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戰國時期漢語叫什麼

日本戰國時期漢語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30 00:05:32

① 古代朝鮮、日本戰國時期 一部分文字也用漢字么

朝鮮和日本古代都是使用漢字的。朝鮮世宗大王發明韓文後韓文只是老百姓和女人使用。士大夫還是同用漢字。各種文件也是使用漢字。二戰結束光復後才開始大規模地使用韓文。日本漢字一直用到明治維新。其實因為語言不同,使用漢字語法和本身的語言有一定的沖突。後來的人不像士大夫那麼有閑可以專業專攻。所以慢慢地少用漢字。但是韓文和日文中還是有很多拼音文字無法表達的詞彙是用漢字的。四字詞語更加如此。韓國和日本的學生都是有漢字課的。

②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的什麼時期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明朝時期。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戰國最早出自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武田信玄把中國的戰國名稱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

(2)日本戰國時期漢語叫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在明朝時期在位的皇帝有,明太祖朱元璋 --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 --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檢。

日本戰國時代在位的總共有五位天皇,分別是後土御門天皇(1464~1500)、後柏原天皇(1500~1526)、後奈良天皇(1526~1557)、正親町天皇(1557~1586)、後陽成天皇(1586~1611)。16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③ 日本戰國時期用的是什麼語言

日文,日文中的漢字叫「漢字」= =

很多莊重的場合都會用漢字寫——比如國書之類。還有比如「風林火山」這種寫於重要旗幟上的字。

④ 日本古代的各個時代即及其年份(如戰國時代,幕府時代等),謝謝。

1、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日文: あすかじだい),約始於593年,止於遷都平城京的710 年,上承古墳時代,下啟奈良時代。

此期以政治中心為奈良縣的飛鳥(即當時的藤原京)而得名,較為重大的事件有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分前期、中期和後期,前期為593年—645年,蘇我專權時代,646年—672年,為曲折發展時代,在位的天皇受到了左右兩方勢力的壓力,在先進與反動的方向中進退維谷。673年—710年,日本朝著盛世前進,最終到達了盛世——奈良時代。

2、奈良時代

710年,日本天皇遷都平城京(今奈良),開始日本歷史上知名的「奈良時代」(ならじだい710—794)。

此期間歷代天皇注重農耕,興修水利,獎勵墾荒,社會經濟得到大為發展,此時的奈良朝受中國盛唐文化的影響,又通過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從而出現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

此時的日本社會儼然處於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但此時對後世的積弊也在形成,班田制難以形成,天皇專職國家的經濟發生動搖,中央集權體制因內訌逐漸削弱。於794年,天皇遷都於平安京標志「奈良時代」結束,開始「平安時代」 。

3、平安時代

平安時代(Heian Period)是日本古代的一個歷史時期,日本官方稱呼也可稱做平安京時代,平安京時期,平安時期。

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鐮倉幕府一攬大權為止。

在奈良朝末期,朝廷與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激化。為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桓武天皇於784年決定從長岡遷都到山城國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在那裡籌建新都,命名為平安京,希望藉此獲得平安、吉利、安寧與和平。

由於平安京在794年完工,故史家常把794年作為平安朝的開始(也有許多國際上和日本國內的權威的歷史學家把784年決定遷都的時間作為平安朝的正式開始時間)。平安時代的稱呼來自其國都的名字。

4、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

最早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

但酷愛中國兵法的武田信玄實際上是把中國的戰國名稱直接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16世紀中葉,地域武士中實力最強的織田信長崛起,永祿三年(1560年),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

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

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後,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5、安土桃山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73年(或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始於織田信長驅逐最後一個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終於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

以織田信長的本城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本城桃山城(又稱「伏見城」)為名。時代特徵是由戰國時代的分裂走向豐臣、德川時代的統一,伴隨著現代化趨勢。

這個時代三個主要人物相繼成為這個時期的主導者:織田信長(1573年至1582年)、豐臣秀吉(1582年至1598年)、德川家康(1598年至1615年)。

織田平定了大半個日本,秀吉繼之統一天下,後豐臣氏被德川氏取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進行了許多先進的為政舉措,推動了日本的現代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歷史

⑤ 日本戰國時期對應我國哪個朝代

明朝。
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最早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但酷愛中國兵法的武田信玄實際上是把中國的戰國名稱直接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⑥ 日本戰國時代語言表述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自我介紹很不一樣的,和各人的性格有關,說話時的語氣倒是有禮儀可講,比如說,即使家康成了將軍後,見到上杉等人也得稱呼為殿。殿是對所有武士的敬稱。同樣如對一名有身份的人,稱呼上不加敬語是很不禮貌的。另外,十分不客氣的話也只是在特殊情況才會有的,比如,對秀康的批評,日本人的語言講究盡量用簡短的字表達出深刻的含義,比如,您很讓人失望,屬於相當嚴厲的批評了。德川本身的性格很不喜歡用嚴厲的語氣批評人。但織田信長是個例外,早在年輕時,他就喜歡用一些怪異的話語諷刺和試探別人。比如,對阿濃說,我困了,不想說話,這種話在當時是很不禮貌的,當信長公喜歡用這種話試探別人的氣量。自我介紹的話,一般是主人先介紹。後客人再介紹。也都是十分客氣和禮貌的話。除非挑釁等特殊情況

⑦ 全問 日本戰國時期 天皇 大將軍 大名 之間 書信交流 全是 用漢字的嗎

日本古代有語言而無文字。雖然現代比較語言學者,以日本與從音韻、語法及語匯三者看起來,系屬巫拉爾、阿爾泰(Ural-Altai)語系統,質言之,它本來是和蒙古語、通古斯語、土耳其語及朝鮮語視同一系統的。但事實上,日本的語言問題,現在尚未獲得完全解決。日儒新渡戶盜造曾雲:「在語言學上看來,日本語是伶仃的孤兒,和它的左右前後各方面的言語沒有什麼關系的。」事實上,日本人自有歷史開始,為了要增加語言的豐富,曾取用了許多中國的字音,此外如朝鮮及西歐的荷蘭、葡萄牙、英國等語言亦對於日本的語言多少做過些貢獻。 日本在漢字未傳入之前本無文字,此一觀點早為公元九世紀時的一部份日本學者所主張。雖然也有人主張「固有文字存在說」-即所謂「神代文字說」,如德川時代後期的國學者平田篤胤(1776-1843)從國粹主義立場著有「神字日文傳」一書,力陳日本早在神代便有文字。惟事實上,這是留傳於對馬阿比留家者,為朝鮮諺文的竄改,是故所謂固有文字說不足憑信,而日本古代,現在已為一般學者所承認。不寧惟是,多數日本學者咸主張日本之有文字是在漢人渡日之後。關於漢字何時傳入日本,當在正史記載漢字之傳入日本之前。史籍之記載漢字漢學之正式傳入日本者,當為應神天皇之世(約當公元三世紀末葉,即二四八年王仁從百濟渡日,獻論語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為漢字漢學傳入日本的開始),自漢字輸入日本後,歷經歲月,迨至八世紀中葉,日人始用漢字楷書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漢字草書的偏旁造為平假名,以為注漢字音,及標注日本語音之用。當時稱漢字為男文字,而稱假名為女文字。日本學者有謂吉備真備作片假名,弘法大師空海作平假名,皆不足憑信,充其量或由他們兩人集其大成而已。漢字傳入日本後,不僅成為公家用以記錄史實,且為一般學者用以著作寫書,而成為當時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不過漢字在日本的讀法有訓讀及音讀兩種。前者即日本原來的語言,而後者則系中國傳入之音。然音讀又因傳入的時地之異而復分為漢音、唐音、吳音。漢字傳入日本後,不僅促進了日本古代文化的進步,同時亦因而促成了所謂片、平假名的日本文字的出現。雖然自公元九世紀初葉以還,因日本所謂的「國風文化」的確立,絕大多數書籍都採用日本文字(假名)記述,但漢字降至明治初年,一直為公家官方用來記事的正式文字。日本自海禁開放與歐美交通往來後,日本語言中復混有許多外來語(日人稱為「舶來語」),早在公元1866年則有前島密(日本郵政制度創始人),其人發表所謂「廢止漢字意見書」,倡導全部用假名而不用漢字,其後彼自由民權論大師福澤諭吉亦在1873年發表「文字之教」一文,主張不用生僻的漢字把常用漢字限制為兩三千字,為政府當局所採用。迨及昭和五年(1930年)前後時,富有急進的教育家高唱「禁用漢文,廢止漢字」,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有主張「廢止漢字,改用羅馬字」,如盟軍總司令部(CHQ )所聘請的教育使節團亦曾建議日本政府限制漢字之使用,俾能使有更多時間以學習其它分野的事物,以提升教育效果。日本政府接受此建議,規定在國民義務教育期間的教育漢字為八百五十字。甚至於如安本美典在1967年年初提出漢字在「二百三十年後消滅論」,凡此種種皆為崇洋心理作祟的結果。自前島密逾1866年提倡廢止漢字到今年將近130 年,百餘年來漢字仍未在日文中廢掉,後來鑒於 850字的教育漢字無法用以表達日常的文章,日本政府遂發表「常用漢字表」,規定常用漢字1850字,但日本的國語審議會後來又建議改為常用漢字1945字,由此可見漢字目前在日本還有其根深蒂固的力量。

⑧ 日本戰國時期的中國是什麼意思

中國地方,漢語亦稱為中國地區,是指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地區,包含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等5個縣;面積為31,917.37平方公里、人口約771.8萬人。

「中國地方」這個詞語,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延喜式最先採用。當時日本全國的驛站按照地區分類,分為近國、中國和遠國。這種分類,在大約從10世紀開始普遍使用。

古代日本的山陽道包括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三備)、安藝、周防和長門,山陰道包括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共十六國。中國地方於日本歷史的中古時期,因戰亂較少,而成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之外,文化及藝術風氣發展最盛的地區。

西接九州 南臨四國 東則與近畿地區相臨

⑨ 日本的戰國時期是什麼時候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明朝時期。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戰國最早出自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武田信玄把中國的戰國名稱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

(9)日本戰國時期漢語叫什麼擴展閱讀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鐮倉幕府滅亡以後的動盪混亂時期逐步走向穩定統一的一個時期,是地方勢力整合逐漸轉向整個國家體系的建立。日本的地理環境,多山,而且缺乏像中國的長三角、華北、關中這樣的足以整合周圍地區的核心發達地區。幕府往往在關東就管不住關西,在關西就管不住關東。

日本戰國同中國春秋戰國相比,就是戰爭規模差距過大。這樣的縣長級戰鬥力如果是在中國的春秋時期早已被五霸中的一個吞並了。

中國在春秋時期以兵車戰爭為主,正常戰爭人數也一般也是幾萬人與幾萬人之間的對壘。當然,即墨一戰,用火牛陣為先,後續幾千人就將幾萬人大軍打得人仰馬翻的也屢見不鮮。

不過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大諸侯國基本已經定位,而且都有省級規模的疆土,戰爭的死傷人數就變得有些多了。最著名的長平之戰,秦軍坑殺四十萬趙卒的行為令人發指,同時也可見戰爭規模之大。

⑩ 日本戰國時期的一個人叫織田信長chang還是織田信長zhang

長讀「chang」的時候,日語里的讀音是「naga」,而另一個發音「zhang」的時候,常讀「osa」。而織田信長的「長」字,在日語里是讀「naga」的,所以漢語里應該讀「chang」。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