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馬拉松大迫傑戴的什麼項鏈
⑴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大迫傑
因為他是馬拉松史上跑得最快的黃種人,所以那麼多人喜歡大迫傑。
2015年的時候,大迫傑離開日本前往美國,加入俄勒岡計劃,開始了秘密訓練。盡管俄勒岡的訓練計劃非常隱秘,但從大迫傑的社交平台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除了高海拔等訓練方式之外,力量訓練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在大迫傑的ins上,力量訓練占據了很大的篇幅,甚至跟跑步的內容一樣多。大迫傑自己也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多次提到,俄勒岡計劃與其他訓練營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強了肌肉力量的訓練。
在跑步運動相當發達的很多西方國家,力量訓練是跑步愛好者的必修課。除了能對提高跑步成績有幫助之外,也是保持和提高骨骼和肌肉健康的重要手段。
⑵ 大迫傑步頻是多少
180步頻,配速3分鍾。
(2)日本馬拉松大迫傑戴的什麼項鏈擴展閱讀:
2018年,一部以立志參加箱根驛傳馬拉松接力賽的大學生們為主角的動畫《強風吹拂》開播。這部運動題材的動畫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在豆瓣上有超過6萬的觀眾打出9.6的高分。《強風吹拂》中的中心賽事箱根驛傳,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長跑接力比賽,無數大學生跑者曾在它的賽道上留下足跡和和汗水。不過,有一位曾在此閃耀奪目的選手,雖然於2011年讓其所在的早稻田大學時隔18年重獲箱根驛傳總冠軍,且又於2012年的賽事中再次獲得一區區間賞,但是他卻寫道:「對於大學時期的我來說,箱根驛傳並沒有那麼重要。」他說,參加箱根驛傳,是因為指導員、隊伍和學校比較重視,他本人更希望專注於田徑跑道。確切地說——根據他的實際行動而言——是馬拉松賽道。他,就是日本馬拉松名將大迫傑。看過《強風吹拂》的觀眾應該會對長跑選手那遒勁有力的身板印象深刻。他們並不是力量型的大塊頭,甚至第一眼看過去過於似乎過於清瘦了。然而,當他們穿上跑鞋邁開腳步,根根顯現的肌肉線條塑造出無與倫比的美感,修長勻稱的四肢和堅毅的面容因為留下的汗水閃閃發亮。抬腿、落腳、抬腿、落腳,控制力量穩定輸出到腿部和腳掌,重復的動作彰顯著人類不依靠外力前行的堅韌。大迫傑給人的印象正是如此。在由他親筆寫下的短篇合集《馬拉松名將手記:42.195公里的孤獨之旅》中,我們看到的依舊是一個克制、忍耐、娓娓道來的大迫傑。沒有煽動情緒的字眼,也沒有空洞的口號,這或許是持續多年的馬拉松訓練塑造出的特點。1 關於恢復體力與睡眠,大迫傑誠實地表示,他唯一無法忍耐的是困意,每天要睡10小時以上。他深知,睡眠不足會影響專注程度,進而影響訓練效果。他特別強調,為了能使肌肉進行修復後可以更強,他也會刻意在身體疲勞時進行訓練。這與充分休息是矛盾的嗎?並非如此。不是在心裡感覺到累得無法集中時強迫自己練習,而是在肌肉感覺到疲倦時,集中精神對肌肉進行更高強度的訓練。肌肉的變強是拉傷後進行修復的結果,因此只在肌肉可承受范圍內進行訓練很難有明顯的提高。大迫傑採取的另一個方法是冷熱水交替泡澡使身體快速恢復,聽起來似乎是在虐待自己,然而行之有效。或許許多人難以堅持運動(不只是田徑運動)的根本原因,在於對訓練身體存在理解上的誤區,總是在精神疲倦時試圖運動,又總是在身體疲倦時快速放棄。頂級馬拉松選手大迫傑的訓練方法,事實證明更加科學。2 關於飲食,打破亞洲紀錄的短跑名將蘇炳添,其親人接受采訪時說,他在飲食上很克制,從不亂吃東西。和蘇神一樣,大迫傑對於飲食也有要求。不過觀其文,控制飲食對於他來說並不很費力氣。對此,大迫傑如是說,因為巨大的訓練量,他可以不必嚴格控制飲食。通常來說,訓練前的碳水,訓練後的的蛋白質、維生素C和鐵元素,都是必須的,其餘隨心情,偶爾飲酒或來點兒甜品也無傷大雅。誠然,也有許多優秀的選手遵循著嚴格的飲食指導,這並不是說大迫傑天賦異稟到可以無視自然規律,反而說明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比人們所以為的大,也比人們所以為的小。不說別的,運動愛好者也可以參考大迫傑的方式,以增加訓練量為前提放鬆痛苦的飲食控制,或許有出其不意的效果。3 關於力量訓練,直到大三去美國進行訓練,大迫傑才認識到馬拉松選手需要進行力量訓練。力量訓練通常的效果是增肌,健身房教練們愛秀的一身肌肉塊就是力量訓練的結果。作為田徑選手,如果真帶著一身腱子肉上場,肯定跑不出好成績。既然如此,為何大迫傑要進行力量訓練呢?在書中並沒有給出科學上的解釋,大迫傑只是說,去美國後身邊的選手告訴他若想提升速度,只做速度練習是不夠的,力量訓練很有必要。通過觀察其他選手,大迫傑認可了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回到日本他也繼續進行著力量訓練——不知不覺中,力量訓練果然幫助他走上了新的台階。專注於馬拉松的大迫傑進行力量訓練,這似乎有點顛覆常識。不過,身體是統一的,適當加強的肌肉雖然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幫助身體跑得更快,長久以來卻必有助益。就好像對於滑雪運動員來說,有時需要做的並非是一次次滑下去,而是練習後空翻一類的動作。4 執著於第一,大迫傑的求勝心,不在於戰勝某個人,而是得到「第一」。從小時候,連停車位和儲物櫃都要選用編號為「1」「11」「111」的,他對「1」的執著可見一斑。從大迫傑的話語里,可以看出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麼稀奇。即使身邊有人會問他為什麼必須用1號,他也只是反問為什麼不用1號。這個小例子充分說明他是極其有主見的人,不易被其他人的意見左右。當然,大迫傑也解釋,如果在這種明明可以得到「1」的地方放棄,是否意味著自己對於賽場上的求勝心在減退呢?改變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為了鼓勵自己,為了明確目標,他一直都十分注意不給自己鬆懈的機會。對於希望能堅持運動的愛好者來說,不妨參考大迫傑的方式,在生活的細節上隨時提醒自己。比如,少喝一杯含糖飲料;比如,不在准備運動物品上偷懶。這樣不起眼的堅持累積起來,想必最終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5 與42.195公里相處,強大如大迫傑,也會有恐懼和不安。每一次完成馬拉松比賽,他都是用盡了力氣,特別是最後的5公里,尤其考驗人的意志。即使順利完成並取得好成績,對於下一次能否完成,大迫傑也會有所懷疑。與很多人不同的是,大迫傑對於長跑懷著敬畏之心,這讓他不會輕視任何一次馬拉松比賽,從不會覺得自己強大到可以輕松完成。對於一些跑步愛好者來說,長長的距離像看不見頭的征途;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則像即將被攀登的高峰,讓人亢奮;對於大迫傑來說,則像是一個特殊的對手。跑道的存在不是來讓他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也不是供他超越,而是再一次藉由跑步認識自己。今天的自己可以跑完,但是明天的自己可以嗎?這樣的問題就像生活給每一個人的提問,今天你這樣生活著,明天你還可以這樣生活嗎?明天你還要這樣生活嗎?就像跑者日復一日相同的動作逐漸積累起可觀的變化,那些我們以為一成不變的東西也並非堅如磐石,不止是好的,也包括壞的。我們以為不能改善的,無法提高的,也許只是心靈鑄造的幻覺。大迫傑還在書中用不少筆墨談到了退役前的最後一場比賽,盡管未能如願,但是已經盡了全力的他仍舊決定和賽前宣布的那樣,在普遍被認為還可以繼續馬拉松事業的年紀退役。退役後的大迫傑沒有徹底離開跑道,而是致力於以自己的經驗指導青少年馬拉松選手,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馬拉松生涯,他那些關於忍耐、堅持和排除雜念等等的體驗,將會在新一代選手身上閃爍。
⑶ 「世界上最愛馬拉松的國家」說的是哪個國家
2018年對於日本馬拉松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年份。
2月25日的東京馬拉松是日本國內關注度最高的馬拉松賽事,時年26歲的設樂悠太跑出了2:06:16,這不僅幫助他拿下了本場比賽的第二名,更助他成功打破塵封14年之久的日本男子馬拉松的國家紀錄。
設樂悠太在2018年東京馬拉松上
驚喜不止這一個。同樣是在這場比賽中,男子組前10名選手中有6人是日本選手,排名前9位的日本本土選手均跑進了210大關。我們稍微對比一下,就能知道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成績,同樣是2018年,美國全年一共只有蓋倫·魯普2次跑進210,而中國那一年的最好成績,是李子成在北馬上跑出的2:15:53。
沒過兩個月,捷報再度從波士頓傳來,當時還是政府公職人員,只用業余時間來跑步的川內優輝,在大雨瓢潑,氣溫極低的惡劣比賽環境之下成功突圍,以2:15:58的成績拿下了大滿貫賽事的冠軍。
川內優輝冒雨奪冠
更精彩的故事發生在同年的另一場大滿貫賽事之上,又一位日本選手,大迫傑以亮劍姿態拿下了芝加哥馬拉松的第三名,而他跑出的2:05:50,將剛被打破不久的日本男子馬拉松國家紀錄再度刷新。
在之後的1年多時間里,突破勢頭被繼續延續——大迫傑第二度將日本國家紀錄刷新,象徵著日本頂尖選手的實力在繼續向世界一流水平迫近,而2020年至今已有29人次跑進210大關也表明日本馬拉松人才濟濟,不缺後備力量。
大迫傑再破紀錄
當然,日本民間的大眾跑者實力也不差,有數據顯示,日本2019年國民的馬拉松平均完賽時間(把男女選手都包括在內了)是4:34:28,這個數據能拍到世界的第4位,在日本前面的,肯亞、埃塞爾比亞兩國不出意外的分列一二,排名第3的則是巴林。
成績斐然,受眾廣泛,馬拉松在日本到底有多受歡迎?日本是世界上最愛跑馬拉松的國家嗎?
歷史根源
說到日本人愛跑馬拉松,就不得不先提在日本最受喜愛的另一項路跑競賽項目——驛傳了。
簡單地講,驛傳就是長距離路跑的接力賽,它源自於江戶時代(1603-1868),有一些人被專門僱傭負責在東京和京都之間傳遞重要消息,這些「快遞員」沒有什麼行路工具,也沒有可以代步的牲口,能夠依靠的只有雙腳,消息緊急,再加上中間有些路段比較危險,這些人一個個都練出了飛毛腿。而驛傳便是在此基礎上打造的競賽形式,一經推出,就立馬收到了民眾的歡迎。
二戰之後,戰敗讓日本國內士氣低迷,民心渙散,政府希望能讓意志消沉的國民重新振作起來,於是他們極力鼓勵國民去跑步,大大小小的實業集團也都響應號召創立隸屬於集團的長跑隊伍,而日本國內也開始了一波創辦馬拉松賽事的狂潮。
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
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日本迎來了「賽事盛世」,如今享譽國際的福岡國際馬拉松和琵琶湖馬拉松兩大賽事就是分別是在1946年和1947年先後創辦。放眼世界,西方國家流行馬拉松還要在過三、四十年,像紐約馬拉松創辦於1970年,再過11年,倫敦馬拉松的第一屆賽事才正式舉辦。東非國家開始跑馬拉松,更是要再推遲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
跑得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馬拉松賽事在日本國內開始興盛之後,也立馬涌現了很多好成績。 1965年世界上最快的11個馬拉松成績中有10個是由日本跑者創造的。在1966年,世界跑馬拉松最快的前17人中有15個是日本人。這種統治力類似於如今肯亞之於馬拉松。
今年去世的山田敬藏曾在1953年贏下過波士頓馬拉松的冠軍
悠久的歷史傳承,讓馬拉松和驛傳兩個路跑項目,成為了日本人最痴迷的運動之一。
箱根驛傳
如果要問日本人最愛的體育運動,可能會有棒球、足球、游泳、相撲等多個答案,但如果要問日本人最關注的體育賽事,那麼「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箱根驛傳。雖然「夏之甲子園(高中棒球),冬之國立(高中足球)」等都是名聲在外,粉絲無數的大型賽事,但跟箱根驛傳比起來,全然不是一個量級的。
驛傳應援
箱根驛傳一般都會安排在新年伊始的1月2-3日,全國選拔出來的20支院校分派出十位選手分別跑從大手町到箱根蘆之湖再回到大手町共10個區間的路程,每個區間的長度為一個半馬的距離。
比賽的水準也非常之高。著有《跑者之道:一段深入傳說中日本跑步世界的旅程(The Way of the Runner: A Journey Into the Fabled World of Japanese Running)》一書的作者Adharanand Finn曾這么說過:「這場學生比賽第100名的成績,可能足以在當天另一場在英國某地舉辦的半馬比賽奪冠,我突然意識到,跑步這件事,在日本並不簡單。」
能夠代表自己的大學院校站上箱根的起跑線是無數學生跑者夢寐以求的時刻,被他們視作是生涯最閃耀的榮光之一,是一生一次的花火。很多跑者甚至把它看得比代表日本參加奧運會更重要。
在這一天,不僅會有成千上萬的觀眾涌到賽道兩旁,身著某一院校的服裝,整齊統一的喊著加油口號,見證這些青年跑者在這條最經典的賽道上揮灑青春。而在電視機前,這場比賽的直播也將得到全國上下數千萬人的關注,數據顯示,箱根驛傳在過去十年的收視率都能接近30%,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取暖,吃著麻糬預測著比賽結果,是許多日本人關於歡慶新年的美好回憶之一。
說箱根驛傳相當於日本的春晚(或是超級碗)是絕對不過分的,它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甚至可能還勝過了春晚之於中國百姓。
「你喜歡跑步嗎?」
一場比賽的關注度能高到這種程度,日本人有多痴迷於長距離路跑可想而知,而這僅僅只是日本一整年時間里的其中一場路跑比賽而已。事實證明,無論是東京馬拉松、新年驛傳這樣有著國民熱度的比賽,還是同樣名揚海外的大阪女子馬拉松和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又或者是像MGC這種難得一見的頂尖賽事,在日本國內的關注度就從來沒有低過。
實業助力
在日本,實業集團養一支跑步隊伍是非常常見的,隊伍成員都算是集團的正式員工,領穩定的薪水,且享受員工福利,一旦在某場比賽中有優異發揮,會被當作模範一樣進行表彰,一旦生涯結束,這些跑者還會被安排在集團內的其他崗位,相當於終身制的鐵飯碗。
而這些實業隊伍的跑者在當地也會非常受歡迎,走到街頭會被認出,會被要求合影和簽名,享受到明星一般的待遇,而像大迫傑、設樂悠太和川內優輝這樣的頂級跑者,更是被視為國民英雄一般。
設樂悠太身穿本田的比賽服
在日本國內大概有60支這樣的隊伍,其中男女各30支,按每隊20人算,全日本大概有1200名職業跑者,實際上可能還要多一些,他們全然不用為生計憂愁,專心訓練和比賽就行。所以對於很多在讀書期間有練長距離項目經驗的學生跑者來說,成為一個全職跑者也是一個不錯的就業方向。這樣好的大環境,放眼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個。
實業對旗下跑者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除了給發錢之外,還會盡力為他們提供優質的生活和訓練保障。這些實業家對於長距離項目(主要就是馬拉松和驛傳兩個)的愛也是非常狂熱的,他們會以贏下比賽榮譽的跑者為榮,同時也會在隊伍落敗後毫不留情地斥責隊員,為了能贏,隊伍甚至會不遺餘力地去挖掘一些來自非洲的黑人選手,來提升隊伍的實力。
很多實業名單里不乏黑人跑者
實業集團還非常熱衷於創辦馬拉松賽事,日本許多歷史悠久的路跑賽事都是由報社集團創辦,贊助比賽之餘,這些報社還會刊發比賽手冊,對比賽和選手大力宣傳,打造賽事品牌。
當然,最能體現實業家們對於日本長距離路跑事業的熱衷的,還是他們聯合提供的巨額「突破獎」獎金——只要能打破日本馬拉松的國家紀錄,日本實業團陸上競技聯合就會提供金額為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48.9萬元),這個獎在過去兩年已經發放了3次,但實業家們還是毫不心疼,能再破那就繼續發!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全職跑馬拉松的選手,不僅有穩定的收入,有舒適的生活條件和訓練條件,有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有誘人的奮斗獎勵,有受到保障的退役後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你還能不專心跑嗎?還能不出成績嗎?
結語
日本能被稱為最愛馬拉松的國家,有歷史根源,有文化背景,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有讓人羨慕的社會氛圍,於是整個日本的馬拉松事業就在這樣的優質土壤中野蠻生長,並在近幾年迎來了一波大豐收。雖然在國際賽場上依然難以與肯、埃兩國的精英一較高下,但來自日本的跑者已經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大和民族天生隱忍、刻苦的性格讓日本跑者在訓練的量和強度上不遜色於任何一國的選手,假以時日,待他們掌握了更科學的訓練方法,再進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⑷ 為什麼叫大迫傑
大迫是姓,傑有「優秀」的含義,又有「優勝劣汰」的寓意。
大迫傑,日本馬拉松運動員。
2020東京馬拉松賽,日本選手大迫傑以2:05:29成績獲得國內第一,再次刷新自己創造的日本國家記錄,提高了21秒。
人物經歷
2017年12月3日日本福岡馬拉松鳴槍開跑。26歲的日本人大迫傑以2:07:19的成績獲得第三名,成績比他4月參加的首馬「波馬」的成績2:10:28大幅度提升。躋身日本男子馬拉松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第五人。
2021年6月15日,大迫傑入選馬拉松項目傳統強國奧運會參賽名單。7月2日,入選日本田徑隊參加東京奧運會的名單;8月8日,在2020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馬拉松決賽中,排名第6位。
⑸ 大迫傑的第三本書
名字定為《馬拉松名將手記:42.195公里的孤獨之旅》。
在本書中,大迫傑寫出了作為日本馬拉松紀錄的保持者,是如何從外在的雜音及生理、心理上矛盾沖突的糾葛中,學會如何與自己對話、如何應對外在紛擾,進而讓自己內心變強大的。除此以外,書中還介紹了頂尖運動員的想法,以及他對馬拉松比賽的看法,這對一般跑者,實在是開拓眼界,是廣大跑者朋友們的必讀書。
⑹ 大迫傑:馬拉松上半程心率雖不能占上風但什麼亂的節奏都看不出,下半程就不會受到影響
他瞎說的而已
⑺ 藏原走的原型是大迫傑嗎
藏原走的原型是大迫傑。
在《強風吹拂》里,阿走的原形就是大迫傑,阿走的學長灰二說阿走為什麼很厲害,是因為痛苦讓他感受到自己。
大迫傑,日本馬拉松運動員。2020東京馬拉松賽,日本選手大迫傑以2:05:29成績獲得國內第一,再次刷新自己創造的日本國家記錄,提高了21秒。
大迫傑人物精神:
過去一年,對於大迫傑而言無疑是苦澀的。先是在現場觀眾的驚愕聲中東馬退賽,後又在奧運選拔賽以一名之差無緣直通名額,就連其與名將莫·法拉赫及蓋倫·魯普共同的教練斯拉查,也因涉嫌使用興奮劑而遭禁賽。
無奈之下,本就因旅美訓練而在日本國內遭受非議的大迫傑只能前往東非高原保持狀態,但這一切都阻止不了他的步伐。
「最後10公里其實我已經有些岔氣,但忍著腹痛沖過了終點。」賽後,大迫傑如是回顧這次東馬之旅。
這不禁令人回想起他曾說過的另一句話,「馬拉松比賽里,體能只佔60%,剩下的40%是意志。」這是大迫傑的人生信條,也是他受到眾多馬拉松愛好者追捧的原因。
⑻ 東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總監言語不當,組委會負責人如何回應
東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總監言語不當,組委會發言人高谷正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這一報道屬實,我認為這番言論是不恰當的,也對此感到非常遺憾。」
據日本文春周刊報道,由於在日語中「豬欄里的豬」和「奧林匹克」 的發音相似,佐佐木宏曾在去年3月提出諧音梗的演出計劃,讓身材豐腴的日本著名搞笑女藝人渡邊直美扮成豬,一邊在籠中叫喚,一邊從天而降,展示「Olympic」和「Olympig」的諧音梗。
不過,佐佐木宏的這一提議在當時便遭到工作人員批評,他也因此被迫放棄這個想法。之後,佐佐木宏通過律師向渡邊直美道歉。
(8)日本馬拉松大迫傑戴的什麼項鏈擴展閱讀
東京奧運會面臨火炬傳遞的難題:
除了再曝歧視丑聞,東京奧運會還面臨火炬傳遞的難題。據日本NHK電視台報道,日本女足名將川澄奈穗美和日本馬拉松名將大迫傑在16日宣布,將放棄參加東京奧運會火炬接力。
身在美國的川澄奈穗美表示,由於擔心在回國途中感染新冠病毒,決定暫不冒險。而大迫傑則解釋稱,自己正在肯亞備戰奧運會,無法回國參加火炬傳遞。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曝出東京奧運火炬手退出了。此前,演員香川照之、常盤貴子、渡邊徹,歌手五木廣志、阿部真央在內的多位體育、演藝各界名人以日程不合適為由,紛紛請辭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