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晚清時代日本陸士畢業的有哪些人

晚清時代日本陸士畢業的有哪些人

發布時間: 2023-08-12 05:40:21

㈠ 中國都有哪些名人曾經留學日本

1.周恩來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1917年-1919年,日本明治大學留學。

2.郭沫若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3.李大釗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4.陳獨秀

陳獨秀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1907年入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後轉入早稻田大學。

5.王國維

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900年春,王國維為參加出洋考試及安排赴日留學事奔波,在羅振玉的資助及藤田、田崗兩位日本教師的幫助下,於1900年12月赴日本東京物理學校學習。

㈡ 留學過日本的中國名人有哪些

有魯迅、李大釗、郭沫若、董必武、郁達夫等。

1、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曾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肄業)。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吃人的封建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1918至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

魯迅於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2、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

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3、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4、董必武

董必武(1886年-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號壁伍,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

1914年,考入日本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學習法律,在日本加入孫中山創建的中華革命黨。

1920年秋,與陳潭秋等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抗日戰爭爆發後,長期參加同國民黨談判,曾任中央南方局副書記、重慶工委書記、中央財經部長、華北局書記、華北人民政府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董必武擔任政務院副總理,率領接收工作委員會華東工作團前往南京、上海等地,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工作,勝利完成了任務。

察哈爾北部地區出現鼠疫並迅速蔓延,董必武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成立中央防疫委員會,組織醫務人員前往疫區,迅速制止了疫情的進一步發展。

後歷任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和代理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七屆、八屆、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5、郁達夫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學日本,畢業於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和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

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

其文學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懷魯迅》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達夫被日軍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郁達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董必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大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郭沫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魯迅

㈢ 日本有哪些名人

歷史名人:阿倍仲麻呂(公元698~771年):中文名晁衡(或朝衡),於公元717年隨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留學,後在唐朝任從三品秘書監兼衛尉卿,擅長詩文。公元753年,想隨遣唐使回國探親,唐玄宗許之,並命他為回訪使者。他寫了一首「銜命還國作詩」,贈給他的唐朝朋友。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國。船山長江口,他仰望明月,又寫了一首「望鄉詩」。後來由於海上颶風,船迷失方向,漂到南海一帶。最後他又返回中國,繼續在唐朝任職。公元771年,在長安逝世,終年七十三歲。

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1537~1598):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統一全國的武將。生於尾張國中村(今屬名古屋)。始姓木下,改姓羽柴,賜姓豐臣。早年為尾張國大名(領主)織田信長的部將,屢建戰功。1577年信長開始統一全國的戰爭後任征西先鋒,在中國(今本州西部地區)、四國、九州等地指揮作戰,先後平定播磨(今兵庫縣南部)、備前(今岡山縣南部)、美作(今岡山縣北部)、但馬(今兵庫縣北部)、因幡(今鳥取縣東部)五國。1582年進攻中國,包圍高松城(在今岡山市附近),與毛利氏決戰。同年信長被部將明智光秀殺害後,與毛利氏講和,回師討伐光秀,並擁立信長幼孫秀信為繼承人。但信長部將柴田勝家欲立信長三子信孝。1583年,秀吉經賤岳之戰消滅勝家與信孝的聯軍。同年建大阪城,作為統一日本的根據地。1584年與信長次子信雄和德川家康聯軍戰於小牧,失利後媾和,並與家康結盟,確立織田信長繼承人的地位。1585年率10萬大軍平定四國領主長宗我部,出任關白(輔助天皇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翌年兼任太政大臣,控制軍政大權。1587年興兵30萬進取薩摩國(今鹿兒島縣西部),進而平定九州。1590年出動26萬大軍滅北條氏,平定奧羽地方,完成日本統一大業。1591年將關白職位讓予養子秀次,自稱「太閣」。1593年將北海道正式劃入日本版圖。1592年和1597年兩次出兵侵略朝鮮(見朝鮮壬辰衛國戰爭)。1598年8月因侵朝失敗,郁悶而死。執政期間,丈量農地,增加貢租;收繳武器,實行農、兵分離;統一貨幣,廢除關卡;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領主統治,為幕藩體制奠定基礎。

福澤諭吉(1834-1901):日本近代傑出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締造者之一,被譽為「日本的伏爾泰」。他早年留學歐美,深受近代科學和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影響,回國後畢生從事教育和著譯活動,為傳播西方文化,推動日本資本主義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一萬日元紙幣上的肖像就是他56歲時的照片。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政治家。長州(今山口縣)人。出身藩士,青年時參加「尊王攘夷」運動。1863年留學英國學習海軍,回國後從事倒幕運動。明治政府成立後,主張開國政策。1882-1883年赴歐美考察憲法,歸國後領導制訂大日本帝國憲法(1889頒布),1885年起四任日本首相,對外奉行侵略擴張政策,是甲午戰爭時侵略中國的主要策劃者和主持人,戰後一度任台灣事務總裁。1909年在中國哈爾濱車站被朝鮮愛國者安重根刺死。

夏目漱石(Natsume Souseki,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學作家的代表。夏目漱石1867年生於江戶(東京),是家中的幼子,從小對漢文化感興趣,在府立一中讀了三年之後,轉到漢學塾二松學社。形成了他的儒教倫理觀和東洋美學意識。18歲進入大學預科。22歲重新改姓夏目,號漱石。24歲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語系,從這時起開始悲觀厭世,讀研究生時患了重度的神經衰弱。明治二十八年,他突然辭去研究生院的工作,到四國松山中學做了一名英語教師。在松山的一年間,收集了小說《少爺》的素材。第二年,到了熊本,在這里結婚,生活了四年。明治三十三年,作為文部省留學生到英國倫敦留學。明治三十六年回到東京,從此開始大量的文學創作。發表了《我是貓》、《草枕》等作品。他的作品充滿幽默,暢游於美的世界中,被稱為"餘裕派"。1916年因胃潰瘍去世。被喻為"國民作家"的夏目漱石也是批評家、俳人、畫家、學者。日元的千元鈔票上印有他的頭像。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日本現、當代小說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後祖父母和姐姐又陸續病故。孤獨憂郁伴其一生,這反映在他的創作中。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復刊《新思潮》(第6次)雜志。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等創辦《文藝時代》雜志,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表現出頹廢的一面。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年)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國》(1935~1937)描寫了雪國底層女性形體和精神上的純潔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虛無感。川端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1957年被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曾獲日本政府的文化勛章、法國政府的文化藝術勛章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在工作室自殺去世。

井上靖(Inoue Yasushi) 1907年5月6日生,靜岡縣人。1936年京都帝國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畢業,後在《每日新聞》社大阪分社工作。1937年應征入伍到中國。1938年因病回國,重新入《每日新聞》社大阪分社任學藝部和社會部記者,並任過學藝部副部長。後又任東京總社出版局圖書編輯部副部長。在《每日新聞》社任職期間,1949年發表了小說《鬥牛》和《獵槍》,引起了日本學術界的注意。>>

大江健三郎(kenzaburo oe) 1935年1月31日生於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的一個著名武士家族。1947年入新制大瀨中學。1954年入東京大學法國文學系學習,1959年畢業,畢業論文《關於薩特小說中的形象》。大學畢業後,曾訪問過中國、東歐、西歐、蘇聯、美國等地。1960年加入青年日本之會。1974年當選為日本文藝家協會理事。他在創作思想上受存在主義影響,寫作方法受現代主義影響。1955年,他給學校報紙寫的小說《火山》,獲得二等銀杏行道樹獎。1957年,大江在東京大學上學期間發表小說《奇妙的工作》而步入文壇,同年還有《死者的挑剔》、《他人的腳》。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說《飼養》,作於1958年,曾獲第39屆日本文學最高獎芥川獎,有「學生作家」之稱。作品還有小說《青年的污名》(1959)、《十七歲》(1961)、《政治少年之死》(1961)、《萬延元年的足球》(小說)(1967)、《個人的體驗》(小說)(1964)和《M/T與森林的奇怪故事》、《空中的怪物阿歸》、《洪水淹沒我的靈魂》(1973);隨筆《核時代之想像力》、《廣島筆記》、《沖繩筆記》等積極觸及時代問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3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7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4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0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5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8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3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