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軍怎麼到日本的
Ⅰ 元軍是哪個國家的人,為什麼要侵略日本如題 謝謝了
元軍戚穗答是我國古代元朝的軍隊,是成高慧吉思汗兒子和孫子的軍隊*那不叫侵略那叫征服為的是統一擴大我國領族襪土
Ⅱ 元朝為什麼攻打日本
1、因為元朝要一統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元朝並沒有把日本打下來,下面簡述一下歷史上元朝攻打日本的過程吧。其實不是上天在幫日本人,而是與當時元朝人對海洋氣候的不了解是有必然聯系的忽必烈有兩次攻擊日本。
2、第一次東征日本,發生於1274年。原因是日本不肯臣服於元朝告隱。於是,忽必烈決心用武力征服日本。1274年11月,元水軍從高麗合浦(韓國鎮海灣馬山浦)出發,駛向對馬島。元襪升廳軍笑賀第一次東征日本失敗告終。
3、第二次東征日本,發生於1281年。此次,元軍調集了重兵分兩路東征。東路軍戰船900艘,官兵4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江南軍戰船3500艘,官兵10萬人,從慶元(今浙江寧波)出發。兩軍約定在壹岐島會師。6月,東路軍攻佔對馬,壹岐島,沒有按約定等待江南軍,便搶先攻擊博多灣。元軍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失敗告終.
元日戰爭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來"。
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鐮倉、室町時代呼稱(蒙古襲來、異賊襲來、蒙古合戰、異國合戰)亦有用凶徒稱呼之,江戶時代大日本史稱為元寇。這兩次入侵也以北九州為主要戰場。這兩次侵略企圖盡管最終失敗,但其在宏觀歷史上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Ⅲ 元日之戰——一場由忽必烈主動挑起的戰爭
忽必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之後的又一著名蒙古族領袖,帶領著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悍的蒙古鐵騎南征北戰,最終稱霸亞歐大陸,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地域最遼闊的王朝大元王朝。大元朝剛建立,他就對日本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發動了對日本的戰爭。
與其它幾次中日戰爭不同,這場戰爭是中國軍隊漂洋過海進攻日本本土的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以侵略者的身份進行對日戰爭的,由於元朝時的中國是蒙古族當政 ,所以日本稱這次戰爭為「蒙古襲來」。
【背景】
忽必烈在滅金以後,於1260年在中原即位稱帝,與南宋政權分庭抗禮。
蒙古族是一個在草原上成長起來的剽悍民族,崇尚的是武力征服,建立政權後便要求周圍的國家和少數民族向其臣服。中國的周邊國家懾於元朝的武力,很識相的紛紛與元朝遣使通好,唯獨日本是個例外,沒有任何與元交好的實際行動。這是霸道慣了的忽必烈所不能容忍的。
其他國家都識時務,怎麼就出了你這個例外呢?
1266年,忽必烈派遣使者在高麗官員的陪同下攜帶國書出訪日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求日本迅速派遣使臣前來通好。
忽必烈在國書中對日本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允許日本以平等國身份與中國交往,而且聲明只要日本遣使通好,中國將與日本加強貿易往來互通有無,也可以給日本一些經濟上的幫助,最後又以如果日本堅持不通好那就要對日本用兵進行恐嚇。
這封國書話說的在情在理,也給足了日本面子。忽必烈認為國書一到日本必會馬上遣使通好,正常的國家統治者也會順應時勢遣使通好。可是忽必烈這次錯了,日本此時的統治者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根本沒按正規套路出牌,對元朝國書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
此時的日本正處於鐮倉幕府統治時期,日本國內已是軍人掌權,常年習武的武將們與知尺嫌如書達理善於心計的文官不同,他們一般都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此時當政的北條時宗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狂妄自大慣了,根本沒仔細考慮與元通好的利弊,就將忽必烈的通好要求給一票否決了。忽必烈國書末尾的恐嚇更是激起了北條時宗的好勝心,他心說就不與你通好,我氣死你,你要敢來打我我就跟你拼個你死我活,我還怕你不成,你瞧瞧這想法多孩子氣。
就這樣,忽必烈的第一次遣使通好失敗了。
忽必烈不甘心,於1668年再次遣使來日本,可日本方面仍然無動於衷,給忽必烈的答復也更具諷刺意味,說根本就沒聽說過蒙古國還談什麼通好。
都說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往往越想得到,忽必烈此後或遣使或通過高麗或發送信件,三番五次的與日本方面溝通,能使出的方法都使了,可是日本是油鹽不陵啟進,均採取不予以理會的態度,反而加強了本土的防禦准備抵擋元朝的進攻。
忽必烈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向來都是別人跪拜自己,今天自己主動示好卻熱臉貼到了日本的冷屁股。
忽必烈怒了,他認為日本小小島國的無理傷害了大元王朝的自尊心,老虎不發威你拿我當病貓是不是,於是決定教訓一下自不量力的日本。
征日戰爭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起來了。
要我說忽必烈和北條時宗都是思想上很極端的人,過於爭強好勝。
忽必烈的完美主義心理太強了,這在現代心理學上應該叫強迫思維。這和有潔癖的人不能容忍一點點細菌而反復洗手是一個道理。日本不通好忽必烈並不會少塊肉,對元朝的發展和名譽也沒什麼影響,但忽必烈心理上無法承受這一所謂的污點,非用極端方法解決問題。
北條時宗更像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他不去理性思考與元建交的利弊,也不去想與元朝通商的好處,而是直接賭氣產生你來打我呀我還怕你不成這樣的想法。
所以說日元戰爭是忽必烈和北條時宗兩個犟種拿數萬士兵的生命開的一次玩笑。
【第一次出征】
1274年,被日本的無理激怒了的忽必烈決心發動對日本本土的侵略戰爭,他要動手了。
對於這次戰爭忽必烈進行了充分的准備,打仗可不是兒戲,戰略上沒把日本放在眼裡,但在戰術上還是要重視對方的。
忽者者必烈命令高麗王造船900艘,限期完工,否則嚴懲不貸。
高麗王知道忽必烈不是好脾氣的人,不敢公開違抗他的命令,但忽必烈交給的任務實在艱巨,弄得高麗百姓怨聲載道,就是起早貪黑也完成不了上面安排的任務,不敢明著理論就只能暗中玩手段了,於是高麗人在造船時偷工減料,造出的船隻根本不符合出海航行的要求,這為征日戰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這樣的船出海遇到大風浪不翻船才怪。
好在元軍都是旱鴨子,不精通水戰,對造船技術更是一竅不通,因此高麗王才用不合格產品瞞過了忽必烈。
高麗國造好船隻後,各路軍馬和糧草也都已准備完畢。
10月3日,由大將忻都、劉復亨等率領的蒙漢高麗大軍共計3.23萬人從高麗出發遠征日本。
16日,遠征軍逼近了日本沿海島嶼,日本雖然也加強了沿海的防禦,但由於日本島可登陸的地方太多,兵力布置分散,不可能將沿海地區都嚴整布防,因此日軍在與元軍遭遇後只能倉促應戰,日軍首戰告敗,幾百武士喪生。
20日,元軍在日本博多灣一帶強行登陸,雙方在沿海一帶展開了攻防戰。
日軍這時使用的還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戰術,畫面中出現的也像三國演義中的鏡頭。雙方在排兵布陣後,日本武士隊伍中沖出一個武藝高強的武士來我軍陣前叫陣,大喊誰來戰我,幻想在斬殺元軍一名虎將後大隊人馬隨後掩殺過來將元軍一舉擊潰。
這個時候的中國可不是三國時期了,元軍對於日軍的叫陣根本不予理睬,元軍將士心中暗笑,這二貨,都什麼年代了還玩單挑。
日本武士見挑釁不成,大怒之下率領日本武士掩殺過來,這回元軍開始動了,放箭的放箭,開炮的開炮,擊鼓的擊鼓,一切井井有條的進行著。
日本武士雖震驚但還沒有被嚇傻,可是戰馬受不了這驚嚇,它可不懂什麼軍紀,憑動物的本能調頭逃竄,日本武士也往往在戰馬調頭之時就已經被弓箭射中落於馬下。
日軍根本抵擋不住元軍步炮騎箭的多兵種聯合出擊,與元軍的戰斗是一觸即潰,勝敗立見。
日軍戰敗不是偶然,中日雙方的戰鬥力有天壤之別。
先說說中國方面,在蒙古人、漢人、高麗人組成的聯合大軍中,蒙古軍隊的戰鬥力是最強的。
在草原上長大的蒙古漢子在軍事上本身就很有天賦,一個個都是標準的軍用體格,加上他們受過忽必烈嚴格的軍事訓練,因此個個驍勇善戰,騎兵更是有踏平千里之勢。
戰術在當時來說也很先進。每次與日軍對陣都是擊鼓鳴金,鼓噪前進,這使日本的戰馬很不習慣,往往人未戰馬先怯,像發瘋一樣掉頭就跑,這使得日本軍隊陣型大亂,給了元軍很多可乘之機。
元軍的弓箭很有殺傷力,射程近二百步,可以射穿日軍的重甲,而且箭頭上塗有劇毒,被射中後神仙也救不回來。
最讓日軍膽寒的是元軍的火葯武器鐵炮,綽號震天雷,是元軍攻城的常用武器,在當時是無堅不摧,那大炮的轟鳴聲直接將日本武士軍隊嚇尿了褲子。
再看日本武士軍隊。當時日本雖然是幕府掌權,但幕府控制的軍隊並不多,打仗時他還要依靠那些由庄園制發展起來的地方實力派們,日本與元軍交戰的部隊也是地方上拼湊起來的地方武士軍隊。
他們幾百人一隊,由不同的領隊人帶領著來參戰。這樣的部隊戰鬥力也參差不齊,雖然有的武士部隊很能打,但總體上說軍隊戰鬥力是弱的。
因為他們像一盤散沙一樣各自為戰,根本就沒有凝聚力,從而也就發揮不出戰鬥力。武士們又崇尚一對一戰法,不講究團隊合作,因此更成了散沙中的散沙,這樣的部隊哪裡是元軍的對手。
元軍在作戰中整體氣勢上是壓倒日軍的,可不幸的是當日戰斗中元軍大將劉復亨在親臨前線指揮時被日軍射中,主帥受箭傷後元軍氣勢受挫,指揮部決定撤至船上休整。
天有不測風雲,誰料想元軍休整當夜颳起了台風,高麗製造的不合格產品害了大家,元軍200多艘船隻被風浪摧毀,半數將士都出師未捷身先死。
元軍將領認為這屬於天災,非人力所能制之的事情,軍隊也減員過半,已經無力再戰。元軍統帥只能下令剩餘船隻撤退回國,元軍第一次征日戰爭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第二次出征】
皇帝地位雖高但畢竟只有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元軍統帥回國後以入其國敗其兵的捷報上報忽必烈,忽必烈信以為真並犒賞三軍。
忽必烈第一次侵日其實只是想嚇唬一下日本,並沒有滅它的決心,他得到的是中國軍隊戰勝的好消息,從而認為日本經過這次教訓應該能變得溫順了,於是再次遣使赴日以求日本通好。
北條時宗得知元史到來後大怒,為徹底斷絕忽必烈通好的念頭,將元朝使團一行三十餘人全部斬殺,北條時宗這么做有兩個不是目的的目的,一是為了跟忽必烈斗氣,二是顯示自己的武家風范。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他的這種行為我們只能用目光短淺或年少輕狂來形容。他的目的達到了,他確實徹底成功的激怒了忽必烈,但同時也為他的垮台埋下了伏筆,戰爭是最勞民傷財的事情,他的統治就是在忽必烈二次征日後沒落的。
得知日本朝廷斬殺元史後,忽必烈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在1279年滅亡南宋後,決定增派精兵強將再次遠征日本。上一次如果只是嚇唬一下,還沒有斬盡殺絕的意思的話,這一次可是下了狠心要踏平日本島了。
1281年,出征的准備工作已經完成,元大軍十四萬人兵分兩路殺氣騰騰的奔日本列島而去,這一次從兵力上我們就能看出忽必烈滅亡日本的決心。
七月初,兩路元軍在日本平戶附近勝利會師,七月下旬到達了日本達鷹島。我軍先頭部隊和守在此地的日本水軍進行了短兵相接,直到我軍主力到來後日軍才撤退上島。
可是在即將大舉進攻達鷹島的七月三十日夜,不知是偶然還是命中註定,元軍船隻再次遭到了台風襲擊。
元軍將士缺乏海上知識,已經看到台風將來的預兆而不知靠岸躲避,遭到台風襲擊後大部分船隻沉沒,元軍也再一次不戰自敗,蒙古軍的損失最為慘重,軍隊死傷過半,船隻大多被毀。
元軍統帥雖然覺得窩囊,但見失了銳氣也無心再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元軍收拾殘余兵力倉惶撤退。由於船隻大多被毀,不能全建制班師,約三萬元軍士兵被丟棄在日本島上,他們遭到了日軍的圍剿,大部分被殺害。
第二次征日戰爭就這樣在大自然的作怪中宣告失敗,不知是元軍的點子太背偶遇了台風還是船隻不具備航海能力才遭此橫禍?可以說兩種因素都有吧。
總之兩次征日戰爭都失敗了,日本也躲過了一劫,要是沒有「神風」的幫助,日本可就危險了,因為憑當時元軍的實力滅亡日本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可惜歷史不能被假設。
本文由周傳琦申請的搜狐自媒體「趣味歷史大講堂」賬號發布 2017年2月15日
Ⅳ 元朝是忽必烈侵略日本叫什麼事件
元日戰爭是元朝皇帝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答培世來」,或依當時的日本年中悉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清肢。
Ⅳ 介紹一下元朝出征日本的事兒
元朝入侵日本之戰(公元1274年、1281年、元至元十一年、十八年,日本天皇文永十一年,弘安四年)。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絕無的兩個由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後、建立了以華夏農耕中國為核心區域、但同時跨越游牧區域和漁獵區域的、完全不同於傳統農耕中國的中國正統朝代之一。元朝是由發源於中國西北方的中歐草原地帶的蒙古人建立,而蒙古人是世界性的游牧民族向定居民族和農耕區域發動全面擴張歷史中最成功的民族,在其興旺的頂峰,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分裂後,其分裂的碎塊構成了今天世界體系中一些最重要的國家,而蒙古人在東亞的經營,事實上為在疆域擴張問題從本質里保守的華夏中國,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擴張和融合的時期。
今天的中國大地域版圖,首先是在元代中國初步成形的,所以元代中國同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具有正統地位、而且為後世中國留下重大遺產的朝代。元代同樣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絕無的主動向周邊區域擴張全面發動戰爭、以期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安全秩序的時期,僅這一點,就足以使元代與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朝代有重大區別。而從現代國家和國際體系的眼光來觀察,元代的周邊擴張其實同樣代表著一種經濟和安全的理性,既盡可能地擴大核心統治體系的范圍,消除任何潛在的破壞秩序的可能,同時創造大地域的貿易交換。
從安全和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元代中國的對外擴張其實有很多資本主義和大工業生產興起後的現代性,而元代對日本的二次戰爭和戰爭失敗,同樣是影響了隨後中日各自歷史的重大戰爭事件。自從唐代後期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國脫離外交關系長達4個世紀之久,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後,企圖改變這種情況,使日本與其他政權和民族一樣臣服於蒙古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忽必烈數次遣使前往日本,但均為日本政府拒絕。
公元1270年,蒙古使節第五次到達日本,傳達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貢,蒙古即將出兵,當時18歲的日本執政者北條時宗(1251~1284)堅決拒絕這一要求,並壓制了其他人的妥協態度,下令西國的守護和地頭准備防禦。忽必烈聞此訊後,抑制不住五次遣使、五次被拒絕的憤怒與恥辱,他不顧元與南宋激戰正酣,下令准備軍隊、船隻、糧餉,向日本發起戰爭攻勢。日本軍隊也在北條時宗的命令下嚴陣以待。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魯輕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載士卒一萬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為此高麗人、漢人被迫造船、運糧餉,充當士兵,他們深受其害。但忽必烈執意攻取日本,「冬十月,入其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驚四境而歸」。其實元朝軍隊僅僅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一些戰果。以後則屢戰屢敗。
盡管日本人的武器無法與元朝人的長距離武器相匹敵,他們的指揮官也不如久經戰場考驗的元朝軍隊領袖那樣有經驗,但他們擅長於面對面的搏鬥,而戰斗過程中突然降臨的暴風雨使元朝軍隊和船艦在退往曠海中時損害慘重,他們不得不無功撤退。元朝第一次東征日本以失敗告終。這在蒙古興起後的戰爭史中極其罕見的。蒙古人戰無不勝的神話在海戰中破滅。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後,感到非常震驚,再次派遣重要使者攜書前往日本,並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納貢,否則將訴諸於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要求並處死了使節。忽必烈與他的祖父一樣,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懲罰日本國,他一方面招募軍隊、籌集資金;另一方面遣使要求日本迅速朝貢,否則元軍將至。北條時宗再次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並積極策劃遠征高麗。忽必烈別無選擇,他於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投降的十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麗、漢軍四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九千艘,從慶元、定海啟航。
元朝的二路大軍約定六月以前會於壹岐島及平壹島。高麗國王也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500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人數多、輜重多的元南方軍隊行動遲緩,沒有按預定時間與東路軍會合,東路軍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侵襲日本對馬、一岐兩島後,進抵築前志賀島登陸。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外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志賀島(志賀島與九州之間有陸路可通),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斗。」元軍戰敗,退至鷹島、對馬、一岐、長門等地,與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會合。
然而會合後的元軍不但不積極進攻,反而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無法取得勝利。兩個月之後,既8月15~16日,一場巨大的台風襲擊了日本海岸,在此次台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台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統率範文虎臨陣脫逃,「獨帆走高麗」。元朝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而盛怒之下的忽必烈不但不總結教訓,反而於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東北女真人為他出征日本建造船隻、高麗人為他提供糧食。但由於國內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忽必烈終於在公元1286年屈服於客觀力量短缺的壓力,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至此,元朝與日本的軍事關系以元朝的失敗而結束。
忽必烈侵日失敗代表著當時具有最高軍事組織能力和技術水平的蒙古軍事力量、完全不適應與大陸作戰不同的海上登陸作戰,而事實上,在與元朝軍隊對陣過程中,日本武士力量也同樣沒有真正的軍事優勢,其勝利是由於入侵蒙古所進行的跨海登陸作戰,本身其為復雜,要依靠大量的當時尚未被人類掌握的技術、諸如對台風天氣的預報和多波次連續登陸進攻。事實上蒙古軍隊在所有無法展開其騎兵優勢的戰場、如安南、爪哇、和高麗都遭遇了失敗,這也是蒙古擴張力量由盛到衰的必然過程。
Ⅵ 元軍主力入侵日本時,遇到風暴全軍覆沒的全過程。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起因於日本不肯臣服於蒙古帝國。
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高麗國王也致
書日本人要求他們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輕蔑地拒
絕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冒犯,君臨天下的蒙古大汗
當然不能容忍,於是武裝攻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說明的是,
第一次進攻日本時,南宋尚未滅亡,忽必烈僅控制了北方中
國,當時元帝國正集結重兵准備南征,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
並不多,漢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執意要控制日本,除了顯示大可汗的權威外,還
有許多更實際的考慮。蒙古大汗雖富甲四海,可因為蒙古貴
族對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於理財,蒙古帝國
的財政時常捉襟見肘。忽必烈之前的兩位大可汗貴由和蒙哥
都以揮霍無度著稱,他們購買奢侈品主要以貴金屬支付,對
部分拖欠的債務甚至以未來的戰利品做抵押。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激戰四年,這場蒙古人之
間的內戰無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國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
。而日本在過去數百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地和出
口國,這個富裕的島國在急需硬通貨的蒙古貴族眼裡無疑是
塊肥肉。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
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
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
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
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
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
路為策知櫻滲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搭脊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鐮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
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
戰斗進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戰術較為落後,在開始的戰斗
中蒙受巨大傷亡,但他們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軍的推進。在
相持了幾天後,日本人漸漸適應了蒙古人的戰術,於是開始
反擊。主要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
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沖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
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
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
望,他們的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
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
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
船隻安全回國。
此次戰役日本史稱「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
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斗
中主要負責近戰,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沖擊而損失慘重
。故而高麗人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戰刀印
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劍與日本刀一碰即斷。相對
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小一些,在他們看來,日本人
的弓箭雖威力強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
第一次侵日戰爭結束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已領教了蒙
古頌鉛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乾
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
國之後,他便著手准備第二次海上入侵。軍隊由中國各地,
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糧
秣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國東南沿
海的造船廠也晝夜趕工,製造大小戰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遠征准備自然無法保密,日本人嚴密偵視
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
的戰爭准備。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北條時宗對鐮倉幕府和日
本各藩的控制遠勝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
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
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
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
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布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
成為戰斗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
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公元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
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
,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
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
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
日本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
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
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毀。六月上旬,南方艦隊抵達,兩支
龐大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後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
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
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日本軍隊以石牆為掩護,不斷
擊退元軍的進攻,還伺機組織反沖鋒。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
反擊擊潰了高麗軍主力,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
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月,遠
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
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時無論蒙古人還是日
本人大概都以為這次戰爭的結局將和上次相同,會以元軍的
撤退收場。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
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
失大半。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
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
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
船逃離。此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
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日軍的防線,現在只得等死。
三天後,日本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
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攻擊。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
萬多人作了俘虜。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標准把俘虜分四等,
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
部被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為部民(賤
民)。今天的博多灣還有一座名為「元冠冢」的小山,據說
是當年元軍將士的集體墓地。
在這次慘敗中,南方軍只有三名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
一艘小船,幸運地漂回中國。忽必烈透過這三位倖存者終於
知道了戰敗的真相,此次戰爭的副統帥範文虎被斬首,其他
官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日本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弘安之役」,此次戰爭日
本人投入的軍隊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過「文永之役」,蒙古
人在戰術上沒有絲毫的優勢。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蒙古人的
戰鬥力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勝過他
們,尤其在裝備和戰技方面。日本人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
刀,也在於武士的鐵甲,據說只要距離稍遠,蒙古弓箭就無
力穿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脫產,自小開始接受嚴格
的軍事訓練,他們的戰技勝過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記
載稱日本人擅長單打獨斗,這可以和日本人的說法相印證。
日本人對元軍中的漢人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貪生怕
死,士氣低落,是標準的魚腩部隊。不過漢人打仗不行,做
奴隸倒合適,因此日本人最後赦免了部分漢人。
Ⅶ 歷史問題;元軍兩次攻打小日本的大致時間,什麼季節,派的什麼將領,日本方面又有哪些大名防禦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鐮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斗進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戰術較為落後,在開始的戰斗中蒙受巨大傷亡,但他們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軍的推進。在相持了幾天後,日本人漸漸適應了蒙古人的戰術,於是開始反擊。主要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沖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望,他們的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
此次戰役日本史稱「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斗中主要負責近戰,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沖擊而損失慘重。故而高麗人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戰刀印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劍與日本刀一碰即斷。相對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小一些,在他們看來,日本人的弓箭雖威力強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
這里再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戰刀: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的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
中國最好的鋼(鑌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中國最好的刀劍一般由進口的馬來鋼製造。大馬士革鋼為高級合金鋼,冶煉技術復雜,成本高昂,具體製造技術已失傳。在古代,大馬士革鋼刀一般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最頂級的大馬士革鋼刀為烏茲鋼刀,產於印度,其次為斯切爾彎刀,產於波斯。斯切爾彎刀的做工和裝飾極盡精緻奢華,是蒙古貴族的愛物。相比之下,日本鋼其實並無太大特色,日本戰刀的優良性能主要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大馬士革鋼刀性能固然卓越,但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日本的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
平心而論: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這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因此日本人的戰術可謂十分高明,當然這也需要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做後盾。
第一次侵日戰爭結束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已領教了蒙古 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乾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國之後,他便著手准備第二次海上入侵。軍隊由中國各地,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糧秣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國東南沿海的造船廠也晝夜趕工,製造大小戰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遠征准備自然無法保密,日本人嚴密偵視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的戰爭准備。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北條時宗對鐮倉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遠勝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布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斗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公元 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毀。
六月上旬,南方艦隊抵達,兩支龐大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後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日本軍隊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還伺機組織反沖鋒。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擊擊潰了高麗軍主力,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時無論蒙古人還是日本人大概都以為這次戰爭的結局將和上次相同,會以元軍的撤退收場。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失大半。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此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日軍的防線,現在只得等死。三天後,日本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攻擊。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萬多人作了俘虜。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標准把俘虜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為部民(賤民)。今天的博多灣還有一座名為「元冠冢」的小山,據說是當年元軍將士的集體墓地。
在這次慘敗中,南方軍只有三名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一艘小船,幸運地漂回中國。忽必烈透過這三位倖存者終於知道了戰敗的真相,此次戰爭的副統帥範文虎被斬首,其他官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日本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弘安之役」,此次戰爭日本人投入的軍隊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過「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戰術上沒有絲毫的優勢。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蒙古人的戰鬥力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勝過他們,尤其在裝備和戰技方面。日本人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刀,也在於武士的鐵甲,據說只要距離稍遠,蒙古弓箭就無力穿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脫產,自小開始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的戰技勝過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記載稱日本人擅長單打獨斗,這可以和日本人的說法相印證。日本人對元軍中的漢人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貪生怕死,士氣低落,是標準的魚腩部隊。
Ⅷ 忽必烈曾經進攻日本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滅亡金朝之後,又迫使朝鮮半島稱臣,志得意滿之下定都於大都(北京)。他即位後很快開始進攻日本。
忽必烈對日本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後一代遣唐使之後,日本已經數百年未通中國,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於增加元帝國的權威性,對忽必烈鞏固權力頗為有利;第二,當時元帝國正在對南宋發動最後的進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貿易夥伴。從切斷其外援的角度,獲得日本的臣服頗為重要。第三,元軍征服朝鮮半島後,高麗“三別抄”軍發動起義,曾尋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鐮倉幕府對自己的威脅。
1275年,元軍第一次進攻日本的戰役打響了,元軍選擇的進猛返攻地點是最近的北九州地區。
首先遭到攻擊的是日本與朝鮮半島間的門戶對馬島。農歷十月初三,元軍從朝鮮半島的合浦,即今鎮海灣馬山浦悄然出擊,六日凌晨突然出現,成功登陸對馬島。元軍全殲島上日守軍,攻佔對馬島。接著,於十四日發動對壹岐島的攻擊,戰火開始燒近日本本土。十六、十七兩日,元軍開始攻擊日本本土,在九州松浦、平戶等地進行多點襲擾性登陸。二十日,這次戰役中兩軍最大的決戰在博多灣發生。此一戰,十萬日軍全軍崩潰,放棄博多等地,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
戰爭的轉機在不經意間出現。元軍在追擊日軍的時候有些得意忘形,實際在前方指揮作戰的左副元帥劉復亨位置一度突出陣前。日軍大將少貳資景是一名神箭手,見此情景返身一箭將其射傷。盡管進展順利枝配飢,但因為主帥受傷,元軍決定賣含停止追擊,撤回船上休整,第二天再次進攻。對日軍的戰鬥力元軍沒有看在眼裡。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能夠回來。當天夜裡,北九州正好受到了一次台風的襲擊,心驚膽戰的日軍守候一夜之後,第二天早上驚訝地發現海面上連一條元軍的船都不見了。第一次東征日本,元軍因大風造成大批船隻失事,據稱溺斃、失蹤一萬三千餘人,損失慘重,被迫中止。
感到雙方矛盾無法調和的鐮倉幕府態度十分強硬,在1275年和1279年兩次將忽必烈的使臣杜世忠、周福等斬殺。蒙古貴族上層對此極為震怒,忽必烈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1281年第二次出兵討伐日本。這一次,忽必烈出動兵力約15萬人,是當時世界上史無前例的.大型艦隊。然而,這次的作戰進展比第一次要艱難得多。元軍兵分兩路,主力江南軍約十萬人因種種原因直到七月才抵達日本海岸,而東路軍約5萬人則循舊路再次登陸北九州。兵分力散的元軍因為受到日本沿海防禦工事的阻礙,尋找登陸點便花費很多時間。登陸後,又遭到早已有備、裝備訓練都得到很大提高的日軍的截擊。傷亡較大,加上疫病橫行,元軍前進速度十分緩慢。
農歷七月三十日,在海上徘徊許久的元軍再次遭遇台風,這一次的損失更為慘重,特別是遲遲方到的江南軍因為倉促建造的戰船質量低劣而幾乎全軍覆沒,東路軍損失也幾乎達到七成。元朝的第二次對日征討再次失敗。以後,雖然忽必烈還計劃過第三次征討,但因形勢所限,最終沒有實施。
Ⅸ 元朝攻打日本
1、因為元朝要一統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元朝並沒有把日本打下來,下面簡述一下歷史上元朝攻打日本的過程吧。其實不是上天在幫日本人,而是與當時元朝人對海洋氣候的不了解是有必然聯系的忽必烈有兩次攻擊日本。
2、第一次東征日本,發生於1274年。原因是日本不肯臣服於元朝。於是,忽必烈決心用武力征服日本。1274年11月,元水軍從高麗合浦(韓國鎮海灣馬山浦)出發,駛向對馬島。元軍第一次東征日本失敗告終。
3、第二次東征日本,發生於1281年。此次,元軍調集了重兵分兩路東征。東路軍戰船900艘,官兵4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江南軍戰船3500艘,官兵10萬人,從慶元(今浙江寧波)出發。兩軍約定在壹岐島會師。6月,東路軍攻佔對馬,壹岐島,沒有按約定等待江南軍,便搶先攻擊博多灣。元軍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失敗告終.
Ⅹ 忽必烈東征日本始末
忽必烈東征日本始末
自唐代遣唐使以來,中日兩國關系逐漸發生了微妙變化。日本逐漸從向中國學習、遣使示好,轉而自立門戶、反客為主。到明代倭寇屢屢騷擾東南沿海時,中日兩國關系已經開始惡化。那麼,在明代之前的元代,兩國之間又是何種關系呢?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曾作有《木蘭花慢》詞一首,詞中提到「伏波勛業照青編。薏苡又何冤?笑葺爾倭奴,抗衡上國,挑禍中原。分明一盤棋勢,漫教人、著眼看師言。為問 鵬瀚海,何如雞犬桃源。」詞中有「倭奴」二字,又稱其「抗衡上國」雲雲,顯然說明在元代,中日兩國即有不睦乃至戰事了。所謂「伏波勛業」,是以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征伐越南事,概指元軍諸將東征日本。整首詞隱約表達了元代征伐日本的戰事,但「薏苡又何冤」之句又是何意呢?這就需要進一步聯系《元史》,來作一番史料探尋卜侍與揣摩了。
繼續查閱《元史》,不難發現,白樸詞中的中日之戰,有過兩次,且發生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間。原本,忽必烈沒有打算東征日本,至元三年到九年間(1266—1269),還屢屢派使臣出使日本,有通好睦鄰之意。當時,對於鐵蹄踏遍歐亞、一條馬鞭征服世界的大元帝國而言,根本沒有把彈丸之地的日本國放在眼裡,以為日本必將臣服。於是乎,他沒有揮動馬鞭進軍,而是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豈料好幾次使臣東渡,要麼因風浪巨大無法抵達,要麼則因日本方面不作回應而不了了之,到後來,日本更直接拒絕忽必烈的使臣登陸,並明確聲稱不會向元朝納貢稱臣。忽必烈原本只是圖一「虛名」,讓所謂「海內之國無不臣服」的聲名成為事實,並非真心想要日本的朝貢之禮;所以還一直耐著性子,按兵不動。多次遣使東渡,卻屢遭拒絕之後,忽必烈忍無可忍,終於發兵日本了。
至元十一年(1274)十月三日,元軍大小戰艦900艘、28000名士兵、15000名水手等,在都元帥蒙古人忻都、左副元帥高麗人洪茶丘、右副元帥山東人劉復亨等的率領下進攻日本。高麗國王也派金方慶率領大軍隨同出征。這次戰役以元軍佔領日本兩島後,又莫名奇妙地撤軍而草草結束。至元十八年(1281),元軍再次東征日本,用兵達十萬之眾。而這一次則更為詭異,因為海上突起風暴,元軍尚未登陸,已全軍覆沒。還有一種說法,則是稱元軍諸將不和,無法型迅吵統令行軍,最終不得不以全線撤軍收場。這兩次東征日本,元軍撤軍原因至今眾說紛紜,無法確定。而白樸詞中的「薏苡又何冤」,就正是認為元軍東征日本之所以失敗,源於諸將失和、群臣猜忌而致軍心瓦解。
「薏苡」的典故,仍是出自漢代伏波將軍馬援的史事。《昌謹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稱,馬援征伐越南時,曾聽說當地有一種「薏苡」的植物,其果實(即薏仁)可食用,有輕身健體的功效;服用後還可以避南方瘴氣之害。於是歸國途中,他便將這種植物的種子載了整整一車回來,以便在國內種植推廣。可當時卻有大臣向皇帝誣告,稱馬援載回國的車子里,曾經載有滿滿一車的珠寶。白樸詞中的「薏苡又何冤」,正是以馬援之冤代指元軍內部的猜忌失和,也間接地暗示了元軍東征日本失敗之因。
此後,忽必烈雖還有東征之意,但因種種客觀原因,及群臣諫勸,最終未能再舉戰事。元朝人大都認為,沒有必要為此彈丸之國大興討伐之事;且元軍只擅騎兵攻伐,並不擅海上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