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為什麼敢帶兩封國書

日本人為什麼敢帶兩封國書

發布時間: 2023-04-25 02:12:28

Ⅰ 明太祖朱元璋給日本下了封國書,看看日本是怎麼回復的

作者 逐浪人生

明朝初年,倭寇多次侵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明太祖朱元璋又把日本列為不征之國,便命令禮部擬定一封國書給渣燃日本:「王居滄溟之中,傳世久長,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環海為險,限山為固。妄碰賣自尊大,肆毀鄰邦,縱民為盜。上帝將假手於人,禍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與王。王若不審巨微,效井底蛙,仰觀鏡天,自以為大,無乃構嫌之源乎?」

明太祖朱元璋給日本下了封國書,看看日本是怎麼回復的?

日本國不甘示弱,也回了一封極其強硬的信:「臣聞三皇立極,五帝禪宗,惟中華之有主,豈夷狄而無君。乾坤浩盪,非一主之獨權,宇宙寬洪,作諸邦以分守。蓋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遠弱之倭,褊小之國,城池不滿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華之主,為萬乘之君,城池數千餘,封疆百萬里,猶有不足之心,常起滅絕之意。

夫天發殺機,移星換宿。地發殺機,龍蛇走陸。人發殺機,天地反復。昔堯、舜有德,四海來賓。湯、武施仁,八方奉貢。

臣聞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御敵之圖。論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論武有孫吳韜略之兵法。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精銳之師,來侵臣境。水澤如吵虛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倘君勝臣負,且滿上國之意。設臣勝君負,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講和為上,罷戰為強,免生靈之塗炭,拯黎庶之艱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國圖之。」

日本國面對強大的一方,不亢不卑,這種氣度和骨氣,很有唐睢不辱使命的魄力!而這本來是中國春秋戰國以來所積淀的民族氣質,卻被日本繼承和發揚。除了這種氣質之外,如果去掉「倭」等特殊詞語,很難看出是出自日本人之手,文中所用典故、行文方式與中華無異。

「臣聞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御敵之圖。」、「蓋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等等,信中可謂是字字珠璣,常有令人擊節稱贊之處。日本國深得中華文化之精髓,只是不知道現在日本人回望歷史的時候,會作何想法?

然而,大多數中國人對日本國的了解,還停留在書本上,甚至電視劇里。因為近代的侵華戰爭,我們中國人對日本仇恨淹沒了理性看待日本。今天的日本,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Ⅱ 元日之戰——一場由忽必烈主動挑起的戰爭

忽必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之後的又一著名蒙古族領袖,帶領著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悍的蒙古鐵騎南征北戰,最終稱霸亞歐大陸,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地域最遼闊的王朝大元王朝。大元朝剛建立,他就對日本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發動了對日本的戰爭。

與其它幾次中日戰爭不同,這場戰爭是中國軍隊漂洋過海進攻日本本土的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以侵略者的身份進行對日戰爭的,由於元朝時的中國是蒙古族當政 ,所以日本稱這次戰爭為「蒙古襲來」。

【背景】

忽必烈在滅金以後,於1260年在中原即位稱帝,與南宋政權分庭抗禮。

蒙古族是一個在草原上成長起來的剽悍民族,崇尚的是武力征服,建立政權後便要求周圍的國家和少數民族向其臣服。中國的周邊國家懾於元朝的武力,很識相的紛紛與元朝遣使通好,唯獨日本是個例外,沒有任何與元交好的實際行動。這是霸道慣了的忽必烈所不能容忍的。

其他國家都識時務,怎麼就出了你這個例外呢?

1266年,忽必烈派遣使者在高麗官員的陪同下攜帶國書出訪日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求日本迅速派遣使臣前來通好。

忽必烈在國書中對日本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允許日本以平等國身份與中國交往,而且聲明只要日本遣使通好,中國將與日本加強貿易往來互通有無,也可以給日本一些經濟上的幫助,最後又以如果日本堅持不通好那就要對日本用兵進行恐嚇。

這封國書話說的在情在理,也給足了日本面子。忽必烈認為國書一到日本必會馬上遣使通好,正常的國家統治者也會順應時勢遣使通好。可是忽必烈這次錯了,日本此時的統治者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根本沒按正規套路出牌,對元朝國書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

此時的日本正處於鐮倉幕府統治時期,日本國內已是軍人掌權,常年習武的武將們與知尺嫌如書達理善於心計的文官不同,他們一般都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此時當政的北條時宗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狂妄自大慣了,根本沒仔細考慮與元通好的利弊,就將忽必烈的通好要求給一票否決了。忽必烈國書末尾的恐嚇更是激起了北條時宗的好勝心,他心說就不與你通好,我氣死你,你要敢來打我我就跟你拼個你死我活,我還怕你不成,你瞧瞧這想法多孩子氣。

就這樣,忽必烈的第一次遣使通好失敗了。

忽必烈不甘心,於1668年再次遣使來日本,可日本方面仍然無動於衷,給忽必烈的答復也更具諷刺意味,說根本就沒聽說過蒙古國還談什麼通好。

都說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往往越想得到,忽必烈此後或遣使或通過高麗或發送信件,三番五次的與日本方面溝通,能使出的方法都使了,可是日本是油鹽不陵啟進,均採取不予以理會的態度,反而加強了本土的防禦准備抵擋元朝的進攻。

忽必烈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向來都是別人跪拜自己,今天自己主動示好卻熱臉貼到了日本的冷屁股。

忽必烈怒了,他認為日本小小島國的無理傷害了大元王朝的自尊心,老虎不發威你拿我當病貓是不是,於是決定教訓一下自不量力的日本。

征日戰爭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起來了。

要我說忽必烈和北條時宗都是思想上很極端的人,過於爭強好勝。

忽必烈的完美主義心理太強了,這在現代心理學上應該叫強迫思維。這和有潔癖的人不能容忍一點點細菌而反復洗手是一個道理。日本不通好忽必烈並不會少塊肉,對元朝的發展和名譽也沒什麼影響,但忽必烈心理上無法承受這一所謂的污點,非用極端方法解決問題。

北條時宗更像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他不去理性思考與元建交的利弊,也不去想與元朝通商的好處,而是直接賭氣產生你來打我呀我還怕你不成這樣的想法。

所以說日元戰爭是忽必烈和北條時宗兩個犟種拿數萬士兵的生命開的一次玩笑。

【第一次出征】

1274年,被日本的無理激怒了的忽必烈決心發動對日本本土的侵略戰爭,他要動手了。

對於這次戰爭忽必烈進行了充分的准備,打仗可不是兒戲,戰略上沒把日本放在眼裡,但在戰術上還是要重視對方的。

忽者者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船900艘,限期完工,否則嚴懲不貸。

高麗王知道忽必烈不是好脾氣的人,不敢公開違抗他的命令,但忽必烈交給的任務實在艱巨,弄得高麗百姓怨聲載道,就是起早貪黑也完成不了上面安排的任務,不敢明著理論就只能暗中玩手段了,於是高麗人在造船時偷工減料,造出的船隻根本不符合出海航行的要求,這為征日戰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這樣的船出海遇到大風浪不翻船才怪。

好在元軍都是旱鴨子,不精通水戰,對造船技術更是一竅不通,因此高麗王才用不合格產品瞞過了忽必烈。

高麗國造好船隻後,各路軍馬和糧草也都已准備完畢。

10月3日,由大將忻都、劉復亨等率領的蒙漢高麗大軍共計3.23萬人從高麗出發遠征日本。

16日,遠征軍逼近了日本沿海島嶼,日本雖然也加強了沿海的防禦,但由於日本島可登陸的地方太多,兵力布置分散,不可能將沿海地區都嚴整布防,因此日軍在與元軍遭遇後只能倉促應戰,日軍首戰告敗,幾百武士喪生。

20日,元軍在日本博多灣一帶強行登陸,雙方在沿海一帶展開了攻防戰。

日軍這時使用的還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戰術,畫面中出現的也像三國演義中的鏡頭。雙方在排兵布陣後,日本武士隊伍中沖出一個武藝高強的武士來我軍陣前叫陣,大喊誰來戰我,幻想在斬殺元軍一名虎將後大隊人馬隨後掩殺過來將元軍一舉擊潰。

這個時候的中國可不是三國時期了,元軍對於日軍的叫陣根本不予理睬,元軍將士心中暗笑,這二貨,都什麼年代了還玩單挑。

日本武士見挑釁不成,大怒之下率領日本武士掩殺過來,這回元軍開始動了,放箭的放箭,開炮的開炮,擊鼓的擊鼓,一切井井有條的進行著。

日本武士雖震驚但還沒有被嚇傻,可是戰馬受不了這驚嚇,它可不懂什麼軍紀,憑動物的本能調頭逃竄,日本武士也往往在戰馬調頭之時就已經被弓箭射中落於馬下。

日軍根本抵擋不住元軍步炮騎箭的多兵種聯合出擊,與元軍的戰斗是一觸即潰,勝敗立見。

日軍戰敗不是偶然,中日雙方的戰鬥力有天壤之別。

先說說中國方面,在蒙古人、漢人、高麗人組成的聯合大軍中,蒙古軍隊的戰鬥力是最強的。

在草原上長大的蒙古漢子在軍事上本身就很有天賦,一個個都是標準的軍用體格,加上他們受過忽必烈嚴格的軍事訓練,因此個個驍勇善戰,騎兵更是有踏平千里之勢。

戰術在當時來說也很先進。每次與日軍對陣都是擊鼓鳴金,鼓噪前進,這使日本的戰馬很不習慣,往往人未戰馬先怯,像發瘋一樣掉頭就跑,這使得日本軍隊陣型大亂,給了元軍很多可乘之機。

元軍的弓箭很有殺傷力,射程近二百步,可以射穿日軍的重甲,而且箭頭上塗有劇毒,被射中後神仙也救不回來。

最讓日軍膽寒的是元軍的火葯武器鐵炮,綽號震天雷,是元軍攻城的常用武器,在當時是無堅不摧,那大炮的轟鳴聲直接將日本武士軍隊嚇尿了褲子。

再看日本武士軍隊。當時日本雖然是幕府掌權,但幕府控制的軍隊並不多,打仗時他還要依靠那些由庄園制發展起來的地方實力派們,日本與元軍交戰的部隊也是地方上拼湊起來的地方武士軍隊。

他們幾百人一隊,由不同的領隊人帶領著來參戰。這樣的部隊戰鬥力也參差不齊,雖然有的武士部隊很能打,但總體上說軍隊戰鬥力是弱的。

因為他們像一盤散沙一樣各自為戰,根本就沒有凝聚力,從而也就發揮不出戰鬥力。武士們又崇尚一對一戰法,不講究團隊合作,因此更成了散沙中的散沙,這樣的部隊哪裡是元軍的對手。

元軍在作戰中整體氣勢上是壓倒日軍的,可不幸的是當日戰斗中元軍大將劉復亨在親臨前線指揮時被日軍射中,主帥受箭傷後元軍氣勢受挫,指揮部決定撤至船上休整。

天有不測風雲,誰料想元軍休整當夜颳起了台風,高麗製造的不合格產品害了大家,元軍200多艘船隻被風浪摧毀,半數將士都出師未捷身先死。

元軍將領認為這屬於天災,非人力所能制之的事情,軍隊也減員過半,已經無力再戰。元軍統帥只能下令剩餘船隻撤退回國,元軍第一次征日戰爭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第二次出征】

皇帝地位雖高但畢竟只有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元軍統帥回國後以入其國敗其兵的捷報上報忽必烈,忽必烈信以為真並犒賞三軍。

忽必烈第一次侵日其實只是想嚇唬一下日本,並沒有滅它的決心,他得到的是中國軍隊戰勝的好消息,從而認為日本經過這次教訓應該能變得溫順了,於是再次遣使赴日以求日本通好。

北條時宗得知元史到來後大怒,為徹底斷絕忽必烈通好的念頭,將元朝使團一行三十餘人全部斬殺,北條時宗這么做有兩個不是目的的目的,一是為了跟忽必烈斗氣,二是顯示自己的武家風范。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他的這種行為我們只能用目光短淺或年少輕狂來形容。他的目的達到了,他確實徹底成功的激怒了忽必烈,但同時也為他的垮台埋下了伏筆,戰爭是最勞民傷財的事情,他的統治就是在忽必烈二次征日後沒落的。

得知日本朝廷斬殺元史後,忽必烈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在1279年滅亡南宋後,決定增派精兵強將再次遠征日本。上一次如果只是嚇唬一下,還沒有斬盡殺絕的意思的話,這一次可是下了狠心要踏平日本島了。

1281年,出征的准備工作已經完成,元大軍十四萬人兵分兩路殺氣騰騰的奔日本列島而去,這一次從兵力上我們就能看出忽必烈滅亡日本的決心。

七月初,兩路元軍在日本平戶附近勝利會師,七月下旬到達了日本達鷹島。我軍先頭部隊和守在此地的日本水軍進行了短兵相接,直到我軍主力到來後日軍才撤退上島。

可是在即將大舉進攻達鷹島的七月三十日夜,不知是偶然還是命中註定,元軍船隻再次遭到了台風襲擊。

元軍將士缺乏海上知識,已經看到台風將來的預兆而不知靠岸躲避,遭到台風襲擊後大部分船隻沉沒,元軍也再一次不戰自敗,蒙古軍的損失最為慘重,軍隊死傷過半,船隻大多被毀。

元軍統帥雖然覺得窩囊,但見失了銳氣也無心再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元軍收拾殘余兵力倉惶撤退。由於船隻大多被毀,不能全建制班師,約三萬元軍士兵被丟棄在日本島上,他們遭到了日軍的圍剿,大部分被殺害。

第二次征日戰爭就這樣在大自然的作怪中宣告失敗,不知是元軍的點子太背偶遇了台風還是船隻不具備航海能力才遭此橫禍?可以說兩種因素都有吧。

總之兩次征日戰爭都失敗了,日本也躲過了一劫,要是沒有「神風」的幫助,日本可就危險了,因為憑當時元軍的實力滅亡日本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可惜歷史不能被假設。

本文由周傳琦申請的搜狐自媒體「趣味歷史大講堂」賬號發布 2017年2月15日

Ⅲ 日本封國,怎麼回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當地時間11月29日上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日本將禁止所有外國旅客入境。原則上停止外國人新入境。此規定11月30日生效至月底。此消息一出反對聲支持聲一片嘩然。

日本早先在11月8號放寬入境限制,允許持短期簽證的商業方面訪客、留學生、技術實習生在提交疫苗接種證明和活動計劃書的條件下入境。時隔幾天又宣布30號全面封境,全社會一片嘩然,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日本再一次封國呢。新冠病毒又變異了,比德爾塔更嚴重的奧密克戎毒株在南非發現之後,日本已經確診第二例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感染病例。目前奧密克戎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出現,形勢嚴峻。

研究人員發現變異毒株傳染性更強,速度更快。南非衛生專家2日發布的一項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奧密克戎毒株引發的二次感染的風險是德爾塔毒株和貝塔毒株的三倍!在安倍晉三執政期間,因沒有及時制定入境日本的人員政策,致使日本疫情大規模擴散,導致日本政府一度因為控疫不及時而遭民眾批評。有報道稱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吸取教訓,及時作出關閉國門的決策。最大程度的控制變異毒株的傳播。此項政策一推出,支持反對的聲音都有,世衛組織批評日本封國「難以理解」。

此次變異毒株的出現,發展傳播速度之快讓很多國家都做出了反應,奧密克戎在南非被首次發現之後,最後在多個國家內都發現了變異毒株的案例。除了日本,歐洲一些國家也已經傳來了要封閉機場的消息。但是也有人最封閉機場的做法持懷疑態度,瑞安稱,通過病毒檢測及入境後的隔離政策就會降低旅客傳播病毒的可能性,而只看是不是本國國民來決定是否讓其入境的舉措是矛盾的,從公共衛生觀點來說沒有道理。

目前來說阻斷或者減少變異毒株的傳播,雖然封國是一種措施,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是這樣會給經濟帶來創傷,也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

另據日媒1日消息,日本國土交通省已要求各個航空公司到12月末為止,暫停所有入境日本的國際航班,為期一個月的時間。2日,首相岸田文雄為入境防疫政策導致的混亂而道歉,日本國土交通大臣齊藤鐵夫也對此表示道歉。

Ⅳ 最早小日本是怎樣踏入中國的

您好,歷史上是中國先踏足日本的。
秦朝時期,方士徐福帶領童年童女和能工巧匠三千之眾東渡日本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葯,到達日本後由於海上風浪大無法返回,只好留住在日本,與日本當地的土著民族通婚,繁衍生息以至於今,所以從秦漢開始日本人已經有中國人的血統了,在此之前應該不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極力擴大對華侵略,出兵山東,脅迫袁世凱接受日本妄圖鯨吞中國的「二十一條」,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國內地。一次大戰後,日本企圖通過加緊掠奪中國、朝鮮和其他亞洲國家,擺脫政治、經濟危機,在1927年的「東方會議」上對侵略中國問題進行了精心策劃。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對我國東北發動突然襲擊,3個多月就佔領東北全境。翌年日軍進攻上海(一·二八事變),並攻佔大片華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在華北搞所謂「自治運動」,妄圖長期佔領這些地區。1936年日本制定的總體戰略計劃——「國策基準」出籠後,日本舉行了一次「將官演習」,向參加演習的將官交代了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的戰爭部署。
此後,日本增兵中國東北,抽調精銳部隊關東軍進駐平津一帶,頻繁舉行軍事演習進行挑釁,伺機挑起戰爭。1937年7月3日,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向日本政府提議立即給中國以打擊,隨即於7月7日發動了七七事變。7月9日,中日雙方交戰部隊曾達成口頭停火協議。但同時,日本乘機從中國東北和朝鮮抽調2萬多軍隊和百餘架飛機投入華北地區。7月17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制定了《在華北行使兵力時對華戰爭指導綱要》,日本政府決定動員40萬兵力,妄圖用武力滅亡中國。

Ⅳ 朱元璋為何一生痛恨日本國

朱元璋為何一生痛恨日本國

朱皇帝在詩中斥責日本國王無道,民眾都是盜賊,還鄙夷地稱日本君臣平時光著腳,說話像青蛙叫。

如果給已經當上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一個問卷,問他最恨的人和最恨的國家,他會怎麼填?

最恨的人:無。元順帝、陳友諒、張士誠、韓林兒、胡惟庸、李善長,這些阻礙朱元璋登上和坐穩皇位的人都早已被一一消滅了,朱元璋的人生座右銘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最恨的國家:日本。因為同樣是不順、不恭,觸了逆鱗,朱元璋卻無法伸出懲罰的手。

明初,來朝的國家有日本、占城、真臘、暹羅、琉球和西洋諸國,但朱元璋最反感日本。

朱元璋的書房裡掛著把日本扇子,是明軍從一次剿滅倭寇戰斗中繳獲獻上的。他以此為題寫過一首《倭扇行》,裡面有這樣的句子:“國王無道民為賊,擾害生靈神鬼怨,觀天坐井亦何知,斷發斑衣以為便。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詩中斥責日本國王無道,民眾都是盜賊,還鄙夷地稱日本君臣平時光著腳,說話像青蛙叫。

光是心裡鄙視也就罷了,有一次,朱元璋接見日本使者答里麻,居然遇到一件讓他火冒三丈的事。

沖虛敬明初來朝貢的外國使者很多,一般使者來華先被禮部官員接到京師的會同館住下,第二天到奉天殿等待皇帝的接見。接見時,朱元璋先問:“爾國王安否?”再問:“爾使者遠來勤勞?”然後使者磕頭,貢獻方物,完畢。

這天接見答里麻,朱元璋一時起了興致,多問了第三句:“爾國風俗如何?”可以想像,這純粹是上國之君對夷狄小國的敷衍之問,不料答里麻早有準備,伸直脖子晃著腦袋吟詩作答:“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銀瓮儲清酒,金刀膾素鱗。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陽春。”

這首詩明顯和朱元璋的《倭扇行》唱反調,傲慢之意一目瞭然,因此朱元璋“惡其不恭,絕其貢獻,示欲征之意”。

鑒於倭寇屢次侵掠海濱郡縣,朱元璋於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派楊載出使日本,賜璽書聲討其罪。國書寫得異常霸道,完全是老子訓兒子的口氣:“散慎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盜,聯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圖之。”一要其稱臣,二要其取締倭寇,三甚至還揚言要縛其國王,征服日本。

收到這封國書的並不是朱元璋想像中的日本國王,而是控制九州的南朝實力派人物懷良親王。

懷良親王可不是個善男信女,銅簸箕碰上了鐵掃帚。

當時日本正處於南北戰爭時期,懷良親王是南朝後醍醐天皇第十一皇子,頭銜是征西大將軍。南北兩朝在九州的第一次大規模正面交鋒——築後川之戰中,懷良親王親自上陣督戰,身中三箭而不退,南朝大勝。

無論身份還是性格,懷良親王看到這封劈頭蓋臉訓斥的國書,自然一頭惱火,加上受蒙古來襲後遺症的影響,日本人對中國來使有一種警譽稿覺和鄙視的排斥心理,當場殺了使者中的五人,把楊載等兩人拘留了三個月才放回。

使臣被斬!這還得了?

坐上萬乘之位後,朱元璋命令手下大將平四川、克雲南、攻遼東,都是大軍所至兵不血刃,可稱傳檄而定。受到“君臣跣足語蛙鳴”的化外小國斬使之辱,朱元璋的憤怒可想而知。估計當晚,書房裡那把倭扇成齏粉矣。

懷良親王完全重復了當年北條時宗斬殺元朝使者的一幕,但思前想後,朱元璋卻不敢效仿忽必烈的天子一怒兵伐日本。

眼看倭寇騷擾越來越嚴重,隔了一年,朱元璋再遣使臣趙秩出使日本,遞交國書給懷良親王。吸取上次“直抵其國,縛其王”的教訓,這次的國書完全走懷柔的路子,大意是說:“最近幾個被倭寇抓走的俘虜逃回本國,我這才知道早些時候的倭寇來犯,不是貴國王的本意,而是盜賊所為。所以我已經讓海軍方面暫停造戰船了。果然能夠革心順命,共享太平,不是件美事嗎?”

硬的不行,軟著來。在這封國書中,朱元璋對日本大加安撫。不過,趙秩還是差點遭遇前任使者的下場。懷良親王見他姓趙,懷疑他是當年元朝使臣趙良弼的後代,並且是代元朝出使,喝令左右斬殺。幸好趙秩沒有慌張,耐心說明現在中國當政的是明朝而不是蒙古,自己也不是趙良弼的後代。這才打消了懷良親王的敵意,並同意派回使入明朝獻馬和方物,並且送還明州、台州被虜男女七十餘口。

此後,朱元璋從在華的日本僧人口中,了解到與之打交道的懷良親王並非日本國王,大失所望:敢情一直在對牛彈琴啊。這期間,日本的大名也出動了幾次貿易船,每次都因為沒有正式的國書而被朱元璋趕走。

明太祖希望的日夷來朝的聖世景象依然沒有出現,在一再失望之下,洪武十四年再次遣使,在指責日本國王的國書中以開戰相威脅:

“……王若不審巨微,效井底蛙,仰觀鏡天,自以為大,無乃構隙之源乎?……若叛服不常,構隙中國,則必受禍。如吳大帝,晉慕容廆、元世祖皆遣兵往伐,俘獲男女以歸。千數百年間,往事可鑒也。王其審之。”

國書到達日本九州後,同樣被扣在懷良親王手中而沒有到達北朝,當時北朝幕府大兵壓境,南朝節節敗退已處苟延殘喘之中。懷良親王這次收斂了脾氣,沒有斬使,只是回了一封不卑不亢的國書:

“臣聞中國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御敵之圖。論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論武有孫、吳韜略之兵法。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精銳之師,來侵臣境。水澤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節選)

這封回書有抑有揚,強直豪壯,文采斐然,“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的豪言,實在是才子手筆,放之世界史上也應該是著名的國書。文中用典很多,我實在懷疑是中國文人手筆,不像是日本精通漢學之人能寫出的。

武則天當年廢中宗自立,讀完才子駱賓王起草的《討武氏檄》後感慨:“宰相安得失此人?”但朱元璋不會這么說,因為宰相都被他殺光了。

說起來,兩位宰相胡惟庸、李善長的死也和日本有關。

胡惟庸是從龍功臣,官居左丞相,位於百官之首,卻被朱元璋處死,李善長受株連一起被殺。朱元璋給胡惟庸加的罪名是:秘密交結寧波衛指揮林賢,讓他向日本國王借兵謀反。“日本國王”懷良竟“遣僧如瑤率兵卒四百餘人,詐稱入貢,且獻巨燭,藏火葯、刀、劍其中,包藏禍心。”

胡惟庸擅權跋扈是真的,“通倭”卻是真假難辨,史學界一般視為“莫須有”,只是朱元璋誅殺功臣的一貫手段。殺掉宰相後,朱元璋順勢定下了有明一代不立宰相的祖訓,說到底,還是為後世兒孫掃平障礙。

堂堂中華之主,卻受到夷狄小國如此奚落。“帝得表慍甚,終鑒蒙古之轍,不加兵也。”

漢朝鎮守西域的大將陳湯敢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而作為開國雄主,連一代天驕的蒙古人都被他趕到了漠北,日本如此無禮,朱元璋為什麼不征討?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從政治上考慮,天下初定,朱元璋深知休養生息的重要,不願再起干戈,在祖訓里他不厭其煩地告誡後代不要“窮兵黷武”。從戰略上考慮,北方的蒙古殘余才是心腹之患,日本雖然不臣,但遠在大洋深處,勞師遠征,勝敗難料,他不願意冒這個風險。當然,如果朱元璋能預知他一手開創的大明江山後世屢遭倭寇侵犯,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出動百戰之師,不惜一切為子孫拔掉這根荊棘。

朱元璋忍下了這口惡氣,不過“怒日本特甚”,從此對日本派來的朝貢一概拒絕接受,寧願與日本老死不相往來。不過,擔心後代不能像自己一樣能忍,朱元璋把朝鮮、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齊、勃泥等15國列為“不征諸夷”,並寫入《祖訓》傳後世子孫。朱元璋在“日本國”旁特意添加了小字注釋:“雖朝,實詐,暗通姦臣胡惟庸謀為不軌,故絕之。”

怒日本,但持重不敢出兵,這恐怕是朱元璋一生最大的遺憾。

風水輪流轉,轉到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當皇帝時,日本人突然一改傲慢不恭的死硬面目,低頭哈腰請求稱臣朝貢。當好大喜功的中國皇帝朱棣遭遇拜金為上的日本將軍足利義滿,兩個國家又重新好得像蜜里調油一般。朱棣甚至誇獎道:“海東之國,未有賢於日本者也。”不過,這一次蜜月,能延續多久呢?

先斬使,再稱臣,又反目。日本和明朝的外交史上,一次次上演白雲蒼狗的時代鬧劇。嘉靖皇帝忍無可忍:斷貢!這下更惹了馬蜂窩,翩翩使者不見了,頭纏白布的倭寇呼嘯而來!

Ⅵ 為什麼日本人為什麼一直保留包書皮的習慣

主要原因有二:褲握
1.保護旁純李個人隱私、包書皮後、別人不容易知道你看的是什麼書。
2.保護書籍、避免污漬和破運遲損。

Ⅶ 日本島國與我國有何淵源

日本是一個島國,淹沒在浩瀚的太平洋中,被惡劣的自然環境圍困住。駭人的地震、海嘯,已經讓日本一再遭受巨大的災難。日本小地震一年1000多次,中地震10年一次,大地震50年一次.真是人間地獄.如裝惡魔的鐵箱.所以日本是自殺大國.更加可怕的是,日本往東距離日本列島200公里處,即為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那海溝,這一海溝正在日本列島一線繼續擴張,日本如同站在懸崖邊上,科學家發出了日本列島滑入大海溝面臨滅頂之災的擔憂。這樣的日本,需要世界的同情與拯救,不要干壞事.

地理環境的困頓,自然災害的侵襲,資源貧乏的現實,不斷扭曲著日本人的性靈,讓擴張性、侵略性繁殖於日本的民族劣根性之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日本這一民族劣根性的大暴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始終在徘徊,現在這一幽靈的游動漸有活躍之勢,一旦讓軍國主義的幽靈激發起日本的民族劣根性,世界很可能無法逃避戰爭的風暴,而日本也註定要在世界維護正義的戰爭中再次遭遇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日本,實屬自討作孽、自作自受。

在世界上任何一種正常的宗教和文明當中,知恩圖報都是一種起碼的准則。

中國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頭,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是吮吸著中國文化的奶頭長大的,但這位被中國先人奶大的「養子」,卻在一直處心積慮地琢磨如何反噬自己的「奶娘」。
從歷史記載日本人的第一階段起,就是一部恩將仇報、乃至以叛賣和凌辱恩人為樂趣的歷史。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罕見的範例。
這些看起來很違背人類常理的國民性,卻如此真實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這也確實是對人類良知的一種折磨。但我們不妨從了解日本人的本源開始。
要了解日侍槐雹本人,就得從了解日本獨特的地理和歷史開始。
可以說,日本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民族之一,其所處的地理條件和資源環境使它最有可能成為地球上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日本資源極端匱乏,其陸地上除了盛產木材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可用的能源。日本本島65%以上是山地,不利於農耕。在狹窄的日本島上,只有20%的田地適合於耕作,而且每塊耕地平均面積不超過2.5英畝。日本還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頻繁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台風、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以及洪水暴雪,一樣也沒少。在日本列島周圍,每天3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四次,日本國內共有活火山83座,佔世界活火山總數的1/10,而且日本1/4的國土被火山噴出物覆蓋著。日本國內沒有大江大河,不具備產生原始文明的條件。更可怕的是,日本自古以來就屬於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貧瘠又狹窄的島嶼上,又必須承載著這么多的人口。如果讓日本人株守孤島,沒有外援,那麼,這個地方遲早就會變成一個死島。
打開世界地圖,人們很容易發現,日本位於亞洲的最東面,太平洋的西北角。在大約1.5萬年前,日本列島仍舊與亞洲大陸相連,此後,日本各地發生海進,出現了日本海,先後形成了朝鮮海峽、津輕海峽、宗谷海峽等。從此,日本逐漸脫離大陸。到距今1萬年前,成為今天的日本列島。
從日本往東,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從日本往北,是荒涼的西伯利亞。從日本往南,是太平洋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以上三面,都決定了日本人被上帝安排在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絕望境地。
可是,仁慈的造物主在它的西面,安排了一個最慷慨最仁慈的鄰居,那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繁榮的文明古國——中國。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日本離中國之間的海運直線距離為450英里,越過40英里的日本海峽,通過朝鮮半島陸路來華也不過老帆500公里。這樣的一個地理環境的安排使日本處於一個絕佳的自衛地位。首先,中國人要跨海襲擊日本,450英里的海運距離是一個大陸民族難以輕松逾越的。而從陸路進攻日本列島,不但要越過崎嶇的朝鮮山脈,還要准備越過日本海峽的海軍,這也是冷兵器時代很難實現的。而這樣的地理位置對日本人則極為有利,當需要襲擊明廳中國大陸時,淺淺的日本海峽對於人人熟悉海潮的日本人來說,如同兒戲。而一旦戰爭失利,撤回本土就意味著安全,因為中國人從來就是大陸民族。當然,造物主的安排更加偏向於日本人的是,日本人一蘇醒就趕上了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漢唐時代。在文明繁盛期的中國來說,關照日本人不僅不在話下,而且還被認為是一種國際義務。
中華文明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已經有了5000多年,從中華文明進入成熟期的漢朝開始,日本文明才在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露出了身影。世界上用文字記載日本人歷史的不是日本人自己,而是中國人。
中國的東漢時期的史書中,已經有關於倭人的記錄,大約是說,在朝鮮附近的大海上,有倭人居住,那裡的人身材矮小,所以稱為倭人。倭,就是矮小的意思。當時的日本,還處於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
從中國的三國時期開始,中國人就開始接受日本人的朝貢,最愛面子的中國人在被朝貢之後,當然回饋的是豐厚的贈禮。日本吃的糧食——水稻,日本人穿的衣服——麻布,日本人祭祀用的祭器——銅器,包括日本人後來用來砍中國人頭顱使用的軍刀——倭刀,都是中國人慷慨捐贈的。當時處於母系社會的日本一開始就能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國家打交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直至隋朝的6個世紀中,來自中國的慷慨贈禮哺育出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像樣的王國——大和國,這就是今天日本國的前身。此時的日本人,依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朝鮮人王仁從朝鮮半島來到日本,向大和國國王(此時的大和國的首領稱為大王)獻上了中國的書籍《論語》十卷和《千字文》一卷,這是有歷史記載的日本人從中國人這里學習文字的最早的記錄。此後,日本皇室開始正式學習漢字。
學會了文字的日本人給中國師傅反饋的第一篇文書卻並不是感謝信,而是挑戰書。公元607年,日本的攝政王——聖德太子派遣特使小野妹子出使隋朝,這封國書的題頭詞是這樣寫的:日出處之國之天皇致日落處之國之天子之書。中國的歷史書上寫的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按照這個版本,日本的國王覺得與中國的皇帝是平起平坐的,都是天子嘛,但日本國比中國高出一格,畢竟日本國處於日出之處,代表著上升的勢頭,而中國則是日落之處,代表著沒落的態勢。而按照日本史書的記載,日本的國王此時已經由大王改稱天皇,乃是天底下最高的稱謂了,而中國的皇帝則不過是個天子而已。天皇和天子,在輩分上高出好幾個等級呢。這次文字的挑釁的詳情不必細說了,總之,弄得隋朝皇帝很不高興,隋煬帝發了脾氣,但對日本人慷慨慣了的中國人依舊做出了高姿態——照樣派遣使者回訪日本,而且還派送了大量禮品和文化用品。
在第一封國書里吃了大虧的隋朝人並沒有提高警惕,在聖德太子書寫的第二封國書中,日本人毫不客氣地把中國皇帝降了格,這封國書辟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此時的日本國王已經毫不謙遜地以天皇自居了,但被降了格的隋朝皇帝照樣寬宏大量地接受了國書,還欣然答應培養日本來的八位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在後來的大化改新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大化改新的直接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天皇的權威,但利用大化改新的機會加緊***准備,以便挑戰朝鮮乃至中國也是另一層實際的考慮。
大化改新的指導思想就是學習中國唐朝的政治和***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升日本的國力。
公元645年,日本正式開始了效仿中國隋唐體制的大化改新。但是,在大化改新剛剛取得成效的公元663年,日本人就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恩人朝鮮和恩師中國舉起了倭刀。
公元663年,中國唐朝高宗龍朔三年,日本天智天皇起傾國之兵攻打新羅,意欲趁朝鮮半島混戰的機會攻入朝鮮,威脅唐朝的藩屬國新羅。同年8月,日本軍在朝鮮的白村江與唐朝和新羅的聯軍交戰,日本人慘敗。
白村江之戰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的抗日斗爭,奠定了此後接近一千年的東亞政治格局,對中日雙方都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和借鑒意義。這場戰爭是日本人對自己的恩人恩將仇報的一次大表演,其來龍去脈值得仔細分析。
公元594年,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新羅開始向隋朝朝貢。日本也於608年向隋朝派遣使節。622年,唐朝與高句麗、百濟、新羅建立冊封關系。7世紀中葉,朝鮮半島紛爭升級。655年,高句麗與百濟聯合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將率水陸聯軍13萬前往救援,大敗百濟,俘獲其國王。同年9、10月間,百濟遺臣兩次遣使日本朝廷,請求援助,並要求送還在日本作人質的豐璋王子。大化改新後的日本,開始由農奴制向封建制轉化。為了轉移國內守舊勢力的鋒芒和人民群眾的不滿,也為了擴大在朝鮮半島的影響,日本人遂借機出兵朝鮮半島。於是,朝鮮半島的糾紛擴大為東亞地區的國際爭端。
661年正月(農歷,下同),日本齊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親赴九州,欲統兵渡海西征,但齊明女皇因旅途勞頓,於當年7月病死,出征計劃被迫推遲。8月,中大兄皇子監國,令先遣部隊及輜重渡海。9月,5000日軍護送百濟豐璋王子歸國即位。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濟贈送大批物資。同年5月,日本將軍率舟師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則「修繕兵甲、各具船舶、儲設軍糧」,隨時准備渡海作戰。663年3月,日本又增兵2.3萬人,唐朝也任命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為熊津道行軍總管,統舟7000進駐熊津城(今韓國公州)。5、6月間,百濟君臣之間發生嚴重內訌,實力銳減。唐軍與新羅軍隊趁機調兵遣將,於8月13日包圍了百濟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韓國扶安)。至此,慘烈的白村江海戰拉開序幕。
663年8月17日,唐將劉仁願、孫仁師與新羅王率陸軍團團圍住周留城。唐將劉仁軌、杜爽與百濟降將扶余隆則帶領戰船170艘列陣白村江口。8月27日,日本援軍萬餘人,分乘戰船千艘,與唐朝水軍不期而遇。《三國史記》中描述道:「此時倭國船兵,來助百濟。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新羅驍騎,為漢前鋒,先破岸陣。」翌日,日軍諸將與百濟王商討對策。他們依仗兵力優勢,妄言「我等爭先,彼應自退」,遂未加整頓部署,便「率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結果,唐軍「左右夾船繞戰」,巧施包抄合擊之術,致使日軍「赴水溺死者眾,艫舳不得迴旋」。《舊唐書•劉仁軌傳》史載:「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戰後,百濟豐璋王逃亡高句麗,殘軍盡皆投降,百濟復國化為泡影。
白村江戰役,基本上決定了當時東亞地區的政治格局。百濟滅亡後,667年,唐朝和新羅聯軍乘機進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麗滅亡。
白村江之戰的慘敗,也促使日本退守本土,900餘年(至1592年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間未敢再大規模入侵朝鮮半島。白村江戰敗後,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與新羅軍隊進攻日本本土,於是從664年起,花費巨資,先後構建了四道防線。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它實際上是一座用於防禦的土壩,壩長1.2公里,底部寬80米,高十幾米,外側是一條5米深的水溝。為了保險,667年,日本將都城從飛鳥遷至近江大津宮。但是,唐朝和新羅的軍隊並沒有乘勝進軍日本本土。
白村江交戰,是日本與唐朝的一次直接較量,它確立了唐朝在東亞地區的中心地位。面對強盛的大唐帝國,戰爭的慘痛教訓,促使天智天皇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對外政策。於是,日本及時修正對外政策,恢復了與唐朝的國交,開始積極選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學習唐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白村江之戰是接受了唐朝先進文化哺育的日本人第一次對自己恩主的大規模反撲,反映了這位大唐門生的真實意圖。由此可見,反噬恩主並不是現代日本軍國主義的創造,而是其文化基因的固有成分。
而唐朝的外交政策再一次體現了中國人的寬宏大量。此後,大唐帝國不僅沒有懲罰日本人,反而以更加慷慨的姿態資助日本的發展。在白村江戰役之前,日本已經派遣過四次遣唐使。但史實證明,白村江戰役後,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頻率、使團規模和影響力都遠遠超過戰爭之前。最具典型意義的第七次至第十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團規模較大,一般為四條船,五六百人,約是戰前的兩三倍。這一時期中日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也最為興盛,彪炳史冊者很多。遣唐使作為日本朝廷派遣的國使,政治上發展與唐朝的睦鄰關系,經濟上交換宮廷貴族需求的珍貴物產,文化上積極吸取唐代豐富的典章制度,他們推動日本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大化改新奠定了日本封建文化的基礎,由大化改新後確定的國家制度,在此之後,直到明治維新才發生根本性改變。由大化改新引起的白村江之戰,一方面教訓了日本人,弱小的日本要與中國拼高下,無異於以卵擊石,只有實力才是爭取國際利益的標准。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日本人,唐朝對侵朝的日本的既往不咎,使日本人意識到有機可乘,恩將仇報之矛早晚能洞穿以德報怨之盾。日本人把擊破恩人的機會鎖定到了下一次。
唐朝的中國人是日本人的師傅,而且長期在世界上處於最強者的位置。要證明自己的強者地位,就必須打敗中國人。在日本人看來,只有擊敗中國唐朝,才能證明自己學成出師,也只有徵服中國人,日本人的神國地位才能得到確認。在以後很長的時間里,日本人都是把唐朝視為挑戰的對象,中國被稱為唐域,中國人被稱為唐人。
自唐朝衰亡後,中國出現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國勢趨於衰弱,日本就很少再派遣遣唐使過來朝貢了,日本人的強者意識使他們只認可強者的國度,對於弱勢國家,他們基本沒有興趣。
但日本人學習強者的目的當然是向昔日的強者挑戰,甚至試圖取而代之。
在白村江之戰被打敗後的日本人在此之後對唐朝更加恭順,好像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不過,挑戰大唐的意願沒有任何改變,此後的日本人,特別注意學習唐朝的***。據學者張立等考證,「日本從此特別注意對中國***技術和兵法的引進,到公元9世紀時,日本朝廷已收藏中國兵法近30種,當時中國將領案頭的常見兵書已應有盡有。」
日本人一直在等待向中國挑戰的機會,這個機會直到明朝萬曆年間終於來臨了。當時的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在國內掃盪諸侯、一統群雄後,就立即決定取道朝鮮,征發中國。豐臣秀吉在軍前宣誓:「要在有生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此時的明王朝盡管朝政腐敗,但餘威尚存。在第一次侵朝戰爭中,豐臣秀吉的部隊被明朝和朝鮮的聯軍使用的新式火器打了個暈頭轉向,損失過半。五年過後,仍不甘心的日軍再次入朝,又被中朝的聯合水軍擊潰,再加上國內反對勢力作亂,豐臣秀吉在氣急敗壞中病死,日本的這輪挑戰無功而返。
滿清入關後,清朝國力鼎盛,日本人在200年間未敢輕舉妄動。但清朝道光之後,國力急轉直下,終於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被英國人打敗,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的失敗,既讓日本人看到了歐洲列強侵略的恐怖性,又讓他們看到了新一輪挑戰中國人的機會終於來了。明治維新後(1868年)的第三年,日本國力剛剛有所上升,國內的武士階層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征服朝鮮(三韓)。明治六年,日軍開始侵略台灣,明治八年,日本人強迫中國的藩屬國琉球與清朝解除冊封關系,明治十二年,日本公然吞並琉球,改名沖繩縣。至1895年,日本人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徹底擊敗清朝,徹底改變了近2000年來的力量對比。

Ⅷ 朱元璋最痛恨日本為何又不攻打

城市觀察者:鬧市一博核心提示:但凡一個王朝初定,總是希望四夷賓服。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即位之初,就派使臣持國書去日本、高麗、安南、占城四國。高麗、安南、占城三國都很順從,立刻遣使赴明稱臣朝賀,日本不僅沒來朝貢,反而砍了使者的腦袋。堂堂中華之主,卻受到夷狄小國如此奚落,朱元璋惱羞成怒,揚言要出兵攻打日本。 朱元璋鄙視日本由來已久,他書房裡掛著把日本扇子,是明軍從一次剿滅倭寇戰斗中繳獲獻上的。他以此為題寫過一首《倭扇行》的詩,詩中斥責日本國王無道,民眾都是盜賊,還鄙夷地稱日本君臣平時光著腳,說話像青蛙叫。有一次,朱元璋接見日本使者答里麻順便問:「爾國風俗如何?」是乎答里麻早有準備,伸直脖子晃著腦袋吟詩作答:「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銀瓮儲清酒,金刀膾素鱗。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陽春。」這首詩明顯和朱元璋的《倭扇行》唱反調,傲慢之意一目瞭然,因此朱元璋「惡其不恭,絕其貢獻,示欲征之意」。這就是說,日本人傲慢無理,斷絕朝貢,並有徵討日本之意。日本更讓朱元璋惱火的事情還在後面。鑒於倭寇屢次侵掠海濱郡縣,朱元璋於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派楊載出使日本,賜璽書聲討其罪。國書寫得異常霸道,完全是老子訓兒子的口氣:「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盜,聯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圖之。」一要其稱臣,二要其取締倭寇,三甚至還揚言要縛其國王,征服日本。收到這封國書的並不是朱元璋想像中的日本國王,而是控制九州的南朝實力派人物懷良親王。懷良親王可不是個善男信女,銅簸箕碰上了鐵掃帚。當時日本正處於南廳戚北戰爭時期,懷良親彎余王是南朝後醍醐天皇第十一皇子,頭銜是征西大將軍。南北兩朝在九州的第一次大規模正面交鋒——築後川之戰中,懷良親王親自上陣督戰,身中三箭而不退,南朝大勝。無論身份還是性格,懷良親王看到這封劈頭蓋臉訓斥的國書,自然一頭惱火,加上受蒙古來襲後遺症的影響,日本人對中國來使有一種警覺和鄙視的排斥心理,當場殺了使者中的五人,把楊載等兩人拘留了三個月才放回。使臣被斬!這還得了?眼看倭寇騷擾越來越嚴重,隔了一年,朱元璋再遣使臣趙秩出使日本,遞交國書給懷良親王。趙秩經過一番驚險的周旋和唇槍舌劍後,終於軟化了懷良親王的立場。懷良親王派和尚祖來捎帶了大量的貢馬和土特產向明朝「奉表稱埋伏滾臣」,而且還送還了七十多個被倭寇抓去的中國人。朱元璋十分高興,在皇宮設宴款待日本來使,並賞賜了大量的財物。但是朱元璋對當時的日本缺乏最起碼的認識,他高估了懷良親王的影響力,懷良親王只是一個親王而不是國王,他的意志並不能代表整個日本國的意志,其實當時最有勢力的日本國王的想法正好與懷良親王相反,他並不認為跟中國交好是一件多麼急切而急需解決的事。敢情朱皇帝一直在對牛彈琴,中日交涉就這樣再次擱淺,朱元璋希望的日夷來朝的聖世景象依然沒有出現。日本當政者之所以不買朱元璋的帳,在他們看來,中國作為一支大陸力量,對外張力極其有限,從未有徵服海上島國的記錄,何談海戰勝利經驗?所以,他們雖承認本國實力還沒有強到能戰勝中國的程度,但料定大明皇帝不敢做蒙古遠征軍都做不到的事,朱元璋的戰爭威脅不過是說大話而已,所以自己也來個以牙還牙,放出「大話」—放馬過來,俺不怕你!果如日本所料,盡管日本一再不敬,朱元璋仍然只是大話壓人,始終不敢輕舉妄動。從政治上考慮,天下初定,朱元璋深知休養生息的重要,不願再起干戈,在祖訓里他不厭其煩地告誡後代不要「窮兵黷武」。從戰略上考慮,北方的蒙古殘余才是心腹之患,日本雖然不臣,但遠在大洋深處,勞師遠征,勝敗難料,他不願意冒這個風險。當然,如果朱元璋能預知他一手開創的大明江山後世屢遭倭寇侵犯,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出動百戰之師,不惜一切為子孫拔掉這根荊棘。怒日本,但持重不敢出兵,這恐怕是朱元璋一生最大的遺憾。風水輪流轉,轉到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當皇帝時,日本人突然一改傲慢不恭的死硬面目,低頭哈腰請求稱臣朝貢,這當然是日本人審時度勢的一貫的作派,硬得過去要硬到底,一旦硬不過去就求和稱臣。當好大喜功的中國皇帝朱棣遭遇拜金為上的日本將軍足利義滿,兩個國家又重新好得像蜜里調油一般。朱棣甚至誇獎道:「海東之國,未有賢於日本者也。」只可惜好景不長,沒多久爭端又起。先斬使,再稱臣,又反目。日本和明朝的外交史上,一次次上演白雲蒼狗的時代鬧劇。嘉靖皇帝忍無可忍:斷貢!這下更惹了馬蜂窩,翩翩使者不見了,頭纏白布的倭寇呼嘯而來!致使明朝中後期,我國東南沿海的民眾多次受到日本倭寇的騷擾。中國跟日本有著說不清的恩怨情仇——如甲午海戰、馬關條約、南京大屠殺……縱觀中日關系,中國強大日本獲利;日本強大中國遭殃!日本目前在釣魚島等局部敏感問題上對中國政府採取頑固的抵制態度,對未來的中日關系是不容樂觀的!

Ⅸ 忽必烈為何要打海洋戰爭高麗做跳板,兩敗於日本,無功東南亞

蒙古騎兵曾經橫行歐亞大陸,於是人們日常認為蒙古人只打這種陸地機動戰。但實際上,蒙古人也進行了很多海洋戰爭。日本、高麗,整個東南亞,都在蒙古的海上征服范圍內。

這個戰略的發起者是忽必烈,史稱元世祖。廟號被稱為「祖」,主要是他在中原之地的統治影響,當然,包括對東南亞、高麗、日本等的影響。 讓忽必烈徹底入主中原的一場戰役,恰恰是海戰。那是中國古代少見的大海戰——崖山海戰。



公元 1279 年,大宋王朝到了最後的時刻,因為他們已經無路可退,整個南宋政府以及軍事勢力都集結在了如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崖山之上,那是兩座小島。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故又名崖門。當時南宋流亡政府的軍事長官張世傑,認為此地可建立抗元基地,徐圖復國。可惜最後的結果是,連皇帝趙昺的艦艇也被圍住,陸秀夫背負皇帝跳海而亡,南宋十萬多人投水而隨宋滅亡。

崖山海戰之後,忽必烈真正成為了中華皇帝。當時的中國,在 歷史 上第一次完全被異族統一。從公元五世紀開始,到公元十二世紀,突厥人和女真人沒有做到的事情,忽必烈做到了。



但在崖山海戰之前,忽必烈就在為這一戰做准備。 忽必烈要征服的,絕不僅檔老僅是中原之地。高麗、日本、東南亞都在其中。這也是他不得不選的一步。因為雖然中國古代王朝受海上威脅遠小於邊塞,所以向來是輕海防,重邊塞之防的。連中國詩都有邊塞詩,可沒有海上詩。而南宋卻是「襟江帶海」的,地處東南,不發展水上軍事是不可能的。

忽必烈要滅南宋,第一步是要防止那些海上勢力結成統一抗元戰線。如果高麗、日本、南宋三者結成一個海上三角聯盟,那對他的中原戰略並不是件好事情。尤其當時的高麗,造船工藝和航海技術都非常先進,這可是能彌補蒙古騎兵的短板的。 同時,取得這些區域的控制權,將對元的世界性貿易有很重要的影響。

於是,忽必烈很早就開始布局。


忽必烈對於高麗的征服,很取巧。主要是借著高麗的內亂,拉一邊,打一邊,然後形成控制,甚至把高麗變成了一個行省。

高麗在南宋時期,掌握實權的並非其建國王室的王氏,而是武臣集團。他們統治的手段就是武力征伐,跟蒙古人有點像。但當蒙古興起之後,高麗武臣也是無法阻擋的。但他們不願意屈服,絕不俯首稱臣,三十多年間,蒙古人入侵高麗,有七次之多。直到忽必烈做了大汗之後,才將蒙古騎兵撤出高麗。

忽必烈的方法是嫁女兒。他把女兒嫁給了本來在蒙古做人質的高麗世子王禃的兒子。當然,他派兵送王禃回去,很輕易地讓王禃壓制了武人集團。王禃自然是俯首稱臣。在此之後的歷代高麗王都娶蒙古公主為後,高麗王室,也是大元的駙馬,蒙古語叫「古列干」。



當時的高麗人已經全盤蒙古化,濟州島被改為了牧場,說蒙古話,穿蒙古衣服。他們隨時聽任大汗的支配,被召往北京,流放或免職,都是元皇帝說了算。(按:見《草原帝國》)

對於忽必烈來說,這是成功的統治。

而對於高麗王室來說,這也是很好的結果,因為如果忽必烈不支持,他們總是被武臣集團打得無容身之地。王禃在高麗王朝的廟號是「元宗」,但武臣集團想廢就廢,還是忽必烈出兵幫他重登王位的。

而後,王禃要求忽必烈把女兒嫁給王室,也就自然而然。從此高麗王室變成了蒙古的「黃金家族」成員——因為國王的母親是蒙古籍,蒙古女子地位很高。

從那時起,蒙古在亞洲的戰爭,經常有高麗人做馬前卒,比如,忽必烈征日本,就有很多高麗兵。

當日本遇上蒙古人,也經歷了很多第一次。 在日本 歷史 上,本土是沒遭受過入侵的,因為地理環境特殊,只存在長時期的內部斗爭。但忽必烈讓他們見臘蠢跡識了什麼叫第一次。其執政者都是北條時宗(公元 1251年-公元 1284年).忽必烈兩次下戰書,北條時宗全部拒絕,拒絕的部分原因很中國化。

眾所周知,中原天子本就注重稱呼,日本遣隋使遞交國書給隋煬帝,抬頭稱「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隋煬帝就不想見他們。當忽必烈給日本發出勸降書時,口氣也很不客氣,居高臨下,將日本稱作小國,日本武士首先不接受。說是為了尊嚴,不惜性命,也要抵抗蒙元。

元給日本的兩封國書輪並,均見於《元史·日本傳》,第一次是元世祖至元二年,其中說:

中間就是連哄帶嚇,讓日本投降。最後是勸誡,如今四海一家,既然是一家人,沒必要分開不通音訊,來我大元的懷抱吧,讓日本皇帝好好考慮,沒必要動刀兵——

這封書是由高麗王派人做向導帶去的,「日本人拒而不納」。蒙古人也不是好惹的,還抓了兩個人回來(塔二郎、彌二郎),但最終,被放回去了。

兩次的拒絕,導致了元對日本的兩次軍事行動。一次是公元 1274 年,當時南宋還沒滅亡,忽必烈征發高麗船工、民夫三萬五千人,建造了九百艘大戰艦。當年十月,以忻都為都元帥,洪荼丘、劉復亨為左右元帥,領大軍三萬,從朝鮮的合浦出發,浩浩盪盪遠征日本。史稱「文永之役」。



第二次是公元 1281 年,史稱「弘安之役」,忽必烈派軍 十四萬,海陸軍聯合,於當年六月,在高島和平戶等島登陸。結果是,鎩羽而歸,幾乎全軍覆沒。

忽必烈征日本失敗的原因大概是:

1.忽必烈用人不當。

兩次征日本,忽必烈雖然在軍備上做了充分的准備,但在人員任用上,都不是很好。蒙古兵馳騁疆場,可以大展所長,到了水上,就不怎麼樣。所以忽必烈用高麗兵、投降的南宋兵士來做主力。弘安之役中,蒙古兵大約是四萬五千人,漢兵和高麗兵約十二萬。包括蒙古兵在內,都是不想打這個仗的。莫名其妙在海灣里停了好久,一場颶風,全部淹沒。

2.忽必烈不聽勸諫。

高麗國王三番五次勸諫,大汗呀,日本列島附近氣候多變,波濤洶涌,不能輕易征戰。最好連使者都不要派。忽必烈一邊跟日本通信,勸其投降,一邊不斷把兵將送到海上。日本通事曹介升等告訴他:「高麗迂路導引國使,外有捷徑,倘得便風,半日可到。若使臣去,則不敢同往;若大軍進征,則願為鄉導。」

這個意見忽必烈是聽了的,他說,如果是這樣,那就等等。但是沒過幾天,他就派大軍前往,結果「諸將未見敵,喪全師以還」。

他們是准備攻打日本太宰府,但是還沒見到敵人,就被颶風滅了。



3.指揮系統有問題。

當時忽必烈派出的統帥有四個,日本行省右丞相阿剌罕、右丞範文虎、忻都、洪茶丘,結果四個人意見完全不一樣。阿剌罕和範文虎到高麗金州與忻都、茶丘會軍之後,商量了一個月,沒有作戰計劃。

大軍六月入海,七月至平壺島,移五龍山。八月一日,他們還在爭吵,結果颶風就來了,範文虎等「各自擇堅好船」,拋棄十餘萬兵士,自個逃命了。到了七日,日本人反過來迎戰,除了戰死的,全部擄掠而去。

這些被俘虜的人,分門別類對待,蒙古人、高麗人、北方漢人,統統殺掉。只讓新近投降了蒙古的南宋兵做奴隸。——

「七日,日本人來戰,盡死。餘二三萬為其虜去。九日,至八角島,盡殺蒙古、高麗、漢人,謂新附軍為唐人,不殺而奴之。閶輩是也。」

4.日本兵的兵器也很先進

當時的日本鍛造技術非常強,堪稱世界一流。普通刀劍,遇上他們的刀,簡直是平常兵器遇上了屠龍刀倚天劍。鎧甲也很強勁,以蒙古人的箭,竟然也射不穿。

從此之後,忽必烈放下了日本。忽必烈安慰自己說:「日本未嘗相侵,今交趾犯邊,宜置日本,專事交趾。」(《元史·日本傳》)

日本沒來打大元,大元也就不惹他了,放開日本,專打交趾。



在印度地區,忽必烈也是乏善可陳。當時他針對的主要是四個國家,安南王國(東京和今越南北部),這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一部分。占婆王國(今越南中部和南部),這是婆羅門教和佛教影響的印度文化。柬埔寨帝國(當時稱吉篾帝國),這也是印度文化一支。緬甸帝國,也是印度文化一支。

忽必烈的操作方法一樣,先恐嚇,恐嚇不聽,派兵征伐。然而,他們已經不能有什麼作為。除了在緬甸有點收獲之外,其他都是無功而返。

占婆國王接到忽必烈的恐嚇信嚇壞了,投降了,但國內人不同意。忽必烈從海上出兵,自廣州到占婆,結果被游擊戰爭擊退。在緬甸和柬埔寨,元兵都打了進去,但是緬甸人一看打不過,投降了。

《水滸傳》里常有一句話——「鑽到爪哇國去了」,爪哇國是東南亞古國,其境主要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一帶,地方也不大。當時的爪哇國國王是在爪哇島動不得諫義里國王,力量很弱。但忽必烈於1293 年派了一支三萬人的遠征軍,從福建泉州的海上出發,領兵的是兩個漢人,一個叫史弼,一個叫高興,然後佔領了爪哇國的首都諫義里。結果,又很快被島上的人打了出來。



忽必烈的在高麗、日本、東南亞一帶的殖民遠征,都不太順利。在海上的戰爭,除了崖山海戰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勝利。

但忽必烈通過這種海上遠征,打通了東南亞的海域交通,並將海域控制權捏在手裡。讓一個本來處在陸地中心(草原)的民族,融成了一個兼有陸地和海洋的超級帝國。在經濟上,也因此形成了環繞歐亞大陸和非洲北部、東南海岸的貿易圈。這種經濟貿易,是世界性的。

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後世中國的版圖疆域穩定,影響深遠。

Ⅹ 日本靠「神風」擊退蒙古大軍事實上根本沒有這回事

二〇一八年,我去日本北九州市參加主題為「蒙古來襲與十三世紀蒙古帝國的全球化」國際會議,會後參觀了福岡市的「元寇史料館」,和面向博多灣一處石塊堆壘起來的牆垣,據說是當年為了阻擋蒙元軍登陸。那天來到海邊時,天空下著大雨,海面上風急浪高,還真有點當年蒙元軍襲來的感覺。

近代以前, 日本沒有遭到任何外來武力的征服; 但沒有被征服, 並非沒有遭到入侵。事實上,一二七四年和一二八一年,蒙元軍曾聲勢浩盪地組成龐大的水軍,兩次攻打日本九州北部。蒙元軍隊為什要遠涉重洋來攻打日本呢?自十三世紀以來,先後消滅了金國、西夏、大理、南宋,逼使高麗屈服並遠征南洋的蒙元大軍,一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為何獨獨沒有打下日本呢?日本人說是神風保佑了這個神國,這是真的嗎?

一二六八年, 忽必烈透過被征服的高麗王朝向日本派遣使者, 並攜來一份用漢字漢文書寫的國書,署名是大蒙古國皇帝,書寫的對象是日本國王。這時鐮倉幕府早已建立,主掌實權的是北條家族,朝廷雖然還在,但已失去號令的權威。忽必烈大概是透過高麗,知曉了隔海有個名叫日本的國家,也知道以往日本與宋朝和半島的關系。這封國書後來被東大寺的宗性和尚抄錄下來, 抄本現拿頌藏於東大寺內。

忽必烈這封信寫得還算客氣,大意是希望日本像高麗一樣向蒙古(那時元朝還沒成立)稱臣,彼此就可保持友好關系(「通問結好」)。國書送到朝廷,朝廷反覆商議,拿不出主意,就把國書轉到實際掌權的鐮倉幕府,當時幕府的最高執政是北條時宗,只有十七歲,剛被推上這個位置,不知是年幼不諳政事,還是別人給他出的主意,就把這封國書擱在一邊了。忽必烈的使者在九州的太宰府等了五個月,依然沒有等到回覆,就黯然回去了。

忽必烈在中國大陸攻城克地,但一直惦記著日本,一連派了三次使者,傳達的都是一樣的意思,希望日本能夠識時務,成為大蒙古帝國的屬國。一路狂勝的蒙古大軍沒碰到強硬的對手,對島國日本也沒有領土野心,只要臣服就行了。那時日本很久沒有和外國打交道了,不太了解海外局勢,也不清楚蒙古帝國到底怎麼回事,對於忽必烈幾次派來的使者,只把他們晾在太宰府,既不允許覲見天皇,也不允許見幕府將軍,顯然惹怒了忽必烈。一二七一年,蒙古人已定都北京,建立大元,忽必烈決定懲罰日本。

一二七四年農歷十月三日, 西歷十一月九日, 由蒙古人、高麗人、被蒙古人打敗的金國女真人、 *** 組成的大軍約二萬八千人,總指揮是蒙古大將忻都(忽必烈在高麗的代理人),分坐九百艘小船,從高麗的合浦出發,浩浩盪盪向九州北部的博多(今福岡)進發。這支水軍在海上一路順風,十一月二十五日進入博多灣,進攻的第一個目標是太宰府(今太宰府市),距離福岡約半小時車程。一日早晨,蒙元軍隊發起全面進攻,在博多灣西部一線登陸。

日本方面呢?對蒙古人的進犯多少是有些准備的,但沒料想到真的打過來了。事實上,直到那時,日本歷史上未曾受到異國的進犯。於是緊急調集幕府在九州的直屬武士,總人數約五千人,部署在博多灣沿岸大約三十公里的陣線上。就軍力而言,蒙元軍隊處於絕對的優勢,蒙元軍隊的打法也讓日本人很不適應。

日本傳統戰法是兩軍分別列陣,由各自一員大將橘液單獨戰斗,若己方大將獲勝,則軍隊跟著將軍向前沖鋒追擊。但蒙元的軍隊不玩這一套,他們是集體往前沖。更讓日本人不習慣的是,蒙元軍隊出陣時,奮力擊鼓鳴鑼,真可謂鑼鼓喧天,日本人所騎的馬被響徹雲霄的鑼鼓聲驚嚇到,亂了陣腳,趁此之際,蒙元軍迅速突破日軍的防線,大批水軍紛紛登陸。

在武器上,蒙元軍也處於領先地位,他們使用的雖是短弓,發射距離卻有二百二十公尺,而日軍弓箭的發射距離只有一百公尺,顯然處於劣勢。再說蒙元軍的箭頭往往塗有毒葯,即使沒有射中要害部位,也會致對方於死地。然而日軍還是奮力抵抗,英勇作戰,只是人數上無法與蒙元軍正面較量,只能且戰且退。蒙元軍登陸後,向前沖進了博多和箱崎,一路燒殺。日軍的主要陣地被攻破,向太宰府潰逃。

令人費解的是,蒙元軍沒有乘勝追擊,停留在沿海一帶,當夜就准備撤退。據《元史》和朝鮮史書《東國通鑒》記載,蒙元軍的計畫就是教訓日本,讓他們領教蒙元的厲害,然後撤兵。或許是他們歷經海上的長途跋涉,有些疲憊,無心戀戰。不料撤退當晚遭遇大風,只能乘坐三十人的小木船在大浪中紛紛傾覆,很多人因而葬身魚腹。有幾艘船漂流到志賀島,被趕來的日軍發現,二百二十名左右的蒙元軍官兵遭到日軍斬殺消伍鄭。

這場大戰到此偃旗息鼓。一二七六年, 蒙古人攻破杭州, 消滅南宋, 建立龐大的蒙元帝國。忽必烈對日本似乎沒有太記恨,一二七八年就許可日本商船來做生意,並在一二七九年又派了一名使者到日本,重申原來的意思,不料鐮倉幕府不僅不給迴音,還殘酷地把使者給斬了。見派去的人一去不復返,忽必烈不知怎麼回事,再派使者過去,又被日本人給斬了,總共派了八次,去了以後都杳無信訊。

這次忽必烈火了,一二八一年農歷五月,分頭從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派去兩支水軍─四萬東路軍和十萬江南水軍,總共十四萬大軍。當時,跨洋過海的十四萬軍隊,絕對是大軍了。按照忽必烈的意思,這次不是教訓,而是要踏平、長久地佔領日本。

可是如此龐大的水軍兵分兩路,當時完全沒有任何無線電聯絡設備,在協調和聯繫上肯定有很多紕漏,彼此會合的時間相差了一個多月。東路軍先去攻打博多,這次日軍已做好充分的准備,動員了九州北部所有的壯勞力,沿海灣壘起了一道高二公尺的長石牆,使朝鮮過來的東路軍無法上岸,經過七天戰斗,依然無法登陸,只得撤離,轉而進攻今長崎縣平戶附近的鷹島,並與江南軍會合。

照理十幾萬大軍拿下鷹島是不在話下的, 可是不知為何, 苦苦鏖戰了一個多月,始終沒有攻破。或許是大陸士兵不習慣海戰,海上的漂泊和顛簸讓他們感到體力嚴重下降, 或許無論是朝鮮人還是 *** , 都在蒙古人的逼迫下來作戰, 本來就沒有高昂的士氣,總之戰斗陷入了膠著狀態,而蒙元軍大部分依然待在海上的船隻上。

西歷八月十七日夜晚,超強台風襲擊了九州西北部,四千餘艘蒙元軍木船在狂風巨浪中幾乎一夜之間傾覆或毀壞,由主將範文虎率領的江南水軍僅有一萬八千人躲過一劫,劈波斬浪勉強撤回到大陸,一部分士兵留在鷹島上,後來遭到日軍的掃盪,戰死在異國他鄉。

後來, 日本人據此編出了一個神話, 說日本是個神國, 若有外敵入侵, 神風一定會保佑日本。蒙元軍的兩次進攻都被神風擊潰,其實一二七四年的戰役並沒有台風,只有冬季的風雨而已。但這種神國神風思想,很長時期內成了日本人的精神支柱。因而二戰時美軍進攻日本,日軍就組織了一支神風特工隊頑強抵抗,但依然沒有挽回失敗的命運。應該說,當初蒙元軍遭遇的兩次大風,完全是個偶然。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6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