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日本流主
① 請問日本主流文學指的是代表作是
奈良時期(8世紀)
最早的文學典籍是《古事記》、《日本書紀》及《風土記》。前兩部著作追記了日本國史,後一部則記載了日本各地自然狀況、風土人情。兩者均收錄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和生動的古歌謠。稍後出現的漢詩集《懷風藻》標志著文人詩歌創作的肇始,而和歌集《萬葉集》的編撰成功則代表著日本詩歌發展的第一個高峰。
平安時期 (8~12世紀)
受中國唐代文化影響,大量漢詩文集相繼問世,漢文學熱持續一個世紀之久。敕撰詩集《古今和歌集》恢復了日本民族詩歌的地位。與此同時,散文創作碩果累累:《竹取物語》、《伊勢物語》開辟了傳奇物語和歌物語兩條道路,《宇津保物語》開長篇物語的先河,這就為物語文學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語》的誕生奠定了基礎。長篇寫實小說《源氏物語》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鬱、凄婉的筆調抒寫了源氏苦樂摻半的一生及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達了作者人生無常的佛學觀和以哀為極至的美學觀。除紫式部外,許多女作家的作品都於此時脫穎而出,如《蜻蛉日記》、《和泉式部日記》、《更級日記》等。這些日記成為日本後世文學中私小說的濫觴。女性散文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納言的隨筆《枕草子》,作者觀察之敏銳細膩,用筆之纖柔清麗,一直為後人所稱道。此期散文創作的最後收獲是佛教說話集《今昔物語》和歷史物語《大鏡物語》。這些物語一改王朝物語的纖弱文風,拓展了物語文學表現的范圍。
鐮倉室町時期 (12~16世紀)
隨著武士階級登上歷史舞台,貴族和歌文學走向衰落。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雖與《萬葉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畢竟是強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連歌和俳諧的興起。二條良基、山崎宗鑒等人確立了連歌、俳諧的文學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現了描寫新興武士生活的軍記物語和抒發隱遁者之情的僧人隨筆。軍記物語中臻於成熟的經典之作是記述平、源兩大武士集團興衰始末的《平家物語》。小說刻畫了平清盛等驍勇善戰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現了他們自信向上的精神風貌,客觀上反映了貴族社會向武士社會轉變的時代本質。僧人隨筆中的傳世之作是鴨長明的《方丈記》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兩篇隨筆各具特色,被譽為隨筆文學的雙璧。該時期誕生的能與狂言是日本戲劇史上輝煌的開端晌隱。「能」著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莊重典雅的正劇特點,「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為主,體現輕松詼諧的笑劇風格。世阿彌(1363~1443)在能樂的表演藝術和創作理論等方面作出了開拓性貢獻。
江戶時期 (17~19世紀)
商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町人階級(市民階層)作為社會的主體逐漸成為文學作品的欣賞者。適應他們的審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貞門、談林俳諧的基礎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風俳諧,井原西鶴鋪寫了町人的商業生活和享樂生活,豐富了浮世草子(風俗小說)的創作內容。近松門左衛門的凈琉璃(木偶戲)更廣泛地表現了社會下層人物的生離死別、喜怒哀樂。這種以俗為美的美學追求,導致輕文學(戲作文學)的產生,給後世文學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明治時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文學開始的標志。坪內逍遙(1859~1935)的小說理論著作《小說神髓》的發表,具有近代文學啟蒙的性質。二葉亭四迷寫出近代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浮雲》,森鷗外相繼發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義小說《舞姬》,確立了近代文學的發展方向。硯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紅葉(1867~冊宴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紀末最暢銷的小說。20世紀初,受西方州謹銀影響,自然主義文學興起。代表作家島崎藤村的長篇小說《破戒》具有強烈批判現實的傾向,田山花袋的小說《棉被》卻不乏自然主義文學的特點,受到自然主義文學理論家的贊許。卓立於這一運動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貓》以嬉笑怒罵的諷刺給予近代社會的種種弊端以有力抨擊。
大正時期(1912~1925)
近代文學進入末期,以武者小路實篤(1885~1976)為首的白樺派作家和以芥川龍之介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為文壇主流。芥川的小說以懷疑主義對「人性的自私」等社會現實進行考察,悲觀的結論導致其自殺,也意味著大正文學發展的終結。
昭和時期(1926~1988)及其後
日本現代文學開始形成並得以發展。初期文壇的主流是無產階級文學。1928年全日本無產者藝術聯盟(簡稱納普)成立,促進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成熟。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說《蟹工船》和《沒有太陽的街》是典範之作。與革命文學並立的是新感覺派作家,其代表橫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等在當時有一定影響。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展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 ,許多作家被徵集從軍 ,文壇冷寂不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文學流派競生,作家輩出。進步作家宮本百合子(1899~1951)的小說《知風草》、《播州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長篇小說《靜靜的群山》,以及老作家志賀直哉的《灰色的月亮》、井伏鱒二的《遙拜隊長》等優秀作品,都獲得好評。戰前即已成名的川端康成以《雪國》、《千鶴》和《古都》3部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戰後新作家中,野間宏的《真空地帶》、井上靖的《天平之甍》、水上勉(1919~)的《越前竹偶》、松本清張的《日本的黑霧》、司馬遼太郎(1923~)的《龍馬奔走》等作品有較大影響。60年代中期,文學發展進入新時期。除一些嚴肅作家寫出許多有社會意義的作品外,小松左京(1931~)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及一些破案推理小說等也頗有讀者。
70年代,內向文學的代表作家阿部昭(1924~)等人的作品,及描寫當代商潮的經濟小說等,都對文壇的繁榮起了推動作用。城山三郎、高杉良、安土敏等一批作家活躍在 80 年代,他們的創作把日本經濟小說提到一個新高度。進入90年代後,隨著大江健三郎的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現實主義文學重新受到重視
② 日本流主是什麼意思
跟中國的武術幫派的幫主,門主一樣,咱們叫幫主,他們叫流主,日本大致有7大支流.
③ 北辰一刀流流主相當於什麼
幫主。北辰一刀流認為劍道是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其流主巧陪羨就相亂激當於幫主,掌門,領頭人。在真劍勝負盛行的江戶末期,孝拍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護具的練習方法,對現代日本劍道有較大的影響。
④ 日本稱呼的流主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武術幫派稱為幫主,門主。在日本,他們叫流主,日本大致有7大支流·日本劍術流派與劍俠。比如說什麼三刀流啊二刀流啊。
⑤ 「流主」在日本到底有多大的社會地位相當於我們國家什麼官職
中國的武術幫派稱為幫主或掌門人,門主。在日本,他們叫流主。日本的流主相當於中國的少林方丈、武當掌門等。
⑥ 日本的''流主''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武術幫派稱為幫主,門主。在日本,他們叫流主,日本大致有7大支流.日本劍術流派與劍俠
⑦ 日本流行極簡主義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生活方式
這篇名為《極簡主義者的信仰》的文章詮釋得很好。
位於德國東柏林的赫爾曼雙子塔大廈裡面,有一間普通的卧室。陽光從寬敞明亮的落地窗照射進來,房間里所有的擺設只有一張白色床鋪和一盞黃色的落地燈。除此之外,再無他物。這就是德國女建築師伊娃•瑪利亞•斯特德爾在東柏林的家。她在裡面生活和工作,卻不像其他設計師那樣擁有琳琅滿目的成堆物品。先不要驚訝,伊娃既不是某些東方宗教的信徒,也不是節儉的苦行僧。她只是一個極簡主義風格的設計師,並將這種極簡主義的審美觀變成了她的生活信仰。
沒有多餘的擺設,將生活用品精簡到最少。伊娃說,「這種極度削減的方式,使人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房間里那些為數不多的物件上。這種環境令人心緒平靜,也使你的感官更敏銳。」這便是極簡主義者的基本信仰。同樣信奉極簡主義的還有我們偉大的喬布斯先生。據說,喬布斯生前擁有的物品非常少,除了一年四季穿的黑色上衣,就只有一套昂貴的音響設備。喬布斯同樣也是個禪宗信徒,物品的削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心靈的干凈。沒有雜物,沒有雜念,於是便有了至美的境界。蘋果簡約時尚的產品風格和企業文化,和喬布斯的理念是分不開的。可以這么說,正因為喬布斯的簡約,才能有蘋果的風靡世界。
我們生活在一個垃圾泛濫的年代。每當你眨一下眼睛的時候,全世界就有數千部手機、數千台電腦、以及成千上萬的衣物用品被運往垃圾站。這些物品並不是因為喪失了使用功能被丟棄,而是因為企業發布了更新的版本來替代它。這些新的版本,不過是企業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而編造的一些故事,並用各種現代傳播方式哄著消費者為它買單。而這些所謂更新更好的東西,用不了多久,也會變成垃圾車上的昨日黃花。那麼,消費者獲得的是什麼呢?生活品質的真正提升?還是時尚體面的炫耀資本?是內心愉悅的溫和享受?還是無窮無盡的購買慾望?是品位?是質地?是需要?是自我個性的表達?還是泡沫?是快餐?是追風?是人雲亦雲的不甘落後?
物質的泛濫涉及的不僅是環保問題,還有我們的心靈問題。廣告奴役與催化著我們的購買欲,購入我們並不需要的東西。為此,我們拚命工作。用100個小時的加班換來一隻驢牌包包,然後再用更多的時間去換取鑽石項鏈、豪華小車,也許只是為了廣告里的一句宣傳詞。曾經的曾經,當鑽石還沒有進入消費領域的時候,人們生活得也很好。後來,經過某家鑽石公司的洗腦,說鑽石是愛情的代言,於是我們的生活目標中多了一項:鑽石。後來的後來,當越來越多的行業給人們洗腦,我們的生活目標開始變得無比龐大,包括服裝、手機、香水、數碼、小車、美容按摩、星級酒店、到此一游。唯獨少了:理想。在物質的層面上我們知道自己要這個要那個,什麼都要。而一旦回歸到本質的層面,卻一片茫然。我們對於自己的生命觀念和時間觀念一無所知,我們對周遭的感知力日益減弱,有時候甚至還不如一隻小貓。這一切全賴於物質的異化。我們用生命和時間換取著並無意義的工業化復製品,而這些復製品全變成了負擔,因為我們要用更多的時間來收拾、使用、打理這些復製品。當我們抱怨被生活的瑣事埋沒的時候,也許正是被自己的物品埋沒了。這便是物對人的異化。
因此對極簡主義者而言,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更能分辨出自己不需要什麼。他寧可花100000元去買一幅心儀藝術家的畫作,卻不會花4000元去買一台自己並不需要的平板電腦。因為物品必須是為自己的生活理想服務,而不是為了物品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理想。台灣作家舒國治,至今租房,家裡甚至沒有冷氣和電視機。這在一般人看來是在是頗為寒酸,但卻是舒國治幸福生活的基礎。他白天在高檔酒店裡和朋友喝著昂貴的葡萄酒,晚上在干凈的房間里美美地入睡。沒有多餘的東西打擾。走路、吃飯、喝茶,實在是愜意。把自己從外物中解放出來,於是培養了豐碩的內心。他的這種生活理念,卻成了台灣文藝青年爭相效仿的時尚。
除了在物質領域,我們需要將自己從無窮無盡的物品中解放出來;在生活中,我們還需要精簡自己的生活,從無窮無盡的慾望中解放出來。現代人沒有太多的興趣愛好(如果上網看電視購物聚會吃飯都能算興趣愛好的話我就無語了),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我們的時間除了用在加班賺錢和逛街花錢之外,全都耗在了開心微博肥皂劇上面。關了電腦,閉上眼睛,頓覺人生虛無。只有在偏遠的鄉村,還能見到各種民間藝術帶給生活的樂趣,那是一種可以細細品味的樂趣,那是一種可以與生命共長、與時間共舞的樂趣。而在都市,書法詩歌舞蹈美術,全都變成了少數人的專利,或是曾經擁有的過往。不僅是藝術,我們的理想,曾經的追求,全都敗給了現代性。現代性催生了慾望,擠壓了寧靜自在的內心。我們染上了各種隱,上網成癮、游戲成癮、購物成癮、看電視成癮。如果有人,沒有以上種種的癮,他該多麼自在啊,能夠專注於做自認為重要的事情,比如種花養魚、比如研究攝影、比如專心創業,他的每一分鍾都活得其所,不會感到人生蹉跎。
然而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如此境界,因而生活雜亂無章。一會兒跳跳舞,一會兒學學小提琴,一會兒去教堂聽彌撒,一會兒又跟人家燒香拜佛去了。慾望無窮無盡,什麼都想做,最後什麼都沒有時間做。回想起來,覺得自己若有所失。因此,不妨放下所有的事情,讓生活回歸空白,在沒有任何事情干擾的情況下,我們的內心會顯現出來,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以及這一生要如何度過。如此,才能遵從我們的內心,隨心所欲地生活。
綜上所示,極簡主義不是禁慾主義,它並不禁止我們的慾望,而是把我們從各種壓迫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地生活。極簡主義也不是苦行僧主義,它並不否定物的作用,而是要更好地利用物,為生活本身服務。它關注生活本身,抵制物的異化。
我不是一個極簡主義者。我本人也正因為生活的繁雜無章而時時充滿著困擾。雖然一直想要扔掉房間里並不必要的東西,我的房間仍然是日益擁擠;雖然禪宗師傅教導我們要萬緣放下,我仍然是諸念四起。但我相信極簡主義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和禪宗一樣,是一種引向至美境界的信仰。
⑧ 日本鬼子一個流主是個什麼官職
流主不是官職,而是一種武術組織內的職務,類似於我們武俠小說中的幫主。
日本人特別喜歡玩給自己陞官和分家,所以很多武術、劍術、功夫都有大量的分支,他們稱為流派,每個流派的老大都稱流主。
⑨ 為什麼關於門派,中國的叫派,日本的叫流
意思是一樣的。都代表著流派。門派的概念是來自於武俠小說,
但流的意義更加源遠流長一些。漢朝時就已經有用流來表示流派的概念了。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漢書·藝文志》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而派最早以派別的意思出現是在宋·陸游《上執政書》中:「原委如是,派別如是,機杼如是,邊幅如是,自《六經》《左氏》《離騷》以來,歷歷分明,皆可指數。」現在之所以那麼流行還得多謝謝梁羽生金庸等武悶豎林小說大家自己創立的「門派」一詞。起碼我是找不到門派的詞源和歷史。維基同樣認為是武俠小說一始。
從歷史來看,最早都是以流為主,和唐朝時期就傳到了日本。在日語中的流其中一個闡釋就螞旦大是:「學派。技芸の上で、手法・様式などの師承系統。その様式。また一般に、特徴的な仕方」意思是在技藝,技術上,對其手法,形態等進行傳承的系統,一般來說這些手法,樣式等都有著極具特徵的色彩和形式方法。這一點的闡釋和漢書中的九家是一樣的。正所謂三教九流。
綜上,按歷史和逼格來說「流」的確是歷史悠久當之無愧。其次便是作為同等概念的「派」。而「派」更多的是作為武林小說中的「門派」下里巴人的通俗概念,逐漸的為大家所接受,成為了一種更為流行的詞彙
有些腦殘沒有文化侮辱別人,沒想到侮辱的是遲槐自己漢朝吧?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