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一戰日本經濟怎麼發展的

一戰日本經濟怎麼發展的

發布時間: 2023-05-11 15:19:37

『壹』 一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形式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戰後日本徹底倒向西方殖民主義,迫不及待擴軍備戰。通過掠奪殖民地(朝鮮、東三省、台灣)資源,全國動員,建造飛機艦艇冊譽兄,擴充軍隊,發動更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帝國主義通過赤裸裸地搜刮掠奪資源發展軍備,然後侵佔更多殖民地,掠奪更州襲多資源以拉動國內經濟的發展方式殘暴短視,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日本賭上國運,可惜沒有逢虛臘賭必贏。二戰後日本戰敗,被美國以「經濟援助」的手段,輸出糧食,全面參股日本公司,輸出資本技術,牢牢控制國內經濟。至今日本變成受美國操控的傀儡國家。以史為鑒,我們不能走帝國主義侵略殖民的發展道路,也不要相信什麼白給的援助,更不能任由國內經濟受他國控制,而是通過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牢牢把握國家經濟命脈;同時通過加強與全世界國家的交流合作,互通有無,建設國內經濟軍事,加強防範風險的能力。

『貳』 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1、「冷戰」背景下美國對日本的扶持。

戰後,美國從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需要出發,把日本作為遏制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加以扶持和改造。在美國的帶動和影響下,日本上千億美元的戰爭賠款被免除。

美國在日本推進民主改革,其內容包括審判戰犯、修改憲法、改君主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天皇制、控制發展武裝力量、解散舊財閥集團、進行農地改革和建立以自耕農為主體的小農經濟等。這些改革有利於消除生產關系中軍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殘余的影響,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2、日本制定了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戰略。

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日本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在20世紀50至60年代確立了「貿易立國」方針,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促進出口,獲得了大量外匯。

3、重視國民教育。

明治維新後,日本就很重視發展教育,戰前已普及了四年及六年制教育。戰後,到1950年,已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的完全普及,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99%。

1956至1978年間,日本的教育經費在行政費用中佔比達20%—23%,名列資本主義國家之首。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的普及,為6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而為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使日本成為高學歷的社會奠定了基礎。

4、注重新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戰後初期,日本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政府確立了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關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

1950至1977年,日本引進國外先進技術15066項,用十多年的時間吸收了世界各國用半個世紀開發的幾乎全部的技術成果。可以說,日本趕超先進國家,走的是一條捷徑。

5、良好的國民素質。

日本國民對國家熱愛,做事嚴謹、認真,有奉獻精神,他們全力投入國家建設,成為推動日本在「二戰」後經濟迅速崛起的重要內在動力。

『叄』 日本戰後經濟崛起的原因

二戰後的50年,日本由一個戰敗國,資源貧乏的島國,迅速躍升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不能不令人驚訝和深思。下面就由我告訴大家日本戰後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吧!

日本戰後經濟崛起的原因

日本戰後經濟崛起的原因一、美國實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之一。

1、對日政策的全面調整:

為了遏制蘇聯和中國革命的勝利,1948年1月美國提出了一個佔領日本的新方針——「建設自主國家」,這個所謂的「自主國家」,實際上只不過是美國在亞洲的「遠東工廠」的代名詞。

為了建設「遠東工廠」,美國積極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張解除對多數軍需工廠的指定賠償,為了實現日本的復興,美國力主緩和戰爭賠償,允許日本保留賴以恢復生產特別是軍工生產的資設備基礎。

建設「遠東工廠」的重要一步就是使日本盡快擺脫戰後悶歷慶的通貨膨脹和糧食危機,美國於1948年12月,提出了「穩定經濟九原則」,1949年2月還派底特銀行董事長道奇到日本擔任佔領軍當局的最高財政顧問,對日本經濟進行整頓,制定了「道奇計劃」把「穩定經濟的九原則」加以具體化。道奇的緊縮財政 措施 實行後,通貨膨脹被抑制住了,日本經濟也穩定下來。開始向自由經濟過渡。

2、侵朝戰爭的「特需」訂貨

戰後美國為了爭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這場戰爭給日本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日本立時成了美煙的後方軍需物資供應基地和武器、軍械的 修理 廠。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達36憶美元。這些「特需」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經濟的迅速恢復。給日本經濟注入活力,帶來了國內的「消費景氣」。。無怪乎日本壟斷資本家稱朝鮮戰爭為拯救日本經濟的「及時雨」,就連日本經濟學家,不論學術觀點如何,也不得不承認美國的侵朝戰爭是「救助日本經濟之神」。「以戰爭為契機而發展起來的日本資本主義體制又重新復活了」。

3、舊金山體制的構築和建立

為了積極有效的扶植日本,美國加緊策劃對日本的媾和活動,以便把日本納入它的遠東戰略計劃之中。1950年9月,杜魯門發表了作為媾和基礎的七原則,此後,雙委派國務院負責對日媾和工作的顧問杜勒斯東奔西突,穿梭往來於有關國家之間。年底同去倫敦協調同英的意見。完成一切策劃之後,1951年9月4日在舊金山召開了片面的對日媾和會議,9月8日,日美簽訂了《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安保條約」規定美軍有權在日本領土及其周圍駐留;駐日美軍可用以「維持」遠東的「和平與安全」;可應日本政府的要求出兵鎮壓日本內亂的。「安保條約」,宣告了美國對日本公開佔領結束,開始了美國對日本半佔領狀態的「舊金山 體制」時期。

這一時期,日本以允許美國駐軍為代價,換取了美國「核保傘」,日本從中獲益頗豐。從政治上看:由於美軍的「保護」使戰後日本刻的較為安定的國際環境和較為穩定的國內政局;從經濟上看,日本擺脫了戰時沉重的軍費負擔,日本戰後軍費支出只佔戰時軍費支出55左右,在國民生產總值比率中相當微小。這樣得以把資源、勞動力技術開發與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於和平經濟的發展。

日本戰後經濟崛起的原因二、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加入國際競爭體系,是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之二。

在美國的大力的扶持下,日本經濟很快完成了戰後經濟恢復,為了使經濟進入戰後發展的快車道,日本政府適時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看準當代國際經濟發展的趨勢,根據國內資源貧乏的實際,選擇了以「重、化學工作」為中心的加工貿易型的面向國際的發展戰略。力爭在鋼鐵、造船、電力、石油化學、汽車製造、重型電機、合成纖維等方面全面突破。並相應調整產業結構,優化重組國內企業,保護大型爛飢企業,鼓勵發展托拉斯企業。1964年6月,三菱系統三螞握大重工業企業合並成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就是成功的典型。

從60年代開始,日本實行貿易資本的自由化政策,積極加入發達國家的貿易競爭體系。在國際貿易競爭體系中,日本人牢記:「有、全、新、精」的四字競爭方針,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新,人新我精」。在產品市場佔有上,做到銷售一代,儲存一代,研究一代的「三代」銷售原則。

日本簡介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公元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較大的國家「大和國」。公元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

19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列強侵入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人民展開了反對侵略、反對幕府統治的斗爭,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鼓勵向歐美列強學習,進行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二戰日本投降後,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目前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由於社會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工智慧被應用於養老與工業。日本計劃在2050年模擬機器人產業問鼎全球第一。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 教育 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 文化 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日本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世界典範,其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極高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至今仍較好地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為代表的日本 傳統文化 。

日本的飲食

一般西方人的觀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鍋或樣子古怪的壽司,而很多遊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嘗新鮮的魚及肉質鮮嫩的炸蝦,日本的主菜是魚。「生魚片」、「壽司」則是唐代時由中國傳入日本,經過日本人改良,在日本很受歡迎的一種食物,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減少魚肉中營養物質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魚類的 方法 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並且選用的魚類都是健康的海魚。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酒水類

啤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設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哪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自己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里,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番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猜你感興趣:

1. 日本二戰後崛起的原因是什麼

2. 近代日本崛起的三大原因

3. 日本在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原因

4. 大國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

『肆』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經濟概況,經濟增長模式,詳細,越細越好!

1914年7月,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第一改善。明治初期以來的日本進出口貿易向以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時的日本,剛剛結束了歷入超居壓閩多數,1912年逆差1.2億日元,時45年的明治時代(1868—1912年),步入1913年為1.4億日元。1915年起一躍而轉為大正時期(1912一1926年)。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一直非常重視教育,1872年政府頒布了全國統一的學制,強制推行小學義務教育。1947年又進行教育改革,將義務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國25歲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達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經費支出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達到7.2%。在人才結構方面,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調整教育重點。在經濟恢復時期,為了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把普及初等義務教育作為重點;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國家大力發展重化工業,就把培養中級技術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點;70年代以後,日本產業結構從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政府又把培養能自主開發新技術的高級人才和熟練運用新興技術的中級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由於日本長期堅持「教育先行」的戰略,為經濟發展保證了人才資源。
日本政府利用國內外各種條件,確定了具有本碰謹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陪吵宴日本的國家干預方式和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特點,都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據日本的特點,一方面採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另一方面確立「貿易立國」的戰略,積極有效地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進出口貿易,加強資本輸出。在引進先進技術方面,政府重視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甚至利用產業間諜來獲取科技情報資料;同時在50年代實施審批制度,對引進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導,以避免重復引進,節約外匯。進入60年代以後,日本的經濟實力和外匯支付能力加強,政府在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鬆。日本引進技術是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實際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國家處於經濟恢復時期,主要引進電力、鋼鐵、汽車、造船、機械製造等基礎產業部門的傳統成套設備和技術。5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60年代初開始,逐漸轉向以購買專利為主來引進新興技術。從7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實現從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又以引進尖端技術為主。為了對引進技術進行吸收改造,日本企業不惜花費巨額資金,吸引優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礎上博採眾長,改革創新。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1955年進出口貿易總額不過45億美元,1960年就達到近85億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億美蘆銀元,1970年躍升至近382億美元。資本輸出1970年累計達67.9億美元。
長期堅持推行高積累、高投資和強化資本積累的政策,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運行機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內容之一。高積累的基礎是高剝削率、高儲蓄率和低福利。戰後日本工人的工資水平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最低,而且增長速度遠遠低於勞動生產率。相反,受文化傳統的影響,日本民眾的家庭儲蓄率(即家庭儲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卻是最高的,由家庭儲蓄形成的投資約占社會投資總額的1/3。此外,政府也進行巨額投資,60年代政府投資佔到國內投資總額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約30%。私人投資和國家投資兩者相加,使全國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從1955年的17 030億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億日元,30年內增長50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3左右,高於其他發達國家。資本的投資效率也一直高於歐美發達國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劇增長的投資推動了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伍』 日本的戰後經濟是怎麼發展起來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對峙的國際形勢是顯而易見的原因,日本企業因而獲得源源不斷的軍需訂單,從而為戰後日本經濟的恢復提供了強有力的刺激。

二、出於抑制日本並與蘇聯對抗的考慮,美國一直以其核力量和海軍、陸軍保護日本本土和海上航道。這意味著,日本得以將大量經費從高額國防開支中轉移出來,為其工業和技術發展提供更多資源。

三、晚至經濟早已「起飛」的20世紀80年代,日本年均國防開支僅116億美元,而同一時期法國、英國、西德為210至240億美元,美國更高達2390億美元。按人均計算,1983年每個日本居民只需為防務支付98美元,而英國人為439美元,美國人為1023美元。

(5)一戰日本經濟怎麼發展的擴展閱讀:

日本戰後70年的經濟增長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到70年代前半期的高速成長,70年代前半期到90年代前半期的穩定成長,以及90年代之後股票等泡沫崩潰的「失去的20年」,日本陷入被稱為通貨緊縮的低速增長。

而日本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的起點是1956年。當時已超過了戰前的經濟規模,日本政府的經濟白皮書中也記錄到「已經不是戰後」。冰箱、洗衣機和黑白電視這「三件神器」銷量驚人,豐富的勞動力對生產和流通構成支撐。

在經濟迅猛增長的背後,扭曲也出現擴大。大氣和水污染日益嚴重,由於增發國債,日本政府的債務出現膨脹。20世紀90年代之後,日本經濟經常陷入負增長。經濟刺激的資金和債務不斷增長,遠遠超過稅收收入,加劇了財政的惡化。

『陸』 戰後日本經濟分幾個階段,每階段的特點是什麼

一.日本經濟的改組和恢復階段(1945年-1955年) 從1947年開始,在麥克阿瑟的主持和美同政府的扶植下,日本開始進行戰後經濟的重建工作。這種經濟重建,是從實行「傾斜生產方式」開始的。所謂「傾斜生產方式」,就是在資金和原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集中一切力量恢復和發展煤炭生產,用生產出來的煤炭重點供應鋼鐵業,再用增產的鋼鐵加強煤炭業。目的是努力造成煤和鋼鐵擴大再生產的能力,並以此為杠桿,帶動整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根據這個經濟發展戰略,日本政府專門設立了「復興金融公庫」。在1947-1948年中, 日本即向煤炭業發放了475億日元貸款,占據該公庫全部貸款總額的36%。1946 年日本產煤2274萬噸,而1947年則達2932萬噸,增長近30%;同期的鋼產量也增長了21 %。到1948年,日本即出現了初步的經濟好轉跡象。與此同時,日本的經濟恢復得到美國的大力扶植。二戰結束後,美國對日本實行了單獨軍事佔領。之後,按照波茨坦公告的精神,美國對日本推行了旨在鏟除其軍國主義社會經濟基礎的民主改革。如在政治和軍事上,修改了日本憲法,廢除了「天皇制」,並規定日本不得保持陸、海、空軍及其它進攻性軍事力量,軍費開支不得超出國民生產總值的1%。 經濟上也施行了三大改革,即「農地改革」、解散財閥和勞動立法。同時,在朝鮮戰爭中,美國還向日本提供了巨額的軍需訂貨。因此到1955年,除「外貿」一項外,日本的主要經濟指標基本達到或超過了戰前最高水平。這10年時間(即1945年-1955年),是日本經濟的改組和恢復階段。 二.日本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1956年-1973年) 1956年-1973年,日本進入其經濟高速發展時期。1956年,日本進入以趕超先進工業國家為目標、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歷史新時期。這一時期,日本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10%以上,工業增長率則平均達13.6%。這種長期、持續的高速增長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是罕見的。在此時期,日本工業生產增長8 .6倍,對外貿易從1965年開始出現順差,到1973年8年中增長3.5倍。這 18年時間( 即1956年-1973年),日本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 成功實現了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次遠航」。所謂「經濟奇跡」主要是指日本這一時期的經濟發展。
三.經濟穩定增長時期(1974-1990年)
但進入70年代中期以後,從1974年開始至今,日本經濟進入低速、穩定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由於同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使日本的經濟危機、生態危機和能源危機交織迸發,因此不得不在經濟政策和產業結構上進行適當調整。盡竹這一時期日本的經濟增長率下降到5%左右,並一度(1993年)山現負增長, 但其經濟總量卻一直處於美國一國之下,在發達國家中居於第二。
七八十年代, 全球范圍內發生的幾件大事嚴重影響了日本的經濟發展。 一是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 引發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 二是 1973年底到1975年,西方世界爆發了戰後最嚴重的普遍經濟危機;三是 1979 年到 1982年西方世界再次爆發的經濟危機。經過這「兩次經濟危機」和「一次石油危機」 ,日本經濟發展的速度急劇下降。八九十年代,由於受全球經濟形勢不景氣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經濟繼續下滑,並引起日本內閣的頻繁變更。為了扭轉本國經濟低靡狀態,近年來,在新的國內國際形勢下,日本開始對其產業結構進行根本性改造,即用消耗資源少、附加產值高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取代大量消耗資源、消耗勞動和產生公害的重、化工業。同時,在經濟政策上也作了相應調整,即一方面鼓勵壟斷資本擴大資本輸出,把能耗高、污染環境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另一方面大力扶植汽車、電子、精密機械、航空、原子能等工業部門的發展。另外,不斷加大科研投資力度,堅持「科學技術立國」,努力邁向「自立自主技術時代」。預計,在新世紀初期若干年裡, 日本在新興產業領域將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並在較長時期內穩居於「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上。

『柒』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經濟是如何高速發展的

在中國,日本有力地排擠了英國,其對華貿易額所佔比重由1913年的18.9%躍升至1918年的38.6%,即使在英國的殖民地印度、馬來半島和自治領澳大利亞,也遍地日貨。1914至1919年,日哪褲本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四倍,出口告春增長了三倍以上,外貿盈餘和海運收入累計達32億日元以上,日本還由戰前的長期入超國一躍成為大量出超國,由昔日的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李友簡。

『捌』 日本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世界經濟史上最震憾人心的事件莫過於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重失敗後,卻出人意料地在短短不到三十年時間內異軍突起,一躍成為當時繼美蘇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工業國和經濟強國。是什麼促成了日本經濟的輝煌?要研究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史。
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大致分成四個階段:戰後復興期、高速成長期、過渡期和穩步成長期。
1.戰後復興期
戰爭結束後的日本經濟處於極度混亂和疲乏狀態, 工礦業生產水平只相當於1941年時的七分之一,嚴重的糧食危機和通貨膨脹遍及全國。當時支配日本的聯合國軍,以經濟的民主化和非軍事化為目標,重點實施了解散財閥、分散少數企業對經濟的控制權和確立勞動權等三項政策。在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後,美國開始將重點轉向幫助日本重建經濟。朝鮮戰爭爆發後,在日美軍的「特需」大大激發了日本企業的生產和投資活動,日本工業的潛在力量得到恢復和發展。到5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已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
2.高速成長期(1955~1973年)
從1955年開始,日本經濟由戰後復興期進入高速成長期。日本在50年代至60年代末約二十年的高速成長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外部經濟環境方面, 進入60年代以後,日本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關貿總協定的要求,逐步放寬了貿易和外匯管制。1964年,日本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第八位條約國,即對貿易活動原則上不實行外匯管制。隨後,日本又開始著手資本流動的自由化,企業開始相互兼並。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消費品物價持續上漲和環境污染等問題開始困擾日本經濟和日本國民生活。在70年代初,日本經濟的國際環境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3.過渡期(1973~1985年)
1971年末,日元在維持了約20年的固定匯率之後第一次上調了16.8%, 從1美元兌360 日元升至1美元兌308日元。1973年2月,美元貶值又使日元升值到1美元兌260日元。同年末,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價格爆漲了4倍, 各種初級產品的價格也隨之上揚。日元升值和國際商品價格上漲二重因素對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經濟是個沉重打擊。1978年秋,日本經濟出現了復甦的徵兆。雖然在1979年又發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經濟滑坡、物價上漲的情況又有所發生,但由於較好地總結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的教訓,不到一年就基本消除了石油危機帶來的不良影響,經濟沒有出現大的滑坡。80年代前半期,在經濟低速增長的前提下,日本開始建立健全財政制度、擴充社會資本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經濟政策的導向也由追求高速發展轉向追求經濟活動質量的提高。到1985年底,日本的經常項目收支達492億美元。
4.穩步成長期(1985~)
在日本經濟實力穩步增長的同時,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實力則在相對下降。西方其它工業國要求日本分擔其國際義務的呼聲越來越強烈。1985年9月,西方7國財長作出了協調外匯市場的決定,日元因此而急速上升;1986年4月,「前川報告」(前川為當時的日本銀行總裁,又任產業結構審議會委員長,該委員會向內閣提交的關於日本產業結構調整的報告一般稱為「前川報告」) 出台,指出:為了適應全球經濟和發展的需要,日本自身必須調整結構,以縮小貿易順差。「前川報告」的要點有:①擴大內需;②改變經濟結構,擴大對外直接投資;③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④推進日元的穩定化和國際化;⑤促進對外技術和經濟合作。「前川報告」對80年代後半期的日本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
居於對日本戰後發展史的了解,我們下一步就可以探討促成日本經濟輝煌因素了。各國諸多致力於企業經營管理研究的學者在考察研究了許多成功企業的經驗後一致認為: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企業經營的成功無不與他們建設了強有力的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它推動日本企業實現了"以人為中心"的經營,使企業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旺盛的技術消化能力、局部的改善和調整生產關系的能力以及適應市場的能力,激勵著企業全體成員同心協力地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奮斗。
另外,日本在二戰之後,由於美國首先提出了針對日本的「政治活動禁止法」,實際上就是解散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日本軍隊提供武器和補給的財團與消除日本人心中皇國神民與軍國主義思想,但是他們又以企業集團的形式重新復活起來,所以日本在戰後在經濟上得到迅速的發展,1980年,日經指數首次突破一萬點大關,但是在1989年的時候,泡沫經濟出現,裕仁天皇去世,平成天皇繼位,史稱「平成不景氣」,90年代,美國又在經濟市場上率先推出了抵制日本的政策,就是日元的貨率上升,由原來的1USD:160YEN,到現在的1USD:80YEN,就是限制了日本經濟的發展,經過亞洲金融危機與石油危機之後,日本的經濟似乎沒有受到多大的動搖,但是現在亞洲鄰國的產品已經在國際市場上追趕他了,世界已經進入了信息化,小批量生產優質產品的時代,所以現在日本的經濟受到很大的威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戰後近五年內就投資668億美元來對日本自衛隊進行武裝,日本的自衛隊現在已經逐漸成為世界第三強大的軍隊。這對於想控制亞洲主導權的日本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條件。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