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祖先怎麼到日本的
① 日本人祖先來自哪裡
學術界通常的說法是,大約從新石器時代日本島才開始有居民,最早的日本居民是從北方大陸移來的通古斯人,以後有馬來人從南方渡海而來,大約從公元前一千紀後半開始,就不斷有中國和朝鮮人移居日本。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公元前2世紀的日本,考古學上稱為繩紋式文化時代,使用石器、骨器,捕獵、捕魚,居住在豎穴中,出土有女性土偶。
(1)日本祖先怎麼到日本的擴展閱讀
日本人神話起源說,根據上古傳說,大和族是天照大神的子孫。大和這個稱呼應該是從大和時代開始的,這個名字來自存在於公元4世紀,之後日本人自稱為大和族。
從古墳時代開始,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此時日本定都於奈良大和地區,國王雖屢次遷都,但因遷都范圍仍局限於大和地區,所以日本被稱為大和(やまと,Yamato)。
以飛鳥地區為中心的大和政體,經過幾代氏族的發展(通過天皇授予封號或是家主繼承),逐漸推廣到日本本州和九州。而大和這個名字也引申為當時中央政體使用的以抑制在整個日本分散的其他地方氏族和諸侯國的政策。
② 日本人從哪裡來
一時間,日本人開始熱衷於探討日本人起源的問題,先後有「外族說」、「神工說」、「先住民說」、「二重起源說」等說法。
不過,人類學家們有一點共識,那就是日本人是遷徙來的。但日本人是從哪裡遷徙來的,卻至今存在爭議。
學者認為,在第四紀最後的大冰期間,因為海平面下降,日本海與太平洋西岸的大陸架裸露出來,日本於是便與庫頁島、朝鮮、台灣等地相連。這讓舊石器時代的雙足哺乳類動物族群(如類人猿)沿著天然「陸橋」遷移到了這里。距今一萬多年前,海平面上升,淹沒大陸架,形成了現在的日本列島。島上的原始族群便被留了下來。
只不過,這些早期的原始人類,可能不是一次性遷居到日本,其中可能經歷很多過程。有的學者認為,早期日本人來源於亞洲東北部,現在的中國附近,還有學者認為他們來自東南亞。
1975年,美國考古學家克里斯蒂·托納(Christy.G.Turneer)還為此比對了日本不同種族的原始人類、現代人類與中國人群的牙齒之間的區別。他發現,日本存在著東南亞「巽它型」與「中國型」兩種齒形的人群,推斷出現代的日本應存在著東南亞人與中國人的雙重基因。這就是所謂的「二重起源說」。
日本東京大學人類學教授埴原和郎發展了這一學說,他在期刊論文《日本人起源的二重結構模式》中指出,日本存在兩支人群的演化,一支是擁有「巽它型」牙齒,來自東南亞的繩文人,他們最後演變成了現代阿伊努人;另一支是來自亞洲東北部的,擁有「中國型」牙齒的彌生人,他們最終演變成了現代日本人。
日本人是遷徙到日本土地上的,遠比秦始皇時期早得多。那麼,日本文化是中國帶來的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
1949年,考古學家在群馬縣岩宿地區發掘並找到了距今10萬年以前的打磨石器,可以設想,在前陶時代,便已有會使用工具的人類居住在日本,但並沒有證據。日本發現的人骨化石也很少,較為可信的只有在日本沖繩縣港川採石場發現的,距今約14000年-18000年的早期人骨。
考古學家考證出,生活在本州、北九州一帶的早期日本人,在公元前約5000年,或者更早的時期,便學會了使用陶。他們製作的陶器裝飾上有著復雜的繩狀花紋,於是被稱為「繩文人」。港川採石場發現的人骨,便是繩文人。
繩文人的頭顱長而寬,眉部突出,鼻根深陷但鼻骨凸起,還擁有又低又寬的面部和眼眶,他們四肢骨骼粗壯,身材矮小以漁獵為生。繩文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日本民族,從「巽它」齒型可以推斷具有一定東南亞血統。
目前繩文人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2019年5月,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等機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成功解讀了繩文人的基因信息,推斷繩文人先祖很可能在3萬年以前便出現在日本,可能和中國人有著同樣的祖先。
繩文文化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被彌生文化所取代。彌生人所製作的陶器最初在東京都的彌生地區被發現,所以這批活躍在公元前3000年-300年前後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彌生人」。
彌生人分為兩支,一支是繩文人演化而來的彌生人,一支是「渡來系」彌生人。渡來系的彌生人顯然具有蒙古血統,他們的面部十分平坦,眉骨、鼻根並不突出,眼眶圓而高,身材較繩文人、阿伊努人相對較高,與現在的朝鮮人、中國人十分相似。
靜岡縣登呂地區曾挖掘出較為完整的彌生人居留地,彌生人定居在棚屋中,從事農業生產,他們甚至從海外帶來了牛和馬,能夠冶鐵製作簡單的工具,還使用著青銅器。不難看出,彌生人很早便吸取了更為先進的海灣文化,收為己用。
「繩文文化沒有給以後日本的生活方式留下任何重要的東西便銷聲匿跡······彌生人則完全不同,就他們的體格和文化而言,更明顯地像日本人的祖先。」
我們還不知道彌生人和早期的繩文人,還有其他土著居民是是如何融合的,不過,在彌生世代後,日本形成了統一的民族。
日本人究竟來自東亞大陸,還是東南亞大陸,或是亞洲其他地區,現在仍無定論。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絕非徐福的後代。■
③ 日本人最開始是從哪裡來的
新舊蒙古人混交產生的現代日本人。
在日本曾經發現過10萬年前以上的人骨,而現在能看到的被稱作「日本人原型」的人類大約也在1.8萬年以前就來到了日本。這個時代正是冰河期最寒冷的時期。由於當時海面比現在低140多米,為追尋當時的食物——巨象等,人類進行了全球規模的民族大遷徙。
不過,由於這種情況波及日本北部和西南諸島較遲,因此迄今在這些地域依然能看到殘留下來的各種各樣日本人原型的特徵。另據對現代日本人的調查,可以發現:在日本北部,圓臉個矮的人多;而在南部,則多長臉個高的人。從中,我們也可以窺見日本人起源的軌跡。
④ 日本起源是什麼
日本的起源是源於中國。
公元五世紀大和國統一日本,移民大抵是黃皮膚的黃種人,主要由在日本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扶餘人、漢族以及阿爾泰語系民族與日本列島本土的繩文人融合而成。
自東亞大陸漂洋過海而來的外來移民沿著朝鮮半島而下,渡過海峽,登上了這個位於東亞盡頭火山密布的列島。
國名
日本,最早稱「和」或「倭」(均讀作yamato,中文譯作邪馬台),「日本」這一稱呼大約使用於7世紀後期。其來歷在日本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
中國的《新唐書》中記載: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句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一名稱,故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朝鮮《三國史記》文武王十年(670年)十二月條的記錄也與此吻合:「倭國更號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為名」。唐朝人張守節則記載「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
⑤ 日本人的祖先來自哪裡
最早的日本居民是從北方大陸移來的通古斯人,以後有馬來人從南方渡海而來,大約從公元前一千紀後半開始,就不斷有中國和朝鮮人移居日本。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公元前2世紀的日本,考古學上稱為繩紋式文化時代,使用石器、骨器,捕獵、捕魚,居住在豎穴中,出土有女性土偶。
日本人的祖先歷史:
移民大抵是黃皮膚的蒙古人種,主要由在日本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的阿爾泰語系的游牧民族、朝鮮半島的三韓民族以及一部分古代漢人融合而成,自東亞大陸漂洋過海而來的外來移民沿著朝鮮半島而下,渡過海峽,登上了這個位於東亞盡頭、曙光總是第一抹生起卻是火山密布的列島。
⑥ 很久以前,日本人是怎樣去到日本的他們的祖先是哪裡的
關於日本人的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多數學者認為系由不同來源的人們混合而成。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當日本列島尚與亞洲大陸相連時,便有原始人在此生息,其後裔為今阿伊努人。約至 1 萬多年前,日本列島開始與亞洲大陸分離,先後又有多批移民自海上遷入,成為大和民族的基礎。其中主要包括來自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以及公元前後遷入的漢人和朝鮮人等。由於各批移民遷入的時間和定居的地點不同,雖經幾千年的混合而形成統一民族,但在傳統文化、生活方式和體質特徵上仍存有許多地方性差異。公元前數千年,日本列島上的居民以漁獵、採集或刀耕火種農業為生,在歷史上屬繩紋文化時代。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中國大陸的金屬工具、窯式燒陶與水稻栽培技術,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九州,是為彌生文化時代。公元3~4世紀以今奈良為中心建立大和國,統一日本各部落。從此始有大和民族之稱。公元7~8世紀時,日本吸收中國盛唐時代的農業、工藝、建築、佛教等文化,同時吸收朝鮮、印度文化,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明治維新後又大量吸收歐美文化,形成東西方多種文化的大融合。
⑦ 日本人的祖先是來自哪呢
社會上一直有一種說法,說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那麼這是真的嗎?真的很難說是真是假。要知道南島民族、北騎民族、中韓移民都在日本史前時代留下了印記,而日本人就是這些人的混合體。一個日本人曾經說過,在這么多的神話體系中,只有日本和神話生活在神話。毫無疑問,在今天的流行文化、藝術甚至更高的學術水平上,日本的神話不能與希臘的神話、維京的神話、日耳曼的神話和許多其他神話相提並論。但由於天皇和神道信仰的存在,日本是唯一沒有完全脫離古代神話體系的發達文明,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考慮到這一點,日本人認為神話仍然是活著的神話。
這一時期的泥塑人物是我在別處看到的作品類型,可以作為早期文明向外來者暴露的“證明”。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數字就像太空服一樣。在這篇文章里你可以看到精美的細節和技巧。陶土角色是人和動物。大部分都能在網上找到,大家也可以自己找來欣賞。這類人認為它們是崇拜的偶像,並非埋藏的物品。大部分是胸部和臀部較大的女性,這也是早期歐洲雕塑的特點。
⑧ 日本人的老祖先是誰,怎麼到日本的
實際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於何時,先人來自於何方,在渺茫的史詩和紛紜的傳說中早已不可追尋。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個時間,就開始了向日本的持續且不斷增長的移民遷徙。移民大抵是黃皮膚的蒙古人種,主要由來自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及漢人和朝鮮人混合形成。他們沿著朝鮮半島而下,渡過海峽,登上了這個位於東亞盡頭、曙光總是第一抹生起卻是火山密布的列島。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鳥越憲三郎最早發表新說---「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雲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於社會人類文化研究的鳥越憲教授對外宣布:「對被認為是從雲南南下的泰國山嶽地帶(泰國北部)的少數民族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現了所有嬰兒的臀部有胎斑」。鳥越憲教授就這一發現又強調:「日本人在體質上所具有的胎斑淵源是雲南,這是一個旁證,證實這個地區是日本人的發源地。」
1988年9月,日本電視工作者同盟抵達雲南,其任務就是拍攝《日本人的起源》。
此後,日本學者們的推論又由「倭人起源於雲南」,進一步演繹為「倭人的祖先為雲南的少數民族」,其范圍與核心,基本圈定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種說法。
持「彝族說」的理由是,鳥越憲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專家到雲南考察後發現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節」,類似日本的「孟蘭盆節」,即在日本的紀伊半島,同一天也舉行「火把節」,而在日本南部紀伊半島的神戶、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表現最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說」的理由是,有日本人驚奇地發現,中國雲南的哈尼族與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萬物有靈」觀念,特別是在諸神中,日本族最有權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煙」都為女性,亦同是太陽神;日本崇拜「穀神」並奉櫻花為國花,哈尼族也崇拜「穀神」,並視櫻桃樹、櫻桃花為神花……
「傣族說」的看法仍出於鳥越憲、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學者。對於被認為是從雲南南下的泰國山嶽地帶的少數民族,他們曾經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現在所有嬰兒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時,也在西雙版納傣族中發現了胎斑。所謂「胎斑」,是指在嬰兒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膚出現的青色斑紋。原因是在皮膚真皮上有黑色素細胞,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日本人恰有這一人種胎斑的類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許多人的血型是A型,這一點也與雲南和泰國內地相同……(《雲南日報·大觀周刊》2000年11月15日報道)
1996年開始,中國及日本的一些學者們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調查團」,對中國江蘇省發掘出來的春秋至西漢時代(即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一世紀)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縣繩紋至彌生時代的人骨,進行了三年的對比研究。經過DNA、檢驗分析,兩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證明兩者源自相同的祖先。這就是說,日本人的祖先更確定為遠不止邊陲南疆的中國人。
中日兩國,不但同種,而且同宗。(日本《產經新聞》1999年3月19日報道)
據民間傳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為了尋求長生不老葯,曾派徐福率領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組成的龐大船隊,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葯。結果沒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沒有完成皇上交辦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條,不如乾脆留下來,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這時的日本仍處在石器時代,大多數日本人蓄著長發,用繩結扎在頭頂,並用一條白布系在額頭上。直到今天,日本人還很喜歡在節日里將白布條系在額前。他們大多為黥面紋身的漁民,漁民們認為下海捕 魚時紋身是誘惑魚的一種好辦法。女人們穿的衣服不過是一塊在頸部挖了個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風。人們性格平和,不會嫉妒。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個男人可娶四五個妻子。日本人喜歡喝酒,像馬來人、印度人那樣用手抓取食物。那時他們沒有肉吃,通常吃魚、蔬菜和大米。據說當時徐福便發現日本人長壽,可以活到80到90歲,有的甚至活到100歲。他還發現他們在種稻和捕魚之外,還特別擅長巫術、預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收起
⑨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怎麼來的
原住民是約7萬年前從非洲大陸來的矮黑人,這批矮黑人占據了亞洲大陸很多地方。
後來我們的祖先又從非洲大陸走出來,在亞洲他們遇到了矮黑人,由於我們祖先長途跋涉戰鬥力爆表,所以毫無懸念的把矮黑人殺的一干二凈,僅僅在一些偏僻的島嶼上留下了一些矮黑人後裔。零星分布於菲律賓、馬來半島、泰國和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以及日本。
日本的這些矮黑人又叫阿伊努人。
明顯能看出來這些日本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和安倍晉三這種亞洲黃種人長相不一樣,因為他們人種不一樣。
現代主體日本人來自東亞大陸的彌生人產生的,彌生人又叫渡來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日本主體民族是從東亞大陸遷移到日本島的。他們的祖先包括朝鮮人,居住在朝鮮的漢人。他們給日本帶去了鐵器文明。
現代日本人的主要祖先不是漢人,他們跟朝鮮人血緣更近,也和東北亞古代游牧民族關系密切,比如扶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