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為什麼不肯去日本
1. 不肯去觀音
相傳唐咸通年間,名叫慧鍔的日本和尚來到五台山。與五台山的方丈,成了莫逆之交。方丈送了尊檀香木雕成的觀音佛像給他。那佛像神態安詳,鬢發眉毛均極細膩,栩栩如生。慧鍔喜不自勝,打算回日本去建寺供養。
慧鍔揚帆回國。接連三天風浪阻擋,鐵蓮鎖舟。他心想難道是觀音大士不願去日本么?他回到船艙里,跪在佛前祈告說:「如若日本眾生無緣見佛,我一定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養我佛。」
話音未落,忽從海底鑽出一頭鐵牛。帆船跟著鐵牛後面,沿著這條航道前進。惠鍔定神一看,原來帆船又回到了普陀山的一個山嶴里。他心想,既然觀音菩薩不願去日本,就在這里造座寺院,讓觀音菩薩定居在普陀山吧!從此,這尊檀香木雕成的觀音佛像就留在普陀山了。那座小庵堂,就叫不肯去觀音院。
2. 「不肯去觀音院」有什麼傳說為什麼叫它是「不肯去觀音院」
「不肯去觀音院」的傳說及名字由來:
相傳五代後梁明貞二年,很多日本出家人都到中國訪道尋師。慧諤和尚,遠渡重洋,至山西五台山,朝拜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游遍五台聖地,見一尊觀音大士的聖像,清凈庄嚴,心羨不已。慧諤和尚本想向寺廟當家師傅商討恭請回日本供養,但又怕師傅不允所求,最後只得不與而取。
慧諤和尚既獲寶象,馬上束裝就道,乘舟東渡,欲恭請觀音菩薩回日本。這條船行至舟山群島,有一名叫新羅礁的地方,忽然海中現出無數的鐵蓮華(今稱蓮華洋),三日三夜擋舟不能前進,只有遠遠的在普陀山四周打轉。如向東開,即有鐵蓮華從海生出,阻道不前。
慧諤和尚驚恐萬分,心中忐忑不定,忽然想起這尊菩薩是不與而取偷來的,這時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慚,跪下去向菩薩禱告說:」大士!弟子因見菩薩聖像庄嚴,我國佛法未遍,聖像少見,我想將菩薩聖像請回日本供奉,假使我國眾生此時無緣見您,當從所向,弟子即就該處,建立精舍,供奉聖像』,禱罷舟行,竟至潮音洞邊,安然停下。
那時普陀山還是一片荒島,野無人煙,只有幾個捉魚為業的漁翁,在山上搭幾間茅草蓬子,住在海邊山凹里。當時慧諤祖師靠舟上山,尋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遠的山旁邊,找到一間漁人茅舍,該舍主人就是打魚為業的張漁翁,經過慧諤和尚說明來意,他大為感動,同時也歡喜得了不得,菩薩連日本一個國家都不願意去,而要住在我們這個孤島荒山之中,這一座荒山真是與菩薩有大因緣了。
住在這里附近的人民,也真是有很大的福德和善根哩,所以才能得到觀世音菩薩顯化此山。他思想至此即很慷慨的向慧諤和尚說:「師父!你們貴國的人,既無緣見佛,那末你就與菩薩一並住在我們山中,我把住的房子和地方讓出來,你可以築庵供奉菩薩,我過海去,叫各地民眾,大家來山拜佛供養你,你不要再回日本去了。」慧諤和尚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就在山上築庵安住,呼名曰』不肯去觀音院『。
(2)觀音為什麼不肯去日本擴展閱讀:
不肯去觀音院位於紫竹林,紫竹林是觀音修道的地方,裡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觀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黃色矮牆圍著三間質朴的佛堂,佛堂中終年香煙繚繞,這就是不肯去觀音院,可乘坐1號線到「紫竹林」下車。不肯去觀音院於1980年得以重建。
普陀山島內可乘1路、2路、3路旅遊專線至紫竹林(南海觀音)站下車後步行可至。票價依乘車里程5-10元不等。
3. 當時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都在四川度亡靈那眾生平等菩薩為何不去日本度海嘯死的亡靈請佛門高人指點
既然佛教中有雲:
菩薩慈悲渡人。而且又說菩薩法力高深。
你就當開玩笑的理解,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他可以開N個分身?可以開個「南海觀音駐日本分理處」。。。
人都可以有辦法嘛
4. 不肯去觀音是什麼意思
「不肯去觀音」的來由:
原本是由一位日本僧人慧鍔,來中國九華山請觀世音入住日本的,因為日本人從未見過觀音法相,所以前去九華山請佛。在請動佛之後,還差幾海里就到日本的時候狂風大作,海浪湧起便歇下船,住在一個小島上。
但之後只要一航行船,就波濤洶涌,天昏地黑後來他覺得是觀世音不肯入住日本。便在那個島上建了一座觀音廟,將九華山請來的觀世音,放在了現在的普陀山,也就是現在的不肯去觀音院。
(4)觀音為什麼不肯去日本擴展閱讀:
唐朝對日交流極為繁盛,來五台山交流學習的日本僧人不計其數。慧鍔就是其中的一個,他來過大唐三次,分別為公元841年,845年和854年。最後一次就促成了「不肯去觀音」這件事。公元854年是唐宣宗大中八年,他歸國的時間是大中十二年(858年)。
這一段是最早的有關慧鍔開山的記載:慧鍔從五台山得到了觀音像,取道寧波回國至普陀山海域時,船觸礁。慧鍔禱告之後,船才脫險,於是建立寺院。寧波人後來把觀音像請到了城裡,而普陀山上供奉的,是一個奇異的僧人之後的復刻版。
5. 日本佛教已近成國教,為什麼在眾多佛像中唯獨沒有觀音像呢
有。 http://www.cctv.com/program/hxwm/topic/history/C14468/20050802/102178.shtml這里就有一個「不肯去觀音院」 http://ke..com/view/1855873.htm這個是日本如意輪觀音像雲山客的[原創]七絕---日本游觀音寺 慈航普渡顯金裝,束發婚盟仰佛光。淺草雷門游殿宇,東瀛香火最輝煌。不過日本的觀音像有些是男性造型的。(觀間本來該就是非男非女)
6. 為什麼觀音大士不去日本
因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更想救東土眾生
7. 「不肯去觀音院」的來由是什麼
「不肯去觀音院」的來由:
原本是由一位日本僧人,來中國九華山請觀世音入住日本的 因為日本人從未見過觀音法相,所以前去九華山請佛。在請動佛之後,還差幾海里就到日本的時候狂風大作,海浪湧起便歇下船,住在一個小島上。
但之後只要一航行船,就波濤洶涌,天昏地黑後來他覺得是觀世音不肯入住日本。便在那個島上建了一座觀音廟,將九華山請來的觀世音,放在了現在的普陀山,也就是現在的不肯去觀音院。
(7)觀音為什麼不肯去日本擴展閱讀:
1、日本僧人慕名來中土學法:
慧鍔是當時日本臨濟宗高僧。佛教從中土傳入日本後,日本僧人常慕名來中土學法。久聞觀音大名,對觀音菩薩十分崇拜。慧鍔到中土來,一是來學佛法,二是來朝拜觀音。來到了當時著名佛教勝地五台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文殊菩薩號稱智慧第一,與觀音菩薩同為佛的弟子,二位菩薩歷來關系密切。當時五台山是北方佛教信徒的朝拜中心,山上梵剎林立,五台山清涼世界之名遠揚天下,四方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
2、慧鍔瞻仰觀音法像
慧鍔身披袈裟,背負行裝,走進了五台山法華寺的山門。寺中方丈熱情接待。慧鍔進入大雄寶殿後,一眼看見一尊觀音菩薩的庄嚴寶像,—下子驚呆了。這尊庄嚴寶像光芒四射,系用白玉精工雕成,長有三尺左右;菩薩手持凈瓶,瓶中插著一朵蓮花,坐在蓮台寶座之上。
再看菩薩容貌,清秀華貴,眉如彎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瓔珞橫披,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髻,綉帶輕飄彩鳳翎,端莊嫵媚,慈祥可親。慧鍔在觀音法像前足足禮拜瞻仰了一個多時辰,依依不捨離去。
當天晚上,慧鍔十分激動,到中土來,就是想要朝拜觀音,今天真是有緣,來到五台山就見到了觀音菩薩。這尊菩薩寶像庄嚴慈祥,要是能請到日本去供奉,讓東瀛人民也禮拜觀音菩薩,那該有多好啊!只是,怎麼好開口把這尊像請去啊?明日誠心求方丈吧。
8. 不肯去觀音院的來由
慧鍔身披袈裟,背負行裝,走進了五台山法華寺的山門。寺中方丈熱情接待。慧鍔進入大雄寶殿後,一眼看見一尊觀音菩薩的庄嚴寶像,—下子驚呆了。這尊庄嚴寶像光芒四射,系用白玉精工雕成,長有三尺左右;菩薩手持凈瓶,瓶中插著一朵蓮花,坐在蓮台寶座之上。再看菩薩容貌,清秀華貴,眉如彎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瓔珞橫披,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髻,綉帶輕飄彩鳳翎,端莊嫵媚,慈祥可親。
慧鍔在觀音法像前足足禮拜瞻仰了一個多時辰,依依不捨離去。當天晚上,慧鍔十分激動,他想,我到中土來,就是想要朝拜觀音,今天真是有緣,來到五台山就見到了觀音菩薩。這尊菩薩寶像庄嚴慈祥,要是能請到日本去供奉,讓東瀛人民也禮拜觀音菩薩,那該有多好啊!只是,怎麼好開口把這尊像請去啊?明日誠心求方丈吧。 第二天,慧鍔便專誠叩見了方丈,徑直向方丈說明心意:「法師在上,弟子慧鍔來自日本,專來朝拜菩薩靈地,瞻仰菩薩法像。昨日有幸,得見貴寺觀音大士法像,不勝欣喜之至!弟子至心崇敬觀音菩薩,思量再三,有心請觀音東臨日本,以教化那裡百姓,救度彼地一切苦厄
,不知方丈可否恩准?」
方丈一聽,感到有些突然,便說:「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你從東瀛渡海來求佛法,一片誠心,可敬可佩!你要請觀音寶像東渡日本,也是善舉,只是此是大事,容老衲考慮考慮。」 慧鍔見方丈猶豫難定,又再三叩請,表示誠意。方丈看那慧鍔至誠懇切的態度,確是要在日本廣傳佛法,覺得一個日本僧人有此宏大願心,也是難能可貴,在慧鍔再三懇求下,也就答應了,說:「貧僧看你確是一片至誠,你既有如此宏大願心,貧僧就助你一臂之力,但能否如願,就要看你的緣法了。」說著,他領著慧鍔來到大殿內,雙方跪在觀音大士法像前,虔誠禮拜。方丈叩首說:「菩薩在上,今有弟子慧鍔歷盡千辛萬苦,從東瀛來到中土,誠心禮請大士東去日本。弟子見他志誠懇切,斗膽隨順了這一因緣,懇請菩薩恕我。」
慧鍔一聽方丈所言,連忙叩謝。方丈扶起他,把那尊法像交給了慧鍔,又說:「此尊觀音法像為文殊菩薩所造,據說文殊菩薩來五台開辟道場以後,常常思念觀音大土,於是塑造了這尊觀音法像,可謂稀世珍寶。慧鍔,如今讓你請去日本,此去萬水千山,路程遙遠,一路可要多加小心。如遇到困難,可禮拜菩薩法像,誦念菩薩聖號,菩薩自會指點迷津。」慧鍔又連連稱謝。 第二天一大早,慧鍔便拜別方丈,誠誠懇懇地捧著觀音大士法像一路下山,向南走去。經過二十多天到達了長江。他又轉乘一艘帆船,日夜兼程,順江而下,七天後進入東海。
帆船一出長江口,海域廣闊無垠,視線豁然開朗。不久帆船馳到一處群島附近。這群島就是著名的舟山群島,共有大小島嶼1300多座。相傳秦始皇當年欲求長生不死之葯,就認定了這群島是蓬萊仙山,於是派了3000童男童女來到了這里。從此,此群島被稱為海上仙山。慧鍔望著這些如顆顆珍珠鑲嵌在碧海中的島嶼,心情十分高興,因為,他想,很快就要從這里馳向日本,自己的願心就要實現,怎能不興奮激動呢?
可是,誰也沒想到,海上突然颳起了狂風,海浪翻滾,掀起沖天波濤,把船打得東倒西歪,直打轉轉,眼看就要翻船。慧鍔想起方丈的話,急忙向觀音大士叩拜求救。真是靈驗得很,雖然風暴仍未停,但帆船卻不再顛簸,安然無恙,海水把船托到了普陀島的一個山嶴之中,這里風平浪靜。慧鍔拋錨落帆,把船停下來,決定等待大風平息後再走。 第二天,風息了,浪平了,慧鍔揚帆起航。可是船剛馳出山嶴,海面上突然升起了一團灰白色煙霧,越升越高,像頂簾子,正好掛在船頭前面,擋住了去路。慧鍔抬頭望望,頭頂上一片藍天,左右看看,煙霧兩邊都是清晰明亮的大海。沒辦法,只好調轉船頭,繞著煙霧朝前駛。可是帆船駛向左邊,煙霧飄到左邊;帆船駛向右邊,煙霧飄向右邊。船在海上繞來繞去,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了普陀山的海面上。慧鍔無奈,只好仍然把船駛進嶴口,拋錨落帆,等煙霧消散了再走。
第三天的早晨,紅彤彤的太陽從海底下慢慢爬上來,像盞大燈籠,光芒四射。慧鍔走出船艙,抬頭看去,朵朵彩雲中間,有幢巍峨絢麗的彩色牌樓,寶幢流蘇,仙女往返,珠光寶色,耀人眼目。慧鍔心中大喜,合十頂禮,馬上揚帆啟航。可是船出嶴口,天上的奇景突然消失,烏雲遮住了太陽,海風拋起了巨浪,天色轉眼就變了。慧鍔發了急,想想在這里已經耽擱了好幾天,老是這樣,什麼時候才能把觀音請回日本啊?心一狠,船繼續往前駛。 這時,風更猛了,浪更大了。沒駛出多遠,帆船突然停在海面上,好像生了根一樣,再也前進不得。這時海上漂起來一朵朵鐵蓮,轉眼之間,整個普陀山海面全是鐵蓮花,把帆船團團圍在中間。慧鍔大驚,靜下心來細細一想,莫非觀音大士不願去日本么?他回到船艙里,跪在觀音佛像面前祈告說:「如若日本眾生無緣見佛,我一定跟從觀音菩薩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奉我佛。」
剛說完,忽然聽到「轟隆」—聲,從海底鑽出一頭鐵牛,張開嘴巴,大口大口地吞嚼鐵蓮,一會工夫,就吞食了—大片。於是海面上現出一條航道,正好能夠通過一條帆船。鐵牛在前面游,帆船在後面駛,行了不久,突然又「轟隆」一聲,鐵牛沉入海底,滿海的鐵蓮也無影無蹤了。慧鍔定神一看,帆船仍然駛進普陀山這個嶴口來了。
雲散了,天晴了,太陽高高掛在天空。這時,有個漁民從山上走下來,對慧鍔說:「這兒天的事情,我都親眼看到了,你走不成呵!還是請法師到我家裡住幾天再說吧。」
慧鍔手捧觀音佛像,跟著漁民爬上普陀山。放眼看去,金光閃閃的沙灘上,海潮時退時漲;綠綠的山峰周圍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茫茫大海;晝觀日出,夜聽潮聲,與五台山相比,真是另有一派風光。心想,就在這里造座寺院,讓觀音菩薩定居在普陀山吧!周圍漁民聽說要把觀音菩薩供奉在普陀山上,都高興極了,有的砍樹,有的扛石頭,沒多久,就在潮音洞旁邊,造起了一座小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