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用漢字
1. 日本為何用中文字!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來華留學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包括漢語及漢字帶到了日本。日本從此正式開始了使用文字記載語言的歷史。
最初日語的每一個音,都是由一個漢字表達。公元九世紀,日本人在漢字基礎上創造了假名。假名又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
日本文字種類
和語---日本傳統的語言。
日本長期生活在海中的島嶼上, 與大陸的來往比較困難,所以歷史上很長時間里,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這個時期形成和使用 的語言稱之謂「和語」。在5世紀前後,開始有漢字由中國傳入。初期把日語全用漢字記錄, 但由於實在不方便,就創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把原有的和語與漢字結合在一起, 形成了「和語文字」。
如把「海水」、「河水」的「水」叫作「みず」,就把「水」字讀 作「みず」,意思就是水。漢字的這樣的讀法叫「訓読み(くんよみ)」。一般情況下,當 見到單個漢字時都讀訓讀。如「間ーーあいだ」、「類ーーたぐい」、「女ーーおんな」等 等。在兩個以上漢字組合在一起時,情況就很復雜,以後再談這個問題。
漢語---從中國傳去的語言。
在上述情況的同時,由於中國話把 水」讀作「shui」,也在日語中新組織的詞彙中讀作「すい」,如「水蒸気(すいじょうき)」、 「斷水(だんすい)」等等。
從中國傳去了文字後,日本的詞彙就極為豐富起來,現在漢語詞彙在日語中是基礎詞彙。後來也有一些又傳回了中國。借用中國讀音和意思形成的詞彙,其讀法叫 作「音読み(おんよみ)」,我們聽起來又像又不像,有的讓我們聯想到廣東話或者福建話。和中國話最像的是「圖書館」,日語說成「としょかん」(toshokan)。當然還有差別比較大的, 如「學校」日語說成「がっこう」;「文化」日語說成「ぶんか」。但是總有點相近的地方。
外來語---從西方傳去的語言。
在日本的封建社會的後半期,西方文化 也開始傳入日本。初期,他們把每個詞彙都翻譯成日語,但由於數量很多,就漸漸感到來不及翻 譯了。於是直接把其聲音用日本人能接受的聲音改變後,用片假名表現出來,就形成了外來語。 如「綠色」這個詞,英語是「green」,日語外來語說成「グリーン」。因此,很多情況下,一個 意思可用多種詞彙表示,就「綠色」來說,和語--「みどり」,漢語--「りょくしょく」,外來 語--「グリーン」。特別是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文化在日本的滲透,以及世界科學的飛速發展, 大量的外來語佔領了日本的語言世界。
現在如果不懂日本外來語,可以說在日本聽不懂、看不懂, 寸步難行。在學習日語時,外來語詞典成為必備的工具書;如果從事某些專業,那麼該專業的外 來語工具書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中國話中有一部分食品名稱,是以外來語形式傳到日本的。如: 「餃子--ギョウザ」、「燒賣--シューマイ」、「餛飩--ワンタン」、「叉燒--チャーシュー」、 「皮蛋--ピータン」等等,從聲音上還保留著中國話的特點。當然入鄉隨俗,有的食品和中國傳統 的有了些變化,如他們說的「ギョウザ」,就單指「煎餃子--鍋貼」,中國人一般吃的水餃就很難 看到的。
創造語--外來的詞彙經加工後的語言。
首先創造了一些中國沒有的漢字, 這是和他們的生活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如:「田」字在中國是指農作物生長的地塊。由於在日本主 要是種植稻米,在日本「田」就代表了水田。於是為了表示區別於水田的旱田,創造了「畠」和?畑?, 讀作「はたけ」。再則,日本丘陵地帶很多,除了海邊以外,到什麼地方都得翻越山嶺。於是把山路 上最高的地方叫作「とうげ」,創造了漢字?峠?。看這個字,有「山」、「上」、「下」。把翻一道 山嶺的辛苦全表現在字上了。其他還有「辻(つじ)」是「十字路口」的意思,「込む(こむ)」是「擁擠」的意思。 在應用外來語方面也有很大發展。首先簡化詞彙。如「高樓」英語是「building」,日語 稱「ビルディング」,但一般只稱「ビル」,這樣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其次,在簡化後再組合。 如:「文字處理機」英語是「word processor」,日語一般稱為「ワープロ」,是把兩個單詞的前2 個音組合在一起了。這樣的例子還有「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稱作「パソコン」, 「空調」(air conditioner)稱作「エアコン」等等。再次,在外來語的後面加「する、る」構成動詞, 加上「だ、な」構成形容動詞等,也豐富了詞彙。如:「サボる」是「怠工、偷懶」之意,是由法 語「sabotage」(怠工)「サボタージュ」變化而來。「ユニーク」是英語「unique」(獨特)變化而 來,但在使用時經常是「ユニークな」「ユニークだ」用來表示有個性的東西
2. 為什麼 現在日本 人 不用 漢字書寫,而要用 日文+漢字
這是我以前回答過的問題答案,也可說明你的問題,現烤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文字到頭來不過是表達記載語言的一種工具罷了。既然是一種工具,當然是越方便越好。
古代日本沒有文字,後來從中國引進漢字,來記述日語。大量漢字的引進大大的豐富了日語的表達力。
可是全用漢字來表達日語,有很多不便,因為還有日本固有的語言,如何巧妙的融合漢字和固有語言,找出一種方便的記載方法呢?這樣就利用漢字的偏旁和草書發明了片假名和平假名,如イ就是單立人,ウ就是寶蓋兒。。。あ是「安」的草書,お是「於」的草書等等。就這樣發明了片假名和平假名。
有了片假名和平假名記錄日語就方便的多了。比如:私は學生です。我是學生。又有漢字又有假名就方便的多了。(解釋從略)
順便再說明一點,片假名主要記述外來語,如カード(kaado)卡 card
本回答的依據不是個故事,也不是歷史文獻,更不是論文。只是看書之後的小體會。
後記:總之,全用漢字不能方便地表記日本的固有語言,所以要用漢字和假名一起來記述日語。
3. 日本文字為什麼有漢字
日本文字有古代中國漢字傳入。
日本文字在歷史上由漢字傳入,後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保留了部分漢字,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文字。
日本文字的發展:
據《漢書》記載,公元前57年後漢光武帝賜給倭國(現代日本)的奴國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字樣的金印,那時中國的水稻栽培技術、制鐵技術等傳到日本,漢字也隨之傳入日本。
到隋唐時代(日本的飛鳥、奈良、平安時期),日本先後派出了遣隋史和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通過這些遣隋史和遣唐史,漢字大量地傳入日本。
最初他們是把漢字作為音符來使用的,即用漢字來注音,
因為漢字寫法非常復雜,使用起來相當不便,公元9世紀,日本人採用簡化的辦法,模仿漢字草體創造了平假名,切取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片假名。
時至今日,在日本,越南、韓國還能看到漢字。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規定,日本現行街道名稱、道路交通指示牌用語,是採用日語漢字、羅馬字、英語共同標志標注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 日本文字
4. 為什麼日本的文字裡面會有中文
原因:漢字傳入日本
從公元前後開始,漢字作為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冶金、紡織、農耕等文明,以強大的輻射力量傳播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由此形成了一個連續的漢字文化區。
據史志文獻以及日本的考古發現,公元前1世紀,漢字就經由遼東、朝鮮傳入日本的九州、福岡等地。漢字的小篆體和隸書體多以銘刻在銅鏡上的形式傳入日本,這些文字元號和銅鏡上的其他圖案一樣,被日本人視為庄嚴、神聖、吉祥的象徵符號。
據日本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等載,應神天皇十六年公元年,《論語》、《千字文》等漢文書籍傳入日本。尤其是在公元世紀,有大批懂漢文的朝鮮人渡海到達日本,大大推動了漢字在日本的傳播。
日本歷史上,由於長期使用漢語文,大量的漢語詞彙進入日語,如《角川國語詞典》所收的60218個日語詞彙中,據統計,漢語借詞多達33143個,占詞彙總數的55%。由於漢字在日本的長期使用及其深遠影響,即使假名創制以後,日文中仍無法排斥漢字,假借漢字仍與假名混合使用。
(4)日本為什麼用漢字擴展閱讀:
關於漢字何時傳入日本,當在正史記載漢字之傳入日本之前。史籍之記載漢字漢學之正式傳入日本者,當為應神天皇之世(約當公元三世紀末葉,即二四八年王仁從百濟渡日,獻論語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為漢字漢學傳入日本的開始)。
自漢字輸入日本後,歷經歲月,迨至八世紀中葉,日人始用漢字楷書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漢字草書的偏旁造為平假名,以為注漢字音,及標注日本語音之用。當時稱漢字為男文字,而稱假名為女文字。日本學者有謂吉備真備作片假名,弘法大師空海作平假名,皆不足憑信,充其量或由他們兩人集其大成而已。
5. 為什麼日本人用漢字例如日本人的名字多數是用漢字的
因為古代日本沒有文字,他們最開始直接用漢字作記載,但是因為日語跟漢語完全不同,表達起來不方便,所以後來根據漢字發明了假名,就用假名跟漢字夾雜在一起表達日本民族的語言,這就是日文。因為日語對事物的稱呼跟漢語不同,所以,許多漢字要採取「訓讀」,比如「山」,我們寫作「山」,也讀做「山」,全國多一樣,只有北方捲舌,南方不捲舌的差別,再加上江蘇上海讀做se,但是都是符合讀音規則的,沒有什麼根本區別。但是日本人在訓讀時就讀做「yama」,像「山下」,就是「yamaha」,「yama」是「山」的訓讀,「ha」是「下」的音讀。
所以我們看日文,好多字都認得,可是日本人一讀,發音根本就不一樣。
6. 日本人為什麼不全部用漢字
日本漢字是由中國的演變的,什麼平假名片假名的......
他們有他們那裡的文化
7. 日本為什麼要使用漢字
話說潘金蓮愛上西門慶後,武大郎很生氣,但他也實在沒辦法。打吧,打不過西門慶,說吧,潘金蓮又不聽。士可殺不可辱,一氣之下,武大郎決定投黃河自盡。他在水中漂呀漂,被海水卷到幾個島子上。當地的漁民將他打撈起來,發覺還有一口氣,趕緊做人工呼吸,將垂死的武大郎救活了。漁民們大喜,奔走相告,說是島上來了一個高大、英俊、威猛的男人,咱們祖祖輩輩都這么矮,要利用這位先生的身高優勢來改良咱們的人種,推他作咱們的國王。
於是武大郎就作了國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武大郎很快有了一大群王子。這些王子散到民間,與平民的女子婚配,於是從此以後,當地居民的身高有了顯著的提高。武大郎作國王,開頭還相當勤勉。每天都是「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早早退朝」。過些日子,他發覺很沒勁。官員們雞毛蒜 皮的事都要講半天。於是他說,你們以後把事情的重要內容寫成奏摺,交給我看。官員們很驚奇,說什麼叫「寫」?我們不識字,不會寫。武大郎說,好吧,我給大家辦個補習班,掃掃盲。
於是他用自己有限的知識,給官員們開了掃盲班,學習文字。但武大郎是個賣燒餅的,只認識很少一些字,很多字他只記得一些偏旁部首。官員們學習以及往外傳播的時候,又忘掉了一些字的一些部分,於是這就形成了目前的一種「假」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之類。這是東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大郎推行這項改革後,得到了更多的擁護。
有一天他發覺臣民們沒有姓名。於是他說,這可不行,大家得有名有姓才行。當然,趙錢孫李你們沒法叫了,誰住哪就姓哪吧。於是有了「田中」、「松下」、「山口」之類的姓。至於名字,就「一、二、三、四」的排吧。但老大不能叫「大郎」,那犯了我的忌諱,只能叫「太郎」,老二不能叫「二郎」,那犯了我弟弟武二郎的忌諱,只能叫「次郎」。其餘你們就按順序叫,我沒意見。於是這個國家有了「山口太郎」、「田中次郎」等等名字。
武大郎當國王以後,老是山珍海味,都吃膩了。他想起當初自己在海上漂流的時候,沒有東西吃,只能捉魚生吃。現在回想起來,那味道還是相當好的。於是他叫自己的廚師做魚的時候一定只是生做,不用做熟。這道菜推廣以後,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烈擁護,並從此成為該國的一道名菜。
武大郎還發現,當地人民還是象中國人一樣,睡覺時是睡 在床上。他很生氣,想當初自從潘金蓮和西門慶搞了婚外戀後,西門慶經常到自己家來,搞得自己沒有地方睡,只好睡地上。我當國王的都居然只能睡地上,你們也只能睡地上!這樣「卧薪嘗膽」才能不忘奪妻的恥辱!於是他照這意思頒布了一項法令。從此以後,該國的人民從此只能睡在鋪塊席子的地上,這就是所謂「塌塌米」上。
武大郎想,在中國,當國王那叫氣派,前呼後擁、旗子滿天飛。咱現在這國家,連個標志都沒有,那多沒勁。於是他把自己賣燒餅時的圍裙拿出來,叫太監洗洗,還算是白色的,就用它當旗子。旗子上總得有個標志吧。武大郎腦袋裡所有的印象,只有賣過的燒餅。於是他烙了一個紅紅的、圓圓的的燒餅,貼在圍裙的中間。這就成了那個島國的國旗。
武大郎當了若干年國王,無疾而終。他臨死之際,仍然因為打不過西門慶、報不了奪妻之仇而耿耿於懷,於是留下遺訓,要子孫後代找西門慶報仇雪恥。後來他的子孫們便日操夜練,並到少林寺偷學了幾招功夫,為了紀念國王武大郎,取名為「武氏道」(後來由於學功夫的人文化程度低,加上該國文字是「假文字」,被傳成了「武士道」),又因為武大郎是白手得天下的,這些功夫又被稱為「空手道」。
到了元未明初,武族後人便開始派人登陸中國大陸,尋找西門慶報仇,卻被咱國英雄戚繼光趕了下海,那便歷史上的「抗倭」。進入二十世紀,武族人在中國自北向南,由東而西,踏碎我河山大半,還是沒有尋著仇人西門慶。於是他們居然要中國人學習他們的「假」文字,要中國人取他們那樣的名字,要中國人在「圍裙燒餅」旗下面實現「大東亞共榮」。這真是讓當時在戰場上打不贏的中國人笑掉了大牙。最近,武大郎的後人據說有可靠情報,懷疑西門慶隱居在福建一帶,於是福建對面的釣魚島,好像整天有人在那裡賣燒餅了。
8. 日本人為啥要用漢字
因為他們想多學習中國文化,交流我們中國的文化,這也證明了中國漢字的吸引能力很強,得到了許多國家的喜愛,有利於中國進一步的發展。
9. 日本為什麼有漢字
三國時代,漢字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在唐朝的時候,由於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隨著漢字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
(9)日本為什麼用漢字擴展閱讀:
日語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簡體和敬體、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的區別,不同行業和職務的人說話也不同,這體現出日本社會森嚴的等級和團隊思維。
日語中的敬語發達,敬語的使用使得公眾場合下的日語十分典雅,但過於繁復的語法使得學習敬語異常困難,即使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練掌握。同樣敬語發達的語言還有藏語、朝鮮語、蒙古語等。
日語和阿爾泰語系、南亞語系都有密切的關系,受漢語影響很大,吸收了本來作為漢藏語系特點的聲調和量詞,因此使日語的語言學歸屬變得十分復雜。語言學家對於日語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見。
10. 日本國家為什麼使用漢字
漢字文化圈國家從古代一直受中國影響,原來還沒有文字,
日本在唐朝時借鑒漢字發明了平假名(就是一些漢字的狂草,讀音也像,例如:み(mi 美)、あ(a安)、ほ(ho保)、い(i以)、か(ka加)、す(su寺)
韓國在15世紀才發明了拼音字母,號稱是從窗戶格子得到的靈感,用文字部件表示一個音節
越南文字最初也是用漢字,後來發明了喃字,是以漢字為基礎,運用形聲、會意、假借 等造字方法,創造出的一種新型文字。即借用一個同越南語音相近的漢字和一個同越南語義相近的雙字,把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字,在越南語中,大約有70%的中國詞彙。後來法國人佔領越南後,才改用羅馬拼音文字
但幾國知識分子仍堅持使用漢字,認為沒文化的才用拼音,甚至會寫中文詩歌直到上世紀中日本韓國百年前公文全漢字的,你讀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近來韓國越南小國國民意識增強,放棄使用漢字,全用拼音字母,現在覺得十分不方便
日本堅持使用漢字,在小學階段要求掌握基本漢字500個,中學要求掌握1300個
因為漢字雖然寫法復雜但是信息量最大
在聯合國的官方文件的不同語言版本中,中文永遠是最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