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刀刀把怎麼是平的

日本刀刀把怎麼是平的

發布時間: 2023-05-24 10:54:02

❶ 日本刀為什麼有弧度

各種日本刀,擺放方向不同,是因為銘文鑿刻的方向不同。太刀(たち,Tachi),一般較刀為長,刀身彎度亦較高。太刀沒有硬性規定的佩帶方式,不過,為了方便騎兵抽刀砍殺地面上的敵人,太刀一般會以邊鋒朝下的方式佩帶,並吊在腰帶以下。日本刀都分正反面,太刀的正面是右面。銘的位置是關鍵,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太刀的銘就在刀身的右面。
毛抜形太刀:莖兼柄(つか,Tsuka)之功用的太刀,存在於由直刀到彎刀的過渡期。
小烏丸形太刀:從刃區到物打屬鎬造,鋒為雙刃。稍有弧度,是直刀到彎刀的過渡期的一種刀。
刀(かたな,Katana)又稱打刀(うちかたな,Uchikatana) ,一般較太刀為短,刀身彎度亦較低。為求達到最快的拔刀速度,傳統上刀會以邊鋒朝上的方式佩帶,刀鞘插在腰帶里。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銘就在刀身的左面。所以刀的正面也就是左面。按現代分類指長度(刃長:切先到棟區的直線距離)60cm以上的刀。
脅差(わきざし,Wakizashi)又稱脅指,指長度30cm以上60cm未満的刀。
短刀(たんとう,tantou)長度未満30cm的刀。另外,30cm以上但是沒有刀反的平造製法製成的刀,通稱寸延也常被歸為短刀。

❷ 日本武士刀的結構是怎麼樣的

日本的武士刀學習於我國唐刀,演變於日本 文化 ,最終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春並簡武士刀。下面是我分享的日本武士刀的結構是怎麼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武士刀的結構 武士刀的結構
一,頭∶刀柄頭部蓋子,柄上絲繩在‘頭’面打結,多為銅鐵等金屬製品。

二,柄卷∶纏繞於刀柄上的絲繩,其作用在固定面的‘中心’並使刀柄益於手握不易脫落。

三,刀∶柄上的裝飾品絕大多數金屬製品,做工精細,在日本金屬工藝領域是 收藏 家的最愛。

四,鐔∶或稱鍔,即現代所通稱的護手或劍格。作用與護手同,除保護手掌外也是拔刀時必用的部位,同時也是刀裝飾最講究的配件,與目貫同樣是收藏家心目中別有一番天地的收藏重點。

五,粟形∶刀系於腰部時固定刀鞘防止滑落。多為木製或角制。

六,下緒∶刀叉於腰部時將下緒尾端結在腰帶上。防止刀鞘滑落、材質多為絲制。

七,鐺∶刀鞘尾部護套,多為金屬制或角制。

八,柄鮫∶包裹在刀柄上的鮫魚皮,國內俗稱鯊魚皮。該魚原產於南洋一帶,成長蔽斗的魚長約一尺半左右,皮革表面滿布突出狀的細石顆粒使柄卷易於纏繞扒褲在刀柄上,鮫皮自古價格不廉,卻被武士所喜愛且爭相搶購。

九,笄∶固定刀刃與裝飾用,又可當發簪與耳鈀,絕大多數是銅或銅合金製品。

十,返角∶防止刀鞘突出落地之裝置,多為木,角器,如為金屬製品則稱‘責金’。但並非每刀都有此配件。

拓展 :
日本武士刀製法
日本刀在製法上**了相當高的技術,而且從練鋼、打刀、到拋光磨刀是不同師傅製作。共分如下幾個步驟:

煉鋼

日本刀的材料鋼,被稱作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玉鋼以日本傳統土法煉成。這是一種低溫煉鋼法,爐溫不超過1000℃。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溫煉鋼法,能煉出品質純良的好鋼。不過,高溫煉出的鋼材較軟,易打造成形,而低溫煉出的鋼材較硬,較難打造,可以說製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事,是以血汗換取的品質。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流派,所用鋼材成分多少會有差異,而煉鋼師傅只會從煉出來的鋼里,用目視挑選出來他覺得品質最好的鋼送去打造成武士刀。大體上玉鋼所含成分如表所示。

水減

送到刀(工)匠的玉鋼並非一塊完整的鋼;而是零散不全;分散好幾塊。刀匠師傅必須把這些零散的玉鋼重組成一整塊可以打造成武士刀的鋼塊,這個過程即淬火工藝,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日本稱為水減(みずへし,Mizuheshi)。從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制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首先為了不讓玉鋼接觸空氣氧化;要先把鋼材用黏土包覆起來;接著刀工會將加熱後的和鋼錘打成扁平的厚度為約5mm的薄片。看似簡單的工序,其實不然,為了控制鋼材的含碳量,加熱次數有嚴格限制;而且和鋼的硬度在其續漸冷卻時會有所改變。只有有 經驗 的刀工才能准確把握施錘力度的變化,在限定的加熱次數下將玉鋼打煉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鋼片成形後,刀工會用水將其急速冷卻。可使鋼多餘的含碳部分剝離。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刀匠要對鋼片的溫度和用水的分量有極准確的把握,才能夠得到含碳量合適的材料。

鍛煉

刀工將燒紅的鋼塊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折疊起來捶打,如此反復,追打到第10次,就會有1024層的鋼材,通過這一步驟,可將鋼中硫等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鋼材彈性與韌性。這就好比揉面一般,捶打的層數越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分就會更加均一,鐵晶體也會更細致,最終鍛造出來的鋼材品質均一、達數千層,十分強韌。

鋼材搭配

日本刀的造形不論刀尖或整個刀身是以“圓”為基礎造型,刀身之所以為弧形主要是鋼材的搭配以及淬火所造成的。首先,刀工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刃金(はがね,Hagane)、皮鉄(かわがね,Kawagane),將碳素含量少而質軟的心鉄(しんがね,Shingane)包裹起來,日語稱做造込(つくりこみ,Tsukurikomi),這樣的雙重構造是日本刀的一大特點。外側的刃金和皮鉄使得刀鋒利而且有適當的硬度不至於彎折。此後的燒入階段以碳素量和焼入的冷卻速度控制刀尖和其他的部分的體積膨脹量的差,從而使刀尖產生強烈的壓縮應力,使得刀更不易破損,並且形成彎刀的弧度。
日本武士刀斷面結構圖
素延

將刀的形狀捶打延長成長條形,叫做素延(すのべ,sunobe),在這個階段基本出現刀的雛形。這一步完成後,刀工會將最前端部分切掉,來製作刀尖。

燒入

“淬火”最後一道火鍛工序。刀工先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制出燒刃土(やきばつち,Yakibatsuchi),再將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封。刃的用土較薄,鎬地和棟的用土較厚。基本上,燒刃土的分布可以由完成品的刃文看出一些頭緒。不同的流派燒刃土的成分和調制方法亦有不同。封好的刀身會被放到 750℃ - 760℃的爐火之中(當達到溫度時,刀身會呈現像朝日般的火紅)。刀工憑經驗由火炎的顏色判斷爐內溫度,若溫度超過800℃以上,就會影響刀的強度(刀身會裂開)。經過特定的加熱時間,刀匠就會刀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卻,進行另一道淬火工序。通過此步驟刀變得更硬更鋒利,刀身會 自然 產生弧度,刀的表面生成一層非常堅固的“馬登斯晶體”或稱“麻田散體” (Martensite)。所謂馬登斯晶體(麻田散體)簡言之,即是高溫晶體結構因為急冷的緣故,使得碳原子被鎖緊在晶粒中而產生“亞穩”(Metastable)的狀態,所以晶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內在張力,造成堅硬的效果 。而經過此步驟在刀刃與刀面的邊界處產生出如同灑上銀沙般的顆粒狀紋樣,日語稱做沸(にえ,Nie)。整體來看,這些細小的白點形成白霧一般的線條,稱作匂(におい,Nioi),是鑒賞一把日本刀品質的重要依據。

由於這一步驟,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閃失,可能造成刀身崩裂,將對整把刀構成致命的損傷。另外即使勉強成形,也可能無法產生美麗的紋樣。為了減少失誤,現在刀工多用油來進行燒入的步驟。

收尾

此時刀已基本成型,需要開始轉入更細致的深加工。

鍛冶押

調整完成焼入的刀的彎曲度、刀工進行粗略的削制。此時檢查修整細小的瑕疵、刀體形狀等進入最終調整階段。



為安裝刀把而留出的部分,日語稱為莖(なかご,Nakago),也可以寫成中心,中子。刀工調整莖的形狀、開一個鑲嵌刀柄時使用的目釘穴(めくぎあな,Mekugiana)。並且刻上鑢目(やすりめ,Yasurime)。這個部分容易生銹,根據銹跡可大致判定刀的年代。

銘切

一般刀工在最後將自己的名字、住所、製作年月銘刻在莖上。嚴格講,銘是被利器切在或鏨在莖上的。一般的,在表面銘刀工名和住所(佩刀時向外一側為表)、內側銘製作年月和持刀者名,但是例外也很多見。

以上步驟完成後,刀工的工作到一段落,研磨、造鞘、裝飾、卷柄等工序另有專人負責,不屬於刀工的工作范圍。
其他配件
日本武士刀裝配件包括鞘、小柄、笄、緣、頭、目貫、鐔等。

其中以鐔(つば,Tsuba)為主要配件,鐔相當於一般的劍格或護手,其作用是:

出刀與收刀的開關。

格鬥時保護手掌與手腕。

顯示社會地位尊榮,高貴的像征。

安土桃山時代以前著重實用性,即前兩項,以後則著重裝飾性,即第三項。

猜你感 興趣 :

1. 日本武士刀的結構

2. 日本最著名的六大武士刀介紹

3. 日本武士刀有哪些禁忌

4. 日本武士刀製造過程

5. 日本武士刀擺放示意圖

6. 日本武士刀的鑒別

❸ 日本刀好像有直的有彎的,怎麼回事有的好像還沒有護手

長的直刀,是古式刀,一般歷史比較久遠,而且使用的時候少,用做法器的時候多;
短的直刀,那一般多是忍者刀(順便一說,忍者刀的刀鞘兩邊都沒封底,可以用做水下呼吸管)
沒有護手的刀,主圓虛要的用途兩種: 練習拔刀緩腔行術;忍擾嘩者刀為了隱藏。

❹ 日本刀為什麼是彎的 苗刀和日本刀的區別

苗刀

中國冷兵器時代的先進兵器之一,起源於西漢初年的環首刀類,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將日本刀再改進成為威力更強的苗刀,因此又稱「抗倭刀法」。之所以被稱為苗刀,據說因其刀身修長形似禾苗。

刀長五尺,刀身修長,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並可單、雙手交換使用。

苗刀和日本刀的區別: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刀柄和刀刃,苗刀只是稍微帶一點弧度,更接近於直刃,而日本刀則是典型的彎刀,用法不同;苗刀刀柄佔全體的比例比較大,且柄很粗厚,所以苗刀揮動起來像長槍;苗刀刀鋒很尖,日本刀刀鋒也十分銳利,苗刀重視刺的使用,日本刀很少用刺,常用「斬」;日本刀的硬度為58-60,可以更高,但會使刀身容易折斷,就硬度,日本刀刀身打造精緻,但就耐用度則要差,其缺點是壽命短和無法修復,但日本刀在作戰中避免與對方的兵器磕碰。

❺ 日本刀的刀背為什麼不是平的,而是尖尖的

刀背一般分三種:三角型. 梯形. 圓形

「為什麼不是平的,而是尖尖?」 我並肆了解你的意思,大部分都是三角形對不對?
原因有四:1.減少進出鞘時的摩擦力,有利於快速出鞘。2.減輕重量 同樣的刀面寬度,平面的重量較重。3.有利於刺入和拔出。4.減少接觸面積,使單位面積受力增加。例如:當武士不想傷及對方時,可用刀背砸擊,使其迅速丟失武器並喪失反抗能力,或讓其明白自己不是對手以至於及早收手(這兩種情況都能以不大的力量使得對方很疼痛)。

「是燒刃後才形成的?還是鍛打出來的?」 跟燒刃沒關系,鍛打時會趨於後來正山的形狀(但不絕對),但要留有一定的餘量,可以講那時的毛胚我們是看不出最終的刀是什麼樣的背脊,決定背脊的形狀主要在製作階段(主要是覆土淬火前,有時也會在淬火後)。

純手工打字,我的打字速度很慢的,如果滿意望採納,當然可以在原來懸賞分數上再加點也行哦舉蔽中,嘿嘿。。。。。。。

❻ 日本刀和朝鮮刀有什麼區別

日本刀和朝鮮刀的區別如下:

1、造型不同

日本刀以弧形刀身為主,大多數刀刀尖下彎。

2、製作工藝不同

日本刀製造過程中最重要的工藝是淬火,刀身的弧度就是通過淬火鍛打形成,通過這個過程,刀刃不僅會變得更鋒利、更結實,而且其紋路也很漂亮;朝鮮刀用雙側鍛打法或者就是直接鑄造成型,刀鞘雖然簡單,但是利用多種材料的不同特性在耐久性上較優。

3、裝飾不同

朝鮮刀在刀上添加了簪子式的鎖定裝置,它可以防止刀從刀鞘中掉出來。有些還配置了可以旋轉360度的環形裝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刀佩戴在身後,戰斗時則可以迅速擺好戰斗姿勢;日本刀的刀鞘沒有裝飾品。

❼ 都說日本刀的祖先是唐刀,那為何日本刀會是彎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日本的武士刀,日本的武士刀也是各種不同,日本人自己稱其為日本刀,日本刀展現了它本身的獨特藝術。雖然說日本刀是源自於唐刀,可是為什麼唐刀是直的而日本刀是彎的呢?

彎刀的作用是是用來拖割的,造成的傷口也是由深到淺,傷害非常大,適合力量比較弱的人使用,也比較適合當時的日本人,而直刀的本身是刺的方式,唐刀原本不是一種刀,最開始是用來代替劍的,後來引入到日本,所以日本也將“日本刀”稱之為“劍”;還有就是日本刀在成型之前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日本刀的刀刃也就帶有一點彎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古代日本佩刀的基本都是武士級別的人物,而這類人物都是騎馬作戰,彎刀更加適合他們;但是在之後,日本刀又出現了變化,刀也普及開來,而日本騎兵其實比較少,很多步兵開始使用刀,在刀的使用上面需要調整,所以刀刃彎曲度也開始縮減,所以現在看來,日本刀彎曲度並不大。

❽ 日本刀鑒別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由唐代的唐刀改良而成 ,在日本又稱為刀(かたな,Katana)。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廣義上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自古以來作為武器的同時以其優美的造型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美術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的象徵意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一項特點就是在外形裝飾之外刀體本身展現出藝術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日本刀的鑒定極為復雜,光是刀刃就得從厚度、寬度、彎度、鍛造的精密水平、淬火的水波紋(刃紋)、柄部的造型、銘文、刀姿等各部位加以審視而後推敲。配件與外裝的鑒定又是另一門學問,金具部分涉及材質、做工、創意、品相、作者、年代等。刀鞘部分涉及木工與漆工,日本漆藝堪稱世界一流,刀鞘一般除上漆之外,在鞘上加上鑲嵌或螺鈿工藝,做工精細而感覺自然。所以一把好的日本刀確實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簡單來說,想判斷一把日本刀的好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看刀姿,也就是刀的形態。好的日本刀刀身曲線流暢優美,厚薄均勻。

其次看刀紋,也就是在刀刃處因淬火而產生的美麗花紋。好的煅打過程出來的刀紋均勻而美麗,圖案規則統一。

再看打磨工藝,刀身應該沒有劃痕或者打磨痕跡。

然後看光澤——好的煅打過程,刀身光澤應為深紫色(對光看時,在反光出現的光斑最淡的地方)。如果有暗黑色的話,肯定是有問題了。

再然後看刀的彈性,好刀是具有一定彈性的,是堅韌而不是堅硬。

接下來可以試著用手指用力彈一下刀身,聽聲音,如果聲音悠長連綿不絕而又清越的,基本就可以判斷為是一把不錯的刀了。

再稱重量——日本刀是有一定重量的,但是這里說的是看重量是否均勻——據說真正的好刀,把刀刃朝下平放在桌子上,是可以立住的。

然後看裝配——刀柄是否裝配穩妥,不會出現晃動或者松動。刀鞘是不是裝配嚴密,和刀身吻合。把刀插入刀鞘,然後拎著刀鞘把刀倒過來,好刀是不會脫鞘掉下去的。護手是不是也裝配到位了,不會晃動。還有手柄上纏的繩子,拿起來手感如何,是不是纏緊了之類。還有刀鞘的工藝,是不是質地均勻,漆色也同樣均勻——簡單來說就是美觀不美觀。

如果是開鋒的刀具,再看看它的鋒利程度——拿根頭發,捏著兩頭,輕輕往刀刃上擦去,如果幾乎是在碰到的剎那斷的,證明此刀非常鋒利——反正斷的時間和刀的鋒利程度成反比——順便說一句,吹毛斷發這四個字絕對不誇張。

通過以上的辦法,差不多就能覓到好刀了。最後順便說一句——別忘了個人感覺,哪怕再好的刀,如果沒感覺就只不過是廢鐵一塊。在下一向是憑感覺認刀的——看到刀的第一眼往往就能感覺到這個刀的氣質,或狂放,或森冷,或平淡,或沒有內涵……笑

❾ 為什麼日本刀是彎的,就沒人想把它掰直嗎

它的製作是有原理的,並不是跟劍一樣是直的 ,而且一面是平面的 ,可以當做棒子來擊打 ,一面是開刃的, 用來削, 而且側面可以用來當做鏡子用來觀察背後的突發情況, 據他們稱是一個重大的發明。

據現代考古學記載,日本最早的刀形來自平安時期的刀國,其作品為著名的台道小吳丸。此後,經過鐮倉時期、南北朝時期、室町時期、安人桃山時期和江戶時期的發展,日本刀的造型逐漸成為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風格。其中,刀的長度也在安人桃山時期和江戶時期有所調整。

比例:

在鍛造過程中,日本柄與刀片的比例為1:4。刀柄由雙手握住,切割有力。刀柄的彎曲程度由「玩物」(也稱「內物」)控制,比刀柄低16.7mm。刀的背面稱為「東」或「吉」,用於抵禦攻擊,有平、安、散、萬四種。

日本刀在製造方法上結合了相當高的技術。傳統的武士刀是按照傳統的製造工藝,以玉鋼為原料,加上包頂鐵和軟硬兩種不同的材料製成。由於淬火時材質不同,葉片體因熱脹冷縮而彎曲。

一般由刀匠製作、硬化、磨光,配以白色木柄鞘,以備出售,而柄、鞘、鐔等刀則裝在另一行,由專門的金工(ee)裝飾,每把刀都有一位著名的師傅。在日本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刀派,有些是幕府和大名的專職工匠。

❿ 二戰中的日本大佐的軍刀是啥樣

日本式軍刀採用傳兄啟慧統的「陣太刀」即長刀的形式,連刀鞘總長101厘米。軍官刀與傳統的日本刀相同之處是:刀柄以珠粒細密的白色鮫魚皮包裹,長26厘米,並用絲帶編花纏繞。刀柄近護手處用「竹釘」貫通固定刀身。護格(稱「鍔」或「鐔」)為銅鍍金,有鏤空和不鏤空兩種。刀刃近護手處有日本刀特有的銅制夾刃(稱「鎺本」)。傳統日本刀是完全手工精心鍛制(圖4),軍官刀是機制加手工。

一般日本刀刀柄與刀刃比例是1:4,軍刀刀柄與刀刃比例亦如是,裝配製式的刀柄與刀刃比例為1:2.36。刀柄雙手持握,劈刺兇狠有力(圖5)。軍刀的柄形是所謂的「平橫」形。軍刀刃長61.5厘米,與日本刀的刀刃彎曲度大致相同,其彎曲控制在鋒尖下5寸(稱「物內」),砍劈時以此處力量最大,符合力學原理。日本刀刀背(稱「棟」或「脊」)有三種形制,三角、梯形、半圓,軍刀採用的是三角形。刃尖(稱「帽」或「鋩」)有30種之多,旁吵大同小異。

此外,軍刀刀鞘與刀有閉鎖裝置,刀柄上兩側的絲帶下各有三朵並聯的櫻花銅飾,還有雕花的刀穗環和雙面色編織的刀穗。刀穗是日本軍刀重要的飾物,絲帶內側的色彩,以金、紅、藍為區分將、佐(校)、羨答尉軍階的標志。平時佩帶,亦有將佐把刀穗用兩道皮扣扣在軍刀長柄之上。刀鞘為金屬制,棕色烤漆。軍刀刀鞘有與刀帶掛鉤連接的環,陸軍為單環,海、空軍為雙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