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戰敗賠償了哪些物資

日本戰敗賠償了哪些物資

發布時間: 2022-05-10 03:31:43

㈠ 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所得的賠款是多少,這些賠款用做什麼方面去了

清國賠給日本國2億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根據《遼南條約》,又支付了三千萬兩白銀,在賠款交付之前,還得支付給駐守在清國威海衛的日本軍隊每年50萬兩的軍費,總共支付了三年,共計150萬兩。最後實際支付連本帶利,清國則從1895年起,到1902年止, 應向日本支付賠款及利息共達庫平銀2.5472億兩。這2.5472億兩白銀只是理論上數字,日本政府實際又堅持按照國際通用的金本位貨幣支付,清國多支付了1500萬兩白銀,還繼續提出庫平銀成色問題,清國又支付了1325萬兩白銀。兩項合計達到2825萬兩白銀。總計起來,按照白銀計算,清國實際支付了2.8297億兩白銀。2.8297億兩白銀依然是僅僅是支付給日本的款項。清國其實負擔不起這筆巨款,是通過向各國貸款支付,也就是清國還得支付給各國的銀行一大筆「折色」、手續費、利息。不完全統計,清國連本帶息總計支付了4億兩白銀,日軍在清國期間,其戰利品根據上報的數字就達1億日圓,摺合白銀為6000萬兩白銀,統統運回日本。日本第一座大型鋼鐵廠一度產量佔全國產量的80%的八幡制鐵所就是用清國賠款在日清戰爭後建立,其原料則是來自中國湖北的大冶鐵礦萍鄉煤礦,而中國的漢冶萍公司在清國時則要向日本商人借款運轉,到後來就出現了漢冶萍公司的中日合辦問題。

㈡ 日本投降後中國從日本得到多少賠款

日本戰後的經濟復甦是以被日本曾侵略的國家的災難為基礎的,戰後日本依舊是發的戰爭財。這裡面除了美國的幫助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用向中國政府償還戰爭賠款。而日本人僅在《馬關條約》中就訛詐了中國人民2億多兩白銀的戰爭賠款,要知道1894年的日本財政預算不過9000萬日元。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日本的現代化是中國資助的,就是日本的 近代化,中國也買了單
1945年11月5日,美、英、蘇、中為首的同盟國專門成立了一個賠償委員會協商日本賠償問題。1947年10月25日,同盟各國向日本提出了賠償問題,總計金額540億美元。中國以「受害最久,犧牲最烈」為由據理力爭,堅持應獲得日本賠償總數的40%,但各國不依,僅同意佔30%,為此各方爭執不休,問題一拖再拖,久而未決。後來國民政府忙於內戰,這個問題也就無心顧及
後來中日建交,1972年9月29日上午10時20分,中日兩國代表在人民大會堂發表聯合聲明。聲明第七條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至此,中日兩國間懸而未決長達27年之久的賠償問題畫上了句號。
不過戰後亞洲其他國家都的得到了戰爭賠償,其中緬甸、菲律賓、印尼所得賠款分別為2億美元、5.5億美元、2.23億美元,甚至連當時尚未統一的南越吳庭艷政權也得到了3900萬美元。美國和蘇聯就更多了去了,美國直接進駐日本,在日本各地建立了軍事基地,從政治、軍事上控制了日本,成了日本的主子。而蘇聯除將列島上大量的物資和設備運回本國,又佔領了日本北方的色丹、國後、擇捉、齒舞群島四島,結果到現在也沒有要回去。
中國也不是一個子兒沒得到。1948年及次年,中國賠償委員會派船隻到橫須賀港接受日本賠償物資,共22次,運回物資15000餘箱,全部價值僅為2250萬美元。平均下來,一條船運了100萬美元。還不夠來回的運費!

㈢ 日本戰後賠款到底賠了各國沒有

日本的戰爭賠款

林思雲

二次大戰後,根據國際法有資格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的戰勝國是:中國、美
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越南、
寮國、柬埔寨。其中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印度都放棄了
戰爭賠款,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則得到了戰爭賠款。具
體數額是:(均為當時價格)
印度尼西亞:8億美元
菲律賓: 8億美元
緬甸: 2億美元
越南: 3900萬美元
寮國: 278萬美元
柬埔寨: 417萬美元

此外,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這四個在法律上本來沒有資格獲得戰
爭賠款的國家,通過對日「斗爭」也得到了賠款。具體數額是:
韓國: 3億美元
新加坡: 2500萬新加坡元
馬來西亞:2500萬馬來西亞元
泰國: 150億日元

後來,瑞士、西班牙、瑞典、丹麥這四個二次大戰時的「中立國」,也向日
本提出賠償戰爭時所毀壞的他們在中國和東南亞的財產,日本也對此作了賠償。
具體數額是:
瑞士: 11億日元
西班牙:20億日元
瑞典: 5億日元
丹麥: 7億日元

比較復雜的是蒙古,因為戰前日本不承認蒙古是獨立於中國的國家,所以日
本認為中國放棄賠款就等於蒙古也放棄了賠款。但後來經過交涉,日本同意向蒙
古提供50億日元的無償經濟援助,作為變相的賠償。

戰後日本支付的戰爭賠款共計22.3億美元,相當於中國1901年庚子
賠款的12.6倍(庚子賠款為4億5千萬兩白銀)。下面就分別介紹一下日本
對各國的戰爭賠款情況。

一、舊金山對日講和會議及其背景

1945年日本投降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進駐日本。在怎樣處置日本方面
盟軍制定了三大基本方針:1、日本非軍事化;2、在保證日本國民最低生活標
準的范圍內進行戰爭賠款;3、日本在外國的資產交聯合國處理。

第1項和第3項的處置都順利進行,但在日本賠款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難題。
按照傳統的戰爭賠款方法,有現金賠款和實物賠款兩種。由於日本的國庫早在戰
爭中掏空了,所以向日本索要現金根本不現實。然而日本又是自然資源極其貧乏
的國家,既沒有石油煤炭等能源,也沒有鐵礦金礦等礦藏,以礦產等自然資源進
行賠償的方式也行不通。剩下的只有用機器設備等實物進行賠償,可是日本工廠
的機器大部份都在美軍的戰略轟炸中被炸毀,船舶也大部份被美軍擊沉,可以用
於賠償的實物也少得可憐。

從1947年4月開始,盟軍陸續從日本拆撤出40000餘台機器,作為
「中間賠償」分給中國(54.1%),美國(菲律賓的宗主國,1946年菲
律賓獨立後轉交菲律賓,19.0%),英國(緬甸、馬來亞、香港的宗主國,
15.4%),荷蘭(印度尼西亞的宗主國,11.5%)。蘇聯則自行將「滿洲國」的一些機器設備拆運回蘇聯。不過這些機器的價值總共才值400餘萬美元(當時價格),作為戰爭賠償也太少了一些。然而當時的日本就象輸得只剩下最後一條褲衩的賭徒,再敲也敲不出錢來。1949年5月,盟軍最高司令部決定停止這種從日本拆撤機器的中間賠償。

㈣ 日本畜牲戰敗後,給中國做了多少賠償

新近出版的《黨史文匯》刊物刊登署名「王先勇」的文章,披露了二戰後中國放棄對日戰爭賠償要求的始末,指出中國政府放棄戰爭賠償,是從當時大局出發顧全民族大義之舉。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以戰敗國的身份付給戰勝國日本2.3億兩白銀作為戰爭賠償,這相當於當時清朝國庫3年的財政收入。靠這筆錢日本大力發展了重工業、軍火工業和教育事業。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飽受侵略戰爭蹂躪的中國卻沒有得到日本應有和及時的戰爭賠償。此後,由於時事變換,最終中國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回顧這段歷史,不能不引起世人的深刻思考和感嘆! 美國違背諾言,從中作梗 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按照有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日本理應對中國人民進行賠償。 需要指出的是,在處理歐洲戰事賠款問題上,英美聯合起來與蘇聯分庭抗禮,而在太平洋戰場和處理日本問題上,美國認為其在對日戰爭中起了巨大作用,便以盟主的身份自居。盡管蘇聯憑借自己的實力和當時的地位與美國採取抗衡的態度,但美國採取有關措施和步驟,使之握有對佔領日本和處置問題的實權,操縱和包攬了日本賠償等事宜。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雖然表面上躋身四強,但在賠款事宜中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1945年由中、美、英三國發布的《波茨坦公告》中,第一次明確了日本賠償的原則,日本可以保留維持其經濟運轉所必須的工業設備和實物,其餘的可以用來賠償。 戰後初期,美國對於日本賠償的態度還相當積極,後來稍有動搖,但還是於1947年4月4日採取單獨行動,發動了「先期拆遷」。可是隨著美、蘇對立日益尖銳,再加上中國人民解放戰爭順利進展,美國的外交政策就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在遠東方面,美國亟盼建立一個反蘇反共的基地,而環顧全球,只有在它控制下的日本最符合這個條件。於是扶持日本、抵賴賠償,就成為美國的基本方針。 本來,按照1946年3月美國政府所制定的「臨時賠償方案」,「先期拆遷」計劃將提日本工業設備實物的30%作為直接受日本侵略國家的賠償物資,其中中國可得15%。但是,隨著時局的變化,美國為自己狹隘的戰略所考慮,對這個30%的賠償范圍一減再減。最後中國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這期間國民黨政府派出的中國首席代表吳半農多次嚴正交涉。但美國一意孤行,不予理會。 中國戰時損失,據國民黨行政院賠償委員會的估計,按當時價格計算,不下620億美元,而中國分得的賠償物資才約值2250萬美元,只佔萬分之三。中國分得的賠償物資中,最大、最新、最完整、最切合需要的成套設備首推吳港「11—5—5」海軍兵工廠的1.5萬千瓦發電設備一套;其次是同廠的200噸碼頭式起重機一具。中方得到通知後,立即派了幾位專家前往拆遷。就在這兩套設備拆卸時,美國政府於1949年5月13日向盟總頒發臨時指令,取消了「先期拆遷」計劃的執行,停止了日本對各盟國的賠償。至此,戰後對日索賠的事宜實際上已被美國腰斬。 國民黨為己私利,出賣民族大義 1949年下半年,美英協調策劃單獨對日媾和。此時,中國的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民解放戰爭節節勝利,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12月底,國民黨當局全部撤到了台灣。至1950年4月,印度、英國、印尼等國家承認了新中國。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加緊了單獨對日媾和的工作。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初,作為當時國民黨政府首腦的蔣介石,也曾有過對日索賠的打算。此時,台灣當局為得到美國的支持和幫助,在日本賠償問題上一改原來的積極立場,轉而專看美國的臉色行事,對美國對日和約七原則和備忘錄採取「無可奈何」的態度——關於賠償問題,台灣當局表示可酌情核減或全部放棄。 國民黨對日索賠態度的轉變,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還在於蔣介石堅持反共而對日本反共政府採取的所謂寬大、不進行報復的政策,以實現它以中國合法政府的身份參加對日和約的簽字。因為日本曾在此前威脅說,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簽訂雙邊條約。其實,這是外交家出身的日本老官僚吉田茂玩的一個陰謀,目的是迫使台灣當局在談判中作出讓步,放棄戰爭賠償,與日本媾和。 1952年2月17日,台灣與日本和約談判正式開始。談判幾經周折,台灣當局多次妥協讓步,綜觀整個簽約過程,台灣當局為求得一個所謂「中國合法政府」代表的形象,處處委曲求全,步步退讓,為一黨一派之私利出賣民族大義,在戰爭賠償等實質問題上徹底放棄,令每個正直的華夏子孫羞愧。 中國政府從大局出發,放棄戰爭賠償 1952年4月27日,台灣當局與日本簽訂所謂的「日華條約」,雙方宣布「結束戰爭狀態」,建立所謂的「外交關系」,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給予了強烈的譴責。而此時,中國大陸與隔海相望的日本的關系還處於冰凍期。日本政府追隨美國採取敵視新中國的政策,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設置了不少障礙。 隨著民間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到60年代前期,中日交往實際上進入了半官半民階段,恢復日中邦交已為期不遠。但恢復邦交,必然要對戰後日本賠償問題作出決定。在這一問題上,我國領導人表示了向前看的姿態。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中國成為聯合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70年代初,由於國際戰略格局發生變化,美國外交政策實施了兩項重大轉變:一是美國承認中國並對建立外交關系進行談判;二是徵收10%的進口稅,主要目的是打擊日本,同時停止美元和黃金的兌換。這兩項與日本關系極為密切的政策出台,美國人事先卻沒有打個招呼,而是以一種突然襲擊的方式,狠狠打擊了精神上毫無准備的日本。這一切大大刺激了日本政界。他們不能不反躬自問,對華政策上緊跟美國是否做錯了。 不久,不得人心的佐藤政權垮台,田中角榮出任內閣總理大臣。田中就職後立即宣布把日中邦交正常化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隨著邦交正常化時機的成熟,戰爭賠償問題又一次擺在中日兩國政府的面前。 在田中訪華之前,他曾表示,如果對方提出賠償,只要數額適當,他打算賠! 1972年7月以後,中國為實現與日本邦交正常化進行積極的准備,周恩來總理就放棄戰爭賠償問題作了下述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復以前,台灣的蔣介石已經先於我們放棄了賠償要求,共產黨的肚量不能比蔣介石還小。第二,日本為了與我國恢復邦交,必須與台灣斷交。中央關於日本與台灣的關系,在賠償問題上採取寬容態度,有利於使日本靠近我們。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對華賠償,其負擔最終將落在廣大日本人民頭上,這樣,為了支付對中國的賠償,他們將長期被迫過著艱難的生活。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與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願望。 周總理的態度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博大襟懷,也代表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寬容大度和長遠眼光。 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發表了《日中共同聲明》,中日兩國簽訂了《日中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23日生效。二戰結束後,蘇聯從德國獲得120億美元的戰爭賠償;猶太人從德國獲得600億美元的賠償。而中國政府從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和長遠利益出發,放棄了賠償要求。 必須指出的是,中國政府雖然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即放棄了1200億美元國家間的賠償要求,但是,就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賠償要求——1800億美元的國民賠償要求,中國政府在任何場合都沒有宣布予以放棄。這種對受害賠償要求的保留,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符合國際法的向日本提出受害賠償的機會

㈤ 二戰結束日本賠了美國多少錢

日本二戰後一共賠了二十多億,菲律賓和印尼拿大頭,再是一些東南亞國家拿了一些,中美英蘇都放棄了日本賠款,因為你管他要他也沒有,二戰後日本國庫都空了,一分錢沒有,就剩下一堆破木頭房子,人連衣服都沒有,用一麻袋掏三個洞穿在身上,而美國佔領日本的時候一直發放補給,反而是美國白送了日本好幾個億的物資。

㈥ 日本投降後中國從日本得到多少賠款

中國沒有獲得任何賠款。

日本投降後中國應該從日本得到的賠款,按照當時的日幣金額計算一共是84931433日元,換算成美元是22070282.19美元。但是這筆賠款在美國的包庇下並沒有真正到中國的手裡。

1947年4月,美國主導的盟軍司令部頒布臨時指令,將日本用於戰爭的一部分工業設備先行拆遷充作賠償,其中主要的受償國有四個,分別是中、英、荷、菲。

日本投降後中國可以得到日本總賠償金額的一半,賠償指令頒布後,一大批日本戰時的兵工廠被拆遷,中國應該得到三批拆遷物資,但是實際上什麼都沒有得到。

(6)日本戰敗賠償了哪些物資擴展閱讀:

索賠歷史:

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據軍事科學院研究統計: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3500萬人;中國的財產損失,據估計,直接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日本戰敗投降後,理應對中國賠償。

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無論是出於民族感情還是按一般的國際慣例,都有權向戰敗的日本索取戰爭賠償。
1951年9月4日,美國在沒有中、朝等主要作戰國家參加的情況下,在舊金山召開了對日和約會議,同日本吉田茂政府簽署了《舊金山和約》。《和約》第14條甲款規定:日本政府應對其在戰爭中所引起的損害和痛苦給盟國以賠償。

但接著又說:「如欲維持可以生存的經濟,則日本的資源目前還不能夠全部賠償這些損害和痛苦,有關國家可以直接和日本舉行談判,日本可以給予必要的勞務賠償。」這實際上是取消了日本的賠償,因此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強烈不滿。

由於未能參加對日和約,台灣國民黨當局也向美國政府提出了抗議,但對《和的》取消賠償一事卻表示默認。《舊金山和的》簽訂後,美國為孤立、封鎖新中國,竭力策動台灣與日本訂約。而台灣國民黨當局為擺脫困境,便不惜放棄賠償,討好日本,以訂立和約。

1952年4月28日,《台日和的》正式簽字。和約共14條,基本內容與《舊金山條約》大體相同。《台日合約》的簽訂,標志著台灣國民黨當局完全放棄了向日本索取賠償的要求。就這樣,由於美國對日本的大力扶持以及國民黨政權自身的軟弱無能,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的對日索賠以失敗而告終。

㈦ 八年抗戰結束後,日本到底賠了戰勝國中國多少戰爭賠償

眾所周知,侵華戰爭是二戰時期日本侵略者發動的侵略戰爭之一,作為戰爭的發起者,戰敗的日本理應在戰後向我們賠償戰爭損失。要知道早在清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進行的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後,當時的日本政府向其索要了2.3億兩白銀作為戰爭賠償。正是靠著這筆巨款,日本才大力發展了自身的重工業和軍火工業,也奠定了其軍國主義的雛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按照國際法的相關原則,必須要對戰爭的受害國做出賠償。那麼日本到底賠了嗎?賠了多少?坦白講,日本人賠是賠了,不過賠償的金額「屈指可數」。
1945年8月15日,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裕仁天皇向世界宣讀了他的「終戰詔書」,宣布接受中美英三國的《波茨坦公告》。根據該改公告的規定,受到日本侵略的國家有權利要求日本賠償戰爭損失。
由於當時日本被美國佔領,所以其具體賠償問題也由美國人主導。1947年4月,美國主導的盟軍司令部頒布臨時指令,將日本用於戰爭的一部分工業設備先行拆遷充作賠償,其中主要的受償國有四個,分別是中、英、荷、菲。其中中國可以得到日本總賠償金額的一半。指令頒布後,一大批日本戰時的兵工廠被拆遷,中國得到了三批拆遷物資,這批物資一共多少錢呢?按照當時的日幣金額計算,一共是84931433日元,換算成美元是22070282.19美元。
這就是戰敗後的日本賠償給中國的具體金額。換句話說這是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在戰後從日本取得的唯一一點賠償。不僅如此,在中國派人到日本拆遷的過程中,日本當局處處挖坑,不僅不配合,還總是把拆遷物資東藏西藏的。
後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的態度逐漸從懲罰日本轉變為包庇日本。再加上蔣介石的國民黨當局敗退台灣,亟需要外部勢力的幫助,所以在對日索賠問題上竟然不了了之。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成了美國在遠東地區反蘇反共的橋頭堡,不僅戰爭賠償事宜不再追究,反而是大力扶持。此時的蔣介石為了一黨一己之私利,竟然全然不顧民族大義,為了得到日本和美國的支持對這種情況也是聽之任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為中日邦交化恢復正常奠定了基礎,隨著邦交正常化時機的成熟,戰爭賠償問題又一次擺在中日兩國政府的面前。後來我國出於「要求日本對華賠償,其負擔最終將落在廣大日本人民頭上」的博大胸懷和泱泱大國的長遠考慮放棄了對日索賠。
二戰結束後,蘇聯從德國獲得120億美元的戰爭賠償;猶太人從德國獲得600億美元的賠償。而中國政府從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和長遠利益出發,放棄了賠償要求。不過在這里筆者必須要指出的是,我國只放棄了國家間的賠償要求,但是就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賠償要求——1800億美元的國民賠償要求,我國在任何場合都沒有宣布予以放棄。
所以說,不是我們放棄賠償,而是我們國家不願讓戰爭波及到更多無故的人民。

㈧ 二戰的戰敗國日本:一共賠償了多少錢呢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各個國家根據國際法開始向日本尋求戰爭的賠償,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的13個國家有資格向日本尋求戰爭賠款,不過其中一部分國家放棄了戰爭賠款,而除了上述13個國家以外,還有其他國家通過一些方式獲得了日本的戰爭賠款。

外蒙古獨立

對華戰爭賠款

解放戰爭前

其實中國一開始是沒有放棄賠款的,二戰結束後,日本開始戰爭賠償,但因為很多接受賠款的國家,比如菲律賓、越南等國家都是英美法的屬國,自然獲得優先以及話語權,所以在戰爭賠款的分配的份額問題上,中國一直在談判。

㈨ 誰知道日本二戰後應該給中國的戰爭賠款具體數額

中國沒有獲得任何賠款。

日本投降後中國應該從日本得到的賠款,按照當時的日幣金額計算一共是84931433日元,換算成美元是22070282.19美元。但是這筆賠款在美國的包庇下並沒有真正到中國的手裡。

1947年4月,美國主導的盟軍司令部頒布臨時指令,將日本用於戰爭的一部分工業設備先行拆遷充作賠償,其中主要的受償國有四個,分別是中、英、荷、菲。

日本投降後中國可以得到日本總賠償金額的一半,賠償指令頒布後,一大批日本戰時的兵工廠被拆遷,中國應該得到三批拆遷物資,但是實際上什麼都沒有得到。



(9)日本戰敗賠償了哪些物資擴展閱讀:

索賠歷史:

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據軍事科學院研究統計: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3500萬人;中國的財產損失,據估計,直接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日本戰敗投降後,理應對中國賠償。

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無論是出於民族感情還是按一般的國際慣例,都有權向戰敗的日本索取戰爭賠償。
1951年9月4日,美國在沒有中、朝等主要作戰國家參加的情況下,在舊金山召開了對日和約會議,同日本吉田茂政府簽署了《舊金山和約》。《和約》第14條甲款規定:日本政府應對其在戰爭中所引起的損害和痛苦給盟國以賠償。

但接著又說:「如欲維持可以生存的經濟,則日本的資源目前還不能夠全部賠償這些損害和痛苦,有關國家可以直接和日本舉行談判,日本可以給予必要的勞務賠償。」這實際上是取消了日本的賠償,因此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強烈不滿。

由於未能參加對日和約,台灣國民黨當局也向美國政府提出了抗議,但對《和的》取消賠償一事卻表示默認。《舊金山和的》簽訂後,美國為孤立、封鎖新中國,竭力策動台灣與日本訂約。而台灣國民黨當局為擺脫困境,便不惜放棄賠償,討好日本,以訂立和約。

1952年4月28日,《台日和的》正式簽字。和約共14條,基本內容與《舊金山條約》大體相同。《台日合約》的簽訂,標志著台灣國民黨當局完全放棄了向日本索取賠償的要求。就這樣,由於美國對日本的大力扶持以及國民黨政權自身的軟弱無能,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的對日索賠以失敗而告終。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2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8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7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8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2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