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殘暴惡行當時德國怎麼看
Ⅰ 德國和日本為什麼對待二戰的態度不同
德國和日本對待二戰的態度並不像閣下從媒體得到的印象那般---即日本不認罪,德國認罪
實際上,德國對二戰的反思也不像閣下想像的那般完美
當然,德日兩國不同的"聲譽"和"作風"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德國盡管履行了戰爭賠款,承認大屠殺問題,審批戰犯等等
但是可以注意到----當年德國總理"僅僅"是對猶太人下跪而已----我們都很清楚,二戰中德國人造成傷害最多的,死傷最慘的其實是蘇聯人----蘇聯人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猶太人
甚至波蘭人的死亡數量也和猶太人相當
你可以注意到,德法的和解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法國人在二戰中死傷極少,納粹在法國的惡行也並不多(因為他們認為法國人還算高等類民族)
所以,西歐各國都很輕易的原諒了德國(西德)---而且在需要德國人作為對付蘇聯的橋頭堡,德國很快就走上了重新武裝的道路
再說日本
日本不認罪其實和德國當年所關注的類似---涉及領土問題
日本和韓國,中國,俄羅斯均有領土或領海爭端,和朝鮮的關系也很不好
認罪有損日本的"強硬"形象,會失去一定的利益
其實認罪這個動作不難----但是注意,德國認罪的過程不僅僅是要跪的,更重要的其實是"割讓了領土的",可以說日本如果認罪的話,在爭議領土問題上會落下風
而日本的政客為了拉老兵和其家屬的選票,往往要走"極端",各種"雷人"的玩意也就出
美國人很清楚這一點,日本是美國在遠東的重要戰略基石,所以美國也不願意中日韓之間關系走熱---出現亞洲集團----美國人往往利用日本人的自尊感和"野心"來製造矛盾.
美國把日本滲透的很嚴重,日本高層就有美國間諜----而且至今也查不出來
德國可以認罪的原因在於當時可以獲得利益(盡管付出領土代價)
而日本認罪在經濟上不會獲得多大的利益----東亞的經濟競爭和軍備競爭的強度遠遠超過當今世界的任何地區----不光是向中國認罪的問題,還涉及韓國,朝鮮,甚至俄羅斯的問題
所以日本領導人一向在這個問題上很難做出什麼建設性的步伐
當然,一旦有利益---自然就會跪的
我只想讓你明白一點,誰原因沒事下跪阿,沒人會真心認罪的
參考資料:維京繼承人
Ⅱ 二戰德國對日本的態度
德國一開始是不想和日本結盟的,畢竟兩個國家之間一開始沒有直接的利益往來,而且一戰時兩個國家還處於對立面,並且兵戎相見。日本的海軍師承英美,與英美關系較近。而且二戰開始前日本與美國還有大量的貿易往來。日本海軍方面是想同英美結盟而非德國,只有陸軍是主張學習德國。最後由於日本陸軍的貪功冒進,私自開辟中國戰場,在中國戰場上初期大獲全勝後導致日本陸軍占據上風,日本也被迫上了軸心國的戰車。
而反觀德國,一開始德國因為中國的資源,與中國有著非常大的貿易往來,並向中國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但是由於德國處於對蘇聯的戰略規劃,而且日本實力不菲,於是德國便對同樣與蘇聯有利益沖突的日本走到了一起,並於1936年簽訂日德同盟,德國需要日本在遠東牽制蘇聯的兵力,必要時日本可以北上對蘇聯作戰,與德國成兩面夾擊之勢。
可以說德日之間的同盟是徹底的利益間的同盟,兩者並沒有共同的信仰,也不是互相崇拜。而且因為各自國情不同,所以二戰之時日德間的交流甚少,只有幾次軍事裝備技術間的交流。而德國作為陸軍強國,重視裝甲作戰,海軍則著重發展潛艇。而日本正好是陸軍實力薄弱,裝甲技術一窮二白,潛艇技術也不強大,只有海軍力量可以排進世界前列。所以德國對日本僅僅停留在戰略上的盟友,德國也只希望日本牽制蘇聯這一個作用。但是之後的日本一意孤行全面侵華,不僅斷了德國的稀土資源,而且北上對蘇作戰又失利,導致蘇聯可以在遠東騰出手來,把重兵調回歐洲對德作戰,並且找死把美國拉入了戰爭。這時德國已經對日本失望透頂,但又騎馬難下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