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馬祖是什麼
㈠ 馬祖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北竿芹壁村2、北海坑道
3、亀島
4、馬港天後宮
5、鐵堡
6、戦爭和平記念公園
7、芹壁聚落
8、枕戈待旦紀念公園
9、東引島
10、莒光堡
還有163條相關問答,更多馬祖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㈡ 在解放戰爭初期的金馬島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沒有金馬島只有.台(台灣).彭(彭湖).金(金門).馬(馬祖).
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屹立台灣海峽西側,東距基隆198海里,東南距潮湖82海里,距高雄160海里,西距廈門約18海里,與大陸最近處為自馬山至角嶼,僅2310公尺。
於1915年自中國福建省思明縣獨立設縣。
金門島原來一直歸福建管轄,自古與廈門屬於同一地區范疇,合稱「金廈」,
現在由台灣當局「金門縣」管轄。
馬祖又名馬祖列島,位於台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只有一水之隔,為海運要沖。
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大丘島、小丘島、東莒島、西莒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三十六個島嶼、礁嶼組成。
馬祖原分別隸屬於福建省連江縣、長樂縣與羅源縣,
現由台灣當局的「福建省」「連江縣」管轄。
㈢ 彼岸花是不是日本才有它代表什麼意思
觀賞勝地】主要有雲南大理、麗江,台灣太魯閣、馬祖,日本日高等地。 【相關神話傳說】 彼岸花,惡魔的溫柔。傳說中自願投入地獄的花朵,被眾魔遣回,但仍徘徊於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她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界的魂們一個指引與安慰。 此花一名曼珠沙華,紅色花又名彼岸花,也稱為Red Spider Lily。人稱「草莫見花莫見」。在日本被稱作マンジュシャゲ,發音是曼珠沙華,花語是「分離/ 傷心/不吉祥/死亡之美」。 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一般認為是只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的路,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當靈魂渡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彼岸花屬於石蒜科(Lycoris Herb),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石蒜類的特性是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因此才有「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的說法。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輪回而花葉永不相見,也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 在春分前後3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3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曼珠沙華開在春秋彼岸,非常准時,所以又叫彼岸花.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華。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並被這種痛苦折磨著。 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神怪罪下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並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後,蔓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隻只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這種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轉世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不分開,在下一世再跌入詛咒的輪回。 【名字來源】 曼珠沙華這個名字出自梵語「摩訶曼珠沙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紅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佛典中也說曼珠沙華(曼殊沙華)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經記載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而它生長的地方大多在田間小道,河邊步道和墓地,所以別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綻放出妖異濃艷得近於紅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觸目驚心的赤紅,如火,如血,如荼。 日本在日高市巾著田盛開彼岸花,之前在 Yahoo Travel 有看過介紹 秋天賞紅葉之外,也可以去看看盛開的彼岸花 日經新聞也有報導過,現在的品種推測為兩千多年前,自中國運來北九州 由於「秋彼岸」之時開花,因而稱之「彼岸花」 彼岸花字面上看來,後來常常也被用為佛教的「彼岸」之意 有毒性的關系,有種在農地旁邊,防老鼠之類的小動物 為了小朋友的安全,也常被種植在遠離的墓地周邊 因此也稱為「死人花」shibito bana 另外也有,幽靈花yuurei bana,地獄花jigoku bana,天蓋花tengai bana,剃刀花kamisori bana,舍子花sutego bana等眾多別名 不難見出外型與特性給日本人很多想像空間,引申出現在這么多意思 曼珠沙華,又名彼岸花.意為死亡之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盛開在陰歷七月下,大片大片,鮮紅如血,它美麗而憂傷的名字來自法華經<摩訶曼陀羅華蔓珠沙華>,為天界四華之一,梵語意為開在天界的紅花 彼岸花開開彼岸,相傳 彼岸花是開在黃泉路上的花朵, 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這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人們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顏色有如鮮血,是種靈異氣氛很重的花,被認為是不祥的植物 曼珠沙華的美,是妖異、災難、死亡與分離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為它深艷鮮紅的色澤讓人聯想到血,也或者是因為它的鱗莖含有劇毒,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與「瘋狂、血腥」之類的概念相聯系起來的。在炎之蜃氣樓的邂逅篇《真皓き殘響》中,桑原水菜筆下寫到景虎自殺的瞬間,看到噴出的鮮血如同盛放成群的彼岸花。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佛經》 佛曰: 梵語波羅蜜 此雲到彼岸 解義離生滅 著境生滅起 如水有波浪 即名為此岸 離境無生滅 如水常流通 即名為彼岸 有生有死的境界 謂之此岸 超脫生死的境界 謂之彼岸 是涅磐的彼岸 佛說彼岸 無生無死 無苦無悲 無欲無求 是個忘記一切悲苦的極樂世界 而有種花 超出三界之外 不在五行之中 生於弱水彼岸 無莖無葉 絢燦緋紅 佛說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開 花開彼岸時, 只一團火紅; 花開無葉, 葉生無花; 相念相惜卻不得相見, 獨自彼岸路。 (註: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傳說中,「三途河」是生界與死界的分界線。因為水流會根據死者生前的行為,而分成緩慢、普通和急速三種,故被稱為「三途」。 就像生與死只有輪回可以跨越一樣,渡過「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費的,沒有路費的靈魂將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會被船夫丟進「三途河」。那些無法渡河的靈魂在輪回慾望的驅使之下,會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沒有浮力,而且還具有能夠腐蝕靈魂的劇毒。那些下水的靈魂將永遠沒有上岸的機會了,只能變成「三途河」里的水鬼。永遠無法轉生的痛苦和徹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對其它還有輪回希望的靈魂產生了妒忌。只要有靈魂落水,他們就會一擁而上,將其拉入河底也變成和他們一樣的水鬼。) 亂墜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法華經·卷一》 【花語】日本花語:「悲傷回憶」 朝鮮花語:「相互思念」 中國花語:「優美純潔」
㈣ 台灣本島的飛機飛往金門,馬祖是直接跨過台灣海峽嗎
不然請問一下該怎麼飛呢? 這問題似乎問的奇怪 因為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航線可行了~難道你要飛機飛過日本領空然後再從大陸東北方進入大陸的領空 然後再從福建進入馬祖嗎?還是飛過菲律賓的領空再從大陸西南方進入大陸然後從大陸領空飛進福建省在進入馬祖嗎? 這種航線飛法我看飛機還沒到馬祖就已經被打了下來了~!飛機所走的路線並不是跟汽車機車一樣 想怎走就怎走的 都有一定的航線的 也不能隨便進入其他國家的領空(天空領域)這跟侵入沒啥不同的 真要飛過其他國家的領空是必需事前跟該國告知的!不然如同侵入~就好比前陣子蘇聯一架戰斗機飛進小日本的領空 小日本就氣的直跳腳了 他們認為受到很大的污辱(我是認為剛好而已~對小日本而言這不算是污辱 誰叫小日本以前變態似的欺負咱們中華兒女(好像炎黃子孫較好聽些)!
回到正題 答案就是直飛 那不叫做跨越 因為有一定的航線固定在飛 如果飛機直飛福建或浙江.等地 不照飛馬祖的航線飛那才稱作跨越!
~~~~~~~一個路過的台灣人~~~~~~~~~
㈤ 日本的產品,馬祖亞馬酸滲凝膠多少錢一瓶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7
㈥ 馬祖文化
媽祖,是人們對海上女神的親昵稱呼。據宋代的文獻史料記載,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的女子。媽祖短暫的一生雖未留下什麼著作,也談不上有什麼思想體系,但她的熱愛勞動、熱愛人民、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跡,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媽祖文化是中國海洋文化的發祥地,是中國人對於女性奉為最高地位「天後媽祖」的誕生地。
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閩林始祖林祿,在晉永嘉元年(307)以黃門侍郎琅琊王司馬睿渡江鎮建業(今南京市)。十年之後,司馬睿於建業即帝位,是為東晉元帝,林祿以招遠將散騎常侍領合浦太守。太寧三年(325),林祿奉敕守晉安(今福建省之閩中、閩西和閩南沿海地區,治所在福州),卒贈晉安郡王。林祿的十世孫林茂,於隋代遷居莆田北螺村(今西天尾紫霄山一帶)。迨至十六世孫林披,又遷澄渚(今西天尾鎮澄渚村)。
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晉代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是當地的望族。她原名林默,媽祖父親林惟愨,母親王氏,人多行善積德。一天晚上,王氏夢見觀音大士慈詳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便懷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將近分娩,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盪,久久不散。又聽得四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動,媽祖於是降生。因生得奇,甚為疼愛。她出生至滿,一聲不哭,因此,父親給她取名「默」。
媽祖十六歲時,與群女閑游,照妝於井中。忽見神人捧銅符一雙,擁井而上,後有仙班簇擁著,把銅符授給她,女伴們都駭得跑開,媽祖則受之不疑,不一會便靈通變化。此後,她雖身在室中,卻能時常神遊方外,談吉凶禍福,無不奇中。能駕雲飛渡大海,拯救海難,還經常為人治病消災,遠近的人都很感激她,並稱她為「神姑」、「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媽祖時年二十八歲。在重陽節的前一天,媽祖對家中人說:「我心好清凈,不願居於凡塵世界。明天是重陽節,想去爬山登高。預先和你們告別。」大家都以為她要登高遠眺,不知將成仙。第二天早上,媽祖焚了香,念了經,與諸姐說:「今天要登山遠游,實現自己的心願,但道路難走而且遙遠,大家不得與我同行,」諸姐笑著安慰她說:「要游去游就是了,何須多慮呢!」媽祖於是告別諸姐,直上湄峰最高處,這時,只見湄峰頂上濃雲四合,一道白氣沖上天空,彷彿聽見天空有絲竹管弦奏起的仙樂聲,直徹雲天,彩虹輝映,媽祖乘長風駕祥雲,翱翔於蒼天皎日間。俯視人世,若隱若現。忽然彩雲布合,不可復見。湄洲人仰頭望去,無不欷噓驚嘆。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鄉親們時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於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護國佑民。於是鄉里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敬奉,後人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媽祖文化-內涵
媽祖文化
從媽祖文化的內涵來說,媽祖短暫的一生雖未留下什麼著作,也談不上有什麼思想體系,但她的熱愛勞動、熱愛人民、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跡,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媽祖犧牲之後,人們就按自己的願望和理想,進一步把她塑造成為一位慈悲博愛、護國庇民、可敬可親的女神,其目的仍是為了化育子孫後代和弘揚民族精神。「傳聞利澤至今在」,「已死猶能效國功」——這是宋代狀元黃公度的詩句;「但見舢艫來復去,密俾造化不言功」——這是宋代學者陳宓的詩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這是元代詩人張翥的詩句;「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這是明成祖永樂皇帝的題詩。以上這些詩名既是對媽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說明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都很重視發揮媽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這一民間信仰成為促進國家昌盛、民族團結、民生富饒的推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媽祖精神無疑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媽祖文化-外延
從媽祖文化的外延來說,則是指媽祖信仰持續一千年來形成許多值得我們深入研討和借鑒的相關學術文化課題。
媽祖文化-傳播
媽祖文化
媽祖文化的傳播得益於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
媽祖的出現不負眾望。明萬曆年間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錄》一書中有一段生動的記載,說:「船搖盪於暴風雨中,篷破、桿折、舵葉失、舟人號哭、蘄於天妃,妃雲立即換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葉重二三千斤,由於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換舵須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數十人舉而有餘」。南宋開禧元年的紫金山擊金和合肥的解圍,也是以媽祖的精神作用來鼓勵士氣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內載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採取丞相平章國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顏的「南糧北調」的主張,起初官方造舟把國家糧食直接由江南糧區海運到直沽,後來改僱用民間舟舶包運,有私商兼任海上運輸,一時間自廣州至天津天妃宮接踵而起,足窺航海者對媽祖的信仰程度。鄭和七下西洋,亦禱於祖廟,明清大量漢人向南洋群島進軍,均舟載媽祖神像以行,這說明媽祖這位「女海神」是中國傳統航海業的保護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媽祖的傳播後,發展為「媽祖會」,以宗教形式規定朝拜制度。台灣同胞家家戶戶信仰媽祖,稱為「開如媽」,海峽兩岸共同信奉媽祖的俗例一樣。故此,媽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溝通海峽兩岸,密切同胞往來的和平女神。
這里需要一提的是,作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規模最大的蓬萊閣天後宮和登州港在媽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國與東方諸國的傳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蓬萊閣天後宮建於1122年,比「世界三大媽祖廟」之台灣北港朝天宮和天津天後宮及台灣最早的澎湖天後宮早200多年;比中國第一個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泉州天後宮(公元1196年)亦早數十年。史料記載:「宋徽宗時,赦立天後聖母廟,乃於閣之西營建焉。時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計建廟四十八間。」。作為媽祖廟之「鼻祖」的湄洲媽祖廟,建廟時僅「落落數椽」,直至清乾隆年間才逐步形成99間齋房,由此可見蓬萊閣天後宮建造時的規模。另外,與蓬萊閣天後宮齊名的、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娘娘廟」的長島顯應宮(廟島因此得名),在中國北方媽祖廟宇中也佔有顯要「席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麗恭愍王的賀正使李崇仁出使南京回國時在贊美登州海道的詩《留沙門島(沙門島即古時蓬萊以北的長島廟島),奉呈同行評理相君》中寫到:「沙門翹首立多時,暮景撩人慾賦詩。神妃享祀應需報,海若潛形不敢窺……」。由於蓬萊與長島為中國南北和東西方水路交通樞紐,地理特殊,在「起航先拜媽祖,有船必有媽祖祈像」這種古代傳統的、普遍的信仰下,蓬萊閣天後宮和廟島顯應宮所肩負的使命是可想而知的。
媽祖文化-發展
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
古代登州是廣州至京津海漕運輸和朝廷與東方諸國交流的中樞,是承擔北方貿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港口,其地位遠遠高於後來的廣州、泉州、明州、揚州「四大名港」。
首先,媽祖是海上航行的保護神,媽祖文化沿廣東、福建至京津及東北的海上漕運航線傳到渤海灣沿岸,並與地方文化相融合,與城市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媽祖文化迅速得以傳播,逐漸成為當地的民眾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極為虔誠,一般人民亦漸信仰……天後遂成為掌司各事之神」。2001年天津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舉辦的「媽祖文化與沿海城市的興起」學術研討會,有學者在考察媽祖文化落戶天津並對這個城市進行孕育和催生的過程後,發現其沿革軌跡是「先人後廟,以廟聚人」;接著「以廟興城,以廟興市」,形成廟旺城興的良性互動態勢。如果說天津當初是「以廟聚人」,那麼登州可以說是「以城興廟」。登州是當時連接中國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樞紐,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與媽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媽祖文化由南傳入後迅速被當地文化和民眾信仰所接受,繼爾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優勢得以消化、容納,逐漸成為當時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導。
同時,媽祖文化的傳入也為登州聚集了人氣,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形成了廟與城良性互東,相得益彰的勢態。蓬萊閣天後宮建於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對媽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廟之早,即使在媽祖文化的濫觴福建沿海地區也是鳳毛麟角,無疑為北方建造最早、當時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加之登州港無以替代的區位條件,如此說,登州及其蓬萊閣上的天後宮是中國古代北方媽祖文化的淵藪不足為過。
媽祖文化-影響
媽祖文化
媽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等東北亞國家,最終北上穿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洲地區,作為中國北方沿海地區媽祖信仰與媽祖文化傳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登州是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載:「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是以登州港為起點,分為兩條,一條是從登州港出發,渡渤海海峽到遼寧旅順口,再沿遼東半島到鴨綠江口,然後沿朝鮮半島南下,過對馬海峽到日本;另一條從登州港出發,經八角、芝罘,再渡黃海,到朝鮮仁川,然後沿朝鮮半島南下,過對馬海峽到日本。隋唐是我國古代海上貿易和對外交流的鼎盛時期,尤其唐中期以後,登州以其特殊區位優勢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與朝鮮半島及周圍諸國的外交與貿易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宋時遼國屢屢北犯,但由於內地通往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陸路交通被阻隔,兩國間的交流勢必靠海上船隊來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術的提高及指南針的發明與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線距離明顯縮短,兩國的使臣和貿易來往頻繁,銳勢不減。北宋滅亡,南宋與金爭戰於山東半島,海上航線南移,元朝主要發展陸上交通和海上漕運,中國的對外貿易受到束縛。但是,由於從松都附近港口橫穿黃海至朝鮮半島的航線太長且十分危險,曾多次遭遇海難,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麗國王的請求,答應改道經遼南渡海至登州,並於1376年升登州為府。《明實錄》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時載曰:「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麗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裡有船,那裡就有媽祖,那裡有華人,那裡就有媽祖廟。信仰無國界,「海上女神」由蓬萊隨船沿登州海道飄洋東渡,為遠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媽祖文化研究
在科學技術史上,媽祖廟也有其獨特的地位。古代有一種航海習俗,新船下水出航時,必須同時製作一隻模型供奉在媽祖廟內,這樣媽祖就會時刻關心此船的安全,許多媽祖廟內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東長島廟島與媽祖廟的古船模多達350多隻,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鄧世昌供奉的「威遠號」軍艦模型。這些船模成為研究我國古代造船歷史的重要資料。現存一批媽祖廟古建築,如福建泉州、山東、江西景德鎮、廣東澄海、貴州鎮遠和寧波慶安會館等天後宮,從廟宇結構造型到各類雕刻構件,都是極為珍貴的古代建築藝術精品。此外,各地媽祖廟還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後宮存有一幅明代星圖,是研究我國古代利用星圖定向航海的難得的實物資料。天津天後宮所存的滅火「水機」,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機械消防器材之一。
媽祖文化的形成其本身也給人類留下了相當的精神財富。目前,僅直接記載媽祖信仰的歷史文獻資料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一百萬字。它涉及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學、藝術、教育、科技、宗教、民俗、華僑、移民等領域的許多課題,內容相當豐富,史料價值很高。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客肇祖先後發表了多篇關於《天後》的論文,在學術界引起反響。台灣學者李獻璋自60年代起,經過20年的研究,終於寫成了《媽祖信仰研究》一書,成為媽祖研究第一部學術性較高的專著。自80年代起,台灣、澳門、廈門等地掀起了媽祖研究熱潮,舉辦多次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出版了《海內外學人論媽祖》、《媽祖研究論文集》、《媽祖研究資料匯編》、《媽祖文獻資料匯編》、《媽祖信仰與祖廟》、《湄洲媽祖》等近百餘篇學術專著。近年來,各地的「媽祖文化旅遊節」亦似雨後春筍,如天津、澳門、福建等地大有「媽祖文化,獨占鰲頭」之勢,可見媽祖文化的生命力。
媽祖文化-價值
媽祖文化
千餘年來,無論朝野和民間怎樣對媽祖崇拜無限,愛戴有加,從今天唯物論角度講,媽祖信仰是無法避忌「迷信」之嫌的。但是,拋去其「升天」、「顯靈」等純唯心思想,從媽祖人文層面看,其信仰的當代功能還是顯而易見的。
1、弘揚愛國思想,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之功能。大陸和台灣,同根共祖,千餘年文化傳承,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民族意識。媽祖是中國的「神」,媽祖之愛國也決定了其信眾的愛國。1989年5月6日,200餘名台灣同胞沖破台灣當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媽祖祖廟;1997年1月至5月,湄洲媽祖金身巡遊台灣103天,駐蹕36個宮廟,接受台灣媽祖信眾1000萬人次的朝拜,在台灣島內引進了巨大反響。2002年7月25日,媽祖金身直航澎湖,萬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熱淚盈眶。2004年10月21日早上8點,湄洲媽祖金身從莆田市湄洲島媽祖祖廟起駕,在54位護駕團的陪同下,從長樂國際機場乘飛機飛往澳門,參加第二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2005年,連戰和宋楚瑜先生分別為湄洲媽祖祖廟題詞:「神昭海表」,和「聖德配天」。這就是媽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媽祖已成為海峽兩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徵,成為統一祖國,溝通兩岸往來的和平女神。媽祖信仰中的這一功能還將繼續發揮作用,直至祖國的完全統一。
2、傳播博愛精神,教化眾生向善的功能。浩瀚宇宙,蒼莽無垠,而人卻是宇宙的主宰。盡管因地域,種族,文化根柢的差異,派生出審美觀、價值取向、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但作為「生」的本能,人性對於善惡美醜之認知卻趨於大同。媽祖信仰在諸多方面適應了人類對真、善、美的認同,如扶危濟困,治病救人,賜人以平安吉祥等等。這既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更是一種觀念的教化。「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義,有授,有傳。言則宣,教則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則忘言」(張君房《雲笈七簽》),當一種理念為民眾所接受後,教化則退居其次,而觀念(對真、善、美的認同)則生根、開花、結果。
3、啟迪良知,樹立珍惜自然、回歸自然的功能。千餘年來,人類面臨旱澇蝗災,瘟疫流行時,往往把祛災的希望乞求於神靈,媽祖之平息海嘯、張天師之祈禳瘟疫、龍王爺之普降甘霖……人類在對神靈的不斷祈禱中逐漸地得到啟發:眾生平等、萬物有靈,道法自然……。近年來,保護生態環境,回歸自然已成了全球、全人類的呼聲,誰能說,這當中沒有神的啟示?
你說的江西贛州的馬祖,據我說知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媽祖。江西九江彭澤有個景點小孤山,在長江上,供奉的就是馬祖。
㈦ 馬祖是什麼人
馬祖道一(709-788),又稱洪州道一、江西道一。唐代著名禪師,唐朝漢州什邡縣(今四川什邡市馬祖鎮)人。據史書說此人容貌奇異,牛行虎視,舌頭長得可以觸到鼻,腳下有二輪文。幼年在成都的凈眾寺從金和尚出家,開元年間至衡岳,從懷讓禪師習禪。天寶初年到過福建建陽(今建陽縣)佛跡嶺,開始弘化授徒。不久到臨川(今江西臨川縣)的西山,後又至南康(今江西南康縣)的龔公山。代宗大歷4年(769年),馬祖道一來到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開元寺(今佑民寺)說法,四方信徒雲集洪州,入室弟子139人,使開元寺成為江南佛學中心,洪州禪由此發源。和師傅懷讓相比,道一是廣授門徒的禪師。懷讓那一輩人如果是靜修僧的話,馬祖則是開宗門的一代。江西的法嗣,據史書說,廣布天下,影響深遠,稱洪州宗(洪州禪),與青原一系下的石頭宗遙相呼應,自此禪宗大盛於天下。
㈧ 馬祖道一的禪法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麼
二 馬祖道一之禪法及其特色1、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馬祖繼承慧能南宗禪法對心與佛關系的闡述,認為此心即是佛,《景德傳燈錄》中記載馬祖說: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夫求諸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這里馬祖講到自心是佛,其弟子大珠慧海闡述說: 「離心求佛者外道,執心求佛者為魔。」因此要認識自己的心體,離此心和執此心都是錯的,離心無從成佛,執心則是一種執著而不是解脫。因此馬祖禪法就念念不離當下的這一念現實的心,要行人從上心上去悟入佛道,認取自主是佛。以此思想修行時馬祖則講到「求法者,應無所求」,即直指此本心,不假修行。不用明以前所講要除去妄心的污染,而是眾生的現實的整個的心,即這個平常心,就是佛道,是佛心,即是佛。馬祖對般若中觀的義理運用很多,對中觀的表述手法運用也較多,在闡述心與佛的關系時,用表詮的手法,他說到即心即佛,說明眾生的心與佛心無異。這在《中論》中有類似的說法,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即讓人們同時看到事物的自性空與假名有,兼顧到空和有,從而悟人中道實相。大珠慧海法師初次參拜馬祖,欲求佛法。馬祖說: 「我這里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么!」慧海問: 「阿那個是慧海寶藏?」馬祖說: 「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大珠慧海從此開悟,「自識本心」。馬祖重視自身價值,肯定自家寶藏的圓滿具足,反對「拋卻自家無盡藏」,打破佛與我之間的時空阻隔,把世界與我融為一體,當下體驗佛的境界。這與儒家「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的思想也很相近。馬祖一直講平常心即是佛,對向外求佛的人,對自己自家寶藏不自信的人,講即心即佛,強調內轉、內修,在自心上做工夫,凸顯了道德的主體性與個體性,以更好地成就人格。但又怕人執著此心,所以又從遮詮的角度,講「非心非佛」。《古尊宿語錄》中記載他說:「問:如何是佛?師雲:即心是佛……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師曰:為止小兒啼。曰:啼止時如何?師曰:非心非佛。」 這里馬祖不僅講到了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還講到了兩者的關系,以表明他為什麼提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他講即心即佛是為了破人們向外執著,而把人們引向自心開悟,而一旦修行人停止向外求,連心、佛也不執著,而講非心非佛。這里也體現了佛教的教法特點,因為人們執著於有,所以佛講空,當人們又執著於空時,佛陀又講有,總是要破除人們的執著,讓人們理解佛教的中道、正道。這正如佛教中有空宗和有宗一樣,兩者是用不同的手法來闡述佛教中道,一重在破,一重在立,兩者曾爭論多年,兩者所用邏輯手法不同是爭論的一個重要原因。馬祖一會講即心即佛,一會講非心非佛,只是不同的表述手法,都是語言假名,都不可執著,更不能以為其中一個是究竟,另一個是不究竟。馬祖弟子懷海在運用中觀學的論說方法來解釋馬祖這一禪法說:「若說文字,皆是誹謗。」認為即心即佛是不遮語,非心非佛是遮語,若執著前者是自然外道,若執著後者是空見外道,兩頭都割斷不執,從而縱任心性,體會大道。這一表述手法在《中論》開頭的八不中道中的表述中有所體現,「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是從對對立事物的同時否定中認識佛教的中道思想。 在另一則故事中馬祖也對他的這兩種表述手法做了解說,大梅法常(752—839)因聽他的「即心即佛」而大悟,就到浙江餘姚的大梅山居住,馬祖為了考驗他,就派人去見法常。說: 「馬師近日佛法又別。師雲:作么生別?僧雲: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師曰:遮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舉似馬祖,祖雲:大眾,梅子熟也。」這里馬祖又肯定了法常不再受各種言教遮蔽,沒有對心佛關系的兩種不同表述語言產生執著分別,不限於種種偏執,對即心即佛的堅持。由此可見馬祖在引導弟子時能因材施教,重視內在性的開發,而且把修道貫穿到個人具體的生活之中。認為道德完善、生命體驗,總是個體的事。馬祖也說: 「一切法皆是心法……種種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掃盪亦得,盡是妙用,妙用盡是自家。」即一切表述只是自心妙用,關鍵是要懂得和體悟自家的平常心。馬祖的弟子對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的思想又進一步進行超越,說更要超脫而入第三句。其弟子百丈懷海認為依經有三句語,說:「說道修行得佛,有修有證,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佛說,是不了義語……是凡夫前語(第一)。不許修行是佛,無修無證,非心非佛,亦是佛說,是了義語,……是地位前人語(第二)。……但有語句,盡屬不了義;……了義不了義教,盡不許(第三)。」即要透過三句才得,任何句語,都不作實法會,不作一定說。這就是沒有一法與人,就是不著文字。有語句都是不了義。要能割斷兩頭,不著文字,令人捉汝不得。不立文字,不著文字,是不重經教的,洪州禪是一種不立言說的禪,但不是否定經教,洪州禪人還是有看經教的。經教講述高深的義理,實施的方法,如不引歸自己,應用於自己的身心,那與世間學問一樣,只是空虛的知識,對學佛來說,沒有多大的效果。慧能大師的禪法,要人向自己身心中求,一切是自性——自性本來具足的。所以學佛、求法,不是著相向外求,而是讓自己的本性顯現出來,就是見性成佛。因此洪州禪與慧能撣法是一脈相承的,在核心上總是一致的,講見性成佛,即心是佛,即心即佛。2.平常心是道馬祖提倡順乎自然,休息心思,對善惡也不作思量,進而逐漸形成平常心是道的思想。馬祖提出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把平常心看做是眾生成佛的根源。他說: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 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只如今行住坐卧,應機接物,盡是道。這里所說的平常心是指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聖的心,這個心是眾生本具的不有意造作,不作分別的本心、聖心。平常心包括迷與悟,而不偏頗任何一方,又是眾生日常現實的心。這見於日常的行住坐卧等起居動作。不過眾生日用而不知,以至不能發揮自己本具的佛性妙用。關於馬祖的平常心,本文將另起一段加以詳細說明。平常心是道,與中國傳統「極高明而道中庸」思想也有相似處,不刻意追求外在超越的理念,而是將其納入日用常行之中。馬祖提出「隨處任真」,認為人在穿衣吃飯、擔水運柴、待人接物、日常生活之中明了禪理,提升意境。這就把禪推進到世俗生活之中。使成佛的道路由記誦佛經、坐禪修行轉向世俗日常生命活動。馬祖又說「道非色相」,即道是無質礙無表相的。又認為「道即是心,不可將心還修於心。」這就是說道是超越現象、超越時空,超越認識的,離一切相,但它又是內在的,不異於心。道就是心,心自身無法修於心,這樣道也不屬修持而只能體會。這個心不是別的心而是平常心,眾生隨順現實之心,無有取捨,無所執著,不別是非,如此自然動作便體現了道,因而說平常心是道。馬祖強調無需向外尋求,而是直觀自心,即直指人心,其後繼者進而強調不用分析思慮,只要透徹覺知自身具有的佛性,即是成佛的境界。從而明確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主張(此語最早見於希運禪師的《傳法主要》)。這樣在心性的體用關繫上,也由過去重視對心體的自覺回歸,轉為強調心用的徹悟。突出整個心靈的現實作用,則不是對形而上的靈知,心性本體的探討。因而與荷澤宗所講「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不同,而講「知之一字,眾禍之門」。因而洪州馬祖的禪法更多強調在心的具體、現實作用中去體悟大道和獲得解脫,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價值,與中國傳統的儒家重視現實的理念能更好融通。在佛教認識論上,它徹底地高揚了人的主體性地位,因而較之佛教在以前過於重視形而上的探索,是一種深刻的心靈革命和宗教改革。馬祖禪法的平常心是道,宗密把它歸結為「觸類是道則任心」,他在《圓覺經大疏鈔》中說: 「起心動念,彈指、謦咳、揚眉,固所作所為,皆是佛性全體之用,更無第二主宰。如面作多般飲食,一一皆面,佛性亦爾。全體貪、嗔、痴,造善惡,受苦樂故,一一皆性。」這里觸類則指人們的各種日常活動,動作行為,認為人們的一切動作行都是佛性的全體作用,包括善惡苦樂,甚至貪、嗔、痴也是體性的作用。強調不要專向內心去觀察體念,而是從一切事象去領會體悟,從當前事象中把握真實,求得解脫。對於任心,宗密解釋說: 「言任心者,彼息業養神之行門也。謂不起心造惡修善,亦不修道。道即是主,不可將心還修於心。惡亦是心,不可以心斷心。不斷不造,任運自在,名為解脫人,亦名過量人。無法可拘,無佛可作。何以故?心性之外,無一法可得,故雲但任心即為修也。」 這是說因為心性之外無佛法,眾生的心即是佛性,所以任心而不起.心,不刻意去做修善斷惡等佛事,讓人自然而為,從而達到精神解脫。「觸類是道而任心」中的「觸類是道」思想,與僧肇的《不真空論》中的「觸事而真」觀念相近,僧肇說: 「道遠乎哉?觸事而真!」禪宗以中觀般若為理論基礎之一,因而也可說馬祖的平常心是道,觸類是道思想,曾受到中國的般若思想家僧肇的影響,特別是吸收了其中的空有不二,任運而作的一元實踐性的中觀思想,並把這一思想在禪宗里,加以更為成熟的創造性的發揮,從而演變出馬祖禪法平常心是道的重要思想。由此也可以看出,馬祖禪法,以及中國特色的佛教,中國的禪宗,特別是後期禪宗思想,主要體現為對佛教般若中觀思想以及中國心性論思想的創造性融合,體現為對現實人心及人性的重視,體現為對人的主體性地位的關注和人的現實價值以及在社會中的意義的探索。3.清凈本心與見聞覺知馬祖禪法繼承了六祖禪法的精神,把佛性及解脫等高遠的理想引入到現實當下的心行。不過這里也有一個理論問題,即如何把現實的人心與佛性聯系起來,闡述二者的不二道理。馬祖所說的平常心,可理解為現實人心的動作行為,但因此心與佛性相聯,仍有清凈本心的意味,而與一般凡夫人的心有所不同。對於馬祖的平常心中清凈本心的一面,其弟子懷海及懷海弟子希運有非常深刻表述。懷海說: 「只如今於一一境法都無愛染,亦晨依知解住,便是自由人。」又說:「不被見聞知覺所縛,不被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強調眾生不要為心性的作用見聞覺知所束縛。希運在其《傳法心要》中又進一步發揮了懷海的觀點,說:「即此本源清凈心,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地彼我相。此本源清凈心,常自圓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精明本體,但直下無主,本體自現。如大日升於虛空,遍照十方。更無障礙。故學道人唯認見聞覺知施為動作,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人處。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離見聞覺知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這里既說到本心與見聞覺知的區別,又強調了無見聞覺知即無本心,離開見聞覺知即無從體悟本心,主張在見聞覺知中見其本體。這是一種心性體用不二論,是一種從用見體的心性論。要闡述這種思想,必須從理論上說明心是萬法之本,並強調心的活動即是道(佛性)的作用。如此才能達到平常人心與道的不二和統一。在不違佛教本旨的原則下,對佛法進行創造性的運用。慧能、懷讓一直宣揚心生萬法的思想,懷讓教導說:「一切萬法,皆從心生。」馬祖道一則說: 「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根本。」希運禪師也說:「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法即心,法外無心。」這里都顯示出南宗禪的學人都是以心為萬法根本,因而心也就是修行解脫,覺悟成佛的根本。心是萬法的根本,那它與道(佛性)的關系是什麼呢?馬祖引用般若學大師僧肇《不真空論》中的「非離真而有立處,立處即真」而來說明心與佛性,現象與真如,心與性的不二關系。他說: 「種種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掃盪亦得,盡是妙用,妙用盡是自家。非離真而有立處,立處即真。盡是自家體。……一切法皆是佛法,諸法即解脫,解脫者即真如。諸法不出於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議用,不待時節。」 即一切現象都是自家心的妙用,並不是離開心的真實而另有一個現象,現象即是心真如。即眾生的現實心靈全體都是真實,眾生的日常行為都是心真如的作用,因而世俗的尋常行為都是佛性的表現。馬祖禪法的這一特點,在禪宗中也是有依據的,《景德傳燈錄》中二十八祖達磨中曾記載有類似的思想,文中說: 「問曰:保者是佛?答曰:見性是佛……王曰:性在何處?答曰:性在作用。王曰:在保作用?……波羅提即說偈曰: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由此也可知馬祖禪法中的平常心,有著心性論的思想,即此平常心既是平常的心行,也有清凈無染的自性。性是超越的,離一切相,其體清凈,性又是內在的,一切法不異於此。因此南宗禪要求人們從當前的一切而悟入超越的,還要不異一切,悟到一切無非自性的妙用。這樣就有體有用,理事一如。在現實世界中,性是生命的根本,這顯現為一切,而以心為主的,心不只是認識的,也是行動的,心的覺知與人的行動,直接表現著自性、佛性的作用。因此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而馬祖禪法則單提一個平常心,則此心則包含了上面所說的心行與自性。馬祖更直接地提出入要向身心上去體認,以身心的活動為性的作用,點出這就是性,就是佛,引人從這里去悟人。這一禪風,從下手處——悟人方便說,見聞等作用並不同於四大色身,似有對立,但一旦悟人,則靈不獨耀,迥脫根塵,此時就不再有對立了。這里的性能作用,就是指人身及其見聞覺知的活動。認為佛性與眾生見聞覺知沒有什麼區別,是不二、一體的。宗密把此一派的思想及荷澤宗歸納為「直顯心性宗」,但又認為洪州禪缺少「自性用」,只是隨緣用,只是隨緣縱任心性活動,不是心性內在靈知的作用,不分真妄,對佛教的修行不利。儒家學者朱熹批評馬祖的「作用在性」說這是以用為體,而不知性即體,知即用。這是後人對馬祖這一禪法的評價,然而他這一禪法對後世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4.獨特的啟悟方式禪者接引學人有多種方式,由於曹溪禪法重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相對不太重視經教以及坐禪,禪宗接引學人直指直求的特點,到馬祖時則發展為粗暴的作風,道一時就開始用打、蹋、喝等方式來引導學人悟人真諦。 』 《傳燈錄》中說: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便打。乃雲:我若不打汝,諸方笑我也。問馬祖:如何是西來祖師意?祖日:低聲,近前來,師便近前,祖的一摑雲:六耳不同謀,來日來。問馬祖:如何是西來的意?祖乃當胸蹋倒。師大悟,起來撫掌呵呵大笑。百丈謂眾雲: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打喝等方式在接引學人時,對於截斷弟子的分別卜度,起到攝人心魄的作用,使學人悟人,還是有效的。機鋒棒喝的接機方式是洪州宗的特色,這種獨特的禪法接引學人方式其影響也是深遠的。馬祖本人已開其端,其弟子與再傳、三傳弟子越來越明顯,在後來這一派的宗派中,使用這一作用的洪州,後來成為臨濟宗。洪州禪的作風,都是無可表示中的表示。除了用打喝外,主要還是用語言。不過所用語言,多是反詰、暗示的、意在言上,或無義味的話,不能依言取義。此外還有身體動作的表示,以至生活中的一切動作行為都可用來啟示學人,如日常生活中的種菜、採茶、吃飯、泡茶,一切日常生活,都可以用為當前表達方式。如《祖堂集》記載,汾州和尚為座主時,講四十二經論。他向馬祖請教:「宗門中意旨如何?師(指馬祖)乃顧示雲:左右人多,且去。汾州出門,腳才跨閌閬,師召座主。汾州回頭應喏。師雲:是什麼?汾州當時便省,遂禮拜。.馬祖通過突然呼喚汾州之名,並問「是什麼」,呼喚出他的自性,促使他洞見真相,自悟內在精神。自認為對四十二本經論懂得很多的汾州座主,至此才悟真意,認為若不遇和尚,就空過一生了。類似的例子,在馬祖禪中數不勝數。因此馬祖的言教,乃是直指自性。馬祖以野鴨啟導百丈,馬祖用手扭百丈的鼻子,是特殊的手法,又用普通的「是什麼」、「又道飛過去」等問話,啟發百丈覺悟自性,不被外境所奪(跟著野鴨飛走)。百丈以「適來哭,如今笑」,不正面回答師兄弟們的問題,意在不執著於外境。最後,百丈又以卷卻席的動作和答非所問來回應馬祖,馬祖即知他已悟道。可見馬祖禪善於從見聞覺知,從動作、語言,身心活動,生命現象中,通過機鋒棒喝、揚眉瞬目等方式把不可言傳的內心體驗傳達給受教者,啟悟他人自識本心,見性成佛。這表明了馬祖禪修證的個性化。南宗禪法認為三身四智、菩提、般若及三寶等等都在自己的身心中,直接了當地指示出來,就是日常心行中,從此悟人。聖人、佛陀,這些易引起尊貴、不平凡感覺,讓人產生他們是在自心之外,從而人們會在心外求法,現在聖人從不可思議的信仰中,成為現實人間的、平常的聖人。這是南宗禪法的特點。馬祖及其後人繼承了這一點,而開始從日常生活的見聞覺知中去引導學人,讓其人在當下的心行中悟人真理。
㈨ 何為馬祖節啊
媽祖還是馬祖?
中國首屆「馬祖節」於日前在千年名寺、馬祖道一舍利歸藏寶地--寶峰寺圓滿結束。
舉辦馬祖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唐代佛教著名禪師馬祖道一圓寂1218年,以傳承馬祖精神,弘揚佛教禪宗文化。參加本屆馬祖節的有來自香港、南昌、安義、奉新等地的信士1000多人。
馬祖道一,俗姓馬,僧名道一。唐景龍三年(公元709年)出生於四川漢洲什邡,少年出家,從渝州(今重慶)圓律師受戒。開元年間離開四川到湖南南嶽學禪10年,此後雲游各地,到福建、江西等地弘揚禪法。唐大歷年間住南昌開雲寺時,四方學者雲集麾下,門葉繁榮,禪宗大盛。"馬祖建叢林",他的教義對中國禪宗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