回答有關「我」的問題。
在日本本土以外「我們」的集體意識仍然非常強烈,不被侵蝕或滌染,堅守思想陣地,有著非常嚴重的精神潔癖。在日本本土之外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是日本人,自己是從屬與等級制度體系之內的,只有在那裡自己才有存在的意義。
日本人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普遍地把他人放在自己心裡培養,自己心中的諸多「他」和諸多的「我」不斷的交流,「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了解「他」,通過與「他」的交流不同的「我」的性質得到了強化,「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諸多個「我」之間的協調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當日本人真正的跟某個人接觸的時候,就會把在自己心裡演練了無數次的場景搬到現實中來,在現實關系中諸多「我」的獨特性質得到了運用和強化,在一次又一次的試探中「他」在「我」的心中變得更加明確,這也意味著一個普通的日本人也可能是一個傑出的實踐心理學家。
這也就引出了日本人在待人處事方面的特點,即差異化標識、認同與分工。不僅是在對待別人的時候日本人是差異化對待的,在對待自身之外的事物時,日本人也注意對事物的區分。每一個日本人適得其所,每一種材料適得其用,而材料的適得其用也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浪費。
日本人確定自己與集體的關系是通過很多標識來實現的,但最主要的是行為標識。剋制其實也是一種行為標識,以此來標識自己從屬於某一團體,而這種克制是這一團體最明顯的標志。放棄自己的身份標識即意味著脫離自己所處的團體,或准備強行進入某一團體,是對等級制度體系的挑戰。
對別人指責自己專業上失敗和無能之不承認的反應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身份標識,即保全自己的身份和自己所處的位置。對專業上失敗和無能的認同是被動放棄身份標識,也就意味著自己被這一套等級制度體系剔除了,自己在這個體系中也就宣告不存在了。
而這是對日本人最大的打擊,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活著,世界對於被剔除出等級制度體系的日本人來說是不真實的。
和復仇相比,日本人經歷更多的是自殺,自殺是對自己在等級制度體系內所處位置的最後保全,將自己的身份標識(名譽)留在固有的位置,殺掉的是自己的實體,也意味著毀壞名譽的自己的死亡。而依然存留著以往自己的身份標識,只有這樣自己才能配的上這個團體的一員。
恥辱、名譽、背叛的物質化等量交換,當諸多個體中某個體所領受的名譽和恥辱存在差異的時候,這個個體沒有存在的意義,即不應該歸屬於等級制度體系之內。
結果追溯過程,過程追溯對象,名譽的實質性受損是結果,自己的行為是過程,而自己就是那個對象,只能殺掉自己結束過程。這就是日本人那套簡單而又不簡單的邏輯,簡單是因其條理清晰,不簡單是因為這一套邏輯對日本人的影響之深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與等級制度體系中由上而下的梳理習慣不一樣,日本人在梳理自己的行為過程和結果時,是按照由下而上的梳理習慣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梳理的,日本人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也是遵從了這一習慣。
總的來說,日本人在宏觀上是按照由上而下來對自己所處位置進行梳理的,在微觀上是按照由下而上來對自己的行為過程和結果進行梳理的,這與中國剛好相反。
競爭意味著自己的身份被剝奪,自己的領域被侵犯,自己的位置被改變。最終自己被排除在等級體系之外,而這也是大多數日本人所最不想看到的。
日本的競爭是縱向階梯制的,區別於橫向競爭,縱向競爭的優勢在於其可掌握程度高於橫向競爭,符合日本人在等級制度體系中對秩序的高度依賴的特徵。
在這種縱向階梯制競爭中,日本人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每一天都跟前一天的自己比較,看自己是前進還是後退。
這種縱向階梯制競爭的對象就是自己,可以充分了解制約了自己潛能發揮的問題,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中培養自己,是優秀的自我教育者。
等級制度體系存在的基礎是承認並認同差異性的存在,從側面上也給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制度的框架,使每一個人在等級制度的框架內差異化競爭。當然很多事情初衷是好的,但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笛卡爾有一句名言,即「我思固我在」,說的就是懷疑到最後唯一無可懷疑的就是懷疑本身。剔除機制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剔除到最後唯一無可剔除的就是剔除本身,即道德的所在,也是道德的具體要求。
就這樣一直剔除,一直剔除,剔除到最後終於得到一塊純白無瑕的美玉。這實際上也是個體的一種同化過程,對個體之外所在之物的同化,由所在之物對個體的同化,同化過程中就會有異質剔除,只有把異質剔除後才堪稱完美。
剔除的道德機制較之於終極標準的道德機制更易於看到效果,更易於完成,不斷的獎勵機制使剔除道德機制能更好的持續下去。剔除的道德機制教會了人們在遇到不道德的時候的做法,而不僅僅是陳述出道德是什麼並叫人們去踐行。
剔除之物的意識先於行動,也就是說在施加剔除行為之前剔除之物已被宣布死亡,需要做的是施行過程。瞬間即永恆,未來即現在。
質變消耗單元與剔除機制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剔除機制可以剔除掉質變消耗單元,及時檢查等級制度中個體與集體的不完善之處,進而發現並剔除掉質變消耗單元,避免不必要的持續性浪費。
就像日本嚴格的檢查制度一樣,他們深信即使最微小的不平整也會引起巨大的消耗,並最終令所有努力付之東流。
日本人經常把自己比作一把劍,需要經常磨掉劍上的銹以保持劍的光亮。磨掉劍上的銹就是自我剔除機制在發揮作用。只有維持自我的性質所在,才能更好的存在於等級制度體系中。
等級制度體系中的「我們」依靠某種性質標識找到「我」,我只有在「我們」中才能找到「我」,固而維持自我的性質所在是必要之舉。
日本人道德中的善惡共存除了之前講過的人格因素之外,更多的是日本人對善惡的認識與踐行的方式不同。他們認為就像對待善一樣,惡也需要存養,即善惡共存。
他們存養惡以期在遇到惡的時候能對惡做到更好的識別,了解惡是如何作用於自己的就了解了惡是如何作用於他人的。在自己善的力量不足以對付惡的力量之時,再加上自己惡的力量來鉗制對方惡的力量。
當然善惡的區分在於日本人的心,而日本人的「思維感覺」很多時候代替了現時的實質性的接觸感覺,即對善惡的判斷有失公正。
日本人就是這樣深信著這套邏輯,並時刻被這套邏輯所左右。當自己的劍不足以對付對手的時候,就侵蝕掉對手的劍,在這之後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劍和對手的鐵銹。
嘲笑他人就是對他人過程的否定,按照日本人由下而上的行為梳理習慣,對過程的否定即是對其本人的否定,進而是對其本人心中固有位置的否定。而否定就意味著自己在他人心中沒有位置,被排除在體制之外的「剔除感」湧上心頭。
日本人把這種剔除感稱為「恥」,雪恥就是為了消除這種剔除感。在日本人中復仇意味著將某人從體制中剔除,有著某種替天行道的意味。
只有將想把自己剔除出體制之外的人殺掉,才能將這個人對自己在體制中所處位置的否定終結掉,自己在已有位置上的合理性才得以鞏固和認同。這樣對方侵入自己的空間才得以空出來安放自己的榮譽,自己從屬於等級制度體系的滿足感得以加強。
對手是需要被尊重的,而被剔除之物是不需要被尊重的。如此日本人對敵人的親切或殘暴就得到了解釋。對手與剔除物的不同點在於是否與「我」有共同點,看起來很奇怪的邏輯卻一直所有著日本人。
被剔除之物意味著是「我」所不需要的,即我身上沒有這種東西或這種性質(通常是違規越線的行為)。
而作為對手就意味著是可以學習的對象,雖然此刻是「我」的對手,但對方具有的某種品質是「我們」所嚮往的,故而尊重對手就是肯定「我們」存在的根基。剔除之物與「我」沒有共同點,剔除之物不可以做鏡子,因為他不夠光亮,不像「我」的對手那樣可以反射光芒。
Ⅳ 日本人的思維方式與國人的有什麼區別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在特定的生活場景中,也就是在自己特有的歷史、經濟、文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發展路向,以及在體制、結構、思維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的特點。我覺得由於日本右翼勢力的鼓惑,美國的遷就,日本政府的默認,中日人民之間思維存在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對日本侵略別國的歷史罪行,日本人並不認為是侵略,認為日本的「大東亞共榮」是為了亞洲人民,心歷想一套,嘴上說一套,而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強烈的民族狹隘主義,使他們自己阻擋了日本成為世界大國的進程。一個永不認錯的人,永遠都不會出人頭地,一個不知道反省的民族,永遠爬不到世界的最高峰!而我們民族,雖然是受害者,1972年中日建交時我們免除了日本的戰爭陪償,我們沒有以怨報冤。但我們的民族長期受外敵入侵,有很多人有很強的「奴性」,總認為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圓,這是我們要克服的。改革開放以後,這種狀況族老型有很大改變,但我認為還不夠!我們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建兆猜立大國民自信是非常重要的,統領世界,使世界和諧相處,和平發展,含空唯我中華民族,我們應該有這種大國思維。「韜光養晦」可以休矣!
Ⅳ 日本人的思維是圍棋 中國人的思維是麻將 美國人的思維是橋牌
橋牌:因為橋牌是和對面的玩家合作,雙方配合的好,才可以贏。所以美國人的思維是橋牌,是指他們講究合作意識,這樣在事業中容易獲得成功。
圍棋:講究的是公平競爭的意識,沒有任何潛規則,全憑個人水平的發揮。日本人的思維是圍棋,是講他們在工作中講究公平競爭,注重提高自己的水平,時刻注意提高自己的技術。
麻將:是一個四個人玩的游戲,規則是,如果自己不能贏,那就要保證自己不點炮,這樣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中國人的思維是麻將,意思是我過的不好,我也得想法讓你過不好。
我覺得這句話的觀點不是太對的。
Ⅵ 日本人的思維模式是怎麼樣的
現代日本人最基礎的思維模式就是「不要給別人造成麻煩」。所以行為都是建立在這個上面的
Ⅶ 日本人智商高嗎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特點
談起日本人思維的特點,大概有以下幾點:(一)從屬的、單純的;(二)融合的、同化的;(三)現實的、實踐的;(四)樂天的、明朗的;(五)寬容的、溫和的;(六)敬雯的、重禮節的;(七)纖巧的、藝術的。不足之處:缺乏理論,思維受到派閥影響,處於閉鎖狀態中。善於模仿,缺少獨創精神,情緒不夠穩定。
有關日本民族的思想形成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有的日本人認為,在儒教和佛教傳入之前,日本人沒有思想。有的日本人則認為,自古以來日本民族固有的思想及道德——神道就存在。這兩中說法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戰後,隨著日本的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等諸學科的發展,古代日本人的思想輪廓已經劃分出來。城戶幡太郎的《古代日本人的世界觀》(昭和五年,1930)和《國語表現學》(昭和十年,1935)從語言心理學的角度論述了古代日本人的思想。這兩部著作至今仍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城戶幡太郎反對就事論事的立論方法,主張從人民生活方式的角度即從美術、學術、道德、宗教等所謂的文化形態入手,在同外國的有關方面進行比較研究以後,發現日本民族特有的性格。他還認為,所有的文化意識都必須通過語言進行表達,所有通過日語的獨特表現法,自然可以領悟民族的思想意識了。
對現實持容忍態度的思維方式
中村元在《東洋人的思維方法》中指出:「在日本人的思維方法當中最基本的原則是,原封不動地肯定為了生存所處的自然環境或者是各種客觀條件。他們往往把所有客觀現象視為絕對的東西。」明治以後的哲學家稱這種思維形態為「現象即實在論」。古代日本神觀的特點是,相信世間許多事物都存在神靈。他們習慣將人間神以外的各種神也都一並人格化,祖神化。日本神社便起源於這種思維方法。同時,日本人在接受佛教影響的問題上也持相同的態度。日本人根據這種思維方法接受、消化佛教哲學。從中國傳入的唯識論有各種各樣的系統。日本人沒有接受強調空洞理法的正統唯識論,而單單接受了強調現象(世俗道理立場)面的唯識物。日本的天台學不同於中國的天台學,由日本古代天台學者創造的教學體系,盡管沿用了中國佛教術語,但其根本思想卻有很大不同。日本天台的特點在於重視「事」(物)超過重視理(論)。此外,日本的儒學家並沒有全盤接受理氣二元論,而僅僅成了唯氣論者。謠曲《遊行柳》、《杜若》、《西行櫻》中有關草木成佛、蝴蝶成佛的說法都基於肯定現實的思想。以上提到的日本人的這種特點,就是在自然科學十分發達的今天,依然保留下來。例如,日本人習慣在「水」、「茶」等字簽名加上敬語「御」字。在日常會話中時常對事物使用敬語的民族,可能只有日本。這種習慣稱呼法大概起源於對世間萬物的客觀存在的承認及對它們的神聖性的承認。日本人的這種喜愛大自然的思維方法與日本特殊的地理條件有關,處於季節風地帶的日本列島,其自然環境與其說是與人作對的壓迫人的,倒不如說是與人相融洽的,使人感到親切的。日本人不是處於與自然對立的角度,而是始終處於與自然一體的角度看問題。世界上的各種宗教都將現世比作穢土,將來世比作樂土,只有日本的民族宗教(原始神道)承認現世的價值。日本人將中國傳入的佛教變成以現世為中心的宗教,強調「即身為佛」的理論。
盡管日本人宗派的、派閥的傾向十分明顯,但他們從來不同持不同意見的人力爭。在處理社會的現實問題方面,他們始終採取一種穩妥的政策。神佛合體,接受佛教使其成為民族的宗教,盡量減少佛教同神道的摩擦。
折衷主義的思考與個別主義的思考
容忍現實的現實主義思維方式造成了日本人精神生活中的兩個獨特的思考。一是折衷主義的思考態度,一個是個別主義的思考態度。這兩者絕不是兩個毫無關系的個體。
日本人默默地承受現實給予的一切。即使有時出現相互矛盾或者完全對立的事物、現象,日本人會同時承認這種完全矛盾或者對立的現象、事物,不懷疑,不拒絕。由於日本人彼此間富於寬容、姑息的感情,所以他們能夠面對各種各樣的思想採取極其融洽的立場。但是,這種「A不在B,B不在C」摸稜兩可的態度,很難引起理論上的爭論,因此也很難獲得普遍真理。使日本人陷入無理論或者反理論的境地,最終導致無組織的反科學主義、直觀主義、行動主義,在某種極端的場合,還會導致接近神秘主義的「個人體驗的絕對性」。戰爭期間大力提倡的「日本式世界觀」、「日本主義哲學」均屬於缺乏普遍性的機會主義。
西方人來到日本,使他們驚嘆不已的是,一個日本人竟能夠同時接受幾種信仰。按照日本人的習慣,在神社舉行婚禮,用儒教的道德標准指導日常生活,死後葬在佛教寺院內的墓地。如果是知識分子的話,他很可能還有基督教信仰和馬克思主義信仰。他們從不懷疑各種宗教和世界觀在自己的頭腦中是否能夠和平相處。這一度使外國人懷疑日本是否有真正的宗教。
折衷主義對日本學術界的影響也是十分深刻的。近代儒學、朱子學、陽明學、國粹學均在日本興盛起來,由此出現了「折衷主義學派」。他們主張廣采諸學派之所長,避其所短。學問的本質內容重於形式。井山金峨經過取捨選擇,提出訓詁以漢、唐註疏,道德已宋、明學說,詩以中晚兩唐詩歌,文以唐宋八家為準的思想,至今日本學術界仍然沿用「折衷主義學派」的稱呼。
日本人普遍使用一種特殊的思考方式,即始終根據個別的、特殊的信仰認識普遍真理。天皇意識形態就是這種個別主義思想方式的典型。直到今天,支持天皇制的人們仍然一味強調日本國的特殊性、個別性,而不願意從普遍真理的角度進行自我反省。日本人過分地強調這種特有的個別主義的思考方式就看不到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的一面,使自己陷入非科學的、非理論的思考方式之中。戰爭中日本人所犯的錯誤並不能說與這種個別主義的認識毫無關系。
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基礎的思考方式
日本語回答否定式的問題時,習慣同西文完全不同。例如「您知道了嗎?」「是,不知道。」實際上,日本人並不是就事論事地回答問題,而是針對對方的回答首先用「是」表示一下我聽到了這句話,然後再回答實質性的問題。日本人十分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便造成日本語言中敬語層次十分復雜的局面。實際上,日本人使用名稱代名詞的時候,必須考慮對方的身份以及與自己的親疏關系。除了人稱代詞以外,就連名詞和動詞的使用,也講究適當的分寸。中村元稱它為「會話中的禮儀」。盡管其他一些東方國家在封建制度十分發達的階段,曾經使用過這種方式,但都未達到日本的程度。對於日本人來說,人倫共同體的存在往往優先於個人的存在。在認識自己之前,必須認識特定的人與人的關系。
今天的日本人會毫不猶豫地考慮到座次的問題。和歌森太郎在他的小論文〈日本人的權威感〉中談到座次的先後順序 他談到:「(1)首先注重信仰的作用。除了神事、佛事儀式以外,日常會見也總是將專職神官、僧侶安排在上座。這種習慣大概沿用了古代的風俗。(2)根據職位安排座次。發布命令者往往座上座。(3)根據財產的多少決定尊卑,安排座位。(4)根據年齡安排座次。這里的年齡還意味著社會經歷、社會經驗等等。」日本人通過這種形式確定本人的社會地位。在由完全閉鎖的人倫組織構成的水稻耕作民的社會共同體中,有十分嚴格的規矩,任何人都不可能打破它。日本人的道德及道德規范只不過是理念化了的共同體習俗。所以,盡管日本人十分重視發展體現閉鎖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人倫組織——家和體現主從關系、因緣關系的國家的道德規范,但每個日本人卻十分缺乏從個人的角度對道德的認識。七世紀以後,佛教傳入日本。本來主張平等、否定階級身份區別的佛教理論在日本竟變成了強調主從關系的教理。十五世紀日本茶道興起,開始它以鼓吹新興都市大商人的資本主義職業理論為主。隨著時代的推移,它逐漸向近代封建社會的身份制度、武士的統治政策妥協了。近代的儒教在建立武家政權的理論方面起過很大的作用。這種理論注重人倫組織往往超過注重真理,真理只有在能使人倫組織合法化、合理化的時候,才被承認。
這種現象一直延續至今。這里借用中根千枝的論述:「明治以來知道今天,日本式經營管理一貫站在『企業即入』的立場。經營者與職員以工作為媒介,締結一種契約關系。正如經營者經常說的那樣,是靠『主從因緣結合起來的夥伴』。這種關系甚至可以同夫妻關系相匹敵。這種強行的集團一體感形成了自我封閉的環境,產生很強的孤立性。同時它必然釀成固定的家風、社風。它們成為各個小集團的標志,進一步促進了集團化的形成。此外,也形成了家人和外人有差別概念。人們往往把處好與『家人』的關系當作頭等重要的大事。」
露斯-本尼迪克特也有一個論述:「日本人喜歡吵架,同時又很溫順。他們既是軍國主義的,又是審美的。既是放盪不梟的,又是很講禮貌的。既頑固,又很順從。既是忠實的,又是不忠實的。既是勇敢的,又是歇斯底里的。既是保守的,又是歡迎新東西的。」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翻譯介紹到日本的時候,曾經遭到保守派的批判。但是,幾十年過去了,人們不得不對它作出科學的評價。正因為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是以人與人的關系為基礎的,所以他們往往忽視制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普遍次序。只要對他的關系網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利,他們什麼都可以干,並且對罪惡缺乏敏感。
Ⅷ 日本人的談判思維是什麼
知已知彼,百戰不怠;首先他們要對你要一定的了解,經商也如此,他們彬彬有禮給你一種好感,然後讓你覺得他們這樣給你服務讓你感覺心理很舒服,自然談判時讓你放鬆,這時他們會主動出擊;讓你忙於應付他們談出的條件;而沒有時間去思考怎樣才能主動的去調動他們圍著你的核心轉,這就是日式思維。
Ⅸ 日本人思維是理性還是感性
問題有誤。
思維是理性認識過程,沒有什麼「感性思維」。
Ⅹ 為什麼日本人的思維這么縝密
日本人號稱東方的猶太人你會不知道 世界大三優等民族 北方的日耳曼人 東方的日本人 西方的猶太人 思維是最縝密的 主要是日本現代化程度高 產業發達 國民從事工商業等高智力服務業的人口比例很大 都是知識分子考慮的當然要全面了 日本可是黃種人世界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民族 智力水平焉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