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有多少日本人留在鞍山
1. 抗日戰爭勝利後,有沒有日本人就此留在中國,加入中國籍
1、抗日戰爭勝利後,大量日本孤兒滯留中國,但是他們正式取得中國籍,應該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的事情。
2、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有兩萬左右的日本的醫療、護理、工程、軍工設計等等專業技術人員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後5-10年內,他們大部分人陸續回國,也有少數留在中國加入中國國籍的。他們回到日本後,由於在「紅色中國」的工作經歷,多多少少會收到審查,找工作時也遇到一些困難。至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成為日本國內的和平反戰人士。
2. 有多少中國抗日軍民被俘虜
日軍在中國先後設有各種戰俘營「上百個,關押戰俘百萬人以上」
八年抗戰,中國軍隊所俘虜之日軍,不過數千人。該數據若與成為日軍俘虜的中國抗日軍民數量相比較,尤能使後人直觀體會一純農業國抗戰一極發達之工業國的艱難程度。
抗戰期間,共發生22次大會戰。依據日軍戰報,1938年俘虜中國士兵10921人,1939年俘虜24024人,1940年俘虜7351人,1941年俘虜48603人,1942年俘虜85952人,1943年俘虜86558人,1944—1945年俘虜30291人。以上1941年後的數據僅包括華北地區,總計有293745人之多。
除了來自國軍、八路軍等軍人外,俘虜還包括縣區地方游擊隊隊員、地方獨立武裝、抗日游雜部隊、共產黨領導下的縣、區、村抗日幹部和民兵,以及很多有抗日嫌疑的老百姓,因此俘虜的總體數量龐大。
為收容中國俘虜,日軍在各地建立了一批戰俘集中營。集中營有兩種,一種是臨時的,如1941年中條山戰役後,國軍俘虜被安置在戰場附近的運城等地;1944年的洛陽戰役後,日軍將俘虜的國軍,關押在西工等地。
另一種是具有一定規模、長期設立的集中營,通常位於各省重要城市,或日軍主要駐地。華北方面軍駐地北平,第1軍駐地太原,第12軍駐地濟南,華北方面軍直屬第110師團駐地石家莊,設立了日本在中國最大的四個戰俘營,日常關押人數都在5萬以上。
這些俘虜大多被送到偽滿洲國,從事繁重的勞役。當過偽滿撫順警察局長的柏葉勇說: 「自1940年被日軍俘虜後,送撫順煤礦做苦役的中國抗日人員共4萬余名」。②此外,使用戰俘的地方還有阜新煤礦、遼陽煤礦、本溪煤鐵公司、鞍山昭和制鋼所等數十處。自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每年約有10萬戰俘,被押至偽滿洲國。如此計算,僅被安排在東北做苦工的戰俘就有數十萬。
綜上,學者何天義的這個判斷是可信的:「日軍設在中國的集中營有50餘個,關押戰俘約50萬人,加上日軍在各地臨時設立的俘虜收容所、留置場,足有上百個,關押戰俘百萬人以上。」
日軍將大量中國戰俘運往日本充當勞工
3. 遼沈戰役有多少曰本
遼沈戰役市解放戰爭時期的沒有日本人
遼沈戰役是中國近代史中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共歷時52天。中國共產黨稱之為遼沈戰役,中國國民黨稱之為遼西會戰,又作」遼沈會戰「。
戰役結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國民黨軍。
名 稱
遼沈戰役
地 點
今遼寧省、吉林省
時 間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參戰方
東北野戰軍,國民黨軍
結 果
東北野戰軍獲勝
參戰方兵力
東北野戰軍 70萬人
國民黨軍 55萬人
傷亡情況
東北野戰軍 傷亡6.9萬人
國民黨軍 傷亡、被俘47萬人
主要指揮官
林彪、羅榮桓、劉亞樓
主要指揮官
衛立煌、杜聿明、范漢傑
請採納
4. 東北有多少日本人後代
問題一:日裔東北人,中國東北三省有多少日本人後裔 不多,但是的確有,他們在劃分民族的時候基本都歸入了漢族。所以無法核查。
問題二:東北人是日本人的後代嗎 現在東北有相當一部分人是50年代逃荒來到東北的,和他們的後代
問題三:東北有日本人的後裔嗎???還是有些東北人是日本人的後代嗎? 東北有日本人後裔有什麼稀奇的畢竟日本在清朝的時候就在朝鮮和旅順一帶駐軍了而且在九一八以後日本獨 裁 政 府就號召了很多日本人加入開擴團到了東北
問題四:有人說東北人是日本人後代 怎麼整吧 東北人的名聲在全國已經臭到家了,沒有誠信,忽忽悠悠,欺軟怕硬,拉幫結派,他們用得著的人給人家當孫子都可以就是他們的特點,前些年在北京圖巴工作時公司里就有個網管是黑龍江雞西的 *** ,和任何人見了一面就稱兄道弟,轉過身去就和公司其它人說人家壞話,見到公司領導就低三下四,一股奴才相,見到管不著他的人動不動就要削人家,或者他在公司里有XXX罩著,基本上不知道什麼叫羞恥,滿口臟話,差不多三五句話就帶個jb做前綴或者後綴,到後來公司領導也受不了他了,又擔心這樣的混混讓他直接走他會搞事,最後只好和他商量讓他先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後再走人,聽說後來又去了一個北京的電影傳媒公司去當網管,這種人誰招了誰倒霉,有些人認為東北人實在,豪爽,那都是表面的,實際上說一套做一套,只要自己能撈到好處干什麼都可以,沒任何原則,真信了他們表面那一套你就等著倒霉吧
問題五:東北那裡日本人後代最多 東北那裡人嫁日本人最多 200分 沒聽說過,偽滿期間,東北沒有多少日本人,一個縣城只有一兩個日本人是很常見的。
日本兵倒是有,但是他們不許在當地結婚,如果復原了,一般都回到日本了。
再就是開拓團的農民,一般都在黑龍江,他們都是拖家帶口移民到東北的農民,他們跟中國人通婚的很少,而且日本撤僑活動一直持續到70年代,連二戰遺孤都撤回本國了。
所以,你說的日本人後代多,只是扯淡而已。
問題六:東北現在有多少當年日本人移民的後裔 當局公布的數字是還有3萬多,但是這並不包括沒有公開身份的,以及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人。所以現實中應該遠遠高於公開的數字。
問題七:日本遺民東北的後代,現在還有多少? 不可考察了吧,不過你可知道 在東北 有一個叫 方正縣 的地方嗎 幾年前很有名過
那地方據說 很多都是你說的那個後代。……!
所以人數在我們基數來說不能表述,如果按照地域來說,只能回答不少而已。
希望你滿意……!
問題八:東北是不是日本人後代 胡說!!!
問題九:東北有多少日本人的後代?無意間聽東北人聊天知道的 二戰遺孤的確有一些,我知道有一個村子裡有三個遺孤,70年代中日建交後,有一個找到了親人,回日本了。
還有一個找到了親人,但是她已經嫁給中國人了,家人不能一同回日本,所以她留在了中國。
最後一個,至今沒能找到親人,也無法證明自己是二戰遺孤,僅憑鄉親們的證詞是不行的。於是這個人也在中國娶妻生子,現在已經70多歲了。
他們在民族劃分的時候,統統被劃歸了漢族。
問題十:東北人是不是日本人的後代 大多數東北人是在日本控制東北期間。從山東、河北、山西等地闖關東到東北討生活的 *** 。
1、明清之際,東北原居了大量南下,東北空了。
2、日俄戰爭前,清為了龍興之地的安全,封閉山海關,禁止普通 *** 進入東北;所以東北人口極少;
3、日本對東北大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修路開礦。關內人多地少,大量 *** 從大連港等地到達東北,隨著鐵路不斷北上。成為今天東北人的主體。
5. 留在中國的日本人知多少
我的作品 據日本政府戰後公布的數字,日本戰敗時在海外的軍人和僑民有六百二十九萬。這些人,後來大部份都回國了。但到底有多少日本人留在中國沒有回去呢?各種資料的說法不一,相差很大,有的說是二三萬人,也有的說有二三百萬人。由於年代久遠,已不可能統計得很准確。本文想對此作一番分析,供大家參考。
我個人認為:二三萬人太少,二三百萬人太多,大約有一百萬左右的日本人留在中國是比較符合實際的。理由如下:
如果確有六百二十九萬日本人在海外,那末,應該是指活著的人,不包括在戰爭中死去的人。而東南亞原來是美、英、法、荷的殖民地,不可能有大量的日本僑民。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雖然迅速佔領了廣大的南洋地區,但戰爭形勢很快就逆轉了:僅僅半年後,美軍就發動了反攻,日軍節節敗退,根本來不及作大量的移民。所以,除了在太平洋戰爭中被以美軍為主力的盟軍擊斃的一百二十多萬日軍外,日本投降時留在南洋各地的軍人和平民不會超過一百萬人;岡村寧次率領的中國派遣軍和山海關以南的日僑不會超過二百萬人;其餘約三百三十萬人全在中國東北了,除去七十萬「關東軍」,東北的日僑總數約在二百六十萬左右。葫蘆島大遣返,日僑歸國的是一百零五萬人,那麼,還有一百五十多萬人去哪裡了呢?有人說:「八·一五」後,有二十多萬「高級」日僑乘混亂回國了,我認為這不可能。因為在葫蘆島大遣返前,根本沒有這許多船隻供二十多萬人回日本之用,那時的日本還在美軍封鎖之下,要說有幾百到幾千,至多一二萬人乘隙回國是有可能的,若是二十多萬人集體逃回日本是不可想像的。所以這一百五十多萬日僑都是「化整為零」,用種種方法,融入了中國社會之中:(一)大批年輕婦女嫁給了中國人,進入了中國家庭。據當時的不完全統計,僅僅在光復後的兩個月內,嫁給中國人的日本婦女就達十一萬多人,她們幾乎不講什麼條件,只要年齡相差不多,人品老實厚道就行。雖然國民黨政府有嚴令,「八·一五」以後嫁給中國人的日本婦女不得留在中國,一律遣返,但實際上辦不到。當時日本國內很困難,因為戰爭摧毀了日本的經濟,老百姓沒有飯吃,沒有房子住。因此,這些日僑婦女不願回國,她們的中國丈夫當然不會趕她們走,國民黨政府哪有這么大的人力,挨家挨戶去清查強拖?看過「小姨多鶴」的人都知道張儉自己有老婆,卻又找了一個日本少女為自己生兒育女;長篇小說「林海雪原」里也寫著土豪趙大發一個人就擁有兩個日本女人當老婆。這些事在當時的東北很多,(按照國民黨政府的規定,都是不可以的。但事實上根本就查不出來!)日本女人情願如此也不願意回國——回日本對她們來說幾乎就等於挨餓或露宿街頭。(二)許多有一技之長的日本人,如工程師、技術員、熟練工人擔心回日本找不到工作,也紛紛要求中國留用,不願回國。而中國方面對此也有需要,一拍即合。所以說有一百多萬日本人留在東北沒有走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關內的日僑沒有東北的多,但他們也害怕回國後沒飯吃、沒房子住,都是千方百計地設法留在中國不走。在各大城市突擊和中國人結婚的日本婦女也著實不少。長篇小說「血濺津門」就寫著一個日本軍官剛死,他的妻子就跟一個中國車夫去了。而且關內對日僑留華的政策要比東北松得多:北平行轅曾下令,日本婦女若已嫁給中國人,可申請加入中國國籍即可免遣返。這樣一來,許多在「八·一五」前後和中國人結婚的日本婦女紛紛申請加入中國籍。以此推斷,在關內留下來的日本人也決不會少。關內外相加,最保守的數字也有一百萬人!(而解放初期,政府又大力鼓勵生育,一個婦女生三四個孩子是很常見的。幾年下來,嫁給中國男人的日本婦女生育的子女起碼也有三百多萬人。)但是,這些日本人定居中國,有了家庭和孩子,逐步地中國化了,他(她)們說中國話,穿中國服裝,不但入了中國籍,也改成了中國的名字,對外人也不肯承認自己是日本人,以免遭到歧視。換句話說,他(她們)已成為中國人的一部份,不再是日本人了。(「小姨多鶴」里的那個竹內多鶴就改名為朱二環,留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後,待日本官員找她談話時,她已經不習慣說日語了。)
葫蘆島大遣返將一百零五萬日僑送回了日本,看起來數目很大,實際上不到東北日僑的半數。這部份日僑是由於財產被沒收,工作被解僱,又找不到新工作也嫁不了中國人等種種原因,在中國實在無法待下去才回國的,同樣原因,關內六七十萬日僑也是這樣回去的。而且,他們是自願向遣返處集中並上船的,決不是被中國政府派人強拖上船的——中國政府也沒有這么大的力量,當時國共在打內戰,雙方都不可能花大量精力清查日本人。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百萬日僑早已融入了中國社會,再要將他們清查出來更是難上加難,而且也根本沒有必要了。後來,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日本政府允許在日本國內有直系親屬的海外日僑回國,有一部份日僑陸續返回了日本,但人數也不會很多,不會超過五萬人。絕大部份留在中國的日僑早已習慣了在中國的生活,徹底地中國化了,至於他們所生的子女更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與其他中國人毫無二樣(請看電視劇「小姨多鶴」里的竹內多鶴所生的三個孩子即張春美、張鋼、張鐵,與普通的中國孩子有何區別?)要辨別他們身上有多少日本血統更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此外還有一點要說:由於戰爭,尤其是美軍的空襲摧毀了日本近百個大中城市,造成資料缺失是無疑的。
6. 二戰日本投降後,從中國撤退,在中國留下多少日本人
二戰日本投降後,大約有一百萬以上的僑民和投降士兵滯留中國(有數據顯示在150萬左右),主要在東三省地區居多,隨後幾年時間陸續遣送回國,到了解放前夕,大約仍有幾十萬,主要滯留區域仍為東三省地區。
7. 日本投降後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有多少
據日本政府戰後公布的數字,日本戰敗時在海外的軍人和僑民有六百二十九萬。
東北的日僑總數約源脊在二百六十萬左右。葫蘆島大遣返,日僑歸國的是一百零五萬人
最後大約一百萬日僑都是「化整為零」,用種種方法,融入絕裂正了中國社會之中
其中有兩三萬日本人留在了東北解放區並悔,為我軍所用。
8.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滯留中國東北的百萬日本僑民去了哪裡
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當時在中國尚有數百萬的日軍和日僑。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戰區(不包括東北三省)等待遣返的日俘、日僑共計200.16萬餘人。加上後來沈陽日僑聯絡總處統計的東北待遣返日俘、日僑約110萬人,整個中國的日本人總數在310萬以上。這是一筆巨大的人力資源,對於這些日本人,國共雙方都曾加以使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衛生工作史》記載說,當時衛生部門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許多日本關東軍戰俘也積極加入解放軍,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1945年,我東北人民自衛軍第二支隊解放舒蘭縣城時俘虜了一批日本戰俘,這些日本兵投降後開始積極協助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