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火箭飛機多少米

日本火箭飛機多少米

發布時間: 2022-05-10 20:43:51

① 火箭發射一次的價格很昂貴,那麼到底是多少錢

火箭的發射在今天也算不上是大新聞了,不同的火箭型號,負責不同的任務價格的差異十分大。

日本H-2A火箭每次發射需花費10.3~11.7億,美國德爾塔-4約為9.64億元,宇宙神-5約為11.7億元,歐洲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的平均發射價格為10.3億元,俄羅斯的質子號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約為6.2億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約為4.1億元。我國顯微衛星的發射成本約為6000萬人民幣,當然每枚衛星由於定位和重量的不同,在發射成本上也會有比較大的差距。

② 世界上航天大國有哪些著名的火箭型號

1.俄羅斯:目前的主力火箭仍是一批傳統型號,如聯盟號、宇宙號、閃電號、質子號等。
2.歐洲:現如今最成功的商業運載火箭是歐洲的阿里安火箭系列,從問世以來,已先後有阿里安-1、2、3、4、5投入商業發射市場,目前主要使用阿里安-4。阿里安-4是1988年投入運營的三級火箭。根據捆綁助推器的不同,它有6種不同運載能力的型號,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分別為1.9、2.6、3.0、3.2、3.7和4.5噸。它之所以暢銷,主要原因是推力大、可靠性高、交貨及時、價格適中、入軌精度高,因而供不應求。
3.美國:火箭陣容龐大,現常用的中大型火箭有德爾它-2、宇宙神-2和大力神-4。德爾它-2為三級火箭,其低軌道運載能力為5.1噸,可靠性極高,在1997~1999年曾多次以一箭多星的方式成功發射銥星、全球星,GPS-2R也是用它發射的。不過,美國現又研製了低軌道運載能力達8.1噸的德爾它-3火箭,只可惜它在1998~1999年進行的頭兩次發射中均告失敗,可謂出師不利。
4. 烏克蘭:烏克蘭的運載火箭主要有天頂-2、旋風-2、3和由導彈改裝的第聶伯火箭。由於天頂-2在1998年9月10日以一箭12星的方式發射全球星時失敗,所以聲譽大降。
5. 中國:中國長征系列火箭現有長征-2C、2D、2E、2F、3A、3B、4A、4B。長征-2系列主要用於發射低軌道航天器,如返回式衛星、銥星、神舟號飛船;長征-3系列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如馬部海衛星、中衛-7號衛星等;長征-4系列主要用於發射極軌衛星,如風雲-1號衛星、資源-1號衛星。
6.日本:日本M-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體火箭,發射成功兩次,但在2000年2月10日的第三次發射時失敗。

③ Me-163火箭飛機的最快速度是多少

德國設計了Me-163火箭飛機,並且生產了350多架,它們的速度曾達到過每小時1003.77千米,首先突破1000千米大關。1944年8月,Me-163第一次參戰,就擊落了10多架盟國飛機。

④ 太空梭的飛行高度是多少啊

太空梭
天地往返穿梭器—太空梭

1969年4月,美國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種可重復使用的航天運載工具的計劃。1972年1月,美國正式把研製太空梭空間運輸系統列入計劃,確定了太空梭的設計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復使用的固體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兩個外掛燃料貯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軌道器三個部分組成。經過5年時間,1977年2月研製出一架創業號太空梭軌道器,由波音747飛機馱著進行了機載試驗。1977年6月18日,首次載人用飛機背上天空試飛,參加試飛的是宇航員海斯(C·F·Haise)和富勒頓(G·Fullerton)兩人。8月12日,載人在飛機上飛行試驗圓滿完成。又經過4年,第一架載人太空梭終於出現在太空舞台,這是航天技術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太空梭是一種垂直起飛、水平降落的載人航天器,它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發射到太空,能在軌道上運行,且可以往返於地球表面和近地軌道之間,可部分重復使用的航天器。它的軌道器、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儲箱三大部分組成。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共兩枚,發射時它們與軌道器的三台主發動機同時點火,當太空梭上升到50千米高空時,兩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並與軌道器分離,回收後經過修理可重復使用20次。外儲箱是個巨大殼體、內裝供軌道器主發動機用的推進劑,在太空梭進入地球軌道之前主發動機熄火,外儲箱與軌道器分離,進入大氣層燒毀,外儲箱是太空梭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太空梭的軌道器是載人的部分,有寬大的機艙,並根據航天任務的需要分成若干個「房間」。有一個大的貨艙,可容納大型設備。軌道器中可乘載3名職業航天員(如指令長或機長、駕駛員、任務專家等)和4名其他乘員(非職業航天員)。其艙內大氣為氮氧混合氣體。太空梭在太空軌道完成飛行任務後,軌道器下降返航,像一架滑翔機那樣在預定跑道上水平著陸。軌道器可重復使用100次。

太空梭是一種為穿越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高度100公里的卡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飛機。它是一種有翼、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由輔助的運載火箭發射脫離大氣層,作為往返於地球與外層空間的交通工具,太空梭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飛機。太空梭的翼在回到地球時提供空氣煞車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時提供升力。太空梭升入太空時跟其他單次使用的載具一樣,是用火箭動力垂直升入。因為機翼的關系,太空梭的酬載比例較低。設計者希望以重復使用性來彌補這個缺點。

雖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陸續進行過太空梭的開發,但只有美國與前蘇聯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過這種交通工具。但由於蘇聯瓦解,相關的設備由哈薩克接收後,受限於沒有足夠經費維持運作使得整個太空計劃停擺,因此目前全世界僅有美國的太空梭機隊可以實際使用並執行任務。

1981年4月12日,在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著上百萬人,參觀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宇航員翰·楊(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開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頁。

這架太空梭總長約56米,翼展約24米,起飛重量約2040噸,起飛總推力達2800噸,最大有效載荷29.5噸。它的核心部分軌道器長37.2米,大體上與一架DC—9客機的大小相仿。每次飛行最多可載8名宇航員,飛行時間7至30天,軌道器可重復使用100次。太空梭集火箭,衛星和飛機的技術特點於一身,能像火箭那樣垂直發射進入空間軌道,又能像衛星那樣在太空軌道飛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再入大氣層滑翔著陸,是一種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飛行器。

從1981年至1993年底,美國一共有5架太空梭進行了59次飛行,其中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5次,挑戰者號10次,發現號17次,亞特蘭蒂斯號12次,奮進號5次。每次載宇航員2至8名,飛行時間從2天到14天。在12年中,已有301人次參加太空梭飛行,其中包括18名女宇航員。太空梭的59次飛行中,在太空施放衛星50多顆,載2座空間站到太空軌道,發射了3個宇宙探測器,1個空間望遠鏡和1個γ射線探測器,進行了衛星空間回收和空間修理,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實驗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探測實驗成果。
太空梭除可在天地間運載人員和貨物之外,憑著它本身的容積大、可多人乘載和有效載荷量大的特點,還能在太空進行大量的科學實驗和空間研究工作。它可以把人造衛星從地面帶到太空去釋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毀壞的無人航天器,如低軌道衛星等人造天體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可以把歐空局研製的「空間實驗室」裝進艙內,進行各項科研工作。

美國太空梭創造了許多航天新紀錄。太空梭首航指令長約翰·楊6次飛上太空,是世界上參加航天次數最多的宇航員。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員莎麗·賴德(Sally K·Ride)乘挑戰者號上天飛行,名列美國婦女航天的榜首。1983年8月30日,挑戰者號把美國第一個黑人宇航員布魯福德(Guion S·Bluford)送上太空飛行。1984年2月3日乘挑戰者號上天的麥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帶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員。1984年4月6日挑戰者號上天後,宇航員首次抓獲和修理軌道上的衛星成功。1984年10月5日參加挑戰者號飛行的莎麗文(Kathryn D·Sullivan)成為美國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員。1985年1月24日發現號升空,首次執行秘密的軍事任務。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華裔宇航員王贛駿(Tayler Wang)乘挑戰者號上天參加科學實驗活動。1985年11月26日,亞特蘭蒂斯載宇航員上天第一次進行搭載空間站試驗。1992年5月7日奮進號首次飛行,宇航員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搶救回收衛星成功。7月31日亞特蘭蒂斯號上天,首次進行繩系衛得發電試驗。9月12日奮進號將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員,第一位日本記者和第一對宇航員夫婦載入太空飛行。

⑤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是什麼樣的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TNSC)建立於1969年,當時正值日本國家航空發展事業團(NASDA)組建。種子島,日本九州地區鹿兒島縣南部海面上漂浮的一個遠離陸地的小島,面積445平方公里。這里是當年鐵炮傳入日本時的登陸地,也是日本最早開始製造火繩槍的地方。不過,對外國人來說,了解種子島是因為這里有日本最大的航天設施。

種子島航天中心是日本最大的航空發射基地,總面積為9.7平方公里,位於鹿兒島南部,種子島東南海岸。它是目前日本最精良的火箭綜合發射基地之一,也是日本最大的宇航研究中心和航天發射中心。這個機構由1969年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建立,現在受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管理。中心的主要任務包括人造衛星的組合、測試、發射和測控。基地也測試火箭的點火與發射。種子島宇宙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宇宙研究中心。

日本共有兩個航天發射中心,一個是鹿兒島航天中心,另一個就是種子島航天中心,它們都位於日本的南部。種子島航天中心主要由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以及吉信綜合發射場組成,其中吉信綜合發射場是為適應H2新型運載火箭的發射而興建的;竹崎發射場的主要設施有發射台、發射控制室、裝配車間、綜合測試車間、氣象觀測室、固體火箭點火試車台、推進劑庫、跟蹤站等。大崎發射場的發射設施主要包括發射台、控制中心、火箭總裝車間、推進劑貯存庫、發動機靜態點火試車台、氣象台等。

近年來,種子島的主要角色是管理監控人造衛星在發射飛行每一個階段,如:發射倒計時、發射和飛行狀態跟蹤。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已發射了數十顆衛星,2003年曾由H2A運載火箭攜載發射兩顆間諜衛星。隨著人造衛星的需求增大,種子島在日本航天事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種子島航天中心隸屬於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是日本應用衛星發射中心。它位於種子島的東南端,在鹿兒島航天中心以南約100公里處,航天中心的總面積約為8.65平方公里。該島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9.5℃。種子島航天中心主要由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以及吉信綜合發射場組成。

竹崎發射場於1966年9月開始營建,1968年投入使用。該發射場佔地面積約0.79平方公里,位於北緯30°22′20″,東經130°57′55″。主要用來發射小型衛星。該發射場的主要設施有發射台、發射控制室、裝配車間、綜合測試車間、氣象觀測室、固體火箭點火試車台、推進劑庫、跟蹤站等。

大崎發射場於1969年開始營建,1980年全部建成,佔地面積約7.6平方公里,位於北緯30°23′38″,東經130°58′22″。該發射場主要用來發射大型液體火箭,如N火箭和H-1火箭。1975年9月,第一枚H-1火箭從這里起飛,把83公斤重的菊花衛星送入軌道。大崎發射場的發射設施主要包括發射台、控制中心、火箭總裝車間、推進劑貯存庫、發動機靜態點火試車台、氣象台等。

吉信發射場於1985年開始興建,1986年底勤務塔基礎工程基本結束,1988年8月建成發射控制中心,1988年12月建成LE-7發動機點火試驗設施。測控中心、動力站、液氧、液氫以及高壓氣體庫等也相繼建成。該發射場位於大崎發射場東北方向約1公里處,是為適應H-2新型運載火箭的發射而興建的。

吉信發射場的設計基本要求是:縮短發射場的發射准備周期,降低操作費用,45天內能發射兩枚運載火箭;發射場的設計具有靈活性,以利於將來進行改建與擴建。為了體現上述要求,設計盡量採用平行作業;採用自動檢測系統(手動的備份系統);採用一個活動發射架和一個火箭裝配廠房,一發火箭進行裝配,另一發火箭准備發射。

吉信發射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和最現代化的發射場之一。它可與庫魯的阿里安4發射場以及卡納維拉爾角的大力神3發射場相媲美。發射場耗資3.3億美元(1990年幣值),主承包商是三菱重工業公司。主要由四個工作場區組成:固體發動機貯存及檢驗區;衛星准備與總裝區;運載火箭裝配樓區;發射台及服務塔區。H-2發射場興建了4年,然後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地面設施驗證。並在1994年2月首次發射H-2火箭成功。H-2發射場的配置:H-2火箭在裝配樓垂直地被安裝在機動發射平台上,沿鐵軌運往發射台座和服務塔處。機動發射平台重44噸,寬22米,長18米,從地面到平台頂面距離為7米,平台行駛最大速度為8米/分。平台由川崎公司製造。固定服務塔高75米、寬30米。固定服務塔的兩邊有兩個可繞圓形鐵軌回轉的服務塔架。左服務塔高75米,通過工作平台可以接近火箭的上面級與有效載荷;右服務塔與固定塔的下半部相接,可接近火箭的下半部分。服務塔的頂部是一個清潔室。在火箭發射時,服務塔的可動部分可回轉180°,對火箭進行檢查,工作完畢後,塔架可迅速回到原來位置。服務塔的中間部分為臍帶塔架,各種電氣系統以及推進劑系統管線都裝在臍帶塔內。

H-2火箭裝配樓高66米,高頂廠房部分在前,寬27米,有13層工作平台。低頂廠房部分在後部,寬32米,長46米。裝配樓由川崎重工業公司負責建造。發射控制中心接近裝配樓,是一座圓形建築,由日本電氣公司負責建造。

運載火箭與控制中心之間的通信主要採用光纖系統。因此,指令信號和監控信號都是數字式的。此外,還有一套硬體備用系統供安全應急用。

H-2火箭發射場還建有大型火箭發動機試車台,用於試驗LE-7液氧/ 液氫發動機。試車台靠近發射設施布置,其目的是節省成本,發射與試驗可共用液氧/液氫貯存庫設施。此外,還改建了老的45米高的試車台,以試驗H-2火箭的固體火箭助推器。發射場還包括高壓氣體、推進劑貯存設施以及衛星准備樓等其它設施。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輝煌歷程

H-2運載火箭是日本航天工業的驕傲,種子島航天中心的吉信綜合發射場就是為H-2的發射於1985年專門興建的。

種子島是日本九州的一個小島,長58公里,周圍沒有高山,氣候穩定,其地理位置尤其適合進行航天發射活動。島上的航天發射中心總面積約為8.65平方公里,於1966年開始運作,建有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以及吉信綜合發射場。其中,專司H—2發射的吉信綜合發射場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和最現代化的發射場之一。

H-2運載火箭是日本在H-1運載火箭的基礎上捆綁2台助推器的二級運載火箭,具有發射雙星能力,其地球同步軌道運載系數高於阿里安Ⅳ運載火箭、質子號運載火箭和太空梭,在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然而,這種令日本人驕傲的運載火箭性能不太穩定,事故率過高。從1984年到2000年間曾經7次發射失敗。為此,日本研製了改進型的H-2A運載火箭,H-2A運載火箭比H-2運載火箭只加長了3米,但實力和可靠性大為增加,並且具有結構簡單、費用低廉、使用靈活的特點。

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了幾十顆衛星,數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但是,基於各種原因,日本一直沒有公開發射過用於間諜目的的偵察衛星。2003年3月28日上午,日本將兩顆間諜衛星在種子島航天中心由H-2A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兩顆間諜衛星主要用於偵察朝鮮軍事動態,事關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安全,因此,自始至終處於保密狀態。然而,越是神秘的東西越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心,日本政府千方百計掩藏兩顆間諜衛星的信息,反而招致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們爭相觀察。不僅如此,一些日本團體甚至發起到種子島的觀光旅遊,以便近距離地了解間諜衛星發射。衛星上天不久,芬蘭天文愛好者首先拍下了日本間諜衛星的照片,此後,一個加拿大天文愛好者也成功捕捉到日本間諜衛星的蹤影。這些天文愛好者發現,日本間諜衛星一天兩次飛越朝鮮,它們在浩瀚的太空「清晰可見」。不難推測,既然這兩顆間諜衛星能被業余天文愛好者輕易地發現,朝鮮肯定有所防範,日本秘而不宣的間諜衛星計劃就這樣被破解了。

更令日本尷尬和氣惱的是間諜衛星的第二次發射。2003年11月29日,日本打算將4顆間諜衛星中的另外兩顆發射升空,這是H-2A在種子島航天中心的第6次發射,前5次都獲成功,然而火箭發射上天約10分鍾後,在距離地球軌道422公里的高度發生故障,地面控制中心只好忍痛令它自毀,搭載的兩顆間諜衛星也未能倖免。它的發射失敗,使日本急於建立空間偵察能力的設想受到重創。直到2008年2月份H-2A運載火箭第7次發射成功,才為日本航天賺回了一點面子。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戒備「鬆懈」

來到種子島,令人驚奇的是宇宙中心沒有想像的那樣守備森嚴,只有左側路邊一節水泥矮牆,上面一塊不起眼的牌子,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種子島宇宙中心」這些文字。右手邊兩間屋子,門前的牌子上寫著「竹崎警戒所」,裡面也是空無一人。

沒有人盤問,也沒有人要求出示證件,可以直接地進入了宇宙中心。走不多遠,視線一下子開闊了起來,眼前是碧藍的海水,輕輕地拍打著海灘上白色的細沙,道路傍海而修,周圍的山坡上滿眼的蔥郁。難怪這里被人們稱作世界上最美麗的火箭發射場,果真名不虛傳。

記者中心設在宇宙中心內最南端竹崎展望台的三樓,窗外就是綿延的沙灘。種子島宇宙中心是向普通人開放的,只要不進入建築物和發射場,人們可以在中心內自由散步,還可以免費參觀宇宙科學技術館。這就是種子島宇宙中心給人的第一印象,寧靜而謙和。

承載日本太空雄心: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公關部的黑川憐樹指著北面說,眼前的小山坡後面矗立著鐵塔的地方就是承擔著H2A等大型火箭發射任務的大崎發射場。邊上的一棟白色建築是大型火箭的組裝樓。從火箭生產工廠運來的多級火箭在這里組裝成形,然後被安置到移動發射架上。發射前一天,火箭連同移動發射架被運送到發射場。

展望台西北不遠處的山坡上坐落著一棟白色小樓,別看它外觀並不起眼,它可是整個火箭發射的中樞機構。火箭發射之前,各個作業階段的負責人都要進駐這棟綜合指揮樓,火箭發射時,所有的信息都匯集到這里,發射、跟蹤、地面安全等等,所有與發射相關的指令都從這里發出。

宇宙中心內還設置有中型火箭發射場、小型火箭發射場、液體引擎試驗場和固體推進器試驗場等。作為配套設施,宇宙中心之外還設有門倉光學觀測所、宇宙之丘跟蹤站、增田宇宙通信所等,它們的主要任務是追蹤升空後的衛星,接收衛星的遙測數據,並把火箭和衛星的相關數據發送到綜合指揮樓。可以說,這里承載著日本探索太空的希望和雄心。

碧海藍天、曲折的海岸線,這樣的景緻在日本很多。所以,要說觀光游覽,種子島並沒有什麼突出之處。但是,在地理位置上盡可能往南接近赤道,東面沒有障礙物,這兩個基本條件使日本選擇這里建設了國內最大的航天設施。於是,隨著一枚枚火箭從這里騰飛,這個才3.6萬人口,遠離陸地的孤島的名字頻頻在世界各國的媒體曝光。

每一個造訪種子島的外人不經意間就會在島內的某個角落發現與宇宙中心相關的點點滴滴,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種子島的脈搏是和宇宙中心的脈搏一起跳動的。從鹿兒島坐船剛踏上種子島,就發現客輪等候室的牆上懸掛著H2A火箭升空的照片;南種子町政府的網頁上登著每次火箭發射的詳細介紹;這里的人們向遊客介紹南種子町設施的位置時,習慣以宇宙中心作為參照物;在這里預訂住宿,對方常常會主動告訴你他們的旅館離宇宙中心的距離。南種子町町長名越修介紹說,南種子町現在常住人口6700多名,其中450多名在宇宙中心及技術研發、服務中心等相關企業工作。

名越修說,宇宙中心對南種子町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教育和觀光的振興做出了很大貢獻,當地居民也時刻想著為宇宙中心做點什麼。町里的行業團體和市民團體自發地組成了南種子町宇宙開發推進協力會。協力會承擔著宣傳和協助火箭發射事業的工作,每到發射時他們會豎起祈願發射成功的旗幟。來自交通安全協會的成員做好道路封鎖和交通疏導工作。來自漁業協會的成員不僅對發射期間不出海捕魚表示諒解,還主動派出船隻協助海上的交通管制工作。名越修說,種子島宇宙中心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火箭發射場,當地居民為此充滿了自豪。

月亮女神號

1969年前,美國「阿波羅11號」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足跡,也留下了許多尚未解開的謎團。2007年,日本「月亮女神」繞月衛星啟程探月,試圖完成「阿波羅」未盡的事業。「月亮女神」的最主要目標是為判斷月球上是否曾經存在岩漿海洋尋找確切的證據。「阿波羅計劃」後,科學家猜測月球誕生後不久,其表面被岩漿海洋所覆蓋,陸地浮在岩漿海洋之上。不過,「阿波羅」未能找到確切證據。「月亮女神」此次將攜帶月球雷達測深器同行,以期找到岩漿海洋存在的有力證據。

月球的磁場也是有待探究的謎團。「阿波羅」帶回來的岩石帶有微弱的磁場,這是否暗示著月球過去也像地球擁有足以產生磁場的鐵核?關於這一課題的相關研究有望在這次探月中取得突破。「月亮女神」還要為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尋找答案。此外,「月亮女神」在為期一年的觀測生涯中還將研究月球上的火山活動,測定月球的重力場,研究月球的等離子環境及月球深處的演化。

⑥ 火箭飛機有哪些缺點

火箭飛機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工作時間太短,航程不遠,而且燃料消耗過大。如Me—163飛機,它帶的燃料,竟占總飛行重量的一半。起飛時,火箭發動機在3,35分鍾內把飛機送上12100米的高度,然後它只能滑翔下降,此外,Me—163飛機的燃料容易爆炸;為了減輕重量,飛機起飛後就把起落架拋掉,降落時只能靠滑橇。因此Me—163的損失,不是因為敵方的擊落,而是由於降落時的爆炸事故。

後來火箭飛機正是由於這些缺點沒有成為軍用飛機的主力,但火箭可以幫助飛機突然起飛或加速,以縮短滑跑距離,便於追擊敵人或避開敵對方飛機的攻擊,作用還是不小的。

⑦ 火箭每秒大約飛行多少千米

火箭實際上應達到9.5千米/秒以上的速度。

理論研究和迄今為止的實踐證明,火箭的飛行速度是由火箭發動機的噴射速度和火箭的質量比決定的。發動機的噴射速度越高,火箭就飛得越快;火箭的質量比越高,火箭的速度就越快。

火箭的質量比是火箭在起飛時的質量包括推進劑與火箭質量,火箭的結構質量,即凈重。在發動機相關發動機時的比值。因此,質量比越大,就意味著火箭的結構質量越低,攜帶的推進劑越多。

火箭發動機的噴射速度取決於推進劑的性能以及發動機的設計和水平。推進劑能量越高,噴氣速度越大;設計水平越高,所獲得的能源效率越高。

能量效率是指推進劑燃燒的熱化學能轉化為高速排氣動能的效率。它包括推進劑的燃燒效率、發動機的噴管效率和發動機的循環效率。能源效率越高,排氣速度越快。



(7)日本火箭飛機多少米擴展閱讀:

挑戰性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在1903年火箭公式,自然和談論的不是火箭發動機設計水平,被認為是理想的液氫燃料無法生產,計算表明,使用液氧和煤油作為燃料,飛機速度只能4.2公里/秒,單級火箭仍然無法達到約8公里/秒的第一宇宙速度。

由於空氣阻力,從地面起飛的火箭實際上應該以超過每秒9.5公里的速度飛行。這樣,火箭的質量比應該大於11。也就是說,推進劑應該占火箭總質量的91%以上,比雞蛋的蛋黃還要大。像軟蛋一樣薄的火是做不出來的,即使做成了,也不能用。

然而,科學思維不應該陷入困境。後退一步還是一個轉身,都是天空的寬。

這正是齊奧爾科夫斯基所做的。他設想了一個多級火箭力量來實現宇宙速度,在這個多級火箭力量中,火箭垂直發射,首先底層工作,完成任務,然後下船,然後上層被激活,進一步提高速度。

這樣,輕輕旅行,一步一步增加,總是可以達到所需的宇宙速度。

用多級火箭發射宇宙飛船,這在現在看來似乎很平常,但在大約一個世紀前,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智力突破,是建造一條驚心動魄又震耳欲聾的宇宙高速公路的一個巨大里程碑。

當然,火箭級的數目不能無限期地增加,因為對於下一級,前幾級都是有效載荷。

理論計算和實踐經驗表明,每增加一個有效載荷,火箭需要額外10個以上的質量來支撐它,隨著火箭級數的增加,最低級和後續級變得太大而不能起飛。超過4級。

⑧ 飛機一秒可以飛多少米

飛機一秒可以飛200多米。一般的民航客機(噴氣式) ,典型代表波音和空中客車,大概是800公里/小時。戰斗機最快時大概有600多700上下米/秒。

飛機按用途可以分為軍用機和民用機兩大類。軍用機是指用於各個軍事領域的飛機,而民用機則是泛指一切非軍事用途的飛機(如旅客機、貨機、農業機、運動機、救護機以及試驗研究機等)。

(8)日本火箭飛機多少米擴展閱讀

飛機的機翼橫截面一般前端圓鈍、後端尖銳,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較平。當等質量空氣同時通過機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時,會在機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時流速大,壓強較小;通過下表面時流速較小,壓強大,因而此時飛機會有一個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於升力的存在,使得飛機可以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飛機飛行速度越快、機翼面積越大,所產生的升力就越大。

最大航速

最大航速是固定翼機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下列若干歷史上的最大航速紀錄:

1910年 106千米/小時,飛行員:Leon Morane,法國,Bleriot XI

1913年 204 千米/小時,飛行員:Maurice Prevost, 法國,Deperssin

1923年 417 千米/小時,飛行員:Harold J.Brow,美國,Curtiss R2C-1

1934年 709 千米/小時,飛行員:Francesco Agello,義大利,Macchi MC.72(水上飛機,此項紀錄保持至今)

1939年,755 千米/小時,飛行員:Fritz Wendel,德國,梅塞施米特Me 209V1

1941年,1004 千米/小時,飛行員:Heinrich Dittmar, 德國,梅塞施米特Me 163(火箭式殲擊機)

1947年,1127 千米/小時,飛行員:Charles "Chuck" Yeager, 美國,Bell X-1

1951年,2028 千米/小時,飛行員:Bill Bridgeman, 美國,道格拉斯Skyrocket

1956年,3058 千米/小時,飛行員:Frank Everest, 美國,X-2(火箭式)

1961年,5798 千米/小時,飛行員:Robert White, 美國,北美航空,X-15(火箭式飛機)

1965年,3750 千米/小時,飛行員:W.Daniel, 美國,洛克希德SR-71 黑鳥(噴氣式飛機)

1966年,7214 千米/小時,飛行員:William Joseph Knight, 美國,北美航空X-15(火箭式飛機)

2004年,11,200 千米/小時,無人駕駛,美國,波音X-43A(噴氣式飛機)

⑨ 民用飛機和軍機一般飛到多高

1..一般的民航飛機在30000英尺左右,也就是12000米左右。不同的大小的飛機,有不同的高度:
民航飛機的飛行高度層 中型以上的民航飛機都在高空飛行,此處的高空是指海拔7000——12000米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以1千米為1個高度層,共分為6個高度層:7千米、8千米、9千米、1萬米、1萬1千米和1萬2千米。高空飛行的飛機只允許飛以上給定高空。 另外,民航飛機在飛行時,以正南正北方向為零度界限,凡航向偏右(偏東)的飛機飛雙數高層,即8千米、1萬米、1萬2千米高度層;凡航向偏左(偏西)的飛機飛單數高度層,即7千米、9千米、1萬1千米高度層。 例如:民航飛機從北京飛往杭州,杭州位於北京南面偏東方向,飛機段飛雙數高度層,回程則飛單數高度層。又如飛機從沈陽飛往杭州,杭州在沈陽的南面偏西方向飛機須飛單數高度層,回程則飛雙數層。這樣,相向飛行的飛機不在同一空高,避免了相撞。 不同飛機的最大飛行高度 短航線的飛機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飛行,長航線的飛機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飛行,現在的普通民航客機最高飛行高度不會超過12600米,有一些公務機的飛行高度可以達到15000米 另外,民航飛機在飛行時,以正南正北方向為零度界限,凡航向偏右(偏東)的飛機飛雙數高度層,即8千米、1萬米、1萬2千米高度層;凡航向偏左(偏西)的飛機飛單數高度層,即7千米、9千米、1萬1千米高度層。**************飛行高度
航空器常用的有絕對高度、氣壓高度、相對高度和幾何高度等。
①絕對高度:飛行器到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在海上飛行用雷達可直接測出絕對高度。
②氣壓高度:根據標准大氣表的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推算出的飛行高度,它可由氣壓式高度表顯示出來。把氣壓式高度表的氣壓刻度調到標准大氣狀態(帕或760毫米汞柱),所指示的高度稱標准氣壓高度。飛機遠航、分層飛行等都需要一個統一的高度標准,以免飛機相撞,這時需要用標准氣壓高度。
③相對高度:飛行器到某指定的水平面(機場、靶場、戰場等)的垂直距離。飛機在起飛和著陸時需要知道飛機對機場的相對高度。這時把高度表的氣壓刻度調到該機場的氣壓值即場壓,飛機距機場的相對高度即可由高度表顯示出來。
④幾何高度:飛行器沿鉛垂線到地球表面的距離,又稱真實高度、捲尺高度。在執行轟炸、強擊、搜索和救援、偵察以及農林作業等任務時需要知道幾何高度。幾何高度可用電影經緯儀或雷達測出。一定的飛行器只能在預先設計的某高度范圍內飛行。可根據不同飛行任務,在超低空到超高空范圍內選擇飛行高度。旅客機的飛行高度以舒適、經濟為原則,中小型客機在數千米高度上飛行;大型客機則在平流層內(大約 米高度)飛行。現代服役的殲擊機的最大飛行高度約為2萬米,一些輕型飛機可以在離地十幾米的高度上飛行,不同類型飛機的飛行高度上限主要決定於動力裝置,下限主要決定於能安全平飛的最小速度和飛機的機動性。 2.. 軍用飛機是直接參加戰斗、保障戰斗行動和軍事訓練的飛機的總稱。是航空兵的主要技術裝備。主要包括:殲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強擊機、反潛巡邏機、武裝直升機、偵察機、預警機、電子對抗飛機、炮兵偵察校射飛機、水上飛機、軍用運輸機、空中加油機和教練機等。飛機大量用於作戰,使戰爭由平面發展到立體空間,對戰略戰術和軍隊組成等產生了重大影響。 軍用飛機飛的最高的是SR-71黑鳥偵察機,最高可達30000米的高空,其同時也是世界上飛的最快的軍用飛機,速度高達3馬赫 ..還有能飛出地球的那是太空梭,除了這個別的飛機都做不到.
中國飛的最高的是殲8II,升限22000米.其他的也大多如此..因為要戰斗所以不會飛太高.. 希望你滿意....望採納..

⑩ 太空梭長多少米和寬多少米

太空梭一般長56米,翼展約24米。
太空梭(Space Shuttle,又稱為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機)是可重復使用的、往返於太空和地面之間的航天器,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它既能代表運載火箭把人造衛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那樣在軌道上運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
太空梭為人類自由進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天活動的費用,是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太空梭是一種為穿越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高度100公里的關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飛機。它是一種有翼、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由輔助的運載火箭發射脫離大氣層,作為往返於地球與外層空間的交通工具,太空梭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飛機。
太空梭的翼在回到地球時提供空氣煞車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時提供升力。太空梭升入太空時跟其他單次使用的載具一樣,是用火箭動力垂直升入。因為機翼的關系,太空梭的酬載比例較低。設計者希望以重復使用性來彌補這個缺點。
雖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陸續進行過太空梭的開發,但只有美國與前蘇聯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過這種交通工具。但由於蘇聯瓦解,相關的設備由哈薩克接收後,受限於沒有足夠經費維持運作使得整個太空計劃停擺,因此全世界僅有美國的太空梭機隊可以實際使用並執行任務。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