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東御花園建在哪裡

日本東御花園建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4-30 07:35:46

A. 御花園建築的格局是怎樣的

御花園佔地約11000多平方米,全園南北寬80米,東西長約140米,有建築20餘處。園內建築布局對稱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築,無論是依牆而建還是亭台獨立,均玲瓏別致,疏密合度。御花園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園內青翠的松、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

B. 長春偽皇宮的歷史是什麼

長春偽皇宮的歷史是:

長春偽滿皇宮前身是民國時期管理吉林、黑龍江兩省鹽務的吉黑榷運局官署。民國二十一年三月九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儀出任「滿洲國執政」。

民國二十一年四月三日,溥儀遷居於此,這里便成為「滿洲國執政府」。民國二十三年,偽滿推行帝制,「滿洲國」改為「滿洲帝國」。

民國二十三年到民國二十九年,先後修建了懷遠樓、同德殿、東御花園、防空地下室、假山、嘉樂殿、建國神廟等建築。

長春偽皇宮的建築布局:

偽滿皇宮博物院總佔地25.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偽滿皇宮博物院有包括緝熙樓、勤民樓、同德殿等偽滿宮廷原狀陳列50個。

大型基本陳列2個,專題展覽3個,舉辦臨時展覽33個,中國國內巡展17個,出國展覽11個。而《同德殿原狀陳列》是偽滿皇宮舊址內體量最大、建築宏偉、體現了皇家宮殿和中日合壁風格的建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春偽皇宮

C. 御花園的景點

坐落於正中北面,是園中的主體建築。它把花園分成東西兩個部分,近二十座不同風格的殿宇軒齋大致建在東西兩側對稱的位置上。只有綺麗小巧的亭檯布於園中,因此欽安殿雖然東西有對稱的建築,但不能同時收入眼簾,從而在視覺上擴大了原本面積不大的花園。
欽安殿殿基是以漢白玉石為材的須彌座,望柱和攔板上的龍鳳圖案是形態優美的明代雕刻。殿頂平坦,周圍四脊環繞。殿內供奉道教的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水神,所以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節令,皇帝到此拈香行禮,祈禱水神保佑皇宮,消滅火災。
欽安殿位於御花園的中央院落內,始建於明代,明嘉靖年(1535年)添建牆垣以自成格局,清乾隆年又在殿前添接抱廈。
欽安殿內供奉玄天上帝,為道教中的北方之神。殿頂為重檐盝頂,殿宇基座周圍漢白玉石欄桿是紫禁城中的石雕精品,殿前相交於甬路上方形成拱門的連理柏也是宮中的奇樹之一。
欽安殿是坐落在北京中軸子午線上唯一的道觀,清代每逢元旦年節,都要在此設斗壇、道場,皇帝來此拈香行禮。 摛藻堂位於御花園東北部堆秀山的東側。「摛藻」為施展文采之意。
自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後,室內放置書架,貯藏《四庫全書薈要》,擇「四庫」中之精粹,以備皇帝來此休憩閱覽。 延暉閣位於御花園內西北,北倚宮牆。明代初建時名為清望閣,清代改今名,概取延駐夕陽光輝之意。
清代宮廷從八旗遴選秀女進宮的活動在此舉行。閣外觀為上下兩層,其內部兩層之間還有一暗層。閣上迴廊環繞,玲瓏輕盈。延暉閣高居宮牆之內,與花園東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登臨高閣,或俯視園中景緻,或北望景山,都風光綺麗,據說在冬季天氣晴朗的日子,這里還可以看到西山的積雪。清代乾隆、道光、咸豐等皇帝都留有吟詠此閣的詩句。 位於欽安殿東北,由各種形狀的太湖石塊堆砌而成的假山,依牆拔地而起,山高14米。這座假山是人工堆成,堆山匠師們稱為堆秀式,故稱堆秀山。山前一對獅子石座上各有一石刻龍頭,口噴水柱高達10餘米,景象十分壯觀。山下小路曲折盤旋通向山頂。山前正中有門,門內有洞,沿洞內石階盤旋而上,也可到達山頂。山頂建有四角攢尖頂方亭一座,名御景亭。每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清代帝後都要上堆秀山登高,到御景亭攬勝。
堆秀山位於御花園北稍東部。明萬曆年十一年(1583年),在拆去的觀花殿原址上,堆疊湖石成高約10米的假山。山正中洞門題為「堆秀」,山巔建御景亭。清代又在山間設噴泉石獸,為宮中現存唯一的水法設施。
御景亭高聳於御花園北的堆秀山上,是宮苑中眺望風景的絕佳之處。亭內天花藻井,並面南設寶座,亭外設石供桌。此亭為九九重陽節帝後登高之處。 繹雪軒位於御花園東南角,養性齋位於御花園西南角,後依宮牆,座東面西,其建築平面為「凸」字形。
兩齋遙遙相對,造型高低不同,對稱卻不呆板。繹雪軒的門窗裝飾均為楠木雕刻,窗欞雕有萬壽無疆花紋。乾隆皇帝常到絳雪軒吟詩作賦。當時絳雪軒前有五株海棠樹,每當花瓣飄落時,宛如紅色雪花紛紛降下一般,遂將此軒名為繹雪軒。乾隆皇帝曾有絳雪百年軒,五株峙禁園的詩句。軒前琉璃花壇里有一簇極為罕見的太平花,這是晚清時西太後命人從河南移來栽種於此處的。養性齋是一座樓閣式藏書樓,末代皇帝博儀退位以後,曾聘請教師在這里教他學習英語和數學。
此軒門窗為楠木本色,不加油飾。柱、框、梁、枋皆飾斑竹紋彩畫,朴實淡雅。軒前的琉璃花壇制頗為精緻,壇內疊石為山,栽有牡丹等名貴花木。原來,軒前有海棠樹5株,每當花瓣飄落時,宛若雪花片片繽紛而降,遂名絳雪軒。晚清時,慈禧命從河南移來太平花,代替了古海棠。花壇前豎立一遠古木質化石柱也十分珍奇,上刻乾隆帝御題詩句。
養性齋位於御花園西南,始建於明代,初名樂志齋,清代改今名。
齋為兩層樓閣式,座西面東,齋前疊石環抱。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於樓兩端向前各接出3間,改建為轉角樓,建築平面遂呈「凹」字形,與花園東面的絳雪軒正凹凸相應。清嘉慶、道光兩帝常臨此齋。清遜帝溥儀曾將他的英文教師庄士敦安排在此居住。 園內有萬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等名亭,分別象徵春夏秋冬四季。萬春亭與千秋亭一東一西,都是方形重檐的亭子,上有傘狀攢尖圓頂,四面出廈,構成十二角。浮碧亭、澄瑞亭兩亭也是一東一西,均為方形,亭南伸出抱廈一座。造型奇特的它建在 一座單孔石橋上,石橋下是 一池碧水,水中有清雅的睡蓮和游動的金魚。
萬春亭在御花園東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 亭重檐,上圓下方,合於「天圓地方」之說。東方與春季對應,故名萬春,即天地長春之意。
萬春亭與花園西部的千秋亭相呼應,造型相同,成為一對。兩亭都精美絢麗,可稱宮內最美的亭子之一。 園內現存有古樹一百六十多棵,多數在三百年以上,蒼松翠柏,千姿百態,各領風騷。
在欽安殿前有一連理柏占居顯位,樹的二根分別位於故宮中軸線的兩側,於l米多高處合二為一,正值中軸線上方變為一棵。相傳兩樹自動結伴,心往一處想,堅貞不屈,因而感動了上蒼,使之融為一體,人們叫它連理樹,象徵純真的愛情,因而引來了天下不少痴情男女與它相擁。
位於堆秀山東側有一棵古柏,被封為「遮蔭侯」。它在園中名氣最大。此樹高7.8米,樹圍0.9米。它雖貌不出眾,所在的位置也不顯赫,但怎麼會得此殊榮呢?
相傳有一年,乾隆下江南,天氣很熱,隨從人等個個汗流浹背,惟有乾隆爽身愜意。回朝後,乾隆皇帝在園中遊玩來到此樹前,一太監奉承道:皇上去江南時此樹枯萎。皇上一回來此樹又茂盛起來了,看來是此樹隨皇上一同去了江南。乾隆一想,去江南的路上別人大汗淋淋,而自己卻很涼爽,再聽太監這么一說,想必此樹暗中為我遮蔭,不禁心中大喜,便賜封此古柏為「遮蔭侯」。後來還為它題寫了《柏樹行》刻在碑上,碑就在樹旁的搞藻堂西牆上。
園中的名貴古樹還很多,如卧龍松、龍爪槐等,這些古樹雖老態龍鍾,但還枝繁葉茂,每天迎接著海內外廣大遊人。

D. 日本的天皇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日本天皇不是那麼隨便的,一切都在大家的監督之下。其實也就是說,日本天皇沒有任何自由。畢竟日本天皇沒有實權。說白了就是花瓶和形象代言人在日本的存在,所以他在生活中不能隨心所欲,平時還要做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只是作為日本的象徵。

總結:日本天皇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天皇的存在和其他的國家的領導人都不一樣,他真的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存在意義。自然也沒有實際的發言權,生活也是被別人監管和掌控著的。

E. 溥儀長春偽皇宮的假山下有個防空洞,洞裡面有什麼東西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歲月中,「偽滿洲國」是個特殊的名詞,它反映的一段特殊的歲月。愛新覺羅·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位皇帝,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下,半推半就地坐上了「偽皇帝」的寶座上。可是他的皇宮的假山下,竟然有一個藏滿先進設備的防空洞,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刻也不會停歇,無論是多麼結實的防空洞,也阻止不了其消亡的結局,滄海桑田,當年這座偽皇宮,現在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任由後人游歷參觀,談論評說了。

F. 偽皇宮的簡介

偽滿皇宮舊址位於長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5號,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充當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時的宮廷遺址,佔地面積13.7萬平方米。

是國內現存比較完整的宮廷遺址之一,也是日本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最典型的歷史見證。偽滿皇宮遺址核心保護區現存文物建築多處,以中和門為界分為內廷和外廷。

內廷主要有緝熙樓、東御花園、西御花園、同德殿、書畫樓等,是溥儀及其眷屬的生活區。外廷區主要有勤民樓、懷遠樓、嘉樂殿、宮內府等,是溥儀的政務活動區。

(6)日本東御花園建在哪裡擴展閱讀

偽滿皇宮前身是民國時期管理吉林、黑龍江兩省鹽務的吉黑榷運局官署。

民國二十一年三月九日(1932年3月9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儀出任「滿洲國執政」。

民國二十一年四月三日(1932年4月3日),溥儀遷居於此,這里便成為「滿洲國執政府」。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偽滿推行帝制,「滿洲國」改為「滿洲帝國」。

民國二十三年三月一日(1934年3月1日),溥儀在勤民樓舉行登極大典,由「執政」改頭換面為「皇帝」,「執政府」隨之改為「帝宮」,俗稱「皇宮」。此後,偽滿帝宮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先後修建了懷遠樓、同德殿、東御花園、防空地下室、假山、嘉樂殿、建國神廟等建築。

1954年,吉林省博物館由吉林市遷到長春市,臨時選址在偽滿皇宮,以同德殿、嘉樂殿和書畫樓等作為其館舍。

1962年7月,時任中宣部副部長周揚在考察偽滿皇宮舊址後,做出「要把偽皇宮由文化部門管理起來,使之成為展覽中國末代皇帝前半生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罪行的場所」的指示。

1962年12月1日,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會於做出決定:「同意將偽皇宮遺址交省文化局籌辦陳列館。」

1962年12月24日,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遂告成立,當時對外館名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十四年罪行陳列館。

1964年7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局決定將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與吉林省博物館合署辦公。

1982年8月16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恢復建制,從長春市第二非金屬材料試驗機廠接收偽皇宮舊址作為館址。

1984年,偽滿皇宮核心區的勤民樓、緝熙樓等主要建築陸續復原並對外開放,開放區域不足偽滿皇宮舊址原佔地面積的十分之一。

2000年7月,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偽滿皇宮舊址劃歸長春市實行屬地管理。

2001年2月,吉林省偽皇宮陳列館更名為「偽滿皇宮博物院」。

G. 御花園是在圓明園還是在故宮

故宮,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1420年),以後曾有增修,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
全園南北縱80m,東西寬140m,佔地面積12000㎡。園內主體建築欽安殿為重檐盝頂式.坐落於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台樓閣。園內青翠的松、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園林景觀。

御花園主要有三大特色:
其一,建築布局對稱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以欽安殿為中心,兩邊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築近20座,無論是依牆而建還是亭台獨立,均玲瓏別致,疏密合度。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萬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兩對亭子東西對稱排列,浮碧和澄瑞為橫跨於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側伸出抱廈;萬春亭和千秋亭為上圓下方、四面出抱廈、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體現了「天圓地方」的傳統觀念。兩座對亭造型纖巧秀麗,為御花園增色不少。 其二,園中奇石羅布,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園內現存古樹160餘株,散布園內各處,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絳雪軒前擺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經曝曬的朽木,敲之卻鏗然有聲,確為石質,尤顯珍貴。 其三,彩石路面,古樸別致。園內甬路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組成900餘幅不同的圖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戲劇、典故等,沿路觀賞,妙趣無窮。 御花園原為帝王後妃休息、游賞而建,但也有祭祀、頤養、藏書、讀書等用途。

H. 偽滿皇宮博物院的景區布局

宮廷區概述
中部宮廷游覽區,佔地4.6萬平方米,保持了原有建築歷史原貌,有根據康熙皇帝的「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的祖訓而命名的溥儀辦公之處勤民樓,有集辦公、娛樂、居住於一體的同德殿,有用以供奉清朝列祖列宗的懷遠樓,有溥儀日常生活的寢宮緝熙樓,還有用於舉行大型宴會的嘉樂殿等。此外還有東西兩個御花園、書畫樓、植秀軒、暢春軒、宮內府、中膳房、洋膳房、鹵簿車、防空洞、游泳池、建國神廟等附屬設施。
同德殿
始建於1937年,1938年末竣工,建築面積 5758平方米,是一座集政治活動、日常生活和娛樂為一體的二層宮殿式建築。溥儀為了表示與日本侵略者同心協力,取「日滿一德一心」之意命名為同德殿。
一樓是溥儀處理政務與娛樂的場所,主要有廣間、叩拜間、候見室、便見室、中國間、鋼琴間、檯球間、日本間、電影廳等。二樓原設計為溥儀和末代皇後婉容的寢宮,因溥儀疑心日本人在同德殿安裝竊聽設備而從未使用。
緝熙樓
始建於1914年,建築面積1036平方米,是一座青磚鐵皮房頂的歐式二層樓房。原為吉黑榷運局辦公樓,1932年4月3日之前經改建維修,成為溥儀及其後妃婉容、譚玉齡居住的寢宮。溥儀取《詩經·大雅·文王》「於緝熙敬止」句為此樓命名。一樓西側原為溥儀的會客廳,1937年譚玉齡入宮後,改為譚玉齡生活區;一樓東側為宮女、太監生活區。二樓西側為溥儀生活區,東側為婉容生活區。
勤民樓
始建於1914年,建築面積 1392.7平方米,是一座歐式建築風格的二層樓房。原為吉黑榷運局辦公樓,經改建維修成為溥儀的辦公樓。1932年2月,溥儀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後,認為復辟清朝、恢復祖業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取其祖訓 「敬天法祖,勤政愛民」中的「勤民」二字命名此樓。一樓主要有4個候見室,是日偽官吏有資格者等候溥儀召見的場所。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辦公室也設在一樓。二樓有舉行登極大典的正殿勤民殿,還有東便殿、西便殿、賜宴殿和佛堂等。
懷遠樓
1934年建成,建築面積1483.69平方米,是一座二層青磚樓房,是溥儀祭祀祖先的地方。溥儀取《禮記》中「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句命名。一樓為侍從武官處及宮內府帝室審查局、近侍處、掌禮處辦公室。二樓除去溥儀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外,還有尚書府辦公室和清宴堂。
東御花園
1938年建成,佔地面積11100餘平方米,是由日本園林師佐藤倉設計的一座日本園林風格的花園。花園內動靜相襯,步移景異,是供溥儀及其後妃休憩、娛樂的場所。園內修建之初只有一座假山、游泳池和騎馬場。此後東御花園修建防空地下室,在原有騎馬場上建成了供奉日本皇室祖先「天照大神」的神廟。假山位於花園正南部,其山形脈絡是仿滿族的發祥地——長白山縮造而成。
書畫樓
建成於1936年,面積670平方米,是一座小二層樓,溥儀從北京故宮帶來的善本古籍、名人書畫等清宮珍貴文物都存放於此。一樓東側的房間內存放著手卷30箱,約1300件,包括《曹娥碑》、《二謝帖》、鍾繇的字、僧懷素的草書、歐陽詢的墨跡、王維的人物畫、閻立本的真跡等書畫國寶。一樓西側存著宋版書32箱,其中有司馬光《資治通鑒》原稿、殿本書3箱、清朝歷代皇帝墨跡2箱等珍貴圖書。偽滿政府垮台,溥儀逃離偽滿皇宮時,為便於攜帶,精心挑選出最珍貴的收藏品57箱,全部運往通化大栗子溝,剩餘部分全部遺失。 西部休閑文化區以御用花窖、御用跑馬場和禁衛軍營房及禮堂、鹵簿車庫等為基礎,突出觀眾可參與性項目。
御用跑馬場
御用跑馬場是專供偽滿皇帝溥儀騎馬的場所,後來改建成了御馬苑馬術俱樂部,它是全國唯一一家屹立於都市中心、歷史遺跡中的馬術俱樂部。其佔地面積8900平方米,30餘間馬房。至2013年已擁有汗血馬、阿拉伯馬、英純血馬、半血馬及國內外其他品種的馬匹近100匹,並有專業的馬術教練。
御用花窖
在御用跑馬場院的北部,有兩棟玻璃扣頂的灰色建築,這就是御用花窖。花窖佔地面積近800平方米,偽滿時期,花窖內曾飼養過宮廷中所用欣賞花卉,譚玉齡喜愛的君子蘭花就曾在此培育。而今故人已去,事過境遷,偽滿皇宮博物院利用此御用花窖開辟了宮廷花卉欣賞綠色文化休閑區。 金智元上奏溥儀的奏摺
偽滿大臣上奏溥儀之用熟宣紙,書簡式,長23厘米,寬13厘米,溥儀在每個奏摺上親自用手筆分別簽有「照發」、「可」、「知道了」、「欽此」等字。
1944年8月31日(偽康德十一年八月三十一日),偽宮內府待衛處處長金智元具折上奏溥儀:「為奏請事竊查九月二日(即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致祭明賢貴妃,擬請欽派掌祭官前往致祭,是否有當伏乞聖鑒,訓示,謹奏。」溥儀在此奏摺上用毛筆寫道「署派溥佳前往致祭欽此」。溥佳即金智元,載濤之子,溥儀的堂弟。「明賢貴妃」指的是溥儀最寵愛的譚玉齡。1937年3月,年僅17歲的譚玉齡被溥儀從北京選中成為他的第三個妻子,封為「祥貴人」1942年8月13日譚玉齡病死後,追封為「明賢貴妃」並移棺於護國般若寺停放。盡管這是一個簡單例行的祭祀,但卻要如此奏請欽派承祭官主持祭祀,從中便可窺見偽滿祭祀活動之一斑。
對於這類溥儀生活中的小事,他有權處理並能簽署具體的意見。但有關偽滿洲國政務方面的奏摺,溥儀只能在上面畫「可」,因為一切都是日本主子事先決定的,到皇帝這里不過是走走過場。
偽國務院布告第十三號
1941年12月8日,布告以偽滿洲國總理大臣張景惠名義發布。
布告裝在株式會社滿洲事情案內所的牛皮紙文件袋內。其保存番號:801,分類:5。普通白紙印刷,石印,楷體字,長方形,長108厘米,寬77厘米。年款為「康德八年十二月八日」,中間加蓋紅色篆書「國務院印」,末行為「國務總理大臣張景惠」,此行下加蓋「國務總理大臣之印」篆刻紅色印模。
自右至左豎排行文。布告的全文如下:「為布告事,本日,本國務總理大臣恭拜大詔。奉天承運大滿洲帝國皇帝,昭昭爾眾庶曰:盟邦大日本帝國天皇陛下,茲以本日,宣戰美英兩國,明詔煜煜懸在天日。朕與日本天皇陛下,精神如一體,爾眾庶亦與其臣民感有一德一心。夙將不可分離關系,固結共同防衛之義,死生存亡,斷弗分攜。爾眾庶咸宜克體朕意,官民一心,萬方一志,舉國人而盡奉公之誠,舉國力而援盟邦之戰,以輔東亞戡定之功,貢獻世界之和平,欽此。
欽戴之下,感激無任,敬奉天心遍行布告曰:盟邦日本帝國為東亞共榮起見,前為我國固國基於盤石,後為民國援政府於新秩序。邇來五年,舉其國力而盡心興亞之業,弔民伐罪之師所向無敵,撥亂反正之功不日將成,天下咸知,毋庸贅述。而美英兩國深惡興亞不利於已,視日本如仇敵,百方陰撓,欲必置之敗衄之地。狠毒之心靡所不用,詭秘之謀靡所不施。文告忠言棄而不顧,特使磋商固執弗移,陰整軍備,潛伺機會,耽耽之勢不容一息猶豫。盟邦之宣戰兩國,神之斷也,天之時也,勝敗之決何須蓍蔡,凡我國民深曉盟邦宣戰之義,勵盡艱難,效力時局,誓為興亞貫徹其目的,以奉副天心之萬一,行此布告,咸令周知。」
此布告的前半部,即所謂的「時局詔書」。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與此同時,以天皇裕仁的名義對美英兩國宣戰。日本帝國主義不僅動員本國的一切力量投入到這場戰爭中,而且還把「滿洲國」綁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戰車上。在戰爭爆發的當天,溥儀即秉承關東軍的旨意,發表了支持「聖戰」的這個「時局詔書」。
布告的後半部分是張景惠以偽國務總理大臣的名義對如何奉戴「詔書」之意旨,全力支持日本發支的侵略戰爭作了進一步的號召和說明。此布告是以溥儀、張景惠為首的偽滿政府追隨日本帝國主義擴大侵略戰爭的罪證。
大典紀念章
銀質圓形,直徑3.5厘米。正面,上嵌有金色蘭花御紋章,下鑄豎排「帝出乎震」4個銀色文字,兩側刻有對稱的鳳凰圖案。背面正中鑄有「大典紀念章」,右側鑄有「康德元年」,左側鑄有「三月一日」,均系銀色文字。1934年3月1日,為了適應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需要,在偽滿洲國又實行了帝制,溥儀也搖身一變由「執政」變成了「皇帝」,為了把偽滿洲國這個傀儡政權打扮的像個獨立國家的樣子,又大肆宣傳帝制實施的「偉大意義」,藉此來欺騙輿論,混淆視聽。為了慶祝「曠古大典」又特意規定了領授的范圍:1、被召參與大典及其關系者;2、參加御大典事務及其關系者;3、其他國務總理指定者。傀儡登極分為郊祭、登極和賜宴三大項,是日,大大小小偽官佩戴著「大典紀念章」參加溥儀的「登極大典」。

I. 御花園的園內建築有怎樣的布局特點

御花園位於北京故宮中軸線的最北端,在坤寧宮後方,始建於1420年,稱為「宮後苑」,以後歷代多有增修,但都基本上保留了初建時的基本格局,清代時改稱為御花園。

園中有不少的殿宇和樹石,都是明代遺物。御花園原為帝王後妃休息、游賞而建,但也有祭祀、頤養、藏書和讀書等用途。

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的北端,正南有坤寧門同後三宮相連,左右分設瓊苑東門、瓊苑西門,可通東西六宮,即北面是集福門、延和門、承光門圍合的牌樓坊門和順貞門,正對著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門。

御花園佔地12000多平方米。園內建築採取了中軸對稱的布局。中路是一個以重檐錄頂、上安鎦金寶瓶的欽安殿為主體建築的院落。

東西兩路建築基本對稱,東路建築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萬春亭、絳雪軒;西路建築有延輝閣、位育齋、澄瑞亭、千秋亭、養性齋,還有四神祠、井亭和鹿台等。

著名的堆秀山是宮中重陽節登高的地方,疊石獨特,磴道盤曲,下有石雕蟠龍噴水,上築御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

御花園內主要有坤寧門、欽安殿、承光門、天一門。坤寧門位於內廷中路北端,為御花園的北門。始建於明初,1535年,因坤寧門移至坤寧宮後北圍廊正中而改稱順貞門。順貞門為隨牆琉璃門3座,每座均安雙扇實榻大門,每扇門縱橫各9顆門釘。

門外為北橫街,隔街與神武門相對,門內南向正對承光門,門左右各有東西向琉璃門一座,名延和門、集福門。此3座門間以琉璃頂矮牆相連,在順貞門前圍合成一座袖珍院落。

順貞門乃內廷通往神武門之重要通道,無故禁開。皇後赴西苑先蠶壇行祭祀禮或去往圓明園、壽皇殿等處均出入此門,皇帝有時也經此門出入。

此外,在欽安殿道場之期,隨時啟閉以供道士進出,但須嚴行稽查,不許閑人出入。明代時,若逢宮人病故,棺槨從順貞門的右側之門送出。清代後宮親族女眷曾奉旨會親於此,選秀女時也進此門。

欽安殿位於御花園正中,南北中軸線上,是園中的主體建築。欽安殿始建於明代,明嘉靖年添建牆垣以自成格局,清乾隆年又在殿前添接抱廈。

欽安殿內供奉玄天上帝,又稱真武大帝。傳說玄武為北方神靈,代表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為龜蛇狀。在陰陽五行中,北方屬水,色為黑,守護紫禁城建築免遭火災。

明永樂皇帝自詡為真武大帝飛升500歲之後的再生之身,在他的推動下,宮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特別盛行。

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節令,皇帝都會到此拈香行禮,祈禱水神保佑皇宮,消滅火災。

殿頂為重檐盝頂,殿宇基座周圍漢白玉石欄桿是紫禁城中的石雕精品,殿前相交於甬路上方形成拱門的連理柏也是宮中的奇樹之一。

欽安殿是坐落在北京中軸子午線上唯一的道觀,到了清代,每逢元旦年節,都要在這里開設斗壇和道場,皇帝親自前來拈香行禮。

欽安殿北為承光門,正中有琉璃牌樓門一座,稱承光門。門北向,門內陳設壤金銅像一對,門左右各接有短垣,高僅過人,但砌築得十分華貴,干擺青磚下肩,土紅牆身,黃色琉璃牆頂之下,承托著一排琉璃斗拱。

牆東西伸延折而向北,再各接牌樓門一座,即東為延和門,西為集福門,北為順貞門,由四座門圍成一個園林空間。成為御花園特有的一種景觀,與我國其他的古園不同,這里的自然景如花門和假山,均被牆垣和殿庭所約束住了,呈現出了一種規正之美。

欽安殿院落的南門為天一門,是嘉靖皇帝在添建欽安殿院牆時所建。初名「天一之門」,清代改為「天一門」。

按古代陰陽五行學說,北方屬水。欽安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北端,其院門名為「天一」,乃取《易經》中「天一生水」之意,與五行之說相應。

另外,因為嘉靖年間紫禁城多次失火,在此背景下修建欽安殿院牆和院門,並由嘉靖皇帝親為院門題名,顯然有祈求平安之意。

天一門南向,主體由青磚砌成,磨磚對縫,工藝考究。正中單洞券門,內裝雙扇朱漆宮門,門上嵌縱橫各9路銅鎏金門釘。黃琉璃瓦歇山頂,檐下綠琉璃仿木結構椽、枋和斗栱。額枋彩畫是具有典型明代特徵的旋花彩畫,為清代旋子彩畫的前身。

天一門兩側各出琉璃影壁與院牆相連,影壁的盒子與岔角部位飾琉璃仙鶴、雲朵,做工精美。門前左右陳列銅鍍金獬豸各一,御路正中設青銅香爐一座。門內正對連理柏一棵,枝繁葉茂,蒼勁古樸。

天一門是紫禁城內較為少見的青磚建築,一方面直觀地反映出避火的願望並切實起到了防火作用。另一方面,青磚淡雅的色澤也與御花園的園林環境相協調。紫禁城西北角的英華門,與天一門完全一樣。

摛藻堂位於御花園內東北部、堆秀山東側,是乾隆年間修建的,主要曾用於貯藏《四庫全書薈要》,其中摛是傳揚、鋪展的意思,「摛藻」意為弘揚文華。

該建築依牆面南,面闊五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堂西牆辟有一小門,可通西廂房。只以少數精美造型的亭台立於園中,空間舒廣。

堂前出廊,明間開門,次梢間為檻窗。室內放置書架,為宮中藏書之所。1779年之後,《四庫全書薈要》曾貯藏於此,供乾隆皇帝隨時閱覽。

摛藻堂的匾額是乾隆皇帝題寫的「摛藻抒華」4字,楹聯為:

庭繞芳毯鋪生意;

座有芸編結古歡。

其中「芸編」一詞中的芸指多年生草本植物芸香,古人常把芸香夾入書中以防蟲蛀,故以芸編稱古書。西門外的楹聯為:

左右圖書,靜中涵道妙;

春秋風月,佳處得天和。

西室內,乾隆皇帝題寫的楹聯為「宿風」,楹聯為:

從來多古意;

可以賦新詩。

園內遍植古柏老槐,羅列奇石玉座、金麟銅像、盆花樁景,增添了園內景象的變化,豐富了園景的層次。御花園地面用各色卵石鑲拼成福、祿、壽象徵性圖案,豐富多彩。

浮碧亭位於御花園的東北,亭北正對倚園北牆而建的摛藻堂,正南是萬春亭。亭平面方形,三開間,通面闊約8米,前出抱廈,下有東西長的矩形水池,池上橫跨單券洞石橋,亭坐落於橋上。

亭和抱廈頂均為綠琉璃瓦黃剪邊,攢尖頂上安琉璃寶頂。一斗二升交蔴葉斗栱,檐枋下安華板,方柱。亭東西兩側為石雕欄板,同時也是橋的欄板,南北兩面在石欄板中間設兩步台階為亭的出入口。

方亭內天花正中有雙龍戲珠八方藻井,周圍為百花圖案天花,檐下蘇式彩畫,抱廈三面開敞。

池中水引自護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魚穿泳,為御花園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潑的情趣。

萬春亭在御花園東部,1536年建。亭為重檐,上圓下方,合於「天圓地方」的說法。東方與春季對應,故名萬春,即天地長春之意。

延暉閣位於御花園內西北,北倚宮牆。明代初建時名為清望閣,清代重修時取延駐夕陽光輝之意。

閣坐北面南,三開間,外觀為上下兩層,其內部兩層之間有一暗層,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明間開門,燈籠框隔扇門6扇,兩次間為燈籠框檻窗。閣之上層迴廊環繞,玲瓏輕盈。

清代宮廷從八旗遴選秀女進宮的活動也在此舉行。

延暉閣高居宮牆之內,與花園東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登臨高閣,或俯視園中景緻,或北望景山,都風光綺麗,據說在冬季天氣晴朗的日子,這里還可以看到西山的積雪。清代乾隆、道光和咸豐等皇帝都留有吟詠此閣的詩句。

在延暉閣西為位育齋,嘉靖年間曾更名玉芳軒,清代恢復了位育齋的名稱。

位育齋坐北面南,面闊5間,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明間開門,兩次間為支摘窗。位育齋前有魚池一座,中跨拱橋,橋上建有一亭曰澄瑞,清雍正時此齋曾作為佛堂。

澄瑞亭位於御花園的西北,正北為倚園北牆而建的位育齋,正南為千秋亭。亭平面方形三開間,通面闊約8米,前出抱廈,下有東西長的矩形水池,池上橫跨單券洞石橋,亭坐落於橋上。

亭和抱廈頂均為綠琉璃瓦黃剪邊,攢尖頂上安琉璃寶頂,一斗二升交葉斗栱,檐枋下安華板。亭東西兩側的石雕欄板亦為橋的欄板,蕉葉紋望柱頭。亭南北兩面設踏步,作為進出口。方亭內為金龍圖案井口天花,正中有雙龍戲珠八方藻井,檐下龍錦彩畫,抱廈三面開敞。

澄瑞亭以南就是千秋亭,1536年建。亭平面呈形,是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廈形成。四面抱廈前各出白玉石台階,周圍白玉石欄板,綠色琉璃檻牆飾黃色龜背錦花紋,檻窗和隔扇門的槅心都是三交六椀菱花,梁枋施龍錦彩畫。重檐攢尖頂,下層檐施單昂三踩斗栱,下層檐以上改成圓形,施單昂五踩斗栱。

圓攢尖頂,明稱「一把傘」式,黃琉璃竹節瓦。寶頂是由彩色琉璃寶瓶承托鎏金華蓋組合成的。上圓下方的屋頂取仿「天圓地方」的古明堂形制。

亭內天花板繪雙鳳,藻井內置貼金雕盤龍,口銜寶珠。兩亭色彩絢麗,造型精美,可稱是宮中亭子之最。千秋亭、養性齋,還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

御花園內有兩座井亭,坐落在萬春亭和千秋亭以南,東西遙相對應。

亭平面方形,四柱礎刻覆蓮,面闊1.9米,四周繞以石欄板,石洩水槽,井在亭子中心,均用漢白玉石製作。東邊一座梁枋繪花草枋心蘇式彩畫,西邊繪海漫斑竹。

井亭的特點是頂上部做「盝頂」,正中開露天洞口,形狀隨同井的平面,正對下面的井口,為的是採光以便看視井中水面,亦方便掏井,利於長竿上下。

御花園井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方形平面的建築頂都是八角形。頂的形狀改變是在四柱上端採用擔梁,擔梁兩端懸挑著另一根懸空的梁,於是四方改成八方。八角攢尖頂中間落平,開八角形洞口,頂覆黃琉璃瓦,八對合角吻,八條脊,脊端安仙人走獸。

西邊的亭內架有兩根橫木,中間安著滑輪,是當年打水的遺跡。宮內井亭很多,但是像這樣結構巧妙,造型嬌小精麗是絕無僅有的。

堆秀山也是在明代建立的,後來,奉神宗朱翊鈞之命拆去,於同年在其基礎上改築堆山,用太湖石疊高14米而成,山頂築有亭子一座,名為「御景亭」。

亭平面方形四角攢尖夔金寶頂,自亭上可俯瞰宮苑,遠眺紫禁城、景山、西苑盡在目中。山北依宮牆,高約10米。

疊石山腳正面中間有券洞門,洞門上額有一題名為「堆秀」的匾,使用滿漢兩種文字,門內有石洞,內為磚砌穹隆式石雕蟠龍藻井。

「御景亭」和「堆秀」之名皆為明萬曆皇帝所賜,清代仍保留著明代的舊稱。東側山腳石壁上還刻有乾隆皇帝所題的「雲根」兩字,以贊賞石山似層雲疊起之美。

堆秀山雖是疊砌壘垛的假山,但由匠師們精心設計和巧妙地使用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太湖石,在比較狹小的地面上,拔地騰空而起,疊壘成一座怪石嶙峋、岩石陡峭的崇石峻嶺。

山上有些石塊酷似雞、狗、豬、猴、馬、兔等「十二生肖」的動物形狀,或卧或站,姿態各異,吸引人們去揣摩猜測,因而增添了觀賞的趣味。

御景亭高聳於堆秀山上,是宮苑中眺望風景的絕佳之處。這里原是明代觀花殿的舊址,萬曆間改堆假山。山的東西山石間各有登道,拾級而上可達山頂御景亭。

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葉斗栱,攢尖頂,上覆翠綠琉璃瓦,黃色琉璃瓦剪邊,鎏金寶頂,四面設隔扇門。四周圍繞著漢白玉石欄板。亭內天花藻井,面南設寶座。

御景亭是皇帝和皇後在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的地方。

絳雪軒位於御花園東南角,繹雪軒的門窗裝飾均為楠木雕刻,窗欞雕有「萬壽無疆」花紋,乾隆皇帝常到絳雪軒吟詩作賦。

當時絳雪軒前有五棵海棠樹,每當花瓣飄落時,宛如紅色雪花紛紛降下一般,遂將此軒名為繹雪軒。乾隆皇帝曾有「絳雪百年軒,五棵峙禁園」的詩句。軒前琉璃花壇里有一簇極為罕見的太平花,這是晚清時西太後命人從河南移來栽種於此處的。

養性齋是一座樓閣式藏書樓,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以後,曾聘請教師在這里教他學習英語和數學。

絳雪軒的門窗為楠木本色,沒有任何的油飾。柱、框、梁、枋都飾有斑竹紋彩畫,朴實淡雅。軒前的琉璃花壇制頗為精緻,壇內疊石為山,栽有牡丹等名貴花木。原來軒前有海棠樹5棵,每當花瓣飄落時,宛若雪花片片繽紛而降,遂名絳雪軒。

晚清時,慈禧命從河南移來太平花,代替了古海棠。花壇前豎立一遠古木質化石柱也十分珍奇,上刻乾隆帝御題詩句。

養性齋位於御花園西南角,後依宮牆。齋為兩層樓閣式,坐西面東,齋前疊石環抱。1754年於樓兩端向前各接出3間,改建為轉角樓,建築平面遂呈「凹」字形,與花園東面的絳雪軒正凹凸相應。

清嘉慶和道光兩帝經常前來此齋,清遜帝溥儀曾將他的英文教師庄士敦安排在此居住。

御花園內的延和門

御花園銅象

J. 偽滿皇宮博物院好玩嗎,偽滿皇宮博物院旅遊攻略

還不錯,如果你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話,值得一看。從遊客中心購完票後,可以從大廳那張地圖方便游覽。建議租一個講解器,可以了解到更多歷史。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