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不能打甲午
A. 甲午戰爭的背景,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甲午戰爭的背景
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余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為此,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佔台灣,第二步是吞並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現。
清朝方面
當時的中國處於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沉淪。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景象。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即使歐美列強也放緩了侵略腳步。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所謂的「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
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歐美方面
那時候,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幹涉政策。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戰前沖突
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准備充分的。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筆信》中宣稱「開拓萬里波濤,宣布國威於四方」,蓄意向海外擴張。1871年,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款就說:「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但日本並沒有遵守這一條約,而是開始積極向中國擴張。1872年,日本開始侵略中國附屬國琉球,准備以琉球為跳板進攻台灣。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台灣高山族殺死的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員的糊 塗,以琉球是日本屬邦為借口大舉進攻台灣島,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對中國的武裝侵略。但當時日本和中國實力懸殊,加上水土不服,日軍失利。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台是「保民義舉」(即間接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屬民),才從台灣撤軍。後來,由於清廷的軟弱無能,日本於1879年完全並吞了琉球王國,改設為沖繩縣。
隨後,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 ,公然把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獨占朝鮮的野心。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如願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1884年,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朝鮮的勢力。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這次政變。但日本人還是利用了清廷的昏庸同清朝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兩國出兵朝鮮須互相通知。《濟物浦條約》使日本取得了以保護公使館為由出兵朝鮮的權利,《天津會議專條》則使日本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這兩個條約就為後來的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
兩國軍備
上述可見,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沖突中,中方在硬實力上一直佔有優勢,但朝鮮甲申政變之後的十年時間,情況就悄然發生了變化。這段時間,日本一直關注著中國,日本軍界要人山縣有朋指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故自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斗目標,准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包括6個野戰師和1個近衛師。戰前日本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日本還出動樂善堂、玄洋社等間諜組織和人員潛入中國,加緊對中國各方面的情報搜集和滲透。
而在此期間的中國,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初見成效,開始得意輕敵。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認為西方人「並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當時北洋水師有艦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級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葯都停止購買了。這是因為此時清朝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為了准備她在1894年的六十壽誕,將這些費用來修建頤和園,供自己「頤養天年」了。中日兩國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與明治天皇相比,對照何其鮮明。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中國失敗的命運。
甲午開戰時,清朝陸軍總兵力達96萬人,而日軍總兵力為24萬人,清軍與日軍的兵力之比達到4:1;然而,清軍一線戰場實際參戰部隊主要以淮軍為主,只有十餘萬人(有說法是最多20萬人),實際參戰兵力可能還不如日軍(17萬人)。
失敗原因
缺乏預見
19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向帝國主義階段的轉變,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必然引起對殖民地更加激烈地爭奪。 列寧分析道:帝國主義列強「除了對已經被分割了的世界來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爭奪半獨立國的斗爭就不免要特別緊張起來。」於是,地大物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便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眼中的一塊肥肉。從鴉片戰爭開始,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來沒有停止過,但1884年中法戰爭後,由於列強之間忙於爭斗,相對平靜了大約10年,清朝政府的神經鬆弛了一些,在人們對西方列強的「友善」感到慶幸的時候,東邊的一個鄰國正在虎視眈眈。
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怪胎,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維新派政治家吉田松蔭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諭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台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吉田的這一思想,對他的弟子,後來成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陸政策,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准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舟山群島。7年後,日本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侵略戰爭,並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幾十年裡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甲午戰前的幾年,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全國產生很大激勵。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00多萬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日本一面擴軍,一面派出大批間諜在中、朝活動,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條道路的詳圖。日本就像一架製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著,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與之相比,中國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
當時清朝的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楨、台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朝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葯經費。
戰略原因
日本戰時大本營在挑起這場戰爭之前,制定了海陸軍統籌兼顧的「作戰大方針」。其戰略目標是在中國直隸平原與清軍進行主力決戰,打敗清軍,壓迫清朝屈服。認為能否達此目標,關鍵在於海軍作戰之勝負。為此,提出了兩期作戰計劃:首先派陸軍一部進入朝鮮,以牽制清軍;海軍則尋機與中國海軍主力決戰,迅速奪取黃海制海權。爾後作戰則視海軍勝敗情況而定:如海軍取勝,掌握了黃海制海權,陸軍便由渤海灣登陸,實施直隸平原決戰;如海上決戰勝負未分,則以艦隊控制朝鮮海峽,協助陸軍主力佔領整個朝鮮;如艦隊決戰失敗,制海權歸於中國,則以陸軍主力實行本土防禦,海軍守衛本土沿海。並以爭取實現第一案為基本戰略方針。
反觀中國方面,戰前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由於統治集團主戰、主和意見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組成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更無統籌全局的戰略指導。始寄希望於俄、英等國的「調停」,繼則在海陸戰端已啟的情況下倉促宣戰,並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實際上是實行海守陸攻的作戰方針。從戰略規劃方面,日本就已經拔了頭籌。
從海戰方面來講,在近代戰爭中,掌握制海權非常重要。所謂制海權,簡單地說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敵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權取決於海軍的實力和正確的戰略。甲午戰爭的制海權主要指黃海海域。黃海關繫到三個半島,即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海上交通,所以黃海的制海權至關重要。
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在朝鮮、中國一側,日軍屬於跨海作戰,補給線很長,必須從海上運輸。中國雖是內線作戰,但擾亂和切斷敵軍的海上交通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軍主力,尋找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必要時進行決戰,對敵方海軍形成遏制,不但是必要的,當時也有這個力量和可能。如果戰略正確,指揮得當,應該能夠取得一定的勝利,收到很大的效果。
裝備劣勢
在雙方爭取制海權的黃海海戰中,清軍以劣勢兵力(清軍3000噸以上軍艦兩艘,3000噸以下軍艦10艘,日軍3000噸以上軍艦8艘,3000噸以下軍艦4艘)迎擊日軍。而且受限於軍艦製造時的技術條件,北洋軍艦有效射擊距離不超過3000米,而裝備了新式測距儀的日本軍艦吉野,有效射程可以達到5000米。日軍還裝備了新式的速射炮。
北洋各艦設計時,由於火炮威力不足,所以還強調艦首對敵,依靠撞角撞擊敵艦,火炮布局也以發揮正面對敵火力為主。但是艦首對敵的橫陣不利於機動。加之北洋水師各艦艦齡較長,配備的蒸汽發動機馬力不足,養護情況又不佳,故艦隊平均航速僅僅只有10.2節,而日本艦隊主力艦較為新式,採用方便機動的縱隊更適合發揮火力,速度也較快,所以實戰中日本艦隊機動能力也強於北洋水師。北洋水師陷入打打不過,走走不掉的困境。在實戰中被各個擊破。海戰中,北洋水師沉沒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4艦幾乎都是被由吉野、浪速、秋津洲等4艘高射速、高航速的新式快艦組成的日方第一游擊隊擊沉或重創沉沒的。
黨派爭斗
清廷內部
清朝後期,以光緒帝恩師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和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關系日益惡化。
當時李鴻章雖有宰相尊稱,但是當時的清政府不設宰相,皇帝之下的最高機構是軍機處。李鴻章空有宰相的虛名,但是只是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長期駐地為天津和保定,沒有皇帝召見,不得擅自進京。
清流派是清末的政治舞台上一個極具權勢的力量,以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掌管軍機處和翰林院,又稱為帝黨,實力非常龐大。軍機處諸公對翁同龢極為尊重,光緒帝更是「每事必問翁同龢,眷倚尤重」。
早在對日宣戰前,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帝黨重要成員張謇就向翁同龢建議,將李鴻章調往威海前線,而以湘系大臣接手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俾分淮系而制約之」。出於對李鴻章和淮軍的疑忌,調湘軍北來以分淮軍之勢,藉以鞏固京畿,而防內變,成為帝黨一致的觀點,抑淮崇湘也就成了帝黨的一貫主張。 直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前期變成了淮軍單獨對抗日本全部軍隊的奇怪現象,李鴻章對此產生了一定的抵抗情緒。 作為翁同龢的門生,光緒皇帝深受其思想熏陶,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見為是。光緒皇帝認為李鴻章膽小怯懦,認為其在對日作戰上過於謹慎。於是1894年7月16日,光緒皇帝下旨,申飭李鴻章,令其將北洋的全部軍隊送上前線,准備作戰: 「將布置進兵一切事宜......若顧慮不前,行事拖沓,循致貽誤戰機,定惟該大臣是問」
從朝鮮戰場到豐島海戰,淮軍和北洋水師勝少負多,招來了清廷中的清流派一浪高過一浪的責罵,斥責在朝鮮的淮軍統領葉志超和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稱其為「殘丁敗葉」;並再次指責李鴻章「貪生怕死」。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1894年8月23日,清流派聽聞有日艦出現在渤海海域,立即慌了手腳。光緒帝下令:「北洋要隘,大沽門戶,海軍各艦應在此往來梭巡,嚴防死守,不得遠離,勿令一船(日艦)闖入,若有疏虞,定將丁汝昌從重治罪!」本來還在渤海外圍巡防的北洋水師,就這樣被死死的鎖在了渤海灣內。
為了攻訐北洋軍事集團,帝黨的清流派言官們不惜用誇大事實甚至造謠中傷,栽贓陷害的手段攻擊李鴻章及其下屬的北洋將領。
1894年八月初九(9月8日),江南道御史張仲炘奏陳北洋諸種可疑行事,其中指「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在海上沖突已發生後,猶在上海由候補道張鴻祿經手,出售米三千石予日本,而日尚訂購開平煤三萬石,以戰事既興,經辦人員不擬售給,李鴻章卻謂買約訂於失和之先而仍令成交,且促速辦,人稱不解。尤有進者,張摺復指李經方昔使日本,與宮眷往還甚密,曾認明治天皇女為義女,且議聘為兒媳;又在日開有資金八百萬之洋行,時任津海關道之盛宣懷亦有插股,且其仍照常貿易;前後相映,則資敵之罪,似已非妄」。
為了攻訐李鴻章,連李鴻章之子李經方讓兒子當了日本「駙馬」這種超出一般人想像力的「故事」都能堂而皇之寫進奏摺登堂入室,以至於連帝黨首領翁同龢看了這篇奏摺後都評價:「語絕奇」。
當然,這篇奏摺流傳出去後,對於將李鴻章塑造成「日本間諜」,效果非常明顯,至於李鴻章之子是否就這么離奇的成了「日本駙馬」,這種毫無根據的惡意攻擊的目的,當時又有多少人真正關心呢?
為了限制李鴻章在甲午戰爭時期的權利,清流派奏請光緒帝,調來了和李鴻章有矛盾的李秉衡出任山東巡撫。李秉衡,遼寧人,和翁同龢是摯友,亦屬於清流言官,甲午戰爭時期,處處和李鴻章作對,各種奇葩的借口不發援軍,以至於劉公島成為一座孤島,在經歷了悲壯的抵抗後,最終陷落。
B. 為什麼在甲午戰爭裡面日本不繼續攻打中國了急急急。謝謝
因為中國被西方各個國家所殖民,如果日本繼續攻打中國只會侵犯西方各個國家的利益,同時日本海軍雖然戰勝中國水師,但是陸軍不一定能戰勝清朝。而且日本是島國,如果攻打中國只會後援不足。所以日本甲午戰爭之後只是割據了台灣,以台灣為跳板,為以後的侵略做好資源儲備。
C. 中日甲午海戰為什麼會失敗
是很多原因的綜合啊。
1、中國國力不濟。日本是個新興的國家,(在當時啊)。新興國,一心超越傳統強國。這股沖勁是中國不能比較的。
2、民心向背。中國被腐敗的清政府把軍費剋扣沒了,而日本,舉國進行軍備的建設。
3、指揮不力。當時中日的艦船差不多,也許 中國還更了一些,為啥 沒勝,這指揮上,有說不過去的責任。
4、運氣啊。有很多時候,也看運氣的。
等等吧。有很多分析這個的人,也有很多書分析這個。我只是說了一些我個人的臨時的感觸。
D. 甲午海戰為什麼會失敗
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一是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准備不足;二是對於戰爭沒有認清形勢,過分依賴外交而放鬆軍事努力;三是過於信奉「武器決定論」;四是封建統治的腐朽沒落;五是軍隊軍紀渙散、操練廢弛、精神萎靡等。
E.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真的打不過日本嗎
若從軍事層面來說,能打過。
即便如大家所說,海軍外強中干,但陸軍是行的。事實上,日本在甲午戰爭前也沒起步多久,清庭的陸軍裝備製造能力和日本在一個層次,甚至有的方面水平還要較高一些。事實上,到抗日戰爭爆發時,中國的陸軍輕武器製造水平也是稍微領先於日本的,但一戰後發展起來的近代火炮體系帶來了中國陸軍的弱勢。但甲午戰爭時,火炮的優勢是沒有大的發揮的,清朝陸軍還可以與日做戰。而且,此時的朝鮮仍是清的附屬國,一力支持清軍做戰的。
所以,海上打不過,也不至於陸地打不過,輸掉了朝鮮還輸掉了時間。
但從政治層面來說,一定打不過。
一切軍事都是政治的延伸。清庭也不說腐不腐敗。一個腐敗的國家,其戰鬥力也並不一定就差,在與實力相當的對手交鋒時,也並不是一定就敗。除非對手是超級大國。
但是,清庭統治者思想僵化、搖擺不定。從鴉片戰爭以來即是如此。我們知道,印度對英國的殖民統治進行了許多年,在英國完全控制印度前,印度進行全國范圍內的抵抗。
日本抵制美國的通商同樣如此,也是全國范圍的。
但清朝不是,清朝的統治者更怕的是失去自己的地位。他們不關心對外戰爭的盛敗,也並不關心割讓的土地上那些大清子民的狀況,同樣不關心賠款的損失有多大。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地位,只要自己的地位在,割了土地,他們還有地,還有子民,還有錢,他們子子孫孫還是榮華不盡。
所以,統治者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真正的打下去。
順治早就說過,滿人呆不下去,就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慈禧也說過,量中華之物力,結萬國之友好。
順治做為開國者,早就定下了待不下去就閃的決策。慈禧做為當政者,也定下了只要地位在不管國土陷的方針。
後來的八國聯軍之事也證明了慈禧的方針是怎樣執行的。慈禧對世界十餘國宣戰,最後只有八國應戰。慈禧宣戰,義和團是條件,他們讓慈禧飄飄然,認為能打贏。光緒是內因,洋人都希望光緒親政,希望慈禧還政於皇帝。
原因很簡單,光緒就是中國的彼得大帝、明治天皇,光緒的親政就會帶來新政,就會帶來經濟融合、商業開放,洋人就可以來賺錢,至於中國是否強大,那隻是日本關心,西歐國家只要能賺錢就行,強大了也干涉不到他們的利益。正如日本強大了西歐國家也不打他怎麼樣,他們照樣在日本做生意。雖然光緒也許沒有那個能力,但他給了洋人、也給了中國一個希望。
但是,還政對慈禧來說,就意味著奪權。這就是中國宮庭的斗爭。所以她要宣戰八國。但一打仗,自己早就飛到陝西去了,把北京讓了出來,清庭大大小小的官員則集體自殺。
大清的任何一次與洋人作戰,都是這個樣子。開戰前是飄飄然,打起來是跑得快。
這與後來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恰恰相反。民國開戰前是甚之又甚,知道自己的短處,也知道自己的長處。未開戰時是以拖時間求發展,一旦開戰則是拼盡血本一戰到底。
所以,政治早就決定了,大清必敗。
F. 1984年的甲午海戰日本為什麼不乘勝追擊打到北京去呢
甲午戰爭時,日本對清朝並沒有壓倒性的實力甚至應該在清朝之下,日本能戰勝只是因為清廷實在太無能。
打到京師的目的如果是為了佔領整個中國,當時日本沒有這個管治能力,太不切實際。
如果是為了更多的賠款與割地,但原來的條件也夠豐厚,幾乎把清廷的錢都賠光了。除了台玩、琉球、朝鮮以外,對日本最吸引的應該還有關外的東北,但東北是滿人的根,清廷是死活不會給的。
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搶好東西和炫耀(就像日後八國聯軍乾的),但又不確定清軍的防守力度,打到京城的收益和付出很可能不成正比。
所以從戰略上來說是沒有必要打到京城的。
G. 甲午戰爭後期日本是不是真的國力以空不能在打了
印象中戰爭後期有個天皇帶頭節約省錢來攢下軍費的事跡,國力已空應該是真的,因為這場戰爭是日本的一次押上國力的賭博。
首先,日本島小人多,資源匱乏,打仗用的煤炭鋼鐵資源本來依靠進口,開銷必然不少
其次,已經出兵朝鮮和黃海海戰的軍費是筆不小的數額
最後,日本除了主戰派之外還有很多人支持議和,所以戰爭後期就有了日本君臣都急於讓中國投降賠款,甚至李鴻章被刺殺的事。
H. 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特點,清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國內因素
1)北洋水師其實並不具備與日本海軍對抗的戰鬥力,雖然北洋水師曾經是亞洲第一艦隊,但是在諸多賠款後其實分配給艦隊的資金嚴重不足,加上慈禧愚蠢的萬壽慶典浪費白銀,李鴻章的政敵戶部尚書剋扣軍費,使得北洋水師在好幾年內沒有任何發展,日本人反而在短短幾年內後來居上
2)北洋水師的戰斗人員素養低下,缺乏戰鬥力,缺乏外籍軍官的專門訓練,軍紀敗壞,貪污舞弊之事甚多,不少將領好大喜功但對操練演習當作兒戲,實戰中一觸即潰
3)開戰時缺乏真正的統帥,李鴻章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帥,實際上很多地方部隊都不歸他節制,只能調動北洋水師和他的嫡系淮軍。在黃海海戰北洋艦隊除了敗仗退守威海衛的時候,李竟然無法調動山東的軍隊防守威海衛炮台,結果日本人水陸並進,攻佔威海衛炮台,直接用清軍的大炮向北洋水師開炮,那邊日本的艦隊乘勝夾擊,才有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命運。這完全是各個地方各自為戰,不聽號令造成的
4)作為北洋水師的創建人,李鴻章本人知道和日本過早開戰會有不利結局,無奈朝中許多人和民間不了解實情,認為主和即是投降,於是李鴻章硬著頭皮開戰,只不過他也想不到日本超越了那麼多,結局那麼慘
日本方面的因素
甲午戰爭日本早有預謀而且志在必得,他們上下一心而且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其實佔有絕對優勢,取勝也是當然的
I. 甲午戰爭為什麼會輸呢日本軍隊強在哪裡
中國失敗的原因:
(1)主觀方面:清政府的腐朽,造成中國軍隊在甲午戰爭中失敗。①戰前,清政府不作認真准備,戰爭爆發後極力奉行「避戰自保」的方針,貽誤戰機,如平壤之戰,威海衛之戰的慘敗。②慈禧太後在國家危難之秋,大搞萬壽慶典,不惜挪用軍費,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2)客觀方面:日本蓄謀已久,准備充分,實力略強,中國相對落後。
縱觀中國的社會狀況,與日本相比不僅在軍事、經濟和科技上落後,還在於政治制度腐敗。北洋艦隊的覆滅,說明了單純學習西方的技術的道路已走不通了。從此,中華民族開始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改變中國落後政治制度的嘗試。
日軍力強在組織制度、官兵素質和對近代戰爭規律的了解上。
J. 甲午戰爭為什麼會失敗
甲午戰爭主要是海軍失敗,而北洋水師失敗原因————主要原因就在於我方軍艦不如日本、大炮不如日本、炮彈不如日本、煤炭不如日本、鍋爐不如日本.......具體分析如下:
1、中國北洋水師採用的是開灤煤礦有煙煤(而且是最差的五槽煤),日本採用的是威爾士無煙煤,中國艦隊濃煙滾滾,在數十里外都可以看到。
2、中國艦隊艦船下水時間較早,導致鍋爐超期服役(戶部不撥款更換鍋爐),導致我方艦隊航速遠低於聯合艦隊。
3、中國炮彈採用的是黑 火 葯、聯合艦隊採用的是下 瀨 火 葯,所以我方炮彈威力遠低於對方。而且 下 瀨 火 葯還會造成我方艦船失火。
4、中國艦隊艦船下水時間較早,所以大口徑艦炮都向前方,只能採用兩兩同型艦編隊,船頭對敵的方式,這樣導致靈活性不如日本艦隊。
5、中國大炮採用的是架退炮,聯合艦隊採用的是管退炮(速射炮),所以我方放一炮,敵方能放十炮。
6、我軍開花炮彈不足,只能大量採用穿甲彈,導致爆炸力不足。
7、戶部不肯外購德國開花炮彈,天津機器製造局自造的炮彈威力不足、而且以穿甲彈居多。
8、丁軍門開戰時就被打傷,信號旗被打斷,無法指揮戰斗。
9、鄧管帶不聽指揮,未按照丁提督要求把艦載魚雷推入水中,導致致遠艦上魚雷被日本火炮擊毀引爆,致遠艦沉沒。(在1894年,魚雷在海戰中基本沒啥用,只能打港口內靜止的目標)
10、方管帶逃跑,牽亂隊形。
11、我方速射炮為0門(也有說3門的),而日本艦隊速射炮為97門。北洋很早就打報告要求購買速射炮,結果了無音訊,只能使用老式的架退炮。
12、我方艦隊噸位最大的有7000噸(定遠),而後是來遠的2900噸。最輕的只有千噸(超勇)。
日本聯合艦隊噸位則非常均衡,都為3000-4000噸。三景艦都為4200噸,第一游擊艦隊都為3000噸,航速也超過北洋水師。
13、較3000噸以上的戰艦:北洋水師(2艘【定、鎮】)、聯合艦隊(8艘【一游四艘、三景三艘、扶桑】)可見其差距。
14、比較3000噸以下的戰艦:北洋水師(10艘、致遠、靖遠、經遠、來遠、濟遠、廣甲、超勇、揚威、平遠、廣丙)
聯合艦隊(2艘,千代田、比睿)
也就是說:北洋水師基本上都是小艦,弱艦,不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