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什麼打戰

日本什麼打戰

發布時間: 2022-03-06 05:40:08

① 拿什麼和日本打仗

鍵盤。。。百戰百勝

② 日本戰國時期打仗主要用什麼武器

大部分是長矛(木,竹)
一部分是弓箭(日本長弓)
少數是用劍(日本刀)

③ 中國第一個攻打日本的戰役是什麼

只有元朝時候,蒙古人打過。 日本是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東鄰。它三面環海,西隔高麗與中國相望。這種有利的地理位置保護了它在13世紀上半葉免受元軍的戰火。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蒙古帝國逐漸分裂,為了轉移內部矛盾焦點及擴張自己的統治區域,忽必烈在東方發動了一系列對外擴張戰爭,日本成為其首要目標之一,日本和元朝因此揭開了兩族政權和兩族關系的序幕。 元朝與日本的關系,以元朝兩次東征開始,又以元朝徹底失敗而告終,因此元朝與日本的關系以軍事上的征服和反征服為主。本文重點論述元朝與日本的戰爭關系始末和元朝東征日本失敗的原因。 一自從唐代武宗滅佛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國脫離外交關系長達4個世紀之久。忽必烈建立元朝後,企圖改變這種狀況,使日本與其他政權和民族一樣臣服於蒙古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首先向日本政府派遣使者,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至元二年(公元1266年),以高麗人趙彝等言日本國可通,擇可奉使者。三年(公元1267年)八月命兵部侍郎黑的,給虎符,充國信使;禮部侍郎殷弘,給金符,充國信副使,持國書使日本。」在國書中,忽必烈希望元朝與日本「自今以往,通問結好,以相親睦,且聖人以四海為家,不相通好,豈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圖之。」可見忽必烈以委婉的語氣表達了如果日本拒絕投降元朝,元朝將用兵日本的意圖。國信使黑的等借道高麗,在高麗樞密院副使宋君斐、禮部侍郎金贊等導詔使的陪同下前往日本,但「不至而還。」因為高麗人以洶涌的海洋和惡劣的氣候為借口,威脅蒙古使節,迫使他們沒有到達日本就返回中國。實際上高麗人勸阻蒙古使者前往日本的真正意圖在於:如果元朝出兵日本,必將給高麗人帶來沉重的負擔。為此,忽必烈非常不滿,他立刻給高麗國王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譴責高麗國王作為他的臣民不但不幫助蒙古使節克服困難前往日本,反而勸阻他們返回中國。在忽必烈的壓力下,高麗國王在忽必烈於至元三年(公元1268年)第二次派遣使節去日本時,給予了充分的合作和幫助。這一次蒙古使節順利地到達日本大宰府。他們按照忽必烈的吩咐希望日本「派遣納貢使節。」當時日本執政者為鐮倉幕府,他們「一方面將此事報告了朝廷,同時拒絕這一要求,並令使者回國。」蒙古使節在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於返回的路上擄走日本人塔二郎、彌二郎二人。忽必烈此時因蒙古與南宋戰事緊張都無法分出兵力東征日本,因此他仍希望以和平手段壓制日本政府就範,從而奴役整個日本大和民族。於是他釋放了塔二郎、彌二郎,告訴他們:「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並讓他們帶去給日本國的信。但仍與前幾次一樣沒有任何迴音。後來忽必烈又三次遣使前往日本,但均為日本政府拒絕。如公元1270年,蒙古使節第五次到達日本,傳達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貢,蒙古人即將出兵雲雲。當時18歲的日本執政者北條時宗(1251—1284)「堅決拒絕這一要求,壓制了朝廷的妥協態度,下令西國的守護和地頭准備防禦。」忽必烈聞此訊後,抑制不住五次遣使、五次被拒絕的憤怒與恥辱,他不顧蒙古與南宋激戰正酣,下令准備軍隊、船隻、糧餉,向日本發起戰爭攻勢。日本軍隊也在北條時宗的命令下嚴陣以待。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魯輕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載士卒一萬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為此高麗人、漢人被迫造船、運糧餉,充當士兵,他們深受其害。但忽必烈執意攻取日本,「冬十月,入其國,敗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驚四境而歸」。其實元朝軍隊僅僅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一些戰果。以後則屢戰屢敗。如井上靖記載:蒙古於「公元1274年10月初,以船艦九百艘、士兵三萬三千人佔領了對馬、壹岐兩島,……繼而侵入肥前松浦郡,……使日軍處於不利,不得不暫時退卻到大宰府附近。……元軍雖然趕走了日軍,但不在陸地宿營,夜間仍回船艦。當元軍回到船艦後,恰遇當夜有暴風雨,元艦沉沒二百餘只,所余元軍撤退,日本才免於難。」(日本歷史稱此次戰役為文永之役)。美國蒙古史研究者羅莎比的記載則與井上靖相似,他寫道,「盡管日本人得知蒙古軍隊已經出發,但他們的准備仍不完備……他們的武器也無法與蒙古人的長距離武器相匹敵,他們的指揮官也不如久經戰場考驗的蒙古軍隊領袖那樣有經驗,但他們擅長於面對面的搏鬥……盡管他們在前幾夜的戰斗中失利,但突然降臨的暴風雨使蒙古軍隊和船艦在退往曠海中時損害慘重,他們不得不無功撤退。」可見蒙古人第一次東征日本便以失敗而告終。這在蒙古興起以後的戰爭史中是不多見的。蒙古人戰無不勝的神話在海戰中被徹底粉碎。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後,感到非常震驚,他幾乎不相信戰無不勝的蒙古人能敗在小小的日本國手下。為了挽回蒙古人的面子,他決心與這個島國周旋到底。但由於消滅南宋的戰爭正進入關鍵時期,因此他再次派遣「禮部侍郎桂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計議官撒都魯丁往使,復致書。」並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納貢,否則將訴諸於武力。但日本政府「為他們最近的成功而驕傲,相信上帝能挽救他們,並加寬了日本與元朝之間的海防線,處死了忽必烈派遣的使節。」這極大地傷害了蒙古朝廷。因為蒙古人認為斬除使者是對他們最大的污辱。早在公元1218年,當花剌子模國王處死了成吉思汗的使者和商隊後,就曾引起成吉思汗極大憤怒,結果爆發了蒙古軍隊第一次西征。忽必烈與他的祖父一樣,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懲罰日本國。他一方面招募軍隊、籌集資金;另一方面遣使要求日本迅速朝貢,否則元軍將至。北條時宗再次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並積極策劃遠征高麗。忽必烈別無選擇,他於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附軍十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麗、漢軍四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九千艘,從慶元、定海啟航。二路大軍約定六月以前會於壹岐島及平壹島。」高麗國王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500名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人數多、輜重多的江南軍隊行動遲緩,沒有按預定時間與東路軍會合,東路軍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侵襲日本對馬、一岐兩島後,進抵築前志賀島登陸。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處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志賀島(志賀島與九州之間有陸路可通),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斗。」元軍戰敗,退至鷹島、對馬、一岐、長門等地,與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會合。然而會合後的元軍不但不積極進攻,反而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沒有看到勝利的希望。兩個月之後,即8月15—16日,一場巨大的台風襲擊了庫樹(音譯,指平戶)海岸,蒙古軍再次企圖撤入海上,但他們的努力是徒勞的。在此次台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台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統率範文虎臨陣脫逃,「獨帆走高麗」[26]。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盛怒之下的忽必烈不但不總結教訓,反而於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東北女真人為他出征日本建造船隻、高麗人為他提供糧食。但由於國內經濟形勢每況愈下,理財大臣阿合馬、盧世榮、桑哥遭到臣僚們的不斷攻擊,忽必烈終於在公元1286年屈服於朝廷的壓力,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至此,蒙古與日本的軍事關系以蒙古的徹底失敗而結束。

④ 什麼時間和日本打仗

早就該打了!小日本!!

⑤ 二戰日本打過哪些戰役

分海戰和陸戰,海戰當然是偷襲珍珠港,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菲律賓海戰,萊特萬海戰。昨晚陸戰大都是海島戰,最有名的是瓜迪康納爾戰役,塞班島戰役,硫磺島戰役,沖繩戰役,登錄菲律賓戰役(美國發動)。國軍進行的2次滇緬反擊戰也可以算。中國大陸的就是淞滬會戰、忻口會戰、長沙會戰、台兒庄戰役

⑥ 日本將要和哪個國家打仗

中國,俄羅斯,韓國(可能較小,因為是盟友),都是島嶼爭端。

⑦ 日本為什麼要打仗

資源匱乏,人口基數大,孤懸海外,為了自身和後代的發展權利,必須在陸地上尋找一塊資源相對豐富的土地,以便未來的發展。日本的特性,註定了它是個好戰國家和民族。

⑧ 二戰日本打英國的戰役有哪些請具體說明

遠東之盾
馬來半島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線,稱為「遠東直布羅陀」的新加坡更是扼守著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也是阻擋日軍奪取荷屬東印度(現印尼)石油的天然屏障。大英帝國已經在新加坡經營多年,其章宜海軍基地更是規模不凡。但二戰開戰後,英國已無餘力顧及這塊屬地,在新加坡的部署已降到了最低的程度。
1941年下半年,德軍轉向東線進攻蘇聯,大英帝國本土所受的壓力已逐漸減少,同時日本南下太平洋的意圖日趨明顯。丘吉爾決定派遣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護航艦只組成新太平洋艦隊(Z艦隊)奔赴遠東。12月4日,Z艦隊達到新加坡。Z艦隊也就是防守新加坡的海軍全部主力。這時馬來半島和新加坡陸軍部隊共有約8.8萬,由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和馬來軍組成,帕西瓦爾中將負責指揮陸軍。空軍有約150架老式飛機,如美國淘汰的F2水牛式戰斗機。

2.大和之矛
日軍的實際戰略目標是盛產石油的荷屬東印度群島(現印尼),襲擊珍珠港也只是戰略支援任務。為取得荷屬東印度,必需要經過英屬的馬來半島。日軍對馬來半島的進攻兵分兩路:一是陸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已經進佔印支南部的近衛師團,從陸上進入泰國,佔領曼谷後,沿馬來半島南下;另一路是山下奉文中將率領的第5和第18師團,分批從海上登陸。為了支援登陸行動,日本海軍以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指揮的南遣馬來艦隊負責掩護,轄有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4艘以及護衛艦只。
Z艦隊到達新加坡的同一天12月4日,日本浩浩盪盪的登陸艦隊從海南三亞啟航,向馬來半島進發。12月6日登陸艦隊轉向西北,佯裝開往曼谷,聲稱要切斷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運輸線。12月7日上午,英軍偵察機發現日軍艦船,英軍判斷日軍將先在泰國登陸。其實,這支登陸輸送隊於7日12時已突然轉向,分兵數路,駛往哥打巴魯(馬來亞)、北大年(泰國)和宋卡(泰國)。
1941年12月8日凌晨1時45分,入侵艦隊的南路5千多名日軍在4艘驅逐艦交叉火力的掩護下在哥打巴魯登陸。這時4500海里以外的珍珠港以北,突襲機群正在准備起飛。兩個小時後,日本登陸部分擊退了哥打巴魯的守軍,控制了日本新帝國的第一個灘頭堡,珍珠港的突襲機群也飛臨美太平洋艦隊上空。隨後宋卡和北大年的登陸部隊也成功地守住了陣地。並且各地的登陸兵上岸後,迅速搶占附近的機場。8日天明後,日軍航空兵對馬來半島尚未被其地面部隊佔領的機場和新加坡航空基地進行多次空襲,大英帝國的空軍已損失殆盡。
12月8日下午,菲利普斯中將在沒有空中掩護、敵情不明的情況下率領Z艦隊冒險出航。12月10,Z艦隊終於厄運難逃,日軍22航空隊85架飛機用2個小時干凈利落地將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擊沉,遠東海軍主力不復存在了。

3.自行車閃電戰
由山下奉文將軍率領的登陸部隊-第5師團、第18師團均為日軍的精銳部隊。其主力從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陸,而後向馬來半島西南穿插,然後沿西海岸向南推進。牽制分隊從哥達巴魯登陸,而後從馬來半島東海岸南下。兩股日軍在輕型坦克和空軍的支援下隆隆南下,多數日軍備有自行車。
12月11日,由英軍希思將軍指揮的印度第十一師首先和日軍交火,盡管印度軍隊在數量有三比一的優勢,但部隊訓練很差,裝備處於略勢,「軍官與士兵的團結意識又幾乎等於零」,所以這樣一支軍隊與日軍對抗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日軍西路部隊分隊12月19日佔領了檳榔嶼上的英空軍基地,消除了英聯邦軍隊從印度、緬甸方向對馬來半島守軍進行空中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東路部隊於1942年1月6日攻佔關丹,然後向柔佛州前進。西路部隊於1942年1月11日攻進馬來亞首府吉隆坡,然後繼續前進。

2007-2-5 19:20 回復

「美麗」人生
1位粉絲
2樓

「失敗的陰影象瘟疫一樣在英軍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變得無法控制,越來越多的裝備落在日軍手中。日本空軍可以在英國的機場裝上英國的燃料往英國的陣地上投英國的炸彈。日本步兵騎著自行車緊緊追趕撤退的英聯軍,他們三人一排,又說又笑,好象是去看足球比賽。數以百計的車輪匯成嘈雜一片,潰退的印度軍隊驚恐萬分,以為是坦克在追趕他們。」(馬來半島灼熱的路面令自行車車胎很快爆裂,日軍士兵乾脆剝去橡膠胎,只用鋼圈騎行,數千輛這樣的自行車發出的響聲確實有點象坦克。)
1942年1月下旬,英軍增援部隊運抵新加坡,其中包括英軍第18師和50架颶風戰斗機。由於馬來半島大部分已失守,前者已來不及運往前線;而由於訓練和裝備問題,後者在與零戰的交鋒中又一敗塗地。1月25日,帕西瓦爾將軍已下令向新加坡作最後的撤退。2月1日,英軍炸毀了連接新加坡與柔佛州的一千餘米長的海峽堤壩,新加坡成了一座真正的島嶼。

4.新加坡的陷落(戰報)
「比聖誕節布丁里的葡萄還要多的大炮是會守得住新加坡的」,一家澳大利亞報紙如此生動地打消了讀者對新加坡前途的憂慮。但按照丘吉爾的話就是「新加坡沒有陸地防禦,等於一艘沒有底的戰艦可以航行!」。新加坡的防禦是針對海上進攻的,岸炮只有極少數可以作大角度旋轉,所以對付後面的登陸毫無用處。此時新加坡還有英、澳、印聯軍約8萬人,糧食彈葯雖較為充足,士兵士氣低落,無制空、制海權。
整修一周後,馬來虎山下奉文向獅城發出了致命的吼聲。42年2月8日晨,日軍炮兵和航空兵對新加坡島上的火炮陣地、機場等設施進行了猛烈轟炸。隨後,近衛師團在新加坡東北角的開闊地帶佯裝登陸,使守衛在東北部的英軍主力第18師不能向其他處調動。2月8日夜,日軍主力第5和第18師團乘沖鋒舟在長堤以西灌木和沼澤地登陸,守在這里的是疲憊不堪且疏於防範的澳大利亞軍。日軍登陸後,著手建立並鞏固登陸場,隨後近衛師團也向西轉移並在登陸場登陸。日軍3個精銳師團並肩向南推進。至2月14日,日軍先後佔領了提馬高地、因保丁水庫和加蘭機場等要地,並對城區造成三麵包圍之勢,同時加緊空襲。2月15日,在日軍登陸一周後,帕西瓦爾簽定了無條件投降書,這座「東方第一堅城」落入日軍之手。
「英國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規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丘吉爾曾悲痛地指出。帕西瓦爾用了9周的時間最終將大英帝國苦心經營的獅城交給了日本帝國,其中戰略處於被動當然是主要原因,但防禦戰術的失誤也不可忽視的。英國並沒有放棄新加坡,但新加坡仍在被困一周後失守,從這一點說來,帕西瓦爾要比防守菲律賓的麥克阿瑟差好多。
戰爭就象一場賭博,只是沒有賭博那麼目的明確。帕西瓦爾在投降前的最後一刻還是有勝利的機會,只是他沒有敢於下那麼大的賭注。因為就象山下奉文所說的「敵人也很困難」,也就說日軍也很困難。隨後,日軍舉行了獨特的受降儀式:讓數萬名戰俘戰站在道路的兩邊迎接高奏凱歌的日軍進城。但是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看到了戰爭的結束,這要比守衛菲律賓的美軍戰俘要幸運。日軍投降時,代表英國簽字的也是剛從戰俘營中出來的帕西瓦爾,或許這就是放棄的意義。
馬來半島陷落後,通向荷屬東印度的大門也就敞開了一半,另一半就是麥克阿瑟駐守的呂宋島菲律賓。

⑨ 中國和日本打過哪些戰爭

多了!從明朝抗倭,甲午海戰、九一八事件、七七盧溝橋事件等等,小日本太猖狂。

⑩ 中國和日本打仗是哪年開始的為什麼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結束,共14年抗戰。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沈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當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

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抗戰爆發,中日軍隊第一次全面對抗和較量。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這次戰爭是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日中兩國國力的懸殊對比以及國際社會綏靖主義政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後果。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6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6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