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黴素在日本叫什麼
① 紅黴素的研發人是誰
1949年,菲律賓科學家Abelardo Aguilar把一些土壤樣品郵寄給他的僱主Eli Lilly公司J. M. McGuire領導的研究團隊,後者從Abelardo Aguilar的樣品中發現的Streptomyces erythreus(改為「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的代謝物中分離得到了紅黴素(erythromycin)。
Eli Lilly公司申請了紅黴素的化合物專利保護並於1953年獲得美國專利授予權。1952年,紅黴素用商品名Ilosone(商品名源自菲律賓Iloilo地區採集的土壤樣品)上市銷售。紅黴素以前也被稱為Ilotycin。
1981年,Harvard大學的化學教授Robert B. Woodward(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與他的研究團隊多個成員一同報道了第一個立體選擇不對稱化學合成紅黴素A,而Robert B. Woodward已於1979年7月8日去世,這也是20世紀著名的化學家去世後發表的論文。
日本大正制葯在20世紀70年代發明了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這個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克服紅黴素的酸不穩定性。
日本第一制葯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紅黴素衍生物促胃動力素激動劑Mitemcinal。這個大環內酯類化合物具有強力促胃動力活性,雖然它的結構與紅黴素類似,但已沒有抗生素作用。目前紅黴素作為off-label葯(雖然是處方葯,但它被用在不被批準的用途上),被用於胃動力適應症例如胃輕癱等。若Mitemcinal可以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一種促胃動力葯,它將是消化道治療領域一個重大的進展,因為使用這種葯物的不會增加無意攜帶的選擇細菌耐葯性的風險。
上面提到的紅黴素、克拉黴素都是十四元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而阿奇黴素則可視為紅黴素的擴環產物。1980年,克羅埃西亞Pliva公司Slobodan Đokić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員Gabrijela Kobrehel、Gorjana Radobolja-Lazarevski和Zrinka Tamburašev發現了十五元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黴素(azithromycin),並於1981年申請專利。1986年,Pliva公司與Pfizer公司簽署了一項授權協議,給Pfizer在西歐和美國銷售阿奇黴素的獨家經銷權。1988年,Pliva公司在中歐和東歐以商品名Sumamed阿奇黴素上市銷售。1991年,Pfizer公司通過Pliva授權在其他市場以商品名Zithromax銷售阿奇黴素。幾年後,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批准阿奇黴素眼科制劑AzaSite用以治療眼睫膜炎。AzaSite由Merck公司的全資子公司Inspire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銷售。
② 赤黴素與紅黴素的關系
赤黴素
赤黴素是一類屬於雙萜類化合物的植物激素。1926年日本病理學家黑澤在水稻惡苗病的研究中發現水稻植株發生徒長是由赤黴菌的分泌物所引起的。1935年日本藪田從水稻赤黴菌中分離出一種活性製品,並得到結晶,定名為赤黴素(GA)。第一種被分離鑒定的赤黴素稱為赤霉酸(GA3),現已從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出70餘種赤黴素。因為赤黴素都含有羧基,故呈酸性。內源赤黴素以游離和結合型兩種形態存在,可以互相轉化。
赤黴素pH值3~4的溶液中最穩定,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使赤黴素變成無生理活性的偽赤黴素或赤霉烯酸。赤黴素的前體是貝殼杉烯。某些生長延緩劑,如阿莫-1618和矮壯素等能抑制貝殼杉烯的形成,福斯方-D能抑制貝殼杉烯轉變為赤黴素。赤黴素在植物體內的形成部位一般是嫩葉、芽、幼根以及未成熟的種子等幼嫩組織。不同的赤黴素存在於各種植物不同的器官內。幼葉和嫩枝頂端形成的赤黴素通過韌皮部輸出,根中生成的赤黴素通過木質部向上運輸。
赤黴素中生理活性最強、研究最多的是GA3,它能顯著地促進植物莖、葉生長,特別是對遺傳型和生理型的矮生植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能代替某些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光照和低溫條件,從而促進發芽;可使長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條件下開花,縮短生活周期;能誘導開花,增加瓜類的雄花數,誘導單性結實,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生長,延緩果實衰老。除此之外,GA3還可用於防止果皮腐爛;在棉花盛花期噴灑能減少蕾鈴脫落;馬鈴薯浸種可打破休眠;大麥浸種可提高麥芽糖產量等等。
赤黴素很多生理效應與它調節植物組織內的核酸和蛋白質有關,它不僅能激活種子中的多種水解酶,還能促進新酶合成。研究最多的是GA3誘導大麥粒中α-澱粉酶生成的顯著作用。另外還誘導蛋白酶、β-1,3-葡萄糖苷酶、核糖核酸酶的合成。赤黴素刺激莖伸長與核酸代謝有關,它首先作用於脫氧核糖核酸(DNA),使DNA活化,然後轉錄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從mRNA翻譯成特定的蛋白質
紅黴素
紅黴素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葡萄球菌屬、各組鏈球菌和革蘭陽性桿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屬、流感嗜血桿菌、百日咳鮑特氏菌等也可對本品呈現敏感。本品對除脆弱擬桿菌和梭桿菌屬以外的各種厭氧菌亦具抗菌活性;對軍團菌屬、胎兒彎麴菌、某些螺旋體、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屬和衣原體屬也有抑製作用。本品系抑菌劑,但在高濃度時對某些細菌也具殺菌作用。本品可透過細菌細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處與細菌核糖體的50S亞基成可逆性結合,阻斷了轉移核糖核酸(t-RNA)結合至「P」位上,同時也阻斷了多肽鏈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因而細菌蛋白質合成受抑制。紅黴素僅對分裂活躍的細菌有效。本品為低毒。小鼠急性毒性試驗,口服半數致死量(LD50)為2.93~3.11 g/kg;大鼠口服為>3 g/kg。
③ 紅黴素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用
紅毒素又叫威黴素;福愛力;新紅康。
【成分】
由鏈黴素Stretomyces erythreus所產生,是一種鹼性抗生素。其游離鹼供口服用,乳糖酸鹽供注射用。此外,尚有其琥珀酸乙酯(琥乙紅黴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鹽(依託紅黴素)供葯用。
【性狀】
紅黴素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或粉末;無臭,味苦;微有引濕性。在甲醇、乙醇或丙酮中易溶,在水中極微溶解。
【葯理作用】
抗菌譜與青黴素近似,對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糞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白喉桿菌等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對革蘭陰性菌,如淋球菌、螺旋桿菌、百日咳桿菌、布氏桿菌、軍團菌、以及流感嗜血桿菌、擬桿菌也有相當的抑製作用。此外,對支原體、放線菌、螺旋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奴卡菌、少數分枝桿菌和阿米巴原蟲有抑製作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本品易耐葯
【適應症】
抗菌譜與青黴素相似,且對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及軍團菌有抗菌作用。適用於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引起的新生兒結膜炎、嬰兒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病性尿道炎)、軍團菌病、白喉(輔助治療)及白喉帶菌者、皮膚軟組織感染、百日咳、敏感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鏈球菌咽峽炎、李斯德菌感染、風濕熱的長期預防及心內膜炎的預防、空腸彎麴菌腸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瘡等。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胃腸道反應有腹瀉、惡心、嘔吐、胃絞痛、口舌疼痛、胃納減退等,其發生率與劑量大小有關。過敏反應表現為葯物熱、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等,發生率為0.5~1%。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必須注意:1.紅黴素為抑菌性葯物,給葯應按一定時間間隔進行,以保持體內葯物濃度,利於作用發揮。 2.紅黴素片應整片吞服,若服用葯粉,則受胃酸破壞而發生降效。幼兒可服用對酸穩定的酯化紅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本品易耐葯。 3.與β-內醯胺類葯物聯合應用。一般認為可發生降效作用。 4.本品可阻撓性激素類的肝腸循環、與口服避孕葯合用可使之降效。 5.紅黴素在酸性輸液中破壞降效,一般不應與低pH的葡萄糖輸液配伍。在5%~10%葡萄糖輸液500ml中,添加維生素C注射液(抗壞血酸鈉1g)或5%碳酸氫鈉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6左右,再加紅黴素乳糖酸鹽,則有助穩定。
④ 紅黴素為什麼叫紅黴素
Rubratoxin 主要是翻譯的緣故 ,其本身是白色的粉狀的
erythrocin ; erythromycin ; ilotycin 其他的化學名就遠了
⑤ 紅黴素軟膏在日本叫什麼
日語是 エリスロマイシン軟膏 羅馬音:e ri su ro mai sin nan ko u,中文為:誒 哩 司 羅 麥 衣 新 囊 ko
紅黴素軟膏是消炎的嗎
紅黴素軟膏,是由紅黴素和軟膏基質加工製成的。由於紅黴素是抗菌素,所以,紅黴素軟膏當然具有消炎的作用。
紅黴素軟膏是什麼顏色
白色至黃色軟膏,有氣味的。紅黴素軟膏每克含主要成分紅黴素10萬單位。輔料為:黃凡士林,軟質液狀石蠟。紅黴素軟膏,用於膿皰瘡等化膿性皮膚病、小面積燒傷、潰瘍面的感染和尋常痤瘡。
⑥ 紅黴素葯膏日本葯店有的賣嗎
應該有。
⑦ 紅黴素眼膏的日語怎麼說啊
我少去葯房的幾次,還真沒有看到眼膏應該是【日文】エリスロマイシンの目薬。嗯。。。滿意的話別忘了採納哦
⑧ 紅黴素學名叫什麼
化學名稱:5-(4-二甲胺四氫-3-羥基-6-甲基-2-吡喃氧基)-6,11,12,13-四羥基-2,4,6,8,1o,12-六甲基-9-氧代-3-(四氫-5-羥基-4-甲氧基-4,6-二甲基-2-吡喃氧基)十五烷酸-μ-內酯
學名就叫紅黴素
⑨ 紅黴素和羅紅黴素區別
青黴素能治療以下感染:(多是輸液治療,需要皮試,否則過敏患者引起過敏反應,嚴重者會死亡)
1.咽炎、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蜂窩織炎和產褥熱等
2.肺炎、中耳炎、腦膜炎和菌血症等
3.破傷風、氣性壞疽等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4.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和鉤端螺旋體病
5.回歸熱、白喉、心內膜炎
6.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淋病、萊姆病、鼠咬熱
紅黴素適用於支原體引起的肺炎、新生兒結膜炎、嬰兒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病性尿道炎)、白喉病、皮膚感染、百日咳、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風濕熱的長期預防及心內膜炎的預防、以及淋病、梅毒、痤瘡等。紅黴素可以輸液也可以口服,常用於青黴素不適或過敏的患者使用,比較有效的抗生素。
羅紅黴素是紅黴素長期使用後出現效果差的情況下,人們在紅黴素基礎上衍生而來的一種抗生素。治療的范圍和紅黴素的類似,區別是葯效作用的時間更長,那些對紅黴素有抵抗的細菌性感染能夠用羅紅黴素治好。
綜上所述,青黴素是第一代抗生素,出現抗葯性和過敏性後,人們研發了紅黴素,紅黴素使用後又出現了抗葯性,人們又在紅黴素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大體結構類似,起名叫羅紅黴素。紅黴素和青黴素的結構差異很大。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