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什麼時候經濟騰飛
⑴ 二戰後日本為何能在幾十年內重新崛起,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呢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迅源族,日本帝國主義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亞太地區發動了侵略戰爭。日軍的焚毀、殺戮和搶劫不僅給當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難,而且隨著戰爭局勢的逐步逆轉,也給日本大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美國的空襲下,日本城市燃起熊熊大火,無數房屋畝弊和工廠被毀。這一切無疑是日本軍國主義所得到的惡果。他們給其他國家的人民帶來了苦難。最終,邪惡會得到回報。他們也經歷了這一切,並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價。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快速增長。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1968年,日本的經濟實力超過了西歐第一大經濟強國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國,僅次於美國和蘇聯。
⑵ 日本經濟騰飛原因是什麼
1.實行有力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方針,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戰後日本政策堅持集中領導,實行了國家干預經濟和國家壟斷的管理制度,並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確定了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實行循序漸進,由低級到高級逐步發展的戰略步驟。
2.重視科技。發展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戰後日本大力發展教育,塵茄長期堅持智力投資,不斷改革教育體制,為現代化經濟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技術工人和科技人才。
3.日本企業實行嚴格而靈活的科學管理制度。在50年代,日本許多大企業推行「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工資制」。使職工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職工感到有依靠,具有安全感;其次,拉大職工在報酬上的差距,使職工感到只有不斷競爭不斷創新才能得到高報酬,從而具有壓力感;再次,企業也十分重視對職工的「感情投資」,主動協調勞資關系,培養職工「以廠為家」的敬業精神,從而使職工又具有親和感。如此種種靈活多樣的管理方法,增強了企業內部的活力和凝聚力,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4.日本長期實行低消費、高積累的政策。戰後日本經濟發展所需資金很大部分就是來自於居民的高額儲蓄。而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的勤勞,使個人收入不斷增長入反過來促進了儲蓄的不斷增長,從而支撐著日本經濟長時間的高速發展。
5.長期保持政局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日本從1955年到1993年,一直是自民黨執政,沒有大的動盪和波折,基本上保持了國內政局的穩定。
(2)日本什麼時候經濟騰飛擴展閱讀
1、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強有力的國家干預措施。正是這種二戰前沒有得到切實發展且極不成熟的重工業在以後的20年得到充實和發展,才使得日本經濟高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大國。
2、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積極培養國內科技力量。在制定了重化工業方針後,為促進發展所採取的各項措施中,引進科技佔有突出的地位。日本人明白,一個經濟上落後的國家,要想後來居上,必須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拿過來,作為自己前進的起點。大規模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不僅極大地推進了重化工業,也使日本的其化產業和後來的半導體、通訊等業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3、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和資本積累。在經濟高速增長期中,日本固定資產投資從1778.4億日元增加到25546億日元,15年間增加了13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占國民生宏凳產總值的比率,每年蔽兄旅都在1,3左右,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固定資產的投資絕大部分集中在工業領域,特別是鋼鐵、機械、電力和化學這4個部門。
4、獨特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日本系統引進美國的先進管理經驗,並與本國的傳統經驗相結合形成了一個高效率的企業管理制度。這一科學的、高效率的經營管理制度和先進技術被並稱為經濟高速增長的兩個車輪。日本獨特的經營管理制度可概括為「三大神器」,即終身僱傭制;與學習相結合的年功序列制;企業內部工會組織。只要企業不倒閉,本企業職工就可以在本企業工作。而企業也關心職工的利益。職工工資可根據自己工齡逐年增加;企業不隨意解僱員工等等,形成了企業的凝聚力。使職工與企業利益緊密結合。
5、二戰後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布局對日本極為有利。日本是自然資源極為缺乏的國家,除了淡水之外幾乎什麼都缺乏。發展重化工業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燃料都要從其他國家進口。二戰後,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屬國紛紛獨立,各國大力開發並出口資源,尤其是石油的大量開采引起能源革命。
參考資料網路——日本經濟
⑶ 在歷史上日本經濟有兩次騰飛,是哪兩次,第一次原因是什麼第二次的影響是什麼
第一次是明治維數悔正新後日本資本主義的迅速崛起,第二次是二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日本成了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援引自「民聲2006」)
第一次的原因是,美國強行打開了日本的門戶,並強迫日本簽定了不平等條約,日本的朝野內外感到了外來的巨大壓前銀力,所以變危機為動力,發動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第二次的影響是,日本自此步了資本主義強國行列,並發薯悔動了侵華戰爭。(侵華戰爭的另外一個原因是30年代的經濟危機和軍國主義抬頭)
⑷ 日本經濟騰飛是由於哪些原因
1、日本制定了適合國情的發展戰略。由於日本是東亞的島國,四面環海,所以在二戰後,日本根據本國國情制定了「以加工貿易立國」的發展戰略,抓住了和平安定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海洋經濟的優勢,利用戰後原材料價格低的有利條件,確立了「以加工貿易立國」的發展戰沖中略,極大促進了本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同時,把由產握悄業扶持政策、產業調整政策、產業技術政策、產業保護政策和產業組織的產業政策與有關的經濟計劃結合,保進企業的振興。
2、美國開始幫日本恢復經濟。戰後初期,日本的對外貿易主要是日美貿易,日本是美國商品的重要市場。為使日本進口美國貨物,美國建段判渣立了多種周轉基金。
3、重視對國民科學技術的教育。二戰結束後,在美國佔領軍的監督下,日本進行了歷史上的第二次教育改革。這次教育改革至今歷時了約六十年的時間,是繼明治維新時期第一次教育改革後的又一次全面的、徹底的教育改革。
4、良好的國民素質,日本國民對國家的熱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使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成為了推動日本在二戰後經濟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5、政府積極鼓勵民間和國有企業購買國外的專利技術,盡可能的壟斷各個產業。日本從中收取了許多其他廠家的專利費,所以很多產業都被日本所壟斷,錢都源源不斷地滾到他們的腰包里。
⑸ 日本經濟騰飛主要是二十世紀幾十年代當時的國際環境除了冷戰還有什麼對它有利的方面
日本經濟騰飛的時間是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
原因主要是:①日本進行了比較廣泛的社會改革,進一步廢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②美國對日本的扶植。③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全力進行經濟建設。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調整國內產業結構,促進出口。例如,60年代末,日本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之一,並大量出口。當時,日本生產的纖維和黑白電視機出口美國,超過美國該產品進口數的1/10,從而引起美日貿易摩擦。⑤積極發展教育,培養人才。1950年,日蠢世本的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就已經達到99%;1970年,高中學生考進大學的已達23.6%。教育的發展,為經濟現代化提供了高素質的人才。⑥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期間,美軍的大批軍事及後勤物資訂貨,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使日本經濟迅速活躍起來。 80年代以後,日本加大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力度,推動經濟穩步發展。 據統計,1960年~1970年間,日本的工業生產年均增長16%,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1.3%。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1986年,日本的黃金儲備達到421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的外匯儲備超過聯邦德國,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達1.9萬美元,超過同期美國的1.8萬美元。1988年,根據權威的美國《商業周報》統計,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佔了22家。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日本開始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2.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日本跟著美國腳步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同時,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開了所謂的「多邊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國恢復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場合公開聲明,日本還要謀求做一個政治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有更多的發言權,並積極爭取得到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7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軍費逐年增加,成為美國重要的戰略夥伴。 說明:日本軍事實力的膨脹,引起亞洲人民的高度警惕。 歸納小結:①戰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政府得以集中有限的財力物力進行經濟建設。②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③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④美國的援助和扶植。 二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吸取歷史教訓,推行社會福利政策,緩和社會矛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然而,矛盾沖突依然存在。 其次,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實現,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外部條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戰後初期日本實行的民主改革,推動其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也對社會生產關系作了局部調整,建立起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有利於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的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從而將國民中蘊藏的勞動智慧和創造力激發釋放出來,成為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動力。 戰後國際形勢的演變給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日本在憲法中被迫放棄戰爭權,以後又以允許美國駐軍為代價,換取美國的「核保護傘」,致使其軍費開支相當少,能夠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經濟的發展。朝鮮戰爭爆發前後,美國開始大力扶植日本,不僅給了它約36億美元的「特需」訂貨,而且將沒收的850家軍需企業歸還給日本政府,並提供了大量的貸款和援助,美國私人資本也大規模湧入日本。美國的扶植,使日本獲得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金和技術。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一直非常重視教育,1872年政府頒布了全國統一的學制,強制推行小學義務教育。1947年又進行教育改革,將義務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國25歲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達94%,70年代好信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經費支出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達到7.2%。在人才結構方面,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調整教育重點。在經濟恢復時期,為了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把普及初等義務教育作為重點;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國家大力帶襪肢發展重化工業,就把培養中級技術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點;70年代以後,日本產業結構從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政府又把培養能自主開發新技術的高級人才和熟練運用新興技術的中級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由於日本長期堅持「教育先行」的戰略,為經濟發展保證了人才資源。 日本政府利用國內外各種條件,確定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日本的國家干預方式和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特點,都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據日本的特點,一方面採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另一方面確立「貿易立國」的戰略,積極有效地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進出口貿易,加強資本輸出。在引進先進技術方面,政府重視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甚至利用產業間諜來獲取科技情報資料;同時在50年代實施審批制度,對引進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導,以避免重復引進,節約外匯。進入60年代以後,日本的經濟實力和外匯支付能力加強,政府在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鬆。日本引進技術是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實際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國家處於經濟恢復時期,主要引進電力、鋼鐵、汽車、造船、機械製造等基礎產業部門的傳統成套設備和技術。5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60年代初開始,逐漸轉向以購買專利為主來引進新興技術。從7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實現從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又以引進尖端技術為主。為了對引進技術進行吸收改造,日本企業不惜花費巨額資金,吸引優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礎上博採眾長,改革創新。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1955年進出口貿易總額不過45億美元,1960年就達到近85億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億美元,1970年躍升至近382億美元。資本輸出1970年累計達67.9億美元。 長期堅持推行高積累、高投資和強化資本積累的政策,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運行機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內容之一。高積累的基礎是高剝削率、高儲蓄率和低福利。戰後日本工人的工資水平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最低,而且增長速度遠遠低於勞動生產率。相反,受文化傳統的影響,日本民眾的家庭儲蓄率(即家庭儲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卻是最高的,由家庭儲蓄形成的投資約占社會投資總額的1/3。此外,政府也進行巨額投資,60年代政府投資佔到國內投資總額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約30%。私人投資和國家投資兩者相加,使全國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從1955年的17 030億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億日元,30年內增長50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3左右,高於其他發達國家。資本的投資效率也一直高於歐美發達國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劇增長的投資推動了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⑹ 19世紀末日本經濟為何突然騰飛這其中有什麼原因
19世界中期,1853年日本是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國門就莫名其妙的被美國海軍准將佩里所率領的黑船就這么「撞開」了,並且受到了步步緊逼,相繼於次年開始簽署不平等條約,答應開放通商口岸,放棄了關稅自主權。在這之後,俄英法荷諸國也紛紛跟進,要求訂立同等條約。
看來,閉關鎖國是行不通了,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尊王攘夷"也不現實,怎麼辦?國難當頭,退無可退,唯有變革圖新才是最佳選擇。於是在列強環伺的背景下,一些先進的日本人開始實行明治維新,以期通過改革壯大國家實力,廢除不平等條約,最終實現主權獨立。
參照西方發展資本主義的模式,維新政府迅速出台"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大刀闊斧地進行全方位革新。
在此情形下,幕府時期死氣沉沉的局面一去不返,走出封建桎梏的廣大民眾由此迸發出極大的熱情,他們積極投身於國家建設,為不讓日本陷入殖民地深淵而奮斗。
不過,在資金、技術、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日本要從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近代化強國談何容易?如果說當時還有點零星工業的話,那也只能稱為"原始工業",就是德川時代盛行於農村的手工紡織業,只是這種效率低下的生產方式如何同已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相比?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轎游水不可斗量",就是這種情況,日本在二十世紀前的明治中期,經濟還是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使得國家實力大踏步提高,並在十多年後一舉廢除了所有不平等條約。
那麼,日本在這一時期是如何實現經濟飛速增長的呢?
增加港口數量,發展進出口貿易
日本是島國,總面積近37萬平方公里,到1900年人口總數為4500萬,鑒於此,國內消費市場有限,開展國際貿易才是日本發展經濟的有效途徑。
隨著維新變革的持續發力,德川幕府被迫對外開放的5大貿易港,已遠遠不能滿足日本經濟發展的需求,國內要求繼續增加貿易港的呼聲日益高漲,而原先與外國訂立的條約中並沒有限制日本開放港口數量,於是政府在原來基礎上又加開27個貿易港。
這樣,日本進出口貿易便顯著增加,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從1880-1913年的近三十年間,日本進出口貿易量增長了8倍,遠高於當時全球貿易總量。在此情形下,進出口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日益凸顯,1885-1914年,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步由5%上升至15%,升幅達10個百分點。
德川時代,幕府一直實行鎖大帆裂國政策,根本沒有注意到日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性,以致於經濟發展嚴重滯後,實力遠不如西方國家,從而遭滾閉致"蠻夷"的欺凌,被迫向其開放口岸。而今,實行維新變革後,嘗到對外貿易甜頭的明治政府,一下子增加了5倍的港口,由原來的被動變成了主動,國民生產總值顯著提高,這從而表明發展港口貿易,實行對外開放何其正確。
做大做強紡織業,提高紡織品的出口含金量
紡織業是近代日本的傳統產業,也是其經濟支柱,但原始的生產方式必須改變,這樣才能提高效率和質量,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對此,明治政府一方面從西方國家進口了為數眾多的先進生產設備,另外鼓勵國內發明家不斷對傳統紡織工具進行改進,其中豐田佐吉在1894-1897年發明的"自動回線織布機"和G型自動織布機",大大提高了織布速度,並且所產棉布因品質上乘而頗受好評。
紡織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人,為此,企業主每年都會到廣大農村招收年輕女工。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911年,從事紡織業的工人為47.5萬人,占所有廠礦工人總數的近60%,而紡織女工高達38萬,這些受過初小教育的勞動力大軍,為日本的棉紡、絲織業的發展和出口作出了突出貢獻。
1893年,日本的生絲產量達到了1020萬磅,歐美是主要的出口對象。從1875-1900年這25年間,絲出口量占出口總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此外,日本的棉布在周邊國家非常搶手,尤其是大清帝國,甚至將其譽為"東洋布",足見對這種布料的高度認可。
紡織品產量、出口比重大,這就為日本創造了重要的外匯收入,從而為換取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助推各行各業的有力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維新變革凸顯明治政府高層的膽識和勇氣,他們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日本紡織業傳統優勢,並做大做強,使得產量和出口量穩步提升,外匯收入源源不斷,日本打造近代化強國也就有了可能
不斷對外移民,國家收入因其匯款而有增無減
為改善國內貧困人口生活,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起,政府高層接受商業精英和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建議,積極鼓勵日本人到海外打工,他們多數來自農村,因此到了國外大都從事農業勞動。
在移民海外的國家中,美國和拉美諸國是主要目的地,此外,中國、朝鮮也有不少日本人前往。以美國為例,1890年到夏威夷的勞工數量在5000人左右,加州有1000人左右,到了二十世紀初,在這兩地務工的日本人已躍升至12.5萬。
這些"打工仔"看似無足輕重,殊不知從1890-1924年間,日本的外匯總值有3%來自他們的匯款貢獻,不僅其家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國家的繁榮發展也有所促進,難怪日本的有識之士希望通過貿易和移民實現日本和平崛起,而非對外訴諸武力,只可惜他們的忠言無人相信。
向國外輸送勞動力,不僅有助於解決日本的就業壓力,改善貧困家庭的生活,國家還能獲得可觀的外匯收入,雖然數量有限,但對於促進日本的強有力發展不啻為錦上添花。
結語
近代日本發展工業化有著太多的寶貴經驗,對於很多國家和地區而言,不啻為有益的啟示。為什麼置身於內憂外患的日本卻沒有陷入嚴重的殖民地危機呢?顯然,認清形勢,主動順應時代發展,因地制宜,發揮本國優勢,就能讓本國獲得高速發展而不倒。
就拿十九世紀末日本經濟發展的高歌猛進來說,政府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主動擴大港口開放規模,大力拓展進出口貿易;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推進紡織品規模化出口;派出勞動力大軍出國務工,以涓涓細流匯聚可觀的外匯收入,諸如此類,就讓日本的經濟發展有聲有色,不經意間,日本成了亞洲乃至世界的強國。
日本發展經濟有一套,不僅表現在明治時代,諸如1929-1933年的"經濟大恐慌"時期、二戰後百廢待興以及"失去的二十年",日本都能坦然面對,尋求對策,在如今世界競爭對手更加激烈的情況下,日本經濟照樣穩摘"探花",僅次於美中,不能不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