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演歌是什麼唱法
① 韓國演歌和日本演歌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韓國「演歌」(韓語寫作트로트;英語一般寫作Trot)是朝鮮半島的傳統流行音樂,被稱為朝鮮半島最早期的流行音樂。
韓國人聲稱韓國演歌早在日治時期之前就已出現,與日本的演歌並不相同,盡管兩者的音樂很相似。韓國演歌據說源於狐步舞(Foxtrot)的音樂,所以它的韓語名稱亦取自狐步舞的英語的最後幾個音節。這種舞布曲調有簡單輕快的樂曲,而trot的主題幾乎是明快輕松的。
韓國受到日本演歌的強烈影響,現在是以「狐步」稱呼【譯按:トロット,即fox trot】。戰後朴正熙政權時期,雖將「狐步」指為「演歌」一詞的韓語用法,但仍不少人使用「ヨンガ」(yonga)稱之。
後來,基於東洋色彩去除運動(倭色追放運動),由日語訛變而來的「演歌」讀音——「ヨンガ」——這種名稱變得無法使用,遂專以「狐步」(fox trot)稱之了。
雖然韓國trot和日本演歌有關系,但是韓國trot里的傷感相對少一點,節奏感更強,或者是用歡快的曲調唱出悲傷的心聲比如trot 名曲《太陽升起的日子》宋大倌的,實在沒想到他還是trot歌手,原本以為他只是喜劇演員。
狐步舞曲的節奏基本節奏型是中慢板的X X
X X(嘭 嚓 嘭 嚓)或者是嘭 嚓嚓 嘭 嚓或嘭嚓嘭嚓 嘭 嚓)只要仔細聆聽,在演歌中也存在著大量這一類節奏特點的歌曲。基本節奏就是XX XX或者X XX X X,拍子是2/4或4/4,這就是所謂的「高拆叢trot」。
Trot風格的歌曲一般曲調歌詞都簡單,朗朗上口。但是直譯起來跳躍性會比較大,還是要根據韓語語法和語境。
有趣的是,將演歌和trot進行對比,二者就像是水與火的區別,就像是二者的國民性格。
在裝扮上,trot追求誇張的表情,閃亮的禮服,華麗的舞台,豐富的動作,似乎要用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一舉手一投足都要與歌詞,情感相符合。因為做出這樣的裝扮似乎更加親民,更能調動觀眾情緒,提升舞台氣氛。
演歌:是日本特有的一種歌曲,可以理解成日本的經典老歌,它是綜合江戶時代日本民俗藝人的唱腔風格,融入日本各地民族情調的歌曲。是日本古典藝能與現代流行音樂的過渡,以民俗民風、感情瑣事為頌詞的歌曲。
曲調悠長婉轉多變,猶如人的心結,多是抒發成年人內心憂愁的歌曲。早期以一人邊演奏邊唱,另一人表演為撮合,後來演變成獨唱也可。
曲調和演歌的歷史。
曲大部分採用ヨナ抜き音階。簡單來說,就是大調去掉fa和si,小調去掉re和sol。這樣的曲子,曲式比較整齊,旋律接近人的自然美感。缺點是:戚櫻過於單一不富於變化。
這種曲調是由於1930年代古賀政男的曲子流行而確定下來的。而曲調確定前的演歌,都是各種民謠調加上政治傾向的詞,在街頭被演歌師演唱的宣傳歌曲。隨著唱機和廣播的推廣,古賀政男的曲子流行,演歌的定義開始發生了變化,逐漸形成了演歌的雛形。
因此首先這里要糾正的是:「日本演歌=日本老歌」這個說法是不嚴謹的。同樣,戰前流行歌同演歌混同也是不嚴謹的。
這個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在1930年當時古賀政男的作品恰恰被稱為「流行歌」的典型作品,但隨著演歌定義的變化,在60年代古賀政男和美空雲雀的合作,以及戰後諸多演歌歌手的翻唱之後,逐漸被視為演歌的源頭。
(概念就御哪是這樣被偷換掉了。當然古賀政男戰前的大多數作品仍被視為流行歌)。
在1950年代,大眾音樂形式在經過流行歌——戰時歌謠——布吉伍吉的變化後,再度向演歌傾斜,這主要歸結於布吉伍吉風潮中出現的大歌手美空雲雀的轉向。
在這之後,望郷歌謠的春日八郎、三橋美智也、任俠路線的鶴田浩二,浪曲出身的三波春夫、村田英雄,還有泣き節大歌手島倉千代子相繼出道,電影明星石原裕次郎和小林旭進入歌壇,開始了演歌的復興時期。
和戰前的大部分「流行歌」也基本上可以有一個比較顯著的區分。同時,演歌開始向日本傳統音樂浪曲風格靠攏的嘗試也得到了成功。
進入1960年代,北島三郎、橋幸夫、都はるみ、青江三奈、水前寺清子、千昌夫、森進一、藤圭子(宇多田光的母親)、小林幸子這些基本至今活躍在舞台上的演歌巨匠的出現讓演歌迎來了全盛期。
演歌的變種ムード歌謠的興盛多少讓正統演歌的地位有一些動搖。而青春歌謠,rhythm歌謠以及後期GS boom的到來,讓更加西洋化的Pop開始嶄露頭角。
1970年代是日本音樂的黃金期,folk,new music和GS boom的繼續和由於電視的普及而流行的アイドル歌謠曲的登場打破了演歌一家的局面,但在這其中演歌開始定型。
老歌手生命力建在的同時,五木ひろし、八代亜紀、森昌子、石川小百合、細川貴志等大歌手的出道更加豐富了演歌演唱的內涵,ムード歌謠同演歌也開始合流,一些演歌歌手也試圖跨界尋求突破。
1980年代開始由於演歌逐漸被視為一種有歷史的音樂形式,鮮有創新。但由於卡拉ok的興盛使演歌在80年代前半期再度流行起來。大川榮策,細川貴志都是其中的翹楚。J-pop定義的出現讓演歌和歌謠曲在80年代中後期迅速衰落,逐漸退出了最中堅的音樂市場。
1990年代,隨著早期和全盛期一些演歌巨匠相繼辭世,開始了不振的時期。不過隨著伴奏樂器的多元化和一些演歌歌手的出現還是有了一定的發展。
坂本冬美在90年代中也值得一談。演歌的最後一張百萬單曲大泉逸郎的《孫》也誕生在1999年。2000年後,冰川清志的走紅讓演歌有了一些回復的跡象,演歌作為音樂形式的一種仍然在音樂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② 日本演歌跟現在的唱歌有什麼不同
簡單講就是調子不一樣,岩基演歌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不斷加入新鮮的元素,所以音律方面也不是硬性的分界,何況有的歌手即便唱的是演歌但自己卻是個歌謠歌手,唱法的改變也不能突出特點。但總體都是有技巧的,也就是說凡是演歌的末音都是顫音結尾,其中有的詞會閃音處理,或者極個別的還有運用刀音技巧的,但是刀音輪棗數技巧非常難,運用不是十分常見,目前也就是美空雲雀和松山惠子的刀音技巧非常純正。需要強調的是基本上演歌都是現場配樂的,但是現場配樂的不一定都是演歌。
比較經典的演歌表演,首現推薦美空雲雀,她不能說是唱的最好的,但是她絕對是對演歌發展影響最大的,也就是說現在的演歌,基本都有她的風格在裡面。其次推薦是島蒼千代子,由於現在年歲已高(73歲)所以現在的聲音沒有年輕的時候好了,但是不妨去聽一下島蒼千代子年輕時候的作品,婉轉動聽。再次推薦都春美(63歲),她的唱法非常獨特臘首,可以說是獨一無二,造成這個原因除了個人風格再就是她年輕時用嗓子過度,把嗓子傷到了。但是一種氣勢自如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最後推薦石川小百合(53歲),她無疑是一名演歌唱將,與島蒼千代子,都春美並稱「演歌三大腕」(美空雲雀,島倉千代子,都春美是美空在世時的「演歌三大腕」後因美空離世,所以石川被選入)聲音流暢細膩聽起來確實是一種享受。如果還有什麼想問的可以hi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