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二戰日本死了多少人知乎

二戰日本死了多少人知乎

發布時間: 2022-04-23 09:12:22

1. 日本投降前,國內究竟有多慘

~以下內容簡介日本二戰時期國內狀況,轉自知乎~

日本國內在侵華戰爭初期社會狀況還可以,不過42年開始就變的很多了。

徵兵制嘛,日本人最講究集體主義,所以絕對不搞特殊化,就給你按號輪,想逃兵役沒門,但是本來輪不到你但是想要通過徵兵整你很簡單。你說你是科學院院士?你是部長公子?不好意思,列兵,去吧。誰讓你丫之前沒想著混個預備役軍官,現在知道平頭老百姓的不好,晚了。後來壯年男性已經枯竭了,學徒出陣這種終極手段也上來了,當時日本帝大的文科生出來是鐵定當官的,只給個少尉軍銜就上戰場了。

伴隨著人力的流失,還有物資的逐漸匱乏。生活水平退化是肯定的,和服樣式都改了,如果是39年的人穿越到42年,第一個注意到的肯定就是服裝樣式的變化。文化方面收緊也是很自然的。這個時候管制已經非常嚴了,個人離開國家配給是完全無法生存的,所有人都被納入國家的戰時體制。英美戰時體制也有管制,但是沒到這么神經病的程度。

其實日本人的這種這種生活和幾十年前中國很類似,大部分細節都能對上號。比如收老百姓家裡的炊具煉鐵,鬼子比我們早20年。說實話除了不跳忠字舞外我還真想不出什麼是我們當年有而鬼子沒有的。凡是宣稱有國才有民的時代,大抵都一樣。區別在於中國居民還有個超英趕美的假象可以YY,日本的情況很明顯在惡化,只有傻子才覺得會好轉。

戰爭末期的心態,宏觀的問題比如愛國主義私下已經沒人提了,關鍵是政府分派的任務要完成,否則你沒住處,也沒糧食。而且民眾內部矛盾在這個過程中也起了很大作用,孩子上前線的人家的媽媽很自然的就變成了婦人會的骨幹,就專門盯著孩子沒被徵兵的家,盯得你渾身不舒服。

不光是戰時,投降後也一樣,政府告訴你以後要認美國人做爹,你也只有跪舔一條路可走。

所以大部分日本人的生活狀態,說白了就四個字:「身不由己」。

原文傳送門

2. 為什麼二戰前的日本能迅速強大 知乎

  1. 明治維新

2.甲午戰爭,2億3千萬兩白銀.

3.日俄戰爭,日本付出巨大犧牲,苦戰後,獲得遠東的重大勝利,竟然打敗了強大的沙俄,令世界震驚.

4.成功崛起,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拜託殖民地地位的國家,且是強國.

另一個國家是泰國,但是泰國是弱國.

5.後發國家有優勢,又有中國給他提供棉花和生鐵,資本積累迅速.

6.一戰時,站隊站對了.加入了協約國一方,戰時,經過苦戰,拿下了中國青島.

7.謹慎選擇盟國,與英國在遠東結成同盟,相互支持,收益極大.

8.1931年九一八事變,竟然輕易佔領東北,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新大陸.1932年一二八事變,加強了在上海的軍事存在,抗日的十九路軍被"流放".

9.尤其重視現代工業和商業.日本現在90%的大企業,發端於那個時候.為了扶持工商業,Z F甚至贈送企業給資本家.

10.日本的民族特性:守紀律,集體主義,殘忍,忍耐...

3. 為什麼二戰美國死這么多人,跟日本關系好 知乎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美國和日本關系不能用好來形容,他們是從屬關系,說白了美國只是在控制和利用日本,而日本又不得不在政治軍事上依賴美國。特別是日本這個民族的特點就是,你越強把它打的越狠,他越怕你,越崇拜你,一旦他超過了你,轉頭就會對你下手。

4. 二戰中哪個國家貢獻最大,中國貢獻排第幾

應該說蘇聯的貢獻最大,他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就把德國拖垮。並且其遠東軍嚴重威脅著日本關東軍,使這支日本當時最精銳的陸戰部隊始終不能全力以赴的在中國進行侵略戰爭。

其次應該是美國,太平洋戰場屢次擊敗日本艦隊,最終使其全軍覆沒。這一點,強大的蘇聯是做不到的。最重要的,就是盡人皆知的事情,當時德國義大利均已戰敗投降,唯有日本還在堅持作戰,美國人對日本投下了迄今為止人類史上僅有的兩次原子彈,雖然不人道,但是畢竟促使日本投降,提前終止了二戰,把更多的人從戰爭苦難中解脫出來。

中國大概應該排在第三位,中國始終在自己的土地上和日本侵略者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讓他們無法分身,把更多的兵力投向其他戰場,極其有力的支援了國際反法西斯戰線的盟友們。假如沒有中國,日本就必定會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其他戰場,那麼太平洋上就是勝負難料。蘇聯也是前途未卜了。

排第四的,應該是英國。
這也是當時世界上公認的四強,或四大國。但由於當時的中國國力較弱,蔣介石又過於附庸美國,所以很多我們應有的國際地位,被強行剝奪。世人成以上另外三國為三巨頭。

5. 二戰後的日本兵都去哪裡了 知乎

在二戰結束後,中國軍隊的受降地區及其廣闊,除了東北地區外的中國領土都是中國軍隊的受降區域,而且越南的河內地區也被包括其中。

在這些地區向中國軍隊投降的日軍約為131.6萬,其中陸軍120.8萬,海軍10.8萬。
在日本天皇投降之前,日軍針對盟軍可能會登陸本土作戰的現實,大肆地擴充軍隊,最後向美軍投降的日軍共有370萬之眾。
蘇軍在與日軍作戰6天後,日本天皇的投降命令傳來,關東軍大部約68萬人向蘇軍投降,其餘8萬人拒不投降,至8月底被蘇軍徹底殲滅。

6. 日本打得過德國嗎知乎

在歷史上,二戰是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其中日本和德國也是同盟的關系,一個負責歐洲的戰場,另一個則負責亞洲的戰場。有人在仔細的了解過歷史之後,提出了一個假設:如果當時是日本和德國互相為敵對方,日本能對抗德國么?畢竟日本在我們的印象里是一個島國,不管是從地域還是人數上都是比不上德國的,日本就一定輸定了么?有人認為是的,也有人持反對意見,那麼我們今天就圍繞這個問題好好的討論一下。


先從軍事配備來講,日軍的甲級師團的戰斗人數是在1.5萬至3萬之間,他們有著扎實的軍事訓練基礎,作戰經驗也很豐富,是日本主要的作戰力量。而在武器的裝備上,日軍有50多門75mm山炮,步槍數量高達14000多隻,輕重型機槍300多挺,野戰炮卡車也有200多輛。德國的步兵師人數則是在1.5萬至1.7萬之間,作戰經驗也是非常豐富。在武器配備上,他們有32門榴彈炮,21門重型反坦克炮,中型的反坦克炮也有21,門,11門的步兵炮和70門的迫擊炮且德國的每位軍人都能分配到一把槍,在武器上德軍可以說有壓倒性優勢。


從人數上來講,日軍是壓倒性的,但現代化的戰爭可不是人多就能勝利的,所以從武器上來看,德軍的武器多為炮火為主,比日軍的裝備都要精良的許多,只要戰術完美,日本可以說是打不過德國的步兵師的。

7. 二戰日本戰敗是不是內部矛盾知乎

不是內部矛盾,而是外部剛不過了。說白了,他們的內部矛盾就是甲方是打不過投降派,乙方是打不過也要強擼的炮灰派,說白了都是打不過而已。戰敗是必然的

8. 為什麼90後不想生孩子了

慎生孩子,是對生命的敬畏。

from十點君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賞新晴朗讀音頻

文周沖

來源:周沖的影像聲色(

去異地出差。打車,車行中途,師傅打開電台聽廣播。

我跟著聽了半耳朵。

然後聽到一則報道,關於日本生育率的。

說2017年,日本新生兒數量為94.1萬人。比上年減少3.6萬人。創下了日本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值!

圖解:日本兒童出生率數據(藍色線條表示兒童出生數量,紅色線條表示每1000人口中的兒童出生率,時間跨度:1950年至2016年)

這是連續2年來,日本新生兒數量不足100萬人。

而2017年,日本死亡人數則直線增加,達到二戰後最多的人數――134.4萬人。

也就是說,在過去一年裡,日本人口自然減少了40.3萬人。

這組數據是非常恐怖的。

因為,按照這個速度,2053年日本人口將跌破1億;到2065年,日本人口將降至8808萬,並且屆時超過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

試想,滿街都白發蒼蒼的老人,孩子少之又少。年輕人壓力山大,工作強度直線飈升,贍養責任壓得喘不過氣來。

生活品質低,於是更不想生育。

如此一來,整個國家經濟更加低迷,創造力低,社會喪失活力,陷入暮氣沉沉之中,走向衰退。

這多麼令人堪憂。

日本的這個現象,其實不是孤例,而是全球的一種規律。

新加坡的《2017年人口簡報》公布,過去一年來,新加坡人口僅僅增加0.1%,創14年來新低!

無論新加坡政府如何鼓吹,如何利誘,新加坡人就是不想生小孩!

韓國和日本一樣,也陷入勞動力人口銳減的困境中。

繁華的美國呢?

更是不想生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曾報道,美國生育率下降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低值。

巴西也一樣。

巴西國家地理研究所公布數據,巴西城鎮人口正在逐年減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存壓力的增大,每個國家的個體都陷入或大或小的焦慮之中。

這種焦慮投射在婚育上,就是不想結婚,不想生娃。

「我都活得慘,還生個孩子來受苦做什麼?」

「我沒有信心做好一個父親/母親,所以,不生了吧。」

這是他國的現象與聲音,那麼,我們生活的中國呢?

現象同樣存在。

國家統計局公布過數據,從1965年開始,中國的生育率一直處於下滑趨勢。

你可能要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政策原因。

是的。

但是,我想告訴你另一個數據。

這個數據會告訴你,哪怕政策鼓勵,生育率的提升,也嚴重低於預期。甚至哪怕全面放開,生育率也會逐年下降。

「單獨二胎」在全國正式實施時,國家衛計委曾估計,每年將會新增超過200萬個新生兒。

然而事實呢?

並沒有。

甚至遠遠沒有。

試點一年後,衛計委統計,全國各省市二胎申報的數據總量,僅為128萬份。

剔除虛報的可能性數據,以及只申請、卻未生育等因素的影響,新生兒預計實際新增不足100萬。

預估200萬,實際不到100萬。

這就是我們的現狀。

你可能又要問,如果全面放開呢?

不止是放開二胎,而是放開三胎、四胎、無數胎呢?

這會讓中國人瘋狂生孩子嗎?

我們先不說結果。

先來看看一個曾和本國一樣,有過強制節育,控制生育率,後來全面放開生育甚至鼓勵生育的國家――新加坡。

70年代時,新加坡也是擔心人口增長過多,號召每家只生兩個孩子,超出的,取消家庭福利。

於是生育率開始急劇下滑。

到70年代中期,生育率首次低於更替水平;

到80年代中期,生育率已經降到1.6左右。

這下子,政府開始慌了,從1984年開始,鼓勵接受高等教育的夫婦生育3個以上的孩子。

然而並沒有起到效果。1986年生育率下降到了1.4。

後來,新加坡全面取消計劃生育,1988年,生育率提升到了接近2。

然而次年,生育率就再次進入了下滑通道。

此後生育率一直不可逆轉地直線下跌。

2013年生育率已經跌到了1.2以下。

2017年,人口增加僅為0.1。

我不知道,照這個趨勢下去,新加坡會不會和日本一樣,也陷入負增長的困境。

但是,有一點是確認的。

無論政策如何,不想生孩子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多。

而且,尤以年輕人居多。

前不久,與一個剛剛生二胎的朋友聊天,問他生二胎的感受。

他只說了一個字:「累!」

老婆生產累,老公賺錢累。妻子休假在家,職業停頓,沒有收入,經濟壓力都在他身上。

一個孩子,已經令他覺得難以支撐。

如今又添一個,更覺生活艱難。

我問他:「如果重新選擇,你還會生二胎嗎?」

他沒直接回應這個問題。

而是說:「現在生二胎的,多是從前一直很想生,但又被政策限制的人。年輕人就不一定了。你去街頭問一個90後,問他想不想生二胎,多數都是否定的。」

也就是說,放開二胎,鼓勵的也只是極小一部分人。

新長成的一代,即使你允許他生3個、4個、5個??10086個孩子,他們或許一個都不想多生。

人受的教育越多,教養越好,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懂得:養孩子,不是養一隻寵物。

它附帶的東西太多了。

多到太多人無法承受。

於是,今天的90後們,一個接一個在前往生兒育女的路上,摁下了暫停鍵。

為什麼年輕人會這樣?

具體分析起來,大家開始猶豫於生孩子,原因無非這五條:

生存壓力太大

知乎上有道題,問大家為什麼不想生娃?

每一個答案里,都有著硬梆梆的現實。

飈漲的房價,沉重的房貸,車,戶口,職位晉升,微薄的工資,瘋漲的物價,五花八門的稅收,逃無可逃的競爭,階層固化,生存壓力??哪一個詞拎出來,都令人透不過氣。

可是,這就是當代年輕人的生活。

在這種生活中,吳永寧死去,金鍾鉉自殺身亡。

他們一個出身於底層,努力無望,只好拿命掙錢;

一個身處娛樂圈頂端,但即使掙了錢,有了名望,有了尊嚴,還是無法熱愛這個世界。

無論如何,都是苦苦苦。

苦,就是時代關鍵詞,也是當代的精神困境。

在這種困境中,每個人都自顧不暇,累不堪言,生存步步維艱。

你讓他再去生個孩子?

太難了。

擔心給不了孩子好的教育

日本專家在分析低生育率時,曾說過最大症結,除了經濟條件不穩定,工作時間過長,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

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是,育兒負擔太大,子女教育支出大。

做過父母的人都明白,孩子的教育,是極其耗錢的。

有人曾統計過,在北京把一個孩子撫養到上大學最低成本是80萬;

最高成本是800萬;

中等的支出是280萬。這里不包括出國留學的費用。

這些數字,對於許多普通中國家庭來說,都是無法承受之重。

鄉村因為不考慮優生優育,孩子倒是生得多。

可惜,因為教育受限,資源不足,即使生了一窩,多數也困在父母的階層里動彈不得。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未來,父母都會考慮讓孩子生活在城市。

但在城市,孩子的養育成本就下不來了。

從奶粉,到尿片,到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的各種花銷,到各種培訓班,到課外活動,到五花八門的游學,還有旅行、度假??哪裡不花錢?

這還不包括人力的投入。

承受得起么?

承受不起的人,就猶疑了。

心理不成熟

90後的年輕人,多數都有這種感嘆:「我自己還是個孩子呢,怎麼要孩子?」

心理不成熟,經濟更不成熟。

心理不成熟,意味著你可能無法善待孩子,會傷害孩子。帶給他的影響,不是正面的,而是負面的。

經濟不成熟,意味著你必須用大部分精力,去增加收入。而非照顧他,陪伴他。

如此一來,就會為孩子的成長,埋下一個隱患。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

可是這塵世很苦。

當我無法給你幸福,我寧願你從未到來。

擔心自己的人生終止

這種擔心,主要來自年輕女孩。

懷孕太辛苦。育兒太麻煩。喪偶式育兒太心酸。因為育兒而耽誤事業不劃算。沒有收入就失去生活主動權更是痛苦。

許多女人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重新進入職場,謀求職位。

但普遍都會遇見職場歧視和不信任。

甚至許多獵頭或HR,在求職郵箱中,看見有多年職業經歷空白的簡歷,直接看都不看就PASS。

這對於部分家庭經濟壓力不大、自我實現需求較低的女人來說,並無大礙。

但是,對於許多有明確的夢想、目標和計劃的女生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難以彌補的BUG,不得不慎重考慮取捨。

並不推崇「養兒防老」的觀念

最傳統的養兒觀念,就是為了防老。

可是,在今天的時代,這個觀念已經遭受了重重沖擊。

年輕人開始懂得,養兒防老的實質,是把子女當成了經濟工具。

人不能為自己負責,需要別人為自己負責。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況且,久病床前無孝子。

靠孩子,也許並不會獲得我們理想中的照料。

養老的責任,在當代社會,更多人覺得還是要交給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總之,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年輕一代對生孩子一事,越來越不熱衷。

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年輕的丁克家族越來越多。

大家會努力拚博,享受生命,而非迫不及待地成為父親或母親。

也許很多老派人士會說,這是沒有愛心或責任心。

但正在打拚的90後卻覺得,不,這不是不愛,也不是不負責。恰恰相反,這正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對選擇的理性,對孩子的審慎,和對自己的負責。

十點君說

「堅 持讀 書,其實 很容 易」

吳曉波畢飛宇梁文道陪你讀好書

視頻解讀高效省時快速增值

9. 澳大利亞軍隊在二戰中殺了多少日本人

當時,澳大利亞與新加坡組成了澳新軍團。

二戰日軍戰死情況見後文。

~以下內容轉自知乎~

日本政府沒有正式統計或公布過二戰死亡人數,日本各部門統計口徑不同,數據也有差距;日本歷史學界的認知也有一些差異,多數認為在185萬人----245萬人之間。

以下是日本厚生省的統計,應該較為准確,因為這是日本政府向死亡者家屬發放撫恤金的依據。

日本陸海軍軍人・軍屬の戦沒者概數———— 厚生省援護局統計資料

総數 2,073,000人

日本本土 103,900人

小笠原諸島 15,200人

沖縄諸島89,400人

台灣 39,100人

朝鮮半島26,500人

樺太、千島 11,400人

満州46,700人

中國本土 455,700人

シベリア 4,700人(西伯利亞)

小計792,600人

中部太平洋(サイパン、グアム、他) 247,200人(塞班島、關島、其它)

フィリピン 498,600人(菲律賓)

仏印(ベトナム、ラオス、カンボジア) 12,400人印度支那(越南,寮國,柬埔寨)

タイ 7,000人(泰國)

マレー、シンガポール 11,400人(馬來,新加坡)

ビルマ、インド164,500人(緬甸,印度)

インドネシア(スマトラ、ジャワ、他) 70,600人(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其它)

ボルネオ 18,000人(婆羅洲)

西部ニューギニア(モルッカ、他) 4,400人(西新幾內亞)

東部ニューギニア(ソロモン、他) 246,300人(東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其它)

小計 1,280,400人

注1,原文是日文;

注2,朝鮮半島,樺太,滿洲和西伯利亞,多數為蘇聯的戰果,少數是美軍(南朝鮮)戰果。

注3,緬甸,印度,馬來,新加坡的死亡數,主要是英軍的戰果、包括中國遠征軍和美國空軍及特種兵共同的戰果。

注4,印度尼西亞的死亡數,包括前期荷蘭軍隊抵抗的戰果。

注5,這是1937年以後的數字。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後到1937年之前死17176人,不包括在內。

原文傳送門

10. 二戰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知乎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德、日、意)和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1]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二戰時期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最後以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開始標志
德國閃擊波蘭

主要指揮官
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蔣介石、希特勒、裕仁天皇、墨索里尼

傷亡情況
全世界一共約7000萬人死亡、全世界一共約1.3億人受傷

結果
反法西斯同盟國勝利

參戰方
反法西斯同盟國: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 VS 法西斯軸心國: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等

更多
戰爭背景
日本侵華

日軍進攻沈陽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政府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回應。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態勢。

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

裝備落後的衣索比亞戰士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嚴重沖擊了義大利,墨索里尼斷定領土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辦法,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並衣索比亞,但想達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許。英、法最終對義大利的行為採取綏靖政策,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成熟,便於1935年10月3日,發動了侵略戰爭,在經過7個月的抵抗之後,因西方國家的出賣和兩國實力差距過大,衣索比亞寡不敵眾,最終淪陷。這次戰爭進一步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軟弱無能,助長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西班牙內戰

共和國的國際縱隊正在作戰
西班牙內戰(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總統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長槍黨等右翼集團;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和共和政府有蘇聯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持,最終親法西斯的佛朗哥勢力獲得勝利,重新在西班牙復辟帝制。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沖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慕尼黑陰謀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國並吞了奧地利。接著,希特勒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利益為借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面對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議,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慕尼黑陰謀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阿瑟·尼維爾·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慕尼黑開會,簽訂協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蘇台德等地區割讓給德意志第三帝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慕尼黑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慕尼黑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德意志第三帝國更加肆無忌憚,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國軍事和經濟實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擴展的步伐。蘇聯對英、法兩國更加不信任,出於自己國家的安全考慮,1939年,蘇聯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由此,在與蘇聯商討了瓜分波蘭和東歐勢力范圍,得到蘇聯的中立保證之後,希特勒決定放手一搏。這一條約進一步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6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