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發源於哪裡
『壹』 日本茶道的起源
約在唐代,中國茶葉隨著佛教的傳播進入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最先將茶葉引入日本的是日本僧人。公元1168年,日本僧人榮西禪師歷盡艱險至中國學習佛教,同時進行刻苦茶學研究。榮西回國時,將大量中國茶種與佛經帶回日本,在佛教中大力推行「供茶」禮儀,並將中國茶籽遍植贈飲。榮西曾用茶葉治好了當時鐮倉幕府的將軍源實朝的糖尿病,又撰寫了《吃茶養生記》、以宣傳飲茶之神效,書中稱茶為「上天之恩賜」,是「養生之仙葯,延年之妙術」。榮西被尊為日本的「茶祖」。日本飲茶風尚經過15世紀日本著名禪師一休的高足村田珠光以及武野紹鷗、武野紹鷗的高足享有茶道天才之稱的千利休的弘揚,發展形成今天以「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宗旨的日本茶道精神(「和」以行之;「敬」以為質;「清」以居之;「寂」以養志)。 日本茶道的精神實質,追求人與人的平等相愛和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在生活上恪守清寂、安雅、講究禮儀,被日本人民視為修身養性、學習禮儀、進行人際交往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日本茶道洋溢著大和民族智慧之花的芬芳,也閃耀著中華文明的光輝。
『貳』 日本茶道的來源與發展是怎樣的
日本茶道的來源:
日本的茶道起源於中國,具有東方文化之韻味。它有自己的形成、發展過程和特有的內蘊。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展出來的抹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
日本茶道的發展:
1、奈良、平安時期,日本接受、發展中國的茶文化,開始了本國茶文化的發展。飲茶首先在宮廷貴族、僧侶和上層社會中傳播並流行,也開始種茶、制茶、在飲茶方法上則仿效唐代的煎茶法。日本雖於九世紀初形成「弘仁茶風」,但以後一度衰退。日本平安時代的茶文化,無論從形式上還是精神上,可以說是完全照搬《茶經》。
2、鐮倉、室町、安土、桃山時期,日本學習和發揚中華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創。
3、江戶時期,是日本茶道的燦爛輝煌時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國茶文化後終於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於中國茶道,但是發揚光大了中國茶道。
4、日本的現代是指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戶盛極一時之後,於明治維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進入穩定的發展期。
『叄』 日本的茶道文化起源於杭州的哪個地方
說到杭州,估計首先想到的便是西湖斷橋白娘娘與許仙的千年之戀,那若是說到杭州寺廟,估計首先在腦海中閃現的也是西湖旁的靈隱寺吧!不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絲毫不亞於靈隱寺的寺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南宋時期可謂是極為鼎盛。
發揚徑山寺禪茶文化最為著名地還數“徑山茶晏”,徑山茶宴是中國禪茶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延續我國古代的茶宴禮俗,如今每逢徑山寺接待上賓貴客時,寺內便會舉辦茶會以迎待賓客。
『肆』 「日本茶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日本茶道」起源於中國,在日本是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
日本茶道有繁瑣的規程,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干凈,主持人的動作要規范,
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准確到位。
在日本,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
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然後依次獻給賓客。
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
。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
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鑒賞,贊美一番。
最後,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熱情相送。
日本茶道將日常生活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聯系起來,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主要是通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目的。
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用字簡潔而內涵豐富。
「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閑寂的審美觀;「和敬」表示對來賓的尊重。
整個茶會期間,從主客對話到杯箸放置都有嚴格規定,
甚至點茶者伸哪只手、先邁哪只腳、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個格子里也有定式,
也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現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來個流派。
『伍』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體現了日本由內而外的文化內涵,茶道的內在靈魂源於中國道家的「天人合一、清靜無為、無所不容」,這一精神的有形體現就是和、敬、清、寂。而茶道整個的外化形式卻又處處透射出禪宗意味。
千利休曾說過:「天地同根,萬物一體,舍小我而融入天地之中,其靜寂無為,所示正是茶之正道。為飽享茶禪一味之達人所必見。」這段話充分體現了日本茶道的靈魂源於中國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而日本茶道處處體現的儀式感又透射出中國禪宗味道。
『陸』 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的歷史關系
日本茶道源自中國。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
日本的茶道起源於日本本土,但吸收了中國的茶文化,且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發展過程 中國是茶的祖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起源於中國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傳播時較早地傳入日本列島。中日茶文化交流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一千多年來綿延不斷。漢魏兩晉南北朝以迄隋,飲茶風俗從巴蜀地區向中原廣大地區傳播,茶文化由萌芽進而逐漸發展,作為中日文化交流關系的紐帶,一直起著重要作用。
就是這樣
『柒』 茶道的起源是哪個國家
茶道的起源是中國。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7)日本茶道發源於哪裡擴展閱讀:
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和朝鮮,元朝以後在中國衰落,現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
茶道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其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貴生是道家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道家貴生、養生、樂生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養生以及怡情養性的功能,道家品茶不講究太多的規矩,而是從養生貴生的目的出發,以茶來助長功行內力。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華,道家的學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靈魂,同時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捌』 日本的茶道源自我國古代的茶宴,茶宴形成於浙江的( )
在宋代,不少皇帝修建禪寺,遇朝廷欽賜袈裟、錫杖時的慶典或祈禱會時,往往會舉行盛大的茶宴,以款待賓客,參加茶宴者均為寺院高僧及當地的社會名流。浙江餘杭徑山寺的「徑山茶宴」,以及兼具山林野趣和禪林高韻而聞名於世,舉辦茶宴時眾佛門弟子圍坐「茶堂」,一茶宴之順序和佛門教儀,依次點茶、獻茶、聞香、觀色、嘗味、敘誼。先由住持親自沖點香茗「佛茶」,以示敬意,稱為「點茶」;然後由寺僧們依次將香茗奉獻給來賓,名為「獻茶」;赴宴者接過茶後先打開茶碗蓋聞香,再舉碗觀賞茶湯色澤,爾後才啟口,在「嘖嘖」的贊嘆聲中品味。茶過三巡後,即開始評品茶香、茶色,並盛贊主人道德品行,最後才是論佛誦經,談事敘誼。
徑山寺禪茶文化可追溯至唐。僧人舉行茶宴,禮佛參禪,並制定了獨特禮儀,到了宋朝,其影響覆蓋江南,被譽為「東南第一禪林」,並成為中日禪茶交流中心。「茶聖」陸羽也曾隱居徑山腳下,寫下著名的《茶經》。
作為中國禪門清規和茶會禮儀結合的典範,徑山茶宴包括了張茶榜、擊茶鼓、恭請入堂、上香禮佛、煎湯點茶、行盞分茶、說偈吃茶、謝茶退堂等10多道儀式程序,賓主或師徒之間用「參話頭」的形式問答交談,機鋒偈語,慧光靈現,是我國禪茶文化的經典樣式。
徑山自古就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橋梁,徑山茶宴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和主要載體,也是日本茶道的淵源。在宋元時期,中日禪僧往來頻繁,江南地區盛行的禪宗曹洞宗、臨濟宗東傳日本,開宗立派,瓜瓞綿延,在日本室町幕府時期出現的禪宗24流派中有20派系出臨濟,到近世形成的禪宗14派中,有13派都出自臨濟禪系的徑山派。
曾經二度入宋求法的日本高僧千光榮西,因在都城祈雨應驗而獲得在徑山寺大湯茶會的禮遇。他歸國時帶去了天台山茶葉、茶籽以及植茶、制茶技術和飲茶禮法,寫了《吃茶養生記》,介紹種茶、飲茶方法和茶的效用,被譽為日本的「茶聖」。
日本曹洞宗開山祖希玄道元入宋求法時,也曾登臨徑山問道,回國後按照唐宋《百丈清規》、《禪苑清規》等制定了一系列清規戒律,統稱《永平清規》。他根據徑山茶宴禮法,對吃茶、行茶、大座茶湯等茶禮作了詳細規定,對其後日本茶道禮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日本18世紀網路全書《類聚名物考》記載,日本僧人南浦紹明於1259年將徑山茶宴傳入日本。這一發現為實證徑山茶宴為日本茶道之源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史料。由18世紀日本江戶時代中期國學大師山岡俊明編纂的《類聚名物考》第四卷中記載:「茶宴之起,正元年中(1259年),駐前國崇福寺開山南浦紹明,入唐時宋世也,到徑山寺謁虛堂,而傳其法而皈。」
這一史料記載明確了日本茶道源於我國徑山茶宴,成為徑山茶宴是日本茶道之源的「鐵證」~
『玖』 千利修所傳播的日本茶道起源於哪個朝代
日本茶道起源於日本的鐮倉時代,但茶文化的本源則是來自中國唐朝(618~907年)。
中國唐朝的茶聖陸羽(733~804年)所著的《茶經》首先傳入日本,給日本帶來了系統性的種茶、採茶、煮茶、品茶的知識。但這一時期茶文化隨戰亂被人遺忘,未能發展下去。
隨後在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年)晚期,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帶回了茶的製法和喝茶的習慣,但僅在貴族和僧人等上層人士之間流行。
到了日本鐮倉時代(1185~1333年),佛教臨濟宗的開山祖師榮西禪師從中國帶回茶種並種於日本九州,後來還送了一些給宇治的明惠上人,這便是後來日本著名的「宇治茶」的起源。這一時期,茶的種植和喝茶的習慣漸漸普及。1214年,榮西禪師將所著的《喫茶養生記》一書和茶葉一起進獻給幕府將軍源實朝,將茶文化傳播到了武士階層。
同一時期的佛教曹洞宗的開山祖師道元禪師以中國佛教禪寺的清規為主,寫成「永平清規」一書,書中對供奉茶水的禮儀、作法等「茶禮」有詳細描述,成為了日本茶道作法的起源。
『拾』 日本茶道的起源是什麼
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
南宋末年,榮西禪師(生活於日本鐮倉時代)到中國參禪,並將當時盛行的點茶法傳入日本,發展成為日本抹茶道;明代末年,中國福建高僧隱元禪師東渡日本(時值日本江戶初期),將當時中國的壺泡法帶入日本,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日本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