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創新能力為什麼衰退

日本創新能力為什麼衰退

發布時間: 2023-08-13 02:54:53

Ⅰ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

日本經濟衰退主要有二層原因:一方面,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隨著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日本經濟再也沒能高速增長,始終在原地踏步不前。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早已在2010年GDP規模超過日本,奪得了世界GDP第二的位置。中國等新興國家相比,日本經濟增長顯得比較頹廢,給人一種上漲乏力,止步不前的味道。

現在很多人覺得奇怪,日本國內經濟這二十多年來,始終原地踏步,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第一,日本國內人口的老齡化與少子化,畢竟人力是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日本現在有3400萬老人,其中65歲以上者相對貧困率為18.1%,75歲以上者為25.2%。而龐大的老年團體帶來的是社保成本的增加。2016年日本社保支出達到32兆億日元,佔到了國家總預算的33%。也就是說日本每年要拿出三分之一的預算來應付養老問題。



而另一邊,年輕人口不足,2017年日本平均初婚年齡,男性升至31.1歲,女性達到29.4歲,平均每1000位居民日本只出生8.4個孩子。這樣使得日本社會長期的少子化。長此以往,社保缺口會越來越大,參保人員越來越少,顯然這對於日本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

第二,社會結構固化,年輕人沒有向上的空間。日本社會階級固化是各個領域都有的,不論是政府議員,還是企業高管,都由中老年人把持著,而且還要論資排輩,這意味著年輕人上升空間幾乎沒有。此外,由於日本經歷過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沖擊,使得很多年輕人也追求穩定和體制內的工作,本身也不願意去冒險創新創業,這意味著日本社會通過自我奮斗向上的渠道也被封堵。

而社會結構固化導致市場活力的缺失,創新度的衰退,這也間接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由於日本國內缺乏創新,使得消費增長乏力,創造不出多少財富,同時也消耗不掉多少財富。推動一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是人力資本,而不是資產,即便是資產被炒得再高,缺少人力資本創造和消耗財富,經濟還會長期處地停滯狀態。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第三,產業結構轉型不力,早在20世紀60-80年代,日本製造業快速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社會轉變,從而完成了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架構。而到了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日本也認識到發展房地產已經不行了,就逐步向高端製造業轉型,主要是以提升GDP的質量為目標,而非數量。

不過,日本政府這二十多年頻繁調換首相內閣,導致日本的對外經濟政策搖擺不定,這既影響了外部資金對日本的投資,也使得低端產業無法向外轉移的重重困難。此外,日本國內工商業財團常常是互相持股、報團取暖,攻守同盟,而只要一發生國際金融危機,一些企業抵擋不住就紛紛倒閉,這又帶來持股的財團危機四伏,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產業鏈缺失。

很多人喜歡說日本經濟出現了衰退二十年,其實也就是GDP長期原地踏步,經濟停滯增長,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出現了鮮明對比。日本經濟的停滯不前,這主要是日本國內老齡化、少子化現象嚴重、社會結構固化、產業轉型不力等原因。這些問題如果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那日本經濟增長還將一直停滯下去。

Ⅱ 日本為什麼會衰落到這個地步

轉自知道網友動漫破顏拳

大致說說我對日本這20多年來發展停滯的一些看法。

1.國民投資的提前透支。很多人談到日本經濟這二十年的狀況,很自然地就會提到「泡沫經濟」與「廣場協議」,但是這種看法大體正確但是沒有切中問題的要害。「泡沫經濟」對日本經濟最大的傷害並不是90年代初的不動產價格迅速下降,而是在於之前的房價地價飆升提前透支了大量國民投資。日本的國民儲蓄率一直很高,到了20世紀80年末,日本的房地產市場就如同擊鼓傳花的「博傻游戲」,地價的飆升讓當時的日本企業和居民認為與其投資於其他行業,投資於坐地升值的房地產豈不是更好,投資於房地產用於長期對外出租則更受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青睞。再加上廣場協議和日元升值,大量的外匯占款倒逼流動性,因此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的地價房價很自然就漲上天了。到了泡沫破裂之後問題就來了,林毅夫就說過東京的房子之前公允價值值5000萬日元的,泡沫破裂後就只值1000萬日元了,通俗點說就是貸款了20年工資的錢去年好不容易買了個房,結果今年這房只要3-5年工資就可以買了,相當於有15-18年的工資收入被提前透支了,日本的銀行體系消化了泡沫破裂的沖擊,但是代價就是投資的提前透支,日本銀行體系的貨幣派生能力(或者叫再融資能力)受到了限制。

2.日本的主辦銀行制度與日本特色的流動性陷阱。首先介紹一下日本的主辦銀行制度,大致來說就是日本各大商業銀行由財閥控股,同時財閥又控股實業企業,而財閥間又相互持股,最後日本政府又對財閥入股或者加以實質控制,從而形成一個高度組織化、政策性強的銀行體系,其宏觀調控的職能和天朝的情況類似。除此以外日本銀行體系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銀行傾向於提供年限長達10年,15年甚至20年的長期貸款,還款方式通常是年金,同時日本的金融體系還衍生出了以這些年金為基礎現金流的年金化理財產品或養老保險基金,整個金融體系存在著大量以年金形式支付、以長期貸款為基礎資產的衍生工具。日本的主辦銀行體系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日本快速工業化時期對日本的經濟增長起到了很明顯的助推作用,那就是為大量企業尤其是新興產業企業提供長期貸款,減輕企業每一個財年利息支出的負擔,有利於製造業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但是到了泡沫破滅後問題來了,那就是日本主辦銀行制度下的銀行體系活力是有限的。通俗的說主辦銀行制度下銀行考慮的是一個貸款項目未來10年,20年的現金流問題,但是到了泡沫經濟破滅之後銀行找不到其他更合適的能提供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項目了:首先泡沫破裂後大量房產抵給銀行,這些資產就是死資產而已,不形成現金流,變現也不容易;另外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傳統的製造業已經很難有新的增長點,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又風險較大,前景柳暗花明。因此主辦銀行制度下的日本金融體系無法如他們以前那樣找到能夠長期保持穩定現金流的項目,高風險的項目又不敢做(為了作為日本特色的年金化的各種金融工具的基礎現金流來源,風險規避是必須的),所以日本的商業銀行傾向於大量投資由政府信用為擔保的日本本國國債、美國國債與其他固定收益的證券。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多次「放水」「開印鈔機「效果都不好了:因為放水根本沒有放到企業里去,商業銀行並沒有積極擴大貸款規模,而是選擇了穩妥的投資選擇,即持有國債,結果就是央行放出去的水到頭來又回到了財政賬上。這一次的「安倍經濟學」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解決日本商業銀行貸款派生能力差的問題,不過這一次安倍「放水」比較徹底,包括負利率政策,加上日本國債發行的收緊,讓商業銀行體系的活力有所恢復,日本的大型跨國企業近兩年的年報比較好看。

3.結構性問題與錯失產業轉型時機。日本經濟的問題,很多人都談到了人口老齡化,當然老齡化是一個問題,但是並不是主要的問題,實際上日本的人均要素生產率甚至還處於穩步提高的狀態。日本經濟結構還是高度依賴於傳統製造業,比如汽車、電子元器件、鋼鐵、機械製造這些。但是20時機90年代互聯網這波大潮來的時候,日本正好是泡沫破裂的時期,由於剛才我講到的日本銀行體系的僵化,沒有能夠為新的互聯網時代的起步提供充足的投資。我個人認為,對日本來說,泡沫經濟破裂真不是時候。

4.經濟周期的問題。我認為日本經濟目前的情況,從某個角度來說是經濟的一個周期走向尾聲後長期沒有進入下一個周期的表現形式(個人看法)。

總的來說,我覺得日本式的經濟停滯應該說更多的和日本的財政金融領域有關,由於財政金融的問題傳導到實體經濟上的,讓日本在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前透支了太多投資。不過日本經濟基本面還是不錯的,從基礎設施、製成品的水平,核心技術來說都還是在世界上有競爭力,如果日本經濟走出了這個周期,有可能會有一些新的發展(比如安倍強調的未來日本經濟三大支柱產業:機器人、新能源、微電子)。

Ⅲ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

日本經濟衰退主要有二層原因:一方面,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隨著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日本經濟再也沒能高速增長,始終在原地踏步不前。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早已在2010年GDP規模超過日本,奪得了世界GDP第二的位置。中國等新興國家相比,日本經濟增長顯得比較頹廢,給人一種上漲乏力,止步不前的味道。

現在很多人覺得奇怪,日本國內經濟這二十多年來,始終原地踏步,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第一,日本國內人口的老齡化與少子化,畢竟人力是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日本現在有3400萬老人,其中65歲以上者相對貧困率為18.1%,75歲以上者為25.2%。而龐大的老年團體帶來的是社保成本的增加。2016年日本社保支出達到32兆億日元,佔到了國家總預算的33%。也就是說日本每年要拿出三分之一的預算來應付養老問題。



而另一邊,年輕人口不足,2017年日本平均初婚年齡,男性升至31.1歲,女性達到29.4歲,平均每1000位居民日本只出生8.4個孩子。這樣使得日本社會長期的少子化。長此以往,社保缺口會越來越大,參保人員越來越少,顯然這對於日本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

第二,社會結構固化,年輕人沒有向上的空間。日本社會階級固化是各個領域都有的,不論是政府議員,還是企業高管,都由中老年人把持著,而且還要論資排輩,這意味著年輕人上升空間幾乎沒有。此外,由於日本經歷過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沖擊,使得很多年輕人也追求穩定和體制內的工作,本身也不願意去冒險創新創業,這意味著日本社會通過自我奮斗向上的渠道也被封堵。

而社會結構固化導致市場活力的缺失,創新度的衰退,這也間接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由於日本國內缺乏創新,使得消費增長乏力,創造不出多少財富,同時也消耗不掉多少財富。推動一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是人力資本,而不是資產,即便是資產被炒得再高,缺少人力資本創造和消耗財富,經濟還會長期處地停滯狀態。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第三,產業結構轉型不力,早在20世紀60-80年代,日本製造業快速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社會轉變,從而完成了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架構。而到了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日本也認識到發展房地產已經不行了,就逐步向高端製造業轉型,主要是以提升GDP的質量為目標,而非數量。

不過,日本政府這二十多年頻繁調換首相內閣,導致日本的對外經濟政策搖擺不定,這既影響了外部資金對日本的投資,也使得低端產業無法向外轉移的重重困難。此外,日本國內工商業財團常常是互相持股、報團取暖,攻守同盟,而只要一發生國際金融危機,一些企業抵擋不住就紛紛倒閉,這又帶來持股的財團危機四伏,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產業鏈缺失。

很多人喜歡說日本經濟出現了衰退二十年,其實也就是GDP長期原地踏步,經濟停滯增長,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出現了鮮明對比。日本經濟的停滯不前,這主要是日本國內老齡化、少子化現象嚴重、社會結構固化、產業轉型不力等原因。這些問題如果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那日本經濟增長還將一直停滯下去。

Ⅳ 為什麼近幾年日本的製造業漸漸沒落了

日本企業之潰敗,始於家電行業。

2009年,先鋒電子陷入經營困難,將Pioneer的品牌使用權出售給蘇寧電器。2016年,陷入巨額虧損的夏普賣身富士康。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個財年裡,累計虧損1.15萬億日元(695億人民幣)。最慘的莫過於三洋,先變賣部分業務,又整體賣給松下,最後又被松下賣給了海爾和投資基金。

日本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也不容樂觀。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車製造商三菱汽車承認油耗造假。不到一個月內,日本第二大輕型汽車生產商鈴木汽車也承認燃效數據造假。就連稱霸全球的豐田,蟬聯4屆冠軍後,在2016年被大眾超越,讓出了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

日本企業的集體潰敗,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亦見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並駕齊驅;2006年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比20年前,銳減了近一半。

短短20年,日本企業經歷了什麼,為何呈現集體潰敗的趨勢?

高官無能,低層愚忠

最後說一點,日本的大企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創業家族保持影響力的大企業,並不一定是家族企業,但創業家族在人事方面有決定權,比如豐田汽車,鈴木汽車,這種企業的強項是戰略決策速度快。也有軟肋,一旦決策錯誤可能導致致命傷。

另一類企業,就如東芝和夏普,其高層是從公司內部提拔上來的,每一屆總經理做3-4年,然後就換人,很難期待這些領導有什麼先見之明,因為他的責任和任務是在任期內少犯錯誤,所以,這一類企業的領導層通常沒有創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比起市場競爭,他們更擅長於在同事之間搞關系。

那為什麼大部分日本的大公司沒有落到東芝和夏普的地步呢?

應該說,很多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相同的問題,只是沒有暴露出來。另一方面,日本大企業的上層雖然無能,但其中層非常堅固,所以,最上層的領導像走馬燈似地換,短期看似乎並不影響其經營管理。

關於這一點,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教授有非常精典的觀察,他指出:「儒學在日本的發展不是孝道,而是忠君。」也就是,日本人可以不孝,但不能不忠。不能說日本社會完全是這樣,但有一定道理。忠誠是美德,但同時一個社會和一個企業要有修正領袖錯誤的能力,才能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否則,可能導致全軍覆沒。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0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9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9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