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要向日本投原子
㈠ 美國人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原因是什麼
今天看來,美國人之所以要直接向日本投擲原子彈還與杜魯門的戰略決策息息相關:
一個是美國政府當時最關注的是戰後東歐事態的發展。戰爭必勝當時幾乎已成定局,是否使用原子彈已無關緊要。但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原子彈這一事實本身,以及這種炸彈能夠顯示的無窮威力,足以對整個世界包括其盟國(前蘇聯和歐洲)產生巨大的威懾。一方面對樹立戰後美國的世界大國地位有利;另一方面,可以使戰時的盟國、戰後必然的對手—前蘇聯人能夠接受美國制定的戰後世界的計劃,尤其是在美方與盟友之間有爭議的問題上,能夠將美國的意志強加給前蘇聯人,迫使他們接受美國提出的關於中歐和東歐的建議。
正是基於此點考慮,原子彈在杜魯門總統的政治、外交底牌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召開「波茨坦會議」時,杜魯門就是為了能夠將原子彈的王牌帶到會場,而將原定於7月1日的開幕日期拖了半個多月。直到7月17日,在美國第一次核試驗完成後的第二天才開幕。羅伯特·奧本海默曾說:「我們受到不可思議的壓力,一定要在三國首腦波茨坦會晤之前試驗原子彈的填葯。」很明顯,原子彈的首次試驗是存心趕在「三巨頭」會晤之前進行的,以便對蘇形成威懾。
而在投擲原子彈的具體時間安排上也是精心考慮的。
「曼哈頓工程」的參加者菲力普·莫里遜說:「我可以作證:8月10日對我們一直是個神秘的期限。我們必須不顧一切代價、冒任何風險,在這個日期之前將炸彈製成。」
一本在日本印行的《關於原子彈轟炸後果的白皮書》中這樣指出:「對於不了解雅爾塔會議內情的科學家來說,8月10日的確是一個無法解釋的神秘的期限,但對於美國政治領袖來說,他們明白這是前蘇聯向盟國保證的參戰日期。」
雖然,西方國家曾多次破壞關於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保證,但他們並不懷疑前蘇聯會信守諾言於8月10日對日宣戰。為此,美國一定得趕在8月10日之前採取行動!要製造一種假象:彷彿迫使日本投降的不是蘇軍的打擊,而是美國的原子彈。另一方面,在此刻展示新武器的可怕威力,還可以使戰後的世界對美國俯首聽命。
一個是美軍擬定的攻取日本的作戰計劃是這樣的:1945年9月佔領日本本土南部。1946年3月攻佔東京。但鑒於日本頑抗的立場,盟軍將不得不以高昂的代價征服日本,估計會損失100萬美國人和50萬英國人。而倘若首先使用原子彈,則情況將會大為改觀。
另一個是美國已經把20多億美元花在了原子彈的研製上,政府官員們認為無論如何做一次試驗是十分必要的,既然要試驗,與其投在無人知曉的荒漠之上,不如扔在敵人的頭上,以雪珍珠港之恥。
從以上這幾個觀點出發,原子彈的使用首先能夠使美國達到長遠的政治目的,又能取得軍事上的直接優勢,同時也獲得了原子彈實戰使用的效果,一舉多得。
正因為形勢的需要,使得杜魯門終於把羅斯福一直猶豫不決的事情敲定了下來。不過此時的杜魯門似乎還良心發現,在他授意之下,從1945年7月27日~8月1日,美國每天都出動飛機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散發《波茨坦公告》和其他傳單。傳單上這樣警告說,如果日本還不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全部內容,它們將會受到更猛烈的空中轟炸。而且,每次傳單散發後1小時,隨之而來的便是一次普通炸彈的猛烈轟炸。對於這一種先撫後殺的手法,頑固的日本政府一點也不擔心。
終於,到了8月2日,執行轟炸任務的特殊大隊機群進行了最後演習。
8月2日,大隊接到命令,派出7架B-29飛機轟炸廣島。其中一架飛機運載原子彈,由大隊長蒂貝茨親自駕駛,另兩架飛機擔任觀測,3架飛機擔任氣象偵察。此外,還有一架飛機作為預備隊,留在硫磺島機場,隨時准備替換發生故障的飛機。在轟炸以後,還指定有兩架飛機進行效果檢查。第20航空隊負責擔任援救任務。
8月5日下午2時,用蒂貝茨母親的名字命名、代號為「埃諾拉·蓋伊」的B—29飛機裝載了原子彈,彈身上滿是用鉛筆寫的給日本天皇的信。這天晚上,飛行員們吃驚地從蒂貝茨那裡獲悉,他們要執行的具體任務是扔一顆破壞力相當於2萬噸4N4炸葯的特殊炸彈。
5日傍晚,最後的檢查工作已經全部完畢,原子彈安然無恙,飛機隨時可以起飛。
起飛前,機組人員每人領到一副電焊工用的護目鏡,以便在炸彈爆炸產生強烈閃光時護住眼睛,接下來進行祈禱儀式,機組人員都把頭低下來,由年僅27歲的德教牧師威廉·唐尼進行祈禱:「……上帝啊,我們向您禱告,願戰爭早日結束,和平早日重臨人間。上帝保佑今晚飛行的飛行員安全無恙返回……」這是所有準備工作的最後一項。
㈡ 美國為什麼要向日本投核彈
減少美軍士兵傷亡,關於原子彈威力的測驗,美國向日本投核彈是為了加速戰爭進程。
日本的史學家認為,美國之所以對日本投降原子彈,主要是為了觀察原子彈在實戰中所具備的威力。可以看到,在原子彈被研究出來後,日本是唯一被投放且成功引爆原子彈的國家。
相關信息:
在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顆原子彈的殺傷力非常驚人。
當時廣島約有30萬人口,在這顆原子彈爆炸之後,直接抹去了超過一半人口的生命。日本戰後統計,在原子彈爆炸的中心點,方圓14平方千米的建築物直接被夷為平地。
㈢ 二戰後期美國為什麼要對日本投放原子彈
許多人常常都對這個問題產生疑惑,二戰後期,美國明明已經取得了一邊倒的優勢,為何還要對日本投放原子彈呢?
本掛在線上,沒有輕言要對日作戰,但美軍原子彈炸響後,蘇聯的一切規劃都亂了,他們陣腳大亂,最麻煩的是時間慢了。雖然華西列夫斯基早就在邊境秘密進行了布置,可誰都沒與日本政府不斷傳聲的蘇聯明白——日本政府的決心已經到了推一把就會垮掉的地步。
在花了幾天消化掉原子彈這個新生事物後,恍然大悟的蘇軍迅速對日軍發動了攻擊,他們此時已經不奢望能打到北海道,而是期望攫取最大的遠東利益。然而當天上午美軍就出動了第二架轟炸機“博克之車”,轟炸了長崎。
很快,心灰意冷的日本政府選擇了無條件投降,蘇聯的參戰、美軍恐怖的超級炸彈,再加上天皇得知“國統可以得到存續之可能”的消息後,日本再沒有打下去的打算。這一投降,美軍就獲得了絕對的戰略勝利,美軍很快踏上並佔領了日本全島,然後還北上進入朝鮮,直到碰上蘇軍,然後在北緯38度劃了條線。
空出手的美軍不僅在朝鮮頂住了蘇軍的南下,還在中國幫助國民政府來了次“大搬運”,通過海運、空投和其它輔助運輸,大量的中國軍隊被送進了東北,其中甚至包括共產黨的軍隊(長寧空運),這直接遏制了蘇聯有可能耍賴不走的行為,並迅速瓦解了各地的日本軍隊。
最後一點,美軍丟原子彈還有做實驗的因素在內,曼哈頓工程屬於二戰中的超級工程,耗資巨大,動員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作為超級工程的產物,原子彈如果不用出去,就太劃不來了。
實際上,對日使用原子彈,與曼哈頓工程相關人員對杜魯門的游說有關,他們成功的讓總統理解到“此時不用,過期作廢”的道理,同時也通過“三位一體”核試驗,讓杜魯門明白自己並沒有投資錯誤,他掌握了一件史無前例的戰略武器。
㈣ 二戰是哪些原因讓美國選擇向日本投原子彈的對今天的世界有何影響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了盡早結束戰爭,美國向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那麼美國為什麼要向日本投原子彈?它對世界有什麼影響呢?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一下。
其次就是原子彈研製出來後,它的威力雖然很強大,但是在實際戰斗中到底可以產生多大的效果美國也沒底,美國也想在實際戰爭中嘗試一下,日本就成了試驗品。
最後就是在二戰即將結束之際,美國更關心的是戰後的國際秩序和自己的霸權地位。而蘇聯是美國稱霸世界並牟取更多戰後利益的最大阻礙。蘇聯現在還沒有原子彈,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可以讓包括蘇聯的所有國家見識到它的威力,這也能極大的震懾蘇聯,讓美國獲取更多的利益。
㈤ 美國為什麼向日本投原子彈
為了粉碎日本擴張,征服世界的野心,加快二戰結束。
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的背景: 1945年8 月6 日8 時15分,美國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放了一顆原子彈,殺死7 萬生靈。8 月9 日在長崎投放的另一顆原子彈,殺死35000 人。由此美國成為在戰爭中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使用原子彈的國家。
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的原因:日本人在硫磺島、沖繩島等地的激戰中體現中頑抗到底的精神,讓美國高層意識到日本人的瘋狂,因此需要徹底打擊日本人的心理。
也是對蘇聯的一種威懾,杜魯門實際上已經意識到未來美國最大的敵人就是蘇聯,為了對蘇聯形成有效嚇阻,美國決心使用原子彈,起到威懾蘇聯的作用。
另外是新武器的測試,武器必須經過實戰測試,丟在敵對國自然是最好的,可以全面為了解武器的殺傷狀況。
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的影響:加速了二戰的結束,粉碎了日本的擴張計劃,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
㈥ 美國為什麼決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彈
美國給日本投原子彈有以下幾個原因,但直接的導火索是「珍珠港事件」。
1、抓緊在戰爭結束前檢驗原子蛋實際的爆炸破壞威力。
2、盡快結束戰爭,加速日本投降,減少美軍傷亡。
3、對未來的潛在對手蘇聯以及全世界起到震撼與威懾作用,從而確定戰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實力地位。
4、為珍珠港雪恥。
5、摧毀日本,使其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基地,不浪費自己在戰爭中已經花費的人力財力。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又名奇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軍事基地的事件。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是繼19世紀中墨西哥戰爭後第一次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的攻擊。美國為紀念珍珠港戰役的失敗,將1941年12月7日定為國恥日。
㈦ 1945年美國為什麼會向日本投放原子彈
1945年,美國為了盡快結束戰爭,減少登陸日本本土必然會造成的巨大傷賣態亡,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兩顆岩握原子彈,從而極大地震中棗源懾了日本,迫使其投降。
㈧ 美國為什麼要向日本投核彈
美國向日本投核彈是為了加速戰爭進程。
廣島原子彈事件,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1945年夏,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在沖繩等地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官兵傷亡。當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於對盟軍官兵生命的保護,盡快迫使日本投降,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軍方高層人員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以加速戰爭進程。
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8)為什麼美國要向日本投原子擴展閱讀:
1941年底,美國正式開始實施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投入資金為20億美元。最初美國打算原子彈一旦研製成功,即用以對付德國,直至1943年5月5日,美國才在一次最高級會議上決定用以懲罰日本。所以做出這一變更,主要有兩條理由,一是美國擔心遭到科技實力勝過日本的德國報復;二是讓蘇德兩國兩敗俱傷。1944年9月,美英首腦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行會晤時,羅斯福將有關情況和決定向丘吉爾通報。
㈨ 美國為什麼要往日本投擲原子彈
美國為什麼要往日本投擲原子彈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
一,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歐洲戰場戰事終結。而此時的亞洲太平洋戰場,日本正在負隅頑抗。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隨著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節節勝利,以及蘇聯單方面廢止《蘇日中立條約》,日本法西斯的失敗命運已不可避免。但日本舉國上下決心負隅頑抗,並幻想時來運轉,贏得轉機。日本軍方甚至制定了魚死網破的決戰計劃,拚命擴充本土防禦部隊數量。
按照盟軍當時的作戰計劃,要迫使日本投降,戰爭可能會持續到1946年底。如果進攻日本本土,估計將造成約2000萬軍民死亡,其中包括50萬盟軍。
二,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美國為了讓蘇聯參與對日作戰,同意了蘇聯開出的一系列苛刻條件,包括外蒙古獨立的現狀須予維持、恢復在1904年日俄戰爭前俄國的權益(薩哈林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也須予恢復、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中蘇合辦的公司來共同經營、蘇聯在東北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但是到了1945年8月,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戰爭的發展如此之快,眼看日本就要堅持不下去,蘇聯出不出兵都已經無關大局。而且蘇聯這時候出兵那真就是來撿便宜了。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就出兵對日作戰,德國於5月9日投降,也就是說蘇聯將在8月9日前後出兵。所以那時美國最著急的就是要讓日本在蘇聯出兵前投降,這樣就可以不用兌現許給蘇聯的優厚條件。但是一向頑固的日本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因此,美國決定就讓原子彈來迫使日本投降。
三,美國扔原子彈還有一個原因,那更是著眼於戰後的考慮。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成功原子彈的,但是原子彈威力到底有多強,如果不進行一次實戰檢驗,世人無從了解。如果沒人知道原子彈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懾的作用。
美國對原子彈投入了20億美元(1945年20億美元的購買力大約相當於今天的300億美元,如果以黃金價格來比較大約相當於今天的580億美元)的研製經費,總得最後聽個響吧,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給美國的納稅人一個交代,關鍵還是出於戰後全球政治格局和話語權的考慮。
最終原子彈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也使美國到達了遏制前蘇聯,並且,掌握了戰後美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㈩ 1945年,為什麼美國向日本投原子彈啊
在丘吉爾的回憶錄中,有美國為何要對日本進行核攻擊的真正目的的論述,即「美國不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確實,原子彈實驗成功前,美英兩國都曾強烈要求蘇聯參戰。原子彈實驗成功後,美英兩國最初卻有意排斥蘇聯簽署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對美國、日本和蘇聯外交檔案的最新研究顯示,杜魯門試圖用原子彈「嚇唬」蘇聯人。美國在波茨坦會議剛結束就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是因為在這次會議上,斯大林要求分享對日本的佔領使杜魯門感到非常為難。
(10)為什麼美國要向日本投原子擴展閱讀
1945年8月6日清晨,3架B-29轟炸機即將執行一項重大任務。他們載著一顆5噸重的原子彈向著日本飛去,目標是廣島,一個離東京不遠的城市。
9點14分17秒,裝載著原子彈的美國轟炸機瞄準了廣島一座橋的正中央,自動轟炸裝置投下了原子彈,投彈45秒後,原子彈在距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這是人類戰爭史上,首次在實戰中使用的原子彈,由此打開了核戰爭時代的大門。
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美國針對日本進行了第二次攻擊,1945年8月9日,威力相當於2萬噸TNT炸葯的原子彈扔在了長崎,35000人喪生,8月15日,日本投降。由於廣島原子彈顯示了強大的威力,對二戰後各強國的軍事思想都產生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