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什麼氣候
⑴ 日本的氣候類型是什麼
日本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月、7月(沖繩、奄美為5月、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1)日本什麼氣候擴展閱讀
氣候形成原因
1、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因為地處回歸線附近,形成亞熱帶氣候,大部分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北回歸線北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又由於地處沿海一帶,夏季受海陸氣溫差異影響,吹東南風,冬季受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影響,吹西北風,這二者輪流控制,季節性交替,形成了季風。
2、溫帶季風氣候是冬季受溫帶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且南北氣溫差別大;夏季受溫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且南北氣溫差別小。
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在強大的西伯利亞大陸冷高壓的影響下,盛行冬季風,以偏西偏北風為主,風力強勁,天氣晴寒,雨雪稀少。
⑵ 日本的氣候特徵
氣候特徵
日本以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月、7月(沖繩、奄美為5月、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
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其海岸線十分復雜。西部日本海一側多懸崖峭壁,港口稀少,東部太平洋一側多入海口,形成許多天然良港。
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親潮),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
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毫米至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⑶ 日本的氣候類型、
南方大部是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本州島北部和北海道島是溫帶季風氣候。
類似朝鮮半島,南面韓國是亞熱帶季風,北面朝鮮是溫帶季風
不過,人家的季風,比我們的海洋性強,降水多,畢竟兩面臨海
⑷ 日本氣候是什麼類型的!!
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本四周臨海,氣候具有海洋性,具體表現為夏季不熱,冬季不冷,年降水量比較均勻。
⑸ 日本屬於什麼氣候類型
日本國土狹長,縱貫熱帶、溫帶和寒帶3個氣候帶,加之受大陸和海洋氣候的雙重影響,氣候變化較大,四季分明。夏季全國氣溫普遍較高,降水充沛。冬季日本海一側多雪,陰天多,太平洋一側氣候乾燥,多麗日。冬季南北溫差較大,1月份北部的扎幌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而南部的那霸平均氣溫則在15度以上。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每年3月最早在南九州開始盛開,自南向北逐一開放,稱為「櫻花前線」,北海道櫻花開放時間一般為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
日本的氣候區可分為北海道氣候區(夏涼冬寒,降水少,受梅雨、台風影響小)、日本海沿岸氣候區(冬雪夏晴)、內陸氣候區(受季風影響,降水少,夏冬及晝夜溫差大)、太平洋沿岸氣候區(受海洋影響,夏多雨、酷熱、多霧,冬暖,多受台風影響)、瀨戶內海氣候區(四周多山,麗日少雨)、西南群島氣候區(高溫無霜雪)。
日本列島的大部分位於溫帶,氣候屬於溫帶海洋性季風型,主要特徵是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與歐亞大陸東岸同緯度各國相比,日本的氣候有較強的海洋性,而與大陸西岸的英國和西歐各國相比,又富有大陸性。有關指標詳見表1。
從不同季節和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來看,日本氣候的主要特點有三個。
一 四季分明且季節差異大
日本春季一般從2月10日前後開始至5月中旬止,春季天氣多變,雨水較少。夏季為6、7、8三個月。由於受太平洋亞熱帶高壓控制,高溫、多濕的東南季風影響日本,本州以南地區有較長的悶熱天氣,太平洋一側即「表日本」的降水量較大。日本夏季重要的特點是:入夏不久就出現梅雨期,而且持續時間較長。9、10、11月為日本的秋季。秋季天氣晴朗,有「秋高馬肥」之說。9月初至10月上旬,日本還有秋霜季節,此期間台風較頻繁,並常常伴隨有暴雨,造成危害。日本的冬季大體從11月20日至翌年的2月20日,受來自亞洲大陸的寒冷的西北季風和日本海沿岸對馬暖流的影響,日本海一側即「里日本」的降雪多、陰天多、日照短、空氣濕潤,而「表日本」則少雨雪、天氣晴朗、乾燥。冬季日本南北方溫差相當大。如1月平均氣溫,北海道旭川為-7.8℃,而沖繩縣那霸為17.2℃,相差25℃。由於有梅雨和秋霜期,日本也有一年六季之說。
二 地區差別顯著
由於日本地跨亞熱帶、溫帶和亞寒帶,加之地形復雜,受季風和海流的影響大等因素,各地氣候顯著不同。從南到北大致可分三大氣候區: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大體是北緯35°以南地區)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北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屬季風型溫帶針葉林氣候;其餘大部分地區屬季風型溫帶闊葉林氣候。此外,根據氣溫、降水量、日照率和水分過剩量(氣候的干濕)這4項指標,日本學者又將日本的氣候區進一步細分為以下6種類型:
(一)「里日本」型
冬季季風降水(雪),冬季多陰天,日照時間短,是日本主要的積雪地帶。
(二)九州型
氣溫高,日照時間長,冬季少雨,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三)南海型
受黑潮影響,氣溫較高。6月梅雨和9月台風期間,雨量集中,日照時間長,濕度大。
(四)瀨戶內型
氣候漫曖,多晴天,雨量較少,濕度小。冬季少雨,夏季多雨。
(五)「表日本」型
冬季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多。
(六)沖繩型
氣溫高,無霜,不見雪,多台風和雨。
三 溫暖多雨
日本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僅北海道、東北地方北部、本州山區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下。冬無嚴寒,北海道北部1月平均氣溫最低不低於-10℃;夏無酷暑,南部地區8月平均氣溫在25~26℃之間;位於中部的東京都年平均氣溫為15.3℃。
日本雨量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大大高於歐亞大陸東岸和西岸國家。例如,秋田的年降雨量是同緯度北京的3倍。東京的年降雨量是倫敦、馬黎的2倍多。日本降水量最多的地區是九州東南部、四國南部、紀伊半島東南部以及中部的福井、石川、岐阜等縣境,其年降水量均在3000毫米以上。瀨戶內海沿岸、東北北部地區的太平洋沿岸和北海道東半部,年降水量少於1200毫米。季節不同,日本的降水量有明顯變化,大體有這樣三種類型:
(一)「里日本」型
冬季季風降水(雪),以12月或1月為最多。
(二)西南日本型
梅雨降水,以6月或7月為最多。
(三)東北日本型
台風降水,以9月為最多。
⑹ 日本是什麼氣候的國家
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是溫帶季風氣候,海洋性強。
⑺ 日本屬於什麼氣候
日本是四周環海的島國,本州島的中央是連綿的山脈,國土的75%都是山地。約3萬公里的海岸線,比美國還長。1月南部沖繩櫻花爛漫之時,北海道還是萬里飄雪的北國風光。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這四大島嶼和6800多個小島組成。在北緯20度到46度、東經123度到154度之間,日本列島從東北到西南,縱跨3000km,貌似一把長弓,形成了即使同一時期,各地氣候也迥然不同的特點。
日本列島從北部北海道的亞寒帶,到南部西南諸島的亞熱帶,分屬於多個氣候帶。冬季,從亞歐大陸吹來的濕冷季風受到中央山脈的阻擋,為日本海沿岸帶來大量雨雪,而太平洋沿岸則多為艷陽高照的天氣。夏季反之,太平洋沿岸常受降雨和台風影響,而日本海沿岸則以晴空萬里的日子居多。
氣象廳將日本的四季定為3~5月春季,6~8月夏季,9~11月秋季,12~2月冬季。此外,5月到7月進入梅雨季節,降雨較多,也是日本的一個特點。不過北海道沒有梅雨,即使進入6月,就不會陰雨連綿。若想,則可以隨著由南向北推進的「櫻花前線」(預測櫻花開花時間的等期日線——譯注),從1月的沖繩,到5月的北海道,一路欣賞過去。
此外,與過去相比,現在盛夏溫度超過30℃的天數越來越多,甚至還有超過40℃的時候。2013年高知縣觀測到的史上最高溫度41℃。不僅如此,從2008年起,每小時雨量超過50mm的突發性局部暴雨(在日本被俗稱為「游擊式暴雨」)也頻頻襲擊日本。
日本每年從4月開始新的財年,此時全國上下春回大地,櫻花悄然綻放,是學校舉行入學儀式,企業舉行入職儀式的時節。以「櫻花」為背景拍攝的入學儀式紀念照,可謂日本春天的一景。小學、中學的暑假一般是從7月末到8月末,不過東北地區、北海道以及山區的雪鄉,則暑假較短,相反寒假會稍長一些。
季節的變換對文化也產生了巨大影響,詩歌、繪畫、茶道、花道和飲食都會配合季節的變化,而選擇相應的主題。甚至可以說失去了表示季節特色的詞語,日本的傳統文化便無從說起。
然而這種長年養成的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方式,如今卻因城市化進程而導致綠地減少,因工作方式的多樣化而呈現與往昔迥異的情形。同時,氣候異常也導致櫻花和梅花的開花時期難以預測。反常的花期,讓傳統儀式和活動的組織者總是擔心花兒會在活動舉辦前就黯然凋零。
標題照片:1月的沖繩,寒緋櫻怒放,而北海道的羊蹄山卻依然白雪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