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家長怎麼帶小孩

日本家長怎麼帶小孩

發布時間: 2023-05-31 02:09:30

『壹』 日本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在日本,公交上不用給孩子讓座、老人不幫忙帶孩子、父母不給孩子背書包,甚至從小學開始就不送孩子上學……。下面我收集了一些關於日本父母教育孩子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篇一

有一種文化叫“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日本很注重教育孩子的“獨立”性,他們有一種文化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從很多生活細節都能看出來,比如,在上學的時候,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從來沒有家長幫孩子拿書包提水壺。從小學開始,基本都是孩子自己背書包,或撐傘自己上學。

學會獨立,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在日本,很多孩子很小開始就有自己的房間。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至少也會讓孩子有自己的小空間。這是因為,孩子從小開始有一個屬於自己獨立的空間,家長希望孩子能夠通過整理房間,打扮自己的小天地來提升自己的自律和管理能力。

參加興趣班不是強迫,而是發現日本孩子課外也有很多興趣班,但是和在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家長並不是逼著孩子去學,他們送孩子參加興趣班多半是玩票,而且也會輪番報不同的興趣班。日本家長認為孩子通過玩票的性質可以見識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從而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和潛質。

更注重增強技能從小背誦“鋤禾日當午,......”是絕大多數中國孩子都有過的經歷。不過和孩子背誦知識相比,日本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加天馬行空。他們更注重培養孩子生活方面的技能,以及還有一種叫做“為別人著想”的品質。比如,他們會早早的教孩子如何去超市買東西。

鼓勵教育孩子和自己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沒關系”和“很簡單”這兩句是日本家長經常會說的。當孩子在玩耍時磕了碰了,並不是呼天搶地撲過來說“寶貝受傷了嗎?”而是說“沒關系”,鼓勵孩子自己處理、自己克服。當孩子處於懵懂期,對世界很好奇對時候,經常會問“爸爸,當飛行員難嗎?”,這時候,他們會說“很簡單”。他們願意鼓勵孩子認知一切都不難,勇敢地去達成目標。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篇二

1、日本老人都不幫忙帶孩子。和中國的老人基本都在給自己的子女帶孩子相比,日本的老人幾乎是不會去帶孩子的,也不和子女同住,最多在子女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而爺爺奶奶呢?退休之後就是自己旅遊,或者發展一下之前沒有時間做的興趣愛好,從經濟和人力上都不會再去支持子女的家庭了。圖為參加各種興趣班的爺爺奶奶。

2、熊孩子退散!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日本很注重教育孩子“獨立”,在日本還有一種文化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所以從很多生活細節都能看出來。比如在上學的時候,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從來沒有家長幫孩子拿書包拿水壺。都是孩子自己背書包,撐傘自己上學。另外還有一種我們常見的場景,就是在餐廳,飛機上,熊孩子不高興了哭鬧,高興了在座位上蹦跳。這些在日本的生活中,都是屬於“給周圍人添麻煩”的行為。這個時候,日本的家長會帶熊孩子離開,對於很小的孩子,哄好了再坐回來,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就會教育他們“不要給周圍人添麻煩”。

3、很小就有自己獨立的房間,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相比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是跟父母睡,在日本,很多孩子很小開始就有自己的房間,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也會有自己的空間。這是因為,孩子從小開始有一個屬於自己獨立的空間,能夠通過整理房間,打扮自己的小天地來提升自己的自律,管理能力。

4、參加興趣班不是強迫,而是發現。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會有很多興趣班,什麼游泳班空手道班美術班應有盡有。但是和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家長並不是天天逼著孩子要學出個什麼東西,送孩子參加興趣班多半是玩票,而且也會輪番報不同的班。

日本家長教育孩子的格言

1.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2.與其給他知識,不如讓他感動,與其讓他感動,不如讓他去實踐。

3.人過了20歲,父母老師的意見就像過了春天再施的肥一樣無效。所以矯正孩子的惡習要趁小。

4.最開始教孩子學習時,一定要為他找到人品好的老師,再有才智,學歷,而人品惡劣的老師,不能做孩子學習的典範。

5.讓所愛的孩子外出旅行。這里的旅行不是觀光,而是離開家鄉到陌生之地工作。人不離開父母的保護,不體會到這種艱辛就得不到錘煉,就更談不上真正的幸福。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是要讓孩子吃些苦。否則等孩子長大了真的一無所成,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6.愛孩子,批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次就會成才。

7.朋友的影響大於父母的影響。因為父母與孩子的年齡性別之差都制約著父母的影響力。而朋友的影響則不受制約,特別是精神上的影響更大。可見,孩子選擇朋友是何等的重要。

8.對孩子的行為,五件事中三件誇獎,兩件批評,他定會朝好的方向發展。

9.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獨立地生活,保護者可以安心地離開孩子身邊。孩子遇到問題,應讓他自己想想。人的發展就像上台階,不自己上一個台階,就無法學會那個階段的東西。

10.即使挨打,也是父母的棒杖。人生總要在各個階段受到不同的打擊,面對打擊自製力的有無與強弱非常關鍵。從小總是挨打的孩子則從小就習慣了打擊,長大後有力量保持正常精神狀態。

11.了解世間之事的人,應該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貪戀酒色與金錢之事。

『貳』 日本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方法是什麼

不得不說日本的教育方式很成功,掘嘩一起來看看日本家長怎麼教育孩子的吧。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日本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日本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關於教養女孩,這位日本媽媽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太早地引導孩子關注如何打扮自己,會讓她看不見更重要的生活目標。相貌出眾也好,平凡也罷,父母都該有這么一個計劃,打造女兒由內而外的優雅。

小亞是我的第一個孩子,第一眼見到她的時候,她就是一個哭成絳紅色的小團,一身濃密的胎毛,當時心裡就“咯噔”了一下。晚上隔著玻璃,看著育嬰室里和她並列躺在一起的幾個別人家的嬰兒,就想,為什麼男孩也比她眉清目秀?

後來孩子臉上開始出濕疹,簡直是傷上撒鹽。大家都說嬰兒的皮膚如同剝了殼的雞蛋般白嫩,我卻從來都沒見過,帶她散步都難為情。我成天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可還是帶不好她。帶小亞臨搬家時,另外兩位媽媽來給我送行,三人帶著孩子去了購物中心,一個孩子一直睡得甜甜的,另一個情緒很好,唯獨小亞是這副模樣,結果因為她,我們三個人只吃了一頓飯什麼都沒看就直接回家了。

大家都喜歡津津有味地談論孩子像誰,說實話她和我們兩個都像,但是繼承兩個人的缺點比優點多。我們南方盛產美女,日本的藝人中有很多都是九州出身的。現在的幼兒園里有兩個最漂亮的媽媽,一個清純,一個性感,兩個人恰好都有三個女孩,前者三個女孩個個如花似玉,後者上面三個女孩,最下面是男孩。偏巧這三個女孩都隨了爸爸狂野不羈的外貌,一點都沒有媽媽的影子。倒是最下面的男孩長得凹凸有致,像混血兒般的漂亮。我常常替那三個女孩惋惜,怎麼被上天捉弄長得那麼像爸爸。

小亞到3歲時開始像點小女孩的樣子了。等到入了小學,那些白凈的像瓷娃娃般的女孩們和小亞一樣在外面風吹日曬,漸漸變得“茁壯”和黝黑起來,和小亞的差距越來越小了。當碰握媽的心裡湧起一絲竊喜,女大十八變,小亞的好日子一定在後頭。為了這個小女孩的美好將來,我和老公一起實施了培養計劃,要把小亞打造成具有個性的完美女孩。

讓她積極鍛煉身體,健康的身體一生的財富。7歲開始參加1.5公里馬拉松;

鼓勵她在大自然中冒險,聰明且調皮可愛;

既然孩子愛折騰,媽媽就陪她折騰出點樣子。比如在家裡練“飛天”功;

學樂器,培養樂感和女孩的嫻靜,將來用一把琴走天下;

學習與別人融洽相處,多與人結緣。在“灌佛會”上向路人分發花籽;

愛家人,懂得分享和忍讓;

熱愛並善待動物;

照顧比自己弱小的人,培養責任心和愛心;·

做家務,培養生活能力和責任心;

從3歲開始學做飯;

從小培養動手能力,培養對理科的興趣,做到文理兼備;

健康的飲食是健康身體的支持,不偏食,充足的維生素絕不可少;

裁縫也是一種基本生活能力。暑假裡自己做的辮花;

膽大。什麼蟲子都不在話下;

心細。用香腸做動物造型,做卡通飯團;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風格。

有自信而放棄自己理想的女孩。培養孩子應該從最基礎的品質和生活能力做起,無論是漂亮的還是平凡的女孩都可以做到。漂亮的女孩可能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展示的機會,平凡的女孩因為起點低所以要更加努力。幫助她掌握多方面的能力,實力能給孩子帶來真正的自信;幫助她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獨特的才能,這會變成她獨特的魅力。太早地引導孩子關注如何打扮自己,會讓她看不見更重要的生活目標。審美觀的培養不只在教孩子如何打扮,直接感受到自然的美和感動才是第一步,內心美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孩子生來的長相是上天給的。給相貌平凡的孩子和天生漂亮的孩子一樣的疼愛,不讓相貌成為心理負擔,讓她多掌握一些才藝,找到自己獨特的閃光點,學會聰明的裝扮自己,有自己的個性和主見,愛自己也愛別人。美好的性格,聰慧的頭腦,孩子會從內而外煥發出光彩。無論是將來建立幸福的家庭做賢妻良母,還是閃耀在職場為更多的人做奉獻,都要幸福一生並且能夠讓別人也感到幸福,這就是我對孩子們的祝福和期望笑散慶。
日本家長教育孩子的技巧
和他們一起玩耍

高橋博史是位獸醫,有兩個兒子。一天傍晚,高橋夫婦在家中將洗滌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後,倒在大澡盆里,然後讓兩個兒子站到澡盆中間,再用紗布將呼啦圈纏起來套住孩子。就在夫妻倆一起慢慢抬起呼啦圈的一瞬間,夕陽下出現了一個猶如彩虹般絢爛的大泡泡,將孩子整個圍在了裡面!

歡呼雀躍的兄弟二人,馬上將鄰居家的小朋友全都請到家裡來,不知疲倦地一直玩到天黑。在這個實驗里,高橋夫婦讓孩子們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以及在配泡泡水時溶液濃度的計算方法。

不過,高橋博史說:“不必馬上讓他們學會這些知識。只要(父母)能和他們一起玩耍,孩子們自然會產生興趣。有多大投入,就會有多大收獲,即使這些實驗不能立竿見影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對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來說,卻有相當大的幫助。”

“家庭實驗室”

現在,日本學校里理科課時有所減少,令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而小學課本中那些有趣的實驗,又往往會成為一些名牌中學的入學考試題目。怎麼辦呢?

為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橋秀樹乾脆建了個“家庭實驗室”,他經常在家中帶著兒子一起做實驗。父子倆拆過自行車,安裝過小馬達,每一次實驗成功,他們都會無比興奮。父子倆還曾按照兒子的課本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先加熱燒瓶,等燒瓶里的水沸騰後蓋上蓋子,然後將燒瓶底部浸入冷水中,一俟燒瓶里的水停止沸騰就馬上用冷水從燒瓶頂上澆下來,看看燒瓶里的水會出現什麼情況。

課本里附有解釋的正確答案是:水會再次沸騰。在試驗中,當水再次沸騰的瞬間,高橋秀樹看到了兒子臉上又驚又喜的表情。

試著讓孩子當家

家住靜岡縣藤枝市的大石壽美惠,小時候是遠近聞名的“捉蟲女王”,她一天最多曾捉過101隻蟬。現在,她又將這門“技藝”傳授給了小女兒小香。小香剛上小學一年級,但她不但能應付各種各樣的昆蟲,連捉蛇都不在話下。她可以輕而易舉地叫出各種昆蟲的名字,甚至還能分辨出它們的年齡。學校的生活課上,小香成了當之無愧的“小昆蟲學家”和“小英雄”。

實際上,只要父母教育得法,實驗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也可以培養他們對社會科學的興趣。
日本家庭教育孩子的法則
1、孩子最大的願望是家裡人都能愉快地過日子

當問及孩子“你對家庭有什麼更高的期望”時,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裡人都能愉快地過日子。”孩子們在企求這么理所當然的事,作為父母應該認真面對這樣的現實。

只要給孩子提供必要的東西,孩子就能自然地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安寧、愉快的家庭需要全家人有意識地共同努力。為了孩子,為了自己,請對家庭進行一次再認識吧。

2、不會珍惜自己的人也不會珍惜孩子

養育孩子確實很重要,但是整天神經綳得緊緊的也吃不消,父母的煩躁不安會傳染給孩子。

正因為養育孩子很辛苦,所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保持心理健康很重要。父母應互相配合,共同承擔。有效利用孩子去托幼機構的時間,可讓你的身心有個”休整”。

另外,有什麼事別自己一個人煩惱。鼓起勇氣去家庭教育咨詢中心、保健中心、兒童咨詢所等處跟專家談談。

在家裡,父母充滿幸福的笑容,會使孩子感受到幸福。

3、“養育孩子是母親的事”,有這種想法的父親要當心

一般認為,在現代家庭里,父親的權威變得越來越弱,對孩子辨別善惡、分清好壞的社會教育也越來越馬虎。通常,父親和母親的育兒方針基本一致,但父親和母親站在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能糾正過於密切的母子關系。父親自然地參與養育孩子,發揮父親的影響力,父母的互相尊重很有必要。母親應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瞧不起父親。父親也應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聲斥責母親。

4、未必“一說就知道”,但不說就更不知道了

在現代社會,如果什麼都不說,要互相理解是很難的。不斷增加夫妻之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基礎。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不管什麼事都可以交談是最好不過了。全家人一起吃飯,一起交流各自的近況,早晨的問候,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參加社區的義務活動等等,這些對增加交流都很重要。

5、全家人一起吃飯這件事真的很重要

飲食生活不僅對兒童身體的健康,也對兒童心理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愉悅、父母費心做出的飯菜等等自然地將父母的愛傳達給孩子。由此得到的滿足感、信賴感能使孩子開朗、堅強地成長。

注意飲食的營養均衡,設法定好一起吃飯的日子,養成全家人一起吃飯的習慣吧。

猜你喜歡:

1. 國外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2. 媽媽怎麼樣教育孩子方法是什麼

3. 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

4.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5. 培養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叄』 日本的小孩為何比較懂禮貌,日本教育小孩的方式是怎樣的

各國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教育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去過日本的朋友會知道,日本的小朋友都是很懂禮貌的。那麼,在日本有哪些教育方式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呢?

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犯錯誤了,父母也不會嚴格的斥責他們。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在公共場合不給孩子面子,是有失孩子尊嚴的問題。而膠卷孩子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這與地點沒有關系。所以即使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也會將孩子帶到家裡,再去教訓他。父母在處理孩子錯誤問題上面,也會尊重孩子,跟孩子了解清楚事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再根據原則,去教育孩子。其實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變大,孩子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應該把打罵放在第一位。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才應該是教育的目的,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再犯同樣的錯誤。

『肆』 日本人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我開著車在一個路口等著左轉彎。日本是左行,所以綠燈的時候只要沒有行人就可以左拐通過。一隊身穿棒球隊運動服背著運動包騎自行車的學生從人行橫道騎過,看上去也就小學高年級的樣子。他們一個個一邊騎過馬路一邊從自行車上向我彎腰點頭道謝。我心裡想車輛等自行車和行人是理所當然的,可即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對給自己讓路的人表示謝意,這些孩子小小的年紀就這么有禮貌,長大以後開車也一定會守規則。

接著,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一天下午坐地鐵,車廂里人不多,坐在我對面的一個剛剛放學的孩子從書包里拿出一包薯片吃。東京的地鐵里很少看見往嘴裡送東西大嚼大咽的人。可孩子們放學的三點來鍾,會三三兩兩地吃些零食。我對面的男孩子校服像是新的,可能剛上初中吧。他左手拿著薯片,右手一片片往嘴裡送,還低頭看著放在腿上的書。幾站地過後,突然一個剎車,男孩腿上的書要滑落似的,他為了去夠書,左手上的薯片袋子歪了,渣子撒了一地。薯片已經吃完,就剩下渣子了。「糟了」我為這男孩兒捏了一把汗。卻只見那男孩兒不緊不慢地合上書,從地上一粒一粒地把渣子撿回到袋子里。四五站過去,他終於把所有的渣子撿得乾乾凈凈。折起袋子放入書包,打開書繼續看起來......

孩子們能夠自覺地講禮貌、守規矩,說明已經養成了習慣。難道日本的每個家庭都完美地教育孩子嗎?不是的。在公共場所也會看到小孩子大哭大鬧,大人視而不見的情況。一些家庭放棄養育責任甚至虐待孩子的情況正在引起 社會 關注。為了解決各種各樣的 育兒 問題,截止到2018年10月1日,日本各地有兒童問題咨詢處212處,臨時的兒童保護設施137個。也就是說,每個 社會 都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家庭,很難一概而論。但從 社會 的福利和教育系統來看,日本這一方面非常重視。

對於學齡前兒童,日本有保育園和幼稚園兩套系統。其管轄和所適用法律不同。保育園是「兒童福利設施」,歸屬厚生勞動省管轄,保育員需要擁有被叫做「保育士」國家資格。而幼稚園則是「教育設施」,歸屬文部科學省管轄,幼稚園的老師當然要有教師執照。保育園招收零歲嬰兒,而幼稚園招生對象要滿三歲。在越來越嚴重的少子化現狀下,一些幼稚園和保育園開始嘗試合辦,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尚有一定的困難。

不論是保育園還是幼稚園,乃至於小學教學內容,似乎都承擔著許多在我看來是家教的部分。就像先前在介紹日本的小學教育時,我曾經提過的洗襪子課等。俗話說「三歲看老」。三歲前的教育恐怕是最容易被忽視、但也是最重要的吧。從前大多日本婦女不論學歷高低,在有了孩子後,都會辭去工作或減少工作量,把帶孩子放在首位。等孩子長大一些後再重新回歸工作崗位。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婦女選擇堅持工作,把孩子送到保育園。為了讓更多的媽媽能夠安心上班,各個區的議員在拉選票的時候,都會把充實保育園設施放入自己的施政綱領當中,以此來籠絡媽媽們的心。

在保育園兩歲幼兒班裡,保育員會耐心地教孩子們見面打招呼、飯前便後要洗手、吃飯時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要先說「我開動啦」,午睡後自己穿衣服疊被子等。另外,還訓練孩子脫掉尿不濕,自己使用便器;玩兒完了,玩具要放回原處。保育園里的標准設施有戲水池和沙坑。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學習互助和謙讓,以及發生矛盾時的解決方法。所有在保育園里發生的事情,保育員老師都詳細地寫在家長聯絡簿上,家長也要每天寫回信給保育員老師,保持互相溝通。

保育員們不僅教孩子熱心,還對家長也要求非常嚴格。記得我女兒兩歲前入托的時候,保育員交給我一張紙,上面寫滿了需要家長做的各種准備。比如,內外幾套換洗的衣服,鞋和裝鞋的包。鞋子分為室內鞋、室外鞋、運動鞋等等。最讓我撓頭的是,午睡時的被褥。要求的尺寸哪裡都買不到。我問保育員老師該怎麼辦。老師不假思索地說:「當然需要你自己做呀。所有媽媽都自己做,這是你體現『愛』的方式啊。」當時我有些不知所措,只得硬著頭皮買來簡易縫紉機趴在榻榻米上針腳歪歪扭扭,勉勉強強地縫了一床被褥。後來,不論是運動會還是春遊,也都要媽媽親自做便當,盡管便利店和超市到處都有便當賣。很多玩具也需要家長一起來做。比如用衛生紙芯做傳話筒、萬花鏡,從公園地上撿來松果塗上顏色再撒上小塑料珠子,插在橡皮泥上做聖誕樹等等。

這些瑣事做的時候確實有些麻煩,但在孩子高中畢業的那一天,聽到很多同學都在發言中說「謝謝媽媽這么多年每天為我做好吃的便當」,這時才深深地感到,只有媽媽的努力,才能培養出孩子的感恩之心。

『伍』 日本人怎麼教育孩子

導語: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日本人,一般指擁有日本國籍的人或有和族血統的人。其主要由和族組成,在日本北海道亦有阿伊努族人居住。歡迎大家收藏!

日本人怎麼教育孩子 篇1

1、日本老人都不幫忙帶孩子。

和中國的老人基本都在給自己的子女帶孩子相比,日本的老人幾乎是不會去帶孩子的,也不和子女同住,最多在子女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而爺爺奶奶呢?退休之後就是自己旅遊,或者發展一下之前沒有時間做的興趣愛好,從經濟和人力上都不會再去支持子女的家庭了。

2、帶熊孩子離開,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很注重教育孩子「獨立」,在日本還有一種文化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所以從很多生活細節都能看出來。比如在上學的時候,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從來沒有家長幫孩子拿書包拿水壺。都是孩子自己背書包,撐傘自己上學。另外還有一種我們常見的場景,就是在餐廳,飛機上,熊孩子不高興了哭鬧,高興了在座位上蹦跳。這些在日本的生活中,都是屬於「給周圍人添麻煩」的行為。這個時候,日本的家長會帶熊孩子離開,對於很小的孩子,哄好了再坐回來,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就會教育他們「不要給周圍人添麻煩」。

3、很小就有自己獨立的房間,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相比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是跟父母睡,在日本,很多孩子很小開始就有自己的房間,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也會有自己的空間。這是因為,孩子從小開始有一個屬於自己獨立的空間,能夠通過整理房間,打扮自己的小天地來提升自己的自律,管理能力。

4、參加興趣班不是強迫,而是發現。

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會有很多興趣班,什麼游泳班、空手道班、美術班應有盡有。但是和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家長並不是天天逼著孩子要學出個什麼東西,送孩子參加興趣班多半是玩票,而且也會輪番報不同的班。

日本家長認為孩子通過玩票的性質可以見識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從而可以發現自己孩子的興趣和潛質。日本面向孩子的班多半也以游戲為主,比如科學班就是通過一些好玩有趣的實驗來激發孩子對物理化學的興趣。

5、和背誦古詩相比,更重要的是增加生活技能。

我們從小背誦「鋤禾日當午」是絕大多數孩子都有過的經歷。不過和孩子背誦知識相比,日本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加天馬行空。主要培養生活技能,以及還有一種叫做為別人著想的品質。比如,教孩子如何去超市買東西。讓孩子拿著一張購物清單,裡面寫著:牛奶,麵包,洗發水等等,讓孩子在超市自己尋找,詢問售貨員,然後結賬付款。讓孩子在沒有大人的時候也能自己生活。

6、「沒關系」和「很簡單」。

因為和青少年相處最多的是父母,所以幾句話要經常說。當孩子磕了碰了,不是呼天搶地撲過來說「寶貝受傷了嗎?」而是要說「沒關系」,鼓勵孩子自己處理自己克服。而當孩子處於懵懂期,對世界很好奇對時候,經常會問「爸爸,當飛行員難嗎?」,這時候,要多說「很簡單」鼓勵孩子對於一切都不難,勇敢地達成目標。推薦閱讀:中日不一樣的幼兒教育。

7、在公交上不需要讓座。

在國內,地鐵或者公交上見到孩子都會讓座。不過在日本沒有這樣的習慣。日本的優先座如果沒有老弱孕婦和抱嬰兒的乘客,即使是當時人再擠,也沒有人會坐。即使是小朋友也會站著。家長會覺得在公交上站著也無所謂,可以鍛煉小朋友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日本人怎麼教育孩子 篇2

【抗寒、耐寒力】

在日本東京的一家幼兒園,小朋友們在操場上用干毛巾摩擦身體。這家幼兒園的400多名小朋友每天都會以這種方式在寒冬里鍛煉身體,以增強抗寒能力。大坂市冬天的氣候比北京暖和一些,但還是有幾分涼意,賓館附近的樹木,樹干都用布包裹了起來,而在街上行走的日本小女孩卻穿著及膝短裙。「樹木都穿上了『褲子』,怎麼孩子們還穿短裙」?這里的父母卻主張孩子從小鍛煉耐寒力,以免以長大後成為『暖房花草』。兒童一般都穿得比父母少,但他們患呼吸道疾病的並不多。」

【下廚】

日本家長主張小孩隨媽媽下廚房。有的娃娃才三歲就下廚房看媽媽燒飯做菜,聽媽媽講燒飯做菜的故事。幫媽媽揀菜、洗菜,這些勞動在孩子眼裡是在做游戲,但從中增長知識,從小培養了愛勞動的習慣。

【讓座】

小孩子外出乘公交車,乘客讓座,有的家長並不歡迎,主張讓孩子站著。這些家長認為站著乘車不僅能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也不至於養成他們心目中只有自己。一天,一個中國小孩和一個日本孩子外出很晚才回家,公共汽車上有一排很矮的座位空著,中國小孩想也沒想地坐了上去。日本孩子嚇了一跳,趕忙叫她起來,用責怪的語氣說:「這是老弱病殘專座,你怎麼坐了啊?」「可是現在沒人啊!」「那也不能坐啊。」日本孩子說。

【節儉】

日本孩子即便口袋裡多有錢,也知道錢是來之不易的,不大手大腳。日本孩子不隨便買東西,除了給朋友買禮物,盡量避免給自己買什麼。一次一個日本孩子為了省下大約7元人民幣的日元,不顧勸阻,竟然跑了很遠到自動販賣機那裡買回來所需物品。

【環保意識】

日本孩子具有良好的環保意識。有時他們會把拉圾裝進自己的提兜,帶回家處理。甚至在累人的爬山過程中,有的孩子也不忘揀起路人留下的垃圾,招呼大家別亂扔垃圾。日本孩子知道要少開空調,寧願用扇子驅暑。不是因日本人吝嗇,而是他們幾乎人人知道開空調會造成「熱島現象」,會破壞大氣臭氧層,給日本給地球帶來危機。

【合作精神】

中國孩子入學時,通常老師面試的問題是:你叫什麼,幾歲了,知道父母的名字嗎?看看這幾個字認識么? 日本小孩入學時就考團隊合作精神:某小學招生分為三道關,把孩子編成號,十個十個的一組。第一關,老師說:「把這個桌子搬到下一個房間。」愣在那裡不動的那個小孩就會被淘汰,其餘搬桌子的就進入第二輪了。被淘汰的那個孩子的家長來見老師,還會被老師罵一通:孩子是怎麼教育的?缺少家教!在清代就開始流傳一個中國人一條龍,三個中國人三條蟲的說法,其實,中國人確實沒有團隊精神么?中國人就只能單幹麼?不然,其實團隊精神是培養出來的,是教育出來的!

【和他們一起玩耍】

高橋博史是位獸醫,有兩個兒子。一天傍晚,高橋夫婦在家中將洗滌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後,倒在大澡盆里,然後讓兩個兒子站到澡盆中間,再用紗布將呼啦圈纏起來套住孩子。就在夫妻倆一起慢慢抬起呼啦圈的一瞬間,夕陽下出現了一個猶如彩虹般絢爛的大泡泡,將孩子整個圍在了裡面!歡呼雀躍的兄弟二人,馬上將鄰居家的小朋友全都請到家裡來,不知疲倦地一直玩到天黑。在這個實驗里,高橋夫婦讓孩子們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以及在配泡泡水時溶液濃度的計算方法。不過,高橋博史說:「不必馬上讓他們學會這些知識。只要(父母)能和他們一起玩耍,孩子們自然會產生興趣。有多大投入,就會有多大收獲,即使這些實驗不能立竿見影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對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來說,卻有相當大的幫助。」

【「家庭實驗室」】

現在,日本學校里理科課時有所減少,令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而小學課本中那些有趣的實驗,又往往會成為一些名牌中學的入學考試題目。怎麼辦呢?為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橋秀樹乾脆建了個「家庭實驗室」,他經常在家中帶著兒子一起做實驗。父子倆拆過自行車,安裝過小馬達,每一次實驗成功,他們都會無比興奮。父子倆還曾按照兒子的課本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先加熱燒瓶,等燒瓶里的水沸騰後蓋上蓋子,然後將燒瓶底部浸入冷水中,一俟燒瓶里的水停止沸騰就馬上用冷水從燒瓶頂上澆下來,看看燒瓶里的水會出現什麼情況。課本里附有解釋的正確答案是:水會再次沸騰。在試驗中,當水再次沸騰的瞬間,高橋秀樹看到了兒子臉上又驚又喜的表情。

【試著讓孩子當家】

家住靜岡縣藤枝市的大石壽美惠,小時候是遠近聞名的「捉蟲女王」,她一天最多曾捉過101隻蟬。現在,她又將這門「技藝」傳授給了小女兒小香。小香剛上小學一年級,但她不但能應付各種各樣的昆蟲,連捉蛇都不在話下。她可以輕而易舉地叫出各種昆蟲的名字,甚至還能分辨出它們的年齡。學校的生活課上,小香成了當之無愧的「小昆蟲學家」和「小英雄」。今年暑假期間,川崎市的佑雁女士讓正在讀小學6年級的兒子負責准備一周的午飯,而且還要負責采購。佑雁事先規定好最多能花多少錢,並要求兒子只購買「國產食材」。結果,佑雁的兒子在采購中發現,國產食品和進口食品價格大不相同。在父母幫助下,佑雁的兒子就此進行了「調查」,從而了解了不少進出口貿易知識。

外國教育孩子的小貼士:

●孩子跌一跤,讓他自己爬起來,讓他覺得成長道路不會一帆風順。

●讓孩子在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時,注目兩分鍾。

●帶孩子去動物園,主要是為了獲得知識。

●帶孩子到公園、森林去,讓他們喜歡綠色,讓他們熱愛生命。

●讓孩子懂得,認真為人做事,要成為每一個人生活中的好習慣。

●使孩子成為一個最熱情、具有積極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經濟狀況很好,也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掙錢,讓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學習費用,或支付保險費用。

●鼓勵孩子在16歲以後,在放假期間,找一個鍾點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軍人、警察、消防員、環衛工人、教師和醫生。

●讓孩子學習音樂,學會聽懂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勵孩子上台演說、演唱、跳舞、朗誦。

日本人怎麼教育孩子 篇3

1、 無數大大小小的包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兒園就說明,要准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

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

據說,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制!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地分門別類收拾衣物。京都人可以精細分類處理垃圾而不覺煩,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2、 大人空著手,孩子拿包

每天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而上面所說的那些少說也有二三個大包外加書包都由那些「花朵們」肩背手拿,而且還都跑得飛快。

3、 反復脫換的行頭

幼兒園是統一服裝,春秋換裝。全年去幼兒園時最外邊都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貝雷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兒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這還不是最麻煩的,開學時老師要求拿一套替換的衣服,是孩子們午覺起床後要換的一套。

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這個每天的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的。通過每天到校後,換衣服、放聯系手冊,自己貼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2、3歲開始的訓練,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

4、 大冬天穿短褲

冬天無論多冷,日本幼兒園的孩子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日本媽媽說:「是啊,孩子送幼兒園就是來讓他們得病的。」

5 、零歲參加運動會

剛到幼兒園,就看見很多老師懷里都抱著個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幾個月大吧,一問,是0歲。而0歲的小寶寶,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漢字的「毛毛」同音,很是形象。

這些0歲的毛毛,不光入託了,而且還要參加幼兒園的一切大型活動,比方運動會、演出發表會等。看這些0歲的毛毛哭著拚命向前爬,還是有點打動人的力量的。

6、 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兒園到了年中組,開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課,相當於我們的體育和形體課;到了年長組,就有了足球大會,孩子們成天不是練習打鼓,就是練習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兒園之間的比賽。

7 、完全混班教育

日本在9:30之前,3:30之後,全園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瘋狂。孩子們真正能體會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覺,成長感特別明顯。

8、 教會孩子「笑」和「感謝」

日本幼兒園似乎不重視孩子們的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

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假名、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也不學輪滑,也不教游泳。問教什麼,答案永遠也想不到——「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在日本,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和誰講話,「笑眯眯」最重要,一個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

9、 一年數不清的活動

一年到頭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觀察多少次動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撿橡子了,打年糕了,開運動會了,為社區演出了,宿泊了,過園節了,開發表會了,去拜寺廟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

『陸』 日本父母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聽說日本人的教育方式很是特別、很另類也很成功。那麼日本父母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1、重視提高孩子身體素質

在中國,你絕對看不到,也根本不會相信,在嚴寒的冬天裡,家長或學校肆尺會讓孩子光著上身,穿著短褲,在操場上跑步,然而在日本就有這樣的幼兒園,每天都以這種方式讓孩子鍛煉身體。

重視孩子的裂弊高身體素質,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點。日本孩子從小就被灌輸“不怕冷,多運動”的思想。無論冬夏體育課,一律要求孩子穿短T恤和短褲。有的孩子從小就被家長鍛練洗冷水浴,以此來鍛煉孩子的體質和意志。

2、重視教育孩子吃苦耐勞

日本人注重有意識地給孩子提供吃苦的機會,讓孩子們從小就去經歷磨難和挫折。日本幼兒園都有“遠足”鍛煉課,即保育員帶孩子不坐車而步行往返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園遊玩。小學高年級和中學每年都舉辦“田園學校”、“海島學校”、“森林學校”,讓孩子了解農村生活的同時,經風雨見世面。

大多數家長要求孩子從小做家務,整理房間,做飯,買東西。上學,家長從不接送。外出時也是自己背著包。念大學,學費家長出,生活費得自己打工賺取。這樣很好地培養了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自立能力。

3、重視培養孩子國家觀念

日本家長和教師經常教育孩子,自己的國家資源稀少,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奮斗,才能使國家得以富強,才能使自己得以生存。因此,每個人都要以國家為重,為國家多做貢獻。這樣,日本孩子從小就在心中對國家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日本讓人驚呆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4、重視引導孩子團結合作

日本人認為,團結是一個民族強大的前提,集體的力量永遠大於個人。這種團結精神要從小事、從生活瑣事、從娃娃抓起。在幼兒園,老師經常組織孩子們玩的一種游戲叫“二人三腳”,就是把兩個人的各一隻腳綁在一起,形成“三隻腳”,然後分成幾組,一起賽跑,配合稍有一點不默契,就會摔倒,或落後。

1).冬季穿短褲進行耐寒訓練,用“持久走大會”見證成長

日本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便要接受冬季耐寒訓練。從進入冬季開始,他們便要開始殘酷的耐寒訓練,利用課余時間,換上短袖的“跑步服”,操場上運動。寒假一過,“持久走大會”便開始了。跑完全程的孩子,會得到一張證書,日本媽媽對此格外珍視,她們用此記錄孩子的成長。

與中國媽媽相比,日本的媽媽不會給孩子穿太厚的衣服,她們認為,寒冷的天氣會培養出孩子健康的體魄和頑強的毅力。

2).頗於大膽的戶外活動鍛煉毅力和膽識

與中國相比,日本的幼兒活動更大膽。在這里,沒有家長在乎孩子的小傷小碰,那是一種鍛煉;老師也不用因為活動有危險而不讓孩子嘗試,相反,他們鼓勵孩子去大膽的嘗試。用美咲媽媽的話說:“讓她去嘗試吧,受傷了她才知道疼是怎樣的體驗”。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則
1.遵守民主原則

做父母的要努力營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充分重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小提示

有時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議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長就會大發雷霆。其實,你應該考慮一下你的建議對於小孩來說是否合適。

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親都喜歡逛商場,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歡,為什麼?

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你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卜蔽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聽話,你有道理嗎?所以,在小孩不聽話的時候,最好換一個角度去想,這樣,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

2.遵守關愛原則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關愛孩子是一切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礎。

*小提示

孩子都需要愛,他們對愛的需要遠遠勝於對玩具的需求。

建議:與孩子道別時揮揮手;孩子回家時給他一個問候;輕輕地拍拍孩子的肩;臨睡前給孩子一個吻……

3.遵守快樂原則

讓孩子感受到生活是快樂的,學習是快樂的,不要人為地製造壓力。

*小提示

如果你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並贊美他,比如當他畫了一幅不錯的畫時,你能及時表揚他,而且表現得很具體:“你畫的恐龍尾巴真的很生動。”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棒的禮物,他的臉上一定會綻放動人的光彩,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未來新的挑戰。

4.遵守興趣原則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小孩,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只要他們的興趣本身不壞,就要努力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讓他們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小提示

作為家長,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但是控制過嚴又可能壓制兒童天真爛漫的童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作用。

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只有從小能享受選擇權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和自在。

5.遵守鼓勵原則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父母要多留心幼兒的長處,不要吝惜你的贊美之辭和適當的物質獎勵。

*小提示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日本教育特點
【日本教育的歷史背景】

日本的近代學校體制是明治維新之後於1872年建立的。在這之前,沒有統一的學校,是在地方領主統治下由各“藩”開設藩校、漢學塾和“寺子屋”進行教育。“寺子屋”日語叫做“Terakoya”,大都在寺廟大宅中開設教室,主要向少年兒童教讀、寫、算的初等教育。明治維新後政府為加強國民文化素質,追趕西方文明,提出“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的強制性義務教育政策。最初,實施3年的小學義務教育,1905年小學就學率達到95.62%,到1907年頒布實施6年制的小學義務教育,所學的學科有:國語、算術、修身、音樂、圖畫、體育;高年級還開設地理、博物、歷史、科學等課程。

中等教育與初等教育相比,其發展速度較緩慢。1884年時,全國中學只有132所,學生總數1,4800人。1910年以後發展為302所,學生總數達到12.2萬人。但,初中就學率只佔同年齡層人口總數的5.2%(男6%、女2.9%)。這個時期實施男女生分校,女生的就學率很低。教育內容方面隨時代的發展加強了國家主義的教育色彩。

[學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現行教育體制是根據1947年頒布的《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遵照日本憲法的精神制定實施的。

在《教育基本法》的第一條規定:“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為和平國家與社會服務的建設者,酷愛真理與正義、尊重個人價值、重視勤勞與有責任感、充滿自主精神、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國民”。為此,日本現行教育基本原則是:①確保教育的機會均等;②提高教育質量;③重視培養智育、德育、體育等協調發展的人才;④保障教育的公共性與繼續性;⑤主張教育在政治中的中立;⑥尊重地方自治。

日本現行學制是“六、三、三、四”學制。小學和初中階段實施九年的義務教育。高中是非義務教育,有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和綜合高中,分全日制、定時制和函授制,使後期中等教育發展很快,高中入學率已達到97.5%。日本的高等教育除四年制大學外,還有短期大學(學制2~3年)、高等專門學校(介於高中與大學之間,招收初中畢業生,實施五年一貫制教育,培養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專修學校、各種學校等。為身心有障礙的適齡學生開設盲、聾、啞學校和養護學校,進行特殊教育。

另外,招收3~5歲兒童的幼兒園也作為學前教育機構包括在學校教育范疇,接受文部省的指導。在不斷改革學制的過程中,根據國民受教育的要求,允許擴大開辦各級私立學校,也允許興辦初、高中一貫制和小學、初中相連教育的學校。這種靈活多樣的教育體制較好地適應了日本社會發展而提出的多種人才需求。

【教育行政管理】

日本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國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組成,設有教育常務委員會,是制定日本教育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審批教育法令、法規,並由“中央教育審議會”為它的咨詢機構,就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實施方針提出政策性建議和意見。

學校教育行政管理是由中央政府統一管轄和由地方政府具體指導相結合的辦法實施的。

國家最高教育行政領導部門是文部科學省。在地方政府中管轄教育行政的機構是各都、道、府、縣、市、鎮、村的各級教育委員會。

文部科學省的職能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項:

1.就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制定學術、文化、教育有關的規定;

2.就各級各類學校與教育機構的物資設備、人事安排、教學內容、方法等方面規定實施標准;

3.向各級教育委員會、地方行政機關及其他教育文化與科學研究機構提出指示與建議;

4.指導與幫助地方教育委員會的工作,如,開設教育輔助,設施提供科普教育技術、教育資料的費用等等;

5.有權處理新設學校教職員人事任免及教科書內容的審批權;

6.對國立學校撥發經常性教育經費及其他教育財政費用,等等。

猜你喜歡:

1. 父母在家裡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2. 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有哪些

3. 國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4. 澳大利亞父母怎樣教育孩子

5. 國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

『柒』 日本媽媽的10個育兒方法

日本的教育,真的是涵蓋了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側重於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 以及遵守社會秩序和遵守社會規則,禮儀上面的教育等等。下面我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媽媽的10個育兒方法吧!

1、「必須對見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信租咐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這是最基本的禮貌,日本的媽媽們從小就教,特別是「謝謝」文化。因為懂得感恩,型山以後會收獲更多。

對於並不習慣說「謝謝」的小孩,家長也會稍加提醒。比如,在幫他切完水果遞給他的時候問他一句「你是不是應該和我說句什麼話?」小孩自然而然就會將「說謝謝」當成一種習慣。

2、公共場合,特別是在圖書館。即使只是正常的講話聲音在安靜時都顯得異常刺耳,會打擾到別人。在安靜的公眾場合大聲喧嘩也正體現了家教不夠。

日本媽媽教育孩子的是:在公共場合(除了可以放開玩兒的地方以外),說話音量都控制在不讓第三個人聽到。

3、交流能夠促進親子間的感情,同時也能打開孩子的心扉,讓他變得更加開朗、自信。

日本媽媽告訴孩子們: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媽媽;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爸爸。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4、有時候,中國的媽媽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反應會很大,會動手打他,當次數多了,孩子會通過撒謊來遮掩自己的滑純錯誤,從而從小可能就養成了不誠實的習慣。

而日本媽媽都會教育孩子:一次撒謊可以原諒,但不要任意撒謊騙人,否則你會失去朋友家人最寶貴的信任,讓你後悔一生。

5、「如果不能避免打架,不許用工具和牙,也不許戳眼睛,除此以外可以狠狠的打,而媽媽則希望你能打贏。」日本的'媽媽們都會教育孩子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要懂得保護自己。

6、掉在地上的硬幣可以揀起來拿回家積攢起來,但是錢包卻不能據為己有。別人不會在乎那幾個硬幣。

而錢包內的物品絕對不能私自動用,有些即使不是貴重的物品,對失主來說也很重要,比如各類證件。

7、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餐桌上的文明,即使不好吃也不要表現出來,可以少吃或者不吃並禮貌地答謝主人的盛情:已經吃過了,吃飽了。

8、在《憫農》中,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典故。日本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給孩子們灌輸任何食物和東西都是有生命的觀念,在孩子盛飯的時候都會建議要多少盛多少,避免浪費。

9、必要時遵從集體和權威的意見,但是內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孩子們要傾聽並參考別人給出的建議,如果這個建議比自己的想法更妥當,那麼就不應當再執著於錯誤。

另外,即便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取,那麼也不要放棄自己的想法。因為,這並不代表這個想法就是完全錯誤的。

10、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用不著和別人比較。

攀比、拼爹的現象在日本也是十分常見,日本媽媽們都會教導孩子不應以自己的缺乏而自卑,同時也不應持有過高的優越感。

『捌』 為什麼日本一年一個諾貝爾,日本媽媽是怎麼培養孩子的

為什麼日本一年一個諾貝爾,日本媽媽是怎麼培養孩子的?

1、不局限於知識傳授,注重生活經驗的培養

我們中小學的學校教育里,課程設置基本是語數外、美術、體育、音樂,而日本除了這些基礎課程,還會根據不同年級開設生活課,包括家庭課、風俗課和生活技能課,比如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等。

多樣化的課程培養的是多樣化的能力,在生活中其實最容易萌生好奇心和想像力。

如果不是看到了開水壺的壺蓋冒氣,瓦特怎麼會發明蒸汽機?如果沒有生活經驗,曹雪芹又怎麼能將一部《紅樓夢》寫得如此盪氣回腸?

近年來,我國已經意識到“只讀聖賢書”的應試弊端,正在逐步推廣素質教育。2017年教育部就將綜合實踐活動列為中小學必修課程,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

作為家長,平時在家可以逐步積累孩子的生活經驗,做家務、看紀錄片、到戶外走走等都是不錯的方式。

不要只是在主題活動或者特殊節日時才帶著孩子“體驗生活”,真正的生活不就在每一天每一秒里么?

2、注重身體素質鍛煉,身體和意志都得到鍛煉

日本的幼兒教育是體育當先,初中以後會慢慢培養更高的運動愛好。畢竟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是保證持續學習和輸出的前提,不信你看很多成功人士都有健身的愛好。

反觀我們的孩子,從小被保護得太好,對比之下身體真的太弱了。

有新聞報道,初中生引體向上全軍覆沒……

某中學的體能測試中,某班總共20個學生,只有兩個學生做了2個以上,一個學生做了一個,剩餘的一個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單杠後連幾秒都堅持不了。

按照標准,7年級4個及格,8年級5個,9年級6個,滿分12個,據體育老師介紹,全年級沒有一個做到滿分,及格的也才7個。

所謂修學旅行,就是讓孩子跟自然親密接觸、跟文化融為一體。

修學旅行是貫穿日本小學、中學乃至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環,以學習為目的,不是單純出去遊玩的,學生更容易從旅行中學到知識。

有時會跨越日本大區,有時就在家附近,修學的地點豐富多樣。

比方說通過參觀歷史遺跡學習知識的歷史修學旅行;跑到森林裡感受自然生物的森林修學旅行、到農場農田裡學習農業知識的農業修學旅行……

平時沒事的時候,到家附近的文化公園、景點遺跡,甚至只是普通的草地、湖泊,都可以是“修學旅行”的目的地。

另外,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研學活動也越來越受中國家長的青睞。

『玖』 日本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導語:我們日本的家長們都是怎麼去教育孩子的,有什麼方法?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日本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歡迎借鑒!

1 日本老人都不幫忙帶孩子

在日本,人和人之間都相對獨立。和中國的老人基本都在給自己的子女帶孩子相比,日本的老人幾乎是不會去帶孩子的,也不和子女同住,最多在子女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在日本帶孩子基本靠年輕的夫婦,所以孩子主要相處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粑粑麻麻。

所以日本的小孩很少有四世同堂,家裡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的情況發生。更多的是家裡幾個孩子和忙碌的大人,孩子之間要培養互相照顧和盡量自己獨立的生活能力。

而爺爺奶奶呢?退休之後就是自己旅遊,或者發展一下之前沒有時間做的興趣愛好,從經濟和人力上都不會再去支持子女的家庭了。和國內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和啃老族相比,多的是一份獨立,當然,少的是一份人情冷暖。

參加各種興趣班的爺爺奶奶:

2 熊孩子退散!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很注重教育孩子「獨立」,在日本還有一種文化叫做不給別人添麻煩。所以從很多生活細節都能看出來。

比如在上學的時候,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從來沒有家長幫孩子拿書包拿水壺。都是孩子自己背書包,撐傘自己上學。

另外還有一種我們常見的場景,就是在餐廳,飛機上,熊孩子不高興了哭鬧,高興了在座位上蹦跳。這些在日本的生活中,都是屬於「給周圍人添麻煩」的行為。這個時候,日本的家長會帶熊孩子離開,對於很小的孩子,哄好了再坐回來,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就會教育他們「不要給周圍人添麻煩」。

3 很小就有自己獨立的房間,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相比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是跟父母睡,在日本,很多孩子很小開始就有自己的房間,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也會有自己的空間。這是因為,孩子從小開始有一個屬於自己獨立的空間,能夠通過整理房間,打扮自己的小天地來提升自己的自律,管理能力。

4 參加興趣班不是強迫,而是發現

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會有很多興趣班,什麼游泳班空手道班美術班應有盡有。但是和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家長並不是天天逼著孩子要學出個什麼東西,送孩子參加興趣班多半是玩票,而且也會輪番報不同的班。

為什麼呢?

因為日本家長認為孩子通過玩票的`性質可以見識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從而可以發現自己孩子的興趣和潛質。而日本面向孩子的班多半也以游戲為主,比如科學班就是通過一些好玩有趣的實驗來激發孩子對物理化學的興趣。

5 和背誦古詩相比,更重要的是增加生活技能

我們從小背誦一個「鋤禾日當午」是絕大多數孩子都有過的經歷。不過和孩子背誦知識相比,日本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加天馬行空。 主要培養生活技能,以及還有一種叫做為別人著想的品質。

比如,教孩子如何去超市買東西。讓孩子拿著一張購物清單,裡面寫著:牛奶,麵包,洗發水等等,讓孩子在超市自己尋找,詢問售貨員,然後結賬付款。讓孩子在沒有大人的時候也能自己生活。

另外,在日本的幼兒園開始,就要培養為別人著想的情商,大孩子要照顧小孩子。小學開始,上學就不是父母接送,而是大孩子叫上小孩子三三兩兩自己去上學。。

6 「沒關系」和「很簡單」

因為孩子相處最多的是父母,所以幾句話要經常說。當孩子磕了碰了,不是呼天搶地撲過來說「寶貝受傷了嗎?」而是要說「沒關系」,鼓勵孩子自己處理自己克服。

而當孩子處於懵懂期,對世界很好奇對時候,經常會問「爸爸,當飛行員難嗎?」,這時候,要多說「很簡單」鼓勵孩子對於一切都不難,勇敢地達成目標。

7 在公交上不需要讓座

在國內,地鐵或者公交上見到孩子都會讓座。不過在日本沒有這樣的習慣。日本的優先座如果沒有老弱孕婦和抱嬰兒的乘客,即使是當時人再擠,也沒有人會坐。即使是小朋友也會站著。

家長會覺得在公交上站著也無所謂,可以鍛煉小朋友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下面這個是給1-2歲兒童在浴室洗澡的時候玩的玩具,在浴室模仿自己的臟衣服被洗掉,然後曬干,然後分類疊好的過程。可以貼在浴室牆上,全套防水。

這個是給三歲左右的孩子,正要學習寫字的時候,培養孩子對拿筆的興趣。有模版可以讓孩子漂亮地畫畫。

還有趣味動畫教孩子該如何寫假名。

日本的孩子也是窮有窮養,富有富養,但是基本上教育的方針都是相通的。更加側重生活技能和情商的培養,讓孩子能夠盡快獨立;而對知識類的培養則是:慢慢來,將來有的是時間。

『拾』 日本人怎麼帶小孩

;關於《日本人怎麼帶小孩》法律層面:日本1937《母子保健法》,規定女人從懷孕開始直到生產之後,都要到所在地的市區政府機構打報告《懷孕通知》,同時從市區政府機構領取《母子健康手冊》,這個手冊將記錄孕婦和嬰幼兒的懷孕健康狀況,以及那一個時段應該做什麼檢查,以及檢查和治療結果。比如:生產時間,地點,什麼時候接種疫苗,醫院名字,嬰幼兒成長記錄,以及建議意見等。家庭層面:日本的嬰幼兒通常是由親生母親照顧的,而不是由祖父母照顧。祖父母通常也不與年輕父母同住。產婦一般在嬰幼兒4歲以前,都不會出去工作,而是作專職主婦。育嬰機構:日本也有「保育院「和「幼稚園」。保育院是為少數,不得不去工作的人准備的。但是也只是負責白天照顧幾小時,晚間還是要接走的。幼稚園,是個3-4歲以上小孩准備的。日本人送小孩去幼稚園的目的有三個,一是讓孩子接觸同齡人,二十接受一下專業育兒師的啟蒙教育,三是主婦可以白天有幾個小時的自由時間,買賣東西,做做家務,喘息一下。接送小孩的也通常是母親。學齡前的教育:日本有學齡前教育培訓班,教育小孩的同時,給家長提供學齡前兒童那個教育的建議。有些是在教室完成,有些需要家長配合學校讓小孩在家裡完成的。接送小孩的也通常是母親。;父母的分工:在日本由於父方多數白天是要出去工作的,而且通常需要加班到很晚。所以,照顧和教育小孩的責任就由母方承擔了。母方在孩子4歲前多數不出去工作。孩子24小時由母親陪伴,所以,日本小孩的家庭影響更多的是來自於母方。當然,在周末,父方不上班的時候,也有的會接替母方照顧小孩,母方得以出去逛逛街,買賣東西,做做美容美發,見見朋友聊聊天什麼的。父方則在家裡陪小孩子玩耍,看動畫,做手工。或者幫助主婦收收衣服,疊疊衣服。當然,也偶爾,年輕的父母會將孩子委託給祖父母,夫婦不帶孩子的時候,但是,這往往只是幾天或幾個小時。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3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7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5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1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6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9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1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3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