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膠片時代動畫怎麼製作
⑴ 日本的動畫片是怎麼做出來的用什麼軟體
主要是手繪。軟體只是後期合成。
柯南的一萬種表情都是手繪玩,再掃描進電腦的,但一部分也用電腦製作。
宮崎駿的動畫手繪比例最高,製作費用也最昂貴。被稱為純手繪。
賽璐璐做法,先攝影做成膠卷,電腦負責後期加工。賽璐璐做法也就是24格的傳統做法,24格是利用人類視覺停頓的視覺錯誤造成的也就是每1秒用24幅圖片去替換畫面,最終大家會有畫動起來的感覺也就是我們說的動畫,flash的叫矢量動畫,是電腦利用公式,確定組件的運動方向,缺點是太有規律,跟賽璐璐比雖然是方便了,但由於過於生硬,賽璐璐的動畫有很多不確定性,生動的程度都是靠動畫師調校的,所以flash 大多隻運用於廣告, 日本的動畫工業,因為歷史問題,所以目前所用的軟體都是延續傳統動畫工藝的,比如animo跟Retas。 目前日本動畫製作流程一般都是:紙上繪制原、動畫,然後掃描到電腦,在軟體里導入圖像序列,上色,合成,在後期軟體里加特效,然後剪輯。 這種流程是半無紙化的,其實並不是說不能全部在電腦中完成整個製作,因為如retas,他的繪畫功能雖然不靈活,不過也能滿足要求,可是日本的傳統動畫工藝已經培養了太多這種紙上動畫繪制人員,所以想完全轉換流程是非常麻煩的。
⑵ 日本動漫都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
日本動畫製作常用的軟體是:Retas 5.1專業動畫製作。
Retas 5.1 專業動畫製作:Retas 5.1 專業動畫製作是獲得第48屆日本電影電視技術協會優勝獎和Animation 雜志金獎的2.5維數字動畫製作系統,它在指間實現了傳統動畫製作所有的強大功能和靈活性:繪畫,線拍,掃描與描線,上色, 合成和特殊效果。
它將簡單易用的用戶界面和動畫製作的所有強大功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最簡單易用和性能價格比最高的系統,是所有期盼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動畫製作者的首選。
RETAS是日本CELSYS株式會社開發的一套專業二維動畫製作系統,廣泛應用於:電影、電視、游戲、光碟等多種領域。RETAS在日本等動漫大國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例如《海賊王》、《火影忍者》、《機器貓》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動畫名作都由其製作而成。
為專業動畫師打造的無紙作畫工具Stylos,本軟體趨向針對色彩比較少的人物和自身運動物體使用,優化針對團隊工作的工作流快方式打造。對於流程式動畫工作室的提高效率尤為顯著,結合矢量線條的基礎上配有修線稿等功能。
復雜背景不建議使用它來完成。功能稍微單調。唯一好處是RETAS中的四套軟體都能無縫結合使用,都能調用攝影表,這是配合其他軟體製作動畫時都難以替代的。
⑶ 日本的動畫片怎麼做出來的
製作一部動畫 步驟 一、劇本 劇作家以計劃書為基準寫出劇本。劇本中的內容要做到能充分體現出作者的用意,而且還要遵循音像帛品的構成規則。內容包括人物角色的動作。背景舞能以及在不同情景下的台詞 ,這些都是動畫製作中最基礎的東西。 二、繪畫 以劇本為依據,以畫家、導演的指示為基礎,把劇本繪製成圖畫,這些圖畫的作用在於它將成為以後製作作品的設計圖 ,其中也要包括畫面、台詞、聲音效果以及時間計算內容、所有業內的人一目瞭然,故事的內容也基本明了了。 三、作畫 動畫製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首先要進行計劃、寫劇本,同時還要「設計」人物角色,以及「設定」其具體形象。「設計」是指考慮創造什麼樣的人物角色,而「設定」是指慮選擇什麼樣的表情和姿勢,以使得動畫製作者更加容易表現人物特色。在畫好圖片之後,就要進行版面設計了,當然,這也需要以圖片為基礎。版面設計是指按照電視中的實際播放情況,把圖畫合理的放入版面設計圖紙上的工作。在一切就緒之後,就要進行原畫導演、動作以及動畫檢驗等程序,漸漸地完成人物角色的動畫效果。此外,還要記錄下人物角色的每一個動作所需要的時間。 四、後期加工 後期加工的工作凳脊非常繁雜,無,在漫畫家設定好人物角色後就要決定使用什麼色彩來表現人物,同時,又要考慮到畫面全體的色調和背景的和諧,之後,反決定好的色彩整理到色彩指定表中,讓從事後期加工的全體工作人員人手一份,這樣就不會出差錯了。 接下來就要決定動畫製作無成的動畫色彩了。即使是同一個人物角色,在不同的場合的色彩明暗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要考慮在不同畫面中選擇什麼樣的色調最佳。 這些准備工作完成之後,就要把動畫中的鉛筆線用彩色替換掉。這一工作必須使用動畫片製作的專業彩色。可以使用模糊、陰影。反白等特效果,也可以使用「空刷」技術。塗完顏色之後,要經過色彩檢驗,沒有問題就可以和背景一起錄制了。 五、錄制 這項工作是把完成的圖畫和背景重疊在一起,然後錄制到膠片中。錄制時使用的是動畫製作專用的攝像機組,被稱為攝影台,通過這個攝影台,按照導演的安排一部一部的進行錄制,具體操作包括把圖畫的背景結合在一起,還有攝像機側面的操作。通過這個機組,各種攝像技巧和特殊效果被創造出來了。 六、背景 製作背景的工作也有以下幾點首先要根據整個作品的風格,把要表現的主題進行總體美術設定。這一項工作是為了把作品中的色調;以及道具的形狀統一結合起來。當這些背景被移入版面設計圖中時,就被改名為「 背景原圖」,在電視中播放就是以它為藍本製作的。因為這些背景用的是普通的廣告色,所以用普通繪畫用紙就可以了。在製作過背景時,雖然有時也使用一些特殊的表現手法,但大多數還是用手繪來表現陰暗、光亮效果。完成後的背景制要經過美術導演的檢驗,通過之後就可以和圖畫一起進行錄制了。 其中的要點有 ◎項目簡介——客戶的要求,主要訴求點,製作師交流與溝通。 ◎ 概念設計——業內通用的專業動畫流程前期製作,內容包括根據劇本繪制的動畫場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維設銷舉計以及整體動畫風格(色調,節奏,情緒,泥塑---魔戒,星戰,綠巨人等)定位工作,給後面三維製作提供參考。 ◎ 分鏡故事板——根據文字創意劇本進行的實際製作的分鏡頭工作,手繪圖畫構築出畫面,解釋鏡頭運動,講述情節給後面三維製作提供參考。 ◎ 粗模——在三維軟體中由建模人員製作出故事的場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為故事板(Layout)做准備。 ◎ 3D故事板(Layout)——用3D粗模根據劇本和分鏡故事板製作出Layout(3D故事板)。其中包括軟體中攝像機機位擺放安排、基本動畫、鏡頭時間定製等知識。 ◎ 3D角色建模虧粗碧型\3D場景\道具模型——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制、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在三維軟體中進行模型的精確製作,是最終動畫成片中的全部「演員」。 ◎ 貼圖材質——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制、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對3D模型 「化妝」,進行色彩、紋理、質感等的設定工作,是動畫製作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 骨骼蒙皮——根據故事情節分析,對3D中需要動畫的模型(主要為角色)進行動畫前的一些變形、動作驅動等相關設置,為動畫師做好預備工作,提供動畫解決方案。 ◎ 分鏡動畫——參考劇本、分鏡故事板,動畫師會根據Layout的鏡頭和時間,給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動的對象製作出每個鏡頭的表演動畫,有人工設定關鍵幀,也有動作捕捉器。動畫調節在三維動畫中是與二維動畫類似的思考方法,但在這個工作上三維動畫有很大的優勢。我們知道二維動畫在製作時有「原畫師」和「動畫師或中間畫」,在三維動畫的世界之中設計者做的是「原畫師」的工作,我們操作骨骼系統在不同的關鍵幀設定動畫。而「動畫師」的工作則全部由計算機自動完成,。 ◎ 燈光——根據前期概念設計的風格定位,由燈光師對動畫場景進行照亮、細致的描繪、材質的精細調節,把握每個鏡頭的渲染氣氛。 ◎ 3D特效——根據具體故事,由特效師製作。若干種水、煙、霧、火、光效在三維軟體(maya)中的實際製作表現方法。 ◎ 分層渲染/合成——動畫、燈光製作完成後,由渲染人員根據後期合成師的意見把各鏡頭文件分層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圖層和通道。 ◎ 配音配樂——由劇本設計需要,由專業配音師根據鏡頭配音,根據劇情配上合適背景音樂和各種音效。片子的音樂可以作曲或選曲。這兩者的區別是:如果作曲,片子將擁有獨一無二的音樂,而且音樂能和畫面有完美的結合,但會比較貴;如果選曲,在成本方面會比較經濟,但別的片子也可能會用到這個音樂。 旁白和對白就是在這時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對白完成以後,在音樂完成以後,音效剪輯師會為廣告片配上各種不同的聲音效果,至此,一條廣告片的聲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備完畢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將以上所有元素並的各自音量調整至適合的位置,並合成在一起。這是廣告片製作方面的最後一道工序,在這一步驟完成以後,則廣告片就已經完成了。 ※後期剪輯——用渲染的各圖層影像,由後期人員合成完整成片,並根據客戶及監制、導演意見剪輯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至於製作動畫的成本,可以舉一個例子.一部20集以上22分鍾一集的動畫片,大約需要三百萬左右的投資,如果質量高一些甚至還遠不止這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