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漢武帝在日本什麼地方

漢武帝在日本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5-01 02:16:40

A. 漢武帝時西域36國是哪些國家,它們都位於哪裡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建元癸卯三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
。西域三十六國最早出唐書,依次為:
(一)烏孫----現新疆伊寧市附近及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的部分地區。
(二)龜茲---- 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
(三)焉耆 ---- 現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
(四)於田 ---- 現新疆和田一帶。
(五)若羌 ---- 現新疆若羌東南,羅布泊西北,離古陽關最近。
(六)樓蘭 ---- 現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旁沙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現存有樓蘭遺跡。
(七)且末 ---- 現新疆且末縣西南,現有周圍二十里古城兀立,牆垣斷續。唐玄奘取經,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 ---- 現新疆且末縣西南,車爾臣河南,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國家最小。
(九)戎盧 ---- 現新疆於田縣南。
(十)彌 ---- 現新疆南疆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 ---- 現新疆策勒縣南。(以上四個小國,全在現和田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沙漠湮沒)。
(十二)皮山 ---- 現新疆皮山縣東南,藏桂附近,尚有漢皮山國城墟,當地人叫破城子。
(十三)西夜 ---- 現新疆皮山西南。
(十四)蒲犁 ---- 現新疆葉城東一帶地方。
(十五)依耐 ---- 現新疆英吉沙東南東勒庫爾依耐和蒲犁兩國雖小,但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要道。唐玄奘從天竺(現印度)取經回國,取道於此。
(十六)莎車---- 現南疆莎車縣,後被於田吞並。
(十七)疏勒 ---- 現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
(十八)尉頭 ---- 現新疆南疆烏什、巴楚地。
(十九)溫宿 ---- 現新疆阿克蘇和溫宿一帶。
(二十)尉犁 ---- 現新疆庫爾勒、尉犁地方。後被焉耆吞並。
(二十一)姑墨---- 現新疆南疆拜城一帶。
(二十二)卑陸 ---- 現新疆阜康縣以北
(二十三)烏貪訾----現新疆離現瑪納斯北和昌吉附近。
(二十四)卑陸後國--現新疆阜康縣東。
(二十五)單桓 ---- 現新疆瑪納斯東北。
(二十六)蒲類 ---- 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現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 ---現新疆烏蘇縣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 ---現新疆昌吉縣以西。
(三十)劫國 ---- 現新疆呼圖壁東北。
(三十一)狐胡 ---- 現新疆吐魯番以北。
(三十二)山國 ---- 現新疆南疆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交河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及附近地方。
(三十五)車師尉都國 現新疆吐魯番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 現新疆奇台周圍。
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屬於西域的國家,現都不在我國新疆境內了。

B. 漢武帝征伐過日本嗎

沒有。因為是日本主動臣服的。所以漢武帝就派官員去教導日本。

C. 我國漢朝的時候(漢武帝) 日本處於什麼時期他們在干什麼

漢武帝時,日本處於彌生時代。他們還生存在原始社會中。 公元前3世紀前後至公元3世紀前後的期間被稱為彌生時代。這個時代的命名是由在這個時期被視為有代表性特徵的彌生式陶器而來,以種植稻米為中心的農耕社會,從北部九州向日本列島各地快速蔓延開。

(3)漢武帝在日本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相關記載:

彌生時代中、後期的日本,在《後漢書·東夷傳》和《三國志·魏志·東夷傳》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當時日本總稱為「倭」,分成許多小國,有「王」、「大夫」、「下戶」、「生口」等不同的階級和階層。

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曾遣使到洛陽,漢朝賜其王以金印(見漢委奴國王金印)。漢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又遣使來朝,並獻上「生口」(奴隸)。

到了三國時期,邪馬台國成為許多小國的共主,其女王卑彌呼於景初三年遣使到洛陽,魏帝賜「親魏倭王」金印及錦緞、銅鏡等各種禮物,由帶方郡派官吏回訪。

此後,邪馬台國又多次與中國交往。關於邪馬台國的所在地,學術界有兩種不同意見,即「九州說」與「畿內說」,長期爭論,至今未有定論。

有人認為彌生人與彌生文化來自中國的吳與越,有日本倭人來自吳太伯的說法,日本倭人的水稻品種是來自浙江省一帶,文化上日本人稱為照葉樹林文化。

D. 漢武帝陵在哪

漢武帝陵---茂陵,位於陝西省興平市東9公里的渭北原上。整個陵園園區佔地合60萬平方米以上,有霍去病、衛青、霍光、李夫人、平陽公主等近30座陪葬墓。漢武帝茂陵位於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鎮,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是漢帝國的鼎盛時期,茂陵也是西漢帝陵中修建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墓。考古勘探表明,茂陵陵園有內、外兩重園牆,漢武帝陵在東南西北各有一條墓道,為古代墓葬形制中規格最高的「亞」字型。在漢武帝陵園內外發現了埋藏有各類陪葬品的外葬坑四百座;包括陵廟、寢殿在內的大小建築遺址十四處;確定了為漢武帝守陵而設置的縣城--茂陵邑的位置和范圍,其面積約二十八萬平方米;探明大中型陪葬墓一百二十餘座。此外,還發現了修陵人的墓地,面積約四萬平方米,估計埋葬屍骨在兩萬具以上。 金人趙秉文有詩雲:「渭水橋邊不見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萬古功名骨,化作咸陽原上塵。」其詩道出了咸陽原上的歷史場景。穿越時空距離,透過這些陳列著的蒼涼陵冢,人們似乎看到咸陽原的榮辱興衰,聽到古陵主人戰馬的嘶鳴聲,讀到咸陽古陵文化的精彩篇章。
秦嶺北麓的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南北夾於秦嶺山地和北山山脈之間,是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自西而東的渭河,流貫條形的關中平原,故亦稱渭河平原。古代這一帶屬秦國,長約七八百里,所以又有「八百里秦川」之稱。西周、秦、漢時代,關中是全國最富饒之地,其財富佔全國十分之六。古都西安即坐落於這片平原中部的渭河南岸。灃河、滬河、灞河等八條河流,從秦嶺北麓蜿蜒而來,形成「八水繞長安」的景象。屬於秦嶺山脈的華山、驪山、終南山等巍峨高峻的山峰,羅列市區之南,重巒疊嶂,雲蒸霞蔚,構成了美麗的山水風光。
位於關中腹地、涇(河)渭(河)之交的咸陽,是西漢皇陵的主要集結地。西漢王朝,凡214年,歷經11位皇帝,建陵園11座,有9座位於咸陽原上,其中最為顯貴的有五陵,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這五陵當時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將其稱為「五陵原」。古詩中「五陵年少爭纏頭」,「五陵裘馬自輕肥」的記述,即指當年居住在這些陵邑(縣)中的紈絝子弟斗雞走馬、為非作歹的事情。 在西漢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當數漢武帝茂陵,在中國歷史上,如此規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驪山墓方能與之相比。
茂陵。這座在漢代陵墓中最為高大、宏闊的帝陵,是「漢興厚葬」的典型。造陵工期長達53年;耗資佔到當時皇朝每年供賦的三分之一;陵高「違規超限」達46.5米,四周邊長達千米,狀如覆斗,被西方學者喻為「中國的金字塔」;方中(地宮)的隨葬品多得「再塞不進」;陵園的建築遺址比比皆是。自漢唐以來,政要學士,文人墨客等在此留下了無數的詩文墨跡、楹聯匾額,衍生了光彩奪目的「茂陵文化」。例如:「茂陵煙雨埋冠劍,石馬無聲蔓草寒」(唐•薛逢)、「漢家天馬出蒲梢……茂陵松柏雨蕭蕭」(唐•李商隱)、「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唐•李賀)、「英雄從來只數君,荒墳猶自上侵雲」 (清•徐開熙)、「茂陵何崔峻,巍巍一望中」(費尚彬)等等。

E. 漢朝漢武帝的都城是今什麼地方

楚漢爭霸,劉邦戰勝項羽並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推行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中央集權,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中原與西域各國的聯系開辟絲綢之路,北擊匈奴,東並朝鮮,攘夷擴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設立西域都護府,將西域納入版圖,開創"孝宣之治"。公元8年王莽廢漢儒子,定都長安,史稱新莽,西漢滅亡。所以,西漢的都城在長安(現在的西安)

F. 漢武帝時的疆域

漢武帝時,漢軍三戰匈奴而潰之,使廣袤的漠北地區出現了亭、驛相望於道的局面。西域諸國也臣屬於西漢王朝,西漢政府在西域置都護府都護諸國。今天的朝鮮半島北部,在當時更是直接在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疆域遼闊,東至海,西至蔥嶺,南至嶺南南海,北至俄羅斯境內.

有興趣,請往下看

漢武帝確立了一個國家的雛形

「中國的疆域范圍自漢代以來就大體形成,這說明中國不是一個擴張主義的國家。」這是不久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在一份報告中曾說的一段話。如果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那麼漢代建立起中原王朝的一個初步形態,後幾經繁衍變化至今天的中國疆域,而其中又尤以漢武帝對疆域的拓展最具開創意義

「中國在秦朝以前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因此也沒有『總疆域』的概念。」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劍雄教授說。因此,在公元前221年滅六國而建的秦朝也成為我們目前追溯中國「疆域」的最初點。

秦朝的疆域包括了戰國後期七國舊地的全部,但一部分是新從其他民族手中奪取的。「雖然秦朝在一些地方建立了郡縣,但那時其統治范圍很小」,葛劍雄說,比如秦長城西起甘肅臨洮,其實那已是秦朝的西邊界;而在今天的浙江南部、福建、雲貴、四川南部、廣西西北等地,「只控制了交通線和行政中心」。當地部族的首領依然保持著他們的權力。但最重要的意義是,秦朝開拓的疆域構成了以後歷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體,成為中國統一的地理基礎。

秦朝的天下並沒有像秦始皇所期望的那樣維持「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就在他死後的第二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敲響了秦朝的喪鍾。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漢。

「西漢初期實際上經歷了一個疆域收縮的過程。」葛劍雄說。秦末農民起義,接著楚漢戰爭,中原動盪不定。秦朝的新領土喪失殆盡,西南和南方全部為當地民族奪回,或建立了實際上獨立的政權;另一方面,北方匈奴乘機南下,佔領很多地方,威脅到長安一帶,「所以秦末漢初時王朝的疆域不僅小於秦代,也小於戰國末年」。

漢初疆域的收縮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宣告結束。公元前141年,年僅16歲的劉徹繼位。彼時,剛剛經歷了「中國統一以來第一次經史學家稱羨」(黃仁宇語)的文景之治,漢朝的經濟實力已有很大的增強,糧食和物資的儲備也相當充足,向外開拓的條件已經成熟。

漢武帝在位的前40年(公元前140~前100年),漢朝一方面恢復並鞏固秦朝原有領土,另一方面則進一步拓展疆域。對北方疆域的開拓,是以對匈奴戰爭開始的。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始於公元前129年,共歷時三四十年之久。在這一時期內,漢軍以衛青、霍去病為將領,對匈奴展開三次重大反擊作戰,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奪回河套地區,也解除匈奴對長安的威脅;而被殲15萬人的匈奴被迫退往大漠以北,人畜銳減,開始走向衰落。自此,「漢朝將北部疆界鞏固在陰山一線」。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擊河西,俘獲了匈奴渾邪王的兒子。不久,渾邪王殺了不肯投降的休屠王,率眾降漢。這樣,漢朝的疆域擴大到了整個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即今青海湖以東、祁連山東北地區,先後設置了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和金城五個郡。由於漢朝控制了河西走廊,通向西域的大門已經打開。

「這一片原來是匈奴人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地方,漢武帝使之與內地聯系起來,以後基本再也沒分開過。」葛劍雄的評價是,「此舉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政權對一個區域的控制,而更在於自此使中原文化進入了中亞地區,河西走廊也成為中西方藝術、文化、佛教等多方面交流的重要渠道。」

在漢武帝繼位的第十年左右(公元前130年),武帝就征發士兵推進西南,並在那一帶新設了十幾個縣。但由於築路工程非常艱巨,加上漢朝正忙於對付匈奴,一度曾取消了部分新設的縣。到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又恢復了對「西南夷」的開拓,一段時間的經營之後,漢朝在此陸續建立了七個郡,將西南邊界擴展到今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線,「現在的西南基本包括在內,還有雲貴高原、緬甸,都成為漢朝的領土。」葛劍雄說。

在東北,兩漢初年,中原人衛滿率領數千人進入朝鮮半島,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公元前109年,武帝用兵朝鮮,次年朝鮮投降,「把東北疆界推至朝鮮半島中北部和遼東一帶」。

對嶺南的統一已是大勢所趨。雖然在漢之前,秦朝已在嶺南建立了郡縣,但並沒有得到鞏固。公元前113年,武帝召南越王來長安朝見。第二年,反對並入漢朝的南越丞相呂嘉殺了國王和漢使,發動叛亂。漢軍分五路進攻,俘獲呂嘉。漢朝在南越屬地設置了八個郡,次年又跨海於海南島上置珠崖、儋耳二郡,南部邊界較秦時更為擴展。「漢朝邊界那時已擴展到越南中部,建立日南郡」,所以「越南從漢武帝起一直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直到10世紀獨立。

有趣的是,我們還可以從保存至今的一些地名中嗅到兩千多年前武帝征戰的氣息。《武帝紀》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東巡,來到左邑桐鄉,聽到攻下南越國都的好消息,遂將桐鄉改置為「聞喜」;次年,武帝巡遊至汲縣新中鄉,臣下匯報說已捕斬南越國丞相呂嘉,龍顏大悅,於是把新中改為「獲嘉」——這就是今天山西聞喜縣和河南獲嘉縣縣名的由來。

西漢的疆域在武帝後期達到極盛。但由於擴展太快,建置過多,兵力和財力不能適應,加上有些地方官的苛政引起當地民族的反抗,所以以後局部地區不得不有所收縮。「漢武帝時期海南島曾是漢朝領土,但到後來,因為人口有限,還沒有從大陸大規模移民到海南島的必要性,因為沒有處理好民族關系,當地反抗勢力一起,後來的皇帝(漢元帝)就放棄了。」葛劍雄介紹,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福建和浙江南部,導致人口全部撤出。除了這些局部的收縮以外,西漢的疆域基本上是穩定的,一直保持到了西漢末年。

西漢初的人口估計在1500~1800萬之間,在武帝初增加到約3600萬。武帝中期開始,人口出現了停滯和負增長,直到西漢末年才達到約6000萬的高峰。漢代開疆拓土的行動發生在人口遠非最多的階段,而在人口接近高峰時非但沒有再採取任何擴張領土的舉措,反而有所收縮,因此葛劍雄認為:「從總體上說,西漢的擴張與人口壓力毫無關系。」

漢代疆域的開拓似乎也說明,漢代仍承襲秦朝北方民族強悍的邊疆性格,生命力在地理邊陲擴張。盡管曾多次深入蒙古高原,但一旦戰爭結束就退守長城一線,穩定的領土沒有超過秦朝的范圍,所以在葛劍雄看來,漢武帝的征討有很強的農業社會的特點。

「當時適合農耕的地方,大多數成為漢朝的土地,漢代時曾多次打到蒙古高原,但沒建立行政區,因為只有在適合農業的地方才建立行政區,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疆域也並不是想擴張到哪裡就擴張到哪裡。」葛劍雄說。

葛劍雄的觀察或許與黃仁宇的觀察不謀而合。黃仁宇寫道,漢武帝登極之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官方已有「河水溢於平原,大飢,人相食」的記錄。關於武帝,也常有憂水患憂災荒的敘述。「而北方綿亘兩千多里的國防線與『15英寸雨量線』吻合,線之西北,經年雨量不及15英寸,無法經營農業,只是游牧民族出入之處,這威脅也強迫中國統一對付。」開拓疆域,也許是對擴大農業生產需要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中國的雛形在漢代基本確立」,在葛劍雄看來,中國疆域雖然經過後來千載幾個朝代的變遷,但「主要農耕地區的變化不大」,變化的集中在邊疆地方,「元朝又確立了青藏高原、內外蒙古,到了清代,真正固定下來」。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A%BA%CE%E4%B5%DB%CA%B1%B5%C4%BD%AE%D3%F2&in=5621&cl=2&cm=1&sc=0&lm=-1&pn=2&rn=1&di=2151117612&ln=11&fr=

G. 漢武大帝時的疆域包括現在的那些地方呢

漢武帝時漢朝疆域空前遼闊: 東抵日本海、 黃海、東海暨朝鮮半島中北部,北逾陰山,西至中亞,西南至高黎貢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漢武帝繼位後,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內不斷向外擴展疆土。
① 北方疆域的開拓。 公元前127年漢將衛青出擊匈奴,不僅收復了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還收復了河南地,置朔方、五原2郡;雲中、雁門2郡北界也得到恢復。北邊疆界達陰山以北。
② 置河西4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擊河西,匈奴休屠王降,設置酒泉郡。以後至公元前67年間陸續分置了張掖、敦煌、武威3郡,合稱河西4部,連同公元前81年在湟水流域設置的金城郡,又稱河西5郡。
③ 南方的擴展。公元前111年又平南越,以其地置南海、鬱林、蒼梧、合浦、交趾、 九真、日南、象8郡。次年又跨海於海南島上置珠崖、儋耳2郡。 以上10郡包括今兩廣地區和越南北部,較秦時更為擴展。
公元前138年東甌王迫於閩越的威脅,舉國內遷至江淮之間。公元前110年漢朝滅閩越,又遷其民於江淮之間,後來又在今福建全省和浙江南部設置冶(今福建福州市)、回浦(今浙江臨海東南)2縣,屬會稽郡。
④ 西南7郡的設置。 公元前135~前109年開西南夷,在夜郎、且蘭、邛、□、冉□、白馬氐、勞浸、靡莫、滇、昆明等部族地置犍為、□柯、越□、沈黎、汶山、武都、益州7郡,除了武都郡在今陝甘2省的嘉陵江上游外,其餘6郡在今雲貴和川邊地區,西南界達到了今四川邛崍山和雲南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帶。
⑤ 東北樂浪4郡的設置。公元前108年滅了由燕人衛滿在朝鮮半島上建立的衛氏朝鮮,以朝鮮及其附屬國地置樂浪、玄菟、真番、臨屯4郡,把東北疆界推至朝鮮半島中、北部,東至日本海,南抵漢城以北一帶。
⑥ 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漢朝置西域都護府於烏壘城(今輪台東)。都護轄區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南的烏孫、帕米爾地區的無雷和費爾干納盆地的大宛等。

H. 在漢武帝,張騫通西域左右時期,日本叫什麼,是什麼時期

邪馬台國

按《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第七十五·倭》

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馬台國。樂浪郡徼,去其國萬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韓國七千餘里。其地大較在會稽東冶之東,與朱崖、儋耳相近,故其法俗多同。土宜禾稻、麻B076、蠶桑,知織績為縑布。出白珠、青玉。其山有丹土。氣溫暖,冬夏生菜茹。無牛、馬、虎、豹、羊、 鵲。 其兵有矛、CF48、木弓、竹矢,或以骨為鏃。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其男衣皆橫幅,結束相連。女人被發屈糹介,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並以丹朱坌身,如中國之用粉也。有城柵屋室。父母兄弟異處,唯會同男女無別。飲食以手,而用籩豆。俗皆徒跣,以蹲踞為恭敬。人性嗜酒。多壽考,至百餘歲者甚眾。國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餘或兩或三。女人不淫不妒。又俗不盜竊,少爭訟。犯法者沒其妻子,重者滅其門族。其死停喪十餘日,家人哭泣,不進酒食,而等類就歌舞為樂。灼骨以卜,用決吉凶。行來度海,令一人不櫛沐,不食肉,不近婦人,名曰「持衰」。若在塗吉利,則雇以財物;如病疾遭害,以為持衰不謹,便共殺之。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
桓、靈間,倭國大亂,更相攻伐,歷年無主。有一女子各曰卑彌呼,年長不嫁,事鬼神道,能以妖惑眾,於是共立為王。侍婢千人,少有見者,唯有男子一人給飲食,傳辭語。居處宮室、樓觀城柵,皆持兵守衛。法俗嚴峻。
自女王國東度海千餘里,至拘奴國,雖皆倭種,而不屬女王。自女王國南四千餘里,至朱儒國,人長三四尺。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使驛所傳,極於此矣。

I. 日本在漢武帝時期叫什麼名字

日本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

J. 漢武帝當政時期,西漢的都城在哪

漢武帝當政時期,西漢的都城在長安。

秦末漢初,長安其地時為秦都咸陽的一個鄉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長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稱為「長安」。漢初,高祖劉邦下詔,相國蕭何主持營造都城長安,開啟了漢帝國的宏大基業。

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敗項羽,婁敬建議定都關中,但群臣大多是從東方而來,紛紛反對。劉邦征詢張良,張良說:「東周雖然比秦晉兩世好,但雒邑城郭僅數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擊。反觀關中有函谷關、隴蜀的沃野千里,南邊有巴蜀的富庶,北邊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並向東方牽制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運京師,當東方有變,就可以順流而下。正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說的沒錯。」於是劉邦決意定都長安,並拜婁敬為郎中,賜劉姓。

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高帝七年,定都於此。劉邦開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為長安城。漢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牆。漢武帝設京兆尹治理長安,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並在城西擴充了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