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叫什麼名字
A. 古代日本人的名字
日本人名的叫伐有很多
日本人的名字分姓(可以改的)、名、乳名、職名、賜姓、賜名、法名
比如豐臣秀吉的名字變化
木下藤吉郎(最早的名字農民和小姓時期用的)
木下秀吉(秀吉是織田信長賜的)
羽柴秀吉(羽柴是他自己在信長的允許給自己換的姓,源自丹羽長秀、柴田勝家的羽和柴字)
羽柴築前守秀吉(這個是官方的稱呼,築前守是他的職名,因為修築墨股一夜城而獲得的。後來賜予了前田利家。)
豐臣秀吉(豐臣是朝廷賜予的姓。)
此外日本人的名字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叫法,不同的時期是
同時大名有時候會將自己名字里的一個字賜予家臣,這樣的情況家臣就可以用2個名字了
比如長尾景虎被足利義輝賜予輝字後也叫長尾輝虎~~~~這種情況中國也有的鄭成功平台後被賜姓朱(國姓爺這個名字的由來),所以鄭成功也叫朱成功
同時武士出價後基本不用以前的字了而是用出家後的法名
比如
上杉輝虎出家後的就使用上杉謙信這個名字了其中謙信是法名
武田晴幸出家後改用武田信玄、信玄同樣是法名
其他情況也很多
比如突然有感而發改了名字的人也不在少數~~~~
B. 古代的日本原名叫什麼
其實古時候不叫日本,而是叫倭國。在公元57年的時候,在日本這座小島上,出現了一百多個國家,他們都是獨立政權,誰也不服誰,所以當時的日本非常混亂。
而當時中國正處於東漢時期,期間日本島上的一個小國,派來了使者覲見,並且獻上了許多的貢品。來的這位使者身高矮小,而且十分地瘦弱。古代的中國人本來就有天朝上國的思想,再加上日本使者又長成這副模樣兒,所以劉秀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裡。
聽說這個國家還沒有名字的時候,劉秀直接給他們取名為倭國,國王就叫倭王。在中國倭是一個貶義詞,劉秀還特意給倭王頒發了印綬。倭國也正式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一直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都仍然稱日本為倭國。
後來這一百多個國家互相爭斗,日本也開始逐漸地統一,天下最終落到了神武天皇的手中,並且他還成立了大和國,建立了大和朝廷,這是日本上的第一個政權,神武也是日本的第一位天皇。這時候日本對於自己的稱呼,就變更成了大和國。
這個時候對於日本的稱呼已經有所改變了,不過真正讓日本改了國名的,是在唐朝的時候。當時日本為了學習先進的文化,把許多留學生送到了唐朝,想要找機會學習我國的制度。除了留學生之外,日本還多次派出遣唐使,每一次的人數都達到了上百人以上。
後來這些人把學到的中國知識和文化帶回了日本,他們發現倭這個詞是貶義詞,一直被這樣稱呼,有損國家的顏面,於是遣唐使向天皇提出更改國名。,當時科技不發達,日本不知道東邊兒還有其他的地方。
在他們看來,日本就是最東邊的地方,所以他們才更名為日本,意思就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所以在唐朝中後期的時候,日本才正式改名。不過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不論改成什麼名字,倭國都還是倭國,畢竟唐朝強大的實力,不是日本能比較的。
C. 關於日本古代的稱呼
..= =
我是根據看日劇和日本古代大河劇來推斷的他們在古代一些稱呼
官職有錢人貴族的家庭:兒子自已稱自己確實是為:兒臣或臣(字幕組翻譯的)
兒子和女兒這樣用直稱或名號或官職名稱呼自己的父親:
例:平安時代的武士頭領:平清盛。稱號六波羅公
(這點就像是中國春秋時期時的一些官員或帝王的稱號,例齊國的齊帝就時常稱為自己齊桓公)
所以當平清盛,他的兒子或女兒稱呼他時就叫喊他為:清盛公或六波羅公或者是父親大人(ちちうえさまchi chi u e sa ma)或者叫父親(ちちうえchi chi u e)
如果是妻子的話也差不多這樣叫自己丈夫的。
例如:戰國後期的日本關白,豐臣秀吉。
他的兒子和女兒和妻子就叫他為:太閣(日本官職的一種),秀吉公
例如: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
因為他是征夷大將軍麻,所以他的家屬或家臣團一律都直稱他為將軍大人,或將軍
因為日本古代在貴族間比較有多的禮節和忌諱麻,不過窮人的話就叫得很普通了,好像也就一種稱呼,女兒喊父親也就是叫o do san 以前不可能有pa pa (也是父親的意思)這個詞 pa pa(パパ )是屬於外來詞日本後期才有的。。=3=
在說一下其它的
因為日本古代宮廷里沒有「丞相」這個官職,職能相同的是太政大臣,所以是直接稱某某大人,而且只要是比自己身份高的人都會在這個人的名稱後面加『様『(さま)sa ma 意思為(大人)兩個音算是對身份高的人尊稱。
將軍的女兒或者大名的女兒都會稱其為『姫様』(ひめさま)hi me sa ma 意思為(姬或公主的意思)要是天皇的女兒話前面多個音『お姫様』(おひめさま)o hi me sa ma 意思的是王女。(要是老爺對自己女兒叫法話就是在女兒的名字後面加兩個發音ひめhi me'姬』,例如女兒叫『靜』的話,父親就稱呼女兒的名字『靜姬』。
日本古代中不管是少爺還是少主一律稱乎為'若様'(わかさま) wa ka sa ma
其它的話還有
小姐 お嬢様 おじょうさま
少爺 若様 わかさま 若殿 わかどの
太太 奧様 おくさま
老爺 旦那様 だんなさま おやかた様 おやかたさま
公主 姫様 ひめさま 皇女様 おうじょさま
王子 王子様 おうじさま
陛下 陛下 へいか
國王 王様 おうさま
王後 王妃 おうひ
父王 父上 ちちうえ
母後 母上 ははうえ
皇兄 兄上 あにうえ
皇姐 姉上 あねうえ
D. 日本古代叫什麼
日本列島上在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島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處」,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日之國。
E. 日本歷史上國名叫什麼
扶桑。
扶桑國,現多指日本。在古代文獻中一說是指墨西哥,一說是指西域某古國,還有一說是指山東曲阜。總體泛指中國東部沿海一帶的小島國。
日本人刻意杜撰「天照大神」、「日出之國」之外,還與古代中國人沒有準確的地理方位意識、把東方和日本混為一談有關;另外也與國內外一些學者對「扶桑」地望的爭論不無關系。
所以早在唐代以後一些詩人的詩作中,就開始出現「日本」、「扶桑」概念混亂、分合無序的情況。尤其到了近代,「扶桑」基本就是日本的代名詞了。
(5)日本古代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後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嘗試創建一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進入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權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
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鐮倉幕府、室町幕府相繼執政。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
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後,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
F. 日本古代的時候叫什麼
日本古時被稱為「西潘戈」,在我國唐朝以前稱「倭國」。後來被中國文人稱為「東瀛」和「扶桑」。
G. 日本在古代的國名叫什麼
關於日本列島上被確認過的人類歷史,大約可追溯到3萬年乃至10萬年前。約1萬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結束而開始急劇溫暖化,使得人們的文化與生活產生極大變化,全島進入下個繩文時代。約1萬2千年前左右開始被稱為繩文時代。分為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晩期這6期。這個時候的人們製作繩文式陶器、早期以後邁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豎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獵、貝冢漁撈、採集植物等經營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骨角器等等。也進行栽培,後期到晩期間種植稻。
在日本神話中,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4]
彌生時代
志賀島金印公園的漢倭奴國王印
伴隨著渡來人的移入,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了陶器、鐵、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彌生時代中期,位於九州的奴國國王向漢朝朝貢,並獲賜金印。
到了公元2世紀後半期,各小國內戰頻繁,直至3世紀中葉才出現較大的「大和國」,後經過長期的擴張,並且逐漸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領最初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
H. 日本古代叫什麼 台灣古代又叫什麼
日本古稱有西潘戈、東瀛、扶桑、大和國、倭國。
日本:在我國古代,起先稱日本為「倭」,較早見於文獻的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山海經·海內北經》)成王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王充:《論衡·恢國篇》)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漢書·地理志》)自西晉陳壽在《三國志》中為倭立傳以來,史不絕書,中國人對東方海中倭國的情況,逐漸有了具體而深入的認識,中日兩國的友好往來也益見頻繁起來。
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雲:「四牡周道倭遲。」《說文》釋倭:「
順貌,從人,委聲。」有人說,倭字從人又從禾、從女,蓋由倭人素以稻米為主食,女多男少而來。這種解釋,顯然是一種無稽之談,純屬附會。一些學者認為,古之稱日本為「倭」,可能同「匈奴」、「鮮卑」一樣,只是一種音譯;因為日本民族稱「和」,「和」為「倭」的諧音字。這個說法,似乎比較有道理。
然而,現在日本語中的「和」、「倭」二字均讀為yamato,與「和」、「倭」二字原來的發音迥異,這又作何解釋呢?
在日本語中,「倭」讀為yamato實始於日本現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記》(公元712年)和《日本書記》(公元720年),二書均為安萬侶所著,比我國最早記載日本「邪馬台」王國和「卑彌呼」女王的《三國志》晚了400餘年。安萬侶誤以為《三國志》所載「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就是日本傳說中的神功皇後,但神功皇後與卑彌呼的年代不符,於是將神功皇後以及她以下諸皇的年代拉長,以合卑彌呼的生活年代;《三國志》說邪馬台王國的人「壽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這或許就是安萬侶任意拉長的根據。日本古史紀年與中國史籍相符始於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純屬口頭傳聞,那時既無文字,又無歷法,怎麼可能有精確的歷史紀年呢?所以,日本國內研究日本古史的學者,關於崇峻天皇以前的歷史,寧肯相信中國正史的記載,也不輕易引證日本古史中那些傳說。
既然安萬侶誤認為神功皇後就是卑彌呼,而卑彌呼的都城是邪馬台,於是神功皇後的都城也變成邪馬台了。這樣,日本平安朝奠都以前歷代天皇所居的畿內即「大和」地方,只好與九州島的邪馬台合二而一。而中國原來稱「倭」,日本素來名「和」的這兩個字,在發音上非讀yamato不可了。日本語「倭」、 「和」二字之所以要改變原來的讀音,其奧秘就在這里。至於安萬侶這樣做究竟出於什麼用心,那不是這里所要探討的問題。
至唐代,中國始稱「倭」為「日本」。在《舊唐書·東夷傳》中,「倭」與「日本」分列並敘,《新唐書·東夷傳》則單敘日本,不再有「倭」的名目,並對改「倭」為「日本」作了如下的說明: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新唐書》為宋歐陽修、宋祁等所修,以上說法當有所據。從這段話看,「倭」改國名為「日本」當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以後。然而,為什麼要改國名,以及取名「日本」的緣由,其說是值得懷疑的。
為什麼要改「倭」為「日本」呢?說是倭國派到中國的使者略懂「夏音」(漢語)之後,發覺「倭」的含義不好,此後就改稱「日本」了。如前所述,中國古人稱日本為「倭」,原本只是「和」的音譯,本身並無貶義,所以,以其「惡」的說法難以置信。
再是說倭人改國號為「日本」,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這種說法也值得懷疑;因為認為日本「近日」,那隻能是中國人的觀念———日本在中國東方遙遠的海上,從視覺上感受,似乎正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山海經·海外東經》說:「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訓》也說:「日出於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身居日本列島的人,並不見太陽從本土升起。因此,說日本是「日之所本」這種觀念只能產生在中國,後來日本人這樣說,也顯然是受了中國觀念的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是倭國附近原有一個小國叫「日本」,為倭所吞並,後來倭國遣唐使者便對中國人冒用「日本」這個名稱了。這一說法,當時就很可疑,更不足為據了。
倒是唐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提供了一條罕為人知的證據,或許有助於解開「日本」國名來源之謎:「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原來,倭國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意見才改國名為日本的。張守節系玄宗時人,離武後統治時期不遠,他的說法當有所據。如果此說確定無誤,以上種種疑惑也就不復存在了.
台灣古稱有:
秦朝稱台灣為「瀛州」
三國時期稱為「夷州」
隋代改為「流球」
宋朝稱「毗舍耶」
明初又叫做「東番」,後來則有「雞籠山」、「北港」、「笨港」、「台灣窩」等諸種稱謂
明代萬曆年間,才開始有「台灣」之稱
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收復台灣,曾改名為「東郡」
其子鄭經繼位時,即更名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台灣的稱呼在歷史上時有不同。古有稱「台員」、「大員」、「大灣」、「東番」、「笨港」、「北港」等,葡萄牙人取名為福爾摩沙,乃「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之意。
台灣在古代曾被稱為「夷洲」、「琉求」。據三國東吳人氏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稱:夷洲在臨海郡(即今浙江寧海往南一帶)東南兩千里,由此可以確知「夷洲」即今日台灣。《元史·琉求傳》(二百十卷)中寫道:「琉求,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可見,琉求即指台灣。歷史上,「琉求」還被寫作「流求」、「琉球」等。明代,台灣被稱作「雞籠」,並已開始使用「台灣」這一稱呼。當時的「琉球」指現在的琉球群島。在明代,琉球群島不屬日本,有自己的政權。詳見《明史·雞籠傳》和《明史·琉球傳》。
三國時,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萬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詳見《三國志·吳志·孫權傳》。當時孫權的這支部隊在台灣駐扎了一年時間,後因軍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陸。詳見《臨海水土志》。這是台灣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政權統治及駐軍記錄。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宗主權屬於中國。
《隋書·流求傳》載:公元607年、610年,隋煬帝(楊廣)曾兩次派人到當時稱為「流求」的台灣島。第二次率兵萬餘人,從廣東潮州起航,經一個多月的航行,到達流求時,流求人以為是大型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這是中國軍隊第二次來到台灣。
《元史·琉求傳》載:元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萬戶楊祥請以六千軍往降之......冬十月,乃命楊祥充宣撫使,給金符,吳志斗禮部員外朗,阮鑒金部員外朗,並給銀符,往使琉求。這就是忽必烈派人到台灣宣撫的記錄。
元代在澎湖設立巡檢司,並課稅。汪大淵《島夷志略》記載曰,澎湖「地隸晉江縣,至元年間,立巡檢司」,「職巡邏,專捕獲」,兼辦「鹽課」。
明代,日本曾企圖進攻「雞籠」,琉求國派使者通知中國防備。《明史·琉求傳》載:四十四年,日本有取雞籠山之謀,其地名台灣,密邇福建。尚寧遣使以聞,詔海上警備。台灣位於大陸與琉球之間,從這里可以看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不是琉球的領土。
明朝在澎湖駐軍。《明史·兵三》中記載:天啟中,築城於澎湖,設游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築炮台以守。
明朝中葉,福建巡撫黃承玄基於當時倭寇侵擾中國,提出要加強澎湖防衛,並隨時察視台灣。當時台灣北部的居民主要居住在雞籠和淡水兩個漁港,為防禦的重點。詳見《明經世文編·黃承玄》。
1603年,沈有容率軍到台灣,驅逐倭寇。詳見《東番記》。
明末,盤踞在台灣的海盜鄭芝龍降明。經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批准,鄭芝龍從福建向台灣移民。鄭芝龍是鄭成功的父親。詳見《賜姓始末》,黃宗羲著。
以上歷史,都是台灣在被荷蘭人侵佔前的歷史。荷蘭政府不是統治台灣的第一個政府。早在三國,台灣就是東吳的統治下,說孫權到台灣當海盜毫無依據。孫權的部隊從台灣帶回原住民,並不能說明中國對台灣沒有主權,也不是做海盜的依據。荷蘭人才是入侵台灣。台灣的宗主權屬於中國,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
台灣在清代建省。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I. 古代怎麼稱呼日本
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
中國的《新唐書》則記載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
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句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一名稱,故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9)日本古代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考古上最早發現「日本」這一名稱的是2011年出土於中國西安的《禰軍墓誌》,該墓誌作成於678年。由此可見「日本」這一稱呼的使用最遲不晚於7世紀後期。歷史上日本曾有大和、東瀛、扶桑等別稱。
日本,意為「日出之國」。最早稱「和」或「倭」(均讀作yamato,中文譯作邪馬台),「日本」這一稱呼大約使用於7世紀後期。其來歷在日本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
J. 日本以前的名字叫什麼
日本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