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拿錫杖叫什麼名字

日本拿錫杖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3-08-12 19:43:43

⑴ 奈良東大寺鑒真和尚的詩是什麼內容

唐代紀念鑒真的詩詞
鑒真的弟子中,隨從鑒真講經授戒、傳播中國文化,貢獻最大的是思托。思托是台州開元寺僧,從天寶元年首次東渡,直至第六次東渡成功,到達日本後的20年間,自始至終緊跟鑒真的中國僧人只有他一人。他對鑒真六次東渡的艱辛過程了如指掌,加之他又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因此寫了《大唐傳戒師僧大和上鑒真傳》,詳細生動地記述了一次次東渡的曲折經歷,以及沿途的風土人情。鑒真逝世後,思托寫作《五言傷大和尚傳燈逝》(五律)一首:「上德乘杯渡,金人道已東。戒香餘散馥,慧炬復流風。月隱歸靈鷲,珠逃入梵宮。神飛生死表,遺教法門中。」這里的「上德」指至德、盛德,「金人」指佛像。「乘杯渡」原為南朝一高僧乘坐木杯渡水的傳說,後泛指乘船。李白《贈僧崖公》詩:「何日更攜手,乘杯向蓬瀛。」首聯二句,贊揚鑒真乘船東渡,弘揚佛法。頷聯描繪了鑒真講經授戒的情景:點戒香,燃慧炬。而今斯人雖逝,遺范猶存,彷彿餘香繚繞。「流風」指前人流傳下來的風度、情操。「靈鷲山」是佛教聖地;「梵宮」原指梵天的宮殿,後多指佛寺。頸聯嗟嘆美好的寶物隱匿,悼念高僧的圓寂。尾聯贊頌鑒真雖死猶生,精神超脫於死生之外。「法門」指佛教修行者入道的門徑。末句謳歌鑒真傳授的佛法將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同為鑒真弟子的僧法進,也寫了悼念鑒真的詩一首,題為《七言傷大和上》,看來這是一首七律,可惜五、六句已經佚失了。詩雲:「大師慈育契圓空,遠邁傳燈照海東。度物草籌盈石空,散流佛戒紹遺蹤。化畢分身歸凈國,娑婆誰復為驗龍!」
「傳燈」指佛家傳法。佛法猶如明燈,能破除迷暗,故稱。「慈育」謂仁慈撫育,「契」謂體會、領悟;「圓空」對「偏空」而言,謂一無所著,猶言「圓通」,即「不偏倚、無障礙」。開頭兩句贊揚鑒真大師慈悲為懷,學養豐厚,跨海東渡,宣揚佛法。三、四句描繪鑒真繼承前輩高僧、講經說法的情景。「散流」與前面思托詩中「散馥」、「流風」含義相同。「草籌石室」佛家指「說法證果」之室。《翻譯名義》雲:「優波毱多國城東五、六里岩間,有石室高二十餘尺,廣三十餘尺,四寸細籌填積其內,尊者近護說法,化道夫妻俱證羅漢果者,乃下一籌。」最後兩句贊頌鑒真完成使命,終成正果,乘龍升天,回歸佛國。「娑婆」系佛教語,指「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釋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總稱。
與鑒真同時稍後的高鶴林,在唐朝為官都虞候、冠軍大將軍、試太常卿、上柱國,因出使日本國,欲順訪東渡高僧鑒真,至則鑒真已先逝世,乃作五言詩一首以悼念他,題為《因使日本,願謁鑒真和尚,既滅度,不覲尊顏,嗟而述懷》。全詩如下:「上方」傳佛燈,名僧號鑒真。懷藏通鄰國,真如轉付民。早嫌居五濁,寂滅離囂塵。禪院從今古,青松繞塔新。斯法留千載,名記萬年春。」「上方即上邦、大國。「藏」(zàng)是佛教經典的總稱。「真如」為佛教語,謂永恆存在的實體、實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佛教謂塵世中煩惱痛苦熾盛,充滿五種渾濁不凈,即動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和命濁,合稱「五濁」。這首詩高度評價了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的歷史意義,贊頌了鑒真離開塵世的從容自若、永垂不朽。
鑒真圓寂之後,日本人民採用多種形式贊頌鑒真的光輝一生;官員、文人、僧尼寫下了大量詩文,謳歌鑒真的不朽業績。茲選錄其中代表作四首:
元開《初謁大和上二首》
(一)
摩騰游漢闕,僧會入吳宮。
豈若真和尚,含章渡海東。
禪林戒網密,慧苑覺華豐。
欲織玄津路,緇門得妙工。
(二)
我是無明客,長迷有漏津。
今朝蒙善誘,懷抱絕埃塵。
道種將萌夏,空華更落春。
自歸三寶德,誰畏六魔瞋。
元開是日本國高僧,於光仁天皇寶龜十年(唐代宗大歷14年)撰《唐大和上東征傳》。這兩首詩的第一首,指出漢代高僧摩騰、僧會等,都遠遠比不上唐代高僧鑒真。鑒真品德高尚,成就卓越,弘揚佛法,指點迷津。第二首寫自己承蒙鑒真的循循善誘,深受教益,從而了解到佛法的一些真諦。
按:「摩騰」即「迦葉摩騰」,又稱「竺攝摩騰」或「攝摩騰」,漢代印度高僧,漢明帝遣蔡愔等到天竺求法,遇之,永平10年(67)與竺法蘭同至洛陽,特建白馬寺以居之。《漢明帝內傳》曰:「摩騰、竺法蘭,漢地僧之始也。」《高僧傳》曰:「僧會,吳地僧之始也。」「含章」指鑒真內在包含美質。「禪林」指寺院,僧徒聚居之處。「戒網」指佛教內部條規森嚴,密如羅網。「慧苑覺華」:佛教語。王維《為舜闍黎謝御題大通大照和尚塔額表》:「佛者,覺也,得覺滿者入佛慧。」「覺苑」本謂佛所居的凈土,借指僧院,亦比喻修行者的心境。「玄津」指佛法;「緇門」指佛門。
「無明」是佛教語,謂痴愚無智慧。王維《能禪師碑》趙殿成箋註:「釋氏謂道心如完器,妙理猶凈水。一切煩惱,破壞道心,迷失妙理,猶如破器,不能停凈水。譏其過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無明漏也。四果永盡,名曰無漏。」「漏津」即疏漏之處。「三寶」指佛教中的佛、法、僧。《安般守意經序》:「佛教三寶,眾冥皆明。」《南史·梁昭明太子傳》:「素信三寶,遍覽眾經。」「六魔」指眾生輪回的六道中的惡魔。
石上宅嗣《五言傷大和上》
上德從遷化,餘燈欲斷風。
招提禪草剗,戒院覺華空。
生死悲含恨,真如歡豈窮!
惟視常修者,無處不遺蹤。
藤原刷雄《五言傷大和上》
萬里傳燈照,風雲遠國香。
禪光耀百億,戒月皎千鄉。
哀哉歸凈土,悲矣赴泉場。
寄語騰蘭跡,洪慈萬代光。
這兩首詩的作者都是日本國的朝臣。石上宅嗣(729—781)任金紫光祿大夫、中納言行式部卿;藤原刷雄任圖書寮兼但馬守。「剗」(chǎn)指鏟除雜草;「百億」是佛教語,指世界及眾生。這兩首詩不僅贊頌了鑒真大師為日本建立律宗、傳經授戒、建造招提寺,以及促進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卓越貢獻;而且對鑒真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最後兩句希望僧俗人等發揚優良的傳統,讓洪大恩惠千秋萬代永放光輝。
(二)同天風月頌先賢
——現代紀念鑒真的詩詞
公元1963年為鑒真逝世1200周年,中日兩國佛教、文學、藝術、醫葯各界共同倡議,在鑒真故鄉揚州舉行紀念活動。鑒真生活和講學的揚州大明寺,建有鑒真紀念堂。堂中供奉了鑒真塑像,堂前雕刻了郭沫若親筆題寫的「唐鑒真大和尚紀念碑」。紀念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朴初撰寫的碑文中,有一段四言詩「鑒真頌」,茲節錄如下:「惟我大師,法門之雄。三學五明,乘桴而東。志紹南嶽,願酬長屋。堅心誓舍,頭目手足。五行五止,緣集輒散。既遇黑風,復遭王難。睿竟不返,師亦傷明。百折百赴,終勝波旬。十年跋涉,十年教化。恩斯勤斯,根深樹大。巍巍魯殿,燦燦奈良。庄嚴廟像,儼然盛唐。台賴以昌,律賴以立。枝葉廣敷,光采四溢。右軍書法,道子經變。青囊之傳,金堂之建。惟師之澤,等施兩邦。怡怡兄弟,歷劫爭光。千二百年,道久彌信。分同唇齒,義無障釁。師之志行,如蘭益馨。師之功業,與世更新。東徂西行,俱會一處。震大雷音,擊大法鼓。以昭光德,以策來茲。同天風月,萬世塤篪。勒石追遠,發願陳辭。慧燈無盡,法雲永垂。」這首長詩全面記述了鑒真大師東渡傳法的過程,贊頌了大師為中日文化作出的卓越貢獻。其中「三學五明」:佛教稱戒、定、慧為「三學」,戒學屬律,定學屬經,慧學屬論。「五明」指五種基本科目:內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內明為哲理,因明為邏輯,工巧明為工藝技術、天文技術,醫方明為醫葯衛生,聲明為文法、訓詁。「南嶽」指唐南嶽觀音院懷讓法師。「長屋」指日本國長屋王子。「五行」為佛家語,指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進行、止觀行。「睿」指日本留學僧榮睿。「波旬」為梵語,其義為惡者、殺者,釋迦出世時的魔王名。「魯殿」原指魯靈光殿,這里指代唐招提寺。「右軍」以下四句,指鑒真赴日帶去的書畫、醫葯等。「金堂」指招提寺的主要建築——大雄寶殿。「慧燈」謂佛法如燈,照亮一切;「法雲」謂佛法如雲,覆蓋一切。
1963年3月,郭沫若作一七絕《鑒真和尚圓寂一千二百周年紀念》,親筆書贈揚州大明寺:「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1980年1月,茅盾作一七古長詩《歡迎鑒真和尚探親》,為中日聯合出版《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紀念冊》題詞:「一代高僧幼便奇,鑒真十四即從師。家學淵源四分律,生涯勤護水田衣。兩京寺院擅宏麗,樓台巧構有成規。建築神奇細端祥,利人又復學岐黃。廣陵自古繁華地,師擇此邦建道場。善男信女萬千輩,來自東西南北方。頂禮焚香蓮座下,悲田喜舍見慈祥。遣唐使者頻來往,雲是扶桑日出鄉。佛教自西而跨海,中華自古是橋梁。鑒真投袂欣然起,攜帶門徒赴海市。茫茫煙水罡風高,心向之邦何處是。誠開金石動天神,海若前驅報大喜。此時和尚已喪明,賴有廣長舌代睹。奈良京洛隔重洋,風送梵音與法鼓。今日鑒真來探親,揚州面貌已全新。歡迎現代遣唐使,友誼花開四月春。」
1980年,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蘇仲翔作一七律《聞鑒真和尚塑像將回國巡展,賦此壯之》:「鯨波浴日飛帆遠,蟾月流光鼓棹前。六犯畏途終過海,全憑宏願證同天。盛唐文物隨身赴,東土招提歷劫傳。成就勝緣增友好,鑒師功德信無邊。」這首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鑒真為東渡弘法,晝夜兼程,沖破驚濤駭浪的勇氣和一往無前的精神。
1980年4月,趙朴初作詞《鷓鴣天·迎鑒真大師像回國》,表示歡欣佇望之誠:「奮入狂濤不顧身,終攜明月耀天平。千秋德范存遺像,萬里香花結勝因。 今古事,去來心,海潮往復兩邦情。故鄉無數新新葉,待與離人拭淚痕。」
這首詞的上闋,作者自註:「天下三分明月,二分在揚州,是言當時揚州之文明繁盛。此則比喻盛唐文化與中日人民的友誼。」下闋寫的是:在歡迎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的宴會上,作者心情激動,思緒萬千。他想起了日本古代詩人松尾芭蕉的名句:「願將一片新葉,擦乾您的眼淚。」鑒真大師的思鄉之淚,今天可以擦幹了。但看到了一千二百年之後祖國的山河新貌,日月新天,他一定又會落下喜悅之淚;特別是看到了他當年不惜身命所播下的友誼種子,今天在中日兩國土地上到處開著繁盛而燦爛的花朵時,他一定會更加感動欣慰而落下喜悅之淚。
同一時期,趙朴初還作詞《金縷曲·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歡迎禮贊》:「像在如人在。喜豪情,歸來萬里,浮天過海。千載一時之盛舉,更是一時千載。添不盡恩情代代。還復大明明月舊,共招提兩岸騰光彩。兄與弟,倍相愛。 番番往事回思再。歷艱難,捨身為法,初心不改。「民族脊樑」非誇語,魯迅由衷感慨。試瞻望,是何意態!堅定安詳仁且勇,信千迴百折能無礙。仰遺德,迎風拜。」
當時,《人民日報》曾以「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之名句為題發表社論,熱烈歡迎鑒真像首次回國探親。同時,鑒真揚州故居大明寺,自清代乾隆以來曾改名法凈寺,此次鑒真像回國,恢復「大明」原名。作者又想到魯迅在一篇雜文中,稱我國歷史上捨身為法的人(玄奘、鑒真之類的人物)為「民族脊樑」。不禁激情澎湃,匯成了這首熱情洋溢的絕妙好詞。
與此同時,我國著名詞學研究家、「一代詞宗」夏承燾,還填了一首好詞,題為《減字木蘭花·鑒真法師塑像回國紀念》:「輕舟浮渡,六次成功臨彼土。願力無邊,招手馮夷看海天。 高壇講律,盞盞禪燈明暗室。杖錫千家,環海都開友誼花。」
上闋的「願力」,是佛家語,指志願的力量。「馮夷」,水神名,這里指鑒真六次渡海,雖因風浪阻撓,而終於成功。下闋中的「高壇講律」,指鑒真到日本後,隨即開展宗教活動,講經授戒。「禪燈明暗室」:日本興元寺隆尊長老,針對當時日本傳戒方面的混亂情況,感嘆說:「於黑夜中,嘆無庭燎;於暗室內,嘆無明燈。」他建議邀請中國高僧到日本當傳戒師,將日本佛教加以徹底整頓。「杖錫」,指僧人手持錫杖。最後兩句,謂鑒真法師及其隨行弟子在日本傳播中國文化藝術,為中日人民間建立友誼作出重大貢獻。

轉帖即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0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9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9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