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有多少艘航母

日本有多少艘航母

發布時間: 2022-04-16 03:15:23

Ⅰ 二戰時日本共有多少航空母艦

日本海軍在二戰之前是受到華盛頓公約影響的,所以航空母艦這種大噸位軍艦不能准備太多。二戰時的航空母艦定義與現在不同,那時候的航母只要是約6000噸以上、能夠最少承載二三十架飛機都可以定義為當時的航空母艦。日本為了打擦邊球,改裝一批戰列艦與巡洋艦,並且鼓勵大型民用艦只下水。這就導致數量與質量魚龍混雜,光計劃就有45艘,但實際只建成了17艘,另外還有拼湊的7艘輕型航母。雖然建成數量與計劃嚴重不符,還是有一些建成航母有巡洋艦、戰列艦的基因。這是日本國力與時間所限。至於名稱,名如其國,很多是是畜牲名:龍驤、蒼龍、飛龍、翔鶴等等。

Ⅱ 日本海軍有幾艘航母

日本海軍航空母艦
赤城號(Akagi)滿載排水量41300噸,標准排水量 33,000噸,中途島海戰中被美軍艦載機擊中,由驅逐艦舞風號、荻風號、野風號和嵐風號各自發射了一條魚雷後沉沒。

加賀號(Kaga)滿載排水量為42,541噸,標准排水量35,000噸,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島西北海域,上午10點20分被美國艦載機擊中四枚炸彈並立即起火,在海面上燃燒了九個多小時後沉沒,814名艦上人員陣亡。

蒼龍號(Soryu)滿載排水量19800噸,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島西北海域被美軍「企業」號航母艦載機炸沉。

飛龍號(Hiryu)滿載排水量21900噸,標准排水量 16,000噸,中途島海戰中飛龍號最後受到攻擊,之前其艦載機重創了美航母約克城號,隨後被美軍艦載機擊中,第二航空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拒絕離艦,隨飛龍號一起沉沒。

翔鶴號(Shokaku)最大排水量33,200噸,1944年6月,在馬里亞納海空戰中,翔鶴號被美潛艇棘鰭號發射的魚雷擊中,隨後燃油爆炸沉沒。

瑞鶴號(Zuikaku)最大排水量33,200噸,1944年10月,在菲律賓戰役的恩加尼奧角海戰中,瑞鶴號作為誘餌被美第3艦隊擊沉。

隼鷹號(Junyo)標准排水量 26,949噸,1944年6月隼鷹號編入第1機動艦隊第2航空戰隊參加馬里亞納大海戰,,「隼鷹」號重創返回日本大修,也因而沒有參加萊特灣海戰而倖存到戰後,1947年被解體。

飛鷹號(Hiyo)標准排水量 26,120噸,1944年6月飛鷹號編入第1機動艦隊第2航空戰隊參加馬里亞納大海戰,20日下午「飛鷹」號被擊沉。

大鳳號(Taiho)排水量35,000噸/37,720噸 ,1944年6月19日,被美軍潛艇「大青花魚」號魚雷擊中,14時32分被引爆,18時28分,在中雷10小時之後,在塞班島以西沉沒。

信濃號(Shinano)標准排水量59,900噸,滿載排水量73040噸,1944年11月29日,信濃號在瀨戶內海進行試車時被美軍射水魚號潛艇擊中四枚魚雷後沉沒。

雲龍號(Unryu)排水量22,400噸/22,800噸 ,1944年12月19日在上海附近海域被鮭魚號潛艇用魚雷擊沉,艦上官兵1240人全部陣亡。

天城號,排水量22,400噸/22,800噸 ,1945年3月19日於吳縣軍港遭到空襲,被命中一枚炸彈。7月24日的空襲中再度被命中三枚炸彈而翻覆擱淺在港內。1946年12月被解體。

「葛城」號,排水量22,400噸/22,800噸 ,1945年3月19日、7月24月和7月28日的三次空襲中,「葛城」號先後被直接命中4彈,喪失了機動能力。戰後經修復,充當了人員輸送艦,接運繳械投降的海外各地的殘兵敗將,1947年被解體。

鳳翔號(Hosho)排水量7,470噸/10,000噸 ,1945年在吳縣軍港被攻擊但倖免於難,戰後用來運送日本海外僑民和戰俘,1946年9月被解體。

龍驤號(Ryujo)標准排水量13,650噸,1942年8月24日在瓜島戰斗中命中魚雷和炸彈沉沒。

龍鳳號(Ryuho)排水量13,360噸/16,700噸,1944年6月菲律賓海海戰中龍鳳被擊傷,1945年3月17日停泊在吳縣軍港的他再次被炸,這次之後就沒有再回到現役,1946年被解體。

瑞鳳號(Zuiho)排水量14,200噸,1944年10月25日萊特灣戰斗中作為小澤艦隊的一員充當誘餌,被多枚炸彈命中沉沒。

翔鳳號(Shoho)排水量14,200噸,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海戰中,翔鳳號在從列剋星敦號和約克敦號上起飛的俯沖轟炸機及魚雷轟炸機的飽和攻擊下,被命中13枚炸彈和魚雷而沉沒。

千歲號(Citose)滿載排水量15,300噸,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海戰中作為小澤艦隊的一員充當誘餌,遭到轟炸沉沒。

千代田號(Ciyoda)滿載排水量15,300噸,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海戰中作為小澤艦隊的一員充當誘餌,遭到巡洋艦和驅逐艦的炮擊,沉沒。

神鷹號(Shinyo)標准排水量17,500噸,滿載排水量20,586噸,1944年11月17日在中國黃海濟州島以西被美國鍬魚號潛艇擊沉。

海鷹號(Kaiyo)標准排水量13,600噸,滿載排水量17,500噸,1945年7月24日被英國飛機轟炸,戰後解體。

沖鷹號(Chuyo)標准排水量20,000噸 ,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伊豆群島八丈島以東被美「旗魚」號潛艇擊沉。

大鷹號 標准排水量20,000噸,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賓呂宋島西北被美國海軍「紅石魚」號潛艇擊沉。

雲鷹號1944年9月15日在中國南海東沙群島東南被美「石首魚」號潛艇擊沉。

另外在建的三艘雲龍級(笠置、阿蘇、生駒)被暫停建造,戰後分別解體。

日本海軍水上飛機母艦
若宮號(WAKAMIYA)標准排水量5180噸,1931年4月1日退役。

能登呂號(NOTORO)標准排水量14050噸,1944年11月5日在新加坡遭美機轟炸坐底,戰後作浮動油庫使用,1947年1月12日被英軍炸毀。

「秋津州」號(AKITSUSHIMA)標准排水量4650噸,1944年9月24日在菲律賓海域被美機炸沉。

「日進」號(NISSHIN),標准排水量11317噸,1943年7月22日被美國飛機炸沉。

「瑞穗」號(MIZUHO),標准排水量10929噸,1942年5月2日在御前崎燈塔附近海域被美國潛艇擊沉。

「神威」號(KAMOI),標准排水量17000噸,1945年4月5日在香港被美機炸傷,後沉沒。zhongdan

Ⅲ 日本有幾艘航空母艦

首先,你要知道日本在二次大戰以後就不允許擁有大型艦艇
不過日本為了規避這個限制
建造了,直升機航母四艘
現階段,日本的海岸護衛隊
擁有四艘直升機航母,
沒艘航母,可搭載武裝直升機二十到三十五架
相等於小型航母
根據世界規定不到一萬五千噸的排水量是無法定義航空母艦的
所以受這是日本軍事發展的漏洞
謝謝採納

Ⅳ 二戰中日本一共有多少航母

二戰期間,日本有二十九艘航母。

二戰前,日本已經建造、改建和確定建造、改造的航母及「航母預備艦」達20艘之多。

二戰開始後,日本又建造了「雲龍」、「天城」、「葛城」等航母,但發揮主要作用的,依然是二戰前完成和確定建造、改造的那些航母。

據統計,在白本海軍史上,共擁有航母29艘,其中10艘是真正以航母標准建成的,3艘是改建而成,12艘是改造而成,4艘在二戰結束時還未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與海軍矛盾重重、難以協調,日本陸軍也建造了「神州丸」等4艘屬於陸軍的航空母艦,還有一艘戰爭結束時仍未完工。

(4)日本有多少艘航母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日本就已自主研發並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及艦載戰斗機,隨後又不斷建造了大中小型配套、攻擊與護航兼顧等各類航母共二十九艘之多,組成了號稱世界最強的帝國海軍聯合艦隊。

這些航母主要採取三種方式建造。

1、專門研製開發建造的航母,如排水量達三萬四千噸的「大風號」重裝甲航母,「蒼龍號」、「飛龍號」等中型攻擊航母。

2、由原軍艦進行改裝,如作為第一艘重型攻擊航母兼海軍第一航空戰隊旗艦的「赤城號」以及主力航母之一的「加賀號」等均是由戰列艦改建的。

3、為了應付戰事擴大而將商船、客貨輪加以改建,如一萬七千噸的「沖鷹號」由大型油輪改建的,一萬三千噸的「海鷹號」則由客貨輪改裝而成。

Ⅳ 日本擁有多少艘航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曾經有11艘航母和若干輕型航母。到2020年,日本現服役的航母有四艘。

Ⅵ 日本有多少艘航空母艦

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航空母艦,按建造過程大致可分為正規航空母艦、改造航空母艦和改裝航空母艦三類。其中,正規航空母艦一開始就是按照標准航母設計建造的,如「翔鶴」級;改造航空母艦是指原本其他艦種的軍艦,在施工階段改變原設計,而以航母的姿態出現在聯合艦隊序列中,如「赤城」級改裝航空母艦則是指將一些服役中或已經完工的戰列艦、巡洋艦乃至徵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結構,增設飛行甲板和操作艦載機設備而成的航空母艦。

日本海軍在條約的限制下,採取了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艦數量的方法。其中所謂的「航母預備艦」就是在部分軍艦的設計中,事先就考慮了未來可能改裝成航空母艦的需求,以利於日後的改裝工作。另外,日本軍方還以投資方式參與商船的設計建造,戰時大量徵用這些商船,進行改裝服役以增強其航母力量。

由於日本航空母艦的建造受到《華盛頓公約》的限制,而且在早期不像戰列艦那樣受重視、有計劃,因此其譜系相當混亂,只是在命名方面有大致規律可循。在早期,日本的航空母艦都是以特殊的飛禽為名,其中正規航空母艦的艦名中有「龍」或「鶴」字,如「飛龍」、「翔鶴」等;由其他軍艦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艦的艦名中均有「鳳」字,如「祥鳳」、「瑞鳳」、「龍鳳」等(但「赤城」號和「加賀」號例外,它們直接沿用了原來戰列艦的艦名);由民間船隻改造成的航空母艦的艦名中則有「鷹」字,如「大鷹」、「雲鷹」、「沖鷹」等。在1943年以後,日本航空母艦的命名方式又有變動,改用日本歷史上的諸侯國名或者山名來命名:其中排水量25000噸以上的用國名命名,15000~25000噸級的以山名命名,如「天城」、「葛城」、「笠置」等。從命名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海軍對航空母艦的認同是從早期的存疑到後期的重視——在初期的命名方式中,每個艦名的詞尾都有一個共同的字,類似於日本海軍驅逐艦的命名方式;但到了後期所採用的山名和古國名,則明顯是戰列艦所慣用的命名方式。而戰列艦向是日本人最看中的主力艦。

「鳳翔」號:日本航空母艦的元老和試驗艦

它是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中的元老。在該艦動工興建之前,日本曾改裝過一艘運輸船「若宮丸」號,以進行水上飛機的搭載試驗。而「鳳翔」號在建造之初被歸為「特務艦」,後來才自成一類,成為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1921年10月在淺野造船廠動工,1922年10月下水、12月完工。測試排水量9494噸,航速25節,有4門140毫米炮、2門80毫米高射炮,官兵550人。

由於在建造「鳳翔」號之前,日本海軍沒有建造專門航空母艦的經驗,許多設計仍在摸索階段,所以該艦也算是日本航空母艦的試驗艦。在原設計中,其前段起飛甲板向下傾斜5度,為的是利於飛機起飛加速,右舷的3根煙囪在飛機起飛時可由垂直轉為水平;艦島前方有專供水上飛機回收使用的起重機等。到1923年,「鳳翔」號才一一改正了這些錯誤設計:前端飛行甲板改平,拆除艦島,艦橋改在飛行甲板下面。

在1932年2月5日入侵中國上海的作戰中,「鳳翔」號所屬的13式艦載攻擊機首次與中國戰機交鋒並取得勝利,這是日本海軍首次以艦載機擊落對手的空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鳳翔」號再度出沒在中國青島外海,而後從事訓練任務。中途島戰役時,「鳳翔」號負責主力部隊的反潛警戒任務,搭載了6架飛機,未直接參加第一線戰斗。1944年,為了搭載新式戰機,「鳳翔」號的飛行甲板被加長到180.8米。由於改裝後的飛行甲板長度超出艦長太多,使得航母的耐波性降低,無法在遠洋活動。但「鳳翔」號也因禍得福,由於活動減少而得以躲過美軍鋪天蓋地的攻擊,存活到日本戰敗後,於1946年9月被解體。

「赤城」號:山本五六曾任艦長的名艦

「赤城」號原本是「天城」級戰列巡洋艦中的一艘。「天城」級是日本海軍「八八艦隊」計劃的產物,預定要建造「天城」號和「赤城」號兩艘。「赤城」號於1920年12月在吳港海軍造船廠動工建造,到了1921年,受《華盛頓公約》的影響,建造中的「天城」級面臨停工解體的命運。日本海軍在經過一番考慮後,決定將兩艘「天城」級戰列巡洋艦改建成航空母艦。1923在發生的關東大地震,震壞了放在船台上的「天城」號龍骨,最後只有「赤城」號以航空母艦的姿態面世。由於日本當時只有小型航母「鳳翔」號的建造經驗,因此在設計這艘排水量比「鳳翔」號大近3倍的航空母艦時,煞費了苦心。

「赤城」號在1923年11月重新開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層甲板設計相當特殊:最上層為飛機降落甲板;第二層甲板上有艦橋及2門雙聯裝203毫米口徑主炮,故稱為「炮塔甲板」;第三層為飛機起飛甲板,長56.7米,可搭載60架戰機(16架戰斗機、16架偵察機及28架攻擊機)。測試排水量34364噸,航速31節。

1938年,「赤城」號進行了一次大改裝,拆除原來的炮塔甲板和起飛甲板,將最上層甲板延長變成飛行甲板,艦載機數量增加到91架(96式戰斗機16架、96式攻擊機51架、96式俯沖轟炸機24架),運送飛機的升降機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飛行甲板左舷增設艦島。測試排水量增為41300噸,航速31.2節。

「赤城」號是日本海軍的名艦之一。在1928~1929年,日本海軍名將山本五十六曾擔任該艦艦長,偷襲珍珠港時,該艦也作為機動部隊的旗艦,其後,「赤城」號還參加了爪哇海大戰和中途島戰役。在中途島海戰中,「赤城」號被美軍俯沖轟炸機投下的2枚炸彈命中引起火災,大火殃及彈葯庫,連鎖爆炸迫使「赤城」號船員不得不棄船,最後日本用自己的「野分」號驅逐艦發射魚雷將其擊沉。

「加賀」號:關東大地震使它得以頂替上崗

「加賀」號和「赤城」號雖然不是姊妹艦,但2艘航母從誕生到覆滅的命運卻驚人的相似。屬於「土佐」級的「加賀」號,真原始設計也是戰列艦,同樣也是「八八艦隊」計劃的產物。正當它受到《華盛頓公約》的影響而准備解體時,關東大地震報銷掉了「天城」號,「加賀」號得以被改造成一艘航母來頂替。

「加賀」號於192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動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月開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其外觀與「赤城」號類似,同樣是三層式甲板,排水量33693噸,航速27.5節,可搭載60架飛機。

1934年,「加賀」號也進行了大改裝,於一年後完工。主要是延長飛行甲板,使艦載機的數量增加達到90架(15架90式戰斗機、45架89式攻擊機及30架94式俯沖轟炸機),航速增大至28.3節,排水量增加到42541噸,續航力得到提高。

「加賀」號一直與「赤城」號搭配編為日本海軍第1航空戰隊,曾參與侵華戰爭的所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偷襲珍珠港時戰果頗豐,在進軍南洋的過程中也出力頗多。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時,受到美軍俯沖轟炸機的襲擊被命中3枚炸彈而引起火災,數小時後沉沒。成軍13年的第1航空戰隊至此全軍覆沒。

「龍驤」號:日本海軍後續小型航空母艦的典範

在1924年的日本艦艇補充計劃中,准備建造1艘27000噸和3艘10000噸的航空母艦。1925年,為了取代老舊的「若宮丸」號水上飛機母艦,有了建造「龍驤」號的腹案,後來又從水上飛機母艦變更到航空母艦。

「龍嚷」號最初計劃的排水量為9800噸,使用「青葉」級重巡洋艦的艦體,航速30節,搭載約24架飛機。1924年11月,「龍驤」號在橫濱三菱造船廠動工1931年4月下水後拖曳到橫須賀進行艏裝工作。此時軍方要求艦載機數量增加到36架,廠方不得不更新設計,增加一層機庫,以至於舷高度降低、耐波性變差。1933年5月完工時,測試排水量12732噸、66000馬力、航速29節、續航力10000海里(14節),搭載飛機48架、官兵924人。

「龍驤」號的外形成為以後日本小型航母的典範全通式飛行甲板、無艦島、露天式艦艏甲板,艦橋位於飛行甲板最前端的正下方。但1935年9月發生了一起日本海軍史上著名的「第4艦隊事件」:「龍驤」號在演習過程中遭遇台風,由於干舷太低導致艦橋被海浪沖毀。這次事件對日本艦艇設計影響深遠。事後,「龍驤」號再度進塢改造,除了重新設計改善了耐波性的艦橋外,新加了層甲板以提高幹舷高度。改造後的排水量達到12575噸,航速卻降低到28節。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龍驤」號搭載有18架96式戰斗機和12架97式攻擊機。它與航母「祥鳳」號、徵用商船「春日丸」號編成第4航空戰隊,曾參與入侵菲律賓和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支援行動。偷襲珍珠港時,「龍驤」號負責進攻阿留申群島的作戰。第二次所羅門海戰時,「龍驤」號搭載有24架「零」式戰斗機、9架97式攻擊機,在敬運輸船隊護航行動中遭到美軍航母艦載機的攻擊而沉沒。

「蒼龍」號:第一艘真正按航母標准建造的航母

「蒼龍」號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標准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軍艦改造而成的。「蒼龍」號的建造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根據《華盛頓公約》的規定,當時日本還可建造總噸位21000噸的航空母艦,因而最初設計了2艘各10500噸的航空母艦。但海軍方面卻要求在10500噸的航母上安裝5門203毫米炮、20門127毫米高射炮及100架飛機,這對萬噸級航母而言簡直是無理的要求。進入預算審核階段後,這些要求有所減少,航母的自衛武器數量減少到5門155毫米炮、16門127毫米炮。

1934年,日本海軍發生了著名的「友鶴事件」:第21水雷戰隊的2艘水雷艦在旗艦「龍田」號輕巡洋艦的率領下在日本外海進行夜間訓練,返航時海上風速達到15~20米/秒、浪高3~4米,造成「友鶴」號水雷艦傾覆,約100名官兵喪生。事後檢討,導致「友鶴」號傾覆的原因是艦體重心過高,而且幾乎所有的日本軍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個通病。這主要是因為在《華盛頓公約》的限制下,為了盡可能提高單艦戰鬥力而盲目在艦艇上堆砌過多的武器所致。這次事件和前面提及的「第4艦隊事件」對日本後來的艦艇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軍方對「蒼龍」號的設計要求也變得合理些。

「蒼龍」號於1934年11月在吳港海軍造船廠動工,1935年12月下水,1937年2月完工,測試排水量18800噸、152000馬力、航速34.5節、續航力7680海里(18節以下),可搭裁飛機72架、官兵1000人。

該艦服役後與「飛龍」號一同編入第2航空戰隊,搭載57架飛機(21架「零」式戰斗機、18架97式攻擊機、18架99式俯沖轟炸機),曾支援日軍在中國大陸和南洋方向的侵略行動,並且是偷襲珍珠港的主角之一。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蒼龍」號戰斗生涯的最後一幕。該艦在美國航母「約克城」號和「企業」號的俯沖轟炸機的打擊下沉入海底,艦上1103名官兵中只有385人生還。

「飛龍」號:魚雷「自我了斷」,水兵得以逃生

「飛龍」號是「蒼龍」級的2號艦,於1936年7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動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測試排水量20165噸、航速34.6節、續航力7670海里(18節以下),可搭載飛機72架、官兵1101人。

該艦在外觀上的最大特徵是艦島位於左舷中央(航母的艦島一般安排在右舷前端1/3處),以便為艦載機提供較長的起飛跑道。艦島從右舷改在左舷,是因為右舷中央的位置是在煙囪的後方,而煙囪的排煙會影響航行操作、干擾飛機的降落。採用這種設計的還有改造後的「赤城」號。

「飛龍」號服役後一直隨「蒼龍」號同進退。在中途島戰役期同,該艦在「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橫遭慘禍時躲過一劫,隨後在第2航空戰隊指揮官山口聞多少將的指揮下,出動艦載機對美國航母「約克城」號實施了連續兩波次的攻擊,使其受到重創。不料在「蒼龍」號遭襲6小時後,美機再度光臨「飛龍」號上空。該艦被4枚炸彈命中艦橋右側前方的飛行甲板,前段升降機整個被炸飛到艦橋上井引發火災。6月6日夜零時15分宣布棄船,包括山口聞多在內的416名官兵喪生。值得提的是,當日本驅逐艦「卷雲」號奉命向「飛龍」號旋射2枚魚雷離去後,被困在「飛龍」號艙底輪機室的70名日本水兵竟從魚雷命中爆炸後的缺口處奇跡股地逃生,在海上漂泊15天後有34人被美艦營救。

1942年6月4~6日三天之內,日本海軍一下子損失了4艘一線航母及其所搭載的332架飛機和飛行員。從這時起,日本海軍開始從進攻傳入防禦,直到1945年敗亡為止。

「翔鶴」級:鼎盛時期的寵兒、偷襲珍珠港的干將

「翔鶴」級航空母艦包括「翔鶴」號和「瑞鶴」號。1936年,日本單方面退出倫敦裁軍會議,從此海軍的造艦工程便如脫韁野馬一般全力擴張。「翔鶴」級航空母艦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翔鶴」號於1937年12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動工,19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而「瑞鶴」號則於1938年5月由川崎神戶造船廠承造,1939年11月下水,1941年9月完工。測試排水量29800噸,可搭載飛機84架、官兵1660人。這兩艘航母均屬於第1航空艦隊的第5航空戰隊,它們服役於日本海軍的鼎盛時期,先後參加了偷襲珍珠港、東南亞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戰。

「翔鶴」號在珊瑚海海戰中因甲板中彈而無法起降飛機,之後回到吳港大修,第5航空戰隊因此避開了中途島戰役,免去了覆滅的命運。等到第三次所羅門海戰時,該級艦成為日本惟一的主力航母,但由於缺少熟練的飛行員,艦載機損失慘重。在1942年10月的南太平洋海戰中,「翔鶴」號再度受損,不得不回到橫須賀大修。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中,第5航空戰隊再度出擊。19日,「翔鶴」號遭到美軍潛艇「青花魚」號發射的4條魚雷的攻擊,導致彈葯庫爆炸,1263名官兵與艦同沉。

馬里亞納海戰中,「瑞鶴」號被一枚炸彈命中,隨後回吳港進干船塢大修。1944年10月20日,「瑞鶴」號投入萊特灣大海戰,擔任日軍北方部隊的旗艦。25日,「瑞鶴」號遭到美軍艦載機的猛烈攻擊,被命中魚雷和炸彈各7枚,在恩加諾角沉沒,1700名官兵中只有970人獲救。

「祥鳳」級:名為潛艇支援母艦、實為航母預備艦

「祥鳳」級航空母艦包括「祥鳳」號和「瑞鳳」號,前身分別是潛艇支援母艦「劍崎」號和「高崎」號,在設計之初已被列為「航母預備艦」。「高崎」號在1939年下水後立即進行航母的改造工作,於1940年2月完工,並更名為「瑞鳳」號。「劍崎」號於1939年1月比「高崎」號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進行改造工作,同年12月完工,更名為「祥鳳」號。

由於是「航母預備艦」,「劍崎」號在充當潛艇支援母艦時就已設置了飛機機庫和升降機,最上層甲板除了煙囪、桅桿和小得不成比例的艦橋外,幾乎空無一物。改造後的「祥鳳」號排水量達13100噸,航速28節,續航力7800海里(18節時),艦上可搭載6架「零」式戰斗機、12架97式攻擊機及10架99式俯沖轟炸機,合計28架。官兵788人。

「祥鳳」號的第次也是最後班出擊是在珊瑚海海戰中。在戰斗期間,「祥鳳」號遭到美機密集攻擊而被命中了7條魚雷和13枚炸彈,1942年5月7日沉沒,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航母。「瑞鳳」號則在1944年10月於恩加諾角遭到美機轟炸,命中2條魚雷和2梅炸彈後沉沒。

「龍鳳」號:甲板上設置一根煙囪以掩人耳目

「龍鳳」號的前身是潛艇支援母艦「大鯨」號,1933年8月在橫須賀開工建造,1934年3月完工,排水量13048噸。它也被列為「航母預備艦」,所以艙內沒有安排太多設施;外觀上與「劍崎」號相似,最上層甲板平坦且沒有主要建築物,只有為了迷惑西方軍事觀察家而設置的一根大而不當的煙囪。

「大鯨」號曾擔任第6艦隊第1及第2潛水戰隊的旗艦。1941年底,「大鯨」號開始進行航空母艦的改造工作,1942年11月完工,更名為「龍鳳」號。排水量15300噸,航速26.5節,續航力8000海里(18節時),官兵989人。「龍鳳」號可搭載21架戰斗機和9架攻擊機。

「龍鳳」號曾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輕微受損後回到日本。其後為搭載新式戰機而將飛行甲板延長了15米。1945年3月19日,「龍鳳」號停泊在吳港時遭空襲而役失動力,後被充作浮動防空炮台使用,直到日本戰敗。戰後,「龍鳳」號被用於運送海外日本戰俘和僑民回國,最後在1946年4月解體。

「大鷹」級:只能用於訓練及飛機運輸任務

「大鷹」級航空母艦包括「犬鷹」號、「雲鷹」號和「沖鷹」號。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前,就有資助民間航運公司建造大型郵輪的計劃,以備有朝一日徵用這些郵輪改造為航空母艦。

1937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上述計劃,凡是排水量在6000噸以上、航速在19節以上的客輪、郵輪、貨輪,政府均會在建造之中予以「獎助金」。1940年,日本海軍急速擴充時,三菱長崎廠的「春日丸」號郵輪即被日本軍方徵用,當時該船的建造工程已經完成約30%。1941年5月,該艦轉移到佐世保海軍造船廠改造,於同年9月完工編入第5航空戰隊,稍後改編入第4航空戰隊。測試排水量為20000噸、航速21.1節、續航力8500海里(18節時),飛行甲板長172米、寬23.5米,官兵747名。

由於它是用商船改裝的航空母艦,所以在性能上遠不及正規航空母艦。完工後從未作為航空母艦使用,多半用於訓練及飛機運輸任務,只能算是飛機運輸艦。1942年中途島戰役後,日本聯合艦隊第一線航空母艦損失慘重,因此「春日丸」號在1942年8月被更名為「大鷹」號,正式編入日本航空母艦行列之中。「春日丸」號的姊妹艦還有「八幡丸」號和「新田丸」號兩艘。「八幡丸」號在偷襲珍珠港前夕被軍方徵用,1942年初開始改造,同年5月完工,更名為「雲鷹」號。「新田丸」號的改造工作也於同年11月完工,更名為「沖鷹」號。

上述3艦的航速高正規航空母艦甚遠,只能為運輸船隊警戒、護航或充當運輸飛機平台,均末參加較著名的戰役。「大鷹」號於1944年8月18日在呂宋島西北方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雲鷹」號於1944年9月11日在東沙島以東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而「沖鷹」號則在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八丈島以東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

「隼鷹」級:整體性能不亞於正規航空母艦

「隼鷹」級航空母艦包括「隼鷹」號和「飛鷹」號,它們的服役背景與「大鷹」級類似。為應付194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郵政省決定建造2艘大型豪華田6輪。日本軍方願意提供60%的補助經費,但要求這2艘郵輪必須達到船長210米、寬25米以上的規格,而且航速要在24節以上,排水置在26600~27000噸之間,並且可在3個月之內改裝為航空母艦。

第1艘下水的「僵原丸」號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廠開工,第2艘「出雲丸」號則於同年11月30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動工。1940年『0月,郵輪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決定改造成航空母艦並由軍方收購。「隼鷹」級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僵原丸」號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為「隼鷹」號;「出雲丸」號則在同年7月底完工,命名為「飛鷹」號。測試排水量均為27500噸,水線長215.3米、寬126.7米,飛行甲板長210.3米、寬27.3米,航速25.5節,續航力12251海里(18節時),可搭載飛機53架、官兵1187名。

「隼鷹」級的艦島設計新穎,煙囪與艦島合並向外傾斜26度以減少排煙造成的干擾。日本採用這種設計的航空母艦還有「大鳳」號和「信濃」號。雖然該級艦由郵輪改造而來,內部有許多木製裝潢隔間必須予以拆除以防火災發生,但整體性能卻足以與正規航空母艦「飛龍」號相抗衡,這一點頗令人意外。

「隼鷹」號在1942年7月與「飛鷹」號同被編入第3艦隊第2航空戰隊。在中途島戰役結束一個月後,由於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嚴重不足,它們由二線預備部隊調整到第一線作戰;10月份參加了索羅門群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攻擊了美軍「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美軍進攻塞班島時,它們也有出擊的記錄。

1944年6月20日,在馬里亞納海戰中,「飛鷹」號在艦載機傾巢而出後,被美軍艦載機趁虛而人命中1條魚雷,魚雷爆炸後破壞了航空燃料庫,揮發後的油氣彌漫在艦艇內部。2個小時後油氣被引爆,隨後產生了場無法控制的大火,強烈的爆炸使艦上官兵誤認為該艦又被一條魚雷擊中。「飛鷹」號在爆炸後不久便傾覆沉沒。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海戰中,有3艘日本航空母艦都是被魚雷攻擊後因油氣引爆而沉沒的。

在同一天里,「隼鷹」號也被2枚炸彈命中,坦損傷不重。它在修復後直擔任訓練和飛機運輸的任務,未參加針對萊特灣美軍艦隊的作戰,因此免去了被美軍窮追猛打的命運。1944年12月9日,「隼鷹」號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而嚴重受損。但由於中雷時彈葯庫和燃料庫都是空的,因此幸運地沒有步姊妹艦的後塵而發生爆炸。修理完後的「隼鷹」號一直停泊在佐世保港,戰後於1946年8月解體。

「神鷹」號:由德國商船改裝的飛機運輸艦

「神鷹」號也是艘由商船改裝而成的航空母艦。但比較特別的是,它的前身是一艘德國商船「沙恩霍斯特」號。該船於1935年在德國不萊梅建造,屬於德國洛德航運公司遠東航線的定期郵輪,排水量18184噸。在次定期航程停泊於日本時碰上歐洲戰爭爆發,因為大西洋的制海權掌握在英國手裡而無法回國,只好滯留在神戶。

1942年被日本軍方收購,同年9月進行航空母艦改裝。由於該船的原廠材料難以獲得,所以改裝工作進展緩慢,一直到1944年春季才在吳港海軍造船廠完成。測試排水量20900噸,水線長189.36米、寬25.6米,航速24節,26000馬力,續航力8000海里(18節時),飛行甲板長180米、寬245米,官兵834人。

從航速上可以看出,該艦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一艘飛機運輸艦。它於1944年7月編入第1海上護衛隊,擔任船隊的護航任務。1944年11月17日,在一次從日本到新加坡的護航任務中,在黃海濟州島以西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結束了短短5個半月的航母生涯。

「海鷹」號:從客輪、袖珍航母到訓練靶船

「海鷹」號的前身是屬於日本大阪航運公司的「阿根廷丸」號客輪。1939年5月在三菱長崎廠完工,也是日本大型商船「獎助金」支持下的產物。原先排水量12577噸,16600馬力航速21.48節,可搭載旅客901人。中途島戰役後,1942年12月由三萎長崎廠進行改裝,次年11月完工,更名為「海鷹」號。「海鷹」號排水量16700噸,水線長159.59米、寬219米,飛行甲板長160米、寬23米,是「鷹」字型大小航空母艦中最袖珍的一款。由於換裝了「陽炎」級驅逐艦的52000馬力主機,航速增大到23節,續航力7000海里(18節時),可載官兵587人。該船航速太慢,只從事船隊護航、運送飛機等後勤任務,未投入到線作戰。

1845年3月19日,「海鷹」號在吳軍港外海遭美軍空襲受損,被拖回瀨戶內海的別府灣作為訓練用的靶船。同年7月24日在別戶府灣遭英國海軍航空兵攻擊後,擱淺直至戰爭結束,1946年9月解體。

「大鳳」號:油氣「悶炸」使之魂歸大海

這是日本海軍最後一艘大型的正宗航空母艦。當時日本海軍急需擴充航母力量,以對抗太平洋上的美國海軍力量。日本海軍認為,美國已擁有5艘大型航母並還將建造2艘,日本則只有6艘一線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所以要再建造一艘「大鳳」號與之抗衡。該艦由川崎重工承造,於1939年預算通過後即著手設計,1941年完工。

該艦在設計中吸收了從實戰中獲得的經驗教訓,但也產生了新的問題。例如,考慮到飛機出動後對空防禦能力薄弱,因此強調加強防護裝甲,由於裝甲的重量增加而只好減少飛機的搭載數量,原設計的排水量是33900噸,但為了增加消防設備和高射機槍座而增加到34200噸;又因為飛行甲板的裝甲加厚、重量增加而導致艦體重心提高,又不得不拆除一層停機庫,卻因此降低了干舷的高度,所以採用艦艏與飛行甲板合並的封閉式艦艏。遺在日本航空母艦設計上是空前的。

艦載機合計61架,包括19架「烈風」式戰斗機、6架「彩雲」式偵察機、36架「流星」式攻擊機。由於機庫已經滿載,有13架必須露天停放在飛行甲板上。該艦航速為33.3節,160000馬力,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時),測試排水最34200噸,水線長253米、寬27.5米,飛行甲板長257.5米、寬30米,官兵1751人。

「大鳳」號於1943年4月下水,1944年3月完工,配屬在第1機動艦隊第『航空戰隊。與「翔鶴」號、「瑞鶴」號三足鼎立。第1機動艦隊共有航母9艘、飛機450架。當時「大鳳」號上搭裁有27架「零」式戰斗機、18架「天山」攻擊機、27架「彗星」及99式俯沖轟炸機、3架偵察機,合計75架。

1944年6月,「大鳳」號第一次出擊,19日出現在馬里亞納海戰中,發出第一波飛機後即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艦島下方,導致航空燃料庫龜裂,揮發的油氣充滿整個停機庫,不得不暫停第二波飛機的起飛作業,用運送飛機的升降機搬運木材以填補燃料庫的裂縫。中彈5小時後,「大鳳」號上的損管人員犯下個致命的錯誤:他們啟動艦上的通風系統以排除彌漫在艦內的油氣,結果電力系統產生的火花瞬間引燃了油氣,爆炸的沖擊波無法炸穿兩幢和飛行甲板的裝甲,而是在艦內部造成「悶炸」。驚人的爆炸摧毀了艦內所有較薄弱的結構,但「大鳳」號仍在海面上漂浮了1個多小時才沉沒。該艦由於「悶炸」而使人員傷亡慘重,陣亡官兵在1000人以上。

日本在損失「大鳳」號後立即改善所有航空母艦的通風漫備,但「大鳳」號的沉沒對戰鬥力和士氣的打擊卻永遠無法彌補。「大鳳」號從完工到沉沒,只有短短的3個月零12天。

「信濃」號:首次出航不到20小時就被擊沉

該艦原本是「大和」級超級戰列艦的第3艘,1940年5月動工:但在橫須賀造船廠施工過程中,因中途島戰役航母損失慘重而半路改建成航空母艦。1944年11月9日完工。

Ⅶ 二戰時期日本共造了多少艘航母

一、航母

日本海軍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日本有25艘航母。

分別是:鳳翔號、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龍驤號、瑞鶴號、翔鶴號、祥鳳、瑞鳳號、龍鳳號、大鳳號、千代田號、千歲號、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信濃號、大鷹號、雲鷹號、飛鷹號、神鷹號、海鷹號、隼鷹號、沖鷹號。

二、戰列艦

日本海軍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共有10個級別共24艘戰列艦服役。

1、富士級戰列艦兩艘,即富士號戰列艦、八島號戰艦。

2、敷島級戰列艦四艘,即敷島號戰列艦、朝日號戰列艦、初瀨號戰列艦、三笠號戰列艦。

3、香取級戰列艦兩艘,即香取號戰列艦、鹿島號戰列艦。

4、薩摩級戰列艦兩艘,即薩摩號戰列艦、安芸號戰列艦。

5、河內級戰列艦兩艘,即河內號戰列艦、攝津號戰列艦。

6、金剛級戰列艦四艘,即金剛號戰列艦、比叡號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霧島號戰列艦。

7、扶桑級戰列艦兩艘,即扶桑號戰列艦、山城號戰列艦。

8、伊勢級戰列艦兩艘,即伊勢號戰列艦、日向號戰列艦。

9、長門級戰列艦兩艘,即長門號戰列艦、陸奧號戰列艦。

10、大和級戰列艦二艘(信濃號本為大和級三號艦,後趕工改造為航空母艦),即大和號戰列艦、武藏號戰列艦。

(7)日本有多少艘航母擴展閱讀:

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型航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在軍國主義興起後,更是醉心在堅船利炮上面。

和各列強海軍一樣,最初的時候日本海軍內部也曾有過航空母艦與戰列艦孰輕孰重的激烈爭議,但仍從1911年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開發工作。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軍國主義興起後,更是醉心於堅船利炮。和各列強海軍一樣,最初日本海軍內部也曾有過航空母艦與戰列艦孰輕孰重的激烈爭議,但仍從1911年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開發工作。

到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為止,先後建造了29艘航空母艦(其中有4艘已經下水但未完工)。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在山本五十六等一班深知海軍航空兵重要性的將領的指揮下,幾乎橫掃大半個太平洋。

直到中途島戰役,日本海軍在一連串的失誤下慘敗而歸,大批優秀的飛行員和飛機維修人員伴隨4艘第一線航空母艦命喪汪洋,從此日本國力的缺陷——物資、人力的不足——紛紛暴露出來。

雖然日本傾盡全力趕造和改裝各型航空母艦,但在美國一大批新造航空母艦的壓迫下,不熟練的飛行員和不足額的艦載機使得日本海軍縱有航空母艦,也無法挽回頹勢。日本苦心經營了40年的聯合艦隊,在短短4年多的時間里灰飛煙滅。

Ⅷ 日本有幾艘航母

日本有7艘航母。

東部海域一夜之間出現7艘准航母,這些航母的位置距離中國不到700千米。值得注意的是,擁有這些航母的國家不是美國也不是俄羅斯,而是威脅更大的日本,作為二戰中的戰敗國,日本暗藏7艘航母的舉動向世界表明,這才是野心最大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作為日本二戰後的管制國,按理說應該對日本的越界舉動起到監管作用,但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將日本扶持為一個傀儡國,意圖讓日本在重返亞太戰略發展中處於核心地位,並發揮重要作用。而日本想要收復北方四島,僅憑自己的力量無法與俄羅斯抗衡,投靠美國是日本最好的選擇。因此,周邊國家應該隨時保持警惕,以應對這7艘「准航母」的威脅。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5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5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8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