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2020日本財政收入多少美元

2020日本財政收入多少美元

發布時間: 2023-07-26 19:37:52

① 73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VS日本目前綜合實力對比如何

中國VS日本綜合實力對比

一,土地面積;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日本:37.78萬平方公里。(日本海域不小但資源都在深海無法開發)

二,人口;

中國:14.05億人。日本有1.268億人。

三,資源;

中國資源總量世界第三位。中國糧食自給率達85%。石油和礦產儲量和產量也居世界前列。

日本:是個無資源的貧嵴之地。糧食自給率只有39%,石油和礦產百分百需進口。

四,GDP,外匯,PPP,PIP;

中國13.1735萬億美元。外匯3.14萬億美元。PPP:23.122萬億美元。

日本:4.3421萬億美元。外匯1.273萬億美元。PPP:5.405萬億美元。

GNI;

2016世界GNI世界排名:

1,美國 18.15 萬億美元。2,中國 11.39 萬億美元。3,日本 4.825 萬億美元

五,黃金儲備及財政收入;

黃金儲備:中國1658噸,日本只有765噸。

財政收入:中國2.278萬億美元,日本只有5294億美元。

六,富豪數排名;

總財富:

瑞士信貸銀行發布《2015全球財富報告》稱,中國家庭財富總值達22.8萬億美元,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此外,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為全球之冠,高達1.09億人,今年新添富豪人數152000人。

市場研究公司「新世界財富公布的《W10:10個世界最富裕國家》排名中,中國名列第二位。

中國的「總體個人財富」達到17.4萬億美元,排名第二。第三名是日本(15.1萬億美元)。

億萬富豪;

中國2017年億萬富豪上榜:大陸373人,港67人,台灣35人,澳門:1人。日本:3人。

百萬富豪:

波士頓咨詢集團發表「《2014年全球財富報告書》」。

僅從金融資產來看,全球百萬富翁最多的國家是美國(690.6萬家庭),第二是中國(361.3萬家庭)。日本(112.5萬家庭)排名第三。

七,海外資產;

中國;

1,2014年度中國外匯管理局公告:2013年末中國持有海外金融資產5.94萬億美元。

2,2015年國資委有一公告:中國國企的海外資產(不算民間資本的海外資產)就已超過12萬億人民幣。

日本的海外資產,2014年有7萬億美元。凈資產,2013年統計,日本海外凈資產3.17萬億美元。

八,負債率;

日本2016年負內外債1066萬億日元,佔GDP的245%,而中國30萬億-138萬億RMB之間,只佔GDP的48%.

九,人均及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中國:人均9481.88美元。日本:3.4486萬美元。

零售額:

中國:5.4223萬億美元。日本:2016年:1.2507萬億美元。

十,工業產值;

2017年,中國4,4599萬億美元。日本8200億美元。

十一,外貿額;

2017年中國4.1106萬億美元,第一。日本1.3693萬億美元,第四。

十二,國際專利,高科技產品出口額;

2017年度中國 48,875第二。日本 48,206第三。

亞洲開發銀行近日發布的《2015年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顯示,中國在亞洲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中所佔份額從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亞洲第一。

中國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份額大幅上升。2014年,中國成為亞洲高端科技產品出口主導力量,日本所佔份額從2000年的25.5%下降至2014年的7.7%。落後於韓國的9.4%。

十三,研發投入及科技論文;

中國2016年研發費用為1.54萬億元,佔全世界超過20%,僅次於美國,超過歐盟28國總和;日本排在美國,中國,歐盟之後列世界第四。

2006-2016十年時間段全世界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前1%的頂尖論文,中國佔全世界12.8%,排在世界第二,美國第一,中國第二,英國第三,德國第四,日本第五。

十四,世界五百強;

2017,中國:115家。日本:51家。

十五,品牌排名;獨角獸公司;

2017年的最具價值品牌100強。

有13家中國品牌躋身於前100名(不包括香港上榜一名)

亞洲,中國上榜13家。日本上榜5家,韓國上榜一家,印度上榜一家。

美國《財富》公布的全球獨角獸企業數量增加到了173家,中國達到了35家,而日本則幾乎沒有獨角獸企業。

十六,教育;

2017年6月8日,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了第14屆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39所大學上榜,一舉超過日本成為亞洲第一!(日本5所上榜)

十七,發展速度及制度;

60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快於日本。這說明日本制度不如中國。

日本沒有民主,其所謂的民主是假的,實是財閥金權封建家族統治。

日本是幾大家族財閥做主,所謂選舉就是幾大家族輪流執政,讓屁民們投個票。誰見過睡馬路的窮人能當選嗎?

十八,軍力;

中國軍費1600億美元第二,日本:530億美元。中國無論是軍費還是陸海空軍,太空,對日都居壓倒優勢。

中國是第三四的武器出口國。多項軍力排名都列軍力第三位!

十九,國際地位;

中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是獨立的政經軍強國。朝伊等國際大事需美中俄英法德六強開會解決!

日本非五常,且被美軍佔領,美兵還享受不受日本法律制裁的治外法權。其地位形同半殖民地。

中國早就驅逐了外國軍隊,實現了無治外法權的獨立自主的強國,且是擁有核武器且自由發展軍力,發展航母不受外國限制的強國。

二十,文化;

2016年度,到中國工作留學生活的外國人有200多萬人,全球學漢語人口有2億多人。

在日外國人不到130萬人,且日語已完全淪為小語種。

日本文化不如中國;沒有原創性,只能募仿。

中國有近三千年的文明史,在秦漢時,中國已有發達的文明,和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並列為世界三大古文明之一。

而同期的日本還是原始社會,是剛下樹的「猴子」,以至東渡徐福被目為神。

實際上,日本的文化完全取自中國,日本根本木有原創文明。

是中國把原始日本帶入了文明世界。

日本從城市,宗教,茶道,和服,節日,書法、文字。。。。無不取自中國。

明治維新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在於日本人缺乏創造力。日本人善於學習,但不善於創造。

在農業時代,日本是學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在近代日本是學西方的政治和文化,總之,哪個強就學哪個。因為日本沒有原創性,就沒有堅守。日本文化發源自中華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支。唐手傳過去變空手道,唐服傳過去變和服。他們發揚光大了?沒有,他們只是拿過去延伸了而已,有完全自已的東西嗎?木有的!

近代,日本又完全西化,所謂先進的科技也非日本原創的,都是揀的美歐的「洋撈」。離了美歐,日本就和非洲是一樣的。

這個民族木有創造性,只有摹仿力,這樣一個只能跟在別人後面的民族談何一流?談何優秀?

二十一,體育;

中國足球不行,但排球,體操,撞球等都完虐日本。日本在奧運金牌總數不到中國半數,遠不如中國。

二十二;人品;

一個民族就如一個人一樣是有自已獨特的民族性格的;

日本人的特質是冷酷而殘忍,野性而崇強凌弱,沒有是非觀,只有弱肉強食的動物觀。

日本人固然有守紀和干凈清潔的優點但其性格中冷酷而殘忍,野蠻而崇強凌弱的特性也很突出。

日本的殘忍嗜殺是出了名的,不只戰時殺人吃人,近年所報道日本人殺英女並吃人肉就是例證。木有是非觀,能從日本對二戰死不認錯的態度中可看出來。

更崇尚弱肉強食的動物法則,以至誰強就拜倒在誰的腳下,既使他是自已的仇人。

本質上,日本人是用現代服裝和用品裝備起來的沒有完全開化的野蠻人,是當今人類中最接近野獸的族群。

對其最形象的比喻是強者養的一條惡犬。

總結

中國在土地,人口,資源,GDP(GNI),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富豪數,海外資產,負債率,社會商品零售額,工業產值,

外貿額,專利,科技論文,進入五百強企業數,品牌排名,教育,發展速度及制度,軍力,國際地位,人的品性,體育等22項主要的指標領先日本。

而日本在守紀有秩序,團結日奸少,生態環境衛生,醫療,人均收入,護照免簽等6項軟實力上領先中國。

憑心而論,實事求是的看,總體對比,中國以22比6完全壓倒日本。日本不如中國,只能算二流國家。

② 在日本年收入1000萬多少人民幣

你好,我是九五吉祥,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在日本年收1000萬日元是什麼體驗?1000萬日元大約為65萬元人民幣。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算一筆賬,假如是單身,在日本年收1000萬日元,這是毛收入(日語稱給與),變成凈收入(日語稱所得)為780萬日元,然後扣除社保和基礎,或許還有人壽保險等大約為660萬日元,再減去應繳的個人所得稅130萬日元和個人住民稅(也就是個人市縣民稅)後,這就是通常意義上說的稅後收入是680萬日元。這種演算法有些繞,可以參照擺攤做生意,從銷售額里扣稅,然後除去成本和雜費等,最後凈賺多少。

其次,到手680萬日元,平均在每個月大約為56萬日元,約為人民幣3.6萬元,然後再有房子的費用,如果租房,大約是5~9萬日元,買房的話每個月房貸大約10萬日元左右,生活費(衣食住行),再加手機和人情禮節等大約10萬日元左右,這么算下來每個月能存30 35萬日元左右,大約2萬元上下,這是不怎麼 旅遊 或有意外的前提下可存起來的錢。

如果拖家帶口,另一半而無收入時,支出會相應多一些,但是在日本生活久了,主婦一般都很精明,在超市特價或打折時購物買菜,多數時間在家做了吃。

因為人多了扣除多了,要交的稅就變少了,實際上收入沒變多,支出即便多,可是能存下的錢和單身幾乎也差不多,日本的稅收很公平合理,典型的多勞多得,多得多交。

所以許多主婦們,會將自己打工的收入很好的控制在既有收入又不用額外交稅的范圍內,把節省下來的時間,多陪孩子多做家務,在日本,主婦們找工時,用工單位都會確認是撫養內嗎?意思就是主婦們一年的收入保證在不用自己單獨交稅和保險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在日本年收入1000萬日元,算不上很高的收入,像豐田公司的員工如果是大學畢業,40歲一過幾乎都會有1000萬日元收入,如果單身,日子很輕松。如果四口之家,也算不上多。但相對而言壓力沒有那麼大,稍微輕鬆些,但也絕對不是能夠大手大腳,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的那種。

在日本這個收入水平的話,就超過95%的日本人,也就是說日本人年收入1000萬日元以上的只佔5%,還是很高的收入。但是呢,你還得算一筆賬,什麼意思呢?一般日本公司都是月薪乘以12個月,再加上兩次獎金。那麼基本上就是一個月65萬日元x12 + 夏季獎金(2個月工資)+冬季獎金(2個月工資)。那每個月65萬日元,要扣除日本的 健康 保險,厚生年金,稅等,到手裡也就是50萬出頭。然後買房子還房貸,租房子交房租,差不多還要10-15萬,這就剩下30多萬了。再有全家人吃喝拉撒,煤氣水電費,網費,孩子補課費,買衣服購物啊,出去玩啊等等,最後一個月能剩下10萬日元就不錯了!這還只是每個月基本的花銷。綜上所述,年收入1000萬日元也就那麼回事,一年到頭也沒有啥盈餘。

成家且有孩子,老婆全職主婦,未納稅金保險等:啥也不是!活不下去!干不起飯!單身且稅後的凈利潤:百里挑一!人中龍鳳!經濟自由!

看到這,某些人您先別急著跟我杠,日本的各種稅務與保險等收費很高的。我們先按照今天的匯率來看一下,這1000萬日元,相當於63萬元人民幣。當然了, 不提消費水平只提匯率那是耍流氓的行為 。我們下面按照日本的生活水平來看看這1000萬日元時候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

為啥我說成了家的毛利潤1000萬日元啥也不是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日本的個人所得稅為百分之33,住民稅為百分之10,夫妻二人的國民 健康 保險(醫療保險)和年金(養老保險)加在一起大概在200萬左右。小學時候我數學就不好,所以我們大致的估摸一下,刨除掉各種稅金和保險費還有年金剩下的應該還有 700-800萬左右 。(找靠譜的稅理士可以達到這個數字,如果自己上報的話要在這個基礎上減去100-200萬日元。 我們按照最多的來算。 )接下來就是日常的開銷。 稅後800萬日元是建立在老婆做全職太太的情況下的,因為在日本做主婦會有一定的稅金減免

日本三口之家吃一頓差不多的飯大概要花費2000日元左右,這個別杠我啊,年收入都1000萬了總不能頓頓吃泡麵吧?每天三頓飯就是6000日元,一年365天就是109萬日元左右,再在這個基礎上加70萬日元改善伙食的錢(三口之家去燒烤店吃頓烤肉沒有15000日元吃不好,所以70萬日元看著多,其實也就是最多去 50次飯店 的錢。)800萬日元減去179萬日元還有621萬日元。

有了老婆孩子,總得有個小窩吧,我們按零首付,30年還清的一幢小別墅舉例,東京郊區,使用面積160平左右的房子每個月大概要還月供18萬日元左右,每年共要繳納216萬日元的房貸。621萬減去216萬,還有405萬日元。

接下來是衣,人靠衣服馬靠鞍,人總是要將自己打扮的利利索索,乾乾凈凈的。男人在外應酬需要一身體面的衣服,而且女人天生就愛美,再加上正常的換季服裝,一家三口算120萬不過分吧?別覺得我多算了,120萬日元在日本也就是一套比較講究的西裝的價格。405萬日元減去120萬日元還剩下285萬日元。

在日本生活本就透不過氣,這里的生活節奏快的能把人逼瘋,所以節假日的出遊是必不可少的吧,如果不想老婆孩子跟自己一起去擠電車,就需要自己有台車,我們按少的算,一台差不多的 二手 的商務車價格大概是在150萬日元左右(商務車在日本變態的保值),每年養車的費用(日常通勤,周末出遊)大概在60萬日元上下,如果平時有吸煙或酗酒的習慣,那還要再加上30萬日元的壞習慣錢(日本一條煙平均在5000日元上下。)285萬減去150萬再減60萬再減30萬,還有45萬日元。

1000萬日元一下子變成45萬日元是不是特別不適應?別高興太早了,這不是你最終能支配的錢,在這個錢里,還要扣除20萬的水電煤氣(有孩子最少這個數) 剩下的25萬日元則要支付孩子一系列的費用 。我也沒有孩子,所以不知道養孩子大概要多少錢,25萬日元大概是16000人民幣,這個數,好像在國內都養孩子都很困難吧……就這,還是不敢生病的錢。

所以說,成了家的人在日本毛利年收入1000萬確實不算多。 只能說是一般的小康生活,日常的生活還是要精打細算才行。 除了日本的極高物價外,高昂的稅金也是影響民眾幸福指數的重要原因之一。

單身或沒結婚且為凈利潤的情況下

原!地!起!飛!在沒有老婆孩子的情況下,想必你能在家呆著的時間不會很多吧,要麼在公司玩命工作,要麼出去花天酒地或陪客戶應酬,出門在外又沒人能通過你的鑰匙分辨你的居住環境,所以租一個差不多的公寓就行,目前 距離都心近且環境中上,一室一廳的公寓 每個月租金大概在10萬日元左右,由於還有加上禮金,押金等等,我們在住房這一塊算150萬日元(其實用不了這么多。)1000萬-150萬=850萬日元。

吃吃喝喝這方面更是不需要控制了,天天想吃啥吃啥,加上請客日常交際等等,算200萬日元,850萬日元-200萬日元=650萬。(相當於每個月1萬人民幣的伙食費, 即使是在日本天天火鍋燒烤也吃得起呀。

衣服的話每年100萬日元足夠了,除非是暖暖系列的玩家…那1000萬日元都買衣服也不夠。 平時都是職場裝 ,周末出去玩的時候又能穿得上幾套衣服呢?650萬-100萬=550萬。

出門的話是兩個極端,要麼是不喜歡車的,要麼是極端喜歡車的,不喜歡車的日常出行靠電車就夠,花費最多30萬日元。如果喜歡車的那就沒法算了。我們姑且算一台260萬日元的二手車( 日本買新車的不多,因為二手車性價比極高 。)這個價格可以買3年車齡左右的BBA,甚至年頭久一點的跑車也能試試,與上面的三口之家比簡直是……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90萬的車輛日常保養和駕駛人抽煙酗酒的錢,550萬-260萬-90萬=200萬。

此時還剩下200萬日元,在這其中刨掉水電煤氣, 還有180萬日元隨便你來揮霍 !在保持生活水準極高的情況下還有180萬日元的存款這小日子過的不舒心嗎?

但是,實際上的日本,很多人稅前都是達不到1000萬日元。 甚至可以說東京圈內百分之95以上的人都達不到。 所以很多日本人不願意結婚,結了婚的不願意生孩子,總能看到一些文章,諸如「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為什麼日本老齡化嚴重?為什麼日本人家家有車卻很少使用?」此類文章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所有內容, 窮! 不過有一點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些媒體一味的吹噓日本的幸福指數有多高呢?

我來日11年,美資企業區域經理,年收1350萬,老婆來日7年,美資企業軟體工程師,年收大概850萬,家庭年收加起來接近2200萬。當然是稅前,稅後到手大概在1560萬,也就是月入130萬日元左右。
支出方面,東京灣買了tower maison,買了車,一個月房貸車貸加停車費管理費大概30萬。
有小孩2歲半,我爸在這邊帶孩子就是四口之家,一個月伙食費大概15萬左右吧,加上光熱水電手機費用大概7萬,孩子教育費用7萬(上的保育園,因為收入高屬於倒數第三檔,每個月保育費都很貴,收入低的話基本免費)
剩下的就是流動的買買買玩玩玩的開支了,一個月大概花去15萬,
算下來一個月入賬130-30-15-7-7-15=56萬日元,絕大部分儲蓄還買一點點基金。
一年幾次日本國內旅行加一次海外旅行的花銷大概也得150萬左右所以一年下來能存的錢大概就600萬日元上下吧。以後小孩上學花費還會更大,壓力還是蠻大的為了對抗中年危機,我自己上了日本的在職MBA, 老婆也准備明年去歐洲讀一年MBA,估計這兩年得花不少錢。
隨著收入的增長,消費也會水漲船高,感覺2000萬的家庭年收也是不夠用,理想是能達到3000萬以上。

真的是沒什麼體驗,我老公的收入差不多1000萬,自己也有500多萬的收入,兩個人加一起年收入約1500萬。有兒子一枚。日子還是平常的日子,去 旅遊 什麼還是要精打細算一下,完全分享不了特別的體驗啊。普通過日子可以說沒有什麼壓力,但是也沒有權利去豪啊,因為大家都知道,日本 社會 不會再有大幅經濟增長的好日子,以後退休金能不能保證到還是個問題,所以還是要稍微勒緊褲腰,攢錢防養老。

在日本年收入1000萬。

如果是個人年收入1000萬的話,拿到手上只有731萬了。平均月收60萬多一點。在大城市,租房,生活費,各種支出,20萬 40萬能過下來。剩下多少可以算出來。

如果是家庭收入1000萬,支出就更多了。還是以居住大城市來算,買房子的貸款,一家三四口的生活費,教育費,各種支出,30萬 60萬。過得可松可緊。

當然也可以過得異常節省。

年收入1000萬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在日本年收入1000萬日元是個什麼體驗?

一,先來看看這年收入1000萬日元在日本是個什麼概念。

稅前年收入10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60萬元,扣去33%的各項工資稅金,大概到手還剩700萬日元,合人民幣48萬元。

年收入1000日元,佔比人群為5%左右。

年收入1500~2000萬日元以上的,佔比人群為1%!

也就是說,在日本年收入達到1000萬日元以上的,是妥妥的超高收入人群,似乎是日本國內的人生贏家!

實話實說:在國內,年收入在60萬塊錢人民幣的人,真是太多了!在北、上、廣深這四個大城市裡,年收入60萬元的人,應該是隨處可見!也一點兒不稀奇!

***日本年收入220萬日元以下的人群佔比數為20%。

***日本年收入在220萬~460萬日元的人群佔比數為55%左右。

一個普通的日本大學生,第一年的年收入大概為220萬日元,合人民幣13萬元左右,摺合每月1.2萬元人民幣。

在日本,想一年賺到460萬日元,大概要從25干起,一直干到45歲左右,才能拿到年收入460萬日元。

簡單說,年收入達到1000萬日元的,一般是日本的資深律師、老醫生、日本國會議員、大型公司或者大型株式會社的部長,且年齡一般在55歲以上。

二,年收入1000萬日元,是不是在日本就可以隨便開啟買買買的自由人生生活呢?

首先告訴您:您想太多了!這還沒有達到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上!

1000萬日元,一個三口之家,在日本,只能說還算是過得不那麼心慌慌的感覺。

在日本,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最低的各項生活花費大概在770萬日元。

基本生活支出如下:

房貸:每月12萬日元。(住在東京鄉下,省著點)

水電煤氣費1.8萬日元。

老公零花錢5萬日元。(中午在居酒屋吃飯,就是大排檔啦)

生活費8萬日元。(這個己經省出P來了,肉一個月吃一次,西瓜700日元一個,一年吃一個西瓜得了,省)

家族保險費2萬日元。

通訊費2萬日元(電話、手機、網路)

孩子教育費3萬日元(公立學校)(日本有錢家庭,孩子一般讀私立學校)

美發洗發費2萬日元。(一年最多剪得20次頭發,省著點)

衣物買不買呢?(咱穿舊衣服)

車買不買呢?(坐地鐵去擠擠算了)

人情禮金送不送呢?(送不送呢)

泡不泡溫泉呢?(一次人民幣2000元以上)

國內 旅遊 還是去國外 旅遊 呢?

墓地費、老人喪葬費、私立學校費。

能不能天天都下館子呢?

硬著頭皮說,在日本,一年收入1000萬日元,過著普通的生活,還是能一年省下個200萬日元左右,也就是12萬人民幣左右的樣子。前提是:只能維持在上述標好的最低生活標准之內!

稍微大手大腳一點,一年上頭,那也是卵都沒得剩的錢的!

結語:年收入1000萬日元,可是也得有計劃的省著點花費,不然,也是一年上頭還是兩手空空。

普通日本人,其實過得似乎也遭心。

鳳毛麟角,但是也只是溫飽水平。大家是不是還以為日本人生活多麼富裕呢,告訴你吧真相就是中國二線城市水平,物價高得離譜,而且每天忙到沒時間花錢,幸福指數遠遠不及中國。

美元日元的比值最近20多年裡一直是在1:100左右,年收入1000萬日元不就是10萬美元呀。以全球對中產階層的定義以4萬 14萬美元,10萬美元就是一個中產水平(比較高級)。而且,還不是以一個人的工資待遇,而是以家庭收入為計算依據。只不過,在日本一般成家立業或有孩子之後,很多女性就成為了專職太太。擁有10萬美元收入應該是不需要夫妻雙方都去拚命賺錢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日本人的平均工資為38617美元,而美國人的平均工資為65836美元,德國為53638美元,韓國為42285美元。也就是說日本的整體薪資水平並不高,跟美國和德國還是有一些差距,甚至連韓國也是趕上了日本的薪資待遇。但這是一個平均值,由於日本的嚴重老齡化現象,讓日本的退休年齡提高到了67歲,而韓國才60歲。這也拉低了日本的平均工資,其實日本跟韓國應該是不相上下。

但日本的10萬美元(約1000萬日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房產,最容易體現的就是房產。

以筆者的一個朋友情況為例。許多年前去了日本東京大學讀書,而後就一直留在了日本。如今的待遇大約就是1000萬日元上下,每天上班都是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和新干線來回奔波,由於沒有在東京市中心買房,所以就選擇了一個距離東京市中心50 60公里左右的城郊,購買了一個一建戶,也就是一間三層樓的獨棟小別墅。基地面積約50平米,三層共計150平米,沒有地下室,但門口可以停二輛車的空間。在日本東京郊外的價格大約在60萬 80萬美元。就是工資收入比的6 8倍,這也是一個相對比較合理的區間,可壓力也是必然存在的。

可我們在上海工資達到35萬元,也就是5萬美元。可上海的房子也是至少500萬元,摺合人民幣60 80萬美元,這就需要12 15年的不吃不喝工資賺錢。壓力相對比他們還要大一些。總之,在上海拿35萬年薪的水平和在日本東京拿10萬美元年薪的體驗應該差不多,只是上海的壓力還會更大一些。

一千萬日元 按今天的匯率就是年收入65萬人民幣左右,如果在北上廣深就是個小中產吧

如果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大城市也就是中等收入階層吧,日本 大企業是要熬資歷的,一般人工薪 也要到中年以後才有這個收入了!熬成大叔啦啦啦

③ 全球債務272萬億美元,美國27萬億美元,日本10萬億,中國多少

中國是54萬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大概是352億元。相對於美國日本來說,中國的債務比例真的非常健康,控制很好,平衡度掌握也不錯。

01、中國債務大概在54萬億美元,佔GDP的比重僅為18%。

先說,有小夥伴一看54億美元,美國27萬億美元,日本10萬億美元,就認為我國的負債很嚴重,比美國和日本嚴重多,畢竟總數272萬億美元,我國差不多佔了四分之一。但是你這樣想,那就是停留在數字的對比,一點用都沒有。


04、最後。

單單從債務上來看,我國數比日本和美國都大,但是真正計算起來,美國和日本情況是非常嚴重,分分鍾鍾會垮台哪種,而我國的經濟則是非常穩定,又快速發展中。期待我國經濟越來越好,國家發展好,我們日子才能更加美好。

④ 日本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泡沫」經濟 金融危機 累積公債餘款 復合蕭條
教育投資論 剩餘價值率和積累率 市場經濟 一攬子對策

簡介:日本,是資本主義經濟大國之一。二戰結束後,經濟崩潰,百業蕭條。在美國的援助和扶持下,舉國上下勵精圖治,積極學習引進歐美的科學技術,使日本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55年恢復到二戰前水平。至1968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前蘇聯躍居世界第二。80年代後期,日本發生極其嚴重的經濟「泡沫」。進入90年代以來,「泡沫」經濟破滅,金融危機嚴重,經濟回升乏力,政局變動頻繁,已失去了趕超美國和西歐勢頭。但其綜合國力排名世界第二的地位仍未動搖,對世界經濟的進展進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一篇 探索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之因
一、二戰後日本經濟的恢復
二戰中,日本遭到了慘敗。戰爭使日本喪失了235萬人口,戰爭中所侵佔的朝鮮、南庫頁島和我國台灣、東北等殖民地也隨之喪失,本土大部分城市遭到毀滅性轟炸。此時日本經濟已經崩潰,由於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工人大量失業,特別是軍需工業中至少有50%以上工人被解僱。同時復員軍人和海外撤退人員蜂擁而入,戰爭結束時失業人數猛增到1300萬。戰爭期間政府為籌措軍費,曾發行大量赤字公債。1944年以來,累積公債餘款已超過當年度的國民收入。戰爭結束,中央銀行為了救急又大量發放貸款,使貨幣過量與物資奇缺之間的矛盾大大激化。當時日本學者形容日本前途是「迷霧茫茫、昏天暗地」。日本經濟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然而,日本經濟在戰爭的廢墟上,僅花了10年時間,就得到了迅速恢復。到1955年,日本的工業生產、國民收入、勞動生產率都超過了二戰前或恢復到戰時的最高水平。進出口貿易分別恢復到二戰前的90%和72%,國際收支出現了2.8億多美元的順差,外匯儲備達9億美元。同時,國內的通貨膨脹得到了控制,財政金融形勢也明顯好轉。
我認為二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
1、實行戰略轉移,採取了適應國情、國力的戰略決策。二戰後,吉田茂政府委託一批專家學者,對日本經濟的出路進行研究。在《重建日本經濟的基本問題》報告中提出了經濟立國的方針,並指出,只有確立走經濟立國的道路,才能使日本經濟得到的恢復和發展。日本先後在煤炭、鋼鐵、電力、化肥等基礎工業和運輸業(鐵路、海運)進行恢復,並成立金融業對生產部門給予大力支持,使生產業有了明顯的發展。這些部門的迅速恢復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了廉價的動力、原料和運輸手段,從而又帶動和促進了整個經濟的恢復。根據日本缺乏礦產等自然資源的特點,大力引進技術水平高、能耗小的實用技術。
2、以美國為模式的民主改革。二戰後,以聯合國名義進駐日本的美國佔領軍當局,為了「保證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和把日本完全納入到美國政治經濟體系之中,同時,也由於當時國際民主力量的強大壓力,推行了旨在消除支撐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政治機構和經濟基礎的政策。
3、美國的援助。二戰後,美國為徹底鏟除日本軍國主義武裝力量,削弱壟斷資本,推行了非軍事化的民主化改革。不久,時局發生了變化,前蘇聯與美國對峙。於是美國改變了對日方針,將其納入美國在遠東的反共戰略體系,從而放鬆對日本的限制,而改為扶植,希望日本成為抗擊共產主義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國還通過「戰領地區救濟基金」和「戰領地區經濟恢復基金」進行援助。從1946-1951年以各種方式共援助21.8億美元,占同期日本進口總額的40%以上。美國的援助以糧食形式支付,占出售所得款項的40%用於購買石油、化肥、棉花等急需的生產資料和加工出口的原料,這些對於緩解當時日本國內的糧食危機和發展經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4、朝鮮戰爭刺激。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頓時成為美國進行戰爭的軍事基礎和作戰物資供應地。這種迅速膨脹的「特需」給日本創造了廣闊的市場。促進了出口貿易,使得各個工礦部門都活躍起來。
二、二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
1955年日本經濟得到了全面恢復,但與歐美國家相比其經濟實力相差甚遠。其時,國民生產總值為240億美元,僅為美國的6.7%,聯邦德國的56%。人均國民收入為194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排名第34。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都相當落後,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40%,出口商品中,輕工業品佔62%。整個科學技術水平比歐美要落後20年,而在1956年-1973年間卻出現了異乎尋常的高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10.9%,翻了4番,增長了16倍。這在日本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經濟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在經濟的高速發展中,日本已於70年代中期實現了工業和農業的現代化,企業管理也實現了專家化和科學化,主要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已達到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主要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也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
1、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強有力的國家干預措施。正是這種二戰前沒有得到切實發展且極不成熟的重工業在以後的20年得到充實和發展,才使得日本經濟高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大國。
重化工業一經進入正式發展階段,很快就喚起了輕工業時期埋沒的國民力量,而且發展到一定程度,能為國內各類產業提供各種最適用的價格較低的鋼鐵原料、機械設備等產品和各種化工產品,並使技術熟練進而獨創。
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的加強,突出表現在大力扶植重化工業、新興產業和出口產業。在稅收、貸款、產業政策上給予特殊優惠。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還表現在,嚴格限制外國貨物和外資進口。日本政府規定,除隨先進技術進口的先進設備必需的原材料外,其他凡屬整機和製成品的進口均在嚴格限制之列。日本對本國產業的保護期定得相當長,只是在本國產業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之後才逐漸向國外開放市場。直至今天,日本的稻米市場仍然固若金湯,這是日本農業能夠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2、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積極培養國內科技力量。在制定了重化工業方針後,為促進發展所採取的各項措施中,引進科技佔有突出的地位。日本人明白,一個經濟上落後的國家,要想後來居上,必須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拿過來,作為自己前進的起點。大規模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不僅極大地推進了重化工業,也使日本的其化產業和後來的半導體、通訊等業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與技術引進相配合,日本政府擴大教育投資,培養科技人才。日本政府在1960年提出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中就強調指出「振興科學技術的根本,則是以科學技術教育為中心培養人才」。60年代前後,日本盛行「教育投資論「,把人看做資源,而教育則是經濟發展的手段,於是把人才開發和教育事業納入經濟計劃。真可謂是90年代出現的「知識經濟論」的先聲。在搞教育的投資上,不斷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是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
3、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和資本積累。在經濟高速增長期中,日本固定資產投資從1778.4億日元增加到25546億日元,15年間增加了13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每年都在1/3左右,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固定資產的投資絕大部分集中在工業領域,特別是鋼鐵、機械、電力和化學這4個部門。
日本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所需的巨額資金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剩餘價值資本化。由於歷史和社會的原因,日本工人的工資率長期低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因而有很高的剩餘價值率和積累率。二是企業外部投資,如儲蓄轉化、私人直接投資、財政支持和外資注入等,這些來源都比較豐富。日本的個人儲蓄率很高,1964年-1973年間,個人儲蓄率達12.8%(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則不到10%),形成相對豐富的銀行可貸資金。日本政府鼓勵私人投資,對私人投資所獲的股息紅利免稅。日本的軍費開支很少,每年不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在財政收入中也只佔5%-7%,尤其是在經濟總量擴張之後,所佔比例更顯得相對減少。因而能夠集中較多的資金用於經濟建設。60年代政府投資一直占國內總投資的24%左右。在1956-1973年,日本共引進外資269億美元,直接貸款和外國股票占投資總額的89%。
4、獨特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日本系統引進美國的先進管理經驗,並與本國的傳統經驗相結合形成了一個高效率的企業管理制度。這一科學的、高效率的經營管理制度和先進技術被並稱為經濟高速增長的兩個車輪。日本獨特的經營管理制度可概括為「三大神器」,即①終身僱傭制;②與學習相結合的年功序列制;③企業內部工會組織。只要企業不倒閉,本企業職工就可以在本企業工作。而企業也關心職工的利益。職工工資可根據自己工齡逐年增加;企業不隨意解僱員工等等,形成了企業的凝聚力。使職工與企業利益緊密結合。
5、二戰後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布局對日本極為有利。日本是自然資源極為缺乏的國家,除了淡水之外幾乎什麼都缺乏。發展重化工業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燃料都要從其他國家進口。二戰後,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屬國紛紛獨立,各國大力開發並出口資源,尤其是石油的大量開采引起能源革命。1950年世界產油量為38億桶,1970年達166.8億桶。亞非拉及澳大利亞的鐵礦、煤、銅礦等資源也被大量開采。二戰後,國際市場上初級產品的價格又十分低廉,而製成品價格卻大幅度上升。這不僅使日本廉價獲得大量能源和其他資源,而且使它在進口貿易上賺取大量的「價格剪刀差」利潤。僅以石油價格為例,1973年10月中東戰爭爆發前,每桶石油價格只有2-3美元。中東戰爭之後每桶漲到12美元左右。日本的石油進口率在60-70年代是99.8%,低廉的石油使日本經濟受益匪淺。
第二篇 存在的問題
經過20世紀90年代這個所謂「失去的十年」,日本經濟不僅未能走出長期蕭條的陰影,反而呈現出每況愈下的跡象。這種現象究竟該如何解釋?日本經濟的蕭條今後還將繼續多久?有沒有可能走出蕭條?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應當說,關鍵在於探討當今日本經濟蕭條的性質究竟是什麼。
曾任日本經濟企劃廳長官的著名經濟評論家界屋太一認為,當前日本經濟不景氣是以下三個原因互相重疊作用的結果,其一是經濟循環正處在下降階段中,這是指日本經濟每五六年就會出現一次經濟衰退;其二是「資產負債表蕭條」,這是指泡沫經濟崩潰後,不良債權大量積存,一直未得到處理,巨額的不良債權拖了企業設備投資的後腿,並導致就業不穩定;其三是「文明蕭條」,這是指日本在戰後建成了一個適合於進行大規模批量生產的現代工業社會,但現在的世界正在向多樣化的知識經濟時代過渡,日本的大規模批量生產型制度、組織和習慣已經無法與新的世界文明合拍。界屋主張:「我們必須同時解決這個『三種蕭條』的問題。」然而,除了上述「三種蕭條」之外,不能不指出,日本至少還存在另外兩種蕭條,其一是「人口結構蕭條」,即人口結構的少子老齡化傾向;其二是「政治蕭條」,即政治體制改革滯後與政治日趨保守化。此外�日本經濟還受到世界經濟、特別是日本對之依賴很深的美國經濟減速的影響。
一、新一輪經濟下降正在延續
戰後日本經濟時升時降,已經歷13次循環。1998年度日本經濟出現了嚴重衰退,並出現負增長。這是戰後日本首次出現主要由於國內原因而導致的負增長。到1999年4月日本經濟才出現緩慢回升,進入戰後第13次經濟循環的上升期。進入2000年後,上半年經濟狀況相當不錯,股價上升,以IT(信息技術)產業為中心的設備投資增長不少,出口保持良好狀態,由於補充預算產生的效果,政府支出也保持了較高水平。但是,佔GDP約60%的個人消費連續3年負增長,至今繼續疲軟。這意味著日本經濟形勢雖有所好轉,但其「體質」依然脆弱。到2000年第3季度,經濟形勢又轉向倒退。
日本經濟對美國經濟有較大依賴性,而美國經濟從2000年3季度開始減速,對日本經濟造成很大打擊。在貿易方面,對美出口占日本全部出口的30%以上,美國經濟減速不僅影響到日本對美出口,而且影響到日本的整個出口(因為日本主要出口對象國經濟對美依賴性也很強)。其結果,從1999年2季度以來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的日本出口,到2000年3季度已經轉停,貿易盈餘也趨向減少。其次,由於IT泡沫破滅,對個人電腦等信息電子類產品的需求減少,這直接打擊了在1999—2000年帶動日本經濟復甦的主要引擎——集成電路等電子器件產業。按照有人提出的「美國經濟增長率下降兩個百分點,會導致日本經濟下降0.8個百分點」這種估算,目前美國經濟的減速對於經濟增長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日本經濟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顯而易見,日本經濟從去年3季度開始,就進入經濟循環的下降期,從而使日本經濟在踏入新世紀之初,就碰上了一個十分晦暗的開端。2001年日本經濟進一步下滑對新世紀初期日本經濟前途來說,的確是個不祥之兆,這是因為即便是90年代這樣差的經濟表現,也是以付出累計達100萬億日元財政刺激的代價才換來的(否則其經濟表現可能更壞);而當日本財政赤字佔GDP之比升至近10%、中央和地方的債務增至666萬億日元即相當於GDP的大約130%時,日本幾乎已沒有繼續依靠財政刺激經濟的餘地。因此,21世紀初期日本經濟前景確實是「見不到光明」。
二、「資產負債表蕭條」
不良債權問題始於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時,日本金融機構從90年代中期就開始解決不良債權問題。然而,在經濟長期蕭條、地價不斷下跌的背景下,不良債權猶如割而又生的野草,總也未能連根鏟除。據統計,至2001年3月底,日本全國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約43.4萬億日元,反而比上年增加了約2萬億日元;同時,可能轉化為不良債權的「有問題債權」超過100萬億日元。
不良債權問題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銀行借貸,銀行的借貸又導致企業籌資發生困難,從而抑制企業的設備投資,影響經濟景氣的恢復。這意味著銀行本應發揮的金融中介功能受到損害,致使社會的生產要素得不到合理的流動和有效的利用;同時國內外的投資家在股市上對銀行的不信任感也將加深,使銀行的經營更趨困難。從另一方面來看,經濟蕭條又在誘發新的不良債權產生,兩者之間形成一種相互拖累的惡性循環。這是因為經濟越是蕭條,還不起債的企業就越是增加;股價地價繼續下降則導致作為擔保的土地等資產日益貶值,於是,潛在不良債權不斷增加並轉化為現實不良債權,對不良債權的處理(即出售作為擔保的土地等用以抵債)也因為土地等資產貶值而變得益發困難。
導致不良債權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企業的資本效率過低,不能還債。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看,對不良債權進行處理,就是首先將不良債權從資產負債表剝離出去,不再讓面向將來的經濟活動再同過去融資失敗的結果混同,切斷經濟蕭條誘發不良債權繼續產生的惡性循環。
現在,小泉政權已要求主要銀行將現有的不良債權在兩年內、將新發生的不良債權在3年內從資產負債表中剝離出去,提出「限期完成」對不良債權進行最終處理的要求。顯然,只有加快處理不良債權,減少不良債權,銀行才容易向有成長前途的企業提供資金,積極培育新的產業領域,從而使整個日本經濟的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得到提高。
但是,處理不良債權也必將帶來副作用,導致企業破產和失業的增加,甚至有觸發金融危機的危險。這就是說,處理不良債權是一項復雜而困難的「系統工程」,它既要促使銀行恢復其金融中介功能,又要促使企業提高其資本效率,還要構築「安全網」來應付處理過程中難免出現的諸如失業增加等各種問題。看來,日本要走出「資產負債蕭條」的陰影,依然是任重道遠。
三、「文明蕭條」
在建設工業化文明方面,二戰後的日本曾經是成功者,然而,在建設信息化文明方面,日本卻明顯落後了。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日本,在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率方面,分別僅佔世界第20位和第22位(據1999年統計數字)。這個「第2位與第20位之差」典型地反映了日本在信息化方面滯後的現狀,反映了日本在運用工業化的成功基礎向信息化過渡方面,在運用既有的經濟技術實力來適應當今時代的革命性變化方面,存在著嚴重的體制上和戰略上的缺陷。
日本在信息化方面被美國、北歐乃至一些亞洲國家拉下的根本原因主要不在技術,而在「制度改革」、「制度創新」方面的落後。這就是,日本缺乏一種積極推進改革的動力、活力與戰略,來改革已有的適應工業化文明的一整套制度,以便通過「創造的破壞」來形成一套能適應信息化文明的新制度。正如日本學者野口悠紀雄所說:「首先需要認識IT的出現對於日本來說的確是不利的。至少從保存日本經濟制度的角度來看,IT是一位『不速之客』。」
電腦與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可為各個分散的經濟主體獨立進行決策、相互進行信息交流提供極為便利的工具,因而同以「每個經濟主體獨立決策,而且彼此之間頻繁交換信息」為基本特徵的市場經濟體系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相容性。因此,越是接近市場經濟模式的國家,就越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IT的成果,越可能通過發展IT而獲得經濟的繁榮,90年代美國經濟的持續擴張即是一個例證。然而,日本的所謂「市場經濟」卻在很多方面並不貫徹市場原理,存在著大量的非市場經濟因素,存在著很多與IT不相容的缺陷,存在著以「保護落後」為宗旨的各種過時管制。這種不貫徹市場原理的體制不僅與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化發展潮流之間產生越來越尖銳的矛盾,也與正在興起的IT革命產生了日益尖銳的矛盾,成為束縛經濟繼續發展的枷鎖。
目前,日本政府盡管在2000年10月制定了「IT國家戰略」和「IT基本法案」,並表明決心要在IT領域「5年內趕超美國」;但是,這些戰略或法案仍未能觸及真正的體制要害,仍未能在制度改革與制度創新方面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今後的經濟大國將是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的經濟大國,今後的發達國家將是「工業發達」與「信息發達」結合的國家。因此,日本能否適應信息化文明發展的要求,對其曾經適應工業化文明的經濟體制和結構實施動真格的改革和調整,是關繫到日本能否在未來世界上維持其經濟大國和發達國家地位的帶有根本性的重大問題。
四、「人口結構蕭條」
對日本經濟和社會來說,低出生率和老齡化問題是個更本質的結構問題。然而,在日本政府的結構改革計劃和政策中,卻經常忽略這個觸及到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意識問題的改革課題。
人口結構老齡化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普遍現象。但是,日本的特點在於老齡化不僅速度很快,而且與「少子化」(嬰兒出生率低)同時進行。目前日本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只有1.35個,這種少子化趨勢仍在繼續;而美國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為2.019,幾乎等於人口置換水平。與日本社會迅速走向少子老齡化相比,美國以其相對高的出生率和相對高的移民數,仍將保持為一個比較年輕的國家。據推算,日本總人口將於2008年轉為減少,至本世紀中期將比現在減少14%;而工作年齡(15—64歲)人口現在已經在下降;0—4歲年齡組的人口比20—24歲的人口要少40%,這預示著再過20年日本教育體系將面臨學生數量劇減的問題,屆時年輕勞動力也將十分短缺。另一方面,65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在2005年超過20%,工作人口與退休人口的比例將迅速下降。
勞動力人口減少將可能導致經濟增長趨於停滯甚至下降。有專家預計,日本勞動人口年均減少大約0.5%,即使勞動生產率可期待上升1.5%,中長期的潛在增長率僅有1.0%。同時,隨著企業所需的年輕雇員的資源趨於減少,管理將變得更加缺少創新精神和闖勁,無疑也不利於保持生產與技術革新的活力,進而削弱整個企業的競爭力。技能工的老齡化還可能導致有用的傳統技術失傳。當然,少子老齡化不僅影響企業的活力,也會對保持整個經濟和社會的活力產生消極影響。
少子老齡化又是導致財政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老年人比例上升,養老金、醫療費等社會保障支出正在迅速增加,而社會保障支出是財政支出中比重最大的一項。據估算,如果不改革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到2025年社會保障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例將高達31%,相當於90年代中期這一比例的兩倍。顯然,改革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勢在必行。然而,無論是改革養老金制度還是醫療費制度,都是觸及到廣大國民利益的重大問題,並且從根本上說不得不依靠增加稅收等來解決,這又會引起國民對少子老齡化將導致今後負擔加重的擔心,這種擔心已經對當前的民間消費產生了抑製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資金和商品在世界各國可以越來越自由地跨國移動,但各國對勞動力的跨國流動卻實施著種種限制,這種互相矛盾的政策恰恰在最需要依靠外國移民來解決其年輕勞動力不足問題的日本表現得十分突出。作為一個近乎單民族國家的日本,其在人口方面的「開放度」遠遠低於美歐,在吸收國外移民問題上的意識也十分保守(在一定程度上與民族主義思潮抬頭也有關系)。目前,日本總人口中外國人所佔比例只有約1%,而德國和法國分別為9%和7%,至於美國,其90年代接納的新移民占發達國家接納新移民總數的將近一半。美歐的經驗表明,外來移民不僅可在供給方面作貢獻,而且也會產生新的需要,同時又有利於人口的年輕化(移民的出生率往往較高),移民所帶來的不同文化還是增加社會活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在日本有關移民問題不僅尚未形成社會共識,而且持保守意見的占上風,因此很難寄希望於從國外大量引進勞動力和人才。
現在日本人較多談論的是如何通過吸收高齡者和女性加入勞動者隊伍,來解決其總體上的勞動力不足問題,但這種方法的效果將是有限的,特別是年輕人的活力終究是一種「不可代替的資源」。也有人提出應當把迅速提高出生率作為緊急課題,然而,在青年男女可以自由選擇生活方式、人均收入已經達到很高水平的日本社會,為鼓勵女性多生孩子而採取「物質刺激」的辦法未必是十分有效的。
綜上所述,日本經濟的蕭條是多種因素重疊的「復合蕭條」。因此,僅僅依靠單項的、局部的政策是不可能克服這種蕭條的;日本的反蕭條政策必須是既包括景氣對策又包括改革對策,既包括經濟對策又包括政治對策,既包括對內政策又包括對外政策的「一攬子對策」。而制定並實施這種「一攬子對策」的政治力量,將可能需要經過一個曲折的政治分化與重組的過程才能形成。

⑤ 日本政府財政赤字是怎麼回事

據日媒報道,本月27日通過的日本政府2017年度預算仍在持續依賴負債的狀態,基礎財政收支赤字近5年來首次擴大。預計經濟勢頭低迷導致稅收上行乏力,而以教育和防衛費為主的財政支出壓力今後將進一步增強。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