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說太平洋是怎麼形成的
㈠ 日本為什麼要匆忙發動太平洋戰爭呢
在偷襲珍珠港之前,日、美雙方還在裝模作樣地進行外交與談判,美國還在採取“綏靖主義”政策,企圖以犧牲中國的利益,來安撫日本法西斯集團;日本則下定了決心,要馬上對美、英開戰,只不過是表面的“和談”文章還得做,駐美大使和美國國務卿赫爾的談判,還得假猩猩地“談”下去。
不過,對小日本來說,這一切只不過是一種煙霧彈、一種欺騙的手段而已,都是為了蒙蔽美國人,掩護山本五十六發動的偷襲行動。因為為襲擊珍珠港打前戰的日本海軍先遣編隊,已經於1941年12月16日秘密出發;襲擊珍珠港的主力部隊——日本聯合艦隊的海、空集群,也已經於12月26日全部出發,緊急趕往他們的進攻目標地——美國太平洋艦隊海軍基地珍珠港。
㈡ 太平洋的洋盆是怎麼形成的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佔全球面積的32%,是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6%。它的面積比世界所有陸地面積之和還要大得多。按照順時針方向看,太平洋與南極洲、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群島、馬來半島、中國、西伯利亞、北美洲和南美洲接界,至於太平洋西南界的劃分問題,科學家們還有不同的認識。
麥哲倫從東到西,橫渡太平洋的航行,加快了人類對太平洋的探索速度。在這些探索之中,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太平洋洋盆是怎樣誕生的。
在19世紀之前,人們對海洋的認識極為膚淺,只是從宗教文化中提出過各種海洋起源的假說。直到半個多世紀前,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的兒子——小達爾文,提出地球上最大的窪地——太平洋洋盆是月球甩離地球後留下的痕跡。「月拋說」理論,首次被這位英國天文學家提出來了。小達爾文通過自己的研究提出的理論是,除太平洋之外,其他大洋底部在玄武岩上覆蓋了一層較輕的花崗岩,而太平洋底部則缺少這層花崗岩。這位天文學家提出這樣的問題,太平洋的花崗岩岩層到哪裡去了呢?於是,他提出了大膽的假說,月球原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被拋出之後,便形成了太平洋洋盆。後來,前蘇聯發射宇宙飛船到月球周圍進行觀測,查明月球上沒有顯著磁場,這給「月拋說」有力的支持。但是,當人類登上月球之後,才發現月球上的岩石並非都是花崗岩類。這樣一來,太平洋洋盆起源於月球飛出的說法,也就不能成立了。
科學在發展,人們的認識也在由淺到深。計算表明,大陸的平均高度約800米,大洋平均深度約3800米,二者相差4600米。近代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海陸的區分並不是地球表面偶然的起伏不平,而是由地殼組成的根本差異所決定的。陸殼質輕而浮起,洋殼質重而陷落。所以,要解開太平洋洋盆形成之謎,必然就要涉及洋殼的形成和演化問題。
洋殼形成與演化問題,仍然是科學家們研究的問題。一些學者認為,構成洋盆的洋殼早在地球形成初期就已經形成了,大陸則是後來形成並逐漸增生擴大的。現代各大洋盆地便是大陸增長以後原始大洋的殘留部分。這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學術思想。後來的學者們並不贊同這種說法。最有代表性的學者是奧地利的修斯。他認為,中生代中期前曾經存在岡瓦納超級大陸。這個學術思想被後來的大陸溧移說創始人魏格納進一步理論化。他認為,全球所有大陸都曾相互連接,構成統一的聯合古陸。這就是說,在大約2億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均不存在,隨著大陸漂移,後來形成了新生大洋。在地質歷史上,2億年是相當年輕的時代。這種看法,當時並沒有更多的證據,到了20世紀60年代之後,隨著深海鑽探工作的開展,特別是「格洛瑪?挑戰者」號獲得了大量世界各大洋海底岩芯資料,進一步證明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殼確實不老於中生代。人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推斷,構成洋盆底部的地殼並非形成於地球生成的初期;目前人們所見的洋殼的年齡都不超過地球年齡的1/20。
20世紀60年代後,人們根據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說,對洋盆的生成提出了新的認識。這種理論認為,大約在2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個大陸,那就是聯合古陸;只有一個大洋,那就是古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是聯合古陸破裂解體後的產物。2億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的陸地與今天有很大不同,原先連在一起的美洲與歐洲還有非洲之間,出現了一道長長的大裂口,這就是新大洋的雛形。隨後,由於地幔物質沿這道裂口不斷湧出,冷凝成新的洋殼。古太平洋的海水,從裂縫中涌進新生的洋盆中,形成頗似今日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紅海景象。新的地幔物質被推出裂口,新洋殼不斷形成擴展,老洋殼被推向兩邊,洋盆不斷加寬。美洲陸塊、歐洲陸塊,還有非洲陸塊互相分離,漸漸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大西洋和印度洋也就在這種陸海變遷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變成了今天的模樣。科學家所獲得的深海鑽探資料告訴我們,北大西洋洋盆只有17億年,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洋盆為13億年,北冰洋的幾個洋盆則可能更短些。
從古太平洋到今天各大洋的形成,似乎很難解釋太平洋洋盆的起源問題。現代太平洋的前身,是圍繞聯合古陸的古太平洋;就是說,2億多年前地球上統一大洋的面積要比今天的太平洋大得多。當大西洋和印度洋擴張增大,美洲和歐亞大陸等向太平洋方向漂移時,太平洋的面積是在減少。太平洋四周的海溝便是周圍大陸掩覆太平洋邊緣老洋底的地方,或者說,是老洋底消亡的場所。而在太平洋的中部洋底,那條太平洋中脊正是產生新洋殼的地方,它在不斷生長和擴張。太平洋洋殼一邊在生長擴張,一邊又在消亡,就好像是一條傳送帶,不斷地在更新著。今天,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認識太平洋的洋殼:和大西洋和印度洋相比,太平洋是一個換過底的舊臉盆;太平洋是古老的,它是古太平洋遺留下來的,但是太平洋的洋底卻是年輕的;古老的太平洋洋殼早已消失。
㈢ 什麼是太平洋戰爭
1941~1945年的太平洋戰爭二戰中規模空前、戰況激烈的太平洋戰爭,始於1941年12月8日,止於1945年9月2日。戰爭以日本突襲美海軍基地珍珠港成功開始,最終又以日本無條件宣告投降而告終。戰爭歷時三年零九個月,戰役無數,日美雙方展開了從陸地到島嶼,從空中到海洋的陸海空大戰。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的最終慘敗,導致了其在二戰中的最終滅亡。
浩瀚遼闊的太平洋曾以風平浪靜聞名於世,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方浩渺無際的洋面卻經歷了三年零九個月的不平靜的歲月,在人類戰爭史上,寫下了無數血與火的篇章。
太平洋戰爭以日本軍國主義者1941年12月8日襲擊珍珠港開始,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簽降而宣告結束。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在外交談判的掩護下極其秘密地制定作戰計劃,大規模地組織調動軍事力量,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遠征三千五百餘海里,鋌而走險,不宣而戰,以龐大的海空兵力直搗美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使美軍慘遭浩劫,史稱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從此,日本陸海軍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浩瀚無際的太平洋上,展開了一場從陸地到島嶼,從空中到海洋的陸海空大戰。
當珍珠港上空硝煙滾滾之際,正是日軍侵略鐵蹄急速南下踐踏之時。首先湧向「千島之國」菲律賓;12月8日12時,日軍轟炸克拉克機場,美機損失增大;與此同時,日軍於12月10日、11日、12日分別在阿帕里、維甘和黎牙實比登陸,佔領前進機場,向馬尼拉方向進擊;1942年1月2日,日軍輕而易舉佔領馬尼拉。
1942年1月10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5月7日,日軍完全佔領了菲律賓群島,然後又長驅直入滾滾南下。
1942年1月間,日軍殺向荷蘭屬東印度,美英荷澳海軍倉皇應戰,發生了悲壯的泗水海戰。結果日軍於3月15日佔領整個荷屬東印度。
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美軍採取了「避其銳氣,尋求戰略平衡」的方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軍別出心裁,出其不意地對帝國首都東京進行了遠程空襲。反擊戰提高了美海軍的士氣,振奮人心。
然而,1942年5月7日,珊瑚海大戰爆發,太平洋戰局由此而出現了新的曙光。珊瑚海大戰是人類首次航空母艦艦隊的較量,也是一場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的海戰,雙方各有2艘航空母艦。海戰以日本勉強勝利而告終,但從戰略上看,這次海戰有利於美國。如美海戰史專家莫里森教授所說:「珊瑚海之戰在太平洋作戰史上譜寫了新的更加光輝的篇章」。
緊接著,中途島戰役拉開序幕。1942年6月4日凌晨起爆發了中途島大海戰,在海戰中,美海軍將領指揮得當,抓住戰機,果斷出擊,大獲全勝。中途島戰役是日本自1592年被朝鮮李舜臣的軍隊擊敗後,350年以來的首次慘敗。
8月初,日軍鋌險南進。9日爆發了薩深島海戰,這是一場罕見的夜襲戰,這一戰在美國海軍史上寫下了最壞的一筆。美國海戰史專家莫里森教授說:「在一場堂堂正正的戰斗中,這大概是美國海軍蒙受的最大失敗。」
經此海戰,瓜島之戰遂釀成長期之爭。在今後的幾個月中,日美雙方在此持續增兵,膠著爭奪,瓜島水域,海戰迭起;陸上鏖戰,如火如荼……先後發生了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俾斯麥海戰、科曼爾爾海戰,其結果美軍反敗為勝。
1943年初,爆發佛拉灣海戰,美軍告捷,日軍出逃。到1944年3月,西南太平洋戰事以日本人慘敗而告終。隨後美軍大舉反攻,乘勝進軍。1943年末,爆發「燧發搶戰役」和「法警戰役」日軍難敵,雙方赴馬里亞納群島,從而打響了一場重大的、關鍵性的戰役——馬里亞納戰役。
1944年6月19日爆發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空母艦大決戰——馬里亞納大海戰。戰後強大的日本帝國日暮途窮、氣息奄奄。
在中國戰場,龐大的日軍身陷困境、不能自拔;在歐洲,盟軍登陸,使德軍陷入危境;在蘇、德戰場,蘇軍在1944年連續發動10次重大的戰略性戰役……
1944年8月18日,黃硫島海戰爆發,結果美軍以血的代價佔領黃硫島。緊接著,美軍乘勝進軍,矛頭直指「日本國門」,歷經「冰山戰役」、海軍大拼殺,然後空襲日本,使日軍徹底塌陷。
1945年7月16日,美國原子彈試驗成功。8月6日,肩負可怕使命的「同花順」氣象機飛臨廣島上空,8時15分17秒,原子彈從9600米高空脫艙而出,墜離地面約600米時,突然發出令人目眩的極其強烈的白色閃光,不一會,巨大的煙火團形成一朵特大的蘑菇狀煙雲——人類第一顆用於實戰的原子彈爆發了。
8月10日凌晨2時20分,太平洋戰爭以天皇「聖斷」的形式宣告結束。
太平洋戰爭驚天地泣鬼神,殘酷激烈,規模空前,它是一座人類戰爭史上蘊藏量極為豐富的寶庫。它在空中、洋面、陸島、海底作戰於一爐,以當時人類所能達到的科學技術為燃料加以冶煉、鍛造出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戰史結晶。
太平洋戰爭開創了人類空中打擊的新時代。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天,當停泊在珍珠港中龐大的美戰列艦群被炸得支離破碎、搖搖欲墜之際,「戰列艦萬能」的神話便在瞬間被戳穿,從而宣告了大艦巨炮主義的破產,馬來亞海戰對此又作了進一步的說明,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盡管飛機的功能已完善得幾乎超出人們的想像,且它的部分功能已被名目繁多、類型不同的導彈所代替,但這一空中打擊的原則,不僅仍然適用,並且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正如人們在海灣戰爭中所看到的那樣……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太平洋戰場是擊潰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戰場。在戰勝日本法西斯的艱難征途上,正是由於一方面以中國人民為主體的武裝力量從陸上抗擊著日本陸軍的主力;而另一方面,由美國及其盟國從海上打擊日本海軍為主的武裝力量,陸海並進,雙管齊下,遂使日軍陷入了兩翼作戰的困境,構成日本法西斯覆滅的致命傷,成為最後戰勝日本法西斯的關鍵之所在。
㈣ 簡述日本太平洋工業地帶形成的原因
日本是個經濟大國,資源小國,這就決定了日本工業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來自國外,日本海沿岸海岸線平直,少優良港灣,太平洋沿岸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且科技先進,造船業發達,為工業分布在沿海地區提供了有利條件。
從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來看,日本的這種臨海型布局方式,就是利用其優越的海洋運輸條件,從海外運進高品位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巴西、印度)、石油(主要來自中東)等工業原料,工業產品主要銷往國際市場,日本就能節省運輸費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新興工業的布局主要取決於人才、交通和環境因素,而傳統工業地帶一方面地價上漲,另一方面污染較為嚴重,故日本的新興工業主要分布在九州南部和本州島的東北部,依託現代飛機場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
㈤ 日本人怎麼看待曾經的太平洋戰爭
國家與國家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
㈥ 太平洋環流是怎樣形成的
太平洋的面積廣闊,且水體均勻,有利於行星風系的形成,尤其是在南太平洋,更為突出。北太平洋的情況就有所不同了,東西兩岸形成明顯的差距。信風帶位於東太平洋南北緯30°~40°之間的副熱帶高氣壓中心和赤道無風帶之間。中緯度地區、西風帶和極低東風輻合而成了副極低低氣壓帶。兩個風帶的氣溫相差很大,在極低東風帶形成了鋒面十分猛烈,在冬季表現的比較明顯。在西太平洋的菲律賓以東、南海和東海的洋面上,在夏秋季節經常有台風出現,是因為在夏秋兩季高溫度及高濕度的條件下,形成了超低壓中心才致使常常有台風出現。
在夏季的時候,亞洲大陸的為低氣壓帶,北太平洋的氣流向亞洲大陸運動,但是冬季卻恰恰相反,於是就形成了廣大的季風氣候區。不同緯度的地區,海水的海洋度也是不一樣的,信風帶的含鹽度要比赤道低,赤道附近含鹽度小於34,在太平洋最北部的含鹽度最低。
太平洋的洋流在信風帶的作用下,自東向西運動,就形成了南北赤道暖流,南北赤道之間的中軸線上會產生相反的赤道逆流,從菲律賓的東岸流向厄瓜多的咸。北赤道暖流經馬六甲海峽,流進日本海。北赤道暖流在菲律賓附近向北逆轉,流向日本海的東面,這就是著名的黑潮。黑潮在東經160°附近轉向東流,被稱為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東運動,到北美洲西海岸轉向南流,被利福尼亞寒流。這樣就形成了北太平洋環流。白令海海流南流被稱為堪察加寒流,它流向日本本州島東面。它在北緯36°附近與黑潮相遇。南赤道暖流到達索羅門群島之後,向南流成為東澳暖流,向東轉折就捲入了西風漂流,到南美洲西面、南緯45°附近分為兩支,一支向東經德雷克海峽進入大西洋;另一支折向北流,即秘魯寒流,這樣就形成了我們所熟悉的南太平洋環流。
㈦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有多個,但直接原因還在於當時的具體情況,日本在亞太地區的侵略擴張嚴重損害了英美在這一地區的利益,美國採取相應措施遏制日本侵略,如:禁止向日本出口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凍結日本在美資產,增加對華援助等,而日本是個自然資源相當貧乏的國家,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美英這些措施刺激日本採取斷然行動,發動太平洋戰爭。
1939年,日本擬定了兩個作戰取向,分別為「南下」「北上」兩個作戰計劃。日本起初看重蘇聯豐富的戰爭資源,擬定了入侵蘇聯,佔領西伯利亞。
日本從1941年中就開始向東南亞的擴張,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滿,為了給日軍一點警戒,美國凍結了對日的貿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沒有石油,日軍的戰斗裝備就無法行駛,艦艇拋錨,等於無法繼續侵略,為了確保正常侵略,掠奪石油,日軍決定冒險一擲。
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實施了珍珠港突襲。
㈧ 日本為什麼要發起太平洋戰爭,這是導致美國參戰的原因嗎
因為如果他們不再打仗,日本在東亞的戰爭將是一場白人戰爭。我們需要在這里補充一點知識。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的能源結構是這樣的:80%的石油來自美國,10%來自東印度群島,只有約7%的石油可以自給自足。當時,美國的孤立主義情緒仍然非常嚴重(盡管它正在迅速扭轉)。每個人都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邪惡資本家篡奪政府的不公正戰爭。
最後,日本的產業結構呈現出非常不正常的狀態:日本的基本土地是寄生地主制度,生產關系極其落後,普通農民承受著極其沉重的地租,階級矛盾十分嚴重。由於第一點的存在,日本有大量廉價勞動力,這使得日本的輕工業(主要是紡織工業)非常發達。1894-1895年甲午戰爭後獲得的巨額賠償使日本建立了一個與本國實力不相匹配的發達軍事工業,但缺乏相應的製造基礎,大量的工業母機只能依靠進口。
㈨ 太平洋是怎樣形成的
太平洋是當代地球上最大的構造單元,而在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說中的古太平洋,則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與後來的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相比,它有著許多特有的、與眾不同的演化史,如環太平洋的地震火山帶,廣泛發育的島弧—海溝系,大洋兩岸地質構造歷史的顯著差異……這就使許多人相信太平洋可能有著它自己與眾不同的成因。如果像海底擴張論所講的那樣,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都是由於海底擴張的原因由古太平洋孕育而成,那麼,作為母親的古太平洋成因又該如何解釋呢?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提出過許多關於太平洋成因的假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世紀中葉,喬治·達爾文(1879年)提出的「月球分出說」。
達爾文認為:地球的早期處在半熔融狀態,其自轉速度比現在快得多;同時在太陽引力作用下會發生潮汐。如果潮汐的振動周期與地球的固有振動周期相同,便會發生共振現象,使振幅越來越大,最終有可能引起局部破裂,使部分物體飛離地球,成為月球,而留下的凹坑遂發展成為太平洋。
由於月球的密度(3.341克/立方厘米)與地球淺部物質的密度(包括地幔頂部橄欖岩層在內的岩石圖的平均密度為3.2~3.3克/立方厘米)近似,而且人們也確實觀測到,地球的自轉速度有愈早愈快的現象,這就使喬治·達爾文的「分出說」獲得了許多人的支持。
然而,上些研究者卻指出,要使地球上的物體飛出去,地球的自轉速度應該非常快,亦即一晝夜的時間不得大於1小時25分。難道地球早期有過如此快的旋轉速度嗎?這顯然很難令人相信。再者,如果月球確是從地球飛離出去的,那麼月球的運行軌道應在地球的赤道面上,事實卻不是如此。還有,月球岩石大多具有古老得多的年齡值(40~45.5億年),而地球上已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僅38億年,這顯然也與飛出說相矛盾。
20世紀50~60年代以來,由於天體地質研究的進展,人們發現,地球的近鄰——月球、火星、金星、水星等——均廣泛發現有隕石撞擊坑,有的規模相當巨大。這不能不使人們想到,地球也有可能遭受到同樣的撞擊作用。1955年,法國人狄摩契爾最先提出,太平洋可能是由前阿爾卑斯的流星撞擊而成的。他還認為這顆流星可能原是地球的衛星,直徑幾乎為月球的兩倍。此後,還有一些人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可惜多屬臆測,沒能提出足夠的證據。
近年,我國學者在研究了月球等類地天體的地質特徵後,對比月球上凹陷的五海,進一步論證了太平洋系撞擊形成的可能性。
㈩ 太平洋名字是怎麼來的
1520年11月28日,哥倫布船隊駛出海峽朝西北方向行進,越過赤道轉而向西。說來也怪,3個多月的航行,竟然沒有遇到一次大風大浪,海面平靜極了。船員們都說,這真是一個太平之洋啊!從此,「太平洋」的名字便為後人沿用至今。其實,太平洋並不太平,也有風浪,只是麥哲倫航行的路線在那個時候沒有風浪罷了。
在15世紀之前,在歐洲人的地理概念中根本沒有太平洋的位置。那些相信地圓說的人們,也無不認為大西洋彼岸是亞洲大陸,這也正是哥倫布至死不悔的知識背景。直到巴爾波亞發現「大南海」,西方人才知道這片水域,但它究竟有多大,還是個謎。麥哲倫事先心中也沒有數,因此,他的估計也是錯誤的。他把香料群島與馬來西亞之間的距離拉長了一倍,而相對低估了太平洋的寬度。實際上,這片遼闊的水域占據了地球面積的整整三分之一還多,是一個比大西洋更加浩瀚的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