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戰斗機是怎麼製造的
❶ 在戰爭年代日本的戰斗機是哪個國家生產的
就是日本自主生產的,日本的飛機比如零式戰斗機,大多由以三菱公司頃雹為代表的軍工企業生產,除了飛機肆搜還有戰艦,坦克,火炮,槍支彈葯裂乎歷等。
❷ 日本最優秀的戰斗機二戰
日本二戰最優秀的戰斗機就是曾經鼎鼎大名的零式戰斗機,由於日本掌握特殊金屬材料特質鋁合金用於飛機製造大扮鎮升大降低了飛機重量,使飛機機動靈活拉高爬升快,近距離纏繞難尋敵手,續航廳老能力長是他的特點,在二戰前期叱詫風雲美軍飛行員提起零式戰斗機腿肚子也發軟,但他也有弱點由於零式戰斗機一味減輕重量造旅搏成裝甲太薄容易燃燒解體,由於美國繳獲一架完整的零式戰機,解剖總結他的弱點最終針鋒相對研究處專門對付零式戰斗機的雷電戰機方案,使零式戰斗機神話最終破滅
❸ 關於二戰戰斗機的經歷過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蘇聯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殲擊機。直到現在,這些殲擊機的鼎鼎大名,仍然令航空迷們的回味無窮。
拉沃契金設計局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當時,在蘇聯政府發出「採取緊急堅決措施,鞏固和發展國家的航空工業」的指示後,許多能為航空服務的企業都轉向飛機製造業。其中就有一家莫斯科郊外的傢具廠也變成了有編號的國防企業。當時的蘇聯國防工業人民委員會於1937年6月1日頒發第0121號命令,命名該廠為301航空工廠。工廠利用部分專業加工設備,由人數較少但技術水平較高的工人和飛機工程師組成了一個航空試驗設計局,開始根據別人的(國內的和國外的)設計圖紙,小批量生產木質結構的飛機。
在拉沃契金、戈爾布諾夫和古德科夫三人被任命為設計局的領導之後,301工廠照搬別人圖紙的生產即告結束。由於他們三人的創造性勞動,工廠變成了全新的航空企業,按照自己的設計圖,生產自己的航空產品。1939年,設襪型計師們提出了自己的高速殲擊機設計方案LaGG-3。在進行樣機的國家飛行試驗時,LaGG-3達到了使用同類發動機的殲擊機的最高飛行速度605千米/小時,因而投入了批量生產。飛機為全木質結構,機翼內裝有燃料箱,五點式火力配備。到衛國戰爭開始時,蘇空軍已經裝備了300多架這種飛機。衛國戰爭中的空戰實踐,為設計局指明了設計方向,即必須使用功率更大的航空發動機並改進飛機的氣動結構形式。這時,設計局的領導只剩下拉沃契金一人。他在不停止生產前線必需的飛機的同時,開始轉產新型飛機。1942年9月,La-5新型殲擊機非常有效地參加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庫爾斯克前線的空戰中,La-5飛機大大優於Me 109和Fw 190型德國飛機。1944年裝備部隊的La-7型飛機堪稱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殲擊機之一。在二次世界大戰期告弊猜間,工廠先後向前卜漏線提供了22000架拉型飛機,即當時蘇聯空軍每三架殲擊機中就有一架是拉沃契金設計局的飛機。為此,總設計師拉沃契金和設計局聯合體全體人員受到蘇聯政府的重獎。
❹ 誰能告訴我二戰後期日本那種螺旋槳在後面的戰斗機是什麼型號 哪個工廠製造的
震電戰機是日本傳奇戰機,可以迅速大頃旦爬高到12000米高度,採用推力式螺旋槳驅動,飛行速度極快。震電戰機有噴射型、火箭型與活塞型3種。
【性能諸元】
型號 震電(九州)
發 動 機 三菱「Ha-43」42型復列星型18缸氣冷發動機一台(2030馬力);乎世
附水/酒精注入裝滾擾置
尺寸 長9.76m,翼展11.11m,高3.02m
最大速度 750km/h
升限 12000m
空重 3525 kg
武器 十七式一型30mm機炮X4(機首),30kg或60kg彈X4(機翼)
機組人員 1人
三菱重工製造的。
❺ 二戰時的日本零式戰斗機是哪個日本公司製造的
三菱公司的得意之作!
零式的創造者是三菱重罩廳啟工著名的設計師堀越二郎,他1927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航空工物如業科,曾在德國容克斯公司和美國寇蒂斯公司深造,他吸收了世界最先進的設計思想,伏野在海軍的96艦戰的設計經驗基礎上設計出了這種全新飛機。零式戰斗機於1937年開始設計,1939年4月1日由三菱重工業公司首次試飛。
❻ 日本航空自衛隊列裝的F-2A/B系列戰機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日本在二戰後經濟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不少政客迫不及待得要使日本成為政治軍事強國。相應的日本自衛隊也飛躍發展,而其中F-2戰斗機更是日本戰斗機史上一塊嶄新的里程碑。但是在2005年,日本防衛廳一度宣布停止該機的采購計劃。
日本戰斗機有著頗輝煌的過去,「零」式戰斗機曾經橫行亞太地區的天空。戰後空中自衛隊受和平憲法限制,無法自行研製先進戰斗機,因此先後購入了美國的F-86F、F-1O4J、F-4CJ和F-15D/DJ「三代四型」的生產線,目前F-15系列是空自的主力。空自也自行研製了T-1、T-2、T-4教練機和F-1戰斗機。其中以英法「美洲虎」攻擊機為基礎發展而來的F-1戰斗機達到了第二代噴氣戰斗機的中上水平。F-1是日本自二戰後的第一種國產戰斗機,進入1990年代後,F-1戰斗機將逐步退役。
近年來日本大力擴張軍事力量,自行研製裝備了90坦克、87自行高炮、E-767預警機等先進裝備,並向外派遣軍事人員。這些動向引起各國的警惕。日本防衛廳從80年代中期就開始擬定研製新一代空中支援戰斗機,1984年12月6日首次提出發展F-1後繼機的FS-X戰斗機計劃。按日本島國防禦的特殊要求,這種新型戰斗機突出了反艦攻擊能力,可使用國產ASM-1和ASM-2反艦導彈,兼顧國土防空任務,上述特點與F-1近似。
1985年3月,三菱重工提出獨立自主開發、代名為JF-210的戰斗機方案,外型類似瑞典JAS-39「鷹獅」。但採用雙垂尾雙發布局,進氣口在座艙下方,兩具F404型發動機,起飛重量11.5噸,最大速度2470千米/小時,攜帶4枚反艦鎮蘆飛彈時作戰半徑約930千米。可見日本人計劃時雄心壯志,可惜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隨後FS-X面臨三種選擇:一是獨立開發、二是改進現有戰斗機,三是購買外國先進戰斗機。美國政府為繼續控制日本軍事力量、滿足本國軍工公司需求,這時開始向日方施加壓力,當年12月提出了共同開發的方案。美國提出了一下理由:日本欠缺開發先進戰斗機的技術與經驗;獨立研製價格過高,風險過大;獨立研製與日本禁止武器輸出政策可能有沖突,並會造成美日貿易失衡。美國各軍工公司也不遺餘力的游說國會、政府,並向日本政府企業推銷各種方案,包括改進F-16、F/A-18和F-15。日本各方雖然希望能自力更生,但是面對經費、技術上的風險,選擇改進現有飛機的辦法似乎是最好的選擇。美國在兩國國防部首長級會議上不斷施壓。
1987年下半年,日本國內三大報:朝日、每日與讀賣新聞就不斷地報道FS-X戰斗機相關消息,關注對象不是飛機本身,而是美日兩國政府關於FS-X的談判過程。日本曾提出共同開發,但在美國的壓力下,雙方達成協議,採用改進的大慶F-15J或F-16C作為FS-X戰斗機。至此日本獨立研製新戰斗機的希望破滅了,但由於日本積累了較多技術儲備,在FS-X計劃中仍佔有重要地位,整體科研製造能力也有較大提高。總的來說FS-X計劃對日本政治、軍事的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對比
接著日本防衛廳對F-15J、F-16C和F/A-18C等三種機種進行了改進工作的深入評估,結論是性能上最理想的原型機是F-15,然後是F/A-18,最差的是F-16。防衛廳得出了一下結論:
除了隱身性能無法滿足外,F-15方案性能最好,但是研製費用最高;
F-16方案航程和隱身性能不能令人滿意,但是研製技術和費用要求最低;
F/A-l8方案性能可以接受,但是製造和維護費用都比較高。
防衛廳初步傾向F/A-18方案,因為在費用上較符合要求,且是雙發戰斗機,性能比單發戰斗機上一個檔次。但1987年10月後,日美決定在F-15J和F-16之間選一種。防衛廳最後由成本方面考慮決定了F-16。1988年FS-X戰斗機計劃正式啟御仿帶動。
❼ 二戰時期的飛機一般都是什麼樣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雙方飛機生產大幅度增加,1942年至1945年,美、英、蘇同盟國生產各型飛機約50萬架,德、日、意生產了約16萬架,也出現派仔春了世人公認的二戰著名飛戚嫌機,也造就了很多王牌飛行員,也促使各國迅速成立獨立空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畢竟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大的曠世浩劫,與今天小打小鬧的戰爭不同,每個國家是真真正正將生產力給壓榨到了極點,在這種條件下,飛機巨大的產量不足為奇,它們與許多速成的飛行員一樣,都是消耗品。二戰時期的飛機在性能和操作的復雜程度上是遠遠不能和現代飛機相比擬的。另外,時代的要求也不一樣了。二戰是交戰國以全部國塵耐力較量的國家全面戰爭,戰爭規模巨大,戰爭結果關系國家生死存亡。
❽ 二戰期間日本擁有強大軍事實力,它的軍事武器從何而來
二戰期間日本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他的軍事武器其實是由國際技術轉移得來的,而且很多的原料都是從歐美這些國家進口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侵華戰爭讓每一位中國人都感到心寒與憤怒,那麼對比中國的軍事武器,日本確實先進了很多,他們有裝甲車有艦艇,而且還有飛機,手上的步槍也非常的先進,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這離不開它有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可是據了解,當時日本的軍事工業體系水平並不是很高,只屬於二流水平而已,因為他們受到日本國內很多原料製造廠的限制,但是相比於陸軍的話,海軍情況要好一點,接下來就為大家好好的講解一下日本的軍事武器是怎麼來的。
對於這個問題你要是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寫在評論下方,我們一起討論吧。
❾ 「零式」誰發明的 有什麼歷史
掘越二郎。
掘越二郎選用了三菱瑞星13型14缸875馬力發動機。這架試驗型飛機代號為「12試艦戰」,於1939年3月16日在名古屋工廠製成出廠,4月1日正式試飛。經過一系列試飛,日本海軍給新飛機編號為A6M1型。後來飛機改裝中島的「榮」14缸氣冷式950馬力發動機,編號為A6M2型。
1940年7月21日,15架A6M2型戰斗機在橫山保上尉及進藤三郎頃弊消上尉率領下,編成兩個中隊,飛往中國。7月31日,日本海軍正式採用「12試艦戰」。因為這一年是日本紀元 2600年,為紀念這個年份,新飛機雀知被命名為「零」式艦載戰斗機。
在太平洋戰爭頭兩年,「零」式戰斗機性能超過盟軍各種戰斗機。「零」式A6M2戰斗機最大時速高空為534公里。海平面為454公里,航程達3000公里。當時其它國家同類飛機多數僅裝備12.7毫米機槍,最高時速約500公里,航程多在1000公里以內。
「零」式的優異性能引起了盟國的驚恐,為了弄清日本人怎麼會在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的情況下,製造出性能這樣突出的戰斗機。美國軍方在阿留申群島上的一個無人小島上繳獲了一架被迫降的「零」式戰斗機,對其結構進行了分析研究。
1943年3月,盟軍在中太平洋的吉爾伯特群島登陸。空戰中,性能優異的F6F「惡卜逗婦」式戰斗機登場。該機時速594公里,裝12.7毫米機槍6挺,其作戰性能優於「零」式。特別是該機結構非常牢固,中彈與墜毀的比例為9比1,成為「零」式飛機最厲害的對手。而P-51「野馬」戰斗機的出現,更使「零」式雪上加霜。從此,「零」式失去了昔日不可一世的威風。
掘越二郎拚命研製「零」式戰斗機的後繼機「烈風」但很不順利,飛機不是被損壞就是被炸毀,還沒能來得及使用,日本就投降了。在二次大戰期間,「零」式飛機總計生產10000架以上。隨著日本侵略者的慘敗,橫行一時的「零」式戰斗機和它的設計者掘越二郎,一起退出了戰爭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