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才能學習好日語
首先是明確自己學習日語的目的,哪怕只是為了興趣也沒關系,並制定自己的階段計劃,比如大約學半年去考4級,學1年考3級,學兩年後考2級,有目標方向才能有動力,以後學習中請經常提醒自己的目標尚未實現,仍需努力。
首先,需要在學習的時候發音正確,並且時刻記詞背詞,堅持不懈。
其次,在有了大量詞彙量的基礎上,需要多看多讀各種長短文章。
再者,讀文章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書本上沒教過的語法或者語句的表達方式,及時查閱相關資料解決疑問。
第四,在保證能夠流利讀文的基礎上,最好能背下幾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短文。幫助活躍語法詞彙的使用方法。找到預感。
第五,每天都要堅持這些學習精神,有了基礎以後,就開始聽、看各種語音材料,什麼都可以,歌曲、電影、動漫、日劇、新聞,網上什麼資料都有。
第六,以上會佔用很大部分的時間,餘外的時間里,如果需要考試的話,就得每天堅持做一些文字、語法、閱讀、聽力的題,幫助提高考試水平。
大概就以上幾點了,只要能夠堅持努力,肯定會超過預期的效果的。
學習步驟/方法
選擇教材。一般可以選擇「標准日本語」,該教材的特點是難度適中,適合自學,並有配套自學輔導教材,還有配套vcd教材。或者也可以選擇「新編日語」,這套教材難度稍大,知識比較系統,動詞均註明自他性,日後不會混淆。去買齊標准日本語初級上下冊,最好也順帶買上大連出版社的標准日本語自學指南,這本指南系統的補充了課文中不曾提到但是很重要的知識點。
五十音圖,如果連這個都沒毅力搞定的話,那我還是勸早點放棄學日語的念頭,一門語言的學習將可能是很枯燥的,可能不太適應的,也或許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還是別在日語上浪費時間。可以先聽一下本站提供的五十音圖發音,可以參考。在學五十音圖一定要平假名片假名對應著記,不少人學了很久都不認識片假名,就是剛開始學習假名的方法不對造成了。剛開始可以每天學習兩行,第一天學習あ行5個和か行5個,自己找張紙多練練,熟能生巧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注意要能把平假名和片假名對應起來。邊寫嘴裡邊念,加深印象。等到學到了一定的行數,自己可以找後面課文里的單詞,自己組成詞寫,比如わたし,あなた,這樣邊練習假名的書寫記憶,邊熟悉一些日後要學習的單詞。
可以開始說出一些象樣子的日文整句了,令人振奮是不是啊,每課的學習步驟大致是先學習生詞,再學習課文,學習課文中,對應語法可以參考語法講解,學習完課文後做課後練習。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聽一聽課文的mp3(在本站標准日本語初級類中可以下載到),因為日語能力考試包含了聽力考試,其實聽力並不是很難,也不是生詞很多,但是如果你聽的少,就是答不出來,聽聽課文,對於課文的掌握和語感的訓練也很重要,因為學習一門語言有的時候是不需要知道為什麼,只需要知道怎麼說就可以的,就象學習英語,講到I那麼自然就脫口而出am或者was,不需要知道為什麼一樣。那麼一旦入門以後,就跟蓋房子一樣,一層一層的向上積累,只要時間花上去了,總歸能學得會的。此外,適當的背誦課文中的常用句子也是有必要的,這些記住的句子將來都會成為你口語內容的重要來源。
學習總結:
希望能嘗試一下,學得開心,學得愉快,而且有所收獲。另外給幾點學好日語的建議。
一、必須做到五十音圖的發音要准確,這對你今後的日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二、勤查、勤翻字典,加深對單詞發音、意思的理解和記憶,掌握日語漢字的音讀和訓讀的區別,做到舉一反三、這樣對你的日語學習大有裨益。
三、盡可能給自己創造多說、多練的機會和環境,做到不恥下問,不能不懂裝懂。有時候你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發音、讀法,讓人聽了之後常常覺得莫名其妙。
四、下苦功掌握日語動詞的多樣的變化,以及敬語、自謙語等的特殊表現形式。
五、有條件的話,多看日本的電影、電視節目,多讀日文版的報刊、雜志,多聽日語歌曲,切實感受日語的在不同場合的不同的表達方法,真正做到耳聞目染。
六、勤復習,做到溫故而知新。把學習日語當作一種興趣、愛好,做到持之以恆。那你一定能夠成功地學好日語。
怎樣學好日語,是一個堅苦的過程,而要學好日語,則需要有足夠的對日語學習的興趣、信心與恆心。因為日語越學到後面你就會越覺得難度越大,尤其是日常生活用語方面,存在著很多奇怪的、變形的表達方法,所以必須特別悉心留意日本語的習慣性說法及習慣性表達法。如果認真學習兩年左右的話,掌握日常生活用語及較高水平的日語表達技巧應該不成問題。
另外,平時與人溝通所需的日常用語,展開工作所必須的交際用語,既要做到表達准確,大方而又不失禮;日本又是一個十分講究論資排輩的國家,對敬語的使用有相當苛刻的要求;以及涉及到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用語、用法都是特別難的,一旦接觸上了,只能要求逐步提高了,根本不存在一步登天之說了。
入門最好先選擇到比較正規、可靠的培訓班學習一段時間,等到正確掌握了日語最基礎的語音知識,之後再選擇自學也不遲。初級可以選擇《大家的日語》作為主教材。這是一套相當生活化的教材,適合所有人學習日語之用。
沒有一個人剛剛接觸學習一種語言是有基礎的,這個大家的條件都是一樣的。學習外語,興趣是相當關鍵的,另外應該注意多給自己學好它的信心,不要半途而廢就可以了。其實,學習一門外語對任何人的自身並沒有什麼要求,只要你想學,而且有信心學好它就可以了。
至於入手嘛,應該是五十音圖的讀音、讀法、書寫及一些日語的基礎句型。首先必須打好基礎,這對你今後的學習尤為重要。
② sai中國水墨筆刷怎麼調
實在不行的話親就用水彩吧。。。
毛筆的話還是畫在宣紙上比較好。。
我也畫過中國風的畫,只不過沒上色。我是用那種跟鋼筆似的那種海綿頭的吸水筆畫的,光勾了線。。不過要是用那個筆的話,就只能用鋼筆水。。
③ 適合中國人打工的國家
在沒有看到這份名單之前,你一定會覺得是歐洲和澳洲,一方面是這些地方的國家福利好,另一方面是當地的景色不錯,而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根據HSBC最新的報告顯示,如果你考慮出國務工,最好的地方除了歐洲,還有像中東地區,前面的歐洲眾所周知,無論工作文化環境,工資薪水都相對具有競爭力,而後面的中東能夠脫穎而出,著實讓不少人驚訝。
圖片
看名單,我們會發現,中東之所以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主要原因還是基於這里的發展勢頭,特別是阿聯酋這樣的土豪國家,從各種各樣的資料我們也知道,這里石油資源豐富,藉此,這個本來平平無奇的沙漠國家賺得盆滿缽滿,成為中東沙漠中的奇跡。蒸騰向上的經濟,也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其中就包括中國眾多企業,以及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建築工人、工程師、投資人,可以說這里是中國新貴們的新興投資地。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阿聯酋已經在外籍工作者中獲得很好的聲譽,特別是當地的財政激勵制度。95%的外籍工作者表示在這里他們能夠收到很豐厚的福利作為其工作保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份福利也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大部分人都表示這遠比他們在以前的國家賺得多多了。另外,這個國家也因為他們的工作文化好而獲贊。
還有巴林,這個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由36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古代文明的痕跡遍布於各歷史遺址,F1賽事的狂歡讓這里成為很多人的喜好地,身臨現場,你才能體會到這種古老與現代交融的風情有多別致。
圖片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是其豐厚的薪酬待遇而獲得了很多外籍工作者的青眯。外籍工作人士如果需要搬家,可以獲得額外的安置福利。而且住宿補貼(69%),機票補貼(64%)和醫療套餐(68%)都是最常見的一些福利。
其他一些適合打工的歐洲國家,像紐西蘭、瑞士、德國等幾乎成為每年榜單上的常客,這些都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它們都有著全球極富裕、經濟極發達和生活水準極高的條件因素,而且旅遊資源的豐富和崗位專業化程度的發展,讓它們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對象。
結合近些年的數據,我們周邊的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其實也都是很多國人考慮的出國選擇地。
④ 如何從國外匯款到中國
一:通過當地銀行匯款回國。
二:通過匯款平台匯款回國。
一、當地銀行:
所有的當地銀行都支持跨境匯款服務,只要你知道國內賬戶的 SWIFT CODE 和 BIC,就可以通過當地銀行的網銀或櫃台轉賬來完成匯款。
銀行能夠辦理票匯、電匯等多個匯款業務,其中電匯匯款是跨境轉賬最常使用的方式。一般情況下,使用電匯匯款的款項在三天到五天之內可以到賬,如果遇到法定節假日等特殊時期會有所延遲。電匯匯款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各銀行收取的費用不同,因為銀行的手續費用有上限標准,因此在進行大額匯款時,選擇電匯會比較實惠。這種方式是目前來說比較安全可靠的,但是如果是長期需要匯款、且匯款金額不小的話,手續費和匯差損失都是挺大的。
二、通過匯款平台匯款回國:
匯款平台目前有很多,像Westunion就是一家非常老牌的機構,還有什麼極簡APP之類的。
還有一些其他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目前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中國每年只有5萬美金的額度。那麼如果是一大筆境外資金需要轉入中國境內,具體如下:
1、不高於5萬美金的正常資金,可以直接使用電匯匯入國內銀行。
2、讓親戚朋友幫忙,利用各個賬戶的每人每年5萬美金限額進行結匯。
3、開設一個香港銀行賬戶。先把款匯入香港銀行,然後在國內取款機取人民幣,(這種辦法雖然不計入5萬美金外匯限額,但是手續費很高)。
4、通過貨代公司,進出口公司進行結匯,這種方式也需要手續費,且資金兌換性會受到兌換公司的限制。
5、注冊一個離岸公司,注冊離岸賬戶,統一接受大額美金,然後進行分開結匯。這是一種目前比較普遍的辦法。但是我國外匯管理局目前對這種結匯方式的打擊力度比較大。
⑤ 去日本留學要怎麼做
一、關於如何獲得留學訊息的問題
記得我在沒有去日本之前,常常看到在日中國留學生如何辛苦的報道,什麼背死屍、撿菜葉吃、一天只睡 3、4個小時等等,心有惴惴,現在可以證實,做這些報道的人物以及媒體都是極為不負責任的。日本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在我看來,是日本一個很公平的地方,付出一份努力,得到一份收獲。各位如果日語底子不錯,英語也能拿得出手的話,完全可以把目標定在一流國立大學,一年努力應試,年底就會有收獲。如果日語不是太好,但文化底子不錯的話,兩年內就必須要把日語努力提高到一定水準來准備來年的大學考試。在日本考大學,實力和運氣並存的。有的人有實力卻沒有能夠進入理想的大學,有的人實力不怎麼樣卻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大學,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另外,在日本考學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須重視訊息的搜集。在日本400多所大學中尋找合適自己的大學和專業確實很難,這時候准確的訊息就顯得非常可貴了。准備升學的中國留學生可以在所在的語言學校里索取,也可以在網上尋找,還可以到留日論壇上咨詢前輩。
當然,如果是抱著打工的目的來到日本,那就要比較辛苦甚至比較痛苦了。現在的日本早已不是打工者的天堂了,累死累活干一個月,掙下30多萬日元,除去房租生活費學費,到手也沒有多少,幾年下來落得一身病,完全是拿生命在換錢。不過,自己的路是自己選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留學的,做到遵紀守法就可以了。
二、關於到日本應該帶什麼東西的問題
下面,我們討論討論來日本的時候應該帶什麼的問題。當年我來日本的時候,由於本人生性懶惰,不喜歡換衣服,衣服什麼的幾乎沒怎麼帶,光書就帶了10公斤(其中一本20萬詞彙的《日漢大詞典》就將近5公斤),10包方便麵,2公斤左右的各種常備葯(從來沒用過,有一次脖子扭了,發現居然沒帶膏葯)。周圍的朋友們就更是五花八門了,有帶吉他過來的,也有帶國旗過來的,有位兄弟居然連切菜的案板都帶過來了,還有坐船帶著幾十斤大米的,女孩更是為帶什麼衣服發愁。現在總結一下:在國內帶東西到日本來,要盡量買質量好的,千里迢迢帶到日本,沒用幾天就壞了,很讓人沮喪的。該帶的書是必須要帶的。不過,因為現在「電子詞典」很強大了,來時可以考慮買一本中日電子詞典就可以了。當然,內衣褲是必須要帶的,而且要多帶一些(7套以上吧)。在日本一般都有天天洗澡的條件,勤換衣褲也理所應當,日本的棉襖(滑雪衫)十分保暖,但至少要1萬日元一件,所以棉襖可以從國內帶一套過來。皮鞋隨便帶一雙即可,日本的皮鞋跟國內價格一樣,而且做工很好,大商店裡經常有降價的皮鞋,3000日元左右即可買到。運動鞋必須要帶,因為打工要穿。襪子要多帶,而且要買質量好一些的,全棉的。因為在日本常常要當眾脫鞋,襪子若是比較「醜陋」,就會有損本人形象。西裝若要帶,帶一套即可。國內的西裝雖然便宜,但做工不好,特別是肩膀的製作技術有待提高。西裝對於留學生來說,相當於禮服,只有在正式場合才穿,或者是到學校參加面試。等到以後在日本企業就職,或者在大公司里打工,或是當中文老師,則可以在日本買一套2萬日元左右的西裝。領帶不要帶太花的,顯得鄉里鄉氣,可以帶素樸一點的。如有可能,可以帶兩套睡衣到日本。因為在日本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經常洗被單,床罩,睡覺的時候穿睡衣,則可以避免被單和床罩過早地被弄臟。至於日用品,小玩意兒可以帶一些,比如旅行小剪刀、指甲鉗、耳撓等等。肥皂牙膏等可以帶,少量即可。帶葯的話帶常備葯即可,創可貼、燙傷葯和膏葯則是必備的,因為在飯店打廚房工的時候比較容易受此類傷害。
對了,最最重要的東西,日元!!千萬不要忘了,要盡量多帶。有了日元,就什麼都有了。有一點想我不說大家也明白,我們到日本是來過苦日子的,就算有些東西一時沒有也無所謂,忍一忍就過去的了。另外,日本各地超市葯店常常有打折的時候,這個就看你運氣了,碰到的話多買些。
另外,幾乎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在日本的「百元店」和「99元店」里可以買到,各位到日本之後首先要確定附近的「百元店」和「99元店」的位置。
三、關於在日本打工的問題
剛到日本,中國留學生最大的問題恐怕不是學習,而是生存,打工也就成了必需的生存手段,可以說打工和留學如同孿生兄弟密不可分。在日本找工作最好就是有前輩介紹,和店長說一聲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那就要自己找工作了。日本各個書店和報亭都有求人雜志,一周兩刊,周一和周四,210日元一本,各個對外營業的店鋪門口也都有免費的求人雜志,找到合適的就打電話問。以前,因為日本人對在日中國人的印象越來越差,電話拒絕的情況非常多,白木屋、笑笑等居酒屋都不招外國人。不過最近幾年因為中國的崛起和日本的沒落,外國人已經滲透入日本的各行各業,估計任何工作都有可能招外國人。所以,大家不妨多試試。打電話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取一個面試的機會。日語好的朋友可以在電話里不說自己是留學生,到了面試的時候,再用出色的日語證明自己是出類拔萃的中國人。而日語不好的朋友可能就要做好多次被拒絕的心理准備了,當然也可以讓前輩幫忙打電話,拿到面試的機會再去面試。沒有推薦、事先也沒有電話聯系就直接去店裡詢問,顯得不太禮貌,不過,據說直接闖店是成功率最高的。
剛開始到日本,日語不好的朋友最好做好6個月以上不打工的准備,先熟悉熟悉環境和學好最基礎的日語,然後再准備找工打。一般來說,開始都會碰不少釘子,不過不要氣餒,多找找一定會找到的。如果有人實在運氣不好,到了快活不下去的地步的話……,那就去找找中介吧。要交一定的費用。在讓中介找工作的時候還要注意不少中介其實是騙子。
四、關於如何和日本人打交道的問題
在語言學校裡面,學生大都是中國同學,日本人老師也只是上課時候聊幾句,一般不會出現問題的。打工時候,周圍當然都是日本人,這時候問題就比較多。我覺得日本人的素質總體比較高,他們即使瞧不起中國人,也會對你客客氣氣。只要採取「不卑不亢」的原則就不會錯的。有時,也會碰上日本人當面污辱人的情況。我基本都會和這種人論理一番。日本是一個學歷社會,只要在名牌學校讀書,人人就會讓你三分。我得意洋洋地自吹自己就讀於慶應大學,而且日語也不是說得磕磕巴巴,他們被我說得灰溜溜的。在日本,占些口頭上的便宜就行了。日本人一般不會動拳頭的。
日本人常常會對人客氣,要請你去他家玩,要請你吃飯,還說要資助你什麼的。千萬不要當真!日本人小器得很。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謝謝他的好意,別的話也一句不多說,這樣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如果他們真的盛情邀請你的話,會開車到你家來接你;要真心資助你,會當場拿出日元。喊得越響,就越不可當真。在日本,要自立自強,不要有希望別人來接濟你的念頭。否則人會覺得很痛苦。
五、關於在日本最先要做的事情
一到日本,最先要做的事就是先去買輛自行車和一份交通圖,然後去當地區役所(區政府)或市役所(市政府)辦理外國人登錄手續,拿到臨時登錄證就去銀行開戶存錢。根據最近的資料,某些銀行會有外國人必須居住半年以上才能開戶的規定。但日本郵政銀行是沒有這樣的規定的,所以可以先去郵政銀行開個戶頭。另外,最好問清楚開戶銀行的英文賬戶,便於今後的國際匯款。
等語言學校或大學開學之後可以向學校申請去辦資格外活動許可證(有了這個才能合法打工)。現在,很多學校都要3個月以後才辦資格外活動許可,不過好像自己去入國管理局辦理會快一些的,不過這個看個人情況吧。按照學校說的做應該沒錯。
六、關於地域歧視問題
這個問題我要特別說明一下:很多人都會說在日本的福建人如何如何,東北人如何如何,上海人如何如何。尤其是最近經常聽大家會說道福建人。我在日本接觸過很多福建人,印象一直很好。福建自古有離家闖盪的傳統,海外華人成功立業的就是福建人最多。在日本也屬於最團結的一批,一般福建人來了日本直接就會有同鄉介紹工作給他們,而且大都吃苦耐勞,這一點上我覺得比起其他地域要強不少。出門在外能說出中國話的都是同文同種的同胞骨肉,希望大家不要人為的製造這種地域歧視。
最後,我想對即將赴日的後輩們說幾句話:無論你們是來讀書也好,打工也罷,切記,最基本的一條,不要做違法的事!你在國外一言一行代表中國,遵紀守法是每個人應做的准責,再有什麼理由也不能走上犯罪的道路(超時打工也許是沒辦法的事)。在日本最苦其實並不是生活問題,而是你能否堅持信念,貫徹初衷,你們躊躇滿志抱著不出人頭地不回家的決心來日本,一兩年以後是否還會堅持這個決心?但願各位能夠成為堅持信念的強者。
⑥ 二戰時期的世界地圖怎麼畫的又沒有衛星
通過航海描繪大陸輪廓
當你坐船沿大陸邊緣航行時,隔一段時間用星辰定位儀確定自己經緯度坐標,之後再連線,標在地圖上,成為一張局部地區地圖。
以前空白地區非常多,
隨著航行者越來越多,達迦馬、巴倫支、戴維斯、白令等等航行繪圖後,世界地圖空白的地方越來越少。
二戰基本能把各個主戰區畫出來。日本人入侵中國前,就曾經派出大量科考隊,以地理考察礦物為名,繪制中國的軍用地圖。
衛星遙感拍照技術出現後,全球地圖就能十分精確畫出來了
⑦ 20世紀70年代,世界電子產業進行了第一次重大轉移,電子製造業由美國、日本轉移到中國的台灣、香港、韓國
(1)日本韓國(2分) (2)第一次轉移前,電子產業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多布局在科技發達地區;第二次產業轉移後,電子產業多為資金密集型產業,一般布局在市場廣闊、勞動力密集的地區。(2分) (3)交通便利;人力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土地租金低。(3分) (4)共用基礎設施,便於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協作。(2分)
⑧ 一篇地圖讀圖報告 急用 謝謝
新世紀信息化的浪潮將人類帶入了讀圖時代,攝影、動漫、美術、地圖和數字影像等,構成了讀圖時代的多元世界,而地圖則是這個多元世界最古老、最具個性和永恆魅力的一員。地圖,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遠古以來,人類就有很多種傳播信息的方式,如手勢、表情、動作、聲音、圖像、文字等都可以用來傳遞信息,這些表達方式都可以視為一種廣義的語言,地圖就是這些眾多語言之中的一種。地圖,自古以來就和軍事、機密聯系在一起,從我國發現最早的地圖—馬王堆古地圖,到歷史故事「圖窮匕現」、「張松獻地圖」,到地理大發現時期的航海圖,再到清朝初期的《皇輿全覽圖》與《乾隆內府輿圖》,以及現代戰爭中衛星定位電子地圖精確的空中打擊,莫不是地圖的力量主宰著戰事的發展和世界的安寧。
一、地圖的概念和特性
地圖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人們已經或多或少地習慣於查看它們,但提起製作地圖,許多人認為它的工藝高深莫測。其實除了專業地圖要求比較高外,每個人心中都有地圖,用簡單的筆畫把它表現出來,也就完成了地圖的製作。「每個人都可以製作地圖」,丹尼斯·伍德在《地圖的力量》一書中這句格言式的話語,鼓舞著人們去重新認識生活中的地圖。地圖是空間現象的模型,是現實世界的抽象而不是現實世界的縮小,它能夠顯示研究區域的每一處細節。丹尼斯·伍德對地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地圖使過去和未來現形,地圖是在構建世界,而不是在復制世界。地圖是用來表現地理現象的一種圖像,抽象的等級、符號和生產方式共同組成了地圖的內涵。地圖具有簡潔的信息和強大的直觀可視性,可以說地圖是一種特殊的模型,是一種圖像式的語言。地圖上可以記錄地形、土壤、動植物、道路、建築、城市、鄉鎮等資料,舉凡和空間、位置有關的數據,都可以呈現在地圖上。地圖上所提供的資料,可以輔助我們回答各種類型的地理問題,包括在哪裡?怎麼走?距離?面積?空間關系等。地圖不僅給人們提供地理信息,也展示給人們認識世界的另一種觀點,從地理因素、空間關系等層面,來思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地圖的產生和歷史
古老的地圖世界各色各樣,形象豐富得令人目眩,樹葉、石塊、龜甲、羊皮、竹簡,幾乎沒有什麼東西不被用來作為地圖構建當時的世界。地圖聯結了人類生活的許多內容,稅制、兵役、地震、水災、甚至當時看到的星空和犯罪等,都被地圖記錄了下來,成為人類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黏土塊上,保存著一張3000年歷史的古老地圖,我國西漢的馬王堆古地圖距今已有2100年的歷史,日本人在1200年前就製做出了物產地圖,而600年前的《鄭和航海圖》,則是中國現存最早、最詳盡的古代航海圖。可以說,地圖記錄了人類社會的歷史變遷。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5~前194)第一個較為准確地繪制出了世界地圖,第一次計算了地球的曲率和周長,並把經緯線標示在地圖上。埃拉托色尼率先劃分出地球的五個氣候帶,這個劃分一直沿用至今。他測定的地球周長為39600千米,與准確的數字誤差不到200千米。之後,希臘人托勒密(公元90168年)在《地理學指南》的著作中,論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經緯度的測定方法,並選定通過大西洋中費羅島的子午線為本初子午線。托勒密發明了以新投影方法來繪制世界地圖,他的研究是地圖史上劃時代的作品,堪稱為西方地圖學的奠基人。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羅馬成為西方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這1000多年左右的時間里,宗教的力量主導了政治和社會發展,神話代替了科學,這是歷史上文明發展的黑暗時期。那個時期所繪制的地圖,羅馬帝國的版圖占據了圖面上4/5的面積,其他如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則是散布在地圖邊緣的一些小地方,圖幅的邊緣也常被繪上宗教的圖騰或符號。有趣的是在同一時期,古代中國所繪制的地圖也是以中國為中心,而且占據了大片的圖上面積,其他國家如印度、羅馬等則分散在四周。從這些地圖上可以看出,中外統治者的心態其實是相去不遠的。
15世紀是地圖學和地理學發展最快的時期,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公元1519年,麥哲倫率領的船隊環繞地球一周,航海圖的廣泛應用和新世界的不斷發現,都體現了地圖學的巨大作用。16世紀最重要的地圖繪制大師是麥卡托,他提出至今依然重要的麥卡托投影法,對於遠程航行極為重要。直到今日,航海圖主要仍以麥卡托投影法來繪制。
三、地圖的類別、體系
今天的地圖類別五花八門,按主題要素可分為自然和人文兩大類,自然類圖又分為星象圖、氣象圖、地形圖、地貌圖、水文圖、地質圖等;人文類圖又分為政區圖、人口圖、歷史圖、軍事圖、經濟圖、環境圖、城市圖、交通圖、旅遊圖等。地圖按結構體系可分為傳統地圖和電子地圖兩大類。傳統地圖主要指過去以紙張、絲絹、布匹等作為畫圖平面的地圖,包括示意圖、坐標圖、表格結構圖、剖面圖、等值線圖、素描景觀圖和漫畫圖等。電子地圖主要指近幾年出現的以光電符號形式為表現手段和平台的影像地圖,包括數字柵格地圖(DRG)、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正射影像(DOM)、數字線劃圖(DLG)等類型。電子地圖在應用上包括GIS用電子地圖、GPS用電子地圖、PDA用電子地圖、手機用電子圖和地理信息基礎數據。
四、現代地圖的測繪、製作技術
地圖繪制的第一個步驟是地圖資料的收集工作。繪圖者必須知道地面現象的位置和分布情形,才得以著手繪制地圖。過去地圖的測繪主要是靠人跋山涉水、肩扛手提測繪儀器去實際測量,然後將取得的資料進行計算並手工繪制在專用圖上,工作量大,周期長,數據的准確性低。而現代地圖的測繪工作,則依靠航空照相、衛星遙測等現代化設備進行資料的採集,然後利用計算機自動制圖技術進行地圖繪制,精確度高、信息量大,而且便用存儲和修改,制圖的技術和效率大為提高。
1.航空照相技術。飛機拍攝地面的航空照片,具有廣闊的視野和快速的記錄能力,可以顯示河川、房舍、道路、土地利用情形等地表上的一切現象,甚至地面的高度也可以由航空照片上推算出來。有了地面高度數據,繪制地圖所需的信息也就非常完整了。目前,這種航空照相測量的方法,是從事大比例尺地圖繪制的重要依據,地圖的資料來源幾乎都是經由空中照相取得,再配合地面的檢測工作,即可以快速經濟地生產地圖。
2.遙測技術。遙測衛星的涵蓋面積非常廣闊,它所收錄的數據內容很豐富,而且具有定時長期監測的優點。由於這種種優點,目前遙測衛星影像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地理、地球科學、海洋、森林經營、農業病蟲害等領域。我們每天收看電視的氣象報告所使用的雲層圖就是人造衛星所拍攝到的影像,這些影像可以顯示雲層的位置、雲層溫度、地面溫度、濕度等等氣象資料。
3.全球衛星定位。全球定位系統是指不管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是視野遼闊、可以接收到太空衛星訊號的地方,都可以利用這個系統來定位,即確定所在地點的坐標。整套系統包括24顆衛星,每一個衛星都在2萬千米的高空繞行,每半天繞行地球一周。地面人員只要使用定位衛星的接收器,接收由衛星所釋放的電子訊號,經由接收器內的處理運算,在幾秒鍾內即可以得知所在位置的坐標。全球衛星定位技術應用於地圖的測繪後,大大提升了地表數據收集的速度和准確性,野外調查者在採集一筆數據之後,可以立即知道採集點的坐標,並直接記錄到計算機中,無須再經過繁雜的測量程序。這種方式,不僅節省了大量的野外調查時間,也使得一些本來因為太費時而無法收集的數據,現在也變得很容易收集。
五、電子地圖開創了世界的新紀元
在現代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地圖的測繪、製作技術出現了歷史性的改變。尤其是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堪稱測量界的一大革命。由此出現的許多嶄新門類的電子地圖,使古老的地圖學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傳統地圖的製作手段是勘測→記錄數據→手工繪制→樣圖→排版→印刷,然後才是成品地圖。而電子地圖則是矢量化、數字化的地圖,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地圖。電子地圖的製作手段是衛星航片→掃描入計算機→工作站數字處理,最後得到成品地圖。測繪和製作手段的完全不同,使電子地圖具有傳統地圖無法比擬的優勢。
1.高精度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子地圖,可載入在操縱系統為WINCE的手持、車載GPS機上,它可應用在船舶遠洋導航和進港引水;飛機航路引導和進場降落;汽車自主導航;地面車輛跟蹤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緊急救生;個人旅遊及野外探險等。
2.高精度PDA(手掌電腦)電子地圖,可載入在操縱系統為WINCE,使用ARCPAD的PDA機上,提供全國城市和區域鄉鎮的電子導航地圖。
3.高精度GIS(地理信息系統)電子地圖,可廣泛應用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建設、土地管理、交通、能源、通訊、林業、房地產開發、自然災害的監測與評估、金融、保險、石油與天然氣、軍事、犯罪分析、運輸與導航、110報警系統、公共汽車調度等方面。
⑨ 我在日本能恢復中國國籍嗎
可以的。
⑩ 世界多極化中的日本
一、《日美安保條約》之下掩蓋著的軍事大國之夢從二戰之後至今,日本和美國簽署了三個《日美安保條約》,從這三個安保條約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正是靠著美國這把核軍事保護傘,在軍事上採取了"積極防禦"的戰略,為其實現軍事大國之夢奠定著堅實的基礎。 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的對抗。
美國根據地緣政治的需要,確定了"西方"搞戰略進攻,在東方槁戰略防禦的基本戰略方針。美國戰略防守的第一線包括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並與日本、菲律賓、紐西蘭。
澳大利亞等國簽定了軍事條約,使美國在亞太地區初步建立起"遏制共產主義"的縱深亞太軍事體系。日本則因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和經濟潛力成為美國在東亞政策的基石和美國亞太軍事鏈條上的重要的一環。成為了美國反蘇、反共的前沿堡壘。
1951年簽署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是美國亞太軍事戰略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美國繼續佔領日本,自由的使用日本的軍事基地,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存在的必然要求。為此,美國從新估價了日本的戰略地位之後,由起初的企圖消弱日本轉向扶持日本,使其成為美國侵略亞洲的基地和工具。條約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1)美國軍隊有權在日本領土及其周圍駐留;(2)
駐日美軍可以"維持"遠東的"和平與安全",可以應日本政府的要求出兵鎮壓日本內亂;(3)條約廢除必須得到美國的同意。根據這一條約,美國獲得了在日本國內和周圍地區駐扎陸、海、空三軍的獨占權利和其它佔有軍人所享有的一切權利。這一權利使得美軍出動部隊鎮壓日本國內群眾和出兵他國作戰都以條約的形式固定下來,從而使美國獲得了在日本作戰的權利。
應該說,這一條約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條約規定,日本要向駐日美軍提供軍事設施和經費。美軍及其家屬、隨員有佔領時期特權,美國對日本的防務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和義務;未經美國的同意,日本不得將其任何的基地給予第三國;亦不得將基地或與基地有關的任何權力、許可權,或陸、海、空三軍駐防、演習或過境的權力給予第三國。可見日本一切大權全由美國操持,日本實際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50年代後期,美國正處於與蘇聯加緊全球爭霸之際,美國認為使日本繼續留在美國東北亞戰略中發揮作用,充當美國推行全球戰略的"小夥伴"是當務之急。美國迫於日本經濟騰飛後國際地位的提高和日本人民反美情緒的增長,從戰略目的出發,與日本修訂了安全保障條約。實際上,早在50年代中期,萬隆會議的召開就意味著第三世界國家的興起,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挑戰。令美國頭痛的事是,由於日本經濟的不斷騰飛,對美國不再那麼言聽計從,由完全的依賴美國轉向與美國進行局部的競爭,這樣看來,美國因支持日本,反而消弱了自身。正是這樣的一種國際實局的變化和日美力量對比的變化,決定了雙方對對方態度的變化。表現尤為突出的是日本對《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的反感。由於該條約本身就是一個不平等條約,再加上日本的羽毛的不斷豐滿,越來越遭到日本人民的反對。同時,這也遭到一心想重振政治大國地位的日本政府的反對。
該條約的主要內容如下:(1)增加了日美軍事同盟的成份;(2)明文規定了日本承擔在其領土上與美軍共同作戰的義務;(3)規定美軍駐日目的是為了維護日本和遠東地區的安全及國際和平;(4)對在日本管理下的領土上任何一方所發動的武裝進攻都會危及它本國的和平與安全,並且宣布它將按照自己的憲法規定和程序採取行動以應付共同的危險;(5)為了日本的安全以及為維持遠東的國際和平與安全作出貢獻,允許美國的陸。
海、空三軍使用日本的設施和地區。應該講,美國對日美安保條約修改的戰略指導思想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其意仍然是利用軍事手段來遏制共產主義,只不過是讓日本在其戰略意圖中發揮實質性的作用,而不單單是一個基地問題。這是美國力不從心的一個很明顯的反應。在朝鮮戰爭中,美國"王者"的身份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其國際地位同從前相比也很難同日而語,而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大國,其國際威望不斷的提高,經濟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東南亞一些國家不顧美國的壓力積極發展同中國的友好關系,這對美國實現在東亞組成反華的集體安全體系的目標構成了一個巨大的障礙。美國在50年代末與60年代初,把亞洲人民的革命運動都同"中國的侵略野心'相聯系,中國影響的擴大,使得北京成了美國領導人心目中"亞洲共產主義中心"。這個時期,美國與蘇聯的關系雖有所緩和,但彼此在全球的競爭仍然是異常的激烈。因此,從大的范圍而言,美國與日本是以直接遏制中國為目的的,而最終的目標是要和蘇聯這一社會主義陣營的第一大國進行一場真正的較量。
不管美國修改條約出於什麼目的,對於日本人而言,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利用這次修改條約的機會,條約中刪去了有損於日本主權的有關條款,提高了日本的地位。同時刪去了舊條約中美軍可以鎮壓日本國內暴亂和騷亂的內容,並使日本得到了使用條約的主動權。新條約中規定了美國對日本的防衛義務。
美軍的配備、警察以及進行日本以外戰爭而使用日本的軍事設施時,要與日本政府協商。日本的獨立性明顯地得到了加強。但是,有一個跡象我們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美國人的眼裡,從沒有把日本當作一個真正的夥伴,美國對日本的扶持也只是出於其自身的戰略目的的需要,因此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根本不願意看到一個可以與之抗衡的強大的日本出現。這一時期,美國對日本的政治和軍事控制仍然是很嚴格的,日本處處必須徵得美國的同意在國際才有發言的權利,充其量是一個美國推行全球戰略的小夥伴,日本也確實在美國的亞太防禦戰略體系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961年,池田訪問美國與肯尼迪進行會談,對美國要求日本成為其在亞洲的反共冷戰政策的忠實盟主欣然同意,並說:"我認為作為亞洲的一員,進而作為亞洲唯一的工業先進國家的日本,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協助亞洲其它國家實現穩定和發展,是日本責任"。這充分說明了,日本在軍事上是處於一種防禦的態勢,但這種防禦中也有進攻的一面,日本的指導思想就是想通過美國的保護,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使其國力強大,而後再圖謀軍事大國的地位,但他也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可以掙脫美國束縛的機會,以便為自己開拓一片更加廣闊的空間。
冷戰結束後,世界處於新舊格局轉化的過程中,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美國的國力在與前蘇聯進行長期的軍備競賽中受到了很大的消弱。與此同時,在冷戰條件下,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抓住了這次重要的機會,利用冷戰過程中的幾十年的時間加大發展自己的力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日本就是這些國家和地區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具成功的一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的日本,其和美國的經濟磨擦不斷加劇,這嚴重影響了兩國正常的關系。由於日美共同防禦的敵人蘇聯的解體,更進一步動搖了兩國合作的基礎,日美傳統的戰略同盟關系受到了巨大的挑戰。日本在冷戰後越來越希望在亞太地區發揮重要的政治作用,但是日本與美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又有著一種很難擺脫的依賴關系,仍需要和美國保持必要的同盟,從長遠來看,這對日本走向政治大國地位是有利的;而在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變化,世界向多極化發展,經濟競爭在全球范圍展開,而且世界經濟發展重心從西太平洋、歐洲轉向亞洲的東太平洋的時候,美國面對這種新的國際形勢更需要日本的支持與合作。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已經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美國提出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影響是其全球安全保障戰略的重要一環。
而亞太地區除美國、日本外還有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朝鮮半島兩國等多元化力量的存在。美國要繼續保持在該地區的經濟利益、戰略地位,亟需具有經濟實力的日本的支持與合作,美國獨自承擔包辦領導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尤其是在遠東地區發生不測時,更需要日本的援助,進而取得日本的全球的軍事合作,將日本牢牢的納入美國的全球戰略,以此來保證美國在亞洲的穩定地位。正是在這種國際背景之下,1996年4月17日,日美雙方聯合發布了"面向21世紀"的《日美安全保障宣言》。
宣言的內容包括:(1)美國繼續保持軍事力量的存在是維護亞太地區和平安全不可缺少的;(2)為了維持駐日美軍,日本根據條約繼續提供設施和區域,並通過接受國提供援助等方式作出適當的貢獻;(3)美國根據條約所擁有的遏制力量將繼續成為日本安全保障的基礎;(4)地區合作方面,為了使亞太地區的安全保障形勢更加和平穩定,兩國政府都應共同或分別作出努力;(5)
規定基於日美安全保障關系的雙邊合作;(6)規定全球規模的合作。可以看出,這些內容的軍事范圍更廣,內容更多。
應該講,1996年日美安全保障宣言的指導思想是以經濟安全為主,軍事防衛為輔。面對世界發展經濟、維護和平的大趨勢。軍事力量退出首位,經濟戰略升為主位。美國從自己的全球戰略出發,認為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美國此時的對外指導思想轉向以權衡各國力量對比為基礎,以維護均勢對付主要的對手;從單純以軍事手段達成政治目的轉向注重外交和經濟手段,並力圖通過多種手段來影響各國的政治進程,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日本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第二經濟大國,對美國經濟上的支持和軍事責任的分擔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力量大為消弱,雖然俄羅斯仍然是美國不得不重視的全球軍事大國,但與從前的蘇聯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然而社會主義中國不但沒有像蘇聯及東歐那樣解體,反而政局更加穩定,經濟更加發展。美國把中國看成是其在亞太地區最大的潛在的敵人和不安定的因素,美國力圖通過新的日美安全保障體制來鉗制中國,在必要的時候採取聯合的軍事行動來對付中國。日美安全保障宣言中的"包括核力量在內的軍事力量依然大量的集中存在"暗中指的就是中國。宣言強調在日本周邊地區可能發生緊張事態時,要加強安全保障合作,這一措施明顯是針對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因而,日美安全保障宣言事實上已將防衛對象從蘇聯轉向中國和朝鮮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出,日美新的安保宣言一改從前的日美的依附關系。條約中規定除加強維持和平方面的合作外、日本一方面堅持以日美安保條約為基礎,在全球合作上加強日美的基礎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參加亞歐會議,通過擴大雙邊外交的幅度達到減輕日美安保體制的負擔效果。條約中的主角由美國變為日本的現實越來越清楚。美日努力協調雙方建立起來的平等的建設性的夥伴關系。除安全防衛方面日本繼續依賴美國的力量外,反對過分的依賴美國,加強自主的外交力度。條約還改變了日本單方面的義務,強調把日美的防衛合作作為日美安保體制的前提。本在條約中除發揮相應的軍事作用外,還發揮經濟大國和政治大國的作用。日本在擔負著美國在亞太經濟、安全戰略上的重大的責任。日本在維系台灣局勢、朝鮮半島、局部地區的穩定和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保持與中國、俄羅斯、東盟等爭奪中的均勢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在日美防衛合作中對自己安全在自保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改變了冷戰時期受美國保護的形象,日本正從一張自衛"盾牌"過渡到發揮"劍"的作用,主角由美國變為了日本。
由三個日美安保條約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出,雙方對維持《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日美雙方都強調,《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是確保亞太和平、穩定和繁榮必不可少的因素。
這表明,若亞洲出現新的地區爭端,日美可以以一種聯合的方式介人,這是日美的共同之處。就日本的方面來講,日美安保體制有利於其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日本走了一條比較穩妥的道路,即先發展經濟,再謀求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的地位,重振昔日大國的雄風,當然,也要不失時機地謀求在世界政治中的影響和"適當"的發展"自衛"的力量。從日本在三個條約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的變化上可以看出,日本已經由戰後,一切聽從美國的小夥伴變成了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建設性的夥伴"。反應出了日本在經濟實力增強之後,謀求政治軍事大國的強迫性。負責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日美防衛合作委員會在報告中說,在對待朝鮮半島和台灣海峽等日本周圍出現的緊急事態問題上,沒有停留在日本僅對美軍提供後方援助的階段,而是和美軍協調使用自衛隊,提供要在日美防務"未曾涉及的領域"內進行合作的問題,日本防衛事務的次官村田持昭承認日本周邊地區所指的范圍比遠東地區更為廣泛。日本軍費近兩年來不斷增加,成為亞太地區軍費最高的國家。日本軍事實力的提高使日本從防衛開始走向海外擴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特別是亞太各國對日本缺乏信任感,日本要在全球事務中冒更大的風險和發揮更大的作用,就會引起人們對日本的關注。而日美安保體制的確立,對日本是非常有好處的,日本既可以藉助美國的支持,又可以利用它增加人們對日本的信任感,消除亞太國家對日本的敵意,從而踏踏實實的搞建設,可以為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奠定堅實的基礎。對美國而言,日美安保體制還具有遏制日本軍事力量的超越美國而過分強大的一面。1990年3月,美駐日本海軍指揮官斯塔克波爾將軍在一次談話中說:"駐日美軍是一種瓶蓋,以防止日本軍事力量的復出"。同年4月,美國五角大樓一份報告《亞太邊緣戰略框架:展望21世紀》指出,美國在日本的主要戰略目標,就是不讓日本的軍隊的投身能力有所發展,美國尤其不願看到日本的航空母艦巡邏在太平洋上。應該說,日美安保條約的發展史,就是日美軍事力量控制與反控制的歷史。盡管日本靠其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在美國全球性的夥伴關系中,並沒有完全抹去從屬的色彩。早在1970年初,海部首相就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五項指標,此後日本的官方一再聲稱,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過程中,日本就應充當主角。但是,1991年11月10日,美國國務卿貝克在同宮澤首相會談時,宮澤首相在會見共同社記者時聲稱"關鍵問題,美國要發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日本則應支持美國所作的努力,積極發揮日本應該發揮的作用"。由此可見,日本現在還不得不讓美國唱主角,自己甘當配角。所以,充其量不過是相對而言的比較平等的夥伴關系,離真正的平等還有相當長的距離。對此,日本官員認為,要想支持良好的日美關系,美國必須允許日本成為一個真正的夥伴關系。而美國則聲稱,日本必須努力作出貢獻而不僅僅是利用和美國的雙邊關系為自己服務,日本的目的才能達到。
由此看來,日美的合作路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更加激烈的競爭還在後邊,當年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價扶持日本,沒想到今天卻對自己構成真正威脅的反而是日本,或許有一天,美國就要敗倒在日本人的腳下,這往往就是歷史。
二、不可低估的日本自衛隊戰後以來,受和平憲法的約束,日本政府表示不做威脅別國的軍事大國,日本自衛隊只是對日本本上受到威脅時而使用的武裝力量。然而近年來,日本自衛隊的發展及其在軍事上的表現引起了世界,尤其是亞洲國家的關注,隨著日本經濟水平的科技實力的增強,它開始試探著實現經濟大國到政治軍事大國的跨躍。
日本自衛隊是冷戰時期美國出於反共反華的需要而建立的,當時的規模要求是2.5萬人。其目的也是為了"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不給少數不法分子以可乘機"。殊不知,由此,日本走上的一條隱形的擴軍備戰的道路,日本憑借其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在美國軍事的保護傘下,其自衛的規模和質量不斷產生飛躍,而這一切在冷戰環境下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但,當日本的掃雷艇開赴海灣的時候;當日本國防預算突破國民生產總值的1%的限額的時候;當日本國會強行通過了PKO(聯合國和平合作方案)的時候,世人才開始警覺起來,殊不知,一個有很深的侵略文化意識的民族,當它擁有了世界上一流的的武裝之後,帶給人類的將是什麼呢?這一點,美國的表態尤為堅決,至今,美國人的心中仍還時不時的"燃起珍珠港的戰火"。從80年代中期以來,東亞國家在經濟上對美國的依賴程度下降,對日本的依賴程度上升,加上近年,美國一直聲稱將從亞洲部分撤軍,美國在亞洲的影響趨於消弱,取而代之的將是日本,這是美國所不願看到的。1991年9月,貝克訪日時聲稱,美國對亞洲安全穩定的責任是壓倒一切的,美國參與亞洲的決心是不可動搖、不容置疑的。這一席話既是美國對亞洲希望美國在亞洲存在的國家的一種安撫,也是對日本的一種警告,向日本發出的一個信息:美國不會把它在亞洲的領導地位讓給日本,美國希望日本在亞洲發揮經濟作用,而不是軍事作用。布希在訪日期間,對日本謀求向海外派兵的《聯合國維持和平合作議案》的態度之冷漠,曾使自民黨人感到吃驚。這表明,美國已經改變了其在海灣戰爭期間希望日本發揮某種軍事作用的態度。美國擔心,亞洲出現任何常設的維持和平的軍隊都會降低美國軍事力量的干預爭端的作用,特別對日本的戒心更大。然而,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衰退,新加坡前資政李光耀曾預言:隨著美國在亞洲軍事力量的消弱,日本在亞洲發揮軍事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一心想成為軍事大國的日本是不會放棄努力的。
截止1998年初,日本的軍事力量如下:現役部隊23.56萬人(含參聯會1300人)。陸軍:約14.77萬人,坦克1110輛,步戰車50輛,裝甲人員輸送車900輛,牽引火炮490門,自行火炮310門,多管火箭炮100門,反坦克導彈680具,高炮80門,地地導彈70部,地空導彈690部,攻擊直升機90架;海軍:4.25萬人(含海軍航空兵),潛艇18艘,主要作戰艦艇58艘,海軍航空兵1.2萬人,作戰飛機110架,武裝直升機98架;空軍:441萬人,作戰飛機368架,現役部隊4.67萬人。
但是日本軍事力量的膨漲,主要不是體現在數量上,而是體現在質量上。日本自衛隊的武器裝備的高科技化和現代化在世界上可謂首屈一指。就陸海空三軍目前所擁有的武器裝備而言,陸上自衛隊開始用最新式的89式自動步槍裝備全體校級軍官以下的軍人,現已完成24套"愛國者"地空導彈部署;已經裝備了新式的防化車,據說這種防化車連美國都不會製造。海上自衛隊已經部署16艘"若潮級"最新式的、最高水平的常規動力潛艇;在靠近中國的長崎縣的佐世保部署了一艘名為"宇宙盾"
的驅逐艦。日本再計劃部署3艘。"宇宙盾"驅逐艦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驅逐艦,它不僅具有連續航行6000公里的能力,而且具有最先進的雷達系統和強大的攻擊能力,該艦裝備相控陣雷達,可自動跟蹤400公里以內的200個以上的目標,並自動為航空、航艦導彈進行探測、跟蹤和導引,可同時命中幾十個目標。
日本的驅逐艦隊的規模在亞洲可謂是首屈一指,排雷能力在世界之首,反潛作戰能力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排第三位。其航空自衛隊已經擁有100架反潛巡邏機,目的再於"保衛日本的生命線--1000海裏海上交通線";在全國28個防空監聽所部署了自動警戒管制系統;已經擁有160架F-15戰斗機,其數量僅次於美國;計劃引進空中加油機,正在研製並部分裝備的下一代戰斗機FSX令美國感到大為吃驚,因為該機是被世界公認的最先進的戰斗機,機上裝備了最尖端的設備,制空能力和作戰能力都很強,其性能大優於F-15和F-16戰斗機。
同時,近年來,日本針對其應用技術強,而基礎研究弱的問題,再次推行科技立國的戰略,要求國家科研機構研究開發的重點從應用技術向基礎科學技術轉變,為此而採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建立促進發明創造的體制。日本認為,要促進科研人員的創造性,必須改革舊的規章制度,建立起鼓勵發明創造的新的制度。第一、加強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加速人員的流動。日本各有關的省廳已確定了各種交流制度,促進國立科研機構、大學和產業界之間的交流,為科技人員的交流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第二、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大膽提拔年輕有為的科研人員,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在努力培養新一代科技人員的同時,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確保高級的科研人員隊伍的穩定,實現科研隊伍合理年輕的結構,保持科研隊伍的朝氣,促進發明創造的活力。第三、建立"科學中心"(CEO)。它是以日本原有的科研機構為主體,從國外廣泛的募集有成就有權威的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保證該科學中心擁有最優秀的科研人員、最新的科研信息、最完善的科研設施以及最充實的資金來源。這樣就可以保證某個特定的研究領域里發揚群體的優勢,使科研達成世界先進水平。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加強基礎研究。科研開發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研開發投資形成的知識和技術積累以及科研開發的基礎。增加科研經費的投入是日本從"科技模仿國"
走向"科技創造立國"的重要條件。80年代以來,日本不斷加大科研資金的投入,有力地促進了科技的發展。1990年,日本全國科研經費的總額達13.7萬億日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9%。
日本政府一方面根據國家的情況,實現科研經費的增長計劃,另一方面制定有關的政策,促進民間企業對基礎科研的投資。三是完善科研設施,增強科研後勁。為了適應科研向尖端科學和大規模方向發展的需要,日本政府決定完善科研基礎設施和主設備,改善科研環境和條件,增強後勁。首先是有計劃的更新大學以及國立研究機構,特殊法人的研究設施,並將這些研究設施向國內外有關科研人員開放,促進科研設施的有效利用。1990年,日本頒布了"關於完善振興科學技術基礎的基本方法",要求各有關省廳充實科研資料,改善大學和國立科研機構的科研條件。在特種科研領域,不僅要有完善的科研設備,而且要有完備的科研資源。日本的這些舉措,不但彌補了其科學技術上的薄弱環節,而且必將實現其軍事技術的再一次飛躍,因此在21世界的高技術戰爭中,日美之爭誰勝誰負,尚難預料。
就現代化和高科技而言,日本自衛隊業已成為了數一數二的強大的軍事力量,日本可謂軍事大國。因為戰爭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戰爭越來越突出表現為科學技術的較量,質量越來越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和重要因素。如精確制導導彈的命中率是普通彈葯的120倍,裝備有先進的電子和火控系統的戰斗機是原來戰斗機戰斗效能的40倍。在海灣戰爭中,美軍發射的精確制導彈葯只佔發射量的8%,卻摧毀了80%以上的重要目標。據專家稱,美軍現在的一個坦克師的戰鬥力相當於第三世界某些國家的8個坦克師。海灣戰爭前,伊軍與多國部隊的人員對比為16:1,但結果是伊軍的傷亡是多國部隊的100倍,同時多國部隊的傷亡人員中有60%以上都是自己的誤傷所致,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裝備了高科技武器裝備的日本自衛隊是一支不可低估的作戰力量,其何去何從將直接影響到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三、謀求軍事和政治大國的地位日本正在藉助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並進一步與美國爭奪在世界和亞太地區的主導權。由經經濟大國向軍事和政治大國邁進,從而在多極的世界格局中成為舉足輕重的一極,是日本走向21世紀的戰略目標。
★★★機會終於來了--經濟大國走向軍事和政治大國的宣言東歐巨變和蘇聯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打破了幾十年的冷戰僵局,西方世界都沉浸在一種"喜悅"的氣氛之中。而日本卻顯得平靜異常。面對世界新的發展趨勢,日本是另有打算的,在未來世界格局中占據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是其思考的首要問題。對日本而言,在二戰以後,它可謂是"忍辱負重","卧心嘗膽"了幾十年,何甘心再作"經濟大國政治珠儒"的國家,何忍在世人眼裡依然是"經濟一流,政治二流"的形象。在蘇聯飄搖之際,日本首相海部在1990年1月9日給布希的信中就迫不急待地提出"以歐、美、日三極為主導來形成世界新秩序"。而後,他於同年3月2日走訪美國前在國會發表演說,將日本的這一意圖變為行動。
海部在國會提出國際新秩序要達到5個目標,即:1、確保和平與安全;2.尊重自由與民主;3、通過開放的市場經濟來保證世界的穩定與繁榮;4、保護環境;5、在對話與合作的基礎上穩定國際秩序。同年7月,他在《日本的構想》一文中全面的闡述了日本政府近兩年來對國際格局變化的認識和構築國際秩序的設想。從近年來日本朝野人士的言論和日本在國際上的所作所為中,人們可以較為清楚的看到,日本希望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際新秩序,在這種新秩序中日本應拌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如何發揮他的作用。
經過20餘年經濟持續高速的發展,到80年代,日本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超級大國。1989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萬多億美元,佔世界的15%,貿易額為4859億美元,佔世界的9.3%,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均超過700億美元,海外純資產為3500億美元,日本已經成為世界頭號債權大國和對外經濟援助國。隨著日本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日本已不在甘心只當"經濟巨人,政治林德"。早在1983年,前首相中曾根就首次提出進行"戰後政治總決算"使日本成為政治大國的戰略目標。在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中曾根提出要派日本海上自衛隊去保衛海上石油通道的主張。自從那時以來,幾任首相都提出日本要"在世界上發揮與其經濟實力相稱的政治作用"。那麼他們究竟要發揮什麼樣的政治作用,用海部的話來說:"只要軍事力量在國際秩序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像日本這樣的非軍事國家所能作的貢獻自然是有限的"。顯然,日本領導人認為,"現代對話與合作代替了導彈和坦克成為建立秩序的工具,日本有機
熱點內容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