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母什麼時候開始計劃
㈠ 日本航母什麼時候開始製造
理論上是不允許日本造航母的,但是現在日本有直升機驅逐艦,新服役的22DDH艦排水量超過24000噸,可以說就是航空母艦了,想要建造真正的大型航空母艦,他們會找借口先修改憲法,允許日本擁有進攻性武器。
㈡ 日本曾經有過航母嗎
「鳳翔」號:日本航空母艦的元老和試驗艦 赤城」號在1923年11月重新開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 「加賀」號於192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動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月開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 1934年,「加賀」號也進行了大改裝,於一年後完工。 龍嚷」號最初計劃的排水量為9800噸,使用「青葉」級重巡洋艦的艦體,航速30節,搭載約24架飛機。 「蒼龍」號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標准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軍艦改造而成的。 「飛龍」號是「蒼龍」級的2號艦,於1936年7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動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 「翔鶴」號於1937年12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動工,19 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 「祥鳳」級航空母艦包括「祥鳳」號和「瑞鳳」號,前身分別是潛艇支援母艦「劍崎」號和「高崎」號,在設計之初已被列為「航母預備艦」。「高崎」號在1939年下水後立即進行航母的改造工作,於1940年2月完工,並更名為「瑞鳳」號。「劍崎」號於1939年1月比「高崎」號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進行改造工作,同年12月完工,更名為「祥鳳」號。 三菱長崎廠的「大鷹」測試排水量為20000噸、航速21.1節、續航力8500海里(18節時),飛行甲板長172米、寬23.5米,官兵747名 「隼鷹」級航空母艦包括「隼鷹」號和「飛鷹」號,它們的服役背景與「大鷹」級類似。 「大鳳」號於1943年4月下水,1944年3月完工,配屬在第1機動艦隊第『航空戰隊。 「雲龍」級航空母艦包括「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笠置」號、「阿蘇」號和「生駒」號,是日本海軍繼「大鳳」號之後在1942年著手設計的最後一批中型正規航空母艦。 日本自1922年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起到1945年戰敗為止,總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艦。其中20艘在戰時被擊沉。
㈢ 日本美國最早哪一年生產航母
日本的第一艘航母,也就是世界上第一艘以航母標准設計建造的航母鳳翔號於1919年開始建造,1922年12月竣工,美國的第一艘航母是蘭利號,蘭利號由商船改造而來,1919年6月開始改造,1922年3月改裝完成。
㈣ 航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
世界上第一個駕駛飛機在軍艦上起降的人是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Eugene Ely)。1910年11月14日,尤金·伊利駕駛一架寇蒂斯雙翼飛機從停泊在港口的伯明翰號巡洋艦(USS Birmingham CS-2)起飛,飛行了一段距離後安全降落在附近的一片海灘上。這是歷史上人類第一次駕駛飛機從軍艦上起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水上飛機首先被用於海上偵察。各國海軍都喜歡使用這種飛機,它能在水面上進行起飛和降落。但是水上飛機的裝載和運輸是一個大問題。1912年,英國海軍把一艘老舊的巡洋艦改裝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納飛機的船隻,稱為「競技神」號。後來,英國海軍徵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峽營運的渡輪,並把它們全部改裝成可以裝載水上飛機的軍艦,這種船隻後來被稱為「水上飛機母艦」,它是航空母艦最早的雛形。
1917年6月,英國皇家海軍暴怒號巡洋艦在建造過程中改變原有設計,將艦艏部分上層建築全部移除,轉而鋪設69.5米長的甲板供飛機起飛,這使暴怒號成為第一艘可以起降固定翼飛機的船隻。不過起飛後的飛機無法返回母艦,只能去陸地的機場著陸。後來又對暴怒號進行了改裝,前部甲板用於飛機起飛,後部甲板用於飛機降落,飛機可以互不幹擾地同時進行起降作業。盡管如此,」暴怒號」仍然不具有全通飛行甲板,飛機降落仍然十分困難。所以,此時的「暴怒號」還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空母艦。
第一艘安裝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是由一艘建造中的客輪「卡吉林」號改建的英國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它的改造於1918年9月完成。飛行甲板長168米,甲板下是機庫,有多部升降機可將飛機升至甲板上。1918年7月19日,七架飛機從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上起飛,攻擊德國停泊在同德恩的飛艇基地,這是第一次從母艦上起飛進行的攻擊。
1917年7月,英國開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純正血統」的航空母艦,並將其命名為「競技神」號(又譯作「赫爾墨斯」號),以紀念航母的鼻祖——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競技神」號。但是它卻不是第一艘下水的從建造起就以航母為目標的艦艇。
日本於1919年開始設計,1920年開始建造本國第一艘純種航空母艦——「鳳翔」號。在此之前英國的「競技神」號航母於1918年1月開始動工,但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其工期進度明顯放慢,直到1923年7月才最終建成。此時日本海軍的「鳳翔」號由於工期進展迅速,因而搶在1922年年底建成並開始正式服役。日本海軍搶在英國海軍之前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
㈤ 求告知日本二戰時航母的建造時間
飛龍
1936年7月8日開始建造
1937年11月15日進水
加賀
1920 7 19
1921 11 17
蒼龍
1934 11 20
1935 12 23
㈥ 日本為什麼上世紀20年代就擁有航母!
1、2、3樓回答的是……什麼啊!!
瞎寫!!!
告訴你:世界的第一艘航母是英國的百眼巨人號!!
不是美國的蘭利
首先是當時的日本國的經濟、文化、科技
都可以與當時的西方國家相提並論
他們一向向西方國家學習
在航母發展最初階段時(20世紀20年代不到)
有些強國開始研製、實驗航母,日本也知道了這些
其實這就是
海軍中支持艦炮與支持艦載機的兩派斗爭出現的結果
日本海軍看見了航母的潛力
所以就開始大力實驗、發展航母 所以很早就有了
但像當時一些其他大國的
大部分人支持海軍 是要發展大口徑炮(戰列艦)
所以這部分國家的航母的發展就被忽視掉了
因此他們的第一艘航母就要晚一點問世
㈦ 求教二戰時期日本航母的發展歷程.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軍國主義興起後,更是醉心於堅船利炮。和各列強海軍樣,最初日本海軍內部也曾有過航空母艦與戰列艦孰輕孰重的激烈爭議,但仍從1911年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開發工作。到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為止,先後建造了29艘航空母艦.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在山本五十六等一班深知海軍航空兵重要性的將領的指揮下,幾乎橫掃大半個太平洋。直到中途島戰役,日本海軍在一連串的失誤下慘敗而舊,大批優秀的飛行員和飛機維修人員伴隨4艘第一線航空母艦命喪汪洋,從此日本國力的缺陷——物資、人力的不足——紛紛暴露出來。雖然日本傾盡全力趕造和改裝各型航空母艦,但在美國一大批新造航空母艦的壓迫下,不熟練的飛行員和不足額的艦載機使得日本海軍縱有航空母艦,也無法挽回頹勢。日本苦心經營了30年的聯合艦隊,在短短4年多的時間里灰飛煙滅。
在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公約》中,限定英、美、日、法、意五國新建造的航空母艦,每艘排水量不能超過23000噸;用戰列艦、戰列巡洋艦改裝的航空母艦,每艘排水量也不得超過33000噸。日本所能擁有航空母艦的總噸位被限制在83000噸以下。當時簽約各國為了維護自身的海洋霸權,或多或少地採取了一些陽奉陰違的策略,而處心積慮的日本軍閥更是使出一切手段來規避條約的限制。日本聯合艦隊在二戰期間擁有的大量經過改裝或改造的航空母艦便是這些伎倆下的產物。
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航空母艦,按建造過程大致可分為正規航空母艦、改造航空母艦和改裝航空母艦三類。其中,正規航空母艦一開始就是按照標准航母設計建造的,如「翔鶴」級;改造航空母艦是指原本其他艦種的軍艦,在施工階段改變原設計,而以航母的姿態出現在聯合艦隊序列中,如「赤城」級改裝航空母艦則是指將一些服役中或已經完工的戰列艦、巡洋艦乃至徵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結構,增設飛行甲板和操作艦載機設備而成的航空母艦。
日本海軍在條約的限制下,採取了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艦數量的方法。其中所謂的「航母預備艦」就是在部分軍艦的設計中,事先就考慮了未來可能改裝成航空母艦的需求,以利於日後的改裝工作。另外,日本軍方還以投資方式參與商船的設計建造,戰時大量徵用這些商船,進行改裝服役以增強其航母力量。
由於日本航空母艦的建造受到《華盛頓公約》的限制,而且在早期不像戰列艦那樣受重視、有計劃,因此其譜系相當混亂,只是在命名方面有大致規律可循。在早期,日本的航空母艦都是以特殊的飛禽為名,其中正規航空母艦的艦名中有「龍」或「鶴」字,如「飛龍」、「翔鶴」等;由其他軍艦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艦的艦名中均有「鳳」字,如「祥鳳」、「瑞鳳」、「龍鳳」等(但「赤城」號和「加賀」號例外,它們直接沿用了原來戰列艦的艦名);由民間船隻改造成的航空母艦的艦名中則有「鷹」字,如「大鷹」、「雲鷹」、「沖鷹」等。在1943年以後,日本航空母艦的命名方式又有變動,改用日本歷史上的諸侯國名或者山名來命名:其中排水量25 0 00噸以上的用國名命名,15000~25000噸級的以山名命名,如「天城」、「葛城」、「笠置」等。從命名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海軍對航空母艦的認同是從早期的存疑到後期的重視——在初期的命名方式中,每個艦名的詞尾都有一個共同的字,類似於日本海軍驅逐艦的命名方式;但到了後期所採用的山名和古國名,則明顯是戰列艦所慣用的命名方式。而戰列艦向是日本人最看中的主力艦。
㈧ 日本什麼時候有的航母
世界上第一艘用於實戰的航母就是日本的
是鳳翔號(ほうしょう),於1922年12月27日服役
由於英國於1918年開工的競技神號(HMS Hermes)航空母艦建造工程進度緩慢,1922年底竣工的「鳳翔」號一般被認為是第一艘完工服役的專門設計的航空母艦
二戰時代,日本擁有27艘可用航母(包含水上機母艦) ,為:
正規航空母艦
鳳翔級 : 鳳翔[II]
赤城[II]
加賀
龍驤[II]
G6
蒼龍[II]
飛龍[II]
翔鶴級 : 翔鶴[II] - 瑞鶴
雲龍級 : 雲龍 - 天城[III] - 5002號艦(建造中止) - 葛城[II] - 笠置[II](未完成) - 5005號艦(建造中止) - 阿蘇[II](未成) - 生駒[II](未完成) - 鞍馬[II](未動工) - 5009號艦(未動工) - 5010號艦(未動工) - 5011號艦(未動工) - 5012號艦(未動工) - 5013號艦(未動工) - 5014號艦(未動工) - 5015號艦(未動工)
大鳳
信濃
大鳳改級:5021號艦(未動工) - 5022號艦(未動工) - 5023號艦(未動工) - 5024號艦(未動工) - 5025號艦(未動工)
祥鳳級 : 祥鳳 - 瑞鳳
龍鳳級 : 龍鳳
千歲級 : 千歲[III](←水上機母艦) - 千代田[III](←水上機母艦)
商船改造航空母艦
飛鷹級 : 飛鷹 - 隼鷹
大鷹級 : 大鷹 - 雲鷹 - 沖鷹[II]
神鷹級 : 神鷹
海鷹級 : 海鷹
㈨ 日本有幾艘航母
截止到2020年1月,日本服役的航母有四艘。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型航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在軍國主義興起後,更是醉心在堅船利炮上面。和各列強海軍一樣,最初的時候日本海軍內部也曾有過航空母艦與戰列艦孰輕孰重的激烈爭議,但仍從1911年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開發工作。1952年起日本推行直升機航母,2017年時日本已經服役了4艘直升機航母。
(9)日本航母什麼時候開始計劃擴展閱讀
航母主要分類:航空母艦按艦載機分類,可分為專用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專用航空母艦可分為攻擊型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或直升機母艦)、訓練航空母艦以及護航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於二戰後已全部退役。
攻擊型航空母艦主要載有戰斗機和攻擊機。航空母艦按排水量大小可分為大型母艦(排水量6萬噸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萬噸)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萬噸以下);按動力裝置可分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㈩ 二戰後日本曾四次計劃建造航母,為何最終一艘沒造成
如果說這幾天有哪艘戰艦最「惹是生非」,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一定榜上有名。這艘自建造伊始就爭議不斷的戰艦本來就一直是各界矚目的焦點,最近又因為在美、日、法三國聯合軍演中與美軍航母編隊航行搞得四鄰震怒。誠然「出雲」號這艘早就被批爛了的「半吊子」戰艦並不是航空母艦也無法改裝成航空母艦,但鮮為人知的是,歷史上二戰後的日本是確確實實有過航母發展計劃的。不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戰後的日本航母發展計劃不但「亮點」乏善可陳而且「槽點」比比皆是,甚至頗有種黑色幽默的感覺,這是怎麼回事呢?
回顧日本戰後的航母計劃,可以看得出事實上日本根本沒有一個明確而連續的航母裝備需求。日本的航母計劃經歷了從輕型護航航母到反潛航母再到艦隊航母的歷程,雖然同樣名為航母但在不同時期發展的類型差異巨大,根本不具有連續性。而且,無論是哪個時期,日本戰後的航母建造離開美國的技術支持也難以完成,因此美國在軍事裝備方面對日本的限製成為了日本發展航母繞不過去的檻。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日本海上自衛隊中幾乎再也沒有任何建造航空母艦的呼聲,作為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大甲板型直升機驅逐艦成為了日本人的新寵,其結果就是目前的「日向」級和「出雲」級——從構型和職能上來說,這兩種直升機驅逐艦與當年計劃建造的反潛航母沒有太大區別,但「專艦專用」的設計思想卻遠遠落後於自上世紀60年代興起的全能型航母潮流,技術標准上更是落伍世界一流水平十萬八千里。時至今日,無論是美國等傳統航母大國還是中國等新興航母擁有國都已經可以用航母技術「砸死」日本造船工業。「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八個字足以概括二戰後日本航母的發展計劃,而這八個字又何嘗不是日本某些人痴心妄想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