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是怎麼來的
❶ 日本國是怎樣誕生的
貌似說是我們唐朝的時候·那個李世民愛長生·就叫個道士帶來3000童男3000童女過海到小島·那些個日本就是那些小孩的後代·日語會和我們中文像的原因就是·那些小孩太小了·還沒把字學全·
❷ 日本國家是怎樣來得
樓上說的是自大的人偽造的說法。日本人早就紀元前幾萬年就存在了。然後在公元前600多年的時候出現第一位日本天皇
❸ 日本這個國家是怎樣的由來
日本人包括朝鮮韓國人都是蒙古利亞人的後代,日韓的血統也不是誰繼承誰。而是一個並列的關系。
日本祖先來自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帶,早期的日本人都是從亞歐大陸經北海道到達日本列島的。
至於徐福東游,與唐朝一樣只是帶去了中原的文化,與血緣無多大關系。
(3)日本國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英語:Japan),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
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
❹ 日本國來歷的傳說
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去求取長生葯,徐福東渡日本,帶去了500童男,500童女,就呆那裡了,沒有再回到秦始皇的身邊。好像就是這么來的吧 以下為網路版本 如果說的是「日本」這一名詞的由來,那就是古代日本人認為太陽從日本的大地升起,自己的國家是日出之國,故名「日本」。 在我國古代,起先稱日本為「倭」,較早見於文獻的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山海經·海內北經》)成王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王充:《論衡·恢國篇》)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漢書·地理志》)自西晉陳壽在《三國志》中為倭立傳以來,史不絕書,中國人對東方海中倭國的情況,逐漸有了具體而深入的認識,中日兩國的友好往來也益見頻繁起來。 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雲:「四牡??周道倭遲。」《說文》釋倭:「順貌,從人,委聲。」有人說,倭字從人又從禾、從女,蓋由倭人素以稻米為主食,女多男少而來。這種解釋,顯然是一種無稽之談,純屬附會。一些學者認為,古之稱日本為「倭」,可能同「匈奴」、「鮮卑」一樣,只是一種音譯;因為日本民族稱「和」,「和」為「倭」的諧音字。這個說法,似乎比較有道理。 然而,現在日本語中的「和」、「倭」二字均讀為yamato,與「和」、「倭」二字原來的發音迥異,這又作何解釋呢? 在日本語中,「倭」讀為yamato實始於日本現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記》(公元712年)和《日本書記》(公元720年),二書均為安萬侶所著,比我國最早記載日本「邪馬台」王國和「卑彌呼」女王的《三國志》晚了400餘年。安萬侶誤以為《三國志》所載「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就是日本傳說中的神功皇後,但神功皇後與卑彌呼的年代不符,於是將神功皇後以及她以下諸皇的年代拉長,以合卑彌呼的生活年代;《三國志》說邪馬台王國的人「壽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這或許就是安萬侶任意拉長的根據。日本古史紀年與中國史籍相符始於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純屬口頭傳聞,那時既無文字,又無歷法,怎麼可能有精確的歷史紀年呢?所以,日本國內研究日本古史的學者,關於崇峻天皇以前的歷史,寧肯相信中國正史的記載,也不輕易引證日本古史中那些傳說。 既然安萬侶誤認為神功皇後就是卑彌呼,而卑彌呼的都城是邪馬台,於是神功皇後的都城也變成邪馬台了。這樣,日本平安朝奠都以前歷代天皇所居的畿內即「大和」地方,只好與九州島的邪馬台合二而一。而中國原來稱「倭」,日本素來名「和」的這兩個字,在發音上非讀yamato不可了。日本語「倭」、「和」二字之所以要改變原來的讀音,其奧秘就在這里。至於安萬侶這樣做究竟出於什麼用心,那不是這里所要探討的問題。 至唐代,中國始稱「倭」為「日本」。在《舊唐書·東夷傳》中,「倭」與「日本」分列並敘,《新唐書·東夷傳》則單敘日本,不再有「倭」的名目,並對改「倭」為「日本」作了如下的說明: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新唐書》為宋歐陽修、宋祁等所修,以上說法當有所據。從這段話看,「倭」改國名為「日本」當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以後。然而,為什麼要改國名,以及取名「日本」的緣由,其說是值得懷疑的。 為什麼要改「倭」為「日本」呢?說是倭國派到中國的使者略懂「夏音」(漢語)之後,發覺「倭」的含義不好,此後就改稱「日本」了。如前所述,中國古人稱日本為「倭」,原本只是「和」的音譯,本身並無貶義,所以,以其「惡」的說法難以置信。 再是說倭人改國號為「日本」,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這種說法也值得懷疑;因為認為日本「近日」,那隻能是中國人的觀念———日本在中國東方遙遠的海上,從視覺上感受,似乎正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山海經·海外東經》說:「?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訓》也說:「日出於?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身居日本列島的人,並不見太陽從本土升起。因此,說日本是「日之所本」這種觀念只能產生在中國,後來日本人這樣說,也顯然是受了中國觀念的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是倭國附近原有一個小國叫「日本」,為倭所吞並,後來倭國遣唐使者便對中國人冒用「日本」這個名稱了。這一說法,當時就很可疑,更不足為據了。 倒是唐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提供了一條罕為人知的證據,或許有助於解開「日本」國名來源之謎:「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原來,倭國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意見才改國名為日本的。張守節系玄宗時人,離武後統治時期不遠,他的說法當有所據。如果此說確定無誤,以上種種疑惑也就不復存在
❺ 日本是怎麼來的
日本人
日本人(Japanese)
東亞日本的基本居民。自稱大和民族。屬蒙古人種東亞類型。使用日語,語言系屬未定,多數學者認為屬阿爾泰語系。受漢語影響極大。以東京話為標准語,在全國推廣。信仰比較普遍 ,流行多種宗教 。大乘佛教自6世紀由中國經朝鮮傳入後,迅速普及全國。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明治維新以後曾被定為國教,全國城鄉皆有神社。很多人都有神 、佛並重的雙重信仰,或同時兼信幾種宗教。一般在生育、婚姻、節慶等現實生活方面遵照神道教儀式;對喪葬、祭祀 、法事等方面則遵照佛教信仰。民間多流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基督教於16 世紀 40 年代傳入日本,信徒約佔全國人口1%。此外還有新興宗教二、三百種。
關於日本人的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多數學者認為系由不同來源的人們雜交而成。日本人是人類史上少有的雜種人種。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當日本列島尚與亞洲大陸相連時,便有原始人在此生息,其後裔為今阿伊努人。約至 1 萬多年前,日本列島開始與亞洲大陸分離,先後又有多批移民自海上遷入,成為大和民族的基礎。其中主要包括來自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以及公元前後遷入的漢人和朝鮮人等。由於各批移民遷入的時間和定居的地點不同,雖經幾千年的混合而形成統一民族,但在傳統文化、生活方式和體質特徵上仍存有許多地方性差異。公元前數千年,日本列島上的居民以漁獵、採集或刀耕火種農業為生,在歷史上屬繩紋文化時代。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中國大陸的金屬工具、窯式燒陶 與水稻栽培技術,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九州,是為彌生文化時代。公元3~4世紀以今奈良為中心建立大和國,統一日本各部落。從此始有大和民族之稱。公元7~8世紀時,日本吸收中國盛唐時代的農業、工藝、建築、佛教等文化,同時吸收朝鮮、印度文化,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明治維新後又大量吸收歐美文化,形成東西方多種文化的大融合。
❻ 日本國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約在公元1世紀時,日本各地共有100多個小國,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了統一。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
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切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英語:Japan),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6)日本國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日本」這一稱呼大約使用於7世紀後期。其來歷在日本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中國的《新唐書》則記載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
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句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一名稱,故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❼ 日本這個國家怎麼來的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共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了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切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❽ 日本是怎麼來的
關於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問題,學界至今仍聚訟不決。
從體質結構來看,諸種見解大致可分三類:
(一)「人種更替說」,認為在日本列島曾發生一次乃至兩次人種更替。如在19世紀80年代,解削學家小金井良精認為,在繩紋時代生活於日本列島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繩紋時代後他們被大陸來的其他人種驅趕往北方。
(二)「混血說」,認為「原日本人」(舊石器時代的日本人)在繩紋時代之後,與大陸或南洋諸島移居來的其他人種混血,逐漸形成現代日本人。醫學家清野謙次首先提出「混血說」,直至20世紀30年代,仍為學界主流。
(三)「演變說」(或稱「連續說」),認為繩紋時代的日本人由於生活方式的變化,其體質逐漸演變,成為彌生時代人、古墳時代人乃至現代日本人。它更為重視人種的繼承性,既不贊同「人種更替說」,也不大重視混血對日本民族構成的影響。
二戰後,東京大學人類學研究室的長谷部言人和鈴木尚教授持此說,至今對學界仍有影響。
(8)日本國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日本原本沒有名字。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自稱其為「八大洲」或「八大島」等。
據《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定名為「大和」。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稱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人也一直是視太陽為圖騰的。
隋唐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漢文化,隨著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多,日本對「倭國」稱呼越來越不滿意。
據《新唐書·日本傳》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所以,日本國的國名,當是中國隋朝皇帝無意賜予的。
日本文化由來:從1996年開始中日兩國考古學和人類學多次證實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亞通古斯人、古代中國漢族、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少量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融合而來。
❾ 日本國是怎麼出現的
和我們是同一個祖先,只是現在的日本人忘本又變態!
❿ 日本國名的由來
日本國名的由來:
日本的意思是日出之國,在最早時候日本使用和還有倭來作為國名,日本這一個稱呼大約是在七世紀的後期才開始使用,關於日本過命的由來在日本的史書裡面並沒有記載。
但是在中國的《新唐書》裡面則記錄的有,在公元670年,倭國派遣了使者來慶祝唐朝平定了高句麗,因為前來的使者懂一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個稱呼,所以回去以後就把國名改成了日本。
(10)日本國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稱為了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
日本人也一直視太陽為圖騰,隋唐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漢文化,隨著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多,日本對倭國稱呼越來越不滿意。
所以,日本國的國名,當是中國隋朝皇帝無意賜予的。《詩經·大雅·江漢》:明明天子,令聞不已。《史記·五帝本紀》: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
天子顧名思義,天之嫡長子。所以,天子是古代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他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權,自稱其權力出於神授,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稱天子。
宣揚自己生來就有許多瑞徵,所謂天子氣。人們便把他們比作龍,稱真龍天子。封建階級宣揚天子受命於天。
是上天委任於人間的代理人,一切人都應受天命約束。古代中國的這種天命思想傳入日本後,日本人遂也就稱自己的國王為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