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航天局在哪裡

日本航天局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4-30 18:14:21

Ⅰ 日本航天,越來越差





日本航天的興起之路


1955年,日本東京大學在東京國分寺成功進行了「鉛筆」火箭的水平發射實驗,這枚火箭雖然直徑僅為1.8厘米,長23 厘米,重200克,但是自此日本航天事業正式啟航。此後,日本又以秋田縣道川海岸臘褲為發射場,成功發射了「Baby」、「Kappa」等型號的火箭。隨後,日本將發射場移至鹿兒島縣內之浦,並於1970年將日本首顆人造衛星「大隅」成功送入軌道。至此,日本 成為繼美、蘇、法後第四個擁有人造衛星技術的國家 ,其航天實力也獲得快速發展。


「鉛筆」火箭的水平發射實驗成為了日本的航天敲門磚 來源.JAXA


1969年,宇宙開發事業集團(現為日本航天局JAXA)成立,1970年代,日本 開始從美國獲取運載火箭技術 。自此,美國的航天科研人員開始全程參與日本的火箭研發,並直接向日本提供運載火箭上的幾乎所有硬體產品。


互相合作並學習 來源.Pexels


1975年9月,日本成功研發N-1火箭,但其一、三級火箭動力的研製引進了美國雷神-德爾塔火箭動力技術,只有第二級採用的是日本自己的技術,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僅為260kg。


1976年,日本宇宙開發事業集團開始研製N-2火箭,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也僅為715kg,此時其零部件仍主要來源於美國供應商。此時日本發射的通信衛星中,絕大部分的零件也均來自美國。日本航天 對美國的依賴局面一直維持到上世紀80年代


1981年,日本開始研製H-1火箭,並於1986年首次發射。H-1運載火箭可將1100kg重的衛星發送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H-1火箭的發射顯示出日本航天工業的能力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其依然沒有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來源.Pexels


到了1986年,日本開始研製H-II火箭。它是日本 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獨立研製的大型運載火箭 ,能把4000kg的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直到此時,日本方才基本擺脫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1994年,日本國產的H-II型火箭在種子島成功發射升空。H-II型火箭的運力可媲美歐洲空間局研發「瞎局蠢阿麗亞娜」Ⅳ型運載火箭,由此日本的航天技術 終於踏上了國際水準的舞台


H-II型火箭 來源.JAXA


1980年代,日本也 提高了本國通信衛星的開發能力 。1981年發射的工程試驗衛星-Ⅳ(ETS-Ⅳ)是日本自主研製的第一顆通信衛星。隨著多年的發展,日本的 氣象衛星和大型通信衛星依然在國際上處於領先的地位


2003年10月1日,日本將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L)、宇宙開發事業集團(NASDA)三家機構合並, 日本航天局正式成立,這標志著日本的空間 探索 走上快車道



實力不容小覷的日本航天


雖然日本航天是由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但是它依然是 亞洲航天起步最早的國家 ,日本航天曾也一度遙遙領先亞洲各國。


首先就是磨陪 在火箭技術上 。1970年,日本將首顆人造衛星「大隅」成功送入軌道。1977年,日本也成為亞洲第一個發射地球同步衛星的國家。1984年,日本開始研製的全新的H-II系列火箭,這是世界上第一枚兩級發動機都是用液氫液氧燃料的火箭。H-II火箭全長50米、總重260噸、直徑4米,靜止軌道載荷4噸、同步轉移軌道4噸。它的改進型H-IIB火箭起飛重量更是達到了551噸。直至2016年,中國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之後,方才實現對日本火箭的超越。


其次,日本 在小行星探測的技術上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2003年日本使用M-5火箭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入太空了,開始了歷時7年的小行星采樣返回任務。2010年6月13號,「隼鳥」號成功返回地球軌道,並釋放了保存標本的密封艙,艙內保存著1500個來自小行星的物質微粒。到了2014年,日本又在種子島宇宙中心成功發射「隼鳥-2號」探測器。並於兩年後抵達小行星「龍宮」。2020年底,「隼鳥-2號」成功帶回了龍宮上的少量土壤。


探訪了52億公里之外的小行星龍宮的 「隼鳥2號」 來源.Pexels


除此之外,日本 對金星的探測也走在了世界前面 。2010年5月21日,日本成功發射亞洲第一個金星探測器「拂曉」號。2015年12月7日,「曉」號進入金星軌道,為地球的姊妹星帶去了亞洲的問候,並成為了目前唯一一顆在軌的金星探測器。


來源.Pexels


最後,日本 在月球探測、空間站實驗艙設備製造、氣象衛星和大型通信衛星等領域也處於世界先進地位 。作為經濟大國的日本,其航天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不可小覷。



日本航天發展的不足


進入21世紀後,日本航天也同樣獲得長足的發展。日本政府為了躋身世界航天強國,可謂是投入了龐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一是制定雄心勃勃的日本航天發展計劃。日本一直十分重視航天技術開發。早在1978年,日本就制定了《宇宙開發政策大綱》,此後又進行了幾次重大修改,決心大力開發宇宙空間技術,充分開展地球觀測、宇宙科學和宇宙環境利用等活動,並積極進行月球探測,承攬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業務,努力成為世界宇宙空間開發強國。


《宇宙開發政策大綱》的節選


二是斥巨資建設海外航天基地。日本國內目前 僅有種子島和鹿兒島兩個航天發射中心 。隨著日本爭當航天大國的步伐逐漸加快,這兩個發射中心的局限性開始暴露。為此,日本 開始在海外建設航天發射基地 ,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正式成為候選地。2001年,吉里巴斯與日本簽署協議, 允許日本在聖誕島建立航天發射場


橫屏


2002年,日本首次在聖誕島成功試飛了無人駕駛噴氣式飛行器;2003年,日本向吉里巴斯提供1100萬美元援助資金,用於該國電力設施建設。2006年,日本又決定在全年軍費中撥出專款鞏固其在吉里巴斯的發射場地位。目前,日本已在聖誕島上建立了一個觀測站,監測種子島發射的火箭和在該地區進行的太空實驗。


聖誕島發射站 來源.Pexels


盡管如此,日本 近些年的航天發展卻沒有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與美、俄、中等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並暴露出諸多問題:


第一,日本 在近年研製航天器的總質量與總數量、航天員數量、航天從業人員數量幾個方面與排名靠前的國家有較大差距 。這其中,航天從業人員數量的差距尤其嚴重。2015年,日本僅有8千餘人從事航天相關行業。日本學生畢業後選擇在航天行業就職的學生也僅佔10~20%。雖然,日本以明顯少於其他國家的人數創造了不凡的成績,但是,如果日本不增加該行業的人力資源,日本將很難擴大目前的航天規模。


事實上,日本經濟衰退也沉重的打擊了年輕人的就業意願 來源.Pexels


第二,日本 近些年的火箭發射次數變少,發展逐步放緩 。近些年,日本火箭發射次數維持在4次左右,2021年也僅僅發射3次。日本航天產業的發展長期是由政府主導的,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以往也缺乏長期航天計劃,這直接導致日本航天企業的生產意願不強,嚴重削弱了航天產業基礎,進而限制了日本航天的發展。


僅有的航天企業space walker也陷入困頓 來源.Pexels


第三,日本政府 早期的航天政策「過分地強調研究開發高精尖技術」 。盡管發射了技術領先的「隼鳥」小行星探測器和「希望號」實驗艙等,但是由於沒有給予應用衛星足夠的重視,導致其商用衛星和火箭發射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無法獲得國內和國外的商業訂單。


「希望號」實驗艙 來源.Pexels


第四, 日本 航天基礎技術薄弱,事業發展屢屢受挫 。由於日本航天工業發展初期過分依賴美國,導致基礎技術薄弱,自主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這直接導致其在航天關鍵領域止步不前。


今天的日本航天,雖依然具有世界一流的實驗、探測和航天製造技術,但其 並沒有形成獨立的航天研發體系 。與此同時,日本航天的政府投入、技術能力、保障能力、創新能力也遠低於美、俄、中等國。日本已經不可避免的淪為世界航天大國的第二梯隊,同第一梯隊國家的差距也逐漸變大。

潘文肖 中國古代史 近代史愛好者

參考資料:日本航天發展史.徐新明;日本航天能力發展評估.肖武平;日本航天發展現狀及其對安全領域的影響.喬雲鐸 賈增偉 王彥明;尷尬的登天之路日本航天工業現狀黑立相.楊晶

Ⅱ 航天器的發射場有哪些

自前蘇聯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地把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以來,迄今為止,世界上已有10多個發射場從事各種航天器的發射活動。它們是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沃洛普斯飛行中心、空軍東部試驗靶場(簡稱東靶場)、空軍西部試驗靶場(簡稱西靶場),蘇聯/俄羅斯的卡普斯丁亞爾發射場、普列謝茨克發射場,法國/歐洲航天局的蓋亞那航天中心(庫魯發射場),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鹿兒島航天中心,義大利的聖馬科海上發射場,以色列的勒馬希姆/內格夫發射場和印度的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等。

我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也在這十大發射場之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於1958年,位於酒泉附近的戈壁灘上,是我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我國第一枚導彈和火箭,發射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了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進行了我國第一次洲際導彈的太平洋發射,實現了首次用一枚火箭發射三顆衛星,完成了第一次向國外用戶提供的搭載服務。我國已發射的衛星中,有三分之二是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

另外,曾經發射過衛星現已停止使用或關閉的發射場,有澳大利亞的武麥拉靶場,非洲阿爾及利亞境內的科隆貝沙爾靶場。這里只對肯尼迪航天中心作一簡要的介紹。

肯尼迪航天中心是美國最大的載人航天器和各種民用航天器的發射基地。第一艘「阿波羅」登月飛船,就是於1969年7月16日,從這里用「土星-V」運載火箭發射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成立於1962年7月,位於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的梅里特島上,南與卡納維拉爾角的空軍東靶場毗鄰,佔地面積560多平方公里,中心坐標為北緯28°30、西經80°42′,射向東南,主要發射軌道傾角在28.5°~57°之間的各種航天器。

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設施,一部分是由原來試驗導彈用的發射設施改建而成的,另一部分是為航天發射專門建造的,分布在梅里特島、卡納維拉爾角和范登堡空軍基地。建在東海岸的39號發射場是1966年為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建造的,後經改建用於發射太空梭。運載工具和航天器發射前的准備工作,在測試廠房的一個活動發射台上,直接按發射狀態進行總裝和測試。這樣,總裝和測試的環境條件可以控制,工作質量容易保證;比較容易做到按時發射;一次完成測試,避免了工作重復;在廠房內可同時准備幾個運載工具,節省人力和減少設備上的重復;縮短了運載工具在發射場上的停留時間,提高了發射場的利用率;發射前的准備工作不受氣象條件影響等。這對載人航天發射場的建設來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該中心發射過「水星」、「雙子星座」和「阿波羅」載人飛船,「天空實驗室」空間站,與蘇聯「聯盟」號載人飛船對接的「阿波羅」載人飛船也是從這里發射的。除此之外,該中心還發射過各種衛星和探測器。

當加加林首闖太空,人類第一次真正飛出了地球;當「阿波羅」首次登月,地球人便開始了同其他星體的親密接觸;當「挑戰號」勇士魂歸太空,我們真正感受到了飛天計劃的艱險;當楊利偉、「神六」成功返回地球,中國人終於圓了千年的夢想。伴隨著一顆又一顆升空的飛船衛星,一批又一批探險的太空勇士,地球人終於可以自豪地向宇宙宣告:我們來了。

Ⅲ 求各國國家航天局的官方網站

中華人民納弊共和國國並茄喊家航天局www.cnsa.gov.cn
日本航天局www.jaxa.jp
印度航天局www.isro.org
歐絕野洲航天局www.esa.int
巴西航天局www.aeb.gov.br

Ⅳ 全球有那幾個國家航天技術最發達

全球有那幾個國家航天技術最發達

全球航天技術最發達的國家:
一、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航天活動的國家,活動規模和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特別是美蘇兩國展開軍事備戰期間,不可否認的是美蘇爭霸促進了科技技術的加速發展,特別是航天航空技術隨之提高了幾十年水平。
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從1961年開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見「阿波羅」工程),1969年7月首次把兩名航天員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球。從1972年起美國航天活動的重點轉向開發和利用近地空間並開始研製太空梭。1982年11月航天飛穗好族機進行首次商業飛行,到1984年底已飛行14次。1984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開始研製永久性載人航天站。
美國先驅者號探測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德國向美國投降的航天專家,韋納?馮?布勞恩對美國航天事業的影響:美國第一顆衛星的發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貢獻,而美國太空梭的研製也是自他手中發端。
國深空探測的目標是考察太陽系內的天體和行星際空間環境,重點是月球和火星,其次是金星、水星、木星和土星。
1958-1968年間先後用「先驅者」號探測器、「徘徊者」號探測器、「勘測者」號探測器和「月球軌道環行器」等考察了月球,包括拍攝月面照片和分析月球土壤,為實現載人登月提供了科學資料。迄今為止美國依然是航天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二、俄羅斯
俄羅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年蘇聯甚至擁有自己的太空梭(雖然這架太空梭命運坎坷被毀)。曾經的國際空間站象徵著俄羅斯的航天實力。擁有世界第二軍事實力的俄羅斯航天技術絕對不可能弱。
20世紀50年代以後,蘇聯宇航工業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囑目的成就,為人類開辟了通往宇宙開發的道路,在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留下了許多「第一」的驕傲。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辟了人類征服太空的新紀元,也確定了蘇聯在世界宇航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蘇聯科學家成為自動太空飛行和載人太空飛行的先驅。在製造多座位宇宙飛船、發射軌道站、太空焊接方面,蘇聯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國家。蘇聯和俄羅斯宇航員保持著滯留太空的世界紀錄。
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模型 雖然直徑只有55厘米 卻有歷史意義的成就
蘇聯宇航業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成因在於國家對科學技術的重視,斯大林執政時期確定了「要把落後的農業國家變為工業國家」的思路,提出「掌握了技術的幹部決定一切」的口號。
蘇聯紅軍上校飛行員加加林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
二戰期間,蘇聯全民動員保衛國家,但大學生、科學家不是動員對象,從而為國家保留了科學力量。在實施太空計劃期間,蘇聯有138個研究所、幾百個工廠服務於這項計劃,總人數達到數萬人。
到2005年,俄已具有技術成熟、載重能力大的「能源」型超重載火箭,如果俄宇航工業所需資金和材料得到保證的話,它可憑借自己的實力與競爭力,將在世界航天市場上爭取到佔世界太空貨物50-60%的訂貨,即1000-3000噸/年,每年將為俄帶來80-240億美元的利潤。此外,通過出租世界水平的軌道站和航天通信設施,提供地球礦物勘探,繪制地圖等方面的服務,出售在太空合成和採取的物質,將為俄掙來更多的錢。
此時期的特點將是:俄宇航工業將在世界航天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並將重新出現繁榮景象,為俄掙得巨額外匯,從而推動本國其它工業部門的發展。
三、中國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才達到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
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襪凳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猜弊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國航天火箭 中國航天取得舉世矚目成就
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中國非常重視研製各種應用衛星和開發衛星應用技術,在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研製和發射的衛星中,遙感衛星和通信衛星約佔71%,這些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家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國外各種應用衛星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尤其是近幾年中國航天發展迅猛。
四、歐洲
歐洲國家太多,沒有哪個國家有實力單獨進軍航天領域,但歐洲整體實力依舊很強,特別是它們有機會經常與美國合作。
歐洲航天局(歐空局)是在1975年由一個 *** 間會議設立的,目標是專門為和平目的提供和促進歐洲各國在空間研究、空間技術和應用方面的合作。它的前身是歐洲航天研究組織和歐洲航天器發射裝置研製組織。
歐洲航天中心發射兩顆衛星
除捷克外,歐航局現有17個成員國,它們分別是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西班牙、芬蘭、法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挪威、荷蘭、葡萄牙、英國、瑞典和瑞士。另外,加拿大和匈牙利等國也參與了該機構的一些合作項目。
歐洲航天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
法國是其主要貢獻者。歐洲航天局與歐盟沒有關系。歐洲航天局包括了非歐盟國家如瑞士和挪威。盧森堡和希臘將於2005年12月加入。
從表象上看,歐洲航天局太空探索的重點不是載人航天,而是深空探測。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正在飛往「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路上,2005年發射的「金星快車」傳回了金星極地的清晰圖片。
為推動現有運載火箭系統的中期發展和2010年前後新一代歐洲航天運輸器的發展,歐洲航天局又提出了「未來運輸器准備計劃」、確定下一代技術需求的「歐洲航天技術主體計劃」。而在載人航天方面,歐洲航天局更確立了雄心勃勃的「極光」計劃,打算在2020年至2025年間將航天員送上月球,2030年至2035年間登陸火星。
五、日本
日本的航天技術在亞洲依然算是很強的。隨著日本空間科學和應用技術的發展,日本已擁有兩個航天發射中心——鹿兒島航天中心與種子島航天中心。它們都位於日本南部。日本鹿兒島航天中心隸屬於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種子島航天中心隸屬於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是日本應用衛星發射中心。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
1970年2月11日,用蘭姆達4S-5火箭把日本的第一顆技術衛星(24公斤重的大隅號衛星)送入337/5141公里的軌道。 此後,科學衛星的發射率大約為每年一顆。自1964年以後,發射場進行了擴建,以發射推力更大的繆運載火箭。
日本女宇航員完成太空之旅順利返航
日本鹿兒島航天中心,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1962年2月,該研究所在鹿兒島縣的內之浦附近選中一個多山丘而人口稀少的地區作場址,並開始興建,1963年12月投入使用。1965年,鹿兒島航天中心已擁有發射卡帕和蘭姆達固體燃料探空火箭的全套設施。而日本宇航開發局使用的H2A是世界上技術最穩定的發射器。

航天技術哪個國家發達

你好:航空事業分很多種,比如載人航天,蘇聯、美國、中國、印度、歐盟、伊朗、日本
月球探測排名:蘇聯、美國、日本、中國、印度、英國、韓國
還有各國衛星數量:蘇聯(1435顆)、美國(1093顆)、日本(124)、中國(102)、法國(49)、德國(42)、印度(34)加拿大(31)、英國(29)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你好,我答的不夠完整嗎?如果有其他想提問的,可以繼續提問,望採納!

如何判斷一個國家的航天技術發達?

首先要看運載火箭的質量(包括推力,有效載荷,可靠性),其次是應用衛星的水平,最後就是載人航天和與之相關的空間技術了(包括空間站的建設,在軌交匯對接,宇航員艙外活動等)

航天技術哪個國家強

目前最強的是美國,其次是俄國,這是第一集團。
中國、歐盟、日本等處於第二集團,再之後是印度。

那個國家率先用載人航天技術

蘇聯

發達的航天技術可以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麼利益?

發達的航天技術可以讓一個民族能在地球資源枯竭之後繼續生存下去。
就現在來說,發達的航天技術是一個大國科技實力的象徵。現代戰爭,爭奪的戰場已經擴大到五維:陸,海,空,天(宇宙空間)電(電磁環境)。
所以只有在宇宙環境爭得先機才能在武裝斗爭中站到制高點。
太空環境擁有地球不具備的巨大優勢。例如,掌握空間環境,就可以建立全球衛星網。對資源,通信,戰爭情報,戰爭指揮有巨大支持。而且地球軌道環境擁有巨大的勢能,如果在軌道上部署勢能武器,那將是無法防禦的戰略威懾武器。
往長遠看,地球總有一天資源會枯竭,所以掌握發達的航天技術可以從太空取得資源,保證一個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再往長遠看,地球只是人類成長的搖籃,要跨出搖籃,探索無限的宇宙的基礎就是掌握航天技術。

請問中國哪所大學的航天技術最發達?

我是北航老師,負責人的告訴你,北航的主要方向在航空,航天主要在哈爾濱工大

我國的航天技術發達嗎﹖

比下有餘,比上不足。和一大堆同樣是航天技術起步的國家相比算是比較出眾的,但是和老牌航天強國相比就尷尬了。說起來某種程度上也是跟在後面炒冷飯吧。想想美國探測器都飛到太陽系邊緣了,俄羅斯(蘇聯)當年和平號空間站運行好多年。再想想我們衛星飛到月球就算最遠,目前還在宇宙飛船級別上混。。。任重道遠啊,不能驕傲。

中國航天技術發達嗎?

相對美國大概差了50~60年吧。因為60年代美國就金星探測、登月成功了。那時候還沒有大型計算機輔助呢。
很多國家不是不行,而是委託發射或租,更加省錢,所以不願發展航天。
朝鮮剛發射失敗,所以比朝鮮是厲害多了。

中國的航天技術發達嗎?

目前整體上沒有美國發達,可能在某些技術細節上領先

Ⅳ 世界上有哪些航天機構

CNSA中國航天局。ESA歐洲航天局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

Ⅵ 除了NASA,世界上還有那些著名航空航天局

1:俄羅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基地。基地除了數十個發射台之外,拜科努爾還擁有5個發射控制中心,9個地面跟蹤站。從彈道學角度而言,它是原先蘇聯境內最為有利的航天發射基地。它作為當年蘇聯科學皇冠上的明珠,見證了諸多世界第一:第一顆衛星、第一個宇航員和第一名女太空人。哈俄兩國於1994年簽署協議,俄羅斯每年要向哈薩克支付1.15億美元的租金,租用期至2050年。
2:俄羅斯普列謝茨克基地。普列謝茨克基地位於俄羅斯白海以南300公里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建於1957年,主要用於發射大傾角的偵察、電子情報、導彈塵並預警、通信、氣象和雷達校準衛星,是世界上發射衛星最多的發射場,發射次數佔全世界總數一半以上。
3: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簡稱(JSLC),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隸屬於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現隸屬於戰略支援部隊。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4: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6年11月22日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活動已突破100次。中心由總部、發射場(技術區和兩個發射工位)通信總站、指揮控制中心和三個跟蹤測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關的生活保障單位組成,其中發射場的坐標位置為東經102度、北緯28.2度。
5: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它是日攔蔽本最大的火箭發射場,總佔地面積為8.6平方公里(3.3平方英里)。這里有藍色的海洋、懸崖和白色的沙灘,這些風景使種子島航天中心被譽為「世界最美麗的火箭發射場」。這里曾經是日本國家空間開發署(NASDA)的主要火箭發射中心,現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管理。
6:南美洲法屬蓋亞那(法國殖民地)庫魯發射場。庫魯的地理位置靠近赤道,並且坐落於大西洋海岸線上,這使它成為世界上最理想的運派衡跡載火箭發射地點之一。到1975年最後一次「鑽石號」運載火箭軌道發射任務時為止,庫魯發射場已經進行了184次探空火箭和9次軌道火箭發射任務。
7:美國聖馬科發射場。聖馬科發射場處於南緯2度多的位置,是距赤道最近的一個航天發射場,同時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海上發射場。曾多次用美國的「偵察兵」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行器。從這里進行赤道軌道航天器的發射,無需進行較大的軌道修正,它是赤道軌道航天器的理想發射場。
8:美國聖馬科發射場。聖馬科發射場處於南緯2度多的位置,是距赤道最近的一個航天發射場,同時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海上發射場。曾多次用美國的「偵察兵」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行器。從這里進行赤道軌道航天器的發射,無需進行較大的軌道修正,它是赤道軌道航天器的理想發射場。

Ⅶ 都有哪些國家高度密切的關注我國嫦娥五號的動靜

在我國的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4日凌晨四點半,文昌航天發射場隨著地面上的一聲巨顫仔響,長征五號運載茄粗汪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這一次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實現中國首例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中國的這一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發射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很多國家也表示非常關注我國這一次用在火箭的發射。


在全世界的航天史上,只有美國和蘇聯曾經做到了在外採集樣品回國的事件,如果此次中國成功的將越土帶回地球,這也將是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成功將樣品帶回地球的國家,中國航天領域也將到世界前三,所以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發射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

Ⅷ 世上有哪些國家有太空梭

太空梭(英語:Space Shuttle),是一種為穿越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高度100公里的卡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飛機。太空梭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翅膀的航天器。

迄今只有美國與前蘇聯曾經製造能進入近地軌道的太空梭,並曾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而美國是唯一曾以太空梭成功進行載人任務的國家。其他國家發展的類似計劃則尚未有實際發射並進入軌道的紀錄。由於人類開始將太空探索的目光投向火星,對於服務於近地軌道的太空梭來說已經沒用武之地。但此技術繼續用作獵戶座計劃、太空發射系統、空天飛機、宇宙飛船等。

左:美國挑戰者號 右:俄國暴風雪號

美國研製過5種型號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挑戰者號太空梭、發現號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和奮進號太空梭。

蘇聯研製過暴風雪號太空梭,1988年對暴風雪號太空梭成功地進行了無人軌道試飛,其後,由於蘇聯1991年解體,計劃終止。

太空梭實際上是一個由軌道器、外貯箱和固體助推火箭助推器組成的往返航天器系統,但人們通常把其中的軌道器稱作為太空梭。

(1)軌道器:軌道器是太空梭的核心部分,是整個太空梭系統中唯一可載人、可重復使用的部分。

(2)固體助推器:固體助推器的作用是助推,用於補充主發動機推力的不足。以供再用。

(3)外貯箱:太空梭的主發動機是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劑是液體燃料液態氧和液態氫。液體推進劑不裝在太空梭上,而是裝在一個獨立的可以拋棄的外貯箱裡面。採用這種結構形式,可以減少太空梭軌道器的尺寸和重量,否則太空梭的軌道器非常龐大。

Ⅸ 世上有哪些國家有太空梭

  1. 美國

  2. 俄羅斯

  3. 中國

  4. 歐洲航天局

  5. 日本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