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買刀怎麼樣
1. 日本人廚房裡的菜刀都是武士刀水平三島由紀夫介錯時用的是這把刀
提起日本刀,經過多年各種神劇和cult電影的熏陶,大家對它最直觀的印象就是無比鋒利。
雖然不至於真的削鐵如泥,但也足夠嚇你一跳了。
也許你不知道,日本菜刀也是這樣。
菜刀,日語里叫「包丁」,就是中文「庖丁」換了個漢字。對於初探日本菜刀的人來說,種種分類名字尤其復雜。以所處理食材的不同來區分使用菜刀的這種習慣,正是喜歡講究不破壞食材本來的味道的日式飲食文化所造成的。
有種誇張的說法:魚等海產的新鮮度,是從上岸後就以秒為單位下滑的,因此,菜刀的好用與否就相當性命攸關了。在日本,光是處理不同魚的菜刀就有十多種。每一種也有不同尺寸來應對不同狀況。
這兩張某日本公司官網的閉耐圖解釋得一目瞭然。
現在,在日本,有「和包丁」與「洋包丁」兩大派系之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和洋包丁的區別可不止在形制上,從根本上的鍛造方式都是不盡相同的。
和包丁能夠世界聞名、獲得全球美譽,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其「切感(切れ味)」。與洋包丁不同,和包丁主要的操作方法是前後「劃割」而非垂直「斬切」。輕巧的一刀滑過,食材能夠非常輕易地被刀刃分開,由此不破壞食材的斷面構造,形成非常漂亮干凈的橫截面。
和包丁里最有名的就是比較萬能的出刃和用來切刺身的柳刃了。特別是柳刃最具代表性,絲毫不會擠壓爛食材的細胞組織,切口乾凈富有美感。
而洋包丁也並不完全等同於西式菜刀。明治時代前後,西方的「牛刀」被引入日本,發展至今,已經襲螞根據具體用途進化出了多種菜刀。其中最有名的還是三德包丁和牛刀。三德包丁也稱文化包丁,結合了和洋包丁的特點,切肉切菜都不在話下,是一般家庭最常用的一種。而牛刀就是我們日常所熟知的「主廚刀」了,海內外的應用都極其廣泛。
不談大家都知道的幾大名牌菜刀,追根溯源講講產地吧。日本菜刀現今有幾大名產地:堺雅人的大阪府堺市、岐阜縣的關市、福井縣的越前市、高知縣等地。其中以堺市和關市最為一般日本老百姓所熟知。
堺市出產的刀具被稱作堺打刃物。堺市做刀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後來葡萄牙人給日本傳來了大炮,南蠻貿易活躍的堺市又成為了全國首屈一指的鐵炮產地。其冶金鍛造技術之高超,足以吸引當時大名如織田信長等人的注意力,在日本戰國等動亂時代的舞台上大大活躍了一把。
據說,現在堺市家族式代代相傳的刀具作坊,絕大多數從前都為諸侯們造過鐵炮。
江戶時代,堺市出產的刀因為超高質量還被德川幕府官方承認,打上專賣大印普及到全國。就連上面提到過的最常見的和包丁形制「出刃」,也是堺市的匠人們創造的。
為什麼說堺市的是刀具作坊,而不是刀具廠呢?這是因為在當今的堺市,大部分菜刀竟然還是手工生產。
現在日本市面上流通的菜刀里,手工製造的不過一成。盡管全日本的職業料理人百分之八十都用的是堺打刃物,可總體來看,堺打刃物占的比例也不過百分之7。
這是因為,一把一把打造出的堺打刃物,自然沒有辦法跟晝夜不休的大規模機械作業刀具轎禪春工廠比拼數量了。
從前日本家庭的菜刀,一把就要用一輩子。可是現在卻變成了每年大量生產也賣得出去的消耗品。工廠大規模生產出的刀,用的原料再好,缺了匠人們的獨特技術,也難以復制出手工刀具的精美與耐用。以鑽石的硬度為100為基準,德國產的菜刀一般硬度為55,而堺打刃物的硬度卻達到了62,不管是堅硬的肉骨還是柔軟易爛的西紅柿,都能輕松料理。
堺市的手工匠人們,並不認可市面上那些只能「切」的批量生產菜刀。
「能像自己的手一樣靈活好用的菜刀,才是真正的專業菜刀。」二百七十年間刀具鍛造技術代代相傳的「堺屋」匠人左海幸雄這樣講道。
對於在現代為何還如此堅持傳統的手工鍛刀模式、做最完美的菜刀一事,當地堺刃物商工業聯合會的副理事長,同時也是森本刃物製作所的名匠,森本光一曾這樣說:
「取信於人需要十年,失信於人卻只需一天。作為匠人,不做出能用的東西怎麼行。」
不過,堺打刃物這樣的手工高級刀具固然好,但所需的維護保養也相當嚴格。說實在話對於我們一般的消費者來說,大概是很難在自家廚房裡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也不一定能handle得來這種程度的好刀。那麼,更適合我們的就是關市生產的刀具。關市的諸多刀廠在大批量生產的同時,相應的每一把刀也能保持很高的一貫製作水平,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不錯的入門。
關市最大的刀廠叫貝印,最有名的是它家的和包丁「關孫六」系列。
關孫六對日本人來說可以說是如雷貫耳。據說,文豪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時,別人用來給他介錯的刀正是一把關孫六。不過真假難辨就是了。
關市從前就以日本刀(我們平常說的武士刀)的鍛造聞名。其中孫六兼元所鑄的名刀「關孫六」更是紅極一時。後來江戶時代以後,由於廢刀令和文明開化等時代大背景,日本刀的需求大大減少,這些刀匠名門們只好紛紛轉行去做菜刀了……關孫六也是被貝印公司收購的刀具品牌之一。如今在貝印公司的已經是第二十七代目兼元了。
(平時喜歡鼓搗美妝的女生們可能看貝印會有點眼熟。因為貝印其實真的就是你平時買的日本修眉刀的那個貝印嘛)
最後感受下作為一把菜刀的關孫六的到底鋒利到多魔性吧。
2. 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的日本武士刀,真那麼容易斷么
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的日本武士刀,當然不會非常容易斷,因為當時日本人的主要工具還是這種武士刀,所以他們在製作工藝方面,對於這種刀具也是有著很深的研究。如果日本的武士刀非常容易砍斷,那麼在戰場上他將沒有了自己獨特的作用,反而會容易就被敵人奪走工具,或者是直接讓這一個工具給破壞掉。而對於日本人來說,他們身邊佩戴的武士刀可以說是他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所以這一種刀具要更加的堅韌才可以。
但是如果要在正確的認識當中,日本的武士刀他的尖銳和耐用上,還有在配合刀柄的使用方面上,都是非常高的一個程度。可以說當時的日本人也是非常智慧的,他懂得怎樣去製造出一個耐用的工具,是值得讓我們佩服的。
3. 德系和日系的菜刀有什麼區別,哪種更好
日系廚刀以出色的鋒利而聞名,相較之下德系刀更耐用,但鋒利度略遜,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材質硬度有很大的關系。不銹鋼的硬度單位是洛氏硬度C標尺(HRC)⌄,越高代表硬度越大,德系廚刀普遍採用的1.4116或者X50CRMOV15鋼材,硬度值在54-57之間,刀的韌性相對比較好,不易損壞,易於打磨,但鋒利度會下降,刀刃保持度稍差;而日系廚刀通常採用的VG-10硬度值是60+,硬度更大,也更鋒利,刀刃可以保持更久,但同時韌性會下降,使用不當容易崩壞,所以很多品牌都會採用「夾鋼法」製造,提升刀具的韌性。
日式刀使用的材質通常要優於德國刀,而且很多日式刀具都是出自匠人手工製作,一堅持每把刀都由專業匠人手工開刃鍛造,鋒利的同時刀刃的保持性也更好。而且德系刀身通常設計得更厚更重,同尺寸的日式刀要輕上一半,刀身更輕薄,可以輕松掌控,這點德國刀和中式刀比較像,所以大家用起來順手,但用過日式刀的人,就會享受在鋒利切割的快感中,個人更推薦手工鍛造的日式刀,如日本品牌神田的套刀。
4. 在日本買一把打刀需要多少人民幣
日本刀的種類很多,然而最後成為武士象徵的,卻僅僅是個人護身用的打刀(uchigatana)!打刀不同於主要用於馬上作戰的太刀,主要是用於步戰的日本刀。至於價格,根據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品牌,價格高低有天淵之別。
例如採用彈性錳鋼製作的低端品,才賣六百多人民幣。有的採用夾鋼製作的,價格八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