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崛起的書有哪些
『壹』 關於日本軍部、法西斯主義崛起建立的過程的歷史或者大正、昭和時代的歷史書籍
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
安川壽之輔《福澤諭吉的戰爭論與天皇論》、《福澤諭吉的亞洲觀》
當然少不了露絲·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
你當然也需要看看促成明治維新的大久保利通,據說他不論敵友只要阻礙明治維新建立的人他都會消滅。司馬遼太郎岩桐有為他和西鄉隆盛寫過一部叫做《宛如飛翔》,也改凱滑編為電視劇過。
另外,CCTV播出的電視劇《大國崛起盯棗臘》裡面也有一集是講述日本崛起的。
『貳』 了解日本必讀書籍推薦
了解日本必讀的書籍有哪些呢?面是我精心為您整理的了解日本必讀書籍推薦,希望您喜歡!
了解日本必讀書籍推薦
1.新渡戶稻造 《武士道》
《武士道》一書是作者於189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養病時,有感於外國人對日本的傳統武士道知之甚少,為了向國外介紹而用英文寫成的。由於作者本人是一個在幼年時親自接受過武士道傳統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說,他在介紹時,與別的外國的日本研究者至多隻不過是個“辯護律師”不同,“可以採取被告人的態度”。的確,我們在讀到他所系統介紹的武士道的種種方。面時,頗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時,由於作者是為了向國外作介紹而寫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歷史和文學典故進行比較,所以就更便於外國讀者閱讀和理解。正因為如此,本書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國讀者的極大興趣。據作者自序說,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不僅自己親自讀了此書,還以此書分贈其友人。光是本書的日本版從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間就重版了10次,本書還被譯成了多種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書目中佔有重要位置。
2.本尼迪克特 《菊與刀》
《菊與刀》的前身是一份研究報告——作者受美國戰時情報局委託寫的有關日本的研究報告。後來在原報告基礎上加上前後兩章,即成此書。此書於1946年發表後反響巨大,亦成為日本最暢銷的圖書之一,因其學術價值和借鑒意義,60多年後依然長銷不衰,成為文化人類學的典範之作,是了解日本民族的繞不過的經典讀本。《菊與刀》從日本人森嚴的等級制度講起,分別從行為習慣、文化觀念、道德世界、人情態度、自我修養和兒童教育等等各個方面對日本人的民族性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從中可以解讀出日本民族歷久形成的種種文化模式,包括負恩與報恩的壓力、義理與自由的抉擇,享樂的人情觀與自虐的修養法,還有別樣的兒童教育傳統。這些充滿矛盾的外部行為模式及內在文化價值體系,使我們逐漸窺見了嚴格的家族制度和等級制度下日本“恥感文化”的淵藪。
3.小泉八雲 《日本魅影》
《日本魅影》是小泉八雲的代表作。作者以一個西方人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初期的日本生活,為讀者呈現了日本的秀美風光、民情風俗、鬼神傳說乃至宗教迷信。但與一般西方人懷著獵奇心理看東方不同的是,作者不是站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來俯瞰科學技術相對落後於西方的日本生活,而是以贊賞甚至仰慕的眼光,用清新動人的筆墨,向讀者轉述自己對日本這個遠東國家古怪而陌生的印象。輕松有趣的內容底下,蘊涵著對一個民族及其文明的性格的考察,並對東西方不同思想理念作出感性的對比和評判。甚至可以說,這是一本西方人寫的關於日本的《聊齋志異》,雅俗共賞的內容與筆觸,令不同身份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的體驗與啟示。
4.吉田茂 《激盪的百年史》
吉田茂出生於一個武士之家,曾在日本外交界就職多年,歷次被派往中國、英國等地,政治經驗極為豐富。他在戰後的危難時刻出任首相,所推行的“教育興國”,“拒絕重整軍備,全力投入經濟建設”等政策對日本的重新崛起具有深遠的影響。吉田茂以堅毅而充滿智慧的表現,就任首相任期長達7年之久,是日本戰後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巨人之一。
5.高橋敷 《醜陋的日本人》
《醜陋的日本人》的作者、日本人類文化學家高橋敷教授,上世紀70年代前夕在南美洲任教八年,他以他的親身經歷為線索,用強烈的對比手法,揭示日本人在思想觀念、社交禮儀、衣食住行、性格氣質、工作態度、性意識等方面的種種弊端,1970年初版時在日本國內引起轟動,但也受到非難,數度隱姓埋名。當時力薦此書的京都大學教授會田雄次評價它是“不斷撞擊與刺痛讀者心靈的一本書”,是“謀求新的發展的日本人最值得閱讀並且應該銘刻於心的文章”。
6.福澤諭吉 《文明論概略》
《文明論概略》是一部對日本走上現代化道路產生深遠影響的著作。它站在日本如何擺脫亡國滅種命運、如何走上現代化強國的歷史角度,對人類文明進行了比較和討淪。作者認為文明一詞包括人類社會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但是在這些因素中他特別強調道德智慧的重要性,認為一國文明程度的高低,可以用人民的德智水準來衡量。據此他才巴世界各國分為野蠻、半開化和文明三種,並且深入比較了日本文明、中國文明和西洋文明。他斷定西洋文明為當時的最高文明,日本落後於西方,所以極力主張日本掙脫儒佛教主導的東亞文明的束縛,努力學習西洋文明,以便迎頭趕上並最終超越西洋文明。
7.詹姆斯·L·麥克萊恩 《日本史》
作為一部通史,這本書讀起來更像是一部跨度極長的小說,而不是用苦澀難懂的字眼堆起來的文獻,而這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這本書的大歷史,微觀歷史和歷史故事之間關系的拿捏非常不錯,大歷史勾勒出輪廓,微觀歷史來填塞血肉,一個個具體的故事賦予其活力。
8.井上清 《日本史》
被譽為日本有良知的歷史學家井上清,曾因其堅持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的領土而被國人所知。《日本歷史》,就是作者以戰斗和批判的姿態,堅持“良知”下寫的一本完整的日本通史,還被歪曲的日本歷史以本來面目。《日本歷史》按照社會發展的時間進程,從日本原始社會一直寫到1960年,重點敘述了日本天皇制的完成以及走向軍事帝國主義的進程,於其中,可以隱約看到中國、朝鮮在日本歷史進程中的影子,有友好往來,有文化的滲透和影響,更有近現代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朝鮮以及東南亞各國的侵略。對中國讀者來說,無論是為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是為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都需要對一衣帶水的日本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認識。
『叄』 那裡可以下載到關於介紹日本企業精神,日本國家崛起,日本成功的秘訣的電子書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夫曾經指出:「從明治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戰後經濟的發展非常驚人,為世界所重視,造成比情況的重要原因,可歸結為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後日本物質資本存量幾乎盪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還大量存在。」 日本重視教育的歷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仿此。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法令》時,就在《學制布告》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要在全國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務不學之人",接著,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國實施義務教育,大約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從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正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戰後最負盛名的首相,備棚迅晚年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寫就《激盪的百年史》,總結日本民族如何戰勝困難、目光遠大、勇猛進取、善於學習、追求完美。他說日本民族具有一種止於至善的專業精神。除非不做,做什麼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於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歷經明治維新和戰後經濟奇跡,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之主因。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有三位導師。第一位導師是道奇,他教導日本人要發展經濟,首先是穩定貨幣金融,將日元與美元匯率固定於360日元。第二位導師是戴明,全面質量管理之父也。德魯克說,質量管理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完美運用、臻於化境的卻是日本人。第三位導師就是德魯克自己。他教會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戰略和實施目標管理。德魯克對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歲時被榮聘為東京大學研究日本藝術文化的教授,引以為傲。德魯克與吉田茂英雄所見略同。二師皆以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處,便是那種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專業精神。無論做什麼,皆力求最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此種精神之背後是異常謙遜的學習態度,永遠不懈吸取他人長處之開放胸懷。盛田昭夫說:"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飛躍進步,奧妙就在於企業經營者始終認為日本在一切領域中都落後於他人,從而產生一種緊迫感。他們情願以歐美各國的學生自居,堅持交學費,學習經營手法,吸引新技術。""在日本,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
而中國人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坑蒙拐騙。。。是當今中國社會之普遍心理。與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相比是不是還有很大的差距?!
結論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和差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肆』 關於日本歷史的書
一樓的客官,人家LZ找的有時間段限制,明治維新到二戰的時期的日本近代史,不是大日本帝國古代史。
如果找我國的關於日本的這些歷史書(因為日本在明治以後很多方面都篡改了歷史,所以日本著作的歷史我不推薦),那麼《大國崛起》里也詳細記載了日本自明治維新國家崛起的歷史,呂萬河著的《簡明日本近代史》,這些都是國產的關於日本的歷史書,是以非常客觀、非常客觀的方式詳細記錄的日本近代的歷史書籍。
戰國時期的歷史書籍包括:《史記》、《戰國策》這是兩個比較早的,也是最權威的。至於《資治通鑒》的報告一些後來編撰的雖然也有記載但都也是以它們為基礎的。
1.《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2.《史記》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記》。該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當然包括了戰國)。
『伍』 《失落中的崛起日本商業的突圍與重生》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失落中的崛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Pk9Z8kRWhM1mD38jf6DC1Q
書名:雀搏失落中的崛起
豆瓣評分:6.9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4-1
頁數:297
內容簡介:
本書以日本經濟的兩次危機——二戰戰敗後和20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危機之後——為時間點,描述了日本二戰之後商業崛起的歷程,也記錄了泡沫經濟崩塌之後,日本企業家的自我救贖。在日本近代化之後最為悲壯的這兩次變革中,企業家們在廢墟中重建,在絕望中徘徊,然後選擇向前走。
日本企業家對於造物的堅守,使得他們致力於對極致的追求,他們當然也有缺憾,但值得記憶。可以說,他們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拯救了日本的經濟。
作碧兄者簡介:
三易學堂CEO兼首席講師,致力於日本游學項目,深入洞悉日本工匠之心的信仰與文化。商業作家、講師。同時在多本商業、時尚雜志開設專欄。
2009年年底出版處女作《麻辣日本史》,被當當網評為「2009年度你不可錯過的好書」。
2010年至2011年出版《日本商業四百年》系列書籍。長期盤踞kindle銷售排行榜前三位。
2010年成為藍獅子讀書會客座講師,中歐商學院、外交學院客座講師等。演講主題為商業史、時尚媒體現狀等內容。
2014年,創辦匠心商學院,從事管理學培頃慧祥訓課程的傳授與開發。
『陸』 《海國圖志》在大清被冷遇,但卻成為了日本的「崛起指南」,這是不是很諷刺
日本一位學者曾經說過:「日本近代對外開放的思想,首先來自《海國圖志》的支撐」。即意為《海國圖志》一書,在日本近代的快速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知州的作用。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這本令日本學者們嘖嘖稱贊的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國人孤陋寡聞的現狀,但在大清還是遭到了冷遇,被世人稱作為「無用功」,甚至被明晃晃地列入了「禁書」之列。
《海國圖志》開闊了人的眼界,讓每個人都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這大概也是明治維新運動得到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柒』 有哪些關於日本歷史的書可以推薦
關於日本歷史的書有《近世日本經濟社會史》、《日本武士史》、《簡明日本古代史》、《日本起源考》、《日本社會的歷史》等。
1、《近世日本經濟社會史》
《近世日本經濟社會史》是2015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速水融。
本書主要描述近世日本的經濟發展,近世日本的經濟與碧敏社會人口、物價、酬金,以及經濟政策與經濟模式,並且做出有日本經濟史對「尺歷近世」的評價。
2、《日本武士史》
《日本武士史》是 2011年 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昊。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完整揭示日本武士歷史的圖書。
從武士雛形的形成,武士的崛起,講述到日本武士的沒落,直至日本武士最終的沒陵慧搜落。
3、《簡明日本古代史》
《簡明日本古代史》是1984年12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金林。
4、《日本起源考》
《日本起源考》是2004年昆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仁安。
本書是我國學者寫的第一部日本上古斷代史專著,主要部分曾於1990年在日本出版,引起學界很大反應,被認為是「以雄大的構思力,構築了獨創的日本古代史論。」
5、《日本社會的歷史》
內容簡介:向讀者展示從地質時代起日本列島上的人類社會歷史這樣一幅宏大的畫卷,特別是追溯了天皇制、被歧視民及列島東西社會的差異等許多日本社會的基本問題的起源、形成和變遷的歷史,揭示了這些問題的古老和曲折,而其研究方法的精髓——融民俗學與史學為一體,在《日本社會的歷史》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捌』 誰能推薦幾本比較好的介紹日本近代史的書么
想了解日本,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菊與刀》。
《菊與刀》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創作的文化人類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6年。
全書並不長,共十三章,附一些日本詞的注釋和全書索引。除前述首尾兩章外,從對戰爭的看法講起,講到明治維新,再分述日本人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一直到怎樣「自我訓練」(修養)和孩子怎樣學到傳統。書中作者運用文化人明握類學的研究方法,以日本皇室家紋「菊」和象徵武士身份的「刀」作為一組對比鮮明的矛盾的意象,從他者的角度對日本文化中看似矛盾的方方面面進行了闡釋和解說,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種恥感文化。
全文分為十三個部分展開論述,第一章提出問題之後,第二章研究了日本人性格的現象:戰爭中的日本人。本尼迪克特抓住了日本民族的兩大典型性格表現,一是天皇的神最不可侵犯,二是被俘虜的日本人與美軍的高度合作。她毫不避諱地談到了這樣的性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處置有參考價值。接下來的章節里,本尼迪克特還討論日本的等級制度和明治維新對傳統等級的沖出和改變,並尖銳地指出日本對等級文化的迷信導致其在侵略外國時也試圖輸入這種等級觀念,而尺梁這種日本獨特的倫理體系當然難以為他國所接受和消化。然後她分析了日本文化的「負恩」邏輯,並進一步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種恥感文化,和美國的罪感文化差異極大。為了洗刷恥辱,日本人最極端的行為就是自殺。「按照他們的信條是,用適當的方法自殺,可以洗刷污名並贏得身後好評。美國人譴責自殺,認為它只不過是屈服於絕望而自我毀滅。」在此基礎上,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極端的道德准則使他們的生活經常處於高度陵槐運緊張狀態,作為補償,日本文化對感官享樂寬容得令人驚訝。本尼迪克特還探討了日本人的自我修養和育兒方式,不管具體的方法與形式,其本質上與嚴格的道德准則是一脈相承的。最後,她分析和評價了投降後的日本人與對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