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日本人看中國歷史
㈠ 日本人為什麼這么了解中國的歷史
日本原來什麼都跟中國學,後來中國落後了,日本才不學日本了,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從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都是這樣,唐朝日本的遣唐使尤為多,相當於現在的留學生,他們就是到中國來學習,然後把中國的一套搬到日本,所以對中國的歷史很了解了。
㈡ 我發現日本人好象對中國的歷史很了解呢
相當的了解,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很早就是倭人勵精圖治的目標,後來又成為發展路上的征服對象。中國在歷史上曾經歷過元和清兩個異族政權,中華傳承有很多斷層,尤其是宋朝之後。但在宋滅亡之前,倭人由於極度崇拜中華文明,因此拚命搜集與中華文化有關的一切。因此,崖山之後再無中華之言,並不是只在中原大地才有的話,倭人也有類似思想,這種思想到了清朝時期在倭人中更為勃發,甚至有倭人認為,日本才是真正的中華傳承之國,因為唐宋時期的大部分文化精髓,在日本都得到保留和發展,這里就包括中華之歷史。而元之後的中華,似乎除了土地,再沒有吸引倭人的東西了,但他們還在一刻不停的關注著中華的一切,而這時,目的已經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這片遼闊的土地……於是,後來就有了明和清的援朝抗日,就有了後來的日本侵華,這些把中華了解到了極點的倭人,侵華的理由之一,就是,日本乃中華正統傳承,不是外人,不是侵略,而是幫助。
㈢ 日本人怎麼看中國歷史
怎樣評價日本人看待歷史的態度
我認同樓上的觀點。現在的中國和日本就像類似於文藝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歷史的恩怨應該留給歷史,不該忘記,但也不能過分病態話。我沒有接觸過很多日本人,但有接觸過一個20代,一個30代,和一個40代。
剛剛交流的時候,我會刻意地避開歷史問題,但當我的好朋友拿歷史問早肢題出來時,交流陷入了僵局。但確是那個日本姐姐先打破的,她有沉默一會,然後道歉。我覺得她們是清楚這段歷史的。還有那個30代的,他跟我講過,從小他就對中國有一種情節,不論是中國的什麼,他都很喜歡,他去過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漢,香港,去過的城市比我這個中國人去的都多,他在北京拍照留念的時候,只是用日語感嘆了一句:ke re i~~,是美麗的意思,就聽到周圍不少人都在罵:你看~~~這是個小日本兒,日本鬼子~~~~他很難過當時,但是還是假裝聽不懂。我問:那謹睜祥你對中國失望了嗎?他說沒有。中國是個令人尊敬的國家,而且和善的人民實在的人民是很多的。他有跟北漂的蟻族們共度一天,他說,那些孩子雖然窮困,但是卻可愛,很善良。他羨慕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有活力的國家,相反的,他覺得日本很腐朽了。我沒有說什麼,只是感嘆,他真得很成熟。最後他的一段話:先輩們做過很多錯事,我只能替他們說聲對不起。還有,很感謝你沒有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現在的日本,謝謝你。
那個40代的叔叔,他是早稻田大學的學生,現在剛從俄國回來。他曾經跟我說:他希望看到中國和日本可以很友好的共存下去,雖然兩國 *** 可能會有很多分歧,但拋開政治因素的話,世界上任何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應該是友好的。
這段話,不是我粘的,是一個字一個字敲的。我覺得大部分人是知道這段歷史的。可是日本人話總是說不完,說得很隱晦的講話方式可能造成了很多誤解。
關於詳細的日本古代歷史?我想知道日本的古代歷史,越詳細越好 愛問
舊石器時代 日本最初是和亞洲大陸相連的。
幾萬年前,這里已經有了原始人居住。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原始人群為追趕野獸從大陸過來的。
繩紋時代 (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3世紀) 使用繩紋式陶器的時代。距今約1萬年前,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致使日本與大陸分離,變成列島。
人們馴養狗以捕獲鹿和野豬,同時發明了弓箭,增加了獵物捕獲量。除捕魚外,人們也採集七葉樹籽、橡實、核桃和植物的球根等。
人們努力獲得足夠的食物,從而有空閑時間來磨製石器和燒制陶器。又因為開始食用熟食而擴大了食物范圍。
這樣,人類可以長期定居一地,建造豎穴住居。 豎穴住居以廣場為中心,幾家聚居一起,周圍因丟棄貝殼和食物碎屑,形成貝冢。
但這類食物不能被長期保存,而且也很難把剩餘產品積累於某個人手中,當時尚處於沒有階級對立的原始社會,因此未發現反映特定人們的財富與權力的遺址和遺物。 在當時生產力很低的條件下,自然生產的資源有限,因此人們在集團內部制定嚴格的規約以保護自然,同時盛行巫術,出現石棒、土偶,並有拔齒等習慣。
人們還祈求自然豐盈。到這一時代的末期,尤其在西日本,出現企圖突破狩獵、捕撈和採集經濟的趨勢,最近在福岡縣的板付遺址發現繩紋晚期種植水稻的水田遺址。
彌生時代 (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 使用彌生式陶器的時代。根據陶器的形式,可分為前、中祥搏、後三期。
前期從九州擴展到京畿一帶(東日本尚處於繩紋時代末期),中期波及到東北地方。扁平片刃石斧等磨製石器、青銅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類似於大陸文化。
彌生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先進的農耕技術,通常認為它受到了來自朝鮮的移民的影響。中期以後灌溉技術進步,農業生產漸趨穩定。
後期,鐵制農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銅鐸、銅劍、銅矛、銅戈等青銅祭器發達,出現制鐵和制鹽等社會分工。
通過交易和戰爭等,形成了統一的政治性的地區集團。此時北海道尚不能種植水稻,仍處在繩紋文化階段。
古墳時代 (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 盛行修築古墳的時代。 前方後圓的大小古墳,以奈良縣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島縣、南至熊本縣和大分縣的廣大地區。
5世紀又從宮城縣擴展到鹿兒島縣。古墳只埋葬部族首長,由部族成員共同修築。
5世紀,原始的所有制關系開始崩潰,大家族發展為生產單位和動產所有單位,原有部族內部發生利害矛盾。 從五世紀中期起,畿內強大部族間的內戰激化。
有些強大的部族與出現倭五王的百舌鳥古墳群和古市古墳群有關。到六世紀,繼體天皇系統的新興勢力統一畿內東部各部族,確立了大王的地位。
以築紫君磐井為首的北九州勢力,曾希望獲得與此類似的地位而進行反抗,但在其獲得這種地位之前,這種反抗即已潰敗。 在內戰過程中,各地首長授予部族成員以修造小古墳的權利,以此增強戰鬥力。
因此,原來只是首長墓的古墳,到5世紀後半葉便向小古墳群(群集墳)演變。這種傾向到6世紀進一步發展。
日本全國各地修造的古墳超過十萬個。古墳的主體部分也採用橫穴式石室。
石室內埋葬數代家族成員,並以武器為中心,陪葬有須惠器、土師器等死後生活的必需品。 但大量小古墳群的出現,逐漸減弱了古墳作為統治者的建築物的性質。
因此,從6世紀末到7世紀初,倭王權在畿內盡力建造寺院,同時限制修築小古墳群,大王和強大的豪族則葬於模仿中國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墳。這樣,古墳時代臨近結束,而所謂大化《薄葬令》更進一步助長了這種傾向,留下來的只不過是高松冢古墳等貴族階層的古墳,墳丘小但很華麗。
關東和東北地方古墳時代結束的比西日本晚,直到七世紀前半葉仍修造前方後圓墳。 飛鳥時代 (公元600年至公元700年) 飛鳥時代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現在的明日香村,當時的都城藤原京)。
佛教在這一時期通過百濟傳來,朝廷中兩大勢力之一的蘇我氏支持佛教,另一勢力物部氏支持傳統的神道教,雙方發生激烈沖突。 587年的衣折戰役中,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對朝廷的控制權。
592年,和蘇我氏有姻親關系的皇族女性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她提名聖德太子(馬廄門王子)為攝政進行了以加強皇權為核心的政治改革。
聖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階冠位和十七條憲法,奠定了中國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礎;同時還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隋朝學習。 為了維持自己的專權,蘇我氏極力反對改革,蘇我入鹿還殺害了聖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兄皇子,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鐮足(藤原鐮足)合謀刺殺蘇我入鹿,結束了蘇我氏的專權。
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頒布大化改新詔,推行大化革新。 660年唐滅百濟,為了復興自己的朝貢國百濟,日本出兵朝鮮,被唐朝和新羅聯軍在白村江擊敗。
668年,天智天皇即位,模仿唐朝建立戶籍管理制度,並於670年製作了最早的全國性戶籍。672年,天智天皇駕崩,兒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
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與其爭位,爆發戰爭,史稱壬申之亂。大海人皇子在岐阜縣擊敗弘文天皇,即位天武天皇。
天武天皇時期,日本出現了歷史上最早的錢幣「富本錢」。 701年(大寶一年),頒布大寶律令。
710年,元明天皇遷。
感覺上日本很熟悉中國歷史
覺得他們上學應該也是學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國語便覽(給日本中小學語文老師看的資料書,因為日語系學生,我們也看)里專門有漢文篇,(介紹中國的孔子等思想家,李白,白居易等詩人,嗯,裡面有史記的介紹,還有對各朝代的簡單介紹。
關於三國,這個日本人太喜歡研究了,他們還開發了不少游戲,咱們的赤壁在日本票房很好,現在林志玲在日本也挺有人氣了。
戰國這個我不太清楚,日本本身也有一段戰國時期,很多中國人,特別是看動漫和玩游戲的,對日本這段歷史很熟悉的。如果確實是說我們的戰國歷史的話,我不太了解。
雖說日本很多人都喜歡研究那幾段中國歷史,但是也難說是每個日本人啦~~哈哈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的疑問有些幫助,不過我也只是一個日語系學生,還在國內,期待其他人的解答。
日本人怎麼看中國人和中國
我看過很多關於日本的書,日本人對中國人非常嚮往,他們很喜歡了解中國人的一些事,日本人很尊重的中國人,說實話,日本人有點歧視現在的中國人,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沒什麼好抱怨的,因為在日本是以素質為首要的,而恰恰中國人的素質揪有那麼一點點差吧。。。所以日本人對這點有點其實中國人,同時日本人對中國人還帶有點歉意,畢竟曾經日本欠中國太多了,雖然侵略中國不是現在的日本人乾的,但他們還是感到歉意,例如你跟一個日本人說道南京大屠殺,那麼那個日本人肯定會低下頭,不好意思出聲,或者一直說不好意思或對不起,而不像網上那些人說日本人以侵略中國為自豪。
最後想說明一點,我以上說的不代表全部日本人,不過我肯定一大部分日本人如我以上說的一樣。
談到歷史
我咋說,我能說你們日本人也是我們的子孫?(是吧?是不是?) 論輩分,我是你們的爹。其實日本人挺逗的,女生很可愛。 *** 到可愛。
其實不必呀 歷史事實是在徐福之前日本已有人居住,因其陶器上有繩紋,所以稱為繩紋時代,你可以告訴他們今天的日本人是中日古代先賢融合的後裔,這樣就不傷感情了
不要聽信憤青們的鼓動 無論是誰經歷了大的戰爭都是不舒服的 雖然我們要牢記歷史,但那並不是說天天把南京大屠殺掛在嘴上就行了,那些死去的同胞為歷史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讓今天的中國人和日本人都認識到和平的重要和珍貴。我們的時代應當是化解仇恨的時代而不是加深仇恨的時代。
近代中國曾和日本一起受到西方列強的欺凌,共同的探索強國之路 但存在著不同的選擇以及不同的發展結果,也出現了很多沖突,但這從不同的角度倆說也是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只是伴隨著血的教訓,以無數人的生命作為代價。對於過去的事我們都無能為力,但對於未來,我們是可以選擇的。我們同是黃皮膚的亞洲人,一定能成為好的夥伴和朋友。
日本人怎麼看中國人
廣州收破爛的 是歷史天才,抗戰八年沒消滅日本的一個小分隊,也就你這樣的人才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抗日戰爭歷時八年又一個月,據日本方面不完全的統計,侵華日軍共傷亡85萬人以上,最後投降125萬人。八年中,中國軍隊傷亡近400萬人,平民傷亡1800萬人以上,共達3500萬人,戰爭消耗和財產損失1000億美元以上。
按照樓上的歷史天才的說法,日本的一個小隊比美軍的一個正規軍還要多N倍。也就是說日本的儀的大隊基本上人數可以比美國的人口還要多,果然不愧為歷史天才,連個結論都不同凡響。
不過話說回來了,日本人似乎還真的不大看得起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