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核事故什麼時候能控制

日本核事故什麼時候能控制

發布時間: 2022-05-17 11:48:19

A. 日本核泄漏是哪一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導致了蘇聯切爾諾貝利之後最嚴重的核事故。地震和海嘯共造成約1.6萬人遇難,截至目前仍有2553人失蹤。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6年多了,沒想到災難依舊在持續著。



靈魂匹配,我在另一邊等你
廣告

6周年後福島現狀如何?福島核電站周邊「無人區」內空氣輻射仍遠超正常水平;核電站內積存的大量放射性污水無處排放;對於如何取出核電站機組安全殼內的核殘渣,負責運營的東京電力公司至今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辦法。



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表示,解除避難禁令不是終點,只是當地復興的起點。為了讓更多避難居民返鄉,福島縣將與日本中央政府以及基層市町村一起努力治理生活環境。此外,還將基於解除避難禁令的新動向,為避難者早日返鄉及生活重建提供支援。



據他介紹,福島縣主要從監測空氣輻射情況、檢查食品和水中放射性物質量及清除土壤污染等方面對環境進行治理。目前,福島縣內公共設施及學校、保育所、公園等地設置了超過3700台實時輻射檢測儀,公布在縣政府所屬網站的監測結果顯示,除避難區外,目前福島縣內空氣輻射值已與世界主要城市處於同樣水平。



對食品和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量的定期檢查結果也全部公布在福島縣政府網站上。福島縣要求農林水產品上市前必須接受檢查,如大米需逐袋檢查,目前市場上已沒有超過日本國家放射性物質量標準的蔬菜、水果、大米、畜牧產品和海產品。



乘坐大巴從核電站以南約20公里處沿日本國道6號線向核電站行駛途中,看到的景象觸目驚心:廢棄的建築物破敗不堪,無人看管的田地里野草瘋長。



6年後,盡管包括東京在內的日本大部分地區空氣輻射水平已回落至大地震前水平,但避難區內的部分區域輻射仍居高不下,尤其核電站核心區輻射極為嚴重。



此外,避難區土壤也遭受了嚴重核污染,同一地點,輻射儀靠近路邊未清理過的土壤就會測出高數倍的輻射值,時間過去了六年多,核輻射的影響還在持續,這不禁讓人們想起了切爾諾貝利事件,在那裡將持續幾百年的時間,不適合人類居住,而核輻射的存在將會持續更久,這讓日本人開始惶恐不安,福島核輻射,又需要多少年才能消失。

首贊
+1
平台聲明

B. 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時間是什麼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繼發生海嘯,該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日本標准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約25公里(15英里),震中位於仙台以東130公里(81英里)的海域,在東京東南約372公里。

這次地震造成東北海岸四個核電廠的共11個反應堆自動停堆(女川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二核電廠l、2、3、4號機組和東海核電廠2號機組)。

地震引發了海嘯,海嘯浪高超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廠址標高14米(45英尺)。此次地震和海嘯對整個日本東北部造成了重創,約20000人死亡或失蹤,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並對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地震發生之前,福島第一核電廠6台機組的中1、2、3號處於功率運行狀態,4、5、6號機組在停堆檢修。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所有的廠外供電喪失,三個正在運行的反應堆自動停堆,應急柴油發電機按設計自動啟動並處於運轉狀態。

地震引起的第一波海嘯浪潮在地震發生後46分鍾抵達福島第一核電廠。海嘯沖破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防禦設施,這些防禦設施的原始設計能夠抵禦浪高5.7米的海嘯,而當天襲擊電廠的最大浪潮達到約14米。

海嘯浪潮深入到電廠內部,造成除一台應急柴油發電機之外的其它應急柴油發電機電源喪失,核電廠的直流供電系統也由於受水淹而遭受嚴重損壞,僅存的一些蓄電池最終也由於充電介面損壞而導致電力耗盡。第一核電廠喪失所有交、直流電喪失。

海嘯及其夾帶的大量廢物對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場的廠房、門、道路、儲存罐和其它廠內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

現場操作員面臨著電力供應中斷、反應堆儀控系統失靈、廠內廠外的通訊系統受到嚴重影響等未預計到的災難性情況,只能在黑暗中工作,局部位置變得人員不可到達。事故影響超出了電廠設計的范圍,也超出了電廠嚴重事故管理指南所針對的工況。

由於喪失了把堆芯熱量排到最終熱阱的手段,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在堆芯余熱的作用下迅速升溫,鋯金屬包殼在高溫下與水作用產生了大量氫氣,隨後引發了一系列爆炸:

2011年3月12日15:36,1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2011年3月14日11:01,3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2011年3月15日6:00,4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爆炸對電廠造成進一步破壞,使操作員面臨的情況更加嚴峻和危險,現場的搶險救災工作愈加困難。現場操縱員採取的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利用汽車電瓶、小型發電機和消防泵等,嘗試部分恢復電源和供水,以讀取電廠關鍵安全參數、實施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卸壓、實施壓力容器卸壓、冷卻反應堆堆芯和乏燃料水池。

由於現場工作環境非常惡劣,許多搶險救災工作往往以失敗告終。現場淡水資源用盡後,東京電力公司分別於3月12日20:20、3月13日13:12、3月14日16:34陸續向1、3、2號機組堆芯注入海水,以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3月25日,福島第一核電廠建立了淡水供應渠道,開始向所有反應堆和乏燃料池注入淡水。

影響

事故中發生的氫氣爆炸事件令日本政府不得不下令使用海水來冷卻反應堆。

事故發生後,東京電力公司為了促使核反應堆降低氣壓而將堆內氣體排放到大氣層,為了冷卻核反應堆而向堆內注入大量冷卻水,之後又排放入大海。這些危機處理措施以及其它的意外與失控事件使得福島核反應堆內的放射性物質持續大規模泄漏。

3月12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發布緊急避難指示,要求福島核電站周邊10千米內的居民立刻疏散,以免遭受核輻射的影響,在第一次轉移約45000人以後,枝野幸男又宣布避難半徑擴大為20千米。

英、法等國顧慮到輻射性污染的危險擴散,也分別通知國民快速考慮離開東京。福島核事故更導致在全世界都測量到微量輻射性物質,包括碘-131、銫-137(半衰期為30年)在內。大量放射性同位素因此核事故釋入太平洋。

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所主管的一套專門偵測核子爆炸的監測系統,能夠全球追蹤從損毀核反應堆釋出的放射性物質擴散狀況。

超過40所CTBTO放射性核素監測站都已偵測到從福島核反應堆釋出的放射性同位素。CTBTO的183個會員國都可得到這監測數據與分析結果。大約1,200個科學與學術機構現正共享這服務。

3月12日,遠在福島核電站200 km以外的高崎市的CTBTO監測站最先偵測到放射性物質。3月14日,放射性物質已散布到俄國東部,兩天之後,更飛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西海岸。到第十五日,整個北半球都可偵測到微量放射性物質。

4月13日,位於南半球的CTBTO監測站,例如,澳洲、斐濟、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也偵測到放射性物質。

根據專家透露,此核事故釋出的放射性物質大約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十分之一。文部科學省於2012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福島核電站釋出的放射性塵埃已彌散大約切爾諾貝利核電場事故的十分之一距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島核泄漏事故

C. 福島核事故的事故經過是怎麼樣的

在日本標准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約25公里(15英里),震中位於仙台以東130公里(81英里)的海域,在東京東南約372公里。這次地震造成東北海岸四個核電廠的共11個反應堆自動停堆(女川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二核電廠l、2、3、4號機組和東海核電廠2號機組)。地震引發了海嘯,海嘯浪高超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廠址標高14米(45英尺)。

此次地震和海嘯對整個日本東北部造成了重創,約20000人死亡或失蹤,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並對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地震發生之前,福島第一核電廠6台機組的中1、2、3號處於功率運行狀態,4、5、6號機組在停堆檢修。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所有的廠外供電喪失,三個正在運行的反應堆自動停堆,應急柴油發電機按設計自動啟動並處於運轉狀態。地震引起的第一波海嘯浪潮在地震發生後46分鍾抵達福島第一核電廠。

海嘯沖破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防禦設施,這些防禦設施的原始設計能夠抵禦浪高5.7米的海嘯,而當天襲擊電廠的最大浪潮達到約14米。海嘯浪潮深入到電廠內部,造成除一台應急柴油發電機之外的其它應急柴油發電機電源喪失,核電廠的直流供電系統也由於受水淹而遭受嚴重損壞,僅存的一些蓄電池最終也由於充電介面損壞而導致電力耗盡。第一核電廠喪失所有交、直流電喪失。

海嘯及其夾帶的大量廢物對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場的廠房、門、道路、儲存罐和其它廠內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現場操作員面臨著電力供應中斷、反應堆儀控系統失靈、廠內廠外的通訊系統受到嚴重影響等未預計到的災難性情況,只能在黑暗中工作,局部位置變得人員不可到達。事故影響超出了電廠設計的范圍,也超出了電廠嚴重事故管理指南所針對的工況。

(3)日本核事故什麼時候能控制擴展閱讀

事故特點

福島核事故對福島核電廠以及周邊的環境造成十分重要影響,事故的發展過程了電站各方考慮的范圍,事故主要表現出來的特點有:

1、極端外部自然災害導致事故發生。

2、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多機組、長時間的全廠完全斷電和喪失最終熱阱,超出了核電廠設計考慮的范圍。

3、地震、海嘯對核電廠及其周圍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破壞,外部救援不能及時抵達,搶險救災活動不能有效展開,導致事故不斷升級。

4、主控室沒有操控手段、沒有電廠狀態指示、核電廠局部位置不可到達,核電系統損傷狀態超出了嚴重事故管理指南的覆蓋范圍。

5、在未預計的位置發生氫氣爆炸現象,造成最後一道安全屏障的破壞。

6、大量放射性廢水處理問題。在福島核事故初期,為緩解事故後果,向其4台機組的反應堆、安全殼和乏燃料水池內注入了大量海水和淡水,雖控制了反應性、對燃料進行了有效冷卻但隨著放射性廢液的泄漏、大量放射性廢液的處理問題逐漸顯現。

7、應急撤離區域問題。福島核事故的應急撤離范圍是周圍20公里,超出預期。

D. 日本核輻射什麼時候能好

你的問題不是很清楚,如果對於日本福島核電站本身來說由於使用的核燃料是鈾鈈,其中鈈的半衰期是2.41萬年,鈾則長達7億年,所以福島核電站本身輻射能不能好就不用考慮了。
現在對於全球影響最大的是進入地球大氣循環的放射性物質,由於大氣循環會擴散到全球,而由於下雨等水循環這些放射性物質會進入到地表,其實在我們周圍都有放射性物質,只是比較少,不會對正常的生物產生不良影響,問題的關鍵在於放射性物質的濃度,一是什麼時候日本的核輻射源控制住,並被完整的封存起來,不再向大氣中釋放放射性粉塵或蒸汽,二是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什麼時候擴散(也就是稀釋)到安全線以下,這才是比較重要的問題,第三才是這些放射性物質,比如放射性碘是8天半衰期,也就是每8天減少一半,如果放射性超標10倍,安全期就為32天,如果超過1000倍就是80天,但由於放射性污染不僅僅是碘,還有其他放射性物質,比如銫137就是30年,所以還是前面說的等放射性物質稀釋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還要快些,根據大氣的循環速度,如果日本不再有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應該幾個月就會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剩下的就等放射性物質衰減最後安全

E. 日本核泄漏是哪年發生的

日本核泄漏是2011年發生的。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和關東首都圈發生里氏9級強震,並引發海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

地震發生約50分鍾之後,最高高度約為14米~15米(電腦分析後得出的高度為13.1米)的海嘯襲擊了核電站,設置在地下室的應急柴油發電機淹沒在水中而停止運行。

事故影響:

2011年3月,日本政府官員宣布,在東京與其它5個縣府境內的18所凈水廠偵測到碘-131超過嬰孩安全限度。2011年7月,日本政府尚無法控制防止放射性物質進入國家食糧,在200英里范圍內,包括波菜、茶葉、牛奶、漁蝦、牛肉在內,很多食物都偵測到放射性污染。

2012年情況有所改善,包心菜、稻米、牛肉,沒有檢驗發現顯著放射性。東京的消費者安全認證並接收了一批福島生產的稻米。

F. 福島核電站的核輻射要過多久才能夠凈化

其實核輻射對環境的持續影響會非常久,核半衰期很長,比如鈾的半衰期為四萬五千年,而人體能夠承受的輻射劑量很小,即使只有幾微克放射性物質,都難以承受,所以不在乎放射物質的多少,只要有那麼點,那麼,想消除就需要用很長的時間,長到難以讓一個人甚至國家去承受——幾十萬年。且根本就沒有物理化學方法去消除這種輻射,因為爆炸,必然使得放射物質分散得很廣,核污染會持續很多年,而是對於人來說,幾乎是無限久的——幾十萬年,人都不知道還存在不。

路漫漫其修遠兮希望日本政府對近日疑似泄露128萬噸核污染的水到海洋做出解釋,也早日實現事故治理目標,給世界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G. 福島的核泄漏都會造成哪些危害為什麼時候才能平復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9級大地震,震中位於西北太平洋海底斷層,屬於典型的海底大型逆沖斷層地震。加之震中距離日本東部海岸極近,震源深度僅10千米,由此引發最高達23米的海嘯給東部沿岸地區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其中包括位於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

氚在海洋中是天然存在的物質,它由自然界中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一般認為大海中少量的氚不會對海洋生物構成威脅,事實上每個人體內都有極微量的氚存在。氚不會通過皮膚吸收進入人體,但它的半衰期長達12年,因此可以通過食物被人吸收。

與氚的低威脅性不同,如果被排放的廢水中存在尚未處理干凈的其它放射性物質,它們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進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這是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H. 日本福島核輻射什麼時候能消停

3月28日電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東京電力公司27日晚稱,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渦輪機房地下室積水放射性物質活度超標1000萬倍的數值嚴重有誤,其放射性活度超標10萬倍左右。已經增加為6級事故。 東京電力公司原子能本部福島事務所副所長小山廣太25日表示,由於此次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非常復雜,目前很難確定事故何時才能處理完畢。公司暫時無法給出今後1個月或半年的工作日程表,此次事故處理可能長期化。日本首相菅直人在25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目前核電站的情況仍很難預測,當局正努力避免事故惡化,仍要繼續保持警惕。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核電站形勢依然「不可測」,化解危機可能耗時長久。事故影響核電站周邊土地可能無法再用。 福島核電站的銫137排放數量級與切爾諾貝利相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放射性比福島核電站迄今為止大得多,放射性元素也多,但當時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威脅是碘和銫。和其他元素不同,碘和銫借風勢傳播,距離遠,范圍廣,人體也容易吸收。碘很快被甲狀腺吸收,僅會隨著放射性的衰減而消失。銫被肌肉吸收,在肌肉里的半衰期為30年,意味著它會一直留在體內。而排出一半的吸入量需要10天至100天。在體內,吸入碘131的兒童可能在10年或更多年以後罹患甲狀腺癌。美國上周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釋放的碘131現仍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受影響最嚴重地區引起新的甲狀腺癌病例,數量沒有減少。銫137因為半衰期長而存留在環境中。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歐洲現在仍有可能因此出現數千個新的癌症病例。

I. 福島核泄漏對水的污染未得到完全控制是怎麼回事

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福島核電站事故已過去六年,「但是水的(污染)問題我個人感覺還沒有完全控制住,還值得關注。中國赴日遊客可以從網上了解到這些信息,從而來安排自己的行程。」

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里,核燃料棒已經處於熔堆狀態,所以非常危險,送進去的機器人也在裡面『犧牲了』。」程永華說,所以反應堆內部的輻射值是很高的。現在用冷水在冷卻,方法比較原始,造成的污染水的處理令人憂慮。

日前,外交部發言人就此表示: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也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本國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外交部已經發布相關安全提醒。

該提醒還說,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海域發生里氏9級的大地震及由此引發的巨大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重大核泄漏事故,日本政府要求方圓30公里以內的居民採取相應的避險措施。

截止目前,日本政府仍指定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一定范圍為避難指示區域。核事故處理需要相當長時間,相關區域的核輻射可能會長期存在。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劃。

J. 福島核事故災難發生十年後,我們需要怎樣的核電安全管理

強震不僅造成5萬多人傷亡,還幾乎破壞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福島核電站(福島核電站)。強震和海嘯後福島核電站中的1、2、3、4號反應堆出現問題,5、6號機組也被廢棄,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直接污染,10萬多人背井離鄉。過去10年間,福島核電站所屬東京電力公司(TEPCO,以下簡稱「硬幣」)繼續關注如何收拾這場災難,目前拆除工作仍在繼續,核廢料的後續處理也在繼續。據日本媒體報道,當地發生了很多自然災害,報廢工作的進展仍然不盡人意。

事故發生後,對核設施的技術、制度、文化脆弱性和設計、管理和運營這種復雜系統的不穩定性產生了新的擔憂,導致了核電產業投資減少。福島核事故災難發生10年後,盡管氣候危機越來越近,但有關核能的這些嚴重問題仍然存在。很多學者認為,為了控制全球變暖,核能將成為必然選擇。但是,考慮到環境和社會方面的壓力,有些人認為應該更加慎重,或者仍然採取相反的態度。核能可以起到限制全球氣溫上升的作用,但同時也強調,公眾對核能的接受度會大大促進或妨礙相關投資。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