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名起源在哪裡
『壹』 日本名字的由來和歷史是什麼
日本名字的由來: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
日本名字的歷史:
東漢時,日本列島就與與中國有交往。《後漢書》上記載,公元57年,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一個島國派遣使臣來中國進獻貢品。因為當時使者又矮又瘦又小,東漢光武帝劉秀就冊封其國為倭國,為當時中國的附屬國,冊封其皇帝為倭王。
並頒發給倭奴國國王「印綬」。1954年,日本政府將這枚出土的金印,指定為一級國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我們一直稱日本國為「倭奴國」,稱日本人為「倭人」。
注意:
《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述,漢光武帝賜倭奴國國王漢委奴國王金印,宣布稱日本為倭奴國。到此,日本算作擁有名字,變成大漢50多個藩屬國之中的一個。
伴隨著日本人對中國漢字的慢慢了解,覺得倭人也就是說矮人的含意,為了清除這類岐視。採用在日文里發音與倭字同樣的「和」字來自稱,而且再加了大,組成了日本的民族名字,大和民族。
公年607年,倭國大使小野妹子像隋朝以上公文,期望中國改叫倭國為日本。但書的開始是,太陽升起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這讓自覺得天下唯一天子的隋煬帝大為憋屈,對倭國的要求不予理睬。
據《宋書》記述,從第一個要求改叫呼的倭王贊死後,依次有珍,濟,興,武四個繼任都曾遷史敬奉,要求中國官府授於倭國的封號改成日本。一直到唐代武則天階段,她才最終願意把日本做為國號,賜予日本。
『貳』 日本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日本名字的由來是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
日本的特點
干凈整潔日本實行了嚴格的垃圾分類處理,在大街上是很少見到垃圾箱的,大家在外產生的垃圾基本是帶回家中處置的。除了自然飄下的落葉,你幾乎見不到隨意亂扔的垃圾。
地鐵交通便捷東京是世界上有名的超級大城市,東京都市圈的人口超過4200萬,相關資料顯示,東京地鐵擁有13條線路,220多座車站,線路總長312.6公里。東京地鐵的日均客流量為1100萬人次,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鐵系統。基本上地鐵可以把你送到市內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信任和講規則在日本入住酒店是不需要繳納押金的,即便酒店為你提供了免費使用的智能手機;退房也沒有查房的程序,離開時通過自動櫃員機就可以自助完成退房手續,博物館借解說器也無需繳納押金用完還回即可乘坐地鐵進站時也沒有安檢的。
『叄』 「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日本的國名因何而來
日本有東方日出之地的意思,這個國名也是日本人自己給自己取的。
一、日本國名的起源
日本最早擁有的名稱是倭奴國,在漢語當中的意思就是比較矮小的人民的一個國家。而且這個名稱還是東漢時期光武帝給賞賜的,這一點不僅在《後漢書》當中有記載,而且在日本的福岡市博物館里,也有一枚金印證明了這個事實。據說當時的日本人民收到來自天朝皇帝賞賜的金印,都是歡天喜地的。但是隨著日本人民和華夏文化產生更深的接觸之後,他們明白了這個名稱的含義,於是就想要更改一下自己的國民。國家的名字得到徹底的更改是我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時期發生的,也是武則天賜予日本這個國名的。
『肆』 日本這個國家是怎樣的由來
日本人包括朝鮮韓國人都是蒙古利亞人的後代,日韓的血統也不是誰繼承誰。而是一個並列的關系。
日本祖先來自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帶,早期的日本人都是從亞歐大陸經北海道到達日本列島的。
至於徐福東游,與唐朝一樣只是帶去了中原的文化,與血緣無多大關系。
(4)日本國名起源在哪裡擴展閱讀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英語:Japan),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
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
『伍』 日本名稱的由來是怎樣的
日本全稱「日本國」,是位於亞洲東北部、太平洋西北隅的島國。古稱「八大洲國」「葦原中國」「豐葦原瑞穗國」等。至神武天皇時,將其建國的地方稱作,即「和」或「大和」。在日語中,意為「山」,意為「地方」,合起來原意為「多山之地」。這說明當時日本是以地形命名的國名。這樣「大和」一名便成為日本的國名。
到了公元3世紀末4世紀初,在國都附近的大和地方,又出現一個統治整個北九州、勢力達到關東地方的邪烏國,又稱「大和」政權。所以,當時對日本的俗稱為「大和」。
大化元年,日本第36代孝德天皇即位。大化革新後,日本仿效唐制,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權制國家,為區別以前的大和政權,將國名正式稱為日本國。
在日本官方文獻上改稱日本,則是公元720年,這一年,日本用漢文編寫成《日本書紀》,把「大和」都改為「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大約半個世紀內,日本是一個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國家。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的民族擴張主義逐漸抬頭。到了1889年,日本公布明治憲法中規定國名為「大日本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日本帝國」戰敗投降。1946年11月,日本公布的憲法自稱為「日本國」,一直使用到現在。
『陸』 日本國名的來歷
日本一名起源於唐朝時期
日本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 「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 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處」,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日之國。
早於日本與中國接觸前,日本人稱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為「やまと」和「ひのもと」,意思就是太陽之本。
而在中國的三國時期,中國人使用倭去代表日本。由於「倭」字有 「矮」的意思,因此在漢字傳入日本以後,日本人於日語中同音(わ)的「和」去代替。並用漢字「大和」去表寫日語的やまと,並用「日本」表寫ひのもと。後來日語中轉用音讀去讀「日本」,轉變成今日日語中常用的にほん(Nihon)和にっぽん(Nippon)。
「日本」一稱遲至公元7世紀末才在中國出現。《舊唐書》記載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其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