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隔多少年換連號
❶ 日本的年號與公元年號對照表
日本的年號與公元年號對照表(明治、大正、昭和、平成):
日本目前仍處於悄宴森平成年號,2018年就是平成30年,2017年就是平成29年。
2019年已經確定會更改年號,但名稱尚未公布。
(1)日本每隔多少年換連號擴展閱讀:
日本年號是從公元645年的「大化」開始,明啟畝治天皇以後改年號為「一世一元」,也就是換一個天皇就得換一次年號。
現在我們經常聽到的年號主要有「明治」、「大正」、「昭和」以及「平成」,這些年號基本上都是以在位天皇的名字來命名。
日本天皇對照表(上面一行數字是天皇的出生和駕崩年份,下面一行數字是天皇在位的起止年份)
日本現任天皇為平成天皇(明仁),日本第125代天皇。
明仁是昭和天皇(第124代天皇)與香淳皇後的長子,大正天皇的孫子。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在東京病逝,明仁繼位,年號「平成」。
2016年8月8日,明仁向日本國民發布電視講話,正式表明了自己「生前退位」的決定 。
2017年12月1日,日本召開皇室祥氏會議,並確定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號退位,皇太子德仁於同年5月1號即位並修改新的年號。
網路-平成天皇
❷ 日本改年號的原因
漢化產物
說到「年號」,我們最熟悉的還是中國古代王朝綿延兩千餘年、紛繁復雜的年號譜系,貞觀、開元、永樂、乾隆……很多年號大家都耳熟能詳。
其實,年號作為紀年的一種手段,並非帝制時代的自然產物,從上古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戰國,再到秦代和漢初,都還沒有年號一說,直到西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建元」,公元前140年即建元元年。此後,年號這一紀年系統就被歷代承襲下來,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改用民國紀年為止。
日本的天皇年號,可以說完全是日本學習中國的「人為」產物。
日本的第一個年號,是「大化」。時值中國唐代開國治世——貞觀之治,日本國內改革派通過「乙巳之變」,清除反對改革的蘇我氏貴族,擁立孝德天皇上位,建立年號制度並在第二年(646年,大化二年)元月開始全面學習唐朝制度的改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日本年號的創立,可說是這場全面漢化改革的序幕。日本使用年號,也就從那時開始延續至今。
【註:東北亞、東南亞中南半島多數地區都曾使用過年號紀年,如朝鮮半島、越南等,日本則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日本。到15世紀下葉「戰國時代」開啟之前,日本的年號也是頻繁更易,能「存活」10年以上的年號屈指可數。
因大事或「祥瑞」而更改的年號名稱,一般都與相應事件緊密相關。以漢武帝為例,比如公元前122年改元「元狩」,就是因為前一年武帝在狩獵中獲得一隻「一角而足有五蹄」的獸;前110年改元「元封」,是因為當年武帝封禪泰山……諸如此類。
日本的情況與此相同,如708年因有人在武藏國秩父郡(今日本埼玉縣黑谷)發現了銅塊獻給朝廷,改元「和銅」,「神龜」(724-729年)則是因白龜出現以為吉祥而改元等等。
而其他的年號改變,往往名稱是出自經傳典籍,或者就是取一個吉祥美好的組詞。比如著名的「貞觀」,就是取自《易經·系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前朝隋文帝年號「開皇」,則是來源於道教靈寶派所稱的天地五劫之一,寓意新紀元;而像武則天所使用的「天授」、「如意」、「延載」等年號含義,更是不言自明。
日本同樣遵循這個規律,「貞觀」、「貞元」等年號甚至出現中日「撞車」的情況。尤其是從平安時代(794-1192年)中期以後,日本幾乎所有的年號,都是出自中國古典。比如著名的「明治」,就是取自《易經·說卦傳》「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代的年號在字數上其實沒有一定之規,如武則天「萬歲登封」、宋真宗「大中祥符」等,都逾越了兩字的限制;但日本幾乎全部年號都採用兩個漢字,唯一的例外出現,只有729-770年連續的「天平」、「天平感寶」、「天平勝寶」、「天平寶字」、「天平神護」、「神護景雲」這一組明顯帶有承襲關聯的年號。
❸ 日本首相的任期是幾年一屆
日本是內閣制,意思是首相並非直接選舉出來的。而是由國會多數黨(主要是眾議院)任命。所以首相沒有任期限制。理論上,只要這個黨一直在國會佔多數,那麼這個黨可以一直執政。而這個黨的黨主席(總裁)也可以一直擔任首相。
但問題是:黨自己內部有規定。例如目前執政的自民黨,先前規定總裁只能連續擔任2屆6年,2017年自民黨將黨章中規定的「最多2屆6年」的總裁任期延長為「最多3屆9年」。所以理論上,安倍晉三可以最多連續擔任9年的日本首相。
安倍晉三是日本歷史上擔任首相時間最長的人。2006年9月,他被選為自民黨總裁,自動成為日本首相。但2007年7月,國會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選舉失利,淪為參議院的第二大黨。但此時在眾議院,自民黨仍是第一大黨(日本國會是兩院)。所以安倍晉三理論上仍可繼續擔任首相。但因為參議院選舉失利,飽受批評,他只好辭職。由黨內的福田康夫接任總裁和首相。這是安倍第一次擔任首相,不到一年時間。
2008年福田康夫辭職,麻生太郎短暫接任。
2009年~2012年,自民黨淪為第二大黨。左派的民主黨的鳩山由紀夫和菅直人等擔任日本首相。
2012年12月,自民黨重新奪得參議院,安倍晉三重新擔任首相。次年選舉,自民黨又奪回參議院。2017年3月,自民黨修改黨章,總裁任期延長為「最多3屆9年」。所以理論上,安倍晉三可以最多連續擔任9年的日本首相。從2012年12月算起,他可以擔任日本首相直到2021年9月。
2020年8月,因為個人身體健康原因,安倍辭任自民黨總裁和首相。到這個時候,他已經連續擔任日本首相達8年(2012~2020)。算上2006年擔任首相的不到一年時間。他總共擔任日本首相超過9年。
❹ 日本年號怎麼分別
日本里天保指,在文政之後、弘化之前。指1830年到184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仁孝天皇。江戸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齊、德川家慶。日本2000年年號為平成14年,平成年號延續要2018年,2019年開始日本年號改為令和元年。
1、2019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新年號為「令和」,將從2019年5月1日起正式使用。現在的「平成」年號(1989年1月8日啟用)將於4月30日停止使用。
2、新年號「令和」是首次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的年號,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出自《萬葉集》卷五《梅花歌序》:「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佩後之香。」
(4)日本每隔多少年換連號擴展閱讀:
日本過去247個年號出自中國古籍:
1、日本年號選定過程中非常重視漢字的出典。在日本從「大化」到「平成」的247個年號中,能夠確認到出處的年號全部引用自中國的古典著作,共出自77部中國古代文獻,這些文獻半數以上是唐代之前的作品。
2、有36個年號出自《尚書》,27個出自《易經》,25個出自《文選》,24個出自《後漢書》,21個出自《漢書》,出自《晉書》和《舊唐書》的年號各有16個之多。
❺ 日本為什麼換年號
2019年是日本改元之年。明仁天皇將於4月30日退位,德仁新天皇5月1日即位。根據日本1979年頒布的《元號法》,如果天皇退位,年號也必須改變。4月1日上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了新年號——令和。日本將從今年5月1日開始啟用「令和」為新年號。
按照日本官方說法,這一年號源自日本最早的詩歌集《萬葉集》:「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熏佩後之香」。安倍首相在隨後的談話中強調了《萬葉集》的魅力,稱《萬葉集》「收錄了從防人(日本古代戍邊的士兵)至農民廣大階層的人們所作的和歌,是象徵我國豐富國民文化和悠久傳統的國家典籍」。
日本改換年號是其國家大事,它包含著復雜的政治寓意和政治考量,難怪新年號一宣布便引起四面八方的熱議:
一、新年號不是由皇室決定的,也不是專家決定的,安倍首相才是最後拍板的人。當然,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意志。這次年號一改從中國古籍選取的傳統,是日本民族情緒高漲的典型反映。英國《每日電訊報》就說,「日本新年號打破傳統,不用中國典籍,而用日本的,顯出安倍保守政權的國粹主義傾向」。英國《獨立報》在新年號發表前,就推測出「安倍鷹派將迴避使用中國古典」。英國《每日郵報》評稱,新年號的確定「反映了安倍首相的保守政權增強國家威信的企圖」。美國的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介紹美國聖殿大學亞洲研究主持人通古斯頓的看法說,「新年號反映出日本政治的右傾化。『和』字與德仁新天皇的爺爺裕仁的年號『昭和』的『和』字相同,可能是因為安倍首相意欲肯定過去的戰爭吧。年號不取自中國古典,而從日本古典中選取,這明顯是安倍首相取悅於保守政治基礎之舉」。
二、日本是當今世界唯一還保留著中國古代紀年法的國家,而且從公元645年設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大化」以來,1374年間,247個年號, 全部取自於中國典籍,即使明治維新成功以後,這個傳統仍然沒變。「明治」取自《易經·說卦傳》「聖人南面聽天下,向明而治」。「大正」取自《易經》第十九卦中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昭和」取自《書經·堯典》「百姓昭明,萬邦協和」。「平成」取自《古文尚書·大禹謨》「內平則外成,地平則天成也」。
新年號說是取自日本典籍《萬葉集》,不知那些專家們是否知道與中國古典的關系,其實,中國典籍中早有了。《萬葉集》共20卷,收錄詩歌4500餘首,經過多人多次編輯而成。「令和」出自《萬葉集》卷五、梅花歌32首並序。編撰了多部與《萬葉集》相關著作的歌人佐佐木幸綱說道:「《萬葉集》從明治到昭和前期一直是『國民歌集』,被認為是日本人心靈的原點」,「不過,日本新年號『令和』二字出處的序文被認為是根據中國一篇有名的文章寫成的,這在研究者中間已成定論」。
東京大學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教授小島毅說:「雖說這次選擇的年號不是來自中國古典而是來自日本古典,但其實揭起真相來看,反而證實了日本傳統是從中國文化而來」。他說,研究《萬葉集》的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也指出新年號的出處序文參考了《蘭亭集序》,「日本的漢文作品追尋到底,就是來自中國的作品」。
關西大學研究上古文學的教授村田右富實認為:(新年號)典故出自6世紀中國南朝梁的全30集詩文集《文選》中所輯東漢張衡所作的《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元隰郁茂,百草滋榮。王睢鼓翼,倉庚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於焉逍遙,聊以娛情。」
三、《禮記》曰:「發號出令而民說(悅),謂之和。」「令」為「秩序」,「和」為「和諧」。「令和」也可以理解為上面發號施令,下面服從,全國因而祥和。這或為安倍心裡暗藏的玄機。
四、年號本身並不重要,倒是新天皇的政治立場、歷史觀更有意義。一般認為,德仁新天皇形象開明,具有國際視野和平衡感,歷史問題上不會輕易受右派利用。究竟如何,只能由時間來說明。(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來源:北京日報
❻ 日本年號多久換一次
日本年號更換沒有固定時限,是根據天皇兆散在位時間確定的,跟中國古代的年號一樣,換一屆會有一個新的年號。
日本天皇(日語:にほんてんのう,英語:The Emperor of Japan/mikado)是日本君主的稱號,相傳為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這也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的原因),同時也是神道教最高領袖,日本國家象徵。從神話傳說的神武天皇到德仁天皇共126代。
日本天皇名稱最早文字記載是公元689年日本頒布的《飛鳥凈御原令》,而中國開始稱日本元首為天皇約是在同治年間。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近代明治維新後宣稱「萬世一系」並寫入憲法,即日本從古代起沒有改朝換代,始終都是皇室一系。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大量神話色彩,難以斷定古代天皇真實性。從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能確認其實際存在,自應神天皇開始的歷史之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日本自1185年鐮倉幕府建立至1867年大政奉還,天皇權力被架空六百八十二年之久。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逐漸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昭和天皇指揮策劃相繼發動日本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等侵略戰爭,給亞洲含猜殲及世界各國人民以巨大深重的災難。
二戰後期日本以無條件投降為條件,使天皇作為象徵性國家元首保留了下來。1946年,美國迫使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否定其人間「神」的地位,承認其不再具有神性。依照《日本國憲法》,天皇如今主要職責為任命內閣總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條約,召集國會,批准國務大臣的談沖任免,出席禮儀性外交事務活動和國家儀典等。日本皇室家徽為「十六瓣八重表菊紋」。
現任日本天皇是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