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二戰時為什麼日本人打不過蘇軍

二戰時為什麼日本人打不過蘇軍

發布時間: 2023-05-01 04:14:04

① 二戰時期為什麼每次日本與蘇聯作戰總是慘敗

1,國力差距;蘇聯在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後,已經是一個飛躍式地完成工業化的大國,其工業總產值在1937年已經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2,裝備落後,工業化程度的不同就造成了蘇日兩軍在裝備上的巨大差距,幾乎已經出現了代差了:蘇聯在1940年就已經組建了10個機械化軍,而日本整個二戰才有4個戰車師團。所以波蘭騎兵揮舞馬刀沖擊德軍坦克裝甲車,而日軍步兵端著刺刀背著炸葯向蘇軍機械化部隊搞萬歲沖鋒。 3,軍事思想僵化, 日從裝備到頭腦基本還是停留在大正時代的陸軍,德國有魯登道夫的總體戰,古德里安嘩並的閃電戰,閉咐蘇聯有圖哈切夫斯基和亞基爾的大縱深戰略。而日還在迷戀日俄戰爭中150米白刃挺身戰。對二戰的亂態跡高速度,高機動,大縱深,密火力等精髓壓根就懵懂無知。

② 揭秘二戰日本關東軍為什麼打不過蘇聯軍隊

  1. 關東軍雖然號稱是日本的精銳,但是其主力早已被秘密抽調到太平仿鬧洋戰場。這也是為什麼美軍歷次奪島異常艱難、極少有日軍俘虜的原因之一。

  2. 日軍與國軍相比,肢芹裝備精良。但是與蘇軍相比,裝備就顯得寒酸。蘇軍經過與德軍的交戰,逐步淘汰了莫辛納甘步槍,整團整師裝備波波沙沖鋒槍。一個蘇軍士兵的火力,相當於日軍5人的火力。其他的對比,無論是輕機槍,還是重機槍,統統都是蘇軍裝備占優。T34坦克與日軍薄皮坦克對決,一輛能抵10輛。火炮,105榴彈炮,122榴彈炮,是蘇軍的常規火炮,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雙方都不是一個數量級。

  3. 關東軍的高層指揮人員,僅有長期對付「抗聯」游擊隊的經驗,而無應對蘇聯紅軍大兵團機械化進攻的經驗。而蘇軍指揮員對於指揮機械化大兵團作戰,早已經在西部戰場練習得爐火純青。華西里夫斯基元帥負責指揮蘇軍,縝密,而富有經驗。

  4. 情報。由於人心向背,蘇軍獲得了「抗聯」旅的全力支持。而日軍,14年的歷大畢「滿洲國」統治,三等國民不可能支持他們。


③ 日俄戰爭時期日本可以打敗沙俄,為什麼在二戰時期的諾門罕戰役卻打不過蘇聯

戰略和武器方面的因素都有

早在諾門坎戰役之前,日軍極度輕視蘇軍,認為一個日本兵足以對付3個俄國兵。
一開始擬定的戰略也就是邊境掃盪行動,只出去一個聯隊,就這么點人還搞個分兵合擊,結果還迷路了

接著又犯了逐次增兵的老毛病。23師團先上,快殘廢了才上7師團和重炮聯隊。而毛子是一口氣全上了
最終時刻,還是盲目自信,雖然有情報表示蘇聯正在增兵,關東軍還是不相信
結果被合圍,大敗

二就是武器方面的因素
坦率的說,在輕武器和坦克方面,日本吃虧並不大,當時日本的97坦克對毛子的T26和BT5基本是旗鼓相當,但在火炮方面就差大了

日本在東北當時總共才兩個150重炮聯隊,師團的炮主要還是75毫米口徑的
而一個毛子步兵師就有12門122毫米炮,外帶152加農炮,火力10倍於日本
按照當時參戰者的回憶,日本炮彈很快打光,接著就是挨炸

航空兵也是一樣,日本走的是精兵政策,到了後來全消耗光了,干挨炸

④ 二戰時期日軍為什麼無法和蘇聯抗衡

原因之一:諾門坎戰役。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我國東北後,隨即將那裡變成了侵華反蘇的基地。蘇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一面向抗戰中的中國提供軍事援助,一面在蘇聯、蒙古與我國東北交界地區部署重兵。於是日蘇兩國在中蘇邊境劍拔弩張,不斷發生沖突。

1937年6月,雙方在乾岔子島發生沖突,日軍擊沉了一艘蘇軍炮艇,而蘇聯由於國內正在進行大清洗運動,沒有對此予以報復。1938年7月,雙方又在張鼓峰發生沖突,在付出巨大人力物力損失後,蘇軍取勝。通過這兩次軍事摩擦,自命不凡的關東軍參謀們得出結論:蘇軍的素質低下,遠遠不是精銳的關東軍的對手,日軍只要給俄國人一點顏色,就能讓他們乖乖地後退。在上述思想的指導下,日軍越發肆無忌憚地在邊境製造事端。
1939年4月,「戰爭擴大派」的代表人物東條英機成為日軍中真正的實權人物。他對蘇聯政府支援中國抗戰極為惱火,認為有必要整一下蘇聯,逼迫其中止對華軍援。根據東條英機的設想,日本關東軍將對中蘇蒙邊境地區發動一次突襲,以消除蘇聯在蒙古的影響以及對偽滿洲國的威脅。
1939年5月11日,蒙古軍隊在距海拉爾以南約200公里的諾門坎地區(位於今蒙古東方省的中蒙邊境)與偽滿軍發生沖突。15日,駐海拉爾的日本關東軍第23師團向蒙軍發動進攻,沖突規模逐步升級。日軍仗著有裝甲部隊和重炮,在沖突中明顯佔了上風。他們侵入喇嘛廟一帶,並就地構築工事,擴大戰果。關東軍企圖利用這一契機永久佔領哈拉哈河東岸有爭議的大片草原。駐蒙蘇軍根據蘇蒙同盟條約,出動一個機械化步兵團、一個炮兵營前往邊界,援助蒙軍。妄自尊大的關東軍認為向蘇軍顯示實力的機會到了,便在諾門坎地區大規模集結兵力,准備給蘇軍以重創。
名將朱可夫臨危受命
日本在諾門坎地區發起的挑釁令斯大林感到有些費解。日本人究竟想干什麼?這是不是對蘇開戰前的試探?他意識到必須當機立斷,挫敗日本人的野心,穩固蘇聯的遠東邊界。5月21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到克里姆林宮,想讓這位名將出馬,狠狠地教訓日本軍隊。
朱可夫曾在1938年被斯大林派往中國,擔任駐重慶的蘇軍首席軍事顧問。他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侵華日軍的作戰特點,頗有心得。朱可夫知道蘇軍擁有的重型武器裝備決不亞於日軍,且蘇軍的主戰坦克、自行火炮與殲擊機的作戰性能已稍超過日軍,只要指揮正確,定然能奪取全勝。
朱可夫欣然接受了要他出任駐蒙古的蘇軍第一集團軍司令的任命,並向斯大林提出了要求,那就是統帥部務必在一個月內從南歐、外高加索與白俄羅斯抽調兩個坦克師、一個機械化炮兵師開赴諾門坎前線。此外,朱可夫還要求火速增加三個航空兵師和四個機械化防空炮團。斯大林同意了。次日,朱可夫就帶著參謀長等隨行人員飛赴伊爾庫茨克,再轉飛往貝加爾蘇軍司令部調兵遣將,約見蒙軍將領,共同研究作戰方略。在諾門坎地區,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日軍發動奇襲,妄圖攻佔貝加爾湖以東地區
日本方面也在繼續為擴大戰事作準備。5月30日,日軍參謀本部將第一飛行聯隊編入關東軍,以加強空中打擊力量。6月中旬,日軍大本營又正式批准了關東軍擴大使用兵力於諾門坎地區的許可權,任命關東軍副司令官荻州立兵中將為前線總司令。他是日軍高級將領中「北進派」代表人物之一。這回,荻州立兵認為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他向軍部首腦們保證:只要後勤補給充足,定可在一個月內解決戰事。
1939年6月下旬,日軍參謀總長武藤指示:「地面戰斗行動,大致應以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為界限。」這就等於批准關東軍可以超越邊界爭議地區,進入蒙古內地作戰。緊接著,日軍前線部隊的援兵陸續到達,參戰部隊除第23師團外,還有第7師團主力、第2師團以及第4師團和關東軍直轄的全部炮兵。為減少日軍的傷亡,荻州還調集兩個旅的偽滿軍隊開到前線。他們的裝備尚可,但官兵們士氣低落,都不願意為日本主子充當炮灰,又不敢抗命。荻州只好下令讓這兩個旅的官兵挖壕溝地洞,運送軍用物資。7月1日,日軍出動百餘架轟炸機,在零式戰斗機的護航下,轟炸了蘇軍和蒙軍的後方基地等重要目標,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蘇軍誘敵深入,日軍損失慘重
1939年7月1日下午,荻州接到航空隊指揮官發來的電報。他得意洋洋地告訴幕僚們:「空軍將士們幹得很出色,他們已擊毀蘇蒙軍的一系列重要目標,兵站、糧庫、軍火庫都燃起了大火。尤為值得慶賀的是蘇軍兩個飛機場都完蛋了,飛行員們從空中望見蘇軍多架飛機被炸得起火爆炸。」野村參謀長等人用勁鼓掌,眾人又振臂歡呼。
當日深夜,關東軍第23師團主力渡過已退潮的哈拉哈河,攻擊了蘇蒙軍隊的兩翼。蘇蒙守軍似難支撐,且戰且退。日軍乘勝前進,卻沒料到中了朱可夫的「誘敵深入」之計。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成千上萬的日軍遭到蘇軍的遠程重炮和坦克群的猛烈攻擊,傷亡慘重,不得不撤退到哈拉哈河東岸。接下來的是草原上的拉鋸戰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雙方各出動幾百輛坦克,在草原上激戰。最終,日軍大敗。近二百輛坦克與百餘輛自行火炮被蘇軍性能優良的主戰坦克擊毀,數百名坦克手戰死,關東軍吃了大虧。在激戰中,蘇軍飛機頻繁出擊,炸毀日軍幾處炮兵陣地。
原來,朱可夫採用的是「後發制人」戰術。他在開戰前即令蘇軍製造假象,以百餘架木製飛機模型冒充戰機。蘇軍幾百架參戰飛機則躲入日機航程之外的伊爾庫茨克等地的地下機庫,伺機反擊。上當的荻州損失慘重,只好向軍部請求增援。7月25日,日軍又緊急抽調華北方面軍第5師團出關參戰,同時做好調用華北方面軍第14師團及2個野戰重炮兵聯隊參戰的准備。朱可夫運籌帷幄,沉著應戰,
擊退了日軍的反撲。8月中旬,在強大的航空兵掩護下,蘇軍坦克部隊開始反攻,日軍全線潰敗,其中第23師團被蘇軍坦克群包圍,許多聯隊指揮官在絕望中切腹自殺,被蘇軍坦克碾死的士兵更是不計其數。
在這次大戰中,蘇蒙軍僅傷亡6000餘人,損失飛機78架、坦克113輛。日軍則傷亡逾5萬人,光是戰死的就有2萬餘人,裝備損失是蘇蒙軍的5倍。
諾門坎戰役確保了二戰中蘇聯東部邊境的穩定
1939年9月15日,日本被迫與蘇聯在莫斯科簽訂《諾門坎協定》,規定雙方立即停戰。為追究責任,日軍大本營在戰役後期撤換了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陸軍大將、參謀長磯谷廉介陸軍中將;戰後一個月內又陸續免去了參謀本部次長中島鐵藏陸軍中將、作戰部長橋本群陸軍中將及關東軍司令部作戰部長和所有作戰參謀等將佐的職務,關東軍內的對蘇「強硬派」幾乎被一掃而光。
諾門坎戰役不僅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也讓日軍看到了蘇軍的強大戰鬥力。這場戰役樹立了蘇軍對日軍的心理優勢,也奠定了蘇聯遠東邊境地區的穩定,它也是日本放棄「北進戰略」,未敢與希特勒聯手從東方進攻蘇聯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使得衛國戰爭開始後,蘇聯得以避免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精力對付納粹德國,從而迅速扭轉了戰局
原因之二:日德同盟與日蘇友好條約
說諾門坎什麼的,其實是把當年那場沖突(其實真算不上戰役)給誇大了,其實兩方損失差不多,作戰目標上蘇聯實現的多一點,日本實現的少一點,其實也不存在完敗之說(主力部隊突圍成功了,遠遠談不上全殲,戰後滿洲國和蒙古國的領土也沒有出現多少變動),至於技術層面,其實輸的是蘇聯,機械化作戰的水平明顯比日軍低(日軍其實在當時算是很前衛的一支軍隊,對當時歐洲、包括英國和德國的新一代軍事理論跟的很緊,蘇軍的傷亡和裝備損失都比日本大得多,坦克還只是當步兵輔助火力用,而且損失率比日軍高很多,制空權則一開戰就丟掉了,整個作戰模式還停留在紅白戰爭的年代,日軍之所以最後處於下風,主要是前線戰術指揮官是一幫二逼(當然,這個其實也有戰後政治宣傳之嫌))。從結果而言,諾門坎雖然蘇軍占優,但是完全沒有撼動關東軍占據滿洲國這個事實,更不要說對關東軍的軍事力量有什麼實質性的削弱。相反,以防備蘇聯為名,關東軍在此戰之後大量搞預算,逐漸成為當時日本軍隊中最強大的力量,並且在42年從司令部升格為總司令部。
最早渲染諾門坎日軍大敗的是日本人自己,其實是當時日本國內政治斗爭的需要,這么一搞,當時占據關東軍和本土軍部高層的老牌軍官立刻都靠邊站了,最後一個大正內閣,平沼內閣也總辭了,從此東條和近衛這些新一代政治人物占盡先機。因此,所謂諾門坎完敗在以關東軍為最大資本的日本軍隊少壯派和政壇極右派而言,發揮了巨大的正面作用。
而蘇聯渲染諾門坎大勝的理由就更復雜了,不要忘了,當時的蘇聯正在鬧大清洗,這次戰斗的指揮者是斯大林清洗紅軍高層後幾乎唯一一個倖存者,而當時清洗的理由之一就是「日本間諜」。(但朱可夫是個性格很復雜的人,斯大林一死他立刻率領紅軍勢力支持赫魯曉夫鬧政變,幾乎把蘇聯變成了槍指揮黨,當然,失敗了。)
所以,當時的蘇日明面上很樂意把對方當作大敵,實際上么,呵呵。
至於為什麼不和德國一起打蘇聯,原因很簡單,因為德日之間一點也不鐵桿(說到鐵桿盟友,不論各種仆從國的話,德國其實一個也沒有,包括義大利也是各種貌合神離),日本對於法西斯或納粹主義的接受度並不算高(當時在亞洲最欽慕納粹的是常公~~~所以小鬍子當時和南京政府關系各種好),其實和蘇聯當時而言也沒有什麼戰略沖突(只有在蒙古問題上有沖突,蘇聯對中日戰爭的態度則非常曖昧,比美國曖昧得多,在美國禁運之前,和日本真正有戰略沖突的西方大國只有英國),所謂南下北上之爭,去好好Google一下那段歷史就知道了,不把蘇聯作為優先的作戰對手其實是貫穿整個日本作戰思路的,這一點沒啥沖突,所謂南進北進,其實更多是日本內部的一場政治斗爭(和明治初期的征韓論之爭很相似,其實當時兩方爭奪的真正焦點並不是打不打朝鮮帝國,而是誰應該在新政治體系裡當大佬)。而且,真正的南進與北進之爭發生在德軍在蘇聯戰場上取得重大勝利之後,其實和諾門坎也關系不大,而且當時的爭論焦點不是南進還是北進,而是南進成功之後,是掉轉槍頭北攻蘇聯(前提是德軍已經或快取得決定性勝利了,日本軍部內部當時對這點其實保有疑問)呢,還是繼續西進列印度,甚至打中亞),南下東南亞、並且盡快結束中國大陸作戰是日軍最優先的作戰目標,這點在當時的日本軍部是沒有爭議的,因為最優先的對手和戰略目標都在這條線(ABCD)。
其實說到底,西方國家而言,日本立意一定要滅掉的只有英國的亞洲勢力,對美國的戰略思路始終是以戰求和(當然,珍珠港之後有高層提出要打到華盛頓,但那隻是日本二戰時期各種腦熱言論之一,一直到中途島,日本打太平洋戰爭的思路始終是以一場決戰迫使美國人以對日本較有利的條件上談判桌。當時包括德國在內,大家都很明白,美國如果真放開了打,誰也沒把握將其完全擊敗。)
之所以有這種現象,是因為二戰的時候日本和德國的戰略目完全不同,德國的目標是征服世界,它的軍事行為中意識形態驅動的成分很大,日本其實始終以征服亞洲為主,是傳統的民族爭霸思路,從日俄戰爭起,追求的就是趕走西方人,建立一個自己獨霸的亞洲,因此對於歐洲戰場主要以觀望為主,和蘇聯始終維持著外交關系。因此對於德國而言,從來就沒有把日本當成生死攸關的盟友(小鬍子從始至終看不上這幫東方矮子),可惜它在意識形態上的頭號盟友義大利實在是太不給力了。

⑤ 號稱「日本精銳」的關東軍,為什麼無法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

個人認為,號稱“日本精銳”的關東軍,其實只是中國人眼中的強大以及其自我良好的感覺,而且蘇聯在和日笑胡本對戰時准備充分。

首先,關東軍的“強大”力量,實際上是中國人民眼中的力量和日本的自尊。這個看似強大的關東軍,在美蘇面前真是軟弱可憐。

蘇聯進軍中國東北時,駐扎在這里的關東軍號稱70萬,武器、飛機、坦克、大炮都很好。然而,就日本和蘇聯的實力而言,它們並不處於同一水平。

所謂日本精銳的關東軍為什麼不能抵抗蘇軍的進攻?

最重要的是,蘇軍在遠東調遣的部隊全部是復合兵團,包括戰役集團軍、坦克集團軍和航空兵集團軍,總兵力近160萬人。他們不僅擁有大量的槍支、坦克、飛機,而且在太平洋和阿穆爾河還有兩支艦隊。從賬面實力看,157萬人的蘇聯紅軍徹底打敗了75萬日本非官方軍隊。

因此,進攻關東軍的蘇軍不僅是精英,而且是大團的機械化部隊,在日軍幾乎沒有作戰經驗。就實力而言,它直接粉碎了日軍。

⑥ 二戰時,日本連美國都敢打,為何忌憚蘇聯

二戰時期的日本,為了擴張本國的領土,派出了眾多的軍隊對其他國家進行侵略,妄圖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不正義的行為,最終自然不會取得勝利,可是為了阻止日本的這種行為,許多國家都付出了是十分慘痛的代價。


在二戰的後期,蘇軍更是以極快的速度掃清了日本在東北的關東軍,讓他們見識了一下什麼叫真正的實力。那麼日本為什麼敢打美國呢?那是因為美國沒有展現過真悄明正的實力。在全世界都在打仗的時候,美國在出售武器。

所以在狂妄的日本眼裡,美國就是膽小怕事,於是沒有絲毫猶豫地對美國出手,哪曾想美國的戰斗能力不輸蘇聯。說穿了日本就是欺軟怕硬,如果知道對手十分強大,日本是堅決不會去和對方交戰的,蘇旅運晌聯就是最好的一個證明。

⑦ 二戰時日本真的打不過蘇聯嗎

這是肯定的,如果單挑的話,日本絕對沒有勝算的。這個可以從蘇德戰爭,作為一個側面,來看看如果日本和蘇聯全面開戰會出現的局面。
首先和德國不同,日本在蘇聯的東邊,靠近的是西伯利亞,這里不是蘇聯的核心地帶。德國的閃電戰,能迅速重創蘇聯,是對蘇聯在歐洲部分的重要工業城市,以及軍事實力進行佔領摧毀。但蘇聯在遠東並沒有太過重要的工業城市,其重心不在這里,所以日本很難在戰爭的初期對蘇聯造成巨大的傷害。
其次,蘇聯的國土面積比中國更大,當時的中國國土就讓80%的日本陸軍泥足深陷,而橋跡核且從東而來的日本幾乎在短時間內完全佔領了整個中國東部沿海的大城市,使得中國在經濟,工業受到重創,就這都沒有迅速解決掉中國。對上戰鬥力更強,裝備更精良,而且戰略重心在西方的蘇聯,日本就更加的力不從心。
最後,在武器裝備方面,日本在陸軍裝備完全不佔優勢,蘇聯的坦克是可以和德國的虎、豹式正面拼殺的,而日本的坦克估計敏掘是二戰最弱的了,並且沒有大的裝甲兵團。蘇聯的火箭炮,對上日本的火炮,蘇聯的州扮沖鋒槍,對上日本的三八大蓋,日本在中國的裝備優勢幾乎沒有。唯一可能有優勢的就是日本強大的海軍艦隊,多艘航母編隊。但這個艦隊,無法通過北冰洋威脅蘇聯歐洲重心,如果換個方向,那得繞過整個亞洲和歐洲和蘇聯進行持久戰,日本的艦隊顯然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所以如果一對一,日本是絕對沒有可能贏蘇聯的。事實上就算日本不進行太平洋戰爭,專注中國,要耗死中國沒有個幾十年都是不可能的,而如果和蘇聯打,被耗死的只能是日本。
而且這還是按日本初期取得優勢占據了西伯利亞一代進行的推理,日本初期就劣勢,被蘇聯反推也不是不可能的。

⑧ 二戰日本為什麼不敢打蘇聯

不是不敢打,而是本來就有分歧。海軍的意思從來就是利用日本強大的海軍控制亞太地區,入侵東南亞國家,掠奪當地豐富的資源。而陸軍部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通過中國東北為跳板,以關東軍為主,攻擊蘇聯遠東地區,掠奪西伯利亞地區豐富的資源。不過日本當然知道蘇聯陸軍的強大,更知道蘇聯在對抗德國的同時在遠東地區依然有百萬精兵。因此在諾門坎戰役試探性進攻失敗之後,日本就意識到了對蘇聯作戰沒有前途,因此果斷南下亞太地區。所謂的不敢打,只能說是在此基礎上,蘇聯與日本達成的默契,日本部進攻蘇聯,蘇聯也不進攻日本,甚至不允許盟軍借道蘇聯攻打日本。

⑨ 為何日俄戰爭日本能贏,但到了二戰日軍在蘇軍面前卻不堪一擊

1、日俄戰爭時期日本贏了,但是贏得不全面。雖然俄國將遠東的利益讓給了日本,但是沒有賠款,日本經過日俄戰爭元氣大傷,不像甲午那樣,清政府賠了錢,日本很快滿血復活。日俄戰爭之後日本長期沒有換過勁兒。而二戰張鼓峰和諾門坎時期日本其實敗得不算太難看,蘇軍損失也不小。45年那真心不提了,關鍵是當時日本已經被徹底掏空了。
2、日本從日俄戰爭到二戰期間變化不大,特別在作戰思想上,並沒有特別的創新。在武器裝備上也沒有本質性的革新。蘇聯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讓蘇聯工業有了巨大的飛躍,機械化作戰成了蘇聯軍隊上下的主流思想。相關武器上也大力發展,在開戰之初對於日本有了相對的優勢,到了45年對日本絕對優勢。
3、日俄戰爭期間,英美法為了制衡俄國,大力扶植日本,給與日本大力的支援。30年代日本因為入侵中國多少受到歐洲列強的制裁,至少沒有那麼全力支持其打仗。到了45年日本更是成了全世界的公敵,當時日本的最後希望是蘇聯出面調停……
4、軍隊的驕橫心裡。很多日俄時期的宣傳畫顯示出俄國非常的驕橫,看不起黃種的日本人。到了30年代,日本因為侵華戰爭順利以及曾經打敗沙俄的歷史,產生了驕橫的心理。情報部門甚至只搜集對自己有利的情報,對說明敵人強大的情報視而不見。
5、有很多日本的老部隊發生了質的蛻變,比如在日俄戰爭期間在旅順拚死沖鋒、「立下大功」的第四師團,到了諾門坎戰役期間畏敵不前,士兵紛紛裝病,氣得聯隊長們紛紛到到醫務室改行當大夫。

⑩ 1945年的8月風暴為什麼日軍關東軍敵不過蘇聯軍隊的進攻

一、日本關東軍的武器與蘇聯軍隊差得埋桐清遠

彎前在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武器其實很一般。在單兵武器方面,日本士兵主要使用的是三八大蓋步槍。這種步槍的原型是德國毛瑟1898式步槍,換句話說,這是19世紀末期的產品。蘇聯士兵主要使用的武器則是波波莎沖鋒槍,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日本都不是蘇聯的對手。除了單兵武器之外,還有就是重型武器的對比。日本軍隊中重型火炮的數量不多,大部分都是山炮和野戰炮。蘇聯遠東地區軍隊的火炮數量是日本關東軍的4倍多,戰役開始以後,日本軍隊只有挨炮轟的份。截止1945年,日本關東軍擁有戰機700多架,而蘇聯遠東空軍則擁輪前有3000多架戰機。日本戰機的性能不錯,但無奈數量不如蘇聯,因此日本軍隊沒有制空權。


從單兵戰鬥力上,日軍也不如蘇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由於南方戰事吃緊。關東軍中相當一部分軍隊被調往南方增援,隨後補充的部隊基本上都是新兵。這些新兵的軍事訓練嚴重不足,大部分都是10多歲的娃娃。而且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到了1945年,日本關東軍僅僅是擁有之前的架子而已。從士兵戰鬥力方面看,下降十分明顯。與之對比,蘇聯軍隊則經歷了蘇德戰爭的長期洗禮。部隊之間的配合和士兵戰術動作都十分純熟,再加上武器、兵力、時間、將領方面的巨大優勢。圍殲那70多萬關東軍並不困難,所以說當時日本關東軍根本不是蘇聯軍隊的對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