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手工日本竹劍多少錢一把

手工日本竹劍多少錢一把

發布時間: 2023-07-17 06:19:31

『壹』 日本劍道問題

劍道在日本是一種接近於藝術的武道。和所有的武術一樣,它需要實踐,以便提升高層次的技巧。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時間在道場訓練,大多數人可能會對在公共場合一邊素振揮舉竹刀一邊大聲喊叫不適應。對於許多人來說,在家裡的訓練是理想的,但有時很難,因為竹劍(或者木刀)約三英尺長,需要你家裡有很高的天花板或者能讓其自由揮舉的空間。當然,即使你沒有高高的天花板或寬大的後院,你仍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在家練習,以幫助提高你在劍道。

1.准備:伸展運動。劍道需要運用很多不同部位的肌肉,所以將它活動開它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要特別注意的肩膀,手腕,腿和腳踝。

2.准備:交叉訓練。慢跑,游泳,自行車和舉重等運動項目的訓練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們有助於你的整體實力和耐力,可以提高劍道的耐久性和打擊的准確性。

3正確的步法:你的臀部應集中你的肩膀下方,你的腳應與你的體重均勻分布你的臀部下方為中心。保持雙腳平行放置你的左腳,略微落後於右腳,左腳腳跟微微抬起,確保你的右腳的腳後跟是輕輕地點在地上這樣你就可以很輕松的在地面上滑動。

4.步法移動:在劍道里,腳在地板上是沿直線進行滑動,在練習時保證你的腳趾和你的身體是隨著右腳一起前進,左腳快速的跟上右腳的步伐。

5.訓練正坐的姿勢。在實際劍道訓練時,老師都會在每次帶領大家進行冥想,學生跪在木地板上膝蓋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反省一天下來的練習。為了確保冥想時有正確的姿勢,你應該確保你的背部完全與地面垂直,你的肩膀水平和放鬆,和你的腳的頂部幾乎是平貼地板。

6.保養您的護具。由於劍道護具可以是相當昂貴的,你會想盡可能長的最後,通過採取適當的照顧。總是折疊裙(褲襪)這樣的摺痕明顯。竹劍的話需要定期上油保證竹片的韌性,同時還要清理毛刺。

一點小感受:
翻譯完之後覺得根本就不是教你如何在家裡素振訓練而是一些動作的糾正。在此,我將我所了解的能在家訓練的方法拿出來和大家探討下,如有不正確的地方麻煩各位劍友指正,謝謝!
1、在家看電視或者有大把坐著不動休息的時間時,我們可以抬中段以確保自己的中線很穩。據說在日本大多數劍道的初心者每天都會在家裡抬中段。一般抬中段的時間在30min-1h內最佳,因為超過這個時間左手的手腕會受不了。但是如果天天堅持的話可以考慮延長時間。因為這個方法很枯燥所以一般推薦在看電視時抬中段。
2、步伐的練習。大多數家庭一般室內都是木地板,雖然不能踏足但是基本的步法訓練還是可以做的。
3、使用小型素振棒。就是那種重量和竹劍相仿但是比較短的那種。

『貳』 日本劍道『竹劍』的製作方法

竹刀,木刀,是劍道最基本的用品之一,竹刀會根據形狀、重心分布等區別劃分為「胴張」「古刀」「實戰」等多個不同類別,品質也會因竹片本身的因素而各有差異。

竹刀是由四片竹片組成,竹材選用生長三年以上的龍泉高山竹,將選好的的筒圓竹劈開後,直接進入烘房,經過55°~65°的溫度、15天的烘烤,再進行選片、配重、矯正、刨形和拋光,即可製成竹劍所用的得竹片.再用炮製過的牛皮嚴格按照製作竹劍的規矩在竹劍柄處以及其他部位包裹牛皮,並用韌性很好的尼龍繩將牛皮連接好.

『叄』 日本木刀問題…知道者進~

我們在練習合氣劍時,一般都是使用仿武士刀之木劍(bokken)來練習,木劍的好壞,多少會影響練習者的情緒,所以在選購一把稱手的合氣木劍,也是非常重要的事。

選購合氣木劍,當然首推-岩間合氣道專用木劍,岩間木劍為什麼會成為合氣道專用劍,主要是當初植芝開祖所使用的合氣劍的形態樣式,有別一般木劍的樣式,合氣劍比較直且較短,劍尖是平頭的,武士刀形狀的木劍比較有弧度的彎曲,原因是當初植芝開祖想要-劍杖合使,才會形成岩間木劍的樣式,加上後來齊藤守弘師范沿襲此一形式的合氣木劍練習,變成後來有合氣道岩間木劍的商品產生。

合氣道專用木刀(東山堂)

岩間木劍除了樣式不同外,材質的要求,也是重點,一般來講,日本制的木劍,所使用的是一種橡木(OAK,RED/WHITE),有白跟赤兩色,俗稱-(樫)木的木材,它的特性是材質輕,木質纖維長,能夠承受撞擊而不易斷裂,適合以劍交擊的組太刀練習。只是岩間合氣劍每把的單價較高,如果個人負擔的起,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那又如何選擇木刀呢?

1、先看價格,各種木質,有著不同的價格,一分錢一分貨,只要在自己錢包容許范圍,好一點貴一點,當然是首選。

2、練合氣劍,長短要適中,一般來說相當於自己前臂的3倍或者整個手臂的1.5倍為適宜,木劍和杖都是手臂的延伸太長太短都不太好,當然流派是小太刀或者野太刀的除外。如果對臂力有要求可以選擇素振棒,平時鍛煉的時候還是拿分量及長度合適的木劍。對於女孩子和小孩兒如果覺得沉的話,可以選擇竹製的木劍。

3.選擇木質的劍,最重要是看纖維紋理,不對的紋路在兩劍交擊時,很容易就斷裂.所以選擇木劍時,一定要看清礎.木劍的木質紋理要順著刀刃的方向,就是木頭纖維要跟刀刃平行,不能斜出刀刃,尤其自切先下緣至7寸(約20公分)處,更不能有任何雜紋斜出劍身,否則在兩劍交擊時,被上方下切的劍,擊在木紋最脆弱處,如果力道對的話,一下就斷裂,在這幾年被我擊斷的木劍,大多斷裂在此;不然長久撞擊也會產生裂痕。此時就應該考慮換一把新劍,因為在練習時,斷裂飛出去的木頭是非常危險的,就是摸觸劍身,也會被細小的木纖維刺到,不能不小心。另外,盡量選擇一整根木頭的製成的木劍,雖然看起來不環保,但是兩根木頭拼起來的木劍更容易壞。

4、另外有一種是以塑鋼製成的類似木劍武士刀型,優點是放久也不會因氣候的潮濕或乾燥而龜裂。原來練習劍道的時候聽說過這種材料或者某種化學合成物製成的竹劍,據說非常貴,1萬人民幣左右,但是據說相當結實。

5、除了觀察外觀及紋理以外,我們要注意木劍的重心的位置,在切先(劍尖)處為好,做幾下素振感覺一下。

如果你要cos就去cos店否則別去。。。。價格我有提到

『肆』 請介紹一下日本的劍道藝術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1--北辰一刀流

北辰一刀流是江戶時代末期很流行的劍術流派。其創始人為千葉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於陸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葉吉之丞常成原為磐城國相馬藩北辰夢想流劍術師范,後移居到陸前國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時隨父親千葉幸右衛門練習北辰夢想流劍術,以後作為淺利又七郎義信的養子,到下總松戶跟隨淺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衛學習一刀流劍法。後來將自己所學劍術糅合起來,創立了北辰一刀流,並在江戶日本橋設立了劍術道場玄武館,與鏡心明智流的士學館、神道無念流的練兵館合稱「江戶三大道場」。玄武館後來遷往神田玉池。

北辰一刀流認為劍道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在真劍勝負盛行的江戶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護具的練習方法,對現代日本劍道有較大的影響。

北辰一刀流可謂人才輩出的門派。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葉榮次郎、定吉之長男千葉重太郎均為振興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貢獻。其中千葉定吉在江戶桶町開設了一戶劍術道場,為跟玄武館相區別,被稱為「小千葉道場」,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龍馬即是這家道場的弟子。龍馬曾說道:「小千葉道場是我的第二個家」。除坂本龍馬外,幕末很多名人劍士,比如新撰組的伊東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附 幕末北辰一刀流劍士名錄:
千葉家
流祖:千葉周作成政
周作之弟千葉定吉政道
周作次男千葉榮次郎、三男千葉道三郎
定吉長男千葉重太郎、次男千葉東一郎、長女千葉佐那、次女千葉里幾、三女千葉幾久

非千葉家
伊東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奧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龍馬、真田范之介、下江秀太郎、庄司弁吉、冢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 等 。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2--鏡心明智流

鏡心明智流,也作鏡新明智流,是一種講求動作的「位」,即姿勢、形態,藝術性與實用性並重,更偏向於藝術性的劍術。其道場位於江戶南八丁堀,名為士學館。流派代表人物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藏直正為駿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衛門豐秋的次男,出生於文政八年。本名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歲時來到江戶,於鏡心明智流桃井道場修行劍術,當時的道場師范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歲時,娶直雄次女為妻,入贅桃井家,繼承春藏之名,改名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歲取得皆傳稱號,並繼承鏡心明智流宗家,為四代目師范。

據天保時代《新撰武術流祖錄》記載,鏡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間(1772-1781)人,名為桃井八郎左衛門。這位桃井八郎本來出仕柳澤家,後來離開主家開始自己的武藝修行,精通各種武藝。藝成之後,創立鏡心明智流,並於江戶開創桃井道場。

桃井道場代代都是由兒子繼承。比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為桃井家入贅的女婿以及養子的身份繼承士學館道場的。春藏直正擔任師范時,鏡心明智流迎來了鼎盛時期。桃井道場士學館與千葉周作的玄武館(北辰一刀流)、齋藤彌九郎的練兵館(神道無念流)三雄並立,稱為「江戶三大道場」。三大流派的劍術相比,有「技之千葉」、「力之齋藤」、「位之桃井」的說法。

跟北辰一刀流講究劍技、於攻防之中體現藝術性不同,鏡心明智流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一個「位」字上,即講求形態、姿勢的優美和瀟灑。據說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劍豪中的美男子好象還真不少……),因此鏡心明智流的「位」被他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在幕末這個動盪的時代,光講求藝術性的劍法是無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實用性方面,鏡心明智流也不輸於人。被稱為「劊子手以藏」的岡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鏡心明智流的高手。

附 幕末鏡心明智流劍士名錄:
桃井道場師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道場師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土佐藩 岡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
佐倉藩 逸見宗助
其他 田口永八朗 等。
劍道.江戶三大道場3--神道無念流

神道無念流是下野國人福井平右衛門於天明年中(1781-1789)創立的劍術流派。

平右衛門最初是學習一円流劍法。傳說他在修行回國途中,參拜信州稻綱權現,並於參拜時突然頓悟,從而創立了新的劍術。因為是在萬念俱空的冥想下,由於神的權現而突然悟得的劍法,因此叫做神道無念流。

在平右衛門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戶賀崎熊太郎。在劍術有所成後,熊太郎在江戶開設了戶賀崎道場。號稱神道無念流最強劍士的岡田十松便是戶賀崎道場弟子,並在這里取得了師范代稱號。之後,岡田十松從戶賀崎道場獨立,在江戶開設了擊劍館道場。幕末神道無念流的代表人物齋藤彌九郎即是岡田十松的弟子,彌九郎與同門鈴木斧八郎並稱為擊劍館最傑出的門人。

齋藤彌九郎於寬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於越中冰見郡佛生村齋藤信道家,是家中之長男。大名善道,號篤信齋。十五歲來到江戶,入岡田十松神道無念流擊劍館道場修習劍術,不久取得師范代的稱號。

文政九年,在同門江川坦庵的幫助下,彌九郎在江戶飯田町俎橋開設劍術道場--練兵館。天保九年,由於遭受火災,練兵館遷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在當時江戶的劍術界,有「技之千葉、位之桃井、力之齋藤」的說法。跟同為江戶三大道場的玄武館(千葉周作 北辰一刀流)、士學館(桃井春藏 鏡心明智流)的劍術相比,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更注重格鬥時的實用性和壓倒對方的氣勢與力量。因為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將神道無念流的精髓--「力」發揮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還要淋漓盡致,因此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又被稱為「齋藤派無念流」。

在幕末,神道無念流是一個影響力很大,門人弟子眾多的劍術流派。有很多名人劍客出自神道無念流,其中包括維新三傑之一--長州藩桂小五郎。此外,新撰組二番隊長永倉新八,新撰組前局長芹澤鴨也出自神道無念流。

附 幕末神道無念流劍士名錄:
齋藤家
齋藤彌九郎
彌九郎長男齋藤新太郎
彌九郎三男齋藤歡之助

其它

桂小五郎、岡田帶刀(岡田十松利敦)、藤田東湖、武田耕雲齋、江川太郎左衛門、渡邊華山、永倉新八、芹澤鴨、新見錦、平山五郎、平間重助、太田市之進、戶賀崎芳榮、金子健四郎、中村萬五郎、原保太郎、宮本左一郎、百合元升三、橫倉喜三次 等 。
劍道--二天一流

二天一流,由江戶初期著名劍士宮本武藏創立。

宮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稱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宮本武藏這個名字更為人們所熟知。

天正十二年(1584年),宮本武藏出生於岡山縣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時跟父親新免無二齋學習當理流兵法。從十三歲與新當流有馬喜兵衛比武開始,直到二十八歲,這期間與其他流派比武六十餘次,據說一次都未敗過。武藏二十九歲時在嚴流島跟當時名滿天下的劍士佐佐木小次郎決斗,用自製的四尺二寸長的木刀將小次郎斬於劍下,一戰成名。

在二十餘歲時,武藏便以「圓明一流」自成一派。並於慶長十年(1605年)寫成劍術書《兵道鏡》。但他對自己的劍術始終不滿意,認為沒有達到極境。三十歲後,武藏繼續修業,終於在自己五十歲左右練成了使用大小兩刀(即一之太刀與二之太刀)的劍術。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

武藏五十七歲時,即寬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縣)藩主細川越中守忠利邀請,在當地正式教導劍術。在以後的歲月里,武藏寫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合稱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書"。

正保二年(1645年),宮本武藏去世,終年六十二歲。

二天一流中所謂「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曬」同「曬」,《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徵對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對事物組成,由這些相對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發展統一,產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簡單的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這一目的。由這對立的二極升華統一而發展這個事實,不但是劍術,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書狀),因此命名為「兵法二天一流。

附 佐佐木小次郎:
佐佐木小次郎(?-1612)。佐佐木嚴流創始人。

與出身於並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則是在擁護和贊揚的光環的環繞中成長起來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紈絝子弟不同,小次郎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材。雖然曾經跟隨鍾卷自齋學習過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創立的嚴流,使用的卻是比小太刀長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愛刀「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二寸的長刀,而小次郎的絕技「燕返」,更是能夠將長刀之利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這樣的小次郎,卻連「燕返」都沒有使出就敗在了宮本武藏的劍下。跟武藏決斗時的小次郎,無法發揮自己刀長的優勢,因為武藏在決斗之前,特意製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長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長光」長了整整一尺。

因為小次郎在決斗之前並未將絕技「燕返」傳給弟子,這一招便從此失傳。或許從《侍魂》里右京的必殺技之一「秘劍·燕返」中,可以領略到一點小次郎「燕返」的風采(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劃出一隻火鳥來……)。
劍道--柳生新陰流

陰流,由戰國初期劍士愛洲移香齋創立。後來的上泉伊勢守信綱在陰流的基礎上開創了新陰流。與以前的劍法的真劍決勝相比,新陰流在練習時採用竹刀,從而避免了無謂的傷害。此外,新陰流最先確立了「初級→上級→免許皆傳」的劍術等級方式,後來的等級制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上泉信綱創立了新陰流,而將新陰流劍技發揚光大的,則是上泉信綱的弟子柳生石舟齋宗嚴。

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嚴曾先後仕官於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後託病辭官而潛心研究劍法。在得到上泉信綱的傳授後,將鹿島新當流與戶田一刀流融合於新陰流劍技中,創立了新陰流的最大的一個分支--柳生新陰流。此後宗嚴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嚴(柳生十兵衛)將柳生新陰流加以不斷發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陰流成為江戶時代最大的劍術流派之一。柳生宗嚴、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衛三人則成為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著名的三劍士,人稱「柳生三天狗」。

柳生家傳兵法書(即劍術書)有《殺人刀》、《活人劍》、《無刀之卷》,以及後來由十兵衛撰寫的《月之抄》。柳生新陰流的真髓在於「無刀取」,即以空手制住對手。與有些流派相比,柳生新陰流不贊成以殺戮來磨煉劍技。在《活人劍》及《無刀之卷》中,都體現了柳生「無刀取」的意義: 「不殺人,我們以不被殺為勝。」

附 資料:
柳生新陰流--資料(一)
陰流派系圖
第一代 愛洲移香齋 --愛洲陰流
第二代 上泉伊勢守信綱--新陰流或神陰流
第三代 上泉常陸介秀胤--上泉流軍法
上泉主水正憲元--會津一刀流
神後伊豆守宗治--神後流
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新陰流
寶藏院胤榮--寶藏院流槍術
丸目藏人佐長惠--泰舍流
奧山休賀齋公重--神影流
疋田文五郎景兼--疋田陰流

柳生家系
柳生石舟齋宗嚴 → 長男 柳生新次郎嚴勝 → 柳生如雲齋兵庫介利嚴
二男 柳生久齋
三男 柳生德齋
四男 柳生右衛門
五男 柳生又右衛門宗矩(柳生但馬守宗矩)→ →長男 柳生十兵衛(劍豪)
次男 柳生刑部友矩
三男 柳生主膳宗冬
弟子 田宮坊太郎國宗

柳生十兵衛
柳生十兵衛三嚴 慶長十二年--慶安三年(1607-1650)
柳生宗矩的長男。據說在小十兵衛跟父親練劍時,因為劍勢過於凌厲,使宗矩不由自主痛下殺手,打傷了十兵衛的右眼,於是就有了現在大家所熟悉的獨眼十兵衛(幸好當時用的是竹刀,否則一代劍豪的苗子就此夭折)。元和二年,十兵衛跟隨父親謁見將軍秀忠。十三歲時當了三代將軍家光的小姓(即隨從)。後來又擔當了家光的劍術老師。傳說一天夜裡,家光認為自己的劍術已經很不錯了,便穿上忍服外出,准備行俠仗義,不料被巡夜的十兵衛發現,只一招家光的劍便被打落,從此君臣間便有所不快。寬永三年,十兵衛辭職,開始周遊列國,進行劍術修行,並寫成了劍術書《月之抄》。正保三年(1646),宗矩去世,十兵衛繼承柳生宗家,並擔任但馬守。四年之後去世,享年四十三歲。

柳生新陰流--資料(二)
新陰流傳位
新陰流門下從「表」至「皆傳」,由低到高共分為10個階段:
傳位 內容 表 三學(上)、八勢 大轉 九個(上) 小轉 中段、下段、後雷刀 天狗抄 三學、九個(下)、燕飛、續雷刀、小轉變 天狗抄奧 天狗抄 假目錄 外勢法(殘) 目錄 二十七個條、七太刀 外傳 奧義之太刀、兩刀 內傳 本傳、古傳(燕飛、三學、九個) 皆傳 八個必勝、本傳(天狗抄、奧義之太刀)

新陰流兵法太刀目錄:
內傳參學 一刀兩斷、斬釘截鐵、半開半向、右旋左轉、長短一味 九個 必勝、逆風、十太刀、和卜、捷徑 、小詰、大詰、八重垣、村雲 燕飛 燕飛、猿徊、山陰、月影、浦波、浮舟 天狗抄 花車、明身、善待、手引、二刀、二刀打物、亂劍、二人懸(天狗抄奧) 奧義之太刀 添截亂截、無二劍、活人刀、向上、極意、神妙劍、八個必勝、二人懸(天狗抄奧) 大轉 三勢 小轉 三勢 兩刀 三勢 奪刀法 三勢 二十七個條截相 外傳相雷刀八勢 中段十四勢 下段八勢 後雷刀(大轉變)十三勢 小轉變十三勢 續雷刀二十一勢 外雷刀三十一勢 等等(省略)
劍道--天然理心流

說到幕末,不能不說起新撰組;說道幕末劍術流派,也不能不說起天然理心流。如果把新撰組稱為「壬生之狼」,那麼,天然理心流劍術無疑就是銳利的狼牙了。

天然理心流創始人為遠州(遠江)人近藤內藏助裕長。據說近藤內藏助本是古流武術--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的傳人,後來將此流派武術加以自己的理解,於寬政元年(1789年)創立了天然理心流。所以也有說法把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當作是天然理心流的遠祖。

這里順便提一下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好長的名字,以後簡稱香取神道流了)。香取神道流是戰國時代的武術(咦,好象飛天御劍流也是……),由下總國香取郡出身的飯筱長威齋家直創立。香取神道流是綜合古流武術,是包括劍術(太刀、小太刀、二刀流)、居合術、棒術、長刀(剃刀)術、槍術、手裡劍術、柔術、氣合術等等多種類的武術。該流派在現代日本仍有傳人(不知道飛天御劍流有沒有……)。

在近藤內藏助創立天然理心流時,天然理心流也是包括了劍術、棒術、柔術、氣合術等的綜合武術。可是到了二代目近藤三助時代,氣合術失傳,而棒術跟柔術也糅合在了劍術中。於是天然理心流就作為一門劍術而流傳至今。

天然理心流傳位,切紙,目錄(序目錄),中極位目錄,免許,印可,指南免許。

天然理心流傳位為六階(見左表,由低到高排列)。其中「切紙」到「目錄(序目錄)」階段的劍法中糅合了柔術。要成為師范或師范代,也就是所要想有教弟子的資格,則必須取得最高傳位「指南免許」方可。一般來說,從切紙到免許需要10年時間,再從免許到指南免許則又需10年時間。也就是說,想成為師范代就得花費20年工夫。但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近藤勇卻是個例外。

近藤勇於天保五年(1834年)出生於武州多摩郡上石原豪農宮川家。幼名勝五郎,後改稱勝太。十五歲開始跟隨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學習天然理心流劍法,一年後,也就是十六歲時便取得目錄傳位,並成為近藤周助的養子,改名為近藤勇。11年後,近藤於27歲取得指南免許,並成為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前後一共只花了12年工夫,真是練劍的奇才。

天然理心流的極意在於一首和歌之中:
荒海の水につれそう浮島の
沖の嵐に心動かず

取意為以天然自然之理調和,臨機應變,對敵人的動作採取自然而然的反應,所以名為天然理心流。

在幕末,有名的天然理心流劍士幾乎都為新撰組隊員,所以,稱天然理心流為「壬生狼之牙」應該很恰當吧。

附 幕末天然理心流劍士目錄:
天然理心流宗家
一代目:近藤內藏助裕長
二代目:近藤三助
三代目:近藤周助
四代目:近藤勇(新撰組局長)
五代目:近藤勇五郎

『伍』 請談談日本刀的知識

日本武士刀可分為劍、直刀、太刀、短刃、脅差5種。

劍,來源於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劍。

直刀可能就是最早太刀的雛形。它是仿製中國的劍直形模樣產生的傳統武士刀。如今日本劍道試合中使用的竹劍大概就是唯一能得見此物的原型了。

古代日本武士常用的武器叫做『太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傳統日本武士刀。此種刀刃部分製作極為復雜,一般要經過5個階段,這種技術一般視作家傳秘方。在物理學上,刀身微向後傾要比直線更能體現圓弧運動的原理,從而使刀身更具有威力,擴大砍切范圍。太刀製作技術的代表人物就是鐮倉時代(公元1192年--公元1333年)名匠正宗,此人製作的名刀不愧為刀中之首,達到了武士刀「銳利無比,剛柔並濟、完美無暇」的最高境界。19世紀末,正宗製作的武士刀首次傳入歐洲,歐洲的科學家們發現刀身中含有水鉛成分進而發明了現在的剃須刀片,德國更是將此技術用於一次世界大戰的大炮、和二次世界大戰的虎形坦克技術上。

短刃,其實和脅差很類似,但使用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一般短刃為日本當時刺客,也就是忍者所使用,可稱為忍者的專用武器,其目的無非就是暗殺及防衛。由於短刃較太刀相比較短,也方便暗處的刺殺行動。短刃一般在忍者行動時置於忍者背後。

還有一種就是叫做『脅差』的短刀,通常就是日本武士所佩帶的雙刀中較短的一把,這把利刃的產生源於室町時代(公元1338年--公元1578年)武士道剖腹思想的日益盛行。說白了,也就是為自己准備的。大刀殺別人,小刀做戰敗剖腹用。

根據歷史的記載,葡萄牙人在日本戰國時代(註:自西元一四七0年「應仁之亂」起,至一五七三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為止)初期,首先將西洋文明傳至日本。相反的,日本文化卻因江戶時期(註:指由德川家康所創的德川幕府時代,從西元一六0三年到一八六八年止)德川幕府實施「鎖國政策」的影響,遲至十九世紀初才被介紹到歐洲。當時最令歐洲人訝異與感興趣的乃是浮世繪(即風俗畫)和日本刀(即武士刀),因為這兩樣東西的藝術韻味及製作技法,均遠遠逾越西洋人的想像領域。浮世繪因對日後在法國興起的印象畫派,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而廣為人知,可是武士刀卻在人們先入為主的偏差觀念下,一直被視做單純的殺人工具而被冷落一旁,甚至延至今日,一般人仍對它持有一股莫名的畏懼感。

實際上,在西元一八七六年明治天皇頒布「廢刀令」以前,武士刀除被用做護身的武器外,同時還被日本人視為象徵民族傳統精神的一項靈器。現在,雖然它已不再具備實用的價值,但不可否認,它在日本民族美的意識演變過程中,仍居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如果單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來評估,武士刀僅是一種純粹由碳鋼冶煉打造出來的銳利刃物似乎並沒有什麼藝術價值。可是由另一個角度來看,卻又不難窺出它在歷史發展的經緯里,不僅凝聚了外國人所不易理解的武士道精神,同時也充分地展現出日本人在克服自然環境方面所下的苦心。有人說:「若欲了解日本這個民族,就應先窺知其對美的認定標准;若要洞悉日本人對美的認定標准,則必須先從武士刀著手。」乍聽之下,這句話彷彿略顯誇大,可是當我們明白武士刀的整個歷史後,就會發覺它乃是一針見血的灼見。

由日本的文獻考證,可發現武士刀最早出現於古墳時代(註:由西元二00年至七七一年)中期。當時的原料以煉鐵為主,形狀則仿造我國的劍而呈直形,到了平安時代(註:西元七九四年至一一九二年),原料改為略經粗煉過的銑鐵,外觀則依舊保持棒形,及至室町時代(註:西元一三三八年至一五七八年)以後,由於武士階級在政治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加重,武士刀也隨之有了革命性的轉變,不但原料由出羽(即島根縣)產生的水鋼和千草(即兵庫縣)產生的火鋼取代了原有的銑鐵,形狀也從直形變成微向後傾。此外,階級的制度化與戰爭形態的改變,亦直接促成了短刀與脅差(註:即武士所佩雙刀中較短的刀)的誕生。

眾所周知,日本是資源貧乏的島國,除去少量鐵砂之外,當時根本採掘不到易生高溫的燃料礦源,自然環境的惡劣,使早期煉鋼只得使用一種叫做「松炭」的燃料(註:即是把紫薪燃燒至半途予以熄火後所製成的木炭)。松炭燃燒時的最高溫度雖可達攝氏一千二網路(註:鐵的完全熔解溫度為攝氏一千八網路以上),但卻含有燃燒時間不長的缺點,故中期以後的煉鋼改采「佐倉炭」,遺憾的是仍非理想。一直到距今約三百餘年前的江戶時代初期,一位住在現在和歌山縣田邊市,名叫備中屋長右衛門的人,發明出一種能長時間保持攝氏八網路左右低溫燃燒的「備長炭」後,這項難題方告解決。

備長炭系以槲木為原料所製成,能在長時間內維持均等低溫燃燒的優點,不僅為當時的煉鋼術帶來了一線光明,同時也成了日後日本料理中蒲燒鰻(即烤鰻)、燒魚(烤魚)、燒鳥(烤雞)以及煮物(紅燒)等食物製做上不可或缺的燃料。

在始終無法獲得高溫燃料的環境下,日本人乃較盡腦汁地開發出「半熔解」與「淬火冶煉」的特殊技法,經過千年左右的考驗後,這項技法逐漸去無存菁,正式成為冶煉打造武士刀的唯一秘方。
平安時代,單刃的武士刀雛形已成,歷經鐮倉時代一些具卓越才能的鍛刀師,不斷實驗改良的結果,使得武士刀的光芒越來越耀眼。在這三百年間,刀是戰斗中主要使用的武器,但十六世紀中葉槍炮的大量使用,使得武士刀越來越少用於戰爭中,反倒是經常用在儀仗的典禮里。一直到西元一八六八年,明治下令禁止配戴刀劍,武士刀終於成了博物館或私人的收藏對象。 日本江戶時代的人們,將配刀當作武士道與儒教結合的象徵。只有高階的武士才可配刀,而其他的武士,或一般人民則不能配刀,所以武士刀其實是社會階層分明的標志。一直到西元一八六八年,明治下令禁止配戴刀劍,武士刀終於成了博物館或私人的收藏對象。 日本江戶時代的人們,將配刀當作武士道與儒教結合的象徵。只有高階的武士才可配刀,而其他的武士,或一般人民則不能配刀,所以武士刀其實是社會階層分明的標志。

寶刀配英雄,任何武士無不以擁有好刀為畢生夢想,並希望將之慎重其事如武士爵位般世代傳承給兒子、孫子……,但這種令武士驕傲的傳統精神與儀式卻已逐漸式微,尤其二次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盟軍規定所有武器充公的法令一頒布,武士刀的命運便走上日漸凋零的命運。 工藝中的極品 許多有心人士不忍國寶級的美術工藝品淪落,便主動出錢出力四處收羅名刀細心保養;再將之依時代、作者分類,並出專書為文介紹名刀、名匠的淵源與故事,希望提醒後代世人這項工藝曾有過的璀璨輝煌。

日本國境內便有不少這種刀劍博物館,收藏、展示著一把把驚魂攝魄的武士刀,將之珍藏在明亮的玻璃櫃里,閃閃發著透徹冰涼、瞭然於胸的光芒。 保養之道 在保養的過程中應注意不能用手直接碰觸刀刃;不能說話以免飛沫、口氣濡濕刀面;若要觀賞、品鑒,則應該以虔誠肅穆的心情從事。 先將器具,如茶花所榨的丁子油、絹布、研石粉准備好。將刀從鞘內拔出,右手持刀柄之下端將刀直立成九十度,左手將柄上端之插銷取出後用力擊拍右手臂,待聽到『咔』一聲後,以左手絹布握住刀刃與刀把分離。 先打上石粉,綿紙擦拭,再將刀擱在燈泡下,借光的折射欣賞刀文特殊的紋路及其流暢的造型;最後再上油,即可將刀裝入特製的朴木劍鞘(白鞘)里保養。若是一直放在朴木鞘里,一年只要換兩次油即可,否則暴露在空氣中的刀需要定期保養,才能確保它的銳利與光芒。美與力結合的藝術 一般人對日本武士刀的印象,大都停留在日本電影、小說中,血腥、森冷、撕殺或切腹等聯想,尤其揚名國際的日本導演黑澤明善於調弄大型、慘烈、壯觀的武士爭斗場面;而三島由紀夫也喜愛描寫驚心動魄的切腹題材,更以這種悲劇式的自殺方式震撼了世人的心靈,讓人對武士刀懷著難以磨滅的警懼之情。 『但,那些都是既往』即使是在古代,配刀並不就代表要殺生、取人性命;對許多武士而言,那是一種尊貴的配件、肯定和驕傲的象徵,『武士甚至會為了出席特殊的場合或做客,而搭配不同質料、圖案的刀鞘。』 凡此種種足見武士視刀如肢體一部分,而不是單純的武器而已;而那些為煉成一把好刀而嘔心瀝血,忍受高溫以及繁重錘煉過程的工匠們,更是要求自己將工作當作美與力結合的藝術,流線、曲度、造型、鋒利、研磨無不細細琢磨。 一把靜謐的刀,明亮一如武士精亮的眼神、半睜半閉閃動著鬼魅的靈幻之光,美麗、凄清、帶著點危險的吸引力。
武士刀製造過程中,淬火時使用的水溫系直接決定其良窳的最大因素,因此自古以來「水溫」就被刀匠視為秘方而不輕易傳授。這個秘密透過今天進步的科學已經獲得了解答,那就是攝氏七度至十三度的水溫,是最理想的水溫。因為,若水溫低於攝氏七度,則淬火時易使刀鋒的收縮作用加快而產生裂痕;水溫若超過攝氏十三度,則水漬時刀鋒又會因收縮作用減緩而不易保有適切的硬度。至於碳的含量標准,依照解析名刀成份的結果,發現刀蕊部份以百分之0.一至0.四、兩側的皮鐵與刀背的棟鐵則以百分之0.七左右最為理想。

從外型上來看,武士刀雖可分為太刀、劍、打刀、短刀與脅差五種,但以數量而言,仍推打刀為最。此乃因在物理學上,刀身微向後傾要較直立式更能發揮出「圓弧連動」的原理;換句話說,太刀能在各種不同的角度下,隨心所欲地展現出最大的切砍范圍,而極適於騎馬者使用。此外,在長度與重量方面,太刀亦冠於其他四類,故持刀者只要使勁愈大、就愈能把它「柔而不折、鋒利無倫」的特性,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在武士刀千餘年的歷程里,最受日本人重視的代表作,應推鐮倉時代(註:1192年至1333年)初期的名匠正宗的作品。正宗本住京都,在鐮倉幕府初創不久,即遷至鐮倉定居。由於地理的限制,當時他就以鐮倉(註:即現在神奈川縣的鐮倉市)附近錢洗川所產的鐵砂,做為制刀的原料。

因為錢洗川的鐵砂含有天然水鉛的成份,使他冶煉出來的鋼不僅硬度高同時彈性也佳,這份意外,加上他在火候、黏土成份與水溫方面具有獨到的見地,使他打造的武士刀,達到了「銳利易切,剛柔並濟、完美無瑕」的最高境界。
十九世紀末期,正宗所製造的名刀經由貿易船而流入歐洲,德國的科學家們在敬嘆之餘乃興起了研究分析的念頭,並進而發現到它含有天然水鉛的奧秘。

經此啟示,科學家們乃在煉鋼時嘗試地以人工方式加入水鉛,結果不但成功地發明了聞名全球的安全剃刀,同時也製造出大批一流兵器,諸如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使用的大炮、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令盟軍頭疼不已的虎型坦克等,可以說均是直接拜受武士刀奧秘之賜。
當武士刀於十九世紀末期流入西方時,歐洲國家已能憑恃其優越的科技,將武士刀中所含的各項成份一一解明,唯因限於對其冶煉過程的無知以及對日本風土文化的陌生,反而一直未能製造出堪與武士刀匹美的任何刃物。

經由各項資料顯示 ,武士刀的冶煉打造固然頗費周章,但大致上可分成下列五個階段:

(一)、在鐵砂中摻入適量的石英粉和木炭粉,並以腳踏式風箱(註:後改為手拉式)將其送進熔爐燃燒。經過三晝夜的持續燃燒後,鐵砂即變成半熔解的粘稠狀,這時再除掉浮於表面的一層雜質,並使之冷卻凝固成板條狀的生鐵。

(二)、先以鐵錘將第一階段的成品(即板條狀生鐵)打碎,重新摻入石英粉與木炭粉後,加熱冶煉,經過此一階段所冶煉出來的,乃是含有大量碳成份的「玉鋼」。

(三)、玉鋼質地雖硬但有易脆的缺憾,為彌補其缺失,逐以「淬火冶煉」(註:即先把玉鋼燒至適當的溫度再用水漬法增加其彈性)的方法,先以炭火將玉鋼燒成紅軟的狀態,再取出敲打,此時玉鋼中,所含的大量碳,即會隨著敲擊而與火花一並逸出,俟敲打至稍具刀型時,再采瞬間淬火的手法使其冷卻。如此經過反覆的「淬火冶煉」,玉鋼即會慢慢變成純度和彈性俱佳的「軟鋼」,這就是武士刀原始的刀蕊部份。為何刀蕊部份就得歷經三個階段來打造冶煉呢?其目的乃在:(1)除去玉鋼中所含的雜質以減輕重量,(2)使玉鋼里含有的碳保持均一,(3)增加玉鋼的韌性以防折斷,(4)可強化日後刀面所呈現的素質美。

(四)、經由第三階段所冶煉出來的刀蕊,雖擁有適切的彈性,但卻大大降低了原有的硬度,因此第四階段時,就先在刀蕊兩側包上了一層硬度較高的玉鋼(稱做皮鐵),再在刀背部份覆上碳含量較多的玉鋼(稍做棟鐵),然後反覆進行「淬火冶煉」,以完成武士刀的初步雛型。

(五)、當刀身成型後,即開始進行「黏土冶煉」,以使刀鋒部份達到堅硬銳利的境界,由於此時尚需在刀身上雕制出具有深度及美感的刀紋,故所下的功夫要比前四個階段復雜。首先,在刀身全體塗上一層含有砥石粉與碳粉的黏土,同時刀鋒部份要較其他部份為薄,然後再施「淬火冶煉」。俟塗上黏土的刀身燒成紅軟後,其刀鋒部位因附著的黏土較薄故頗易敲打,而且淬火時的收縮作用也較其他部位為快。此時敲打的力量若能維持均勻,則刀鋒很快地就會變得即薄且硬。相反地,黏土附著較厚的刀身兩側與刀背部份,因淬火時的收縮作用較慢,故仍能保持住其原有的彈性。

經過上例五階段的冶煉打造,武士刀尚需通過研磨、雕飾、裝置套柄等細部作業,方算大功告成,由此可知一把武士刀的完成,實是包含了刀匠的無數心血。
刀身製作過程相當復雜,刀身之優劣除了靠刀工的技術外,還要靠幾分運氣,並非完全可以用經驗與技術加以控制。通常一名鍛造師四名助手合力鍛造,歷時約二個月可成一把刀,完工後再交給研磨師研磨。通常用叫做搭搭拉爐來冶鏈鐵礦,提鏈出庖丁鐵與玉鋼,再加反覆折疊鍛鏈以增其彈性與韌性,就像揉麵粉做饅頭一樣,揉得越到家吃起來越帶咬勁,軟硬適中,回異於機器饅頭。經鍛鏈後以玉鋼為心鐵,庖丁鐵在外,將玉鋼包於其內,庖丁鐵具彈性與韌性做為刀的外皮,玉鋼具有堅硬的特性適合做刀口的材料。鍛造復合成刀型後在下水淬火前覆以一層特製泥土於刀身上,靠近刀背部份覆較厚泥土,依次漸薄而下,刃口處則不包泥土,刀身下水淬火時刀口未包泥土處 ( 刀刃波浪紋部份 ) 直接與水接觸可增加其硬度,包覆泥土部份並未與水直接接觸可增加其韌性與彈性。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其作用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使刀口堅硬不易缺口。一把好刀應軟硬兼備,於格鬥時刀之兩側具有彈性可吸收化解對方兵器攻擊造成之震力,避免手掌被震麻木而兵器有脫落之虞,而刃口因堅硬的特性不易成缺口,成功的克服了傳統鐵器過軟或過硬的矛盾,使之軟硬兼顧攻守得宜,這是日本兵器的特性。
日本刀的造形不論刀尖或整個刀身是以圓為基礎造型,刀身之所以為弧形主要是鋼材的搭配以及淬火的變化所造成。鍛刀時其雛形彎弧並不大,形狀接近直刀,但由軟硬鋼材組合加以火紅刀身覆以泥土入水淬火,使得刀身各部位與水接觸的溫差都不同。冷縮熱脹的原理刀身頭尾往上翹,於是加深其彎度,弧度渾然天成,越接近圓周率越標准。日本劍術著重劈砍,彎度適中的刀在空氣中揮舞時合乎力學原理,使用順暢,加以雙手使刀力道強勁,刀背脊呈三角形二個平面,左右兩側各二個平面,共六個平面六條弧線。所有平面與線條在刀尖處會合成一尖點,刀尖之尖銳可想而知,因此其劍術除著重劈砍也兼顧突刺的功能。刀身的厚度由護手處依次由厚轉薄,而至刀尖最薄。寬度同理,近護手處最寬依次第窄,至刀尖最窄。所以刀身的橫截面積由頭至尾皆不等,越往刀尖的橫切面積越小,重量越輕刀鋒也越利。設計上純出於攻守皆宜的實用性考慮,寬厚部份利於抵擋攻擊,窄薄部份便於劈刺。厚度的變化也強化了刀身的平衡,一把講究平衡的刀使用起來揮舞自如,伶俐迅速,能克敵機先。刀身造形與淬火過程各刀工均極考究鍛刀完畢對各部細節均詳加檢查,甚至聽辨敲打刀身所發出的聲音,近護手處渾厚低沉而近刀尖時轉而輕脆響亮,若音色節奏變化唐突則表示材質不均或厚薄寬窄不勻,這種刀即使已完工,刀工也會將之丟棄,以免毀其聲譽。檢驗合格才交由研磨工研磨,木工及漆工製作刀鞘,金工製作裝飾配件,各部門工藝均極嚴謹,充分表現日人尚武的民族性。

經返覆揉合摺疊打鍛鏈,刀身裹以特製泥土在火紅狀態下入水淬火,淬火是鐵、水、火三者最後一賭勝負的關鍵,由於復合不同材質又裹上厚薄不等的泥土,在水中強烈溫差的變化使刀身也產生許多紋理變化,除了刃口邊的波浪紋之外,還有類似金線 銀線 雷電閃光等奇特條線,又有或大或細的結晶顆粒。另有摺疊錘打鍛造時留下的痕跡,有如松樹皮紋者也有如流水漩窩者,另有如木材年輪者,如浮雲,如高山,如朝露,如晚霞,如浪里濤花,變化多端各具神態。刀兩面之紋路並不一樣,細看之下與我國長卷山水畫頗為神似,只是它是經由淬火產生的自然美,其美只能用視覺欣賞,以手觸摸只感一片光滑柔嫩,其美術並非只存在表面,就算將表面磨掉裡面還是一樣,它的美術效果是磨不掉的,這就是日本兵器令人神往的地方。刀身表面若再加雕刻則其美術價值更上一層,雕刻有由刀匠兼任,也有另由雕刻師專任。雕刻采陰刻陽刻相互搭配,造形多以梵文 劍卷龍 不動明王 梅 竹等與個人信仰有關的圖案為主。刀雖然是兵器,但它的美術要求並不亞於其他藝術品,值得欣賞與珍藏。

看過影片《卧虎藏龍》的讀者,也許對影片中令人魂牽夢繞的青冥劍留連忘返,對影片中的貝勒爺一邊看著青冥劍一邊說道:『長二尺九,寬一點一寸,劍旋紋,揉劍法漢朝即失傳,嵌七星,剛柔相濟,方得治道……』的台詞記憶猶新吧。一把中國劍演繹出古代英雄的悲歡與恩愛情仇。她那冰冷、製作精湛與尊貴,如今成了人們幻覺中的最愛!雖然她是一部美麗而具神化的傳說,但多少使後人更深一步懂得:在久遠的中國,金屬冶煉技術及工藝水平和中國古代審美與製作態度的嚴謹,就已達到了無比致上的境界,令後人贊嘆與折服。看到青冥劍,又有誰不希望「何時我會擁有?」,可那畢竟是一段古代美麗的神話。在今天,青冥劍的「刀光劍影」深留人們心中,夢想將來我會擁有,到哪裡去尋覓如此致上精美的刀劍藝術品呢?讓我們一道欣賞具有中國傳統工藝而又具創新的日本武士刀。她堪稱是現代現實生活中「青冥劍」的再現,因為日本在古代就學習了中國金屬鍛造技藝,在不斷潛心鑽研千錘百煉的鍛造過程中,製作出日本金屬藝術精品——武士刀,它是日本工藝美術的極致也是人類冶金史上另一顆璀璨絢麗的明珠。 雖然,在人們的眼裡日本武士刀一向給人冰冷,血濺百步,陰森恐怖之感受,甚至因為過去歷史原因而讓人唾棄,認為它是一種不詳之物。事實上,真正的日本武士刀,往往是其社會地位尊貴高低的象徵。一把好刀甚至可以流傳後世,永垂不朽,成為收藏家珍藏的最愛……當我們真的了解了她,就會象走進影片《卧虎藏龍》中的青冥劍一樣,被她的氣質、美麗、技藝、精湛所折服,對她的完美而魂牽夢繞……劍有雙刃適於戮、刺,而日本刀僅一刃,因此兩人對峙時,必得用雙手握刀以砍、劈的方式御敵,所以一把保存良好的日本刀需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即刀口沒有碎裂、刀身沒有彎曲變形、鋒芒依舊銳利,但足以令這把刀永垂不朽的還在於符合美學、工藝的流線設計。

日本刀以造型和長度,分成太刀、打刀、脅差及短刀。太刀及打刀長在六十公分以上,平安時代(十二世紀)末期到室町時代初期,流行佩戴太刀於馬上或儀仗典禮;室町時代中期(十五世紀後半)到江戶時代末期(十九世紀中葉),則開始使用打刀,刀長在三十公分與六十公分之間者則稱做『脅差』;三十公分以下則稱做短刀。 成就一把好刀需要經過不斷的冶煉:高溫加熱反復折疊、錘平,尤其為使刃口更為堅銳,還需使用兩種以上的鋼材,並將之錘煉如剃刀般鋒利,如此反復的錘煉,遂使武士刀的鍛造成為日本工藝的極致代表之一。 如何鑒賞一把好刀?首先曲度必須幽雅,也就是所謂的刀姿,同時造型勻稱、另外刃文也很講究,就連與之匹配的刀鞘質感與圖案、纏繞刀柄迴旋繩線的特殊設計,都極盡考究,所以盡管鍛造方法人人皆知,但只有極少數名家精心冶煉的刀,才會被武士真心接納為肢體的一部分,並為其後世子孫代代相傳下來。
日本刀製作過程分工極細,分為刀與刀裝兩大部份,簡單講,刀身與刀鞘不可混為一談。所謂刀即單指刀身,刀身以外所有的配件統稱刀裝,刀裝即刀之外裝。刀裝包括刀鞘、鍔 護手 、小柄、笄、緣頭、目貫等數種配件。各種不同配件由不同工匠分工製造,最後裝配在刀身上,因此日本刀在概念上『刀』單指刀身而言,並未包括其它配件。刀身與刀裝組合與拆卸極為方便,一把普通刀肉可以搭配精美的刀裝,同理一把名貴刀肉也可以搭配普通的刀裝,因此一把外觀完整的刀,其良窳之鑒別,刀裝與刀身是分開的,正如俗諺『不以貌取人』是也。許多名刀因年代久遠,刀裝配件早已毀損或流離失所,而將其外裝另配以朴木製成的素麵刀鞘名曰『白鞘』藉以繼續保護刀身,采朴木主要是取其木質柔軟,易於吸收潮氣,使鞘內刀身不易受潮。白鞘外表雖貌不驚人,但藏於內者往往是一把上等好刀。

換句話說即刀身的衣服,也是配件,十數種零組件統稱刀裝,刀裝分便服與外出服,便服即如前述由朴木製成的素麵白鞘,其作用單純,只為保護刀肉,使其免於磨損或受潮。白鞘裝一般坊間稱為浪人刀,這種概念並不正確,因此以為白鞘刀外觀看起來不起眼就是比較差,其實不然。刀身與刀裝正如橋歸橋,路歸路,欣賞日本兵器這個概念非常重要,白鞘裝只看刀身不看外裝。而外出服的刀裝可要比白鞘復雜許多,刀裝由各種不同工藝組成,各有價值。所有配件大致分為木工、漆工、金工等三大類,這三類正是日本傳統美術工藝強項,這三項都是為了配合刀裝的需要而達登峰造極技術,尤其是漆藝與金工(金屬工藝)。其實可以這么說¨『研究日本古兵器實已直搗日本古藝術核心。』木工寸量刀身後製作刀鞘,鞘完成後交予漆工。漆工在鞘上先上數層底漆,每一層漆都要等到乾燥後才能再上另一層,打完底漆後再運用繪畫、雕刻、鑲嵌、螺鈿、描金等技術並以金銀粉、珠玉寶石、象牙、珊瑚、瑪瑙、貝殼等等為材料依構圖置於漆上或漆下,刀鞘外觀或樸素典雅或燦爛華麗各異其趣,不只工藝精巧而且費工費時。金工是專門做刀裝金屬部份的配件,如護手及握把上的套件,一般以銅或銅合金為胎體,再施以鎏金銀、錯金銀、雕刻、鑲嵌等技術構出圖樣,由於這些配件體積不大又是金屬製品,除需有精細的工藝外對各種金屬混合所引起的化學變化更要精確掌握,其精確之程度甚至可將金、銀、銅、鐵、錫等五金加以混合調出各種不同色澤的金屬材料,就像用水彩調出多種不同顏色一般,對金屬特性及混合的比例掌握得相當精確,日本金屬工藝不得不讓人佩服。

本自明治維新後以傳統方式製作的刀劍銳減,由於倡導軍國主義急於對外擴充,為了配合軍隊的需要乃以半手工半機械的方式量產,打造速度較以往快了許多,品質雖不如古刀,但也都能達到一定的水準。軍、警、憲、政、教分別又按不同階級製作不同佩飾以振其身份階級為主,實用者少,有實用機會者以陸軍居多。軍刀不論刀裝或刀肉均仿傳統古刀,而指揮刀刀裝多仿自西洋,但刀肉仍為日本式。

有關日本古兵器的種類、規格、保養方法、觀賞要領及禮儀、年代及真偽鑒定等等因限於篇幅無法逐一詳述。坊間一些古董市集充斥偽造日本軍刀,品質低劣,有意收藏者務必小心,最好能請專家鑒定或閱讀相關著作,並依法申請收藏許可。日本兵器是日本古典精緻藝術的綜合體,認識日本古兵器大致可以對其傳統工藝有綜合的概念。筆者所學有限失誤難免,敬祈各方先進不吝賜教。

有關日本古兵器的種類、規格、保養方法、觀賞要領及禮儀、年代及真偽鑒定等等因限於篇幅無法逐一詳述。坊間一些古董市集充斥偽造日本軍刀,品質低劣,有意收藏者務必小心,最好能請專家鑒定或閱讀相關著作,並依法申請收藏許可。日本兵器是日本古典精緻藝術的綜合體,認識日本古兵器大致可以對其傳統工藝有綜合的概念。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