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為什麼要建大和號
⑴ 日本建造的「大和」號,在太平洋戰爭中發揮了什麼用途
“大和”號戰列艦對於日本來說,就是日本海軍的門面。它代表了日本造艦業的最高水準,被稱為“不沉的大和”。它的基本參數如下:
竣工時間為1941年12月8日。全長263.0米,寬38.9米,平均吃水10.58米,標准排水量65000噸,公試排水量69100噸,滿排水量72808噸。
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建造“大和”號除了能夠給自己帶來點虛幻的信心,連一點實質性的用處都沒有。連日本人自己都認為建造三大艦是世界上最蠢的事之一。
⑵ 二戰 大和號
1945年3月26日,美軍開始實施沖繩島登陸戰。日本企圖出動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水面艦艇艦隊支援沖繩日軍的作戰。4月5日,軍令部正式下達了命令「大和」號自殺性出擊作戰的「天一號作戰」命令,1945年4月6日,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軍艦(還有1艘巡洋艦及8艘驅逐艦)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4月7日凌晨,美國潛艇在九州島西南海面發現了這支艦隊。12時31分,美國海軍發出的第一個攻擊波,美國飛機集中攻擊「大和」號左舷,有4枚炸彈落到了「大和」號第3號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彈穿透了後部主甲板爆炸,將戰艦後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預備射擊指揮所炸毀。12時43時,大和艦左舷前部被1發魚雷命中,「大和」號航速降至22節。13時35分,美軍第二攻擊波飛機到達。13時37分,「大和」號艦體左舷中部被3條魚雷命中(分別命中143、124、131號肋骨),使其艦體左傾達7-8度。幾乎與此同時,由於美機投下的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彈炸毀了「大和」號排水閥門,使該艦無法進行排水作業,艦長下令向右舷艙室對稱注水以恢復艦體平衡,航速降至18節。13時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使左傾增加到15-16度,這使該艦的大口徑高炮無法使用。14時01分,美機3顆航空炸彈擊中左舷中部。14時07分,一條魚雷還擊中右舷150號船肋。14時12分,大和艦左舷中部和後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艦體傾斜達16-18度。由於右舷注排水區已經注滿水,只能繼續往機械室、休息室和鍋爐艙里注水。14時15分,大和艦左舷再中1雷,航速漸漸減至7節。艦長被迫發出了棄艦令。14時23分,大和艦突然發生主炮彈葯庫大爆炸,葬身海底,全艦2498名官兵(連同司令部人員共有2767人)中僅有269人獲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員獲救),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南西50海里,德之島西北200海里,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
⑶ 「大和」級戰列艦的主要使命是什麼
「大和」級是日本不惜一切代價建造的一艘空前強大的戰列艦,屬於日本帝國海軍超級戰列艦。其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厚重,被譽為海洋鋼鐵城堡。同時也是日本帝國海軍中條件最好、設施最全的艦艇,單說一個食堂就從長官到士兵分了五類。另外,還有烤箱和冰激凌製造機,可以自製茶湯、檸檬汽水、冰激凌等冷飲。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無論是在戰略資源還是製造數量方面,都不可能與工業基礎雄厚、資源豐富的美國競爭。所以日本海軍對美國海軍建造的戰列艦艦艇寬度進行了預計,認為其寬度會因為受到巴拿馬運河的限制,而只能搭載406毫米的口徑艦炮。因此,日本按照明治時代以來「數量不足,質量彌補」的方針,企圖以單艦的質量優勢來抵消對方的數量優勢。在這種思想下,日本海軍開始准備建造搭載46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也就是大和號。
整個建造過程共花費1500億日元(戰後價格)。1940年8月8日大和號正式下水,到了1941年7月,該艦主炮已經安裝完畢。從10月16日起,大和艦開始試航,10月22日,在宿毛灣試航獲得成功。11月1日,大和艦首任艦長高柳儀八海軍大佐到任。12月7日,大和艦進行了首次主炮射擊(開火的聲音連海邊城市的居民都聽到了)。同時,一支以6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日本艦隊正在向美國夏威夷開去,在12月8日凌晨(當地時間為12月7日),這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艦載機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至此太平洋戰爭爆發。而這一天,大和艦也試航結束。1941年12月16日,大和艦竣工,入吳鎮守府船籍,並被編入日本聯合艦隊。
「大和號」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大、最強的戰艦之一。其標准排水量為64000噸,滿載排水量為72800噸,大口徑主、副炮20餘門,裝甲厚、防護能力也超強,就算同時命中兩枚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也不致影響戰斗,故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